萬華車站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Tze Chiang Hao留言 | 贡献2021年2月11日 (四) 08:08 →‎旅客流量:​ 1975-1996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萬華車站

Wanhua Station
位置 中華民國
臺北市萬華區
西站:富福里康定路382號
東站:富福里康定路319號
地理坐标25°2′3″N 121°29′59″E / 25.03417°N 121.49972°E / 25.03417; 121.49972
车站类别地下車站
运营机构臺灣鐵路管理局
途经线路台灣鐵路 縱貫線
距离距離基隆端31.1公里
换乘交通 板南線龍山寺站(需站外步行3分鐘)
萬大樹林線(興建中)廈安站
站台側式月臺島式月臺各一座
其他信息
车站代码1010
电报码ㄨㄢ
车站等级一等站
历史
启用日期1901年8月25日
(現今站房:1999年7月21日)
旧称艋舺停車場、萬華驛まんくわえき Manka eki[1]
营运信息
乘客數量
8,889[2]人次
排行第37名(2023年)
邻近车站
上一站 臺灣鐵路 下一站
臺北
2.8km
縱貫線
距離基隆31.1km
板橋
4.4km
萬華車站軌道圖

萬華車站位於臺北市萬華區,為臺灣鐵路管理局縱貫線鐵路車站。曾是已經廢止的臺鐵新店線端點站。為臺北市區鐵路地下化中最晚開發的車站,也是市內唯一沒有臺北捷運共構的車站,但與臺北捷運龍山寺站2號出口路程距離約170公尺(步行約3分鐘)。可由西站4號出口(出西站剪票口後左轉)出站後,直行前方大理街42巷,步行到底後,續往左前方(11點鐘方向)沿著龍山商場騎樓至龍山寺站出口2轉乘。

歷史

日治時期站體
  • 1901年(明治34年)8月25日:於設置「艋舺停車場」,位於現今中華路與愛國西路交叉口一帶。
  • 1918(大正7年)年7月1日:向西遷移至現址,於臺北市新富町五丁目。
  • 1920年(大正9年):改稱「萬華驛まんくわえき Manka eki [3]」。
  • 1921年1月21日(大正10年):隨著台鐵新店線「萬華-公館」段正式通車而啟用,並成為端點站。
  • 1965年(民國54年)3月24日:新店線停駛。
  • 1988年(民國77年)9月19日:配合台北鐵路地下化工程,改建本站前站部分,並新增後站。[4]
  • 1992年9月10日,鐵路萬華至板橋鐵路地下化之萬板專案動工。建成不久前後舊站房先後被拆除,被批評浪費。
  • 1999年(民國88年)7月21日:萬板專案完工通車。地下化後的東、西兩棟新站房啟用。

車站構造

地上主體建築分為東、西兩棟站房,分別位於康定路兩側。售票處、候車大廳與旅客進站入口位於西站房,東站房設有旅客出站出口、行包中心與辦公區。側式月台島式月台各一座,則位於地下第一層。

月臺配置

1 1 台灣鐵路西部幹線(順行) 臺北松山七堵基隆 方向
台灣鐵路東部幹線(直通順行) 花蓮台東 方向
2 2A 台灣鐵路西部幹線(順行)
臺北松山七堵基隆 方向
台灣鐵路東部幹線(直通順行)
花蓮台東 方向
台灣鐵路西部幹線(順行通過) 不靠站通過
台灣鐵路西部幹線(逆行待避) 樹林臺中高雄屏東潮州 方向
3 2B 台灣鐵路西部幹線(逆行) 樹林臺中高雄屏東潮州台東(經南迴線)方向


  • 第2月台A側通常只有北上列車通過,停靠萬華之北上列車除554次外原則拐停第1月台;但如果南下需要待避快車時,就會停靠此側。

車站樓層

  • 東站
地上
16樓
宴會廳 格萊天漾大飯店宴會廳(廚房)
地上
13樓~15樓
宴會廳 格萊天漾大飯店宴會廳
地上
12樓
機電層
地上
11樓
辦公層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院本部)
地上
10樓
臺北市政府第二行政中心 臺北市政府(市長第二辦公室)、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本部
地上
9樓
臺北市政府第二行政中心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本部
地上
4樓~8樓
臺北市政府第二行政中心 臺北市政府勞動局(勞動力重建運用處、勞工科學教育館、勞動基準科、勞檢處、就業服務站)
地上
3樓
臺北市政府第二行政中心 臺北市萬華區公所(活動中心)、臺北市政府社會局委託財團法人台北基督教女青年會經營管理臺北市萬華車站婦女館(臺北市婦女館-台北好人家)、臺北市政府勞動局(就業服務站)
地上
2樓
尚未開放 餐飲業(尚未開放)
地上
1樓
大廳層 臺鐵出入口、臺鐵售票處、自動售票機、服務台、文化廊道
地下
1樓
月台層 臺鐵月台層

  • 西站
地上
7樓~26樓
飯店層 凱撒大飯店(台北凱達大飯店)旅館客房
地上
5樓~6樓
飯店公共設施 凱撒大飯店(萬華凱達大飯店)戶外游泳池、健身房、旅館候場、機電層
地上
3樓~4樓
餐廳層 萬華凱達大飯店宴會廳、旅館餐廳
地上
2樓
大廳層 台北凱達大飯店旅館大廳
地上
1樓
大廳層 臺鐵出入口、臺鐵售票處、自動售票機、驗票閘門、等候區、臺鐵剪票口
凱撒大飯店(台北凱達大飯店)旅館大廳
地下
1樓
月台層 臺鐵月台層

利用狀況

月臺票
  • 目前為一等站,也是所有一等站車站中,少數沒有太魯閣號普悠瑪號停靠的一等站;更是所有一等站車站中停靠自強號班次最少者,且是唯一不停靠區間快車班次的一等站。於台灣高鐵未通車及太魯閣號尚未加入營運前,曾有多班莒光號、復興號及東部幹線自強號班次停靠,停靠班次以下行列車(西部幹線逆行、東部幹線順行)為主。現今順行僅停靠3班對號列車(逢週五及週六各增加1班),逆行則僅停靠653次莒光號1班對號列車。
  • 現今站體建築設計為李祖原[5]
  • 萬華車站是萬板專案的一部份,車站本體已經先行構築未來可建築20幾層的地下基礎、斜對面空地(靠西園路),作為場站聯合開發之用。本站原為地上2樓地下1層建築,現為交一:26樓、交二:16樓、交三:地下3層,地上10樓之停車塔(約48.3公尺),三棟以天橋連接,內部有凱撒大飯店 (台北凱達大飯店、旅館餐廳、宴會廳)、格萊天漾大飯店宴會廳、台北市政府第二行政中心及餐廳、旅館大樓對面為停車塔,車位共汽車503個、機車620個,共20308坪建築;由台灣鐵路管理局辦理,台北市政府作為參建單位參與建造的BOT(興建、營運、移轉)案,並且透過都市計畫變更之回饋取得其中之公益樓層。於2014年10月動工興建,2016年12月9日台北市政府第二行政中心進駐辦公,2017年全部完工並定名「艋舺101大樓」開始營運。
  • 萬華雙子星BOT案新建工程主體建築共分為三大部分:交一、交二、交三基地。交一基地為一棟結合萬華西站既有客運功能之旅館,共26層樓;交二基地為餐飲辦公複合大樓,共16層樓;交三基地則設置地下3層、地上10層之停車塔(約48.3公尺),三棟以天橋連接。臺北市政府分回的公益樓層是交二基地的3~11層樓,公益樓層各層坪數約為555.6至580.4坪(扣除公設),含公設之公益樓層面積預估總計6560坪。公益樓層分配進駐機關以具有帶動萬華地區發展象徵意義為優先考量對象,預計共有5個單位,總計936人進駐,分別為台北市政府勞動局所屬機關(勞動檢查處、勞動基準科、就業服務處、就業服務處[台北人力銀行]、勞動力重建運用處、勞動教育館及身心障礙就業中心)、萬華區公所(100坪之區民活動中心)、市立聯合醫院(院本部)、社會局(200坪之婦女館)及新建工程處(250坪之中正及城西工務所)、台北市政府(20坪之市長第二辦公室)。
  • 萬華車站站前廣一、廣二將要興建地下停車場、交一及交二大樓防空避難室,並委託交通部鐵路改建工程局代辦施工,2017年1月3日動工,預計2018年12月31日完工。汽車297位,機車50位,自行車215位。
  • 萬華車站的臺語站名廣播依萬華的古名「艋舺」發音。

停靠狀態 (2019.06.19改點後)

太魯閣號普悠瑪號皆不停靠。

  • 自強號
    • 僅停靠北上(順行)272次、204次(週日停駛)、208次(週日行駛);南下(逆行)皆不停靠。
  • 莒光號
    • 停靠北上(順行)72次(週六行駛)、554次、666次(週五行駛);南下(逆行)653次、。
  • 區間快車:皆不停靠。
  • 區間車:皆停靠。

旅客流量

2001年至今
年間 1日平均
上車 下車 上下車 來源 上車 上下車
2001 1,514,085 1,442,830 2,956,915 [32] [33]4,194 [33]3,997
2002 1,425,451 1,361,537 2,786,988 [34] 3,905 3,730
2003 1,238,402 1,169,224 2,407,626 [35] 3,393 3,203
2004 1,288,147 1,219,239 2,507,386 [36] 3,520 3,331
2005 1,279,922 1,213,285 2,493,207 [37] 3,507 3,324
2006 1,293,305 1,198,022 2,491,327 [38] 3,543 3,282
2007 1,222,332 1,119,774 2,342,106 3,349 3,068
2008 1,300,201 1,286,357 2,586,558 3,552 3,515
2009 1,418,628 1,396,698 2,815,326 3,887 3,827
2010 1,507,268 1,485,316 2,992,584 [39] 4,130 4,069
2011 1,528,034 1,513,642 3,041,676 [40] 4,186 4,147
2012 1,599,414 1,589,542 3,188,956 [41] 4,370 4,343
2013 1,637,609 1,638,369 3,275,978 [42] 4,487 4,489
2014 1,600,059 1,606,815 3,206,874 [43] 4,384 4,402
2015 1,507,877 1,511,245 3,019,122 [44] 4,131 4,140
2016 1,493,173 1,503,962 2,997,135 [45] 4,080 4,109
2017 1,545,119 1,533,105 3,078,224 [46] 4,233 4,200
2018 1,580,275 1,555,040 3,135,315 [47] 4,330 4,260
2019 1,609,731 1,574,380 3,184,111 [48] 4,410 8,724

車站周邊

轉乘交通

市區公車

  • 萬華車站:62、49、601、205、藍29、667、956、965、985(萬大樹林線先導公車)、202區
  • 萬大路:985(萬大樹林線先導公車)、307莒光、307西藏、49、62、601、202、201、202區、260
  • 莒光派出所:307西藏、307莒光、202、260
  • 大埔街:223、20、212直、212、212夜、249、670、671、253、604、202、307西藏、307莒光、673、12、260
  • 莒光路口:985(萬大樹林線先導公車)、62、601、49、205、藍29
  • 艋舺大道口:667、956
  • 時報大樓:667、956
  • 西園29服飾基地:265中央、265明德、265夜、265區、673、705、234、651、985(萬大樹林線先導公車)、綠17
  • 大理服飾:265中央、265明德、265區、265夜、234、705、673、藍29、綠17、985(萬大樹林線先導公車)、651
  • 捷運龍山寺站:985(萬大樹林線先導公車)、651、38、38區、264、701、264、265中央、265明德、265區、265夜、705、234、1、568(原和平幹線)、231、701、907、907區(華江-橋東)(隱藏版路線)、49、656、658、245、263
  • 中國時報:38、38區、656、245、701、263、658、245、231、568(原和平幹線)、907、907區(華江-橋東)(隱藏版路線)、264
  • 華江橋:38、38區、568(原和平幹線)、907、907區(華江-橋東)(隱藏版路線)、18
  • 龍山國小:18
  • 萬華分局:18

桂林路:18

  • 龍山寺(西園):綠17、201、綠17、49、38、38區、265中央、265明德、265區、265夜、234、705
  • 龍山寺(康定):38區、242、231、62、601、49、藍29、205
  • 老松國小:218、218直、218夜、302、18、49、38、38區、265中央、265明德、265區、265夜、234、234、705
  • 桂林路:234、705、38、38區、265中央、265明德、265區、265夜、234
  • 昆明活動中心:49

國道客運、公路客運

  • 萬華車站:1817華翠橋、1820、1821、1825、1915、1916、1917

接駁車

捷運

公共自行車

參考文獻

  1. ^ 日治時期假名引自(日語)鐵道省. 鐵道停車場一覽. 昭和12年10月1日現在. 國立國會圖書館. 1937年12月. 
  2. ^ 112年臺鐵各站客貨運起訖量. 國營臺灣鐵路股份有限公司. 2023 [2024-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7). 
  3. ^ (日語)鐵道省. 鐵道停車場一覽. 昭和12年10月1日現在. 國立國會圖書館. 1937年12月: 518. 
  4. ^ 板橋專案內容說明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交通部鐵路改建工程局.(繁體中文)[失效連結]
  5. ^ 萬華車站. C.Y. LEE & PARTNERS 李祖原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 Wanhua Station. [2018-12-10] (中文(臺灣)). 
  6. ^ 臺鐵多卡通電子票證乘車營運規則. 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 2019-04-23. 
  7. ^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交通處鐵路管理委員會. 臺灣鐵路業務統計要覽 民國35年度.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交通處鐵路管理委員會. 1947年5月: 28.  國家圖書館
  8. ^ 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 中華民國64年 臺灣鐵路統計年報 各站客貨運狀況 Volume of Passenger & Freight Traffic (报告). 國家圖書館 政府統計資訊網: 頁44–59. 1976年6月. 
  9. ^ 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 中華民國65年 臺灣鐵路統計年報 各站客貨運狀況 Volume of Passenger & Freight Traffic (报告). 國家圖書館 政府統計資訊網: 頁26–41. 1977年6月. 
  10. ^ 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 中華民國66年 臺灣鐵路統計年報 各站客貨運狀況 Volume of Passenger & Freight Traffic (报告). 國家圖書館 政府統計資訊網: 頁46–61. 1978年6月. 
  11. ^ 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 中華民國69年 臺灣鐵路統計年報 各站客貨運狀況 Volume of Passenger & Freight Traffic (报告). 國家圖書館 政府統計資訊網: 頁70–87. 1981年6月. 
  12. ^ 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 中華民國70年 臺灣鐵路統計年報 各站客貨運狀況 Volume of Passenger & Freight Traffic (报告). 國家圖書館 政府統計資訊網: 頁68–81. 1982年6月. 
  13. ^ 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 中華民國71年 臺灣鐵路統計年報 各站客貨運狀況 Volume of Passenger & Freight Traffic (报告). 國家圖書館 政府統計資訊網: 頁62–75. 1983年6月. 
  14. ^ 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 中華民國72年 臺灣鐵路統計年報 各站客貨運狀況 Volume of Passenger & Freight Traffic (报告). 國家圖書館 政府統計資訊網: 頁64–75. 1984年6月. 
  15. ^ 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 中華民國73年 臺灣鐵路統計年報 各站客貨運狀況 Volume of Passenger & Freight Traffic (报告). 國家圖書館 政府統計資訊網: 頁66–77. 1985年6月. 
  16. ^ 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 中華民國74年 臺灣鐵路統計年報 各站客貨運狀況 Volume of Passenger & Freight Traffic (报告). 國家圖書館 政府統計資訊網: 頁66–77. 1986年6月. 
  17. ^ 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 中華民國75年 臺灣鐵路統計年報 各站客貨運狀況 Volume of Passenger & Freight Traffic (报告). 國家圖書館 政府統計資訊網: 頁64–75. 1987年6月. 
  18. ^ 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 中華民國76年 臺灣鐵路統計年報 各站客貨運狀況 Volume of Passenger & Freight Traffic (报告). 國家圖書館 政府統計資訊網: 頁62–73. 1988年6月. 
  19. ^ 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 中華民國77年 臺灣鐵路統計年報 各站客貨運狀況 Volume of Passenger & Freight Traffic (报告). 國家圖書館 政府統計資訊網: 頁42–53. 1989年6月. 
  20. ^ 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 中華民國78年 臺灣鐵路統計年報 各站客貨運狀況 Volume of Passenger & Freight Traffic (报告). 國家圖書館 政府統計資訊網: 頁46–57. 1990年6月. 
  21. ^ 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 中華民國79年 臺灣鐵路統計年報 各站客貨運狀況 Volume of Passenger & Freight Traffic (报告). 國家圖書館 政府統計資訊網: 頁48–59. 1991年6月. 
  22. ^ 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 中華民國80年 臺灣鐵路統計年報 各站客貨運狀況 Volume of Passenger & Freight Traffic (报告). 國家圖書館 政府統計資訊網: 頁48–59. 1992年6月. 
  23. ^ 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 中華民國81年 臺灣鐵路統計年報 各站客貨運狀況 Volume of Passenger & Freight Traffic (报告). 國家圖書館 政府統計資訊網: 頁48–59. 1993年6月. 
  24. ^ 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 中華民國82年 臺灣鐵路統計年報 各站客貨運狀況 Volume of Passenger & Freight Traffic (报告). 國家圖書館 政府統計資訊網: 頁50–61. 1994年6月. 
  25. ^ 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 中華民國83年 臺灣鐵路統計年報 各站客貨運狀況 Volume of Passenger & Freight Traffic (报告). 國家圖書館 政府統計資訊網: 頁58–69. 1995年6月. 
  26. ^ 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 中華民國84年 臺灣鐵路統計年報 各站客貨運狀況 Volume of Passenger & Freight Traffic (报告). 國家圖書館 政府統計資訊網: 頁58–69. 1996年6月. 
  27. ^ 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 中華民國85年 臺灣鐵路統計年報 各站客貨運狀況 Volume of Passenger & Freight Traffic (报告). 國家圖書館 政府統計資訊網: 頁64–75. 1997年6月. 
  28. ^ 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 中華民國86年 臺灣鐵路統計年報 各站客貨運狀況 Volume of Passenger & Freight Traffic (报告). 國家圖書館 政府統計資訊網: 頁66–77. 1998年6月. 
  29. ^ 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 中華民國87年 臺灣鐵路統計年報 各站客貨運狀況 Volume of Passenger & Freight Traffic (报告). 國家圖書館 政府統計資訊網: 頁64–75. 1999年6月. 
  30. ^ 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 中華民國88年 臺灣鐵路統計年報 各站客貨運狀況 Volume of Passenger & Freight Traffic (报告). 國家圖書館 政府統計資訊網: 頁64–75. 2000年6月. 
  31. ^ 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 中華民國89年 臺灣鐵路統計年報 各站客貨運狀況 Volume of Passenger & Freight Traffic (报告). 國家圖書館 政府統計資訊網: 頁64–75. 2001年6月. 
  32. ^ 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 中華民國九十年臺灣鐵路統計年報 (报告). 臺灣鐵路管理局: 頁66~67. ISSN 1683-5913. 
  33. ^ 33.0 33.1 根據2001年報紙,09/16-09/18因颱風納莉停駛,9/19已有南下區間車
  34. ^ 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 中華民國九十一年臺灣鐵路統計年報 (报告). 國家圖書館 政府統計資訊網: 頁64~65. ISSN 1683-5913. 
  35. ^ 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 中華民國九十二年臺灣鐵路統計年報 (报告). 國家圖書館 政府統計資訊網: 頁66~67. ISSN 1683-5913. 
  36. ^ 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 中華民國九十三年臺灣鐵路統計年報 (报告). 國家圖書館 政府統計資訊網: 頁66~67. ISSN 1683-5913. 
  37. ^ 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 中華民國九十四年臺灣鐵路統計年報 (报告). 國家圖書館 政府統計資訊網: 頁60~61. ISSN 1683-5913. 
  38. ^ 每日各站點進出站人數. [2020-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4). 
  39. ^ 99年報 各站客貨運起訖量 (PDF). [2016-06-0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1-12-29).  臺灣鐵路管理局
  40. ^ 100年報 各站客貨運起訖量 (PDF). [2016-06-0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2-06-16).  臺灣鐵路管理局
  41. ^ 101年報 各站客貨運起訖量 (PDF). [2016-06-0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3-06-02).  臺灣鐵路管理局
  42. ^ 102年報 各站客貨運起訖量 (PDF). [2016-06-0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4-05-14).  臺灣鐵路管理局
  43. ^ 103年報 各站客貨運起訖量 (PDF). [2016-06-0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5-09-24).  臺灣鐵路管理局
  44. ^ 104年報 各站客貨運起訖量 (PDF). [2016-06-0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6-07-05).  臺灣鐵路管理局
  45. ^ 105年報 各站客貨運起訖量 (PDF). [2016-06-0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7-08-19).  臺灣鐵路管理局
  46. ^ 106年報 各站客貨運起訖量 Volume of Passenger & Freight Traffic. 臺灣鐵路管理局. [2019-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5). 
  47. ^ 107年報 各站客貨運起訖量 Volume of Passenger & Freight Traffic. 臺灣鐵路管理局. [2019-05-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5). 
  48. ^ 108年報 各站客貨運起訖量 Volume of Passenger & Freight Traffic. 臺灣鐵路管理局. [2020-05-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14). 

鄰近車站

  • 廢止營運模式
前一站 臺灣鐵路管理局 後一站
起迄站 新店線
(廢止)
堀江車站
前一站 臺灣鐵路管理局 後一站
縱貫線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