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捷克關係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Tp0910留言 | 贡献2021年2月18日 (四) 12:51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中華民國與捷克關係
雙方在世界的位置

捷克

中華民國
代表機構
捷克經濟文化辦事處駐捷克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
代表
代表 朗樂
Patrick Rumlar[1]
代表 柯良叡[註 1][3]

中華民國與捷克關係是指中華民國捷克共和國之間的關係。捷克斯洛伐克與中華民國於1930-1949年有官方外交關係,斷交後直至1990年代,於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捷克政府採行「一個中國」政策,但大致維持與兩岸政府平衡接觸交往,並堅持以和平方式解決兩岸爭議。[4]近年來,在經貿、文教、科技、觀光等領域交流頻繁,雙邊實質關係穩定。[5]哈維爾捷克總統任內及卸任後,對中華民國採取友好態度,雙方政府官員與國會議員至今亦常互訪。

政治

外交

1930年2月12日,中華民國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建立公使級外交關係

1931年,於首都布拉格設立中華民國駐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公使館,並派駐公使,初期由駐波蘭公使兼任。

1939年,納粹德國佔領捷克斯洛伐克後(蘇台德區問題),原公使停派,改調駐羅馬尼亞。兩國中斷外交關係期間,捷克斯洛伐克外交承認滿州國,滿州國並派駐公使。

1941年8月26日,中華民國外交承認位於英國首都倫敦捷克斯洛伐克流亡政府,並在英國設立公使館,由駐荷蘭公使兼任。

1944年7月25日,公使館升格為中華民國駐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大使館,並派駐大使,初期由駐荷蘭大使兼任。1945年7月30日,大使館正式復館。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北京;10月3日,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共和國予以承認並改與其建交。中華民國便宣布斷交閉館。當時中華民國尚能有效統治中國大陸部分地區,因此國民政府遷台後雙方就無官方關係。

1950-1990年代的冷戰期間,中華民國在意識形態制度上均偏向以美國英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復加上以蘇聯為首的共產集團國家的封閉,使雙方幾乎沒有往來。

綠色國家表示在1971年的投票中反對中華民國續留聯合國,即《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其中包括當時的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共和國

1971年10月25日,身為共產陣營成員及蘇聯衛星國之一的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共和國投票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加入聯合國。(即中國代表權問題、《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

1989年11月,天鵝絨革命後,促進了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共和國的民主化與政權和平移轉,並改國號為捷克斯洛伐克聯邦共和國。1993年1月1日,斯洛伐克宣布獨立聯邦體制瓦解。在捷克轉型為民主國家並重新對外開放後,雙方始恢復往來。

1997年7月,捷克發生嚴重水災英语1997 Central European flood,中華民國政府捐贈2萬美元協助賑災。[6]

2019年1月14日,布拉格市長賀吉普透過Twitter表示,有意與北京重新協商在2016年3月簽署的姐妹市協定中,有關一個中國政策台灣屬於中國領土的條款;18日,在受訪時指出,布拉格與北京締結姐妹市的「一中條款」是中方當時開出的條件,但北京與其它姐妹市並沒有包含這樣的條款,實在看不出保留的必要性。只要布拉格市議會捷克語Zastupitelstvo hlavního města Prahy決定廢止這個條款,他會和北京協商,如果談判失敗只好退出姐妹市協定。[7]10月7日,布拉格市政會議宣布解除與北京的姊妹市關係,但仍須市議會表決,預料會順利通過。[8]12月12日與24日,布拉格市議會與臺北市議會先後通過締結為姊妹市[9][10]2020年1月13日,台北市長柯文哲與布拉格市長賀吉普於布拉格市政廳英语New City Hall (Prague)簽署姊妹市協定。14日,與布拉格締結為姊妹市的上海宣布立即解除關係並暫停一切官方往來。[11]

2020年4月1日,對於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在全球擴散,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宣布捐贈1,000萬片口罩給疫情嚴重的國家。外交部指出,其中700萬片給捷克在內的9個欧洲联盟成员国以及瑞士與英國、300萬片給美國、100萬片給中華民國的邦交國[12]對於台灣另捐贈呼吸器等醫療物資給捷克,捷克外交部長派提賽克英语Tomáš Petříček (politician)表示謝意,布拉格市長賀吉普並稱讚台灣是患難見真情的朋友。[13]同日,雙方駐處發表《台捷防疫合作聯合聲明》。[14]8日,賀吉普將印有中華民國捷克国旗,並寫上「來自台灣的問候,送給我們在捷克的英雄」字樣的部分呼吸器箱子,親自轉交給布拉格皇家維諾赫拉迪大學醫院院長阿倫伯格捷克語Petr Arenberger[15]16日,捷克眾議院舉辦口罩捐贈儀式,由議長馮德拉切克英语Radek Vondráček主持,並在Facebook發文感謝台灣。[16]6月4日,捷克部分政黨在眾議院提案,要求通過決議對於台灣的援助表達感謝,但另一派的政黨拒絕支持,因此「感謝台灣」提案未能通過。[17]

2020年5月20日,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連任就職,捷克參議院副議長霍斯卡英语Miluše Horská,以及布拉格市長賀吉普表達祝賀。[18]

2020年10月12日,總統蔡英文受邀在第24屆公元兩千論壇英语Forum 2000開幕發表視訊演說[註 2],是中華民國現任總統首次參與該論壇。[19]

2020年11月11日,捷克參議院議長韋德齊連任,總統蔡英文、副總統賴清德,以及立法院長游錫堃表達祝賀。[20][21]

支持中華民國參與國際組織

1994年,捷克在聯合國大會的總辯論中提出「會籍普遍化原則」,間接呼應中華民國參與聯合國[22]

1995年10月,捷克總統哈維爾在第50屆聯合國大會記者會中發言支持中華民國加入聯合國。[23]

1997、1998、1999、2001年,捷克在聯合國大會的總辯論中,為中華民國參與聯合國案執言。[24][25][26][27]

2006年4月,捷克眾議院過半數議員連署支持台灣取得世界衛生大會觀察員資格,並有意義、制度化參與世界衛生組織(WHO)。[28]

2009年5月8日,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的捷克發表聲明歡迎中華台北受邀以觀察員身分英语Observer status參加第62屆世界衛生大會(WHA)。[4]

2019年5月,55名捷克眾議院議員、捷克參議院副議長等25名議員、布拉格市長賀吉普分別連署致函世界衛生組織呼籲邀請台灣出席世界衛生大會。[29][30]

2020年5月,捷克參議院外交、國防暨安全委員會,以及衛生暨社會政策委員會通過決議案,表達支持臺灣參與WHO與WHA,這是捷克國會相關委員會近年來首度通過支持台灣參與WHO的決議案。[31]

人員互訪(1990年至今)

僅列舉部分名單:

中華民國:總統夫人曾文惠[32]、前總統李登輝[33]、前副總統呂秀蓮[34]、立法院副院長洪秀柱[35]、總統府資政彭明敏[36]劉兆玄[37]胡為真[38]江宜樺[5]、總統府國策顧問詹啟賢[39]陳唐山[40]、政務委員楊世緘[41]、外交部長胡志強[41]歐鴻鍊[37]、國防部長蔣仲苓[42]、財政部長李述德[43]、經濟部長杜紫軍[35]、銓敘部長朱武獻[36]、外交部政務次長徐斯儉[44][45]、關稅總局長簡良機[46]、國際貿易局長林義夫[47]黃志鵬[48]、衛生署長陳建仁[49]、環境保護署長陳重信[46]、勞工委員會主任委員陳菊[49]、文化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陳其南[36]翁金珠[50]盛治仁[51]、國家科學委員會主任委員劉兆玄[47]李羅權[43]、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主任委員朱景鵬[51]、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主任委員蘇蘅[51]、臺灣聯合大學系統總校長曾志朗[40]、台北市長柯文哲[52]

1995年6月,行政院長連戰訪問捷克,先後會見捷克總理克勞斯、總統哈維爾[53]

2001年11月,中華民國總統夫人吳淑珍訪問捷克,受到總統哈維爾的款待,並親自為吳淑珍推著輪椅逛博物館。[54]

捷克:總統夫人哈維爾英语Olga Havlová[55]哈維洛娃英语Dagmar Havlová[41]、前副總理季勒聶茲英语Josef Zieleniec[41]、助理副總理馬克思(Arnost Marks)[40]、國家銀行總裁托洛夫斯基英语Josef Tošovský[47]、外交部次長杜部捷克語Tomáš Dub[56]、財政部次長瑞林卡(Ladislav Zelinka)[57]、內政部次長梅拉哈羅娃捷克語Lenka Ptáčková Melicharová[43]、文化部次長克隆塔利捷克語Vladimír Koronthály[47]塔立許捷克語Jaromír Talíř[50]、衛生部次長波杭卡捷克語Michal Pohanka[39]、斯拉摩(Petr Slama)[36]、工業暨貿易部次長庫普卡(Václav Kupka)[47]、霍沃卡(Milan Hovorka)[35]、諾瓦特(Tomáš Novotný)[38]、巴托(Vladimír Bartl)[5][40]、汪德拉謝克(Marek Ondrousek)[40]、民航局長卜羅賀(Jindich Ploch)[50]、投資暨商業發展局長庫確瑞捷克語Karel Kučera[34]、競爭保護局主席斐奇那英语Martin Pecina[46]、參議院副議長皮哈特英语Petr Pithart[50][37]霍斯卡英语Miluše Horská[35][40]舒伯卡英语Přemysl Sobotka[5]魯斯基卡英语Jiří Růžička (politician)[58]、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冉托斯基(M. Zantousky)[41]賈拉巴捷克語Josef Jařab[36]、參議院外交國防暨安全委員會主席賽坤斯捷克語Richard Sequens[46]瑞格茨捷克語Jozef Regec[51]費歇爾英语Pavel Fischer[58]、參議院官員公務活動常務委員會主席薛甘妮諾娃捷克語Božena Sekaninová[40]、參議院衛生暨社會政策委員會主席柯里巴捷克語Peter Koliba[40]康特[58]、參議院國家經濟農業暨交通委員會主席布拉茨基捷克語Petr Bratský[5]、參議院公共行政區域發展暨環境委員會主席林哈特捷克語Zbyněk Linhart[40]、眾議院副議長帕卡諾娃英语Vlasta Parkanová[51]卡斯狄克英语Petr Gazdík[5]巴圖謝克英语Jan Bartošek[34]、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施瓦岑貝格[34]、眾議院預算委員會主席索布卡[46]、眾議院憲法暨法律委員會主席班達[37]、通訊傳播委員會主席德弗札克捷克語Pavel Dvořák (úředník)[43]、捷克科學院長帕切斯捷克語Václav Pačes[50]、中波西米亞州長班鐸英语Petr Bendl[48]、維索基納州長別侯內克捷克語Jiří Běhounek[43][5]、布拉格市長賀吉普[59][58]

2004年11月19日,捷克前總統哈維爾夫婦應中華民國總統陳水扁台灣民主基金會邀請抵台訪問6天。訪問期間,會晤總統陳水扁並被授予景星勳章、款宴;會晤副總統呂秀蓮、發表演說、接受國立政治大學贈予名譽文學博士學位,並與藝文界人士座談。[23]

捷克參議院議長訪台始末

2019年10月9日,捷克參議院議長柯佳洛[註 3]出席駐捷克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在布拉格舉辦的國慶酒會,並表示計畫在隔年初訪台,時間預定在2020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後。捷克总统總理以影響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關係為由反對(以下權稱中國),外交部長英语Minister of Foreign Affairs (Czech Republic)則表明無意干涉。[61][62]但柯佳洛於2020年1月20日猝逝,中華民國外交部表達深切哀悼之意,並要求駐捷克代表柯良叡向家屬致哀,外交部長吳釗燮也親自致電捷克駐台代表Patrick Rumlar表示哀悼。[63]1月31日,吳釗燮代表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前往駐台北的捷克經濟文化辦事處,在弔唁簿上留言致哀。[64]2月19日,《路透社》披露中國駐捷克大使館在1月20日向捷克總統府發函表態,若參議院議長柯佳洛按原計畫2月率團訪問台灣,中國將施壓捷克企業。[65][66]3月初,新任參議院議長韋德齊證實,在柯佳洛的遺物中發現中國施壓的信;捷克總理巴比斯亦證實,中國駐捷克大使张建敏曾致函威脅捷克政府以阻止柯佳洛訪台,稱捷克將為此付出慘痛代價,讓巴比斯無法接受,要求撤換張建敏。[67][68]4月26日,捷克電視台播出的「168小時捷克語168 hodin」專訪節目中,柯佳洛的妻子薇拉(Vera Kubera)與女兒溫杜拉(Vendula Vinšová)說出柯佳洛被施壓的細節,指出捷克總統府與中國駐捷克大使館曾不斷威脅他取消訪台,甚至還寄出內容涉及家人安危的威脅信。柯佳洛猝逝前三天,在中國大使館的農曆新年晚宴上還曾警告妻子「千萬別吃中方提供的餐食飲料」。薇拉還強調,柯佳洛到死前都堅持訪台。[69][70]29日,參議院議長韋德齊表示,如果最後決定訪問台灣,不是為了報復,而是展現捷克的國格與對自由民主的重視。對此,捷克外交部長派提賽克英语Tomáš Petříček (politician)則表示,訪台的影響大家都很清楚,不建議、但也不會阻止。[60]5月20日,捷克參議院以50比1票數通過決議,譴責中國對有意訪台的時任議長柯佳洛有所施壓,並指出捷克國會議員訪問台灣符合捷克長期的外交利益,支持議長在企業代表的陪同下訪問台灣。[71]6月9日,參議院議長韋德齊宣布他將與政治、企業和科學界人士在8月30日訪問台灣。[72]24日,韋德齊在捷克《今日青年先鋒報英语Mladá fronta DNES》的影音專訪表示「台灣是一個事實獨立而且自由的國家」。[73]8月12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於捷克參議院發表演說,對於也在現場並即將訪台的議長韋德齊,蓬佩奧表示支持,直呼「不錯嘛!」(good on him)。[74]20日,欧洲议会「對中國關係代表團」團長比蒂科夫與副團長史雅琪英语Maria Spyraki發表聯合聲明,支持韋德齊訪臺,完成已故議長柯佳洛訪臺的遺願。25日,由2名歐洲議會議員領銜,並獲歐洲議會友臺小組主席凱勒英语Michael Gahler、美國聯邦參議員魯比歐,以及德國、法國、英國、立陶宛、愛沙尼亞、斯洛伐克、加拿大、澳洲等68名跨國國會議員連署發表聯合聲明,強力支持韋德齊訪臺,並譴責中國施壓已故議長柯佳洛要求切勿訪臺的蠻橫干預。[75]中国驻捷克大使馆對韋德齊訪台表示反對,而韋德齊則回應「此次出访是延续前总统哈维尔與前外交部长丁斯特比爾建立的外交传统,也就是捍衛自由與民主。捷克民主国家合作,不管他人同意与否。」[76]

中華民國立法院長游錫堃頒贈國會外交榮譽一等獎章予捷克參議院議長韋德齊
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追贈特種大綬卿雲勳章予捷克參議院故議長柯佳洛,由韋德齊代表接受。

2020年8月30日,韋德齊夫婦率領89人的訪問團[註 4]搭乘中華航空包機直飛台灣訪問6日,由外交部長吳釗燮前往桃園國際機場迎接,有鑑於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全團登機前都提供核酸檢測陰性證明。韋德齊是捷克訪臺層級最高的現任政治人物,此行除會見總統蔡英文,以及政府高層官員[註 5],並前往國立政治大學立法院發表演說,接受立法院長游錫堃頒贈國會外交榮譽一等獎章與紀念議事槌,出席臺捷經貿投資論壇,以及台共同舉辦的重組供应链論壇等。[58][77][78][79]蔡英文也追贈已故議長柯佳洛特種大綬卿雲勳章表達最高敬意,由韋德齊代表接受,原規劃一同訪臺的柯佳洛妻子薇拉因為健康因素無法參與,但透過影片表示感謝。[80]對於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表示「在臺灣問題上挑战一个中国原则…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决不会听之任之、坐视不管,一定要让其为自己的短视行为和政治投机付出沉重代价。」[81]「中方必须要告诉捷克参议长:你过线了!」[82]的談話,捷克外交部長派提賽克回應將召見中國大使要求提出解釋,並言「這趟行程一定會影響我們與中國的關係,但我認為這(番言論)已經過頭了。」韋德齊則表示「我們是一個自由的國家,尋求與所有國家保持良好的關係,我相信,無論部長的聲明如何,將來都是如此。讓我再度重申一次,此行絕不是要在政治上與任何人對抗。」「大家都是自願訪問台灣,認為這是正確的事。」[83][84]「我當然不高興也不太喜歡這樣的表達方式,每個國家都有對一個中國原則的理解方式,我個人認為此次訪問台灣沒有違反捷克與中國的協定。」[85]斯洛伐克總統恰普托娃、斯洛維尼亞總理扬沙、捷克籍歐盟執委會副主席喬霍瓦英语Věra Jourová、德國外交部長馬斯法國外交部發言人、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皆表態聲援捷克。[86][87][88]9月4日,訪問團結束行程搭機離台。[89]

韋德齊返回捷克後,在機場受到民眾迎接,其中有以捷克文書寫「我們是台灣人」(MY JSME TCHAJWANCI)的標語,呼應韋德齊訪台期間在立法院演說時以中文說出「我是台灣人」這句話[註 6]。韋德齊隨後前往參議院向捷克民眾報告訪台成果,並言「接下來就看政府要築的是障礙還是橋」。[91]9月6日,對於捷克總統齊曼批評訪台之舉「像個男孩般挑釁中國」,將不會邀請韋德齊參加捷克的高層外交政策官員會議,以及總理巴比斯批評此行將政治與商業混為一談,並違反一中原則,現在捷克正等著中國的反應,也不欣賞韋德齊自認能「拉直捷克共和國的脊椎」。韋德齊在與巴比斯同台接受美國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專訪時,反駁齊曼的「3個謊言」。第1個是齊曼僅說「不建議去台灣」,並沒有表示「不准」,第2個是齊曼對會議的見解有錯,韋德齊最後說「最令我遺憾的第3個謊言,是指控我稱『台灣是一個獨立國家』,這不是真的,我在台灣就已經說過,我不會干涉(統獨議題),這是捷克政府的事。」[92]受到訪台事件影響,捷克鋼琴製造商佩卓夫表示,確實有中國客戶因此為由,臨時取消總值530萬捷克克朗(約700萬新臺幣)的訂單,並擔心雙邊關係惡化恐影響未來在中國的銷售。[93]後已恢復對中國的業務。[94]

代表機構

1991年7月4日,中華民國與捷克斯洛伐克達成相互設處協議。[38]

1991年8月7日,於首都布拉格設立具大使館性質駐捷克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Taipei Economic and Cultural Office in the Czech Republic)。[95][38][3]

1993年11月18日,捷克也於首都台北市設立同等性質的捷克經濟文化辦事處(Czech Economic and Cultural Office),[38][1]東歐各國中首先在台設處的國家。[41]

事件

2013年,駐捷克辦事處代表中華民國政府捐贈捷克People in Need基金會英语People in Need (Czech Republic)5萬美元,協助在6月發生的捷克洪災英语2013 European floods重建。[96]

2019年3月,駐捷克代表汪忠一出席捷克工業暨貿易部英语Ministry of Industry and Trade (Czech Republic)國際貿易司舉辦的會談,卻遭到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捷克大使張建敏以捷克總統齊曼日後訪問中國行程要脅,迫使捷克工貿部委婉請汪忠一離席。[97]對此,捷克總理巴比斯於4月10日表示,工貿部長諾娃科娃捷克語Marta Nováková將離職。[98]

簽證

中華民國護照中華民國公民可以「申根區免簽證」的方式入境捷克。
歐盟捷克護照英语Czech passport捷克公民可以免簽證的方式入境中華民國

歐洲申根區給予持有載明身分證字號的中華民國護照中華民國公民可以申根區免簽證入境,停留日數與申根區合併計算,每6個月期間內總計可停留90天。[99][100][101]

捷克公民持有歐盟護照者也可以免簽證的方式入境中華民國,停留最多90天。[102]

此外,兩國皆提供每年各100名額給18-26歲青年為期1年的度假打工簽證(皆必須未曾取得此種簽證)。[103][104]

相關警示

有鑑於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中華民國外交部國外旅遊警示分級表將捷克歸類為紅色警示:不宜前往,宜儘速離境(2020年3月17日發布);[105]衛生福利部的國際旅遊疫情建議等級表已將各國家與地區歸類為第三級警告:避免至當地所有非必要旅遊(2020年3月21日發布)。[106]

經濟

貿易

捷克馬薩里克大學語言中心內的臺灣品牌acer電腦螢幕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於首都布拉格設立駐捷克代表處經濟組[107]

2013年,中華民國是捷克進口金屬切割機及金屬成型機第4大進口來源(佔5.30%),次於德國(40.14%)、日本(9.99%)、義大利(9.58%)。[108]

2019年,捷克是中華民國第45大貿易夥伴、第41大進口夥伴、第39大出口夥伴。出口至捷克的金額為4億5,442萬8,317美元,年減1.749%。自捷克進口的金額為3億6,459萬0,382美元,年增7.611%。貿易呈現出超盈餘)8,983萬7,935美元,年減27.382%;2018年,捷克是中華民國第45大貿易夥伴、第46大進口夥伴、第39大出口夥伴。[109]

投資

臺灣鴻海科技集團位於捷克帕爾杜比采的工廠

根據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投審會)統計,臺商赴捷克總投資金額為1億1,948萬美元;另根據捷克投資推廣局英语CzechInvest(CzechInvest)統計,臺商赴捷克總投資金額為4億7,800萬美元。為捷克創造約9,000個工作機會。[110]

1995年,臺商開始前往捷克投資,多為資通訊產業,包括鴻海科技集團宏碁華碩友達光電大同公司英業達集團緯創資通微星科技合勤科技和碩聯合科技、奇偶科技、正文科技、群光電子、達方電子等。[110]

主要業務有[110]
大多數為設立後段組裝廠,組裝資通訊產品(如伺服器噴墨印表機電腦鍵盤)及液晶電視等,以快速供應歐洲市場及節省關稅成本。
設立資通訊產品維修中心或客服中心。
雷射模具承作資通訊產品中段組裝所需塑材鐵材工廠。
腳踏車輪胎及輪框等零組件之製造業
貿易業(腳踏車、電動腳踏車咖啡威士忌等)、物流業、旅行業餐廳

台灣漢翔航空工業與捷克沃多喬迪航空合製Ae270商務飛機英语Aero Ae 270 Spirit,首架飛機於1999年12月舉行出廠典禮。[32]

2003年1月12日,成立捷克台灣商會。[110]截至2013年12月,在捷克的台商約80人。[4]

2015年7月,台灣鴻海科技集團董事長郭台銘與捷克總理索布卡簽署合作備忘錄,成為推動工業4.0合作夥伴。針對生產自動化汽車通訊英语Vehic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s車用電子大數據資料處理中心等,在捷克設立研發及設計中心,計劃在3年內投資25億捷克克朗(約1.1億美元);鴻海亦與捷克主要頂尖大學合作,投資37億捷克克朗(約1.6億美元)於人力資源開發領域,可為捷克創造2,000個就業機會[5]2016年9月,鴻海與捷克KKCG集團德语KKCG合資成立的SafeDX大數據中心啟用。[34]

交流

中華民國與捷克的科技交流是東歐國家中最早的,自1991年蘇聯解體後即開始接觸。[43]2006年10月,設立駐捷克代表處科技組,並兼轄數個中東歐國家[50]2007年,舉行首屆台捷科技日[50],至2017年已舉行第五屆。[111]

2014年6月5日,第13屆台捷經濟合作會議於布拉格舉行。會議由捷克工業總會董事及中華民國國際經濟合作協會(國經協會)副理事長共同主持,並邀請捷克工業暨貿易部英语Ministry of Industry and Trade (Czech Republic)主管貿易及歐盟事務次長及中華民國駐捷克代表致詞。[112]

每年3月,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電電公會)均組團前往捷克第2大城布爾諾參加捷克國際電機電子展,該展是東歐最大商展。[110]

文化

教育

中華民國教育部每年提供台灣獎學金給捷克大學部及研究所學生赴臺攻讀學位,以及華語文獎學金給捷克高中畢業以上年青人赴台灣的大學華語中心研習華語文,外交部每年則提供台灣獎助金給捷克大學助理教授副教授英语Associate professor博士候選人前往台灣進行學術研究;捷克教育、青年暨體育部英语Ministry of Education, Youth and Sports (Czech Republic)也提供台灣學生研習獎學金、斯拉夫研究夏令營獎學金。兩國的數十所大學亦簽署交流合作協議。截至2017年,台灣在捷克的留學生有120人;捷克在臺灣的留學生有35人。[4][40]

會展

2003年6月,台灣參加「布拉格劇場設計四年展」,但中華人民共和國堅持須更名為「台灣,中國」,未獲主辦單位接受,其代表於參展後提前離去,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使館並赴捷克外交部文化部抗議。[113]

2007年11月6日,與捷克國家博物館合作,在國立台灣博物館展出《波希米亞偶的家-捷克懸絲偶戲展》,捷克文化部次長塔立許捷克語Jaromír Talíř亦抵台參加開幕式。[114][50]

2009年2月17日,《捷克珍寶-影像聚珍特展》於國立台灣博物館展出。[4][115]

2011年6月11日,捷克新藝術運動代表人物-慕夏的作品於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及高雄美術館展出《慕夏大展-新藝術.烏托邦》。[4][116]

2014年12月,布拉格亞洲影展舉辦台灣電影專題,放映《南方小羊牧場》、《白米炸彈客》、《行動代號:孫中山》、《冰毒》、《共犯》、《迴光奏鳴曲》等6部影片。其中,《行動代號:孫中山》獲選為開幕片。[4]

圖書

2013年,李昂著作的《殺夫》及《迷園》、白先勇的《台北人》、黃春明的《兒子的大玩偶》、劉克襄的《小鼯鼠的看法》等書籍發行捷克文版本。[4]

2014年10月,中華民國國家圖書館捷克科學院英语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Czech Republic亞非研究所簽署合作備忘錄,並成立全球第10個台灣漢學中心。[4]

觀光

中華民國是亞洲觀光客前往捷克的第3大來源,次於日本韓國。目前韓國有直航客機,中華民國與日本尚無客機直航布拉格。[110]

2019年8月,布拉格舉辦同志驕傲節(Prague Pride),身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中華民國也首度以駐捷克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名義組團參與同志大遊行,在12個駐捷克外交使節團英语List of diplomatic missions in Czech Republic中,是唯一來自亞洲,約有30名台灣留學生和僑胞參與。[117]

司法

犯罪事件

2018年1月,捷克警方英语Police of the Czech Republic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以下簡稱對岸)向國際刑警組織申請的紅色通報,於首都布拉格市郊逮捕8名涉及跨國電信詐騙中華民國籍嫌犯,其利用網路電話向對岸民眾詐騙達100萬歐元(約新台幣3,500萬)。對岸向捷克提出引渡受審的要求,捷克高等法院採信對岸「公平審判」和「不判死刑」的保證,於2019年6月裁定將嫌犯遣送至對岸。嫌犯委請辯護律師向捷克有關部門提出後續救濟[118][119]7月,捷克內政部長哈瑪謝克英语Jan Hamáček透過Twitter證實,這些嫌犯將得到「輔助性保護英语Subsidiary protection」。此舉等於回絕對岸的引渡要求,反駁法院先前的裁定,辯護律師說,捷克政府相信他們在對岸將受到非人道待遇。[120]

協定

雙邊協定[121]
日期 簽署 備註
1930年2月12日 《中捷友好通商條約
1991年5月26日 台北國家科學委員會布拉格國家科學院英语Czechoslovak Academy of Sciences科學合作協定》
1991年6月28日 中華民國台灣郵政總局捷克暨斯洛代克聯邦共和國郵政總局英语Česká pošta間國際快捷郵件協定》
1993年9月24日 《中華民國國家科學委員會與捷克共和國國家科學院英语Czech Academy of Sciences科學合作協定》
1995年10月4日 《臺北投資業務處與布拉格投資署英语CzechInvest間合作協定》
1995年10月5日 《臺北商品檢驗局與布拉格標準量測檢驗局間瞭解備忘錄
1996年9月20日 中華民國原子能委員會核能研究所與捷克共和國核子研究所間合作瞭解備忘錄》
1998年3月2日 中華民國關稅總局暨捷克共和國關稅總局關務合作備忘錄》
2001年1月31日 台北標準檢驗局與捷克布拉格標準量測檢驗局間瞭解備忘錄》
2008年11月3日 《臺灣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與捷克科學基金會英语Czech Science Foundation間研究合作瞭解備忘錄》 [註 7]
2010年5月5日 《臺捷(捷克)電子化政府合作備忘錄》 [註 8]
2010年9月 《台捷科技合作意向書》 [註 9]
2010年9月3日 《中華民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與捷克共和國技術署英语Technology Agency of the Czech Republic資訊交換合作瞭解備忘錄》
2010年9月13日 臺灣智慧財產局與捷克工業財產局間合作瞭解備忘錄》
2011年9月6日 中華民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與捷克共和國捷克電信辦公室電信合作瞭解備忘錄》
2012年1月25日 《中華民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與捷克共和國教育、青年暨體育部英语Ministry of Education, Youth and Sports (Czech Republic)科技合作瞭解備忘錄》
2013年1月18日 中華民國原子能委員會與捷克共和國國家核能安全署核能合作瞭解備忘錄》
2013年6月24日 《台捷雙邊創新研發合作備忘錄》 [註 10]
2015年12月28日 駐捷克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駐台北捷克經濟文化辦事處青年度假打工備忘錄》
2016年5月3日 《駐捷克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與駐臺北捷克經濟文化辦事處教育合作共同聲明》 [122]
2016年6月29日 《「臺灣科技部與捷克科學院科學合作協定」暨「臺灣科技部與捷克科學院科學合作協定之2017-2018議定書」》
2017年12月12日 《台捷避免所得稅雙重課稅英语Double taxation及防杜逃稅協定》 [註 11]
2020年4月1日 《台捷抗疫合作聯合聲明》 [註 12]
2020年8月31日 亞洲·矽谷計畫執行中心捷克科技先進區捷克語STAR –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dvanced Region智慧城市與AIoT交流合作備忘錄》
《數位時代與捷台商會創新創業合作備忘錄》
精密機械研究發展中心與捷台商會智慧機械合作備忘錄》
[註 13]
截至2016年,台灣有37所大學捷克的24所大學簽署交流合作協議。 [34]

交通

航空

資料截至2019年12月8日[註 14]

客運

兩國無直航班機,可經由(不計航點遠近):

 中華民國

貨運

 中華民國  捷克
臺北桃園 布拉格中華航空貨運

駕車

持有中華民國國際駕駛執照可在捷克駕車。[126]

參見

注釋

  1. ^ 中華民國外交部為統一駐外人員內部職稱,明定大使館、代表處設大使、公使。代表處對外仍稱代表、副代表。[2]
  2. ^ 因應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論壇改以線上形式召開。
  3. ^ 根據《捷克憲法英语Constitution of the Czech Republic》,參議院議長的位階僅次於總統[60]
  4. ^ 包括參議院首席副議長魯斯基卡英语Jiří Růžička (politician)、外交委員會主席費歇爾英语Pavel Fischer、衛生委員會主席康特、布拉格市長賀吉普,以及捷克科學院副院長、大學校長等學術界、文化界、企業界暨媒體代表等。
  5. ^ 副總統賴清德、行政院長蘇貞昌、立法院長游錫堃、外交部長吳釗燮、科技部長吳政忠、文化部長李永得、衛生福利部長陳時中
  6. ^ 此話是引用美國前總統甘迺迪西柏林的演講「我是柏林人」。[90]
  7. ^ 2009年3月,開始每年執行聯合公告徵求雙邊合作研究計畫,首開台灣與東歐國家的科學合作。[37]
  8. ^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研考會,後整併改組為國家發展委員會,簡稱國發會)與捷克共和国内政部共同簽署。[4]
  9.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國科會,後升格為科技部)與維謝格拉德集團(Visegrád Group)的捷克國際維謝格拉德基金會共同簽署,是國科會首度與歐洲區域性國際組織(除歐盟外)的合作。[4]
  10. ^ 中華民國經濟部捷克共和國工業暨貿易部英语Ministry of Industry and Trade (Czech Republic)共同簽署。根據備忘錄,雙邊政府各自補助本國廠商,就相同領域分工創新研發、避免重疊。臺商或研究機構向經濟部技術處申請補助,捷商則向捷克技術署申請「Delta計畫」補助。是雙邊產業交流與合作平台。[110]
  11. ^ 2020年5月12日生效、2021年1月1日實施。[123]
  12. ^ 是台灣與歐洲國家對抗2019冠状病毒病所簽署的首個合作架構。[124]
  13. ^ 由捷克參議院議長維特齊、中華民國經濟部長王美花、國家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龔明鑫的見證下,於台北舉辦的台捷經貿投資論壇中簽署;AIoT即人工智能物联网[125]
  14. ^ 有鑑於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影響,暫停更新。

參考資料

  1. ^ 1.0 1.1 駐臺外國機構. 中華民國外交部. 
  2. ^ 陳培煌. 統一名稱 代表對內稱大使. Yahoo!奇摩引用中央通訊社. 2012年8月31日 [2016年11月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11月30日). 
  3. ^ 3.0 3.1 駐外館處. 中華民國外交部. 
  4.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駐在國國情簡介. 中華民國駐外單位聯合網站. [2015-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5. ^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中華民國104年外交年鑑》〈第二章 對外關係〉 (PDF).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8-08-1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8-30). 
  6. ^ 公眾外交協調會. 外交部中華民國八十六年七月份新聞稿 (PDF). 中華民國外交部. 1997年7月 [2020-04-2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3-24). 
  7. ^ 林育立. 布拉格市長擬廢除北京姐妹市一中條款. 經濟日報. 2019年1月24日 [2019年8月1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8月11日). 
  8. ^ 王致凱. 布拉格解除「北京姊妹市」關係 中國使館回應:背信棄義!. ETtoday新聞雲. 2019年10月9日 [2019年10月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10月9日). 
  9. ^ 綜合報導. 布拉格市議會無異議通過! 與台北締結姊妹市. 自由時報. 2019年12月13日 [2019年12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12月14日). 
  10. ^ 中央社. 與布拉格締結姊妹市 議會通過用台灣台北市. 聯合新聞網. 2019年12月24日 [2019年12月2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12月24日). 
  11. ^ 林則宏. 台北與布拉格成姊妹市 上海暫停與布拉格官方往來. 聯合新聞網. 2020年1月14日 [2020年1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月15日). 
  12. ^ 張庭瑋. 1000萬片台製口罩捐贈配額曝光 外交部:歐盟700萬、美國200萬、友邦100萬. 上報. 2020年4月1日 [2020年4月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4月4日). 
  13. ^ 林柏宏. 台灣致贈捷克呼吸器 布拉格市長:患難見真情. 中央廣播電臺. 2020年4月1日 [2020年4月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4月3日). 
  14. ^ 陳韻聿. 歐洲第一國 捷克和台灣簽署防疫聯合聲明. 中央社. 2020年4月1日 [2020年4月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4月5日). 
  15. ^ 吳寧康. 布拉格市長將台灣呼吸器轉交醫院 批中國隱瞞疫情. 中央廣播電臺. 2020年4月9日 [2020年4月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4月11日). 
  16. ^ Radek Vondráček. Radek Vondráček Facebook. Facebook. 2020年4月16日. 
  17. ^ 周家豪. 中國施壓捷克國會「感謝台灣」提案未過 8500公民連署挺台. 新頭殼. 2020年6月9日 [2020-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2). 
  18. ^ 禮賓處. 全球政要向我第15任總統、副總統就職祝賀情形 (PDF).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20年5月20日 [2020年6月9日].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年6月9日). 
  19. ^ 呂伊萱. 「公元兩千論壇」 台灣總統首度受邀參與/蔡批中︰趁疫對內壓迫 對外擴張. 自由時報. 2020年10月13日 [2020年10月1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1月6日). 
  20. ^ 溫貴香. 捷克議長韋德齊連任 總統祝賀讚台灣真正的朋友. 新頭殼. 2020年11月12日. 
  21. ^ 綜合報導. 韋德齊壓倒性票數連任捷克參議長 游錫堃第一時間錄製影片恭賀. 民視新聞. 2020年11月11日 [2020年11月1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1月22日). 
  22. ^ 公眾外交協調會. 聯合國大會第四十九屆常會總辯論自九月二十六日至十月十二日召開. 中華民國外交部. 1994年10月14日 [2019年2月1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5月3日). 
  23. ^ 23.0 23.1 公眾外交協調會. 捷克共和國前總統哈維爾夫婦應邀訪台.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04年11月15日 [2015年10月1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8月17日). 
  24. ^ 公眾外交協調會. 外交部中華民國八十六年十月份新聞稿 (PDF). 中華民國外交部. 1997年10月 [2019-07-0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2-17). 
  25. ^ 公眾外交協調會. 聯合國大會第五十三屆常會總辯論自本(八十七)年九月二十一日至十月二日舉行. 中華民國外交部. 1998年10月3日 [2019年7月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9月14日). 
  26. ^ 公眾外交協調會. 聯合國大會第五十四屆常會總辯論於本(八十八)年九月二十日至十月二日舉行. 中華民國外交部. 1999年10月3日 [2019年7月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9月14日). 
  27. ^ 公眾外交協調會. 聯合國第五十六屆總辯論.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01年11月17日 [2019年7月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9月14日). 
  28. ^ 公眾外交協調會. 捷克眾議院及波蘭參議院外交委員會支持台灣參與世界衛生組織.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06年5月11日 [2019年7月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4月15日). 
  29. ^ 程宗勝. 不顧北京反對又兩國!捷克秘魯國會議員挺台參與WHA. 新頭殼. 2019年5月11日 [2019-05-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1). 
  30. ^ 陳儀慈. 挺台參與WHA 捷克、斯洛伐克百位國會議員致函WHO. 上報. 2019年5月21日. 
  31. ^ 歐洲司. 捷克參議院外交國防暨安全委員會及衛生暨社會政策委員會分別通過友我決議案堅定支持臺灣參與本年世界衛生大會,外交部對此表示誠摯感謝.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20年5月14日. 
  32. ^ 32.0 32.1 《中華民國88年外交年鑑》〈第三章 中外關係〉.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8-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3). 
  33. ^ 楊孟瑜. 李登輝捷克之訪招北京抗議. BBC. 2000年10月14日. 
  34. ^ 34.0 34.1 34.2 34.3 34.4 34.5 《中華民國105年外交年鑑》〈第三章 對外關係〉 (PDF).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9-04-0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1-29). 
  35. ^ 35.0 35.1 35.2 35.3 《中華民國102年外交年鑑》〈第二章 對外關係〉 (PDF).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9-02-2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2-02). 
  36. ^ 36.0 36.1 36.2 36.3 36.4 《中華民國94年外交年鑑》〈第三章 中外關係〉.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9-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13). 
  37. ^ 37.0 37.1 37.2 37.3 37.4 《中華民國98年外交年鑑》〈第二章 對外關係〉.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8-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07). 
  38. ^ 38.0 38.1 38.2 38.3 38.4 《中華民國103年外交年鑑》〈第二章 對外關係〉 (PDF).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7-01-1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10-21). 
  39. ^ 39.0 39.1 《中華民國91年外交年鑑》〈第三章 中外關係〉.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9-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23). 
  40. ^ 40.00 40.01 40.02 40.03 40.04 40.05 40.06 40.07 40.08 40.09 《中華民國106年外交年鑑》〈第三章 對外關係〉 (PDF).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9-04-0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4-02). 
  41. ^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中華民國87年外交年鑑》〈第三章 中外關係〉.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8-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8). 
  42. ^ 廖士鋒. 【觀察】台捷一家親 冷戰意識形態種的因. 香港01. 2020年8月30日. 
  43. ^ 43.0 43.1 43.2 43.3 43.4 43.5 《中華民國99年外交年鑑》〈第二章 對外關係〉 (PDF).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8-08-1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8-13). 
  44. ^ 林育立. 布拉格市長晤徐斯儉 還原終止北京姐妹市過程. 中央社. 2019年10月15日 [2019年10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10月15日). 
  45. ^ 林育立. 徐斯儉:公元兩千論壇 台灣參與空間愈來愈大. 中央社. 2019年10月16日 [2019年10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10月17日). 
  46. ^ 46.0 46.1 46.2 46.3 46.4 《中華民國97年外交年鑑》〈第二章 對外關係〉.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9-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1). 
  47. ^ 47.0 47.1 47.2 47.3 47.4 《中華民國86年外交年鑑》〈第三章 中外關係〉.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9-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0). 
  48. ^ 48.0 48.1 《中華民國95年外交年鑑》〈第二章 對外關係〉.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9-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17). 
  49. ^ 49.0 49.1 《中華民國93年外交年鑑》〈第三章 中外關係〉.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9-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4). 
  50. ^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中華民國96年外交年鑑》〈第二章 對外關係〉.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8-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1). 
  51. ^ 51.0 51.1 51.2 51.3 51.4 《中華民國100年外交年鑑》〈第二章 對外關係〉 (PDF).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9-02-2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8-10). 
  52. ^ 林育萱. 布拉格市長無視「總統親中」與柯文哲簽約締結姊妹市. 上報. 2020年1月14日 [2020年1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月14日). 
  53. ^ 僑務電子報. 均正面肯定且評價甚高. 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 1995年6月27日. 
  54. ^ 蔣理容. 捷克人民的總統,「天鵝絨革命」的靈魂人物──哈維爾. 民報. 2014年12月16日 [2018年8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8月16日). 
  55. ^ 公眾外交協調會. 捷克暨斯洛伐克聯邦共和國奧嘉哈維爾基金會訪華團一行六人. 中華民國外交部. 1990年12月3日 [2019年2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2月2日). 
  56. ^ 《中華民國101年外交年鑑》〈第二章 對外關係〉 (PDF).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8-08-1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2-13). 
  57. ^ 《中華民國89年外交年鑑》〈第三章 中外關係〉.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9-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30). 
  58. ^ 58.0 58.1 58.2 58.3 58.4 歐洲司. 外交部誠摯歡迎捷克參議院議長韋德齊伉儷率團訪問臺灣.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20年8月25日 [2020年8月2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9月12日). 
  59. ^ 總統接見「布拉格市長賀吉普訪團」. 中華民國總統府. 2019年3月30日 [2019年8月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8月8日). 
  60. ^ 60.0 60.1 中央社. 捷克參院議長:若訪台可展現國格與重視自由民主. 聯合新聞網. 2020年5月2日 [2020年5月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5月8日). 
  61. ^ 顧荃. 捷克議長出席國慶中國抗議 外交部:展現反極權. 中央社. 2019年10月13日 [2019年10月1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10月13日). 
  62. ^ 林育立. 捷克參議院議長擬訪台 總統總理齊反對. 中央社. 2019年11月31日 [2020年6月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6月7日). 
  63. ^ 中央社. 捷克參議院議長柯佳洛猝逝 外交部哀悼. 聯合新聞網. 2020年1月21日 [2020年1月2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月21日). 
  64. ^ 歐洲司. 外交部長吳釗燮代表蔡總統赴捷克駐臺辦事處弔唁捷克參議院議長柯佳洛.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20年1月31日 [2020年2月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9月12日). 
  65. ^ Raphael Satter, Nick Carey. China threatened to harm Czech companies over Taiwan visit: letter. 路透社. 2020年2月19日 [2020年6月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2月19日). 
  66. ^ 陳韻聿. 外媒爆中國威脅捷克 外交部批一帶一路只為掠奪. 中央社. 2020年2月19日 [2020年6月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6月7日). 
  67. ^ 林育立. 北京威脅訪台將報復 捷克政壇要求撤換中國大使. 中央社. 2020年3月10日 [2020年6月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6月7日). 
  68. ^ 洪翠蓮. 捷克總理有種!要中國撤換發威脅信大使 網一面倒支持. 新頭殼. 2020年3月10日 [2020-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2). 
  69. ^ 楊清緣. 捷克議長訪台前夕猝死 妻爆他曾警告:千萬別吃中方提供的餐食飲料. 新頭殼. 2020年4月28日 [2020-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3). 
  70. ^ 轉角24小時. 中國大使逼死捷克參議院長?訪台前夕猝死,遺族控訴的「密室恐嚇信」. 聯合報. 2020年4月28日 [2020年8月2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6月11日). 
  71. ^ 林育立. 反對中國干涉內政 捷克參議院50比1高票支持議長訪台. 中央社. 2020年5月21日 [2020年5月2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5月28日). 
  72. ^ 陳韻聿. 無懼中共打壓 捷克參院議長8月底訪台. 中央社. 2020年6月9日 [2020年6月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6月9日). 
  73. ^ 中央社. 捷克參院議長:台灣是事實獨立的自由國家. 聯合新聞網. 2020年6月24日 [2020年6月2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6月26日). 
  74. ^ 林序家. 嗆中國!蓬佩奧捷克演說再提台灣 力挺參院議長訪台. 新頭殼. 2020年8月13日 [2020-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2). 
  75. ^ 歐洲司. 外交部誠摯感謝70位歐洲議會、美國、英國、德國、法國等民主國家國會議員共同發聲,力挺捷克參議長韋德齊率團訪問臺灣.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20年8月26日 [2020年8月2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9月12日). 
  76. ^ 港报社评:美国挑拨反华,捷克议长率团访台--信报8月31日. 路透社. 2020年8月30日 [2020年8月3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9月5日). 
  77. ^ 歐洲司. 捷克參議院議長韋德齊及訪問團全體團員已順利自布拉格搭乘包機起飛來臺.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20年8月29日 [2020年8月2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9月12日). 
  78. ^ 黃信維. 致贈韋德齊國會紀念議事槌 游錫堃力讚「偉大國家的偉大政治家」. 風傳媒. 2020年9月1日 [2020年9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9月3日). 
  79. ^ 簡恒宇. 出席台美歐日「重組供應鏈」論壇 捷克參議長:過度依賴單一來源有巨大風險. 風傳媒. 2020年9月4日 [2020年9月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9月12日). 
  80. ^ 總統追贈捷克共和國故參議長柯佳洛「特種大綬卿雲勳章」暨與現任參議長韋德齊會談. 中華民國總統府. 2020年9月3日 [2020年9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9月12日). 
  81. ^ 王毅:挑战一中原则必将付出沉重代价.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2020年8月31日. 
  82. ^ 王毅: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中捷关系的政治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2020年9月1日. 
  83. ^ 中央社. 捷克外長將召見中國大使 要求就批評議長訪台解釋. 聯合新聞網. 2020年8月31日 [2020年8月3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9月1日). 
  84. ^ 中央社. 陸外長反對捷克團訪台 維特齊:自願做正確的事. TVBS新聞台. 2020年8月31日. 
  85. ^ 楊孟立、劉宗龍. 王毅撂狠話 韋德齊:我不高興. 中時電子報. 2020年9月3日 [2020年9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9月4日). 
  86. ^ 顏得智. 王毅恫嚇「付出沉重代價」 斯洛伐克總統挺捷克拒接受中國威脅. 新頭殼. 2020年9月2日 [2020-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2). 
  87. ^ 張文馨. 捷克議長訪台引發北京反彈 白宮國安會推文反霸凌. 聯合新聞網. 2020年9月3日 [2020年9月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9月12日). 
  88. ^ 蘇永耀. 韋德齊訪台 歐盟官員:捷克人腰桿挺得更直了. 自由時報. 2020年9月6日 [2020年9月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9月7日). 
  89. ^ 鄭超文. 捷克團返國 議長韋德齊:台捷都希望實行自由民主. 聯合新聞網. 2020年9月5日 [2020年9月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9月7日). 
  90. ^ 呂伊萱. 捷克參院議長: 我是台灣人. 自由時報. 2020年9月2日 [2020年9月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9月2日). 
  91. ^ 林育立. 維特齊返抵布拉格 民眾以「我們是台灣人」標語相迎. 中央通訊社. 2020年9月6日 [2020年9月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9月7日). 
  92. ^ 蔡沁縈. 捷克總統轟訪台是對中「幼稚挑釁」韋德齊回嗆:絕不能屈服老大哥. 上報. 2020年9月7日. 
  93. ^ 馮英志. 報復來了?議長高規訪台後 捷克知名鋼琴商丟訂單. 中時電子報. 2020年9月5日 [2020年9月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9月6日). 
  94. ^ 林育立. 捷克鋼琴商中國訂單曾被取消 現多了台灣客源. 經濟日報. 2020年12月2日. 
  95. ^ 《中華民國86年外交年鑑》〈第三章 中外關係〉.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21-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0). 
  96. ^ 國際合作及經濟事務司. 國際合作發展事務102年度報告(參、102年度我國國際合作發展事務執行概況) (PDF).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4年4月23日 [2018年1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年8月28日). 
  97. ^ 中央社. 駐捷克代表遭陸傲慢打壓 布拉格市長1句話霸氣相挺. 聯合新聞網. 2019年3月29日 [2019年8月1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4月5日). 
  98. ^ 李怡欣. 遭中共施壓驅離台灣代表 捷克貿工部長丟官. 大紀元新聞網. 2019年4月11日 [2019年9月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8月24日). 
  99. ^ 簽證及入境須知. 外交部領事事務局. 
  100. ^ 歐盟免申根簽證常見問答集. 中華民國外交部. 
  101. ^ 免簽證資訊. 中華民國外交部. 
  102. ^ 外籍人士來臺免簽證適用國家名單. 外交部領事事務局. 
  103. ^ 青年度假打工. 中華民國外交部. 
  104. ^ 捷克籍人士申請中華民國度假打工事由簽證相關手續說明. 外交部領事事務局. 
  105. ^ 國外旅遊警示分級表. 外交部領事事務局. 
  106. ^ 國際旅遊疫情建議等級. 中華民國衛生福利部. 
  107. ^ 本部駐外單位. 中華民國經濟部 國際貿易局. [2015-1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1). 
  108. ^ 主要產業概況. 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 [2015-1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17). 
  109. ^ 中華民國進出口貿易統計.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 [2020-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9). 
  110. ^ 110.0 110.1 110.2 110.3 110.4 110.5 110.6 投資環境簡介 (PDF). 經濟部投資業務處. 2014年12月 [2015-10-1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5-05-29). 
  111. ^ 陳建瑜. 捷克高官訪台 揭台捷科技日活動. 中時電子報. 2017年5月15日 [2018年8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8月16日). 
  112. ^ 與我國經貿關係. 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 [2015-1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17). 
  113. ^ 公眾外交協調會. 中國大陸阻撓我國際空間事例(92年4月至6月事例).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03年7月14日 [2018年1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1月13日). 
  114. ^ 波希米亞偶的家-捷克懸絲偶戲展. 國立台灣博物館. [2018-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1). 
  115. ^ 捷克珍寶─影像聚珍特展. 國立台灣博物館. [2015-1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3). 
  116. ^ 慕夏大展-新藝術.烏托邦. 國立故宮博物院. 
  117. ^ 中央社. 布拉格同志大遊行 台灣首度參與. 聯合新聞網. 2019年8月11日 [2019年8月1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8月11日). 
  118. ^ 中央社. 採信中方保證 捷克擬引渡台籍詐騙犯到中國. 聯合新聞網. 2019年5月28月 [2019-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8). 
  119. ^ 蔣婕妤. 8名台籍詐欺嫌犯遭捷克判「送中」 外交部抗議. ETtoday新聞雲. 2019年7月2日 [2019年7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7月3日). 
  120. ^ 中央社. 恐受非人道待遇 捷克回絕北京要求引渡台籍電信詐騙犯. 聯合新聞網. 2019年7月16日 [2019年7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7月16日). 
  121. ^ 條約協定查詢系統.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7-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8). 
  122. ^ 中央社. 台捷簽署教育合作聲明 助高教交流. 中時電子報. 2016年5月3日 [2018年8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8月16日). 
  123. ^ 財政部國際財政司. 我國與捷克避免所得稅雙重課稅及防杜逃稅協定於109年5月12日生效,自110年1月1日實施. 中華民國財政部. 2020年7月10日 [2020年7月1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7月16日). 
  124. ^ 吳亦軒. 【防疫外交】歐洲合作台灣第一國 台灣與捷克發表抗疫合作聲明. 上報. 2020年4月1日 [2020年4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4月4日). 
  125. ^ 黃有容. 台捷友好!官方民間共簽三MOU、三電子業加碼投資. 聯合新聞網. 2020年8月31日. 
  126. ^ 生活資訊. 外交部領事事務局.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