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萨马·本·拉登之死
奥萨马·本·拉登 أسامة بن محمد بن عوض بن لادن | |
---|---|
本名 | 奥萨玛·宾·穆罕默德·宾·阿瓦德·本·拉登 |
出生 | 1957年3月10日 沙特阿拉伯利雅德 |
逝世 | 2011年5月2日 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 34°10′09″N 73°14′33″E / 34.16928°N 73.24252°E | (54岁)
墓地 | 北阿拉伯海 |
效命 | 基地组织 |
服役年份 | 1984年-2011年5月2日 |
军衔 | 基地组织的埃米尔 |
参与战争 | 苏联-阿富汗战争 |
美国东部时间2011年5月1日,巴基斯坦标准时间2011年5月2日,美国海军特种作战研究大队在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的一次军事行动中,成功击毙了九一一事件的头号嫌犯、同时也是伊斯兰教激进派的基地组织领导人奥萨马·本·拉登[1][2][3][4]。
这次代号为“海神之矛”(Operation Neptune Spear)的作战行动,在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亲自授权后,美国中央情报局与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协同指挥下进行这次进攻。美国在严密监控该栋位在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比拉尔市镇的可能藏身建筑后,证实本·拉登已经自阿富汗边境地区躲往位于巴基斯坦的住所[5]。美国海军特种作战研究大队(前身为海豹6队)负责实施这次攻击,另有数名中情局特务提供必要的支援[6][7][8]。
作战结束之后,美军将所发现的本·拉登遗体带回坐落于阿富汗的基地进行身份辨识[6]。在经过包括DNA测验、面部识别技术以及其亲人指认后,确定本·拉登已死亡[6][9][10]。随后于本·拉登死后不过24小时内,根据伊斯兰传统迅速运往北阿拉伯海处,然而美国因诸多理由舍弃传统阿拉伯土葬的习俗,而改以海葬的方式进行[2][11]。同时在稍早美国东部时间晚间11点35分,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亲自在白宫宣布本·拉登已因此次作战行动遭到击毙。巴基斯坦官方也在不久之后宣布,证实本·拉登是由美军击毙的事情[12]。
5月6日,基地组织所辖下的激进网站证实本·拉登的死亡,并发誓要以杀害更多平民的方式报复这次突袭[13]。其他还有如巴基斯坦好战组织巴基斯坦塔利班运动也声称,他们并不阻止人们对美国与巴基斯坦发起报复行动[14]。但对于美国绝大多数民众来说,本·拉登的死亡受到绝大多数人的热烈庆祝[15][16]。同时包括联合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欧洲联盟,以及绝大数政府的正向欢迎,许多西方国家的舆论也对这一行动抱持正面看法[17]。但也有一些人对此进行强烈的谴责,包括古巴政治家菲德尔·卡斯特罗[18]、位在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哈马斯领导人等都抱持反面看法[19]。另外也有些团体认为这是不理会法律和道德方面的杀戮行动,特别是对于为何不活捉手无寸铁的本·拉登而将其击毙,受到了如国际特赦组织等团体人士的质疑[20]。
早期对本·拉登的追捕或击杀行动
[编辑]- 1994年2月:一批利比亚军队前往袭击本·拉登位于苏丹共和国的住所。美国中央情报局于之后的调查报告说指称他们受到沙特阿拉伯的聘请,进行了这次的袭击计划。但随后沙特阿拉伯便指责中央情报局撒谎,因为本·拉登的出现严重影响了美国在苏丹的利益[22][23]。
- 1998年8月20日:在时任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的授权之下,美军展开了无限延伸行动。美国海军于这次军事行动中自红海发射了66枚巡航导弹,袭击位在阿富汗霍斯特处的基地组织训练基地,作战当时也怀疑本·拉登可能也在这一营区中指挥。根据事后的报告指出,约有30人在这次袭击中丧生[24]。阿富汗当权的塔利班政府强烈谴责了美国这次打击行动,而仍然存活下来的基地组织领导人奥萨马·本·拉登也借此谴责了美国这次的军事行动。这次事件在一些穆斯林国家里引发了巨大的抗议热潮,许多民众纷纷指责美国这类“好斗”的行径。
- 2000年:美国中央情报局接获情报说本·拉登车队即将穿越阿富汗山区,因此派遣驻外特工以火箭筒对该车队进行猛烈射击,并成功击毁一辆座车,但在事后调查中指出当时并没有一辆车载有本·拉登[25]。
- 2001年12月:九一一袭击事件之后美军随即发动了阿富汗战争入侵阿富汗,美国与其盟军国认为基地组织的领导人本·拉登躲藏在位于多拉波拉的崎岖山区。然而尽管这次袭击成功打击了塔利班和基地组织的势力,但仍没有成功抓获或杀死本·拉登[26]。
定位本·拉登
[编辑]在CIA的努力之下,美军才得以确定奥萨马·本·拉登躲藏于巴基斯坦的阿伯塔巴德县,最终成功让特种作战研究大队得以执行任务并击毙本·拉登本人。美军一直到2002年才有效掌握了本·拉登其躲藏位置的部分片段资讯,然而经过多年的调查后确定其躲藏的住所,并在2010年9月开始对该栋建筑进行密集且跨组织合作的复合式侦查。
确认信使身份
[编辑]本·拉登为隐瞒自身的下落,主要是透过信使来联络基地组织的高级指挥官或游击部队[27]。这是因为美军于1998年对坐落在阿富汗和苏丹的秘密基地采取了无限延伸行动,本·拉登自此不再使用手机等电子通讯设备,因为他相信美国可借由电信营运公司透过卫星来监控自己的行踪[28]。因此确认本·拉登与基地组织联系的信使身份,便成为了中央情报局收集情报和审讯战俘的重点之一,中情局情报员不断尝试自黑牢(Black site)和关塔那摩湾拘押中心内问出情报[27]。
2002年时,审讯人员自关塔那摩湾的囚犯中听到了一则未经证实的情报,指称本·拉登与基地组织联络的信使的化名为阿布·艾哈迈德·库威蒂,有时在科威特当地则被称作谢赫阿布·艾哈迈德[27]。2003年时,被指控为基地组织于阿富汗领导人之一的哈立德·谢赫·穆罕默德在审讯时向情报官员透露艾哈迈德·库威蒂的确存在,但他并非基地组织的积极参与者[29]。
2004年,另一名囚犯哈桑·古尔(Hassan Ghul)告诉审讯人员说,库威蒂十分受到本·拉登、谢赫·穆罕默德以及穆罕默德继任者的阿布·法拉杰·利比(Abu Faraj al-Libbi)等人信任。古尔并进一步透露说已经有好一阵子并没有听闻库威蒂的行踪,这使得美国情报官员怀疑他与本·拉登共同行动。不过当审讯人员提到哈桑·古尔的说法时,哈立德·谢赫·穆罕默德仍坚持指称艾哈迈德·库威蒂并非基地组织的重要角色[29]。2005年阿布·法拉杰·利比遭美军捕获,于2006年9月移送到关塔那摩湾拘押中心展开审问[30]。他在审讯中对中情局的情报员提到他所知道的本·拉登信使是另一名叫毛拉维·阿卜杜·卡里奇·伊万(Maulawi Abd al-Khaliq Jan)的人,并坚决否认了艾哈迈德·库威蒂这人的存在。由于无论是穆罕默德还是利比都以不寻常的态度提供说法,且极力否认库威蒂的相关重要性,这使情报官员推测他是少数熟知的本·拉登位置的人之一[29]。
尽管基地组织的成员始终没有透露姓名,或者根本否认此人的存在[29],2007年时美国官员终于确定了信使库威蒂的真正本名[31]。不过法尔贾·利比所提供的卡里奇·伊万名称,则迟迟无法确定真假。2011年4月24日时,维基解密揭露了有关关塔那摩联合特遣部队的大量资讯,档案其中也曾提到阿布·法拉杰·利比向情报人员供称毛拉维·阿卜杜·卡里奇·伊万便是与本·拉登联络的信使名称[32]。为此有人猜测美国之所以提早袭击于阿伯塔巴德的躲藏处,便是希望能在本·拉登防备前先展开攻势,避免本·拉登再次躲藏于他处[33]。到了今日,中央情报局仍一直无法证实法拉杰·利比所提供的信使毛拉维·伊万是否真的存在[29]。
2009年时,情报官员已经确定了这名信使的住址。到了2010年,库威蒂与另一名已遭到窃听的基地组织嫌疑人通话,使得中情局的准军事特务决定开始展开跟踪。随后在2010年8月一次跟踪时发现了本·拉登于阿伯塔巴德的躲藏处,中情局特务立刻将这栋位于巴基斯坦阿塔巴哈德的庄园别墅列为重点目标[27]。艾哈迈德·库威蒂与另一名亲友(可能是兄弟或者是表亲)最终因美国在2011年5月2日对该宅邸的袭击而丧生[29]。中情员探员在访问一些当地人士后,得知这栋建筑由艾尔沙德(Arshad)和塔尔克(Tareq Khan)两位普什图族兄弟拥有[34]。然而艾尔沙德所携带的老旧巴基斯坦身份证上仅写着,他来自于巴基斯坦西北边境恰尔萨达(Charsadda)附近的村庄[35]。巴基斯坦的官员也没有发现任何有关证据,证明艾尔沙德或者其周遭有可疑男子以假身份证进行躲藏生活。
直到2011年6月,巴基斯坦官员才证实了信使艾哈迈德·库威蒂的真实身份为易卜拉欣·赛义德·艾哈迈德(Ibrahim Saeed Ahmed),诞生于巴基斯坦的斯瓦特山谷(Swat Valley)附近的村落。在加入基地组织后,他和他的兄弟巴尔(Abrar)以及他们的家属都住在本·拉登的藏身建筑[36]。
本·拉登的躲藏处
[编辑]中央情报局大量利用卫星监测照片和各式情资报告,试图确定位在阿伯塔巴德的这栋建筑里除了本·拉登的信使外,是否还有其他高价值目标躲藏着。因此辨识建筑物内居住住户的身份便成了首要事项,到了2010年9月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情报分析专家所得到的结论是,该建筑物的设计“似乎是专门用于隐藏某个重要人物”,而这个人极有可能就是本·拉登[38][39][40]。情报官员推测,本·拉登与他的年轻妻子以及家人共同生活在那里[39][40]。
这栋三层楼建筑于2004年建造完成[41],整栋建筑坐落于一条狭窄土质道路的末端[42]。由Google地球上的卫星照片所制成的地图表明该建筑物在2001年尚不存在,但到了2005年时拍摄的图像中便已经建成[43]。建筑物位于阿伯塔巴德市中心东北4.0公里(2.5英里)处[39],而阿伯塔巴德则距离巴基斯坦靠东侧与阿富汗相邻的边界约有160公里(100英里),而与印度相邻的边界则大约有32公里(20英里)。该建筑物往东北方1.3公里(0.8英里)便是著名的巴基斯坦军事学院,这所表现突出的军事院校足以和美国的西点军校以及英国的桑德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相提并论[7]。相较于附近的房屋,整座建筑占据了相当于当地平均建筑面积8倍大的土地,整个庭院则有3.7米至5.5米高(12英尺至18英尺)的混凝土墙围绕[40],其上甚至还安装有铁丝网防止他人窥视[39],整个建筑还设计有两道安全门[44]。此外三楼的阳台上还有一个高2.1米(7英尺)的隐私墙,这足以掩盖身高达193厘米(6尺4寸)的本·拉登。
这栋建筑并没有设置类似互联网和固定式电话的设施来与外界联系,甚至他们不像邻居般直接丢弃垃圾给回收业者,而是以其内住民自行收集垃圾并加以彻底焚烧的方法来处理垃圾[41],这些异常的举动也引起了情报人员的怀疑[38]。当地居民称这栋建筑物为瓦齐里斯坦的哈维里(Haveli),因为他们认为建筑的主人便是来自瓦齐里斯坦[45]。
情报收集
[编辑]在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主导之下,美国各个情报部门开始对这一建筑进行严密地监控并收集各式情报,其他重要部门包括美国国家安全局、美国国家地理空间情报局、国家情报总监以及美国国防部等都对这一行动抱持积极态度[46]。根据 《华盛顿邮报》报导:“根据美国一名官员指出,由于(情报搜集)这工作的花费广泛且昂贵,中央情报局于(2010年)12月前往美国国会,以确保能够重新取得几千万美元的预算给各个机构运用。[47]”
美国中央情报局在阿伯塔巴德租了一栋住宅,并投入一整个特务团队对该建筑和庭院就近监视(Stakeout)数个月。中情局的情报小组也试图利用线人或者是及其他技术从建筑物中收集有关本·拉登的情报。这栋租用住宅在本·拉登遭击毙后被情报小组遗弃[47]。美国国家地理空间情报局则派遣RQ-170侦查机对这栋建筑陆陆续续照下众多照相资讯,并协助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利用其对建筑物空中侦照所获得的分析数据,重新建筑一栋专门用来进行任务模拟的练习屋。此外,国家地理空间情报局也试图从庭院中走动的人影,整理出住宅内住户的生活型式、人数、可能身高以及性别等[48]。
奥萨马·本·拉登躲藏处的设计形式很可能是其被发现的主要原因,一名参与了追捕行动(Manhunt)的前中情局官员告诉《华盛顿邮报》说:“整栋建筑有三层(Storey)高 ,你可以从各种角度清楚地观察它。[47]”美国中央情报局采用一套叫做“红队”(Red team)的流程对采集的情报进行独立的分析,以审核本拉登住在这栋建筑内的各种证据[49]。一名政府官员表示:“我们进行了多次的红队演习以及其他型式的分析,来统整我们情资工作所得到的各种证据。最后没有其他可能的人选比本·拉登更符合我们所找到的各种条件。[50]”尽管官员们声称他们非常密集且努力地搜集情资,但没有任何美国情报机构在行动前成功拍摄到本·拉登的照片,或者是成功录制那个全家住在上面二层楼的神秘男子的声音。[47]”
海神之矛作战
[编辑]海神之矛作战 | |||||||
---|---|---|---|---|---|---|---|
反恐战争的一部分 | |||||||
一张巴基斯坦的地图。本·拉登遭击毙的地点位在阿伯塔巴德(34°10′9″N 73°14′33″E / 34.16917°N 73.24250°E),它距离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以北55公里(34英里),距离贾拉拉巴德机场269公里(167英里),距离巴格拉姆机场373公里(232英里)。而从巴格拉姆飞行至北阿拉伯海附近,则约有1370公里(850英里)之远。(以上数据单纯是指两地点的直线距离,而实际行动的距离则会明显地拉长。 ) | |||||||
| |||||||
参战方 | |||||||
基地组织 本·拉登的支持者 |
美国: | ||||||
指挥官与领导者 | |||||||
奥萨马·本·拉登 † 阿布·艾哈迈德·库威蒂 † |
巴拉克·奥巴马 威廉·麦克雷文 | ||||||
兵力 | |||||||
22名支持本·拉登的人士(这里指躲藏处的住户,也包括儿童在内) |
23名海豹突击队队员 6架经隐身改装的黑鹰直升机 1只比利时马利诺斯牧羊犬(军犬) | ||||||
伤亡与损失 | |||||||
5人遭击毙 17人遭到逮捕(3人受伤) 哈姆扎·本·拉登逃脱 |
无人伤亡 1架直升机坠毁 |
官方对这次作战行动的正式代号为“海神之矛行动”,其中“海神之矛”是指由尼普顿手持的三叉戟[7];它也出现在特种作战资历章(Special Warfare insignia)的图案中,三叉戟的三个分叉分别象征海豹部队同时具有海上、陆上以及空中执行任务的能力。
目标
[编辑]美联社援引两名美国官员的说法,指称这次行动是“一个击毙或逮捕的任务,因为美国不会杀害手无寸铁且试图投降的人”,但报导中也说:“很显然,从一开始那些墙壁后方的人士并没有打算投降。[52]”美国国土安全委员会(United States Homeland Security Council)的白宫反恐顾问约翰·欧文·布伦南,在这次袭击之后发表声明说:“如果我们有机会还是会让本·拉登活下来,但前提是他没有发出任何危险讯息,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便会当场逮捕他。[53]”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莱昂·帕内塔在接受《PBS NewsHour》采访时表示 :“(任务中的)授权是杀死本·拉登……当然根据交战法则(Rules of engagement),如果他当时举手投降,并且没有任何威胁,那么就会逮捕他。但是他们有完全的授权可以击毙他。[54]”
然而,一名未具名的美国国家安全部官员告诉路透社记者说:“‘这是一个击毙任务’,且明确地不希望在巴基斯坦境内逮捕到一个还活着的本·拉登。[55]”另一个来源则指出这是个指定“击毙”的任务,而不是单纯的“逮捕”行动。消息中提到“情报官员在选定参与任务训练的特种部队人员数个星期后,告知这些成员说:‘我们认为我们已经找到了本·拉登,而你的工作就是要杀了他。’”一名官员则回忆说,当海豹部队听到这则讯息时开始欢呼[56]。
战术规划
[编辑]在对位于巴基斯坦的躲藏建筑物进行详细的情报收集后,自2010年9月开始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便开始多次会见其国家安全顾问,同时2011年1月中央情报局首次向时任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JSOC)指挥官的威廉·麦克雷文海军中将提到该栋建筑物的存在。麦克雷文认为派遣突击部队袭击的方式十分简单,但他关心巴基斯坦之后可能的反应。不过基于这项资讯,威廉·麦克雷文邀请海军特种作战研究大队的队长与中央情报局团队于维吉尼亚州兰利中央情报局情报中心讨论。最后由这名代称“布莱恩”的队长主持的小组于兰里中央情报局的情报中心成立,另外还邀请另外6名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的人员共同计划袭击任务[57]。
这时除了以直升机搭载的方式展开进攻的方案外,另一种方案则是在美国情报官员的导引、由匿踪轰炸机B-2幽灵式展开攻击。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部分高层也曾建议展开联合作战行动,建议“在任务发起前几个小时会合巴基斯坦的情报特工,之后针对住宅展开美巴合作的联合突击行动”,或者是直接与巴基斯坦军方合作展开联合行动,借此还能避免发生相关的国际主权争议,但这项行动很快就被规划者否决了[58]。原因之一是奥巴马认为巴基斯坦政府和军队不能够信任,担心巴基斯坦方面可能会事先为针对本·拉登的作战行动发出警告,导致本·拉登或他的同伙能够即时因应即将发生的袭击。一名总统高级顾问告诉《纽约客》说:“真的对于巴基斯坦能否守住这个秘密一秒感到信心缺乏。[57]”在为了能够保障作战任务的安全性为前提之下,因此美国情报和军事官员建议行动前应该避免让巴基斯坦知悉突袭行动的策划,也尽量排除与巴基斯坦官方的相关接触。另一种方案则是借由远端操控无人驾驶飞机,隐密地对该栋住宅展开攻击。利用无人驾驶飞机的方式很快因计划的缺失遭到了否决,一来无人飞机所能搭载的火力十分有限,再来则是因为该藏身处的位置位在“巴基斯坦的国家首都防空拦截区”内,因此这方案在中途遭到巴基斯坦军方打断的几率极高[43]。
3月14日时,奥巴马首次召开了国家安全会议以拟定有关的行动计划草案。之后在袭击之前的6星期中,“许多种可能的行动执行方式”陆陆续续提交给国家安全会议,且“在接下来的数周钜细靡遗地讨论”各个方案的可能性[59]。然而巴拉克·奥巴马担心如果花费太久时间的话在巴基斯坦的特遣部队便会先被发现,因此希望能够尽快讨论出结果并着手进行。此外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和其他军方官员表示,他们对于本·拉登是否真的躲藏在该建筑中感到怀疑,同时也对于是否值得派遣特种部队袭击该地也有所保留。最后会议结束时,巴拉克·奥巴马比较倾向展开轰炸的方式,并指派2名美国空军人员对于这一方案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60]。
然而中央情报局一直无法排除在躲藏处的下方还存在一个完善的地下掩体的可能。假设这个掩体存在的话,则有可能要投下近32枚910公斤(2,000磅)的联合直接攻击弹药才能将其完全摧毁[58]。就算能够对本·拉登的住宅进行准确的轰炸,以这样的弹药量至少会导致一栋建筑卷入爆炸半径(Blast radius)之中;以这样的计算方式来看的话,准确轰炸除了能让目标建筑物中的人死亡外,至少还会导致10几名平民因此丧生。此外,在轰炸过后,美国仍将无法提出明确的证据来证明本·拉登在轰炸当时的确躲藏于住宅中[59]。因此如果执行这一容易造成平民伤亡的方案,很大几率上会影响美军反恐战争的形象。这些建议在3月29日的国家安全会议中提出,使得奥巴马暂时搁置轰炸的方案[59]。相对的,他也与威廉·麦克拉文相互讨论了袭击计划的各种方案,同时也对于麦克拉文所提出的直升机突袭计划表示出兴趣[39][61]。而在这场国家安全会议之中,同意海军特战研究大队在美国近海基地的训练设施演练,这是因为这处设施结构类似任务执行处”[58][62]。
麦克拉文一开始便计划让海军特种作战研究大队执行任务,最后选定由其辖下蓝色、金色、红色和银色4支主力中队中的红色中队执行该次任务,该红色中队的总部位在维吉尼亚的汉普顿路培训支援中心内。一名最近退伍的海军特种部队人员在《海军时报》采访中表示,之所以选择红色中队,是因为他正好处于“随时准备好前往执行任务”,也就是“没有任何进行警戒或者部署他处”等其他任务的状态[62]。此时红色中队早在没有受到大众注意的情况之下,已经自阿富汗返回美国进驻,且该中队的成员都能够熟悉乌尔都语的使用且在海外已有多次跨国行动的经验[60]。策划小组开始并未将完整任务内容告诉中队,而是要求它先组织一个小队。海军特战研究大队的红色中队很快开始了密集的训练。一般认为海豹部队是在4月10日以及4月18日时,分别于北卡罗莱那州和内华达州进行大型任务排演根据[57][58];不过根据《每日电讯报》报导指出,演练应该是分别在4月7日和4月13日之间,由24名海豹部队队员展开任务的实地验证[63]。
然而此次突袭行动亦包含许多风险,包括需要大量的事前准备和训练才能实现任务目标。同时由于“训练所花费的时间以及得更深入地调查本·拉登藏身处,将会使得数个月之间内泄漏讯息的可能性大为增加”[52]。此外,一名承担此次作战任务的官员也坦承当时十分担心如果任务失败的话,最坏情况下将会让人联想起1980年在伊朗人质危机中,不幸失败的鹰爪行动;或者是在1993年的摩加迪休之战之中,恶名昭著的黑鹰坠落后的惨况。
而负责规划进攻战术的筹划小组则认为海军特战研究大队在来往阿伯塔巴德的途中,极可能必须要面对巴基斯坦军方的反击。为此他们认为运送部队的直升机在飞行时要尽可能安静,且必须拥有低雷达能见度的设计。不过一方面美国曾提供巴基斯坦相关装备以及人员训练,使得美军能够有效推估巴基斯坦军方的防守能力;另一方面美国政府曾以提供F-16战隼战斗机为条件,换取美国侦察机可以针对巴基斯坦的各个军事基地进行持续24小时的侦查,因此当巴基斯坦空军紧急起飞“应敌”时美国能立即警觉[60]。
4月19日时,国家安全会议的成员决定采纳以特种部队突击该栋建筑的方案。然而尽管奥巴马已经查阅了有关直升机袭击作战的文件,但是他对于之后和巴基斯坦展开的谈判计划抱持悲观的态度。同时奥巴马要求麦克拉文保证能够掌握进攻部队的动态,并在有必要的时刻便得立即撤出[60]。此时海军特战研究大队被指示尽量避免任何与巴基斯坦军队或警察部队的接触,并且将双方不幸展开交战作为最后的战术可能解决手段[65]。为因应这一有可能发生的场面,总统巴拉克·奥巴马授权各大小战斗队伍得以依照命令,前往增援并处理与巴基斯坦军队爆发的军事冲突。而如果不幸有海军特战研究大队的战士遭到巴基斯坦警方或军方逮捕时,将会由担任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的海军上将麦可·马伦致电给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阿什法克·佩尔韦兹·卡亚尼(Ashfaq Parvez Kayani),希望能够借由谈判的方式释放突袭部队的成员。此外在计划中也增加了如果本·拉登选择投降的应对方案,在他投降之后海军特战研究大队将会把他送到附近的巴格拉姆空军基地(Bagram Airfield)监禁[66]。
到了4月中以后,麦克拉文与海军特战研究大队转往位于阿富汗的巴格拉姆空军基地旁的阿尔法营区(Camp Alpha)展开培训练习,在该地便有建筑了一座占地约一英亩、按照所获得的情报重建出的住宅来提供训练[67][68][69]。其中在4月26日,突袭部队成员搭乘波音C-17环球霸王III自欧西安纳海军航空站(Naval Air Station Oceana)离开美国,中途于位在德国的拉姆施泰因空军基地停泊后便巴直接飞抵格拉姆空军基地,之后则于4月27日抵达贾拉拉巴德进行准备[57]。
4月28日时,由海军上将马伦向国家安全会议的成员解释最终方案的内容。其中为了能够在万一发生“自己打出一道出口”的情况下有所因应,将会有数架CH-47直升机搭载增援部队前往附近的地点与突袭部队会合。在会议中奥巴马提到在批准这次任务之前,希望能够直接和麦克拉文进行一点讨论。在谈话中巴拉克·奥巴马询问麦克拉文自从抵达阿富汗之后,是否有发觉一些事情而让他对于任务的成功失去信心。麦克拉文回答说他的团队已经做好准备,只要接下来的几个晚上阿伯塔巴德当地夜色为小月光时,便能够为这次突袭行动提供良好的条件[57]。
4月29日上午8时20分,巴拉克·奥巴马于外交接待大厅(Diplomatic Reception Room)召集了约翰·布伦南、托马斯·唐尼隆以及其他国家安全顾问进行作后讨论,最终允许海军特战研究大队得以袭击位在阿伯塔巴德的可疑建筑[70]。不过这次原本定于隔日执行的袭击计划,巴拉克·奥巴马于当天晚上得知由于当地多云的天气,计划必须推迟到第2天才能够展开行动[61]。4月30日时奥巴马再次联络于阿富汗进行指挥的麦克拉文,除了期许海军特战研究大队能够有好的表现外,也感谢他们对于这次任务的付出[57]。
计划执行
[编辑]入侵
[编辑]巴拉克·奥巴马于5月1日中午1时22分,授权中央情报局局长莱昂·帕内塔对这次抓获或击毙本·拉登的任务得以全盘的掌握,而也由帕内塔负责将总统所授权逮捕或者击毙本·拉登的指示传递给麦克拉文[8][57]。下午3时以后,美国总统奥巴马邀请许多重要国家安全事务的政府官员进入白宫战情室观看袭击影像。影像是由无人航空载具以夜视镜头进行拍摄,之后连同人位在中央情报局总部的帕内塔其影像一同传往白宫战情室的萤幕上;影像视角的选定主要是由位在隔壁办公室的马素尔·韦伯(Marshall Webb)以一台笔记型电脑选择,而在影像播放的同时则由莱昂·帕内塔讲述现在的进展情况[66]。类似的影像除了与帕内塔所在的中央情报局总部链接外,位在阿富汗当地、由麦克拉文领导的现场指挥中心也能观看相同的影像,另外五角大厦的指挥中心以及位在伊斯兰堡的美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也监看着这次行动[57]。
在这次袭击规划中主要由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进行任务指挥,24名美国海军特种作战研究大队(DEVGRU)将乘坐两架隶属于第160特种作战航空团的直升机展开攻势[60][62][72]。然而出于美国尚未与巴基斯坦处于军事对峙状态的法律的因素,因此军事人员前往巴基斯坦的任务分配与现场状况的掌握则由中央情报局的便衣调查员负责[73][74][75]。在这次任务中海军特战开发小组总共投入两个小队的兵力[76],成员身上都配备有M4卡宾枪或HK416突击步枪(两者都附加抑制器[77][78])[79][80]、夜视镜、个人防护设备(Personal armor)和手枪等。
根据《纽约时报》的报导,共有“79名突击队员和1条狗”参与了这次行动[42],期中参与该任务的军犬为一只被命名为开罗的比利时马利诺斯牧羊犬[81][82][83]。虽然迄今对于军犬于任务中的具体命令仍不清楚,但极有可能对它进行了严格的爆炸物侦测(Explosive detection)训练[83],或者负责担负带领队员追踪其他重要目标的角色[78]。而根据一份报告指出,它的任务是“跟踪任何试图逃跑的住宅成员,并警告海豹部队的突击队员有关任何巴基斯坦安全部队的接近”[77][78]。另外军犬可能除了警告突袭队员可能有巴基斯坦的军队靠近之外,可能也担负了寻找建筑物内所有隐藏房间或者暗门的角色[57]。除了一般战斗人员外,也有其他相关作战人员投入了这次的突袭任务之中,这包括有负责询问住宅成员的语言翻译官[77][78]、负责军犬照顾与指挥的训练员、操控直升机前往现场的直升机飞行员、负责战术联络资讯情报收集的监控人员,以及利用高度机密的高光谱成像仪进行导航的领航员等[68]。
执行突袭任务的直升机自阿富汗东北部的巴格拉姆空军基地(Bagram Airfield)起飞,于阿富汗东部的贾拉拉巴德城市外围的临时指挥基地进行最后整备后,便缓缓越过边界驶入巴基斯坦境内[84]。在隶属于美国陆军特种作战司令部、有着“夜行者”称号的第160特种作战航空团(160th Special Operations Aviation Regiment)协助之下,这批特种部队搭乘2架已经做过改良的MH-60黑鹰直升机前往住宅上空[85]。除了这2架黑鹰直升机担负了整个突袭任务的主要部队运输外,另外还有3架更大体积的CH-47重型直升机作为备用运输工具使用[56][68][69][77][78]。其中于这次任务使用的黑鹰直升机为过去从未曾公开发表的“匿踪”版本,这使得直升机能够更加安静的于天空中飞行,同时也比传统版本的设计更难以被雷达所监测到[86][87]。但也由于这款黑鹰直升机因为在匿踪方面的设计而增加了许多额外的重量,这使得直升机操控性能受到天气的严重影响,甚至其上所搭载的人员或货物得以“每盎司”来作准确的估量[77][78]。
除了针对该栋建筑展开攻势的突击队外,在地面上也有因应各种情况随时待命的特种部队成员。其中在贾拉拉巴德和阿伯塔巴德之间的“荒凉地带”便有2艘到3艘的CH-47直升机队伍待命中,其中这些CH-47直升机在机身内配备有M134迷你炮机枪以及提供黑鹰直升机使用的备用燃油[78]。而在飞机上则搭载有2个小队、至少有24名待命中处于随时出动状态的海豹队员[77],而美国陆军游骑兵部队也组成快速反应小组以支援海军特战研究大队在兵力上的调度,这些部队的任务是阻止巴基斯坦军方的出现而干扰突袭计划的进行。另外还有25名海军特战研究大队以及其计划中所搭乘的CH-47直升机部署在阿富汗边境,能够在紧急的时候支援突袭计划的进行[57]。而在作战中除了有由第160特种作战航空团所驾驶的直升机队伍外,尚有由数架固定翼战斗机和无人航空载具投入随时展开必要的支援行动[86]。美国空军也准备了一个完整的战斗搜索团队和数架救援直升机以便随时投入战场[86]。
这次袭击的时间选定在几乎没有月光的时段展开,也因此直升机主要是借由贴地飞行的方式进入巴基斯坦,且没有被驻守于巴基斯坦边境的部队发觉[59]。而之后直升机队伍透过丘陵地形的掩护以及复合匿踪技术的协助下,成功以贴地飞行的方式躲过巴基斯坦军方所部署的雷达监控网;经过90分钟的航行之后,第160特种作战航空团成功将自贾拉拉巴德海豹部队成员运抵阿伯塔巴德上空[57]。根据任务计划中的设定,其中第一架黑鹰直升机将会于建筑物庭院的与一楼入口之间的空地上空盘旋,让第一批海豹特种部队的成员直接自一楼开始准备展开攻坚;与此同时,第二架黑鹰直升机将则会先在建筑物东北侧的院子外布署语言翻译官、军犬以及其训练员,还有4名负责警戒周遭的海豹部队成员。紧接着第二架直升机便于屋顶上方盘旋,其上所搭载包括这次突袭行动的队长以及6名海豹特种部队的成员便以快速游绳的方式迅速垂降屋顶上。至此整个攻坚行动便呈现一种军事上常用的钳形运动型态,接着便由院子内的团队率先对地面上的建筑展开攻坚[57]。
然而当他们于目标上空徘徊时,由于实际操作当天的气温高度超出了预期的标准而形成所谓的“高温高压”环境,这让原订于先在庭院间停靠的直升机面临“涡环状态”(Vortex ring state)的环境[57][83];再加上建筑物一旁高度极高的围墙也严重“阻挡了旋翼往下气流的扩散”[83][88][89][90],这些原因都让第一架黑鹰直升机得在危险的气流扰动下设法控制机身,最后造成该机机尾不慎“撞击于庭院一旁的围墙上”[76]。这次撞击造成尾部螺旋翼(Tail rotor)严重损毁而无法再次使用[91],同时包括旋翼以及直升机的机身都因挤压而出现裂痕[27][92]。不过在这架直升机“机身撞入地面的当下”,飞行员迅速将直升机的机鼻撞入泥土中“以阻止它翻转”,也因此无论是直升机内的海豹部队还是飞行员等人员都没有因这次软迫降受到重伤[77][78]。最后这架直升机以45度角倾倒在围墙一旁[57]。然而由于第一架黑鹰直升机的折损,使得指挥员不得不让第二架直升机放弃于建筑物屋顶垂降的攻坚计划,改成降落至建筑物的外侧再以攀登围墙的方式进入庭院[78][93]。在与原先坠落于庭院的部队成员会合之后,海豹部队开始重整攻势准备直接于地面展开攻坚行动[94];当地时间凌晨1时黎明突袭(Pre-dawn raid)的指令一发出[95][96],这批海豹部队立刻以炸药炸毁建筑物的墙壁和外侧门口并进入屋内搜索[77]。
交战
[编辑]海豹部队经过庭院潜入建筑物内展开攻坚,并在主建筑物处发现2名居住在一楼的成年男子,而在二楼和三楼则是本·拉登与他的家人一同居住的地方。在这次针对住宅的突击行动中,海豹部队由一楼开始逐一往上清除包括二楼和三楼的各个房间[98]。根据报导所表示,建筑物内有“许多年纪尚小的孩子……每个楼层都有一两名,甚至还有一名躲在本·拉登房间外的阳台上。[77][78]”
除了这次的首要针对目标奥萨马·本·拉登遭到格杀外,另外还有3名男子和1名妇女在这次行动中遭到海豹部队成员击毙[99][100]。这些死者包括有本·拉登的已成年儿子(在确实死者之前曾被新闻媒体推测可能为哈立德·本·拉登或者是哈姆扎·本·拉登[58][101][102][103])、本·拉登的信使阿布·艾哈迈德·库威蒂、库威蒂的兄弟巴尔(Abrar)以及巴尔的妻子布沙拉(Bushra)[35][57][104]。一名未具名的美国高级国防部官员表示,在这些遭到击杀的5人之中只有1个人在被击毙前手上持有着武器[96][105]。
在海豹部队第一小队进入建筑后,立刻在房间门口后方发现作为基地组织成员之一的艾哈迈德·库威蒂;然而他手持一挺AK-47突击步枪并立刻对该小队开火,双方随即爆发小规模的交火,最后艾哈迈德·库威蒂于这次交火中被击毙[7][106]。随后海豹部队第二小队在主要建筑一楼的另一个门口后方遇见了信使的兄弟巴尔,由于他在发现突击部队后疑似要前往捡拾一把放置于地上的武器,也立即被特种部队的成员击杀;然而在他遗体的旁边也躺着另一名女性,后来证实巴尔的妻子布沙拉也在这场混乱中中弹身亡。在主要建筑物的楼梯间,海豹部队第二小队再次击毙正在冲往他们的一名22岁本·拉登的成年儿子[7][76][102][106][107]。
最后突击队在主要建筑的二楼往三楼楼梯处看见了本·拉登的踪影[76][108],根据事后描述说当时本·拉登“穿着一种在当地命名为库尔塔(Kurta)、附有宽松上衣以及裤子的睡衣”,后来调查人员发现在这件衣物上藏有500欧元以及衣服内侧缝有两个电话号码[58][91][106]。当时美国特种部队在前往三楼的途中正好看见本·拉登在楼梯间查看发生了什么事情。虽然海豹部队立刻对他射击一发子弹,但本·拉登转身躲过了子弹的射击并再次退回到他的房间[109]。紧接着突击队员立刻跟随着本·拉登进入他的房间,并在卧房中看到2位女子也在里面[47]。其中本·拉登的妻子阿迈勒·艾哈迈德·阿巴杜·法塔(Amal Ahmed Abdul Fatah)站在本·拉登,一边掩护他一边以阿拉伯语大喊她愿意代替本·拉登死去。1名海豹部队成员立即向女子腿部射击1发子弹,并立刻将房屋内2名女子压倒并拉至一旁;而第2名海豹部队成员进入房间后,先后以HK416突击步枪对本·拉登的胸口以及头部各射击1发子弹,部分头骨遭子弹击飞[47]。海豹部队在击毙本·拉登后回报说:“为了上帝和国家─这是杰若尼摩、杰若尼摩、杰若尼摩”紧接着报告说:“杰若尼摩 EKIA(指敌人在行动中丧生)。”在白宫战情室观看整个过程的奥巴马在得知本·拉登遭击毙后,低声说道:“我们干掉他了。”[7][57]
此时海军特战研究大队的成员才在本·拉登房间内注意到他身边拥有着两样武器可用来反击,包括放置于身旁的一把装有7.62×39mm穿甲弹延长弹匣的AK-47突击步枪(一说则是AKS-74U卡宾枪),以及一支俄制马卡洛夫PM半自动手枪[7][102]。不过根据他的妻子阿迈勒·法塔指称,本·拉登在正准备拿取他的AK-47之前便已经遭到击毙[110][111]。而根据美联社的报导指出,当时突击步枪是安放于门口旁边的架子上,因此海豹部队他们应该直到射击本·拉登之前都没有看见枪支的踪迹[77][78]。本·拉登总共中了两发被称为“猎鹰”的M855 5.56×45mm 北约子弹[112],子弹分别贯穿被他的胸部以及他的左眼上方处,海豹部队将这种双连发射击的技术称作“双击”(Double tap)[7]。
在海豹部队进攻住宅的期间,总共有2名女性因而受伤。根据美国广播公司新闻的报导中提到受伤者包括有本·拉登的第五任妻子阿迈勒·艾哈迈德·法塔,她在事后调查中指出“当突击部队进入本·拉登藏身房间时,她被他们的射击的子弹击中了腿部”[113]。另一名受伤女性则是本·拉登的12岁女儿萨菲亚·本·拉登(Safia bin Laden),她因为一块飞溅的碎片在她的脚底或脚踝处划下深深的伤痕[7][114][115][116]。由于海豹部队在行动中纷纷遇见许多妇女和儿童,为了防止他们妨碍计划的进行美军只得以塑料手铐(Plastic handcuffs)或者束线带暂时局限他们的行动[76]。在这次空中突袭结束后,美军将这批幸存的居民领导至屋外集中管理[53],并让他们接下来可以“被巴基斯坦军队发现并收留”[76]。同时翻译官员也开始向住在建筑内的妇女以及孩童询问有关的问题,但绝大多数人否认本·拉登住在这栋屋子里;同时已经受伤的阿迈勒·艾哈迈德·阿巴杜·法塔(Amal Ahmed Abdul Fatah)则发表了一篇长篇大论的演说[57]。
本·拉登的尸体由美国部队带回基地进一步验证身份。同于袭击中丧生的另外4名死者则留在建筑物的后院处,并在巴基斯坦的警方和军方赶来封锁现场时将这些尸体领回做后续处理[35][117]。
撤离
[编辑]在这次袭击建筑物的行动中总共花费了30多分钟,而如果从海豹部队成员攻坚建筑物到结束为止,则大约花费有38分钟左右[56]。而根据美联社的报导,该次行动中在进攻(Offensive)建筑物方面的程序约在15分钟之内便完成[77][78][98]。特种部队于建筑内的时间主要花在搜寻可能出现的抵抗者,因为他们得一边保护妇女与儿童的安全,一边“小心地从建筑物内地这一房间移动至下一房间、从这一楼层爬往下一楼层”[98]。也因此除了逮捕或者击杀本·拉登的任务之外,海豹部队在清空建筑物的路上一方面得找出武器的埋藏点且清除建筑物内所有的假门以及路障[76][118],另一方面得在清空建筑物后带走住宅内有用的资讯情报[31]。最后美国情报人员从建筑物内搜出三把AK-47突击步枪和两支手枪[118],以及包括电脑内的硬盘、外部档案储存器、DVD光碟、随身碟等需要带回美国调查的“电子设备”[119],情报人员先将这些武器设备堆放于庭院后方进行初步的分析[56]。
由于一架直升机在突击前便因故紧急降落导致旋翼损坏,而该机也已经无法再载运特种部队返回基地[69]。最后美军决定将其就地进行销毁以保障直升机上的机密设计,这也包括其上最具有特色且具高度机密性的低可侦测性技术[87]。随后,一批美军将“从建筑物撤离的妇女和孩童移往另一个安全区”,此时飞行人员则开始手工砸毁“包括仪表盘、无线电等位在驾驶舱内的机密设备”,最后另一批海豹部队的队伍便在“匿踪直升机上安装炸药,准备当他们撤离至安全范围后进行引爆”[40][57][58][120]。原先搭乘紧急迫降直升机的突击队员,则改搭乘备用的直升机返回基地。虽然美国国防部在有关行动的说明报告中,并没有提到在返航时有再次回到空军基地[121],不过从后来揭露的资料讯息中显示美军的直升机队伍最后返回巴格拉姆空军基地(Bagram Airfield)[77][78]。随后将奥萨马·本·拉登的遗体改由V-22鱼鹰式倾斜旋翼机搭载自巴格拉姆机场起飞,在两架隶属于美国海军的F/A-18E/F超级大黄蜂式打击战斗机护航之下空运至卡尔文森号航空母舰上[122][123]。
根据美国官员的说法指出之所以海葬了本·拉登,是因为美国政府认为不会有任何国家愿意接受他的尸体[124];另外在处理尸体之前,美国政府也特地询问沙特阿拉伯政府有关问题,他们则建议可以将尸体海葬[57]。在本·拉登遭击毙不过24小时之后,位在北阿拉伯海的艾尔文森号便依传统穆斯林的宗教礼仪准备海葬。船上的相关作业人员于当地时间上午10时10分开始依循伊斯兰教葬礼(Islamic funeral)的传统进行海葬筹划,到了上午11时时将本·拉登的尸体彻底洗净并以白布包裹,放入一个以加重过的塑料袋内。此外,美军还安排了一名以阿拉伯语作为母语的人士来祷告祭祀的宗教文句。在祷告之后,装有本·拉登尸体的袋子被放在一个平板之上。随后由海葬的筹备委员会人士共同将其一边向上倾斜,让本·拉登的尸体滑入大海之中[125]。
鉴定身份
[编辑]美军积极地使用了多种方法,来确认尸体的真实身份的确奥萨马·本·拉登本人。使用的方法包括有:
- 测量身高:根据估计本·拉登的身体高度应该有193厘米(6尺4寸),因此测量尸体的高度变成了一种依据方法之一。 然而由于在击毙本·拉登的现场并没有一条卷尺来来准确测量尸体的高度,因此海豹部队要求一名已知身高和本·拉登身高极为相似的成员,平躺于尸体旁边来进行身高上的确认[91]。
- 面部识别软件:海豹部队将一张照片转交给设在维吉尼亚州兰利的中央情报局总部,透过该处的人脸识别设备将遗体照片和过去本·拉登的资料照片进行比对,根据这项分析确定有高达90%到95%的几率确定尸体为本·拉登本人[10][61]。
- 亲人的指认:特种部队成员要求位在庭院的其中1名或2名妇女前来指认遗体是否为本·拉登本人,其中也包括有本·拉登的妻子[126],这也成了确定本·拉登的确死于这次行动的证明方法之一[10][61]。此外,在行动过程中海豹部队也确定本·拉登的妻子还曾呼唤他的名字,这也在无意中协助位在建筑物内的美国特种部队确认尸体的身份[127][128][129]。
- DNA确认:根据美联社和《纽约时报》的报导,真正可以明确指出本·拉登的尸体身份的方式便是仰赖遗传指纹分析技术[42]。美国情报人员透过由海豹部队带回的组织和血液样本,和从他另一名死于脑肿瘤的姐姐身上取出的样本交互比对,进而确认了尸体的身份[130]。根据美国广播公司报导所说,“总共自本·拉登取出两个样本:其中一组DNA样本先在巴格拉姆进行初步分析,随后发送电子资料回报给华盛顿特区。另外一组样本则将会自阿富汗带回,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工程。[10][61]”其中实际的样本取得方法可能是一名军医使用擦拭棒取得骨髓样本,或者是直接利用口腔黏膜测试(Buccal swab)取得脱氧核糖核酸样本[57]。根据一名资深的美国国防部官员所说:
“ | 国防部和中央情报局的实验室分别对脱氧核糖核酸进行分析,证实尸体的确是本·拉登本人。我们从他的身体上收集DNA样本,尽量且全面的和本·拉登大家族的DNA族谱进行比对。根据这样的交互分析,无疑的他就是奥萨马·本·拉登。如果在这样的分析基础上发生判别错误的话,其可能性大约只有11.8万亿分之一的几率。[131] | ” |
- 逻辑推测:一名国防部官员指出,在对从阿伯塔巴德的藏身处中带出的资料初步审查后,“评估这么多项目的资料内容,其中包括奥萨马·本·拉登本人和他与其他人的网络对应关系,以及一些录下来的影像档案……这些只会出现在他身上。[131]”
巴美沟通
[编辑]根据一名隶属于巴拉克·奥巴马政府的美国官员指出,美国政府并没有与巴基斯坦政府告知有关这次袭击的相关讯息,巴基斯坦政府直到行动结束后才收到美国的通知[2][132]。大约在当地时间凌晨3时左右,才由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麦可·马伦向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Chief of Army Staff)阿什法克·佩尔韦兹·卡亚尼(Ashfaq Parvez Kayani)告知这次于阿伯塔巴德的作战行动[133]。
根据巴基斯坦外交部的官方声明,指出这次行动操作完全是由美军主导进行[134]。虽然一度有一名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官员向媒体指称,巴基斯坦政府也出席了所谓的“巴美联合行动”会议[135],不过巴基斯坦总统阿西夫·阿里·扎尔达里断然否认这一说法[136]。根据美国广播公司新闻报导说,巴基斯坦的战斗机曾一度紧急起飞,试图找到并确认美国是否是有透过直升机进行突击行动[69]。巴基斯坦外交部秘书萨勒曼·巴希尔(Salman Bashir)后来证实巴基斯坦军方在意识到这场攻击行动后,确实有派遣F-16战隼战斗机,但他们到达建筑物上空时美国的直升机便已经离开[137]。
住宅成员身份
[编辑]根据美国官员提出的报告指出整栋住宅总计有22人居住,其中海军特战研究大队总共击毙包括奥萨马·本·拉登在内的5人[68]。不过巴基斯坦官方则提出一份相互矛盾的报告,在文件中暗示可能实际上有超过17名人士在突袭行动结束后仍然生还[138]。《星期日泰晤士报》随后发表一本被认为是海豹部队行动时所遗留下来的袖珍指南,在其所报导的摘录内容中注明了可能出现在住宅内的居民其图片以及说明[139]。在这本指南中列出了一些本·拉登的成年子女和他们的家人,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人在袭击时发现他们出现在这栋建筑物之中[140]。一直到今日为止,仍没有准确可信赖的资料来源可以证实哪些人居住这栋建筑之中[138]。
当地反应
[编辑]早在当地时间凌晨12时58分,一名住在阿伯塔巴德地居民索海伯·阿萨(Sohaib Athar)便在Twitter发出了一系列的更新消息,描述其“罕见地”听到直升机在上空不断盘旋发出噪音,以及几个窗口突然爆炸的巨响。最后在凌晨1时44分时一切又归于平静,而直升机大约在凌晨3时39分时飞越城市上空离去[141]。也有几个居住在一旁的邻居从他们的屋顶上看到美国特种部队冲进庭院的过程,一位住在附近的居民说道:“我看到士兵从直升机跳下来并开始走向那栋房子的庭院里。他们还用不通顺的普什图语指示我们关闭灯光并待在房屋里面。[142]”另一名接受采访的男子则说他听到射击和尖叫声,之后还听见摧毁坠地直升机的爆炸声响,他还指出爆炸毁坏了他卧室里的窗户,而一些烧焦的碎片则被弃留在附近处[143]。
当地一名保全人员则说他在美国人刚离开后不久便曾进入屋内查看情况,之后才由于军队封锁现场而被迫离去,他说:“那里总共有4具尸体,分别是3男1女。另外还看到一名女子也已经受伤……地板上还残留有很多血,当遗体被抬离建筑物时可以很轻易看到尸体上的枪伤。”许多目击者则提到袭击行动的那段时间中,无论是电力还是手机服务都无法使用[144],一些军校的学生也有提及这般状况[145][146]。此外许多住宅也在该段时间内相互发生停电的情况,不过没有人特别记起是在哪段时间;一名记者在突袭结束后采访数位当地居民,他们则说当时认为这是一次例行性轮流停电(Rolling blackout)的结果[147]。卡拉奇新闻报导则称5月1日晚间有一架直升机于阿伯塔巴德坠毁,同时报导中还提到在巴基斯坦军事学院(Pakistan Military Academy)卡库尔路(Kakul Road)附近出现激烈的交火[148]。
巴基斯坦的三军情报局则在事后报告中,质疑海军特战开发小组袭击建筑物后总共逮捕了约17名到18名住宅成员中,美军可能将其中1名幸存者带回美国审问,而这人可能就是本·拉登的成年儿子。三军情报局地官员提到生还者包括有本·拉登的妻子、1名女孩以及年约8个月到9个月的孩童,但在这其中都没有找到本·拉登的任何一个儿子。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巴基斯坦安全官员援引报告说,本·拉登的女儿在事后告诉巴基斯坦的调查人员说本·拉登其实是被生擒,然后被美国部队拉往他的家人面前进行处决,在枪杀之后才将本·拉登的遗体拖到一架直升机上载走[149][150][151]。
美国政府证实本·拉登死亡
[编辑]官方公布之前的消息
[编辑]在美国政府官方正式宣布之前,5月1日时美国广播公司的乔治·斯蒂芬诺伯罗斯报导说本·拉登“很可能在几天前死于巴基斯坦西北部”。新闻调查记者布莱恩·罗斯则在报导中详细说道:“几天前确实发动了一次袭击,已经打死了20到25名基地组织的成员。根据可靠的消息指出,奥萨马·本·拉登也位列其中。这是几天前才发生的,而这几天可能会做一些DNA的鉴定工作,因为官方要确保其所发布的消息的真实性。[152]”不过一直到北美东部时区晚上9时45分左右,白宫官方才宣布美国总统将将要在当天晚上对全国发布重要演讲,内容则将会提及有关国家问题的解决[153]。许多记者立即怀疑这消息的发布与奥萨马·本·拉登有重大关联,许多社交网络服务的站点也陆续出现许多传言[153]。之后一名匿名的政府官员向媒体泄露一些细节,到了晚间11时的时候许多主要新闻机构的报导指称本·拉登已经被杀死了[153][154][155]。
奥巴马宣布本·拉登死亡
[编辑]5月1日周日晚间11时35分,奥巴马总统出现在各大电视新闻的连线报导上宣布这一消息[153]:
“ | 晚安。今晚,我要向美国人民以及全世界报告,美国已经完成了一项执行猎杀奥萨马·本·拉登的任务行动,他是基地组织的领导人,也是一名要为其杀害数以千计无辜男人、女人,以及儿童负责的恐怖分子。……今天,在我的指示下,美国对位于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的那栋建筑发动针对性的任务行动。一支美国小队以无比的勇气和能力执行了这一行动。没有任何一名美国人受伤,他们谨慎行事以避免伤及平民。在经过一阵交火后,他们杀了奥萨马·本·拉登并缴获了他的尸体。…… | ” |
奥巴马在谈话中提到了人们仍然记得那些在九一一袭击事件中死去的人士,这其中包括有世界贸易中心、五角大厦以及于宾夕法尼亚州尚克斯维尔镇坠毁的联合航空93号班机的受害者,也赞扬了10年来军方投入与基地组织的战争之中。巴拉克·奥巴马说美国阻止了恐怖袭击的阴谋,加强自身对于国土的防御;推翻了位在阿富汗的塔利班政权,且逮捕或者击毙了数名隶属于基地组织的恐怖份子。奥巴马提到在他上任时,他命令以莱昂·帕内塔为首的中央情报局把找到本·拉登列为这场战争的首要事项。紧接着他提到本·拉登的死亡是目前为止对基地组织最重大的打击,但是这场战争将会继续下去。巴拉克·奥巴马引用了乔治·沃克·布希的话,重申美国并不是针对伊斯兰教所发动的战争,巴基斯坦总统阿西夫·阿里·扎尔达里便认同了这次于巴基斯坦境内展开的行动。他说美国人了解战争的代价,但当他们的安全受到威胁时并不会袖手旁观。而对于“那些被基地组织恐怖袭击夺去所爱亲人们的家庭”,奥巴马表示:“正义已经得到伸张。”
各界反应
[编辑]在正式宣布本·拉登已遭到击毙的几分钟之内,大批群众自发性地聚集在白宫、世界贸易中心遗址、五角大厦和位在纽约的时报广场等地举办庆祝活动[3]。另外在有着大量穆斯林和阿拉伯裔美国人居住的密歇根州底特律迪尔伯恩当地郊区,一小群居民聚集在市府大楼前举行了庆祝活动,其中许多参与人士便有着中东民族的血统[157][158]。而从奥巴马发表演讲到谈话结束为止,光是在Twitter这一微网志平台每秒便出现多达4,000到5,000封更新[159][160]。而当美国群众正在本·拉登的死感到欢呼的同时,同时为全国球迷播放美国职棒大联盟实况转播的周日晚间棒球(Sunday Night Baseball)也临时在国家联盟东区著名的大都会与费城人对战中插播这一消息,当时包括费城费城人和纽约大都会的球员以及球迷于费城人主场市民银行球场都发出“USA!”的欢呼声作为回应[161][162]。此外在一场于佛罗里达州坦帕举办的职业摔角极限规则赛(Extreme Rules)之中,当该场比场最终判决确定的同时由世界摔角娱乐冠军(WWE Championship)约翰·希南向在场的观众宣布本·拉登“已经永远不会出现”,这则消息让在场的观众极为兴奋,而当约翰·希南正要退出了舞台的歌曲也改用《永远的星条旗》[163]。
埃及第二大领导团体穆斯林兄弟会提到既然本·拉登已经死去,西方的势力现在应该渐渐撤出伊拉克以及阿富汗,同样的伊朗当局也发表了类似的意见[164]。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的各个重要领导人对此也发表看法,例如作为主席的马哈茂德·阿巴斯便表示对于本·拉登的死亡感到欢迎;然而作为巴勒斯坦当局其主要反对组织、控制有加沙地带一带的哈马斯便抱持反面意见,例如该组织领导人伊斯梅尔·哈尼亚便谴责在这般暗杀行动中,他只看到美国杀害了1名“阿拉伯圣战士”[19];而他也提到本·拉登之所以被盯上可能是“深怕该地区受到基地组织这类赛莱菲团体的启发而陷入紧张局势”,相比之下今日的哈马斯在一些事情的作法上仍“太温和”[19]。
5月2日时,巴基斯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政府官员向法新社证实,本·拉登的确在这次行动中遭到击毙。巴基斯坦塔利班运动5月2日发表声明,否认本·拉登已经被美国特种部队杀害的消息[165]。几个小时后巴基斯坦塔利班运动的发言人埃赫桑·伊桑(Ehsanullah Ehsan)说,如果本·拉登真的已经被杀害的话,这对我们来说将是“一个伟大的胜利,因为牺牲自己殉道便是我们所有人的主要目的”。不过基地组织在也门的分支机构成员,则同样在5月2日承认该组织领导人本·拉登已经遭到击毙,并声称本·拉登的死是一场“灾难”[166]。
一名躲藏于阿富汗北部巴格兰省的塔利班组织指挥官可夺士(Qudos)则誓言要对巴基斯坦和美国采取发动袭击,以报复美军击毙本·拉登的行动。可夺士表示:“本·拉登被杀不会给圣战带来任何改变。本·拉登是圣战领袖,他在圣战中是一个有影响力的人物。失去他对我们圣战者来说是非常痛苦的,但是本·拉登的殉难永远不会阻止圣战。我们将会继续我们的战斗,直到从异教徒手中解放我们的土地。[167]”。之后巴基斯坦塔利班运动也证实了有关本·拉登死亡的讯息,而到了2011年5月6日基地组织首次证实本·拉登已经遭到击毙,并发誓将会发起报复行动[13]。
《洛杉矶时报》则在报导有关击毙本·拉登的新闻时,援引了第十四世达赖喇嘛·丹增嘉措接受采访时所说的话:“宽恕并不等于忘记发生了什么事。如果事情严重且有必要采取反制性的应变,你就必须加以执行这一反制行为。”这后来便作为一个支持对于击毙本·拉登的言论而被广泛报导。然而另一个记者引述了整段影片的讨论,认为在《洛杉矶时报》上的评论过度断章取义,认为达赖喇嘛实际上只表达为了自卫而不得以杀害加害者[168]。
一个由《纽约时报》与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一同发表的民意调查中指出在得知本·拉登死亡的消息之后,有16%的美国人认为在本·拉登死后感到更加安全,而调查中有60%的美国人则认为杀死本·拉登很可能会让恐怖主义在近期内增加对美国的威胁[169]。一些居住于长岛以及俄勒冈州的心理学家,则报告指出当地人寻求治疗焦虑以及创伤后心理压力紧张综合症的病例增加[170]。
印度内政部长齐丹巴兰(P. Chidambaram)则说本·拉登藏身于巴基斯坦“当地深处”,这件事凸显了巴基斯坦与恐怖组织可能有所联系且足以引起印度严重关切。他指出:“许多2008年孟买连环恐怖袭击的肇事者仍继续居留在巴基斯坦被庇护着,这些人包括当时展开攻击的恐怖分子其指挥者以及执行者。”为此他呼吁巴基斯坦政府应该立即逮捕他们[171]。同时在印度内也陆续发起有着类似呼吁的罢工行动,且许多民众也公开反对哈菲兹·萨伊德(Hafeez Saeed)和达乌德·依布拉欣(Dawood Ibrahim)等人[172]。印度陆军参谋长维杰·库马·辛格(Vijay Kumar Singh)表示印度军队有能力“胜任”这类型的任务行动,辛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我只想说的是,如果这样的机会降临了,那么我们的三军部队也都有能力做到这一点。”印度空军参谋长空军元帅柏迪·瓦桑特·奈克(Pradeep Vasant Naik)也表示,印度有能力进行这种外科手术式突袭来打击恐怖分子的势力[173]。然而内政部长内政部长齐丹巴兰警告则抱持反面看法,认为印度可能无法进行这样的攻击,因为“我们没有将任何部队布署在巴基斯坦的领土上,(巴基斯坦)没有如此邀请我们这样做;更甚者,实质上我们也完全不可能得到巴基斯坦的任何支持举动。[172]”
合法性
[编辑]根据美国法律
[编辑]2001年9月11日的九一一袭击事件发生之后,美国国会通过了《授权使用军事力量对抗恐怖份子法》(Authorization for Use of Military Force Against Terrorists)。在该次决议中授权美国总统得以使用“必要且得当的武力来对付这些国家、组织或人士”,这其中也包括那些参与了九一一袭击事件的恐怖份子[174]。奥巴马政府便主要是依靠当时核准的决议,以及国际法条约内的规定和战争法的惯例作为这次使用武力的理由[175][176]。
曾在乔治·沃克·布希第二任任期中担任美国国务院资深律师顾问的约翰·贝林格三世(John B. Bellinger III)表示,这次军事突袭任务属于合法的军事行动,并没有与美国过去要求自身机构禁止暗杀任务的法令相互违背:
“ | 在过去一段时间所制定的执行令12333(Executive Order 12333,在1981年由隆纳·雷根签署)暗杀禁令中并不是禁止杀人行动,因为这场突袭行动是在美国与基地组织爆发的武装冲突中所进行的一次军事行动,而且该禁令也没有禁止敌方武力的特定领导人。同时,这个暗杀禁令也并不适用为了自我防卫而杀害他人。[175][176] | ” |
同样的解释早在2010年时,美国国务院法律顾问(Legal Adviser of the Department of State)高洪柱便对于有目标杀灭(Targeted killing)行动曾表示:“在国内法律的核可之下,使用适用于战争法中所规定合法的武器系统精确瞄准特定的高价值领导人进而采取行动并不违法;且由于任务在自我防卫或者在武装冲突期间间展开,因此并不构成所谓的‘暗杀’。[175]”
西北大学法学院教授暨国际人权中心主任戴维·谢佛尔(David Scheffer)则认为事实上有关击毙本·拉登有更多过去的复杂因素需要考虑,他指本·拉登在1998年便曾因其对于美国国防设施袭击阴谋而被美国纽约南区联邦地区法院发起公诉。为此他解释说:“正常情况之下,当某人被起诉时其目的是为了要逮捕这个人并把他带到法庭进行审判……因此如果他被起诉的话,那么就不能单单从字面上的简易程序的草率地进行处决。[177]”谢佛尔和另一位法律专家认为重点在于要确认任务筹画时的想法是为了逮捕本·拉登还是杀了他,他们认为如果海豹部队在执行任务时便是奉命击毙本·拉登,而不是先尝试逮捕他的话,那么“纵使可能没有违反可能国际法,但也已经违背美国当初的理想。[177]”
根据国际法
[编辑]国家主权方面
[编辑]由于美国单方面在巴基斯坦领土上采取军事行动,因此这次任务也引发有关于国际法方面的问题讨论。巴基斯坦外交部表示对于“未经批准的单方面行动”感到“深切关注”,而巴基斯坦总理优素福·拉扎·吉拉尼则在巴基斯坦议会中表示:“我们的人民理所当然地感到愤怒,因为美国暗地里从空中与陆地对藏身在阿伯塔巴德的奥萨马·本·拉登展开袭击,这明显就是典型的一个国家其主权遭到侵犯的案例。……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在不断敦促联合国的成员国加入打击恐怖主义的同时,也曾多次强调这完全是依循国际法、人权与国际人道法来执行的。[178]”同时前巴基斯坦总统佩尔韦兹·穆沙拉夫则否认《卫报》的报导,该报导指称他的政府官员向美国政府提出一项秘密协议,允许美军在针对基地组织前三位重要领导人时得以单方面进行搜索且展开袭击[179],穆沙拉夫并对说这次行动明确“违反了国家的主权”[180]。另一方面,前任西德总理赫尔穆特·施密特赞同巴基斯坦政府的看法,认为“这很显然已经违反了国际法”[181]。
不过杜克大学法学院教授斯科特·西利曼(Scott Silliman)则说,国际法在针对武装冲突的部分以及和《联合国宪章》的相关条文中允许外国政府在他国国家的领土上展开军事行动,尤其是如果该国家并没能力或者不愿意处理问题本身时[174]。约翰·贝林格表示这样的结论是合理的,他说“因为过去针对巴基斯坦情报部门与塔利班之间的密切联系便有所关注,而事实上从本·拉登所在房子沿着街道右侧不远处便是巴基斯坦的军事基地”[176]。美国司法部长埃里克·霍尔德于美国参议院司法委员会作证时表示美国的袭击是合法的,他表示:“对于本·拉登所采取的任务行动是正当的‘国家自卫行为’。……作为一名基地组织的领导人、同时还组织了执行小组展开了九一一恐怖袭击事件,这些都足以让他被列为一名躲藏在他处的敌方指挥官,而成为合法的攻击目标。”他还提到杀死本·拉登“对于在2001年9月11日近3,000多名无辜被杀害的美国人民来讲是一个司法程序的一大步进展”[182]。
突击行动方面
[编辑]宪法条文暨国际安全方面专家菲利普·博比特(Philip Bobbitt)提到“这只是由联合国所授权的武装冲突其一部分,另外还附加有美国国会两院的核准”,因此他认为本·拉登遭到击毙一事并不是一起司法外杀戮(Extrajudicial Killing)的案例[183]。然而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并没有授权由美国负责领导这场于阿富汗展开的军事行动,只是在事后允许借由军事武力驻守的方式提供当地安全的环境,进而可以让阿富汗和平过渡成为一个具充份实质意义的政府[184]。
约翰·贝林格再一次采访评论说道行政部门一度有所争辩,但一致认为“根据国际法的规定当美国与基地组织发生武装冲突时,这一武力行动便是法律所允许的。而鉴于本·拉登显然正在策划其他袭击行动,因此这也是一个合法的自我防卫举动”。美国设于伦敦大使馆的发言人表示:“在战争中,你允许攻击那些你的敌人。[175]”曾在布希政府担任前任美国司法部长的阿尔韦托·冈萨雷斯说:“正因我们处在一场冲突之中,毫无疑问的他是一个军事目标。”冈萨雷斯也补充提到本·拉登手边是否有武器并不是重点之处,他表示:“假如我们发射一枚导弹来解决,难道我们还要问他是否有武装吗?[177]”
尽管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对于本·拉登之死抱的消息持正面看法,而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也在发表声明中提到“松了一口气”;然而《卫报》在报导中地发表了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在报导中提到:“另外令人感到焦虑的问题在于可能为了能够收集到有关本·拉登躲藏在哪里的情报,而对那些被关押在关塔那摩湾和其他秘密拘留中心的犯罪嫌疑人进行酷刑取得。无论巴基斯坦政府是否授权可以在其领土上进行攻击,这样在技术上的操作形式可能会影响人们针对国际法方面的合法性疑问。但因为有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的鼎力支持,对于本·拉登之死所产生的任何批评声音最后可能仍在安全理事会上消逝。[175]”
负责于打击恐怖主义时期促进人权议题调查的联合国特别报告员(United Nations Special Rapporteur)马丁·施恩宁(Martin Scheinin)与主要关注司法外杀戮、草率处决(Summary execution)或任意处决(Arbitrary execution)案例的特别报告员(Special Rapporteur)克里斯妥·海恩斯(Christof Heyns)一同发表声明,认为“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之下,使用致命武力作为最后手段可能是被允许的……这包括在那些打击恐怖主义的反恐行动中,为了保护生命而遵循国际上使用武力问题的标准进行。但是这些任务行动的规范应该是:恐怖分子被当作为罪犯,经由逮捕、审判等法律程序最后送至司法机关依法判决来进行处理。之后国家对于恐怖主义采取打击行动的同时,特别是在那些高关注度案例的情况下,应该将生命权视为未来相关案例的优先事项之一。[183]”
击毙本·拉登方面
[编辑]德克萨斯州大学法学院教授罗伯特·薛士尼(Robert M. Chesney)认为杀死本·拉登是合法的,特别是“如果他除了投降以外还做了什么”[174]。关注有关人权维护问题与基本自由权保障的联合国特别报告员马丁·施恩宁则说:“美国提供本·拉登投降的选择权,但是被他拒绝了。本·拉登当时如果举起白旗投降的话,便可以免于遭到击毙的命运。[185]”哥伦比亚法学院教授暨国家安全法的专家马修·沃克斯曼(Matthew Waxman)则说:“根据国际法律的规定,当美国军队在一场军事行动中遭遇敌军的指挥官且后者可能构成一个极为严重的威胁时,美军对于是否使用致命武力的有着大幅度自由的裁量权。[176]”
另外也有许多人士要求公布更多资讯以更加了解当时发生了什么事,同时是以什么法律理由来杀害本·拉登。在官方报告中指出本·拉登到最后并没有意图投降,并提到:“即使他在当地有着良好的基础关系,一部分极为勇敢的海军海豹部队成员在保护自身之余,仍然尽可能保护其他在屋内人士的人身安全。[182]”然而包括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纳维·皮莱等人便要求美国政府解释美军击毙本·拉登是否符合法律程序[186],而国际特赦组织则要求“进一步澄清当时发生什么事情”[186]。此外欧洲外交关系协会(European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的国际法专家安托万·德沃金(Anthony Dworkin)则提到如果击毙当时,本·拉登已经如同她女儿所指称是一名失去战斗力(Hors de combat)人士的话[151],这样已经违反了日内瓦公约《第一附加议定书》(Protocol I)的条目内容[187]。
密歇根大学法学院教授史蒂芬·拉特纳(Steven Ratner)他说击毙本·拉登这件事“在法律上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而这取决于“你是否相信奥萨马·本·拉登在这场战争作为一名战斗人员,或者只是一起大规模谋杀案件的犯罪嫌疑人”。他指出如果是前者,那么这个案例便是“合法情况下击毙战斗人员”;而如果是后面另一种情况之下,“你只能够杀死那些以透露出要直接威胁到你生命的嫌疑人。[177]”曾任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的法律政务官的路易丝·杜斯渥德-贝克(Louise Doswald-Beck)认为本·拉登一事显然不能套用在与敌人战斗的范畴中,她提到:“他基本上是一名恐怖犯罪网络的领导人,这意味着你并不能只着眼在与武装冲突相关的法律层面,而是在一个危险的任务行动中进行的刑事程序。”有类似观点的还有于肯特大学任教的国际律师尼克·葛里夫(Nick Grief)以及人权观察,其中尼克·葛里夫提到这次袭击已经出现了“一个未经正当法律程序的司法外杀戮”情况[175],而人权观察的发言人则说在任务执行的时候“执法”的原则仍应适用[186]。
曾于纽伦堡审判担任首席检察官之一的本杰明·费伦茨(Benjamin B. Ferencz)对于击毙本·拉登其合法性提出了质疑[188],他在访问中提到:“更好的方法是抓住本·拉登,并将他送上法庭审判……对于杀害一名试图自我保护但不会造成直接威胁的人来说,无论根据军事法还是所有相关的法律条文都是视为犯罪行为。”他还声称:“(针对本·拉登之死)这一问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怎样做才可以算是一种合法的自卫行为。[183]”于澳大利亚出生的英国人权律师杰弗里·罗伯特森(Geoffrey Robertson)则说击毙一事可能意味着破坏了法治,原因在于“安全理事会可以在海牙成立一个由多名国际法官(包括穆斯林法学家)组成的特设法庭,借此提供一个公正合理的审判与判决。[189]”英国法律学教授菲腊·辛特斯(Philippe Sands)在英国广播公司的访问中,承认这次事件由于处在“对于国家安全构成压倒性的威胁”而有其必要性,因此这种任务可能不会引起相关责任归属或者法律义务的提;但他提出警告说尽管是处于这种背景下,要将这一论点提升到司法外杀戮的允许是十分难以解释的,他认为包括透过使用无人驾驶飞机进行针对性攻击等类似突袭行动并不是一个“合法的方向”[183]。
尸体处理
[编辑]本·拉登的葬礼争议
[编辑]巴拉克·奥巴马政府考虑到本·拉登可以说是一名虔诚的穆斯林,而在伊斯兰教传统中遗体应该要在极短时间内便要进行葬礼以示尊重,因此本·拉登遭到击毙后24小时内,美军将其遗体经过清洗并送至卡尔文森号航空母舰,在念诵《古兰经》上的经文祈祷之后并将遗体投入北阿拉伯海进行海葬。
然而根据伊斯兰教的传统,于海上进行葬礼是因为没有其他适当的选项可以选择时,否则首要选择的形式仍应该是要将遗体埋葬于土里;美国政府舍弃了伊斯兰教习惯使用的土葬型式而采用海葬,这让一些伊斯兰教神职人员对于美国的决定展开了批评,不少阿拉伯世界宗教界人士也认为这是对伊斯兰教的亵渎[126][190][191]。埃及艾资哈尔大学的逊尼派学习中心校长穆罕穆德·艾哈迈德·塔耶布(Mohamed Ahmed el-Tayeb)便说将遗体安置在海上是在冒犯伊斯兰教习俗及人道主义价值[192],而包括塔耶布等著名学者认为海葬只有当人在船舶上死亡或者是水上遇难这类特殊情况下才能够允许,而在像这种击毙对方的情况之下通常的做法应该是将身体埋于土里,并将头部指向伊斯兰教的圣城麦加[192]。伊拉克学者阿卜杜勒(Abdul)则说:“这是无法接受的,将遗体扔进大海几乎是一种犯罪行为。遗体应该转交他的家人或者一个国家,然后在陆地上进行安葬。[193]”
其中一个常被拿来作为支持举办海葬的优点为本·拉登其遗体置放的地点将不容易被发现或拜访,进而防止该地成为一个时常被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或者是“恐怖主义神龛”[194]。然而《卫报》在报导中质疑本·拉登的坟墓将会成为恐怖主义一个朝圣圣地的说法,因为在瓦哈比派的主张中强烈反对这种做法出现[190]。关注这类议题的伊斯兰教分析师暨埃及律师蒙塔瑟·扎耶特(Montasser el-Zayat)也提出类似的主张,他说如果美国人希望能够避免本·拉登的坟墓成为一个神龛的话,将遗体安置于一座并无任何标识的墓地这种做法也能够完成同样的目标[190]。
《卫报》还引述了一名美国官员的说法,他解释到美国认为很难找到有一个国家会愿意接受本·拉登于他们的领土内进行土葬[195]。然而一名于约旦大学(University of Jordan)研究伊斯兰教法的教授驳斥这种说法,他指出如果真的没有人想要收容安置遗体并举办一个穆斯林葬礼的话,举行海葬这种方式是可以被允许的[196];然而“这既是一个不真实也不正确的主张,并没有人证实穆斯林世界没有准备接受本·拉登的遗体”[190]。类似的观点也被在迪拜担任穆夫提的穆罕默德·古拜西(Mohammed al-Qubaisi)提及,他说:“他们可以说他们将他安葬于海上,但他们不能说他们这样做是依照伊斯兰教传统进行。如果家人不想要他的话,最简单的伊斯兰教葬礼是:在任何一个地方─甚至是在一个偏远的岛屿上也可以─挖个墓地将其埋葬于地下,并为他进行些许的祷告。海葬的确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是被穆斯林所允许,然而这种情况并不是其中之一。[190]”不过对于这种看法也有人抱持反面意见,例如于纽约大学的伊斯兰教中心担任负责人的伊玛目哈立德·拉蒂夫(Khalid Latif)便认为海葬对于本·拉登的遗体才是一种尊重[197]。
范德堡大学教授李奥·哈拉弗(Leor Halevi)在他所撰写的书籍《穆罕默德的坟墓:死亡祭祀及伊斯兰社会形成》中解释道,伊斯兰法律并没有强制规定为那些战斗中死亡的人士举办普通的葬礼,并指出在穆斯林世界中主要的争议在于作为一个“大屠杀行为凶手”的本·拉登,是否也应该比照主流穆斯林的做法享有同样的尊重;同时他还提到藉有土葬的方式,或许可以处理更多在文化方面的敏感性[198]。之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哈拉弗解释说,中世纪的穆斯林在从地中海到印度洋的长途航行过程中,如果有人死亡的话便会以海葬的方式来进行处理。他表示海葬确实在伊斯兰教属于特殊情况之一,但“很明显”美国一开始便没有打算将其“轻视处理”[199]。2011年5月10日,奥萨马·本·拉登的儿子奥玛·本·拉登(Omar bin Laden)发表一份申诉,指出海葬的决定剥夺了本·拉登的遗体得以获得适当的安葬[200]。
发布照片
[编辑]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引用一名美国高级官员的话,指出美国拍摄至少有三组有关本·拉登的一系列照片与摄录。这些系列的照片包括有在突袭结束之后,连同本·拉登的儿子哈立德·本·拉登(Khalid bin Laden)、本·拉登的信使阿布·艾哈迈德·库威蒂、库威蒂的兄弟巴尔(Abrar)3名同样遭到击毙的人在建筑物内拍摄照片;之后又于一座位在阿富汗的停机库(hangar)拍摄一连串的照片,以作为识别时相互对照的资料;最后则是在卡尔文森号航空母舰上拍摄海葬之前的纪录照片,其中此时的本·拉登已将身上血迹洗净并裹上白布[201]。到了5月4日时,路透社发布了一组美军突袭本·拉登躲藏建筑之后的照片,在报导时表示这是由一位巴基斯坦安全官员提供的,这些照片的内容包括有直升机坠毁的残骸和另外3名男性尸体,不过关于奥萨马·本·拉登的遗体照片美国政府则没有同时公布[202][203][204]。
一名消息人士向美国广播公司辖下的ABC News透露消息,指出该照片是由现场的军人所拍摄而成的,而照片上可以看见由于“大口径子弹”的射击而在身体上造成大型伤口[91]。CBS晚间新闻报导则提到在遗体的照片可以看到,子弹打穿了左侧颜面使得本·拉登左眼球整个遭到击爆,而前额颅骨的部分也由于子弹的威力而遭到毁坏,暴露了他的大脑结构。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则表示从那些在阿富汗机库中所拍摄的这些照片,可以看到“在两眼之间一个巨大的开放性头部伤口,这是十分血腥且残酷的画面”[201]。不过美国参议院议员吉姆·英霍夫在看过照片后表示本·拉登死相恐怖,但他仍指出于卡尔文森号上拍摄的遗体照片应当向公众发布,他表示这些照片上可以看见葬礼人员已经将本·拉登脸上大部分的血液和肉块给洗去[205][206]。
美国政府一开始以影像太过骇人为理由,决定不在第一时间公布其死亡的照片与录影。然而对于应不应该向公众公布这一系列的军事照片,在美国社会上展开了一场辩论[207],也引起一些中东国家军政界的反应[208]。那些支持公布照片档案的人士一方面认为这些照片应该被视为是公共档案(Public records)[209][210],以提供相关的新闻纪录使用[211];另一方面这些照片也可以证明本·拉登的确死亡,从而防止那些声称本·拉登仍然活着的阴谋论出现[212]。而那些反对公开照片的人士则对此感到担忧,因为这些照片可能会在中东地区激起强烈的反美情绪[212]。
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最终决定美国政府不会公布这些照片[213],在于5月4日接受《60分钟》采访的时候奥巴马提到:“我们并不想要把这个东西拿出来炫耀,甚至是作为战利品宣传。我们也不会在战胜之后再大肆的炫耀一番。”他在访问中还说道很担心“某人被子弹击中头部的极为血腥照片会被拿来作为煽动更多暴力行为的工具,或者是作为一个宣传工具使用,这些都不是我们所要的。[214][215]”对于美国政府选择不发布照片一事,在美国国会有正反两面的意见,例如参议员约翰·麦肯以及担任美国众议院特别情报委员会(United States House Permanent Select Committee on Intelligence)主席的众议员麦克·罗杰斯都支持不公布照片的决定;而担任共和党籍参议员的林赛·格雷姆便批评了这项决定,并表示说他希望能够看到这些照片被美国政府发布[216][217]。
原先只有包括美国总统奥巴马与美国国务卿希拉里·罗登·克林顿等人可以阅览这些照片,5月11日时在各界压力之下美国中央情报局允许部分人士观看少部分照片,而美国国会挑选出部分代表成员前往查看15张有关本·拉登死亡的照片,这些少数被允许观看本·拉登遗照的议员包括有国会领导人以及担任包括情报、国土安全、司法、外交关系、军事等委员会的委员。参议员吉姆·因何夫在接受艾略特·斯皮策采访时表示在查看的照片之中,有3张是拿来作为与本·拉登生前的照片相互对照、以拿来识别身份用的参考档案,其他照片则都是在海葬仪式其间所拍摄的[218]。在民间组织的部分,司法观察(Judicial Watch)宣布他们已经依照《信息自由法》向美国政府要求要查看这些照片[219][220],他们也提到有可能会以诉讼的方式要求美国政府向一般社会大众公布照片[219][220]。然而在5月9日时,美国国防部拒绝处理司法观察依照《信息自由法》提出的要求,这使得双方展开了诉讼行动[221][222];而另一方面,美联社要求依照《信息自由法》的内容公开照片的声明也遭到拒绝[222]。
巴基斯坦的角色
[编辑]在这次袭击行动结束之后,巴基斯坦受到国际社会对于其反恐效力的大力抨击。巴基斯坦政府本身否认曾庇护本·拉登,同时提到早在2009年时,他们已经向包括美国中央情报局等情报机构分享有关该栋建筑物的相关资料[223]。
对阿伯塔巴德的搜索
[编辑]由于联邦直辖部落、斯瓦特县以及阿富汗周遭地域经常发生武装冲突,这使得许多难民纷纷前往较为安定阿伯塔巴德居住。住在当地城市的前任外交部长乔哈尔·阿尤布·汗(Gohar Ayub Khan)便表示:“人们并没有特别关心谁正住在那儿……可能这就是他为什么来到这里的其中一个原因。[224]”
在本·拉登前往这个城市躲藏之前,情报机关预估当地至少还有一名基地组织领导人居住过。根据报导,早在2003年年中时便有消息指称基地组织任务筹画者之一的阿布·法赖吉·阿勒-利比(Abu Faraj al-Libi)便举家搬到了阿伯塔巴德居住[225]。2003年12月时,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突然搜查该栋可疑建筑,但没有找到他本人的踪迹[226]。之后一名信使告诉审讯人员,指称阿勒-利比在阿伯塔巴德总共有3栋房子以提供居住。巴基斯坦官员说在获悉这件事以后,告诉当时一同合作的美国指出这个城市可能是基地组织领导人的藏身之地[227]。2009年时,巴基斯坦官方开始向美国提供有关该栋建筑物的有关情报,尽管当时巴基斯坦情报机构并不知道本·拉登也住在这里[226]。
在针对阿布·利比的突袭行动结束之后,巴基斯坦官方亦曾多次对阿伯塔巴德进行大规模的搜查行动。2011年1月25日时[228],三军情报局逮捕了因涉嫌参与2002年巴厘岛爆炸案而遭到印度尼西亚通缉的奥马尔·帕特克(Umar Patek),而情报人员发现他与他的家人已经住在阿伯塔巴德一段时间[225]。之后巴基斯坦当局逮捕了当地邮局行政人员塔希尔·沙赫扎德(Tahir Shehzad),指控他涉嫌协助基地组织武装分子前往当地躲藏[225]。
对巴基斯坦的指控
[编辑]许多指控认为巴基斯坦政府协助本·拉登躲藏,一些评论家列举了许多例子来作为佐证[135][229][230];例如他们提到本·拉登其严密防备的躲藏建筑处与巴基斯坦军事学院非常接近、美国在任务展开前选择不通知巴基斯坦当局,以及巴基斯坦对于2008年孟买连环恐怖袭击的有关肇事者存在着双重标准等[230][231][232]。根据维基解密所泄露的美国政府文件指出,美国外交官员被告知说每当美军部队接近当地而先与外交代表知会时,巴基斯坦所提供的保安服务人员便会向本·拉登提供消息。另外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也被指控其帮助基地组织武装分子闯入阿富汗边境,以打击那些参与阿富汗战争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部队。根据在2009年12月所泄露的文件还提到塔吉克政府告诉美国官员说,在巴基斯坦境内许多人都知道本·拉登的下落[233]。
中央情报局局长莱昂·帕内塔说中央情报局已在任务行动展开时便排除巴基斯坦参与,因为他们担心“与任何巴基斯坦人共同策划的话都有可能危及任务的展开,因为他们可能提醒目标。[234]”但是美国国务卿希拉里·罗登·克林顿则在应对媒体时说道:“与巴基斯坦的合作帮助我们找到本·拉登和他藏身的建筑物。”而奥巴马也呼应她的说法[235]。奥巴马首席反恐顾问约翰·布伦南则说不能想像本·拉登在巴基斯坦境内没有获得支持这种说法,他进一步指出:“人们过去一直把如何在众人寻找之下躲藏当作一个问题,而我们现在正研究他如何能够在那里躲了这么久。[236]”
印度内政部长齐丹巴兰(P. Chidambaram)指出关于本·拉登藏身在巴基斯坦“内部深处”这一个问题,引起印度政府特别的关切。齐丹巴兰也表示:“许多2008年孟买连环恐怖袭击的肇事者仍继续居留在巴基斯坦被庇护着,这些人包括当时展开攻击的恐怖分子其指挥者以及执行者。[237]”因此他呼吁巴基斯坦应该尽速逮捕他们。另一方面,于巴基斯坦出生的英国国会议员哈立德·马哈茂德(Khalid Mahmood)则说他在得知本·拉登居住在一座城市里,而该处一旁驻守有成千上万名巴基斯坦军队一事感到“大吃一惊”,并指出这件事透露了有关基地组织分子与巴基斯坦安全部队之间可能有所谓的联系嫌疑存在着[238]。
2011年8月7日时,美国间谍小说作家暨安全分析师莱吕恩·希尔豪斯(Raelynn Hillhouse)以个人账号的方式、在自己的国家安全部落格“向我收费的间谍”(The Spy Who Billed Me)中发表了一篇文章[239],内容中提到说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过去便不断庇护着本·拉登,借此来换取近2,500万美元的奖金(Bounty)作为酬劳,然而包括三军情报局和巴基斯坦政府官员都否认了这项指控[240]。前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齐亚丁·巴特(Ziauddin Butt)将军则说根据他所知道的消息,奥萨马·本·拉登在2004年到2008年期间接受了当时巴基斯坦情报局局长伊贾茨·沙(Ijaz Shah)的帮助,在一栋隶属于巴基斯坦情报局、位在阿伯塔巴德的安全屋子内躲藏[241];在这其中,包括曾担任陆军总司令的佩尔韦兹·穆沙拉夫都对此有着“全面的了解”,而现任陆军参谋长阿什法克·佩尔韦兹·卡亚尼(Ashfaq Parvez Kayani)也可能早就已经知悉此事[241]。
本·拉登其最年轻的妻子则告诉巴基斯坦的调查员,他们躲藏时最早是于邻近哈利普尔县、一座名为“泽沙穆罕默德可汗”(Chak Shah Mohammad Khan)的庄园村落居住;在当地居住2年之后,一家人才在2005年年底搬离前往阿伯塔巴德生活着。但她在接受审问时没有提到是否在这一过程之中,本·拉登是否有接受他人机关的帮助而做出这一决定[242]。
巴基斯坦的回应
[编辑]根据一名巴基斯坦情报官员表示,许多经过窃听的原始电话数据在巴基斯坦尚未分析的情况之下,便已经作为重要资料转送到美国。然而尽管美国自2010年9月便开始“集中搜集”有关本·拉登以及建筑物居民的资料,这个讯息在过去几个月之间却没有“下放”给巴基斯坦的情报机关得知。由于本·拉登是在“毫无踪迹”的情况下失去有关他的消息,同时他在躲藏时也没有接触其他激进组织的网络,因此美国情报机关便将重点放在进出可疑建筑物的信使身上。也因为由美国时常自行收集分析有关基地组织的情报资料,在美国尚未与巴基斯坦分享相关资讯的情况下,巴基斯坦当地的情据机构对于本·拉登可能躲藏在阿伯塔巴德一事并不知悉,不过巴基斯坦情报组织亦发现美国开始收集有关出入建筑物的住户资料。一名针对突袭行动发表看法的官方人士提到:“我认为他们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进出当地。”同时他还指出在美军人员展开突袭行动之前,巴基斯坦一方没有人认为美军会在不通知的情况下闯入巴基斯坦境内[235]。
不过根据巴基斯坦驻英国的高级外交官员瓦吉德·山姆苏尔·哈桑(Wajid Shamsul Hasan)指出,巴基斯坦在这之前便已经透过所搜集到的相关资料,而知道美国军方可能会展开类似的突袭行动。他提到巴基斯坦是“知道某些事情”,以及“在我们默认之下发生了某事。美国人已经开始了解他─他是第一个─这就是为什么他们选择展开袭击且准确地打击他。”巴基斯坦驻美国大使侯赛恩·哈卡尼(Husain Haqqani)则表示巴基斯坦不断寻求有关本·拉登出现位置的情报,且巴基斯坦“非常高兴我们的美国伙伴做到了。他们有超群的聪明才智以及精湛的科学技术,我们感谢他们如此做”[235]。另一名巴基斯坦官员则说,巴基斯坦“只依照授权条款,针对有关在我国领空飞行的直升机提供协助”,而之后的突袭行动则是由美国进行,他还表示说:“无论如何,我们都不希望这类任务在行动中出现任何突发状况。[235]”
但在2011年6月时,三军情报局逮捕了将位在奥萨马·本·拉登躲藏处一旁的房屋出租给中央情报局特别行动队员的屋主,以及另外5名在巴基斯坦当地提供中央情报局有关基地组织资料的线民。
巴基斯坦逮捕涉嫌协助美国人确定本·拉登行踪的医生沙基勒·阿夫里迪,并于2012年以“叛国罪”等罪名判处其入狱33年,引起美国不满。阿夫里迪的叛国罪在次年被推翻,但是他仍因其它罪名继续被囚禁。他的刑期后来获得缩减至23年。[243][244]
后续事件
[编辑]美国加强安全防范
[编辑]美国政府为了防范奥萨马·本·拉登的死将会引发其余恐怖组织决定展开针对美国的报复性恐怖袭击,美国国务院对全体美国公民发布了全球性旅行预警,要求在外国旅游办公的美国人加强相关的安全防范。而在5月3日时,美国决定暂时关闭有关驻巴基斯坦大使馆以及其他3座领事馆的日常事务服务,只提供有关“其它重要事务与美国公民紧急要求”等服务,但美国政府并有通知何时才会进一步开放。另一方面,美国国内包括机场、车站等公共场所都加强了安全警戒,希望借此来防范可能的恐怖袭击。
而根据《洛杉矶时报》的报导指出本·拉登在被美军海豹部队击毙之后,基地组织内将会由更为激进的第二号人物艾曼·扎瓦希里担任接班人,而报导指出这可能会使基地组织之后的行动更加极端和暴力。另外也有分析指出,基地组织在许多个国家已经有可以自行运作的分支机构,因此很难轻易瓦解基地组织的联络网络[245]。另一方面美国联邦调查局亦更新了通缉犯名单,将扎瓦希里取代了本·拉登的位置而成为美国“十大逃亡恐怖份子”之首[246][247]。
证据处理
[编辑]美国情报人员从建筑物内查获了大量的资料证据,包括有10只手机、5台到10台电脑与12个硬盘、至少100个储存资料的磁盘(包括有随身碟和DVD光碟)、手写笔记、文件档案、个人武器和“各式各样的个人物品”[248]。另外负责有关详细通话查询(Call detail record)的情报分析家,也开始研究在本·拉登衣服上所缝制的两组电话号码来源[248]。
从住宅中所收扣的证物在之后聚集起来存放于位在维吉尼亚州匡提科的联邦调查局实验室(FBI Laboratory),在那里司法科学专家陆续分析所搜集到的证据,试图从遗留下的指纹、脱氧核糖核酸以及其他微量迹证(Trace evidence)判断可能来过的基地组织成员,而这些资料的备份也会提供给其他机构使用[248]。之后情报官员则会依照严谨监护环(Chain of custody)的程序保留这些资料,以备在将来进行审判时得以作为证据使用。
中央情报局组成了一支特别团队,负责整理自本·拉登的住宅索取得的数位档案以及其他文件证据[249]。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工作小组联同其他美国政府机构将这些资料“作为种种情报进行分类、登记以及分析”[131],这些参与的机构包括有美国国土安全部、美国财政部、美国国家反恐怖主义中心(National Counterterrorism Center)、美国国家地理空间情报局、美国国家安全局、国防情报局、国家情报总监、联邦调查局以及国家媒体开发中心(National Media Exploitation Center)等[131]。
隐形直升机的现身
[编辑]在这次突袭行动中使用的MH-60黑鹰直升机经过了特别修改以减少其雷达散射截面的面积,借此设计使得任务得以在巴基斯坦当局不知情的情况下展开,进而确保了突袭行动的保密程度以及降低遭到反击的风险[250]。这也是首次经过战场经历而证实已经有所运用的匿踪能力直升机(Stealth helicopter),一些报告则指出该机可能采纳了部分来自F-117夜鹰战斗机、B-2幽灵式战略轰炸机以及F-22猛禽战斗机的匿踪飞行技术。尽管在任务结束之后,海豹特种部队的成员立即借由引爆直升机的方式来摧毁机上的敏感设备;然而黑鹰直升机的尾部结构并没有在这次爆炸后遭到摧毁,包含尾部螺旋翼(Tail rotor)在内的直升机尾部在引爆后便置于建筑物围墙旁[251]。
巴基斯坦的安全部队在第一时间内用布将直升机残骸隐藏起来,并连同将整栋建筑物进行封锁[252],之后在布的包裹之下将剩余的飞机残骸以拖吊机运往他处[253]。但尽管巴基斯坦军方对于这些机密设备有所隐藏,仍然被一些新闻记者设法获取了一些相关照片。而根据报导,一些当地的孩童将这些残骸收集起来当作纪念品贩售。在这些照片之中展示了一种过去未曾公开的低可侦测性技术,可以明显推断是为了有效减少噪音以及雷达讯息而特别设计的。《航空周刊》(Aviation Week)在第一时间指出该机很明显便是以MH-60黑鹰直升机为基础进行修改,并指出从残骸中判读出来的飞机序号与一架2009年制造的MH-60直升机一致[254]。事后官方证实匿踪能力直升机的确有参与这次突袭行动,其目的是为了让突袭成员在经过人口稠密区时能减少被当地军事机构发现的几率。从目前所公布的照片中可以得知,该架黑鹰直升机其尾桁以及飞机整流罩(Aircraft fairing)处已经过匿踪设计,而稳定器(Stabilizer)则为了降低噪音出现采用5片到6片的旋翼设计;另外在隐藏红外线特征(Infrared signature)部分,则是采用类似已进入实用的V-22鱼鹰式倾转旋翼机的设计[251]。
美国在巴基斯坦军方接掌这些直升机残骸后,不断要求巴基斯坦政府归还这些残骸;另一方面根据巴基斯坦官方报告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也表示对这批残骸有所兴趣。然而面对这一巴基斯坦的报告,五角大厦官员担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主导之下,中国军方可能会借由逆向工程的方式获得相关的匿踪技术[255]。在这之前中国政府便在1999年科索沃空战之中,向塞尔维亚共和国接收一架遭高射炮击坠的F-117夜鹰战斗机。而从突袭行动结束之后,便一直有未经证实的消息指出巴基斯坦政府早已允许中国军方的情报官员对失事的直升机进行调查[256][257]。为此美国政府派遣美国参议员约翰·凯利前往巴基斯坦访问,以确保巴基斯坦与美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同时向巴基斯坦政府在残骸回收的议题上进行谈判[257]。最后巴基斯坦政府向约翰·凯利表示在经过2个礼拜的调查羁押之后,巴基斯坦将会使这些飞机残骸安全的运回美国[258]。然而有关于对于巴基斯坦在保管残骸的这段期间,从这些直升机残骸上获取了多少资讯则不为人知[259]。
这架经过改装的黑鹰直升机在曝光后首次证明,相关的匿踪技术同样也是有能在直升机上使用[259]。然而一些专家则认为从直升机尾部的结构上,实际上并不能获取大量有关结构方面的机密资讯。一来有许多匿踪战机其低可侦测性技术已被大量运用,二来在这之前也已经有计划遭到取消的RAH-66卡曼契直升机出现,因此这架经修改过的黑鹰直升机其实际意义为第一款经证实投入实战的“匿踪直升机”。因此这些专家推测在所能获得的情报中,最为珍贵的应该是漆于尾部、用来吸收雷达波长的特殊漆料[251][260]。在2011年8月一份报告指出,巴基斯坦曾允许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科学家针对直升机尾部的细节进行调查,其中这些中国科学家对于残骸上的雷达吸收涂料特别有兴趣[261],但随后巴基斯坦以及中国官方便否认了这些说法[262]。
情报来源的争议
[编辑]本·拉登死亡之后,包括曾担任司法部法律咨询室(Office of Legal Counsel)的柳约翰以及前任总检察长麦可·穆凯西等布希时期的政府官员[263][264][265],在自己的作品中声称他们为了得到情报所授权情报官员得以使用强化审问技术(Enhanced interrogation techniques),最后成功使中央情报局得以定位本·拉登的藏身之处[266][267]。而穆凯西还明确的指出,由于对哈立德·谢赫·穆罕默德实施水刑使得情报官员得以得到有关本·拉登的信使昵称等关键的细节资讯[268]。
不久之后包括美国政府官员以及国会议员都反对这一说法[269],包括共和党议员约翰·麦肯和于美国参议院情报委员会担任副主席的民主党议员黛安·范士丹等都反驳这些发言是“虚假的”[270]。他们引述一份由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莱昂·帕内塔一份报告,在这份报告中莱昂提到了信使的绰号并非来自哈立德·谢赫·穆罕默德,而是从另一名已遭到美国政府拘捕的嫌疑人审讯而来;此外这些国会议员他说道他们“相信没有折磨”一事的发生,而麦肯呼吁穆凯西应该要撤回他的主张[271]。他提到:
“ | 我已经从参议院情报委员会的工作人员要求取得进一步的资料讯息,之后他们跟我确认说其实正确的情报来自一名遭到美国中央情报局拘留的嫌疑犯─这情报也就是得知一名真正基地组织的成员、同时也与奥萨马·本·拉登有着密切关系的阿布·艾哈迈德·库威蒂其重要性─透过标准且非强制性的手段取得,而不是经由任何‘强化审问技术’。[270] | ” |
之后中央情报局局长莱昂·帕内塔写了一封信给麦肯,针对这个问题上他指出“的确一些被拘留者由于受到强化审问技术的逼迫,而提供了对于信使扮演角色的有用讯息。然而不管这些技术是否为“快速且有效的”获得这些情报的途径,这仍然是一个十分具有争议性的问题且也不能建立明确的规范措施。[271][272]”在帕内塔给麦肯的信中提到虽然有些讯息可能来自那些已被强化审问技术折磨的拘留者口中,然而信中也明确表示强化审问技术也可能阻碍搜寻本·拉登的工作,因为在审问时拘留者可能会编出一些虚假的资料提供给情报官员。中央情报局局长帕内塔在给参议员麦肯的信中还写道:
“ | 我们首先一名在2002年遭到美国中央情报局关押的拘留者口中查出信使的假名。然而同样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受到强化审讯技术逼迫的拘留者也试图提供有关信使的虚假或者误导性情报,这些人企图遮掩有关信使所扮演角色的举动反而引起我们的注意。最后,没有一名羁押的拘留者向美国中央情报局透露有关信使的全名、真名或者是具体下落,这一信息是我们透过其他情报手段调查出来的。[273] | ” |
此外还有其他美国官员声称,在2001年9月11日恐怖袭击发生后不久,在黑牢(Black site)的拘留者告诉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审讯人员有关信使的假名为“库威蒂”,而当之后哈立德·谢赫·穆罕默德被抓获以后,他只是“确认了”信使的假名。然而阿布·法拉杰·利比(Abu Faraj al-Libbi)被抓获以后他则提供虚假的误导性质资料,他一方面否认他知道库威蒂的存在,另一方面则编造了一个名字来顶替信使的角色[27]。此外审讯小组声称信使的假名并不是“在酷刑时透露,而是被拘留几个月后审讯人员在没有动粗辱骂的情况下审问出来”[274]。
行动代号的争议
[编辑]这次任务其正式的官方代号为“海神之矛行动”,其中“海神之矛”是指由尼普顿手持的三叉戟[7];这也被拿来作为特种作战资历章(Special Warfare insignia)的主体设计,而三叉戟的三个分叉分别象征海豹部队同时具有海上、陆上以及空中执行任务的能力。而在一些有关突袭行动的初步报导中[275],声称在突袭行动之中“杰罗尼莫”(Geronimo)是用来描述本·拉登他本人[58]。这些说法的来源主要是引用几名当时在白宫战情室观看作战情况的政府官员,包括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内一度告诉记者说本·拉登的代号便是“杰罗尼莫”,但是这一说法与后来公布的官方消息相互矛盾[214][276]。可能的原因在于当时在白宫战情室的政府官员观看自阿伯塔巴德传来的任务影像时,实际担任解说的是人正位在乔治·布希情报中心(George Bush Center for Intelligence)的莱昂·帕内塔。当任务末段时帕内塔先是提到“我们目击到杰罗尼莫了”,之后才说道:“杰罗尼莫EKIA。[58]”不过当时地面指挥官的回报则是先说:“为了上帝和国家─这是杰罗尼莫、杰罗尼莫、杰罗尼莫。[277]”
在官方报告中则指出,突袭任务之中奥萨马·本·拉登的个人代号为“大奖”(Jackpot),而“杰罗尼莫”则时拿来作为本·拉登遭到逮捕或者是击毙的回报代码[277][278]。不过一些由政府官员提供的消息来源则解释,在这次作战的每一个阶段性任务都是按照英文字母顺序排列标记而成;这种作法又被叫做“执行纪录单”(Execution Checklist),主要是用来确保所有参与行动者在进行各自任务时,在无线电最低限度使用的情况之下仍能保持同步行动。“杰罗尼莫”便是指是整个作战已经达到字母“G”所提为的最终步骤之一,也就是做为海豹部队已击毙或者俘虏本·拉登且战斗任务结束的攻击代号[77][279]。随然还有一些消息指出没有一个代号是拿来指称本·拉登本人[78],不过官方报告中指出本·拉登其个人代号为“大奖”(Jackpot);但根据ABC News的报导仍然指称根据过去的常规,本·拉登其正确代号应该是“卡布瑞”(Cakebread)[66],而《纽约客》在文章中则指称代号应该是“曲轴”(Crankshaft)[57]。
然而任务代号的使用仍然引起众人的注意,原因在于杰罗尼莫其本人几乎被美洲原住民视为民族英雄。杰罗尼莫是奇里卡华阿帕契的印第安人首领,曾在19世纪带领当地族人抵抗美国政府的入侵并多次躲避美国的追捕[280],甚至还曾多次对来自美国和墨西哥的移民者发动突击行动[281]。然而在这次于巴基斯坦的行动中,由于一名地面操作人员在向任务指挥官回报时,直接以“杰罗尼莫EKIA(指敌人在行动中丧生)” 来指称本·拉登已经遭到击毙[275],而遭到一些民众的抗议。部分印地安血统的美国人反对将“杰罗尼莫”这个名称用于这一方面,因为它可能会延续美洲印第安人即是敌人的刻板印象,而许多印地人也认为杰罗尼莫不可能亦不应该与本·拉登有任何关系[282]。作为奇里卡华后继者的锡尔堡阿帕契部落(Fort Sill Apache Tribe)的酋长便写了一封信给美国总统奥巴马,要求他“正视这一项错误”[283];纳瓦霍族保留地的酋长也敦促美国总统以及其辖下的美国政府,指出应该将代号名称重新命名[284]。美国印地安人全国代表大会(National Congress of American Indians)的官方代表指出,焦点应该放在我们必须对如此大量且于军中服役的美洲原住民表示尊重,而且美国政府应该要向他们保证“杰罗尼莫”并不是本·拉登的代号[284]。美国参议院印地安事务委员会(United States Senate Committee on Indian Affairs)则将这一议题加入听证会的议程之中[284],并在之后听取各个部落首领对于这一问题的看法,然而国防部只表示他们这样做并没有不敬之意[276][284]。另一方面,著名的政治活动家诺姆·杭士基则在这次“杰罗尼莫”一词使用的争议中写道:“没有人查觉到他们正在以一个几近灭绝的种族英勇抵抗侵略者的故事,来为本·拉登树立他个人的荣耀。[285]”
阴谋论
[编辑]在2011年5月1日时,美国政府宣布本·拉登已经遭到击毙的说法并没有得到大众的普遍接受[286]。而在之后尽管无论是DNA测试证实了遗体的身份[42]、本·拉登其12岁的女儿亲眼目睹了本·拉登遭到击毙[115][116],以及在2011年5月6日基地组织在声明中证实了有关本·拉登死亡的消息,仍然有部分人士对于这次行动相信有阴谋论的存在[13]。一些抱持阴谋论人士认为本·拉登并没有于这次突袭行动中丧生,而所持有的怀疑理由包括美国迅速将本·拉登的遗体在阿拉伯海进行海葬、极高速度的DNA判别结果,以及美国政府最后决定不公布遗体的照片与摄录等种种基础,这些都造成不少人质疑或揣测有关本·拉登死亡的正确性[287]。而在本·拉登死亡之处阿伯塔巴德,当地的民众普遍质疑本·拉登是否已经死亡,或是否真的曾居住在他们的附近。另外著名反战人士辛迪·希恩指出:“他们(美国政府)曾将前伊拉克总统萨达姆·海珊死掉的儿子们示众,证明他们确实已经死了,你认为他们为何匆匆忙忙的为本·拉登进行海葬?”一些互联网的部落格指称美国政府发起了这起虚假的袭击行动,一些网络论坛也对于这是否是一场虚假的行动展开了辩论[288]。
2013年4月2日,根据一家专门分析政治动向的美国机构 — 公共政策民调基金会所做的调查显示,有6%的美国民众投票认为,奥萨马·本·拉登还活着[289]。
2020年10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在Twitter上转发了称本·拉登没死的推文。[290]
参见
[编辑]- 美国联邦调查局十大通缉要犯
- 特别行动小组
- 高价值目标人物
- 海豹部队
- 美国海军特种作战研究大队
- 九一一袭击事件
- 中央情报局
- 奥萨马·本·拉登
- 《刺杀本·拉登》(Zero Dark Thirty):2012年美国电影,凯瑟琳·毕格罗导演
参考资料
[编辑]-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
Helene Cooper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 2.0 2.1 2.2 Aleem Maqbool. Osama Bin Laden, al-Qaeda leader, dead - Barack Obama. 英国广播公司. 2011年5月2日 [2012年1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2月4日) (英语).
- ^ 3.0 3.1 Declan Walsh、Richard Adams和Ewen MacAskill. Osama bin Laden is dead, Obama announces. 《卫报》. 2011年5月2日 [2012年1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7月13日) (英语).
- ^ Jake Maxon. Obama Announces that Bin Laden is Dead. News.WBRU. 2011年5月1日 [2012年1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8月10日) (英语).
- ^ 克莉丝汀·法尔(C. Christine Fair). The bin Laden aftermath: The U.S. shouldn't hold Pakistan's military against Pakistan's civilians. 《外交政策》. 2011-05-04 [2012-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23) (英语).
- ^ 6.0 6.1 6.2 Dean Schabner和Karen Travers. Osama bin Laden Killed: 'Justice Is Done,' President Says. ABC News. 2011年5月1日 [2012年1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6月25日) (英语).
- ^ 7.00 7.01 7.02 7.03 7.04 7.05 7.06 7.07 7.08 7.09 Philip Sherwell. Osama bin Laden killed: Behind the scenes of the deadly raid. 《每日电讯报》. 2011年5月7日 [2012年1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12月15日) (英语).
- ^ 8.0 8.1 Ken Dilanian. CIA led U.S. special forces mission against Osama bin Laden. 《洛杉矶时报》. 2011年5月2日 [2012年1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11月2日) (英语).
- ^ Osama bin Laden, the face of terror, killed in Pakistan. 有线电视新闻网. 2011年5月1日 [2012年1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1月19日) (英语).
- ^ 10.0 10.1 10.2 10.3 Tabassum Zakaria和Will Dunham. U.S. tests bin Laden's DNA, used facial ID: official. 路透社. 2011年5月2日 [2012年1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7月13日) (英语).
- ^ International Desk. TweetDeck. [2012年1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5月5日) (英语).
- ^ Julie Pace. Source: Al-Qaeda head bin Laden Dead. Yahoo!新闻. 2011-05-01 (英语).
- ^ 13.0 13.1 13.2 Maggie Michael. Al-Qaida Vows Revenge for Osama Bin Laden's Death. 美联社. 2011-05-06 [2012-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20) (英语).
- ^ 安东尼·科迪斯曼(Anthony Cordesman). Pakistan: Violence versus Stability. 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 2011-07-25 [2012-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5) (英语).
- ^ Public "Relieved" By bin Laden's Death, Obama's Job Approval Rises. pewresearch.org. 2011年5月3日 [2012年1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5月9日) (英语).
- ^ Frank Newport. Americans Back Bin Laden Mission; Credit Military, CIA Most. 盖洛普咨询公司. 2011-05-03 [2012-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23) (英语).
- ^ Louis Charbonneau和Paul Simao. U.N. chief Ban hails bin Laden death as "watershed". 路透社. 2011年5月2日 [2012年1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9月24日) (英语).
- ^ 菲德尔·卡斯特罗. Reflections of FidelThe murder of Osama Bin Laden. 《格拉玛》. 2011年5月5日 [2012年1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8月1日) (英语).
- ^ 19.0 19.1 19.2 Ali Sawafta、Mohammed Assadi和Jeffrey Heller. Abbas government welcomes bin Laden death, Hamas deplores. 路透社. 2011年5月2日 [2012年1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2月25日) (英语).
- ^ Questions around operation against Osama bin Laden. 国际特赦组织. 2011年5月4日 [2012年1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5月23日) (英语).
- ^ United States Special Operations Command History 1987-2007 (PDF). 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 [2012年1月20日].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0年11月6日) (英语).
- ^ 布鲁斯·里德尔(Bruce Riedel). The Search for Al Qaeda: Its Leadership, Ideology, and Future, Revised edition. 美国华盛顿: 布鲁金斯学会. 2010年3月15日 [2012年1月19日]. ISBN 978-0815704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5月10日) (英语).
- ^ 劳伦斯·莱特(Lawrence Wright). 《巨塔殺機:基地組織和通往911之路》(The Looming Tower: Al-Qaeda and the Road to 9/11). 美国纽约: Alfred A. Knopf. 2006年8月8日: 第192页至第193页. ISBN 978-0375414862 (英语).
- ^ 鲍勃·伍德沃德和汤姆·瑞克斯(Thomas E. Ricks). CIA Trained Pakistanis to Nab Terrorist But Military Coup Put an End to 1999 Plot. 《华盛顿邮报》. 2001年10月3日 [2012年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11月14日) (英语).
- ^ Report: Clinton Targeted Bin Laden.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 2009年2月11日 [2012年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5月8日) (英语).
- ^ Mary Anne Weaver. Lost at Tora Bora. 纽约时报杂志(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 2005年9月11日 [2012年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3月9日) (英语).
- ^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Adam Goldman和Matt Apuzzo. APhone call by Kuwaiti courier led to bin Laden. 美联社. 2011年5月3日 [2012年1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1月19日) (英语).
- ^ Mary Lu Carnevale. Tracking Use of Bin Laden’s Satellite Phone. 《华尔街日报》. 2008年5月28日 [2012年1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2月8日) (英语).
- ^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查理·萨维奇(Charlie Savage)和史考特·谢恩(Scott Shane). Bin Laden Raid Revives Debate on Value of Torture. 《纽约时报》. 2011年5月3日 [2012年1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9月28日) (英语).
- ^ Tom Lasseter. Tip to bin Laden may have come from Guantánamo. 《迈阿密使者报》(The Miami Herald). 2011年5月2日 [2012年1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7月17日) (英语).
- ^ 31.0 31.1 布莱恩·罗斯(Brian Ross)、马修·科尔(Matthew Cole)和阿夫尼·帕特尔(Avni Patel). Osama Bin Laden: Navy SEALS Operation Details of Raid That Killed 9/11 Al Qaeda Leader. ABC News. 2011年5月2日 [2012年1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5月23日) (英语).
- ^ JTF-GTMO Detainee Assessment (PDF). 维基解密. 2008年9月10日 [2012年1月14日].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1年9月15日) (英语).
- ^ Neil Sears. Did latest WikiLeaks revelations force U.S. to take out Bin Laden?. 《每日邮报》(Daily Mail). 2011年5月3日 [2012年1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7月13日) (英语).
- ^ Emmanuel Duparcq和Sajjad Tarakzai. Two quiet men lived in house of wonder. 法新社. 2011年5月4日 [2012年1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5月26日) (英语).
- ^ 35.0 35.1 35.2 卡洛塔·加尔(Carlotta Gall). Pakistani Military Investigates How Bin Laden Was Able to Hide in Plain View. 《纽约时报》. 2011年5月4日 [2012年1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4月2日) (英语).
- ^ Kathy Gannon. Bin Laden’s trusted confidante identified. 《军事时报》(Military Times). 2011年6月1日 [2012年1月14日] (英语).
- ^ Sajjad Ali Qureshi. osama bin laden compund 1. Flickr. 2011年5月4日 [2012年1月2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2月15日) (英语).
- ^ 38.0 38.1 Osama multi-million dollar mansion had no phone, Internet. NDTV. 2011年5月2日 [2012年1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1月11日) (英语).
- ^ 39.0 39.1 39.2 39.3 39.4 马克·马泽蒂(Mark Mazzetti)和海伦·库珀(Helene Cooper). Detective Work on Courier Led to Breakthrough on Bin Laden. 《纽约时报》. 2011年5月2日 [2012年1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4月10日) (英语).
- ^ 40.0 40.1 40.2 40.3 比尔·戴德曼(Bill Dedman). How the US tracked couriers to elaborate bin Laden compound. MSNBC. 2011年5月2日 [2012年1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5月2日) (英语).
- ^ 41.0 41.1 Mary Milliken、Will Dunham和Mark Trevelyan. Bin Laden was found at luxury Pakistan compound. 路透社. 2011年5月2日 [2012年1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5月8日) (英语).
- ^ 42.0 42.1 42.2 42.3 史蒂芬·李·迈尔斯(Steven Lee Myers)和伊丽莎白·巴米勒(Elisabeth Bumiller). Obama Calls World ‘Safer’ After Pakistan Raid. 《纽约时报》. 2011年5月2日 [2012年1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4月2日) (英语).
- ^ 43.0 43.1 诺亚·沙特曼(Noah Shachtman)和斯潘塞·阿克曼(Spencer Ackerman). Video: Inside bin Laden’s Drone-Proof Compound. 《连线》. 2011年5月2日 [2012年1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12月4日) (英语).
- ^ Incredible pictures show President and inner circle watching live TV feed as special forces shoot dead the world's most wanted man. 《每日邮报》(Daily Mail). 2011年5月3日 [2012年1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3月9日) (英语).
- ^ Osama mansion was called Waziristan Haveli. Indo-Asian News Service. 2011年5月3日 [2012年1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2月25日) (英语).
- ^ Stephen Losey. Intelligence fusion got bin Laden. 《联邦时报》(Federal Times). [2012年1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12月9日) (英语).
- ^ 47.0 47.1 47.2 47.3 47.4 47.5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
Greg Miller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 马克·安宾德(Marc Ambinder). The Little-Known Agency That Helped Kill Bin Laden. 《亚特兰大》(The Atlantic). 2011年5月5日 [2012年1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4月4日) (英语).
- ^ Carolyn Lochhead. Bin Laden data not had by torture, Feinstein says. 《旧金山纪事报》. 2011年5月4日 [2012年1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9月9日) (英语).
- ^ Massimo Calabresi. The CIA Gets a Rare Public Victory. 《时代》. 2011年5月2日 [2012年1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2月25日) (英语).
- ^ Matt Wade. Neighbours had bird's-eye view of bin Laden raid. 《雪梨晨锋报》. 2011年5月7日 [2012年1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2月15日) (英语).
- ^ 52.0 52.1 Pauline Jelinek和Robert Burns. Osama Bin Laden Death: Obama Ran Serious Risks With Mission To Kill Terrorist Leader. 《哈芬登邮报》. 2011年5月4日 [2012年1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9月24日) (英语).
- ^ 53.0 53.1 Matt Apuzzo和Adam Goldman. Bin Laden was unarmed when SEALs stormed room. 《盐湖城邮报》(The Salt Lake Tribune). 2011年5月3日 [2012年1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12月3日) (英语).
- ^ 吉姆·雷尔(Jim Lehrer). CIA Chief Panetta: Obama Made 'Gutsy' Decision on Bin Laden Raid. 《PBS NewsHour》. 2011年5月3日 [2012年1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6月1日) (英语).
- ^ Alister Bull、Warren Strobel和Paul Simao. U.S. commandos knew bin Laden likely would die. 路透社. 2011年5月2日 [2012年1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2月25日) (英语).
- ^ 56.0 56.1 56.2 56.3 米切尔·艾伦(Michael Allen). Osama bin Laden raid yields trove of computer data. 《Politico》. 2011年5月2日 [2012年1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4月14日) (英语).
- ^ 57.00 57.01 57.02 57.03 57.04 57.05 57.06 57.07 57.08 57.09 57.10 57.11 57.12 57.13 57.14 57.15 57.16 57.17 57.18 57.19 57.20 Nicholas Schmidle. Getting Bin Laden. 《纽约客》. 2011年8月8日 [2012年1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5月13日) (英语).
- ^ 58.0 58.1 58.2 58.3 58.4 58.5 58.6 58.7 58.8 彼得·贝加(Peter Baker)、马克·马泽蒂(Mark Mazzetti)和海伦·库珀(Helene Cooper). Behind the Hunt for Bin Laden. 《纽约时报》. 2011年5月2日 [2012年1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2月24日) (英语).
- ^ 59.0 59.1 59.2 59.3 杰克·泰伯(Jake Tapper). In March, President Obama Authorized Development of Plan to Bomb Compound but Wanting Evidence of OBL’s Death, Did Not Execute*. ABC News. 2011年5月2日 [2012年1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10月24日) (英语).
- ^ 60.0 60.1 60.2 60.3 60.4 Siobhan Gorman和Julian E. Barnes. Spy, Military Ties Aided bin Laden Raid. 《华尔街日报》. 2011年8月8日 [2012年1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5月18日) (英语).
- ^ 61.0 61.1 61.2 61.3 61.4 Byron Wolf. President Obama to National Security Team: ‘It’s a Go’. ABC News. 2011年5月2日 [2012年1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11月2日) (英语).
- ^ 62.0 62.1 62.2 Sean D. Naylor. SEALs in bin Laden raid drawn from Red Squadron. 《军事时报》(Military Times). 2011年5月5日 [2012年1月15日] (英语).
- ^ 托比·韩顿(Toby Harnden)和古登·雷纳(Gordon Rayner). Osama bin Laden killed by special forces after aerial bombing ruled out by Obama. 《每日电讯报》. 2011年5月2日 [2012年1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2月15日) (英语).
- ^ 白宫. P050111PS-0522. Flickr. 2011年5月1日 [2012年1月2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1月17日) (英语).
- ^ 艾瑞克·施米特(Eric P. Schmitt)、汤姆·申科(Thom Shanker)和戴维·桑格(David E. Sanger). U.S. Was Braced for Fight With Pakistanis in Bin Laden Raid. 《纽约时报》. 2011年5月9日 [2012年1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2月15日) (英语).
- ^ 66.0 66.1 66.2 泰瑞·摩伦(Terry Moran)、马莎·拉达茨(Martha Raddatz)、尼克·西夫林(Nick Schifrin)、布莱恩·罗斯(Brian Ross)和杰克·泰伯(Jake Tapper). TARGET: Bin Laden – The Death and Life of Public Enemy Number One. ABC News. 2011年6月9日 [2012年1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6月26日) (英语).
- ^ Sources: Bragg helped plan bin Laden raid. WTVD. 2011年5月3日 [2012年1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10月10日) (英语).
- ^ 68.0 68.1 68.2 68.3 马克·安宾德(Marc Ambinder). The Secret Team That Killed bin Laden. 《National Journal》. 2011年5月2日 [2012年1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5月24日) (英语).
- ^ 69.0 69.1 69.2 69.3 杰克·泰伯(Jake Tapper). Some White Knuckle Moments for Elite Navy SEALs Team. ABC News. 2011年5月2日 [2012年1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1月15日) (英语).
- ^ Gregg Carlstrom. Zeroing in on Bin Laden. 半岛电视台. 2011年5月2日 [2012年1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9月19日) (英语).
- ^ Bill Ardolino. Illustration of the OBL compound. 长期战争杂志(Long War Journal). 2011年5月2日 [2012年1月2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2月15日) (英语).
- ^ 美官员称拉登端冲锋枪与美军对射 头部中弹. 凤凰卫视. 2011年5月3日 [2012年1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4月5日).(简体中文)
- ^ 金伯利·多吉尔(Kimberly Dozier)和罗伯特·伯恩斯(Robert Burns). Raid Raises Question: Who's Soldier, Who's Spy?. 美联社. 2011年5月5日 [2012年1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1月20日) (英语).
- ^ US forces kill Osama bin Laden in Pakistan. MSNBC. 2011年8月14日 [2012年1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1月17日) (英语).
- ^ 弗兰克·加夫尼(Frank Gaffney). GAFFNEY: Bin Laden’s welcome demise. 《华盛顿时报》. 2011年5月2日 [2012年1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11月29日) (英语).
- ^ 76.0 76.1 76.2 76.3 76.4 76.5 76.6 吉姆·米克拉兹斯基(Jim Miklaszewski). Bin Laden 'firefight': Only one man was armed. msnbc.com. 2011年5月5日 [2012年1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5月18日) (英语).
- ^ 77.00 77.01 77.02 77.03 77.04 77.05 77.06 77.07 77.08 77.09 77.10 77.11 77.12 金伯利·多吉尔(Kimberly Dozier). Sources: Bin Laden raiders knew mission a one-shot deal. 《芝加哥太阳报》. 2011年5月17日 [2012年1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4月29日) (英语).
- ^ 78.00 78.01 78.02 78.03 78.04 78.05 78.06 78.07 78.08 78.09 78.10 78.11 78.12 78.13 AP sources: Raiders, White House knew secret bin Laden raid was a one-shot deal. 美联社 (英语).
- ^ Paul Bedard. The Gun That Killed Osama bin Laden Revealed.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 2011年5月11日 [2012年1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1月4日) (英语).
- ^ 美国媒体称击杀拉登枪支系德国产HK416步枪. 新浪. 2011年5月13日 [2012年1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2月15日).(简体中文)
- ^ Jennifer Viegas. A U.S. Navy Seals' Secret Weapon: Elite Dog Team. 探索频道. 2011年5月2日 [2012年1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6月11日) (英语).
- ^ Jack Brammer和Steven Thomma. Obama thanks special forces for daring bin Laden raid. 《西雅图时报》. 2011年5月6日 [2012年1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6月5日) (英语).
- ^ 83.0 83.1 83.2 83.3 Operation Neptune Spear. GlobalSecurity.org. [2012年1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3月1日) (英语).
- ^ Max Behrman. Inside bin Laden’s lair with SEAL Team 6. Gizmodo. 2011年5月2日 [2012年1月15日] (英语).
- ^ 卡尔文.伍德沃德(Calvin Woodward). The Berzerker Black Hawk Helicopter That Helped Kill Osama bin Laden. 《军事时报》(Military Times). 2011年5月4日 [2012年1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4月2日) (英语).
- ^ 86.0 86.1 86.2 Christopher Drew. Attack on Bin Laden Used Stealthy Helicopter That Had Been a Secret. 《纽约时报》. 2011年5月5日 [2012年1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1月4日) (英语).
- ^ 87.0 87.1 大卫·艾克斯(David Axe). Aviation Geeks Scramble to ID bin Laden Raid’s Mystery Copter. 《连线》. 2011年5月4日 [2012年1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5月18日) (英语).
- ^ Tony Capaccio. Helicopter Carrying SEALs Downed by Vortex, Not Mechanical Flaw or Gunfire. 彭博新闻社. 2011年5月6日 [2012年1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4月2日) (英语).
- ^ 布莱恩·罗斯(Brian Ross)和李·费宏(Lee Ferran). Osama Bin Laden Unarmed When Killed, White House Says. ABC News. 2011年5月3日 [2012年1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2月15日) (英语).
- ^ Siobhan Gorman和Adam Entous. U.S. Rolled Dice in bin Laden Raid. 《华尔街日报》. 2011年5月3日 [2012年1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5月18日) (英语).
- ^ 91.0 91.1 91.2 91.3 皮埃尔·托马斯(Pierre Thomas)、马莎·拉达茨(Martha Raddatz)、杰克·泰伯(Jake Tapper)和杰西卡·霍珀(Jessica Hopper). Navy SEALs Who Captured, Killed Osama Bin Laden Return to United States. ABC News. 2011年5月4日 [2012年1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5月16日) (英语).
- ^ Adam Goldman和Matt Apuzzo. Osama Bin Laden Dead: How One Phone Call Led U.S. To Bin Laden's Doorstep. 美联社. 2011年5月2日 [2012年1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2月12日) (英语).
- ^ Bonnie Berkowitz. Closing in on bin Laden. 《华盛顿邮报》. 2011年5月5日 [2012年1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2月15日) (英语).
- ^ 鲍勃·伍德沃德. Trail To Bin Laden Began With One Call. 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 《华盛顿邮报》. 2011年5月7日: 第1页. ISBN 2012年1月15日查阅 请检查
|isbn=
值 (帮助) (英语). - ^ 罗里·席林琼斯(Rory Cellan-Jones). Bin Laden raid was revealed on Twitter. 英国广播公司. 2011年5月2日 [2012年1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2月15日) (英语).
- ^ 96.0 96.1 布莱恩·罗斯(Brian Ross)、尼克·西夫林(Nick Schifrin)、理查·埃斯波西托(Richard Esposito)和杰克·泰伯(Jake Tapper). Osama Bin Laden Killed By Navy SEALs in Firefight. 美国广播公司. 2011年5月2日 [2012年1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1月13日) (英语).
- ^ 白宫. P050111PS-0210. Flickr. 2011年5月1日 [2012-0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7) (英语).
- ^ 98.0 98.1 98.2 How U.S. forces killed Osama bin Laden. 有线电视新闻网. 2011年5月3日 [2012年1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5月19日) (英语).
- ^ US believes Osama son also killed. 路透社. 2011年5月2日 (英语).
- ^ Osama, son among five killed in raid: US. 法新社. 2011年5月2日 (英语).
- ^ 阿米尔·米尔(Amir Mir). Terror king dead, crown prince alive. thenews.com. 2011年5月7日 [2012年1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4月29日) (英语).
- ^ 102.0 102.1 102.2 马克·马泽蒂(Mark Mazzetti)和马克·兰德勒(Mark Landler). Account Tells of One-Sided Battle in Bin Laden Raid. 《纽约时报》. 2011年5月4日 [2012年1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3月31日) (英语).
- ^ Damien McElroy. Osama bin Laden dead: son and presumed heir also killed in raid. 《每日电讯报》. 2011年5月2日 [2012年1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3月8日) (英语).
- ^ 卡洛塔·加尔(Carlotta Gall). Behind High Walls, Model Neighbors Were Harboring a Fugitive. 《纽约时报》. 2011年5月3日 [2012年1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2月25日) (英语).
- ^ Pauline Jelinek和Robert Burns. US: Only Single Bin Laden Defender Shot at SEALs. ABC News. 2011年5月6日 [2012年1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5月8日) (英语).
- ^ 106.0 106.1 106.2 尼古拉·史密斯(Nicola Smith)和克里斯蒂娜·兰姆(Christina Lamb). Geronimo! EKIA 38 minutes to mission success. 《The Australian》. 2011年5月9日 [2012年1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5月1日) (英语).
- ^ James Rosen. Bin Laden Killing: How the White House, Pentagon and CIA Botched the Storyline. 福斯新闻频道. 2011年5月6日 [2012年1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6月1日) (英语).
- ^ Martin Evans和Gordon Rayner. Bin Laden: How Obama team saw drama unfold. 《宪报》. 2011年5月3日 [2012年1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1月9日) (英语).
- ^ Michael Hirsh. Chambliss Has Questions on bin Laden Raid. 《National Journal》. 2011年5月5日 [2012年1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9月19日) (英语).
- ^ 查克·费尔(Chuck Pfarrer). SEAL Target Geronimo: The Inside Story of the Mission to Kill Osama bin Laden. 美国纽约: St. Martin's Press. 2011年11月8日: 第189页至第198页. ISBN 978-1250006356 (英语).
- ^ Osama bin Laden was a user of herbal viagra. 《每日电讯报》. 2011年5月9日 [2012年1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5月18日) (英语).
- ^ 查克·费尔(Chuck Pfarrer). SEAL Target Geronimo: The Inside Story of the Mission to Kill Osama bin Laden. 美国纽约: St. Martin's Press. 2011年11月8日: 第192页至第193页. ISBN 978-1250006356 (英语).
- ^ 布莱恩·罗斯(Brian Ross). The Young Wife Who Defended Osama Bin Laden. ABC News. 2011年5月4日 [2012年1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2月15日) (英语).
- ^ 罗伯特·布恩(Robert Booth)、杰森·伯克(Jason Burke)和赛义德·沙阿(Saeed Shah). Osama bin Laden death: How family scene in compound turned to carnage. 《卫报》. 2011年5月5日 [2012年1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6月12日) (英语).
- ^ 115.0 115.1 欧文·贝内特琼斯(Owen Bennett-Jones). Bin Laden: Pakistan intelligence agency admits failures. 英国广播公司. 2011年5月5日 [2012年1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3月20日) (英语).
- ^ 116.0 116.1 Declan Walsh. Osama bin Laden killing prompts US-Pakistan war of words. 《卫报》. 2011年5月4日 [2012年1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7月25日) (英语).
- ^ 鲍伯·卓津(Bob Drogin)、克里斯蒂·帕森斯(Christi Parsons)和肯·迪兰尼恩(Ken Dilanian). Obama's gamble. 《洛杉矶时报》. 2011年5月3日 [2012年1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9月6日) (英语).
- ^ 118.0 118.1 马莎·拉达茨(Martha Raddatz)、杰克·泰伯(Jake Tapper)和杰西卡·霍珀(Jessica Hopper). Osama Bin Laden Raiders Encountered False Door, Found Small Arsenal in Compound. ABC News. 2011年5月5日 [2012年1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2月15日) (英语).
- ^ Adam Goldman和Chris Brummitt. Bin Laden's demise: Long pursuit, burst of gunfire. 美联社. 2011年5月2日 [2012年1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7月6日) (英语).
- ^ Stacia Deshishku. Wild moments during daring SEAL assault. 有线电视新闻网. 2011年5月3日 [2012年1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5月18日) (英语).
- ^ 米切尔·艾伦(Michael Allen)和强·艾伦(Jon Allen). What DOD says happened at the OBL compound. 《Politico》. 2011年5月2日 [2012年1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12月16日) (英语).
- ^ 比尔·葛茨(Bill Gertz). Inside the Ring. 《华盛顿时报》. 2011年5月11日 [2012年1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5月19日) (英语).
- ^ Tony Capaccio. V-22 Osprey Flew Osama Bin Laden To Navy Ship After Death. 彭博新闻社. 2011年6月14日 (英语).
- ^ Chris Lawrence. 'No land alternative' prompts bin Laden sea burial. 有线电视新闻网. 2011年5月2日 [2012年1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2月9日) (英语).
- ^ Jim Garamone. Bin Laden Buried at Sea. 美军新闻局(American Forces Press Service). 2011年5月2日 [2012年1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7月29日) (英语).
- ^ 126.0 126.1 伊丽莎白·巴米勒(Elisabeth Bumiller)和约翰·利兰(John Leland). Islamic Scholars Split Over Sea Burial for Bin Laden. 《纽约时报》. 2011年5月2日 [2012年1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5月19日) (英语).
- ^ Robert Burns. AP source: DNA IDs bin Laden, wife named him in raid. 《今日美国》. 2011年5月2日 [2012年1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6月2日) (英语).
- ^ Jeff Mason、Alister Bull和Sandra Maler. Bin Laden hid behind women in firefight: White House. 路透社. 2011年5月2日 [2012年1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9月24日) (英语).
- ^ Elizabeth Flock. Updated: Bin Laden’s wife not used as human shield. 《华盛顿邮报》. 2011年5月2日 [2012年1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2月15日) (英语).
- ^ Osama Bin Laden's body 'identified by sister's brain'. 《每日电讯报》. 2011年5月2日 [2012年1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2月14日) (英语).
- ^ 131.0 131.1 131.2 131.3 Background Briefing with Senior Intelligence Official at the Pentagon on Intelligence Aspects of the U.S. Operation Involving Osama Bin Laden. GlobalSecurity.org. 2011年5月7日 [2012年1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4月3日) (英语).
- ^ Osama bin Laden killed in Pakistan, says Obama. 《黎明》(Dawn). 2011年5月2日 [2012年1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5月3日) (英语).
- ^ 珍·泊尔兹(Jane Perlez). Pakistani Army Chief Warns U.S. on Another Raid. 《纽约时报》. 2011年5月5日 [2012年1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4月3日) (英语).
- ^ Bin Laden operation conducted by US forces: Pakistan. 《黎明》(Dawn). 2011年5月2日 [2012年1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4月29日) (英语).
- ^ 135.0 135.1 Alex Rodriguez. Suspicions grow over whether Pakistan aided Osama bin Laden. 《洛杉矶时报》. 2011年5月2日 [2012年1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5月5日) (英语).
- ^ 阿西夫·阿里·扎尔达里. Pakistan did its part. 《华盛顿邮报》. 2011年5月3日 [2012年1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7月29日) (英语).
- ^ Tom Wright. Pakistan Warns U.S. Against Raids. 《华尔街日报》. 2011年5月6日 [2012年1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10月6日) (英语).
- ^ 138.0 138.1 卡洛塔·加尔(Carlotta Gall). U.S. Still Waits for Access to Bin Laden Widows. 《纽约时报》. 2011年5月10日 [2012年1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2月15日) (英语).
- ^ 克里斯蒂娜·兰姆(Christina Lamb). 'CIA mole guided' SEALs to Osama bin Laden. 《The Australian》. 2011年5月23日 [2012年1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10月31日) (英语).
- ^ Was there a mole inside Bin Laden's hideout helping the Navy SEALs? The secret 'pocket guide' that may prove Al Qaeda leader was betrayed from within. 《每日邮报》(Daily Mail). 2011年5月22日 [2012年1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1月24日) (英语).
- ^ Mike Butcher. Here’s the guy who unwittingly live-tweeted the raid on Bin Laden. TechCrunch. 2011年5月2日 [2012年1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5月23日) (英语).
- ^ Qaswar Abbas和Sandeep Unnithan. How Pak is Trapped in Web of Deceit. 《India Today》. 2011年5月16日 [2012年1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6月8日) (英语).
- ^ A.R. Pakistan and Afghanistan, after bin Laden Badly spooked. 《经济学人》. 2011年5月4日 [2012年1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2月25日) (英语).
- ^ Leslie Miller. Navy SEAL Black Hawk was no ordinary chopper. ABC News. 2011年5月4日 [2012年1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5月9日) (英语).
- ^ Aliza Kassim和Giang Nguyen. A sleepy Pakistani city awakes to violence, a unique place in history. 有线电视新闻网. 2011年5月3日 [2012年1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5月13日) (英语).
- ^ Fawad Ali Shah. 'Can We Get Our Ball Back, Mister?' -- Living Next Door To Osama Bin Laden. 自由欧洲电台. 2011年5月3日 [2012年1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6月20日) (英语).
- ^ Usman Manzoor. 5, 2011 "Neighbours say Army came after Osama operation". 《卡拉奇新闻报》. 2011年5月5日 [2012年1月14日] (英语).
- ^ Chopper crashes, three blasts heard near PMA Kakul. Thenews.com.pk. 2011年5月2日 [2012年1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7月13日) (英语).
- ^ Differing accounts emerge of bin Laden raid. msnbc.com. 2011年5月4日 [2012年1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11月5日) (英语).
- ^ Shot dead 'with money sewn into his clothes': Bin Laden was captured alive and then executed, 'claims daughter, 12'. 《每日邮报》(Daily Mail). 2011年5月4日 [2012年1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4月17日) (英语).
- ^ 151.0 151.1 Mushtaq Yusufzai. Bin Laden’s daughter confirms her father shot dead by US Special Forces in Pakistan. 阿拉伯卫星电视台. 2011年5月4日 [2012年1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8月22日) (英语).
- ^ Special Report: Osama Bin Laden Killed. ABC News. 2011年5月1日 [2012年1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9月19日) (英语).
- ^ 153.0 153.1 153.2 153.3 布莱恩·斯特尔特(Brian Stelter). How the Bin Laden Announcement Leaked Out. 《纽约时报》. 2011年5月1日 [2012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5月18日) (英语).
- ^ 茱莉安娜·高德曼(Julianna Goldman). Osama Bin Laden Killed in U.S. Operation, Obama Says. 彭博新闻社. 2011年5月2日 [2012年1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12月4日) (英语).
- ^ Muhammad Babar Hussain. Bad weather caused Osama to live for 24 hours?. Pakistan Weather Portal. 2011年5月6日 [2012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12月23日) (英语).
- ^ 白宫. President Obama on Death of Osama bin Laden. YouTube. 2011年5月1日 [2012年1月2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2月15日) (英语).
- ^ Evan Salazar. Crowds gather in NYC, DC after bin Laden killed. 《旧金山纪事报》. 2011年5月2日 (英语).
- ^ Cristian Salazar. Crowds gather in NYC, DC after bin Laden killed. 美联社. 2011年5月2日 [2012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8月27日) (英语).
- ^ Craig Kanalley. Twitter Reactions To Osama Bin Laden's Death (TWEETS). 《哈芬登邮报》. 2011年5月2日 [2012年1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9月9日) (英语).
- ^ 艾莉西亚·索席斯(Alexia Tsotsis). Bin Laden Announcement Has Highest Sustained Tweet Rate Ever, At 3440 Tweets Per Second. TechCrunch. 2011年5月2日 [2012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0月12日) (英语).
- ^ Adam Rubin. Phillies crowd erupts in 'U-S-A' cheers. ESPN. 2011年5月3日 [2012年1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1月5日) (英语).
- ^ Kevin Kaduk. Video: Phillies fans chant ‘U-S-A!’ after Osama bin Laden news. 雅虎体育. 2011年5月2日 [2012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12月1日) (英语).
- ^ Wrestler's bizarre declaration of Osama bin Laden's death. 《每日电讯报》. 2011年5月3日 [2012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4月16日) (英语).
- ^ 法新社. Death of Bin Laden: Live report. Google新闻. 2011年5月2日 [2012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5月6日) (英语).
- ^ TTP says Osama aliv. GEO News. 2011年5月2日 (英语).
- ^ 巴基斯坦基地组织证实拉登被打死:这是一场灾难. 凤凰卫视. 2011年5月2日 [2012年1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4月5日).(简体中文)
- ^ 塔利班指挥官誓要为拉登之死发动报复行动. 凤凰卫视. 2011年5月2日 [2012年1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4月5日).(简体中文)
- ^ Peter Lee. Osama and the real Dalai Lama. 《亚洲时报在线》. 2011年5月13日 [2012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3月1日) (英语).
- ^ At War. Bin Laden’s Killing Helps President’s Poll Numbers. 《纽约时报》. 2011年5月4日 [2012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11月3日) (英语).
- ^ Will Van Sant和Carol Polsky. Bin Laden death spawns new fear, dread. 《新闻日》(Newsday). 2011年5月8日 [2012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5月14日) (英语).
- ^ Tom Wright. India Uses Osama Death to Pressure Pakistan. 《华尔街日报》. 2011年5月4日 [2012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2月25日) (英语).
- ^ 172.0 172.1 Aditi Phadnis. After Bin Laden: ‘Can India hunt down terrorists in Pakistan?’. 《论坛快报》(The Express Tribune). 2011年5月5日 [2012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3月7日) (英语).
- ^ Khalid Iqbal. Without Osama. Pakobserver.net. 2001年12月13日 [2012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3月16日) (英语).
- ^ 174.0 174.1 174.2 Dionne Searcey. Killing Was Legal Under U.S. and International Law, Many Experts Say. 《华尔街日报》. 2001年5月6日 (英语).
- ^ 175.0 175.1 175.2 175.3 175.4 175.5 Owen Bowcott. Osama bin Laden: US responds to questions about killing's legality. 《卫报》. 2011年5月3日 [2012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4月25日) (英语).
- ^ 176.0 176.1 176.2 176.3 Ariane de Vogue. Was Killing of Osama bin Laden Legal Under International Law?. ABC News. 2011年5月6日 [2012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7月12日) (英语).
- ^ 177.0 177.1 177.2 177.3 Jim Vicini和Andrew Longstreth. Analysis: Legal questions remain over bin Laden killing. 路透社. 2011年5月5日 [2012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2月25日) (英语).
- ^ 优素福·拉扎·吉拉尼. Pakistan PM's speech on Osama bin Laden situation (FULL-TEXT). 《International Business Times》. 2011年5月9日 [2012年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6月19日) (英语).
- ^ Declan Walsh. Osama bin Laden mission agreed in secret 10 years ago by US and Pakistan. 《卫报》. 2011年5月9日 [2012年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5月31日) (英语).
- ^ Osama dead: Musharraf says US op violated Pak sovereignty. 《India Today》. 2011年5月2日 [2012年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5月23日) (英语).
- ^ Bin Laden 'was unarmed' when shot dead. 半岛电视台. 2011年5月4日 [2012年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9月18日) (英语).
- ^ 182.0 182.1 埃里克·霍尔德. Transcript of Senate Judiciary Committee Hearing on Justice Department Oversight (PDF). 美国政府印刷局(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2011年5月4日 [2012年1月19日].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1年7月28日) (英语).
- ^ 183.0 183.1 183.2 183.3 Aidan Lewis. Osama Bin Laden: Legality of killing questioned. BBC News. 2011年5月12日 [2012年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2月15日) (英语).
"Killing a captive who poses no immediate threat is a crime under military law as well as all other law," he told the BBC World Service.
- ^ Afghanistan& the United Nations. 联合国. [2012年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10月31日) (英语).
- ^ Alan Silverleib. The killing of bin Laden: Was it legal?. 有线电视新闻网. 2011年5月4日 [2012年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5月6日) (英语).
The United States offered bin Laden the possibility to surrender, but he refused," Martin Scheinin, the United Nations' special rapporteur for human rights, said Tuesday. "Bin Laden would have avoided destruction if he had raised a white flag.
- ^ 186.0 186.1 186.2 Steven Edwards. UN human rights boss questions U.S. on legality of bin Laden killing. 《温哥华太阳报》. 2011年5月4日 (英语).
- ^ Is Osama bin Laden killing legal? International Law experts divided. 《International Business Times》. 2011年5月7日 [2012年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6月19日) (英语).
- ^ 本杰明·费伦茨(Benjamin B. Ferencz). A prosecutor's personal account: from Nuremberg to Rome. 美国纽约: 《国际事务杂志》(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1999年: 第456页至第470页 (英语).
- ^ 杰弗里·罗伯特森(Geoffrey Robertson). The point is, bin Laden should have been captured. 《The Belfast Telegraph》. 2011年5月4日 [2012年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5月23日) (英语).
- ^ 190.0 190.1 190.2 190.3 190.4 Hamza Hendawi. Osama Bin Laden Dead: Muslim Scholar Says Al Qaeda Leader's Sea Burial 'Humiliates' Muslims. 《哈芬登邮报》. 2011年5月2日 [2012年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6月15日) (英语).
- ^ Azard Ali. Local Muslims question sea-burial. 《新闻天》(newsday). 2011年5月3日 [2012年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6月15日) (英语).
- ^ 192.0 192.1 Obama says world safer without Bin Laden. 半岛电视台. 2011年5月3日 [2012年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9月19日) (英语).
- ^ 美國‧海葬奧沙馬‧恐引報復. 《星洲日报》. 2011年5月4日 [2012年1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8月12日).(中文)
- ^ Devin Dwyer. Osama Bin Laden Body Headed for Burial at Sea, Officials Say. ABC News. 2011年5月2日 [2012年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7月13日) (英语).
- ^ 布莱恩·韦德加(Brian Whitaker). Bin Laden's body buried at sea. 《卫报》. 2011年5月2日 [2012年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7月13日) (英语).
- ^ Hamza Hendawi. Islamic scholars criticize bin Laden's sea burial. 《圣地亚哥联合论坛报》(U-T San Diego). 2011年5月2日 [2012年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10月19日) (英语).
But Mohammed Qudah, a professor of Islamic law at the University of Jordan, said burying the Saudi-born bin Laden at sea was not forbidden if there was nobody to receive the body and provide a Muslim burial. "The land and the sea belong to God, who is able to protect and raise the dead at the end of times for Judgment Day," he said. "It's neither true nor correct to claim that there was nobody in the Muslim world ready to receive bin Laden's body."
- ^ 哈立德·拉蒂夫(Khalid Latif). My Take: Burial at sea shows compassion of Islamic law. 有线电视新闻网. 2011年5月2日 [2012年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5月18日) (英语).
- ^ 李奥·哈拉弗(Leor Halevi). Watery Grave, Murky Law. 《纽约时报》. 2011年5月7日 [2012年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2月15日) (英语).
- ^ Justin Nobel. Will Osama bin Laden get 72 Virgins? A talk with an Islam death expert. Blogs.funeralwise.com. 2011年5月4日 [2012年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11月8日) (英语).
- ^ Statement From the Family of Osama bin Laden. 《纽约时报》. 2011年5月11日 [2012年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5月21日) (英语).
- ^ 201.0 201.1 洁西卡·叶林夫(Jessica Yellin). Even more details on the OBL photos. 有线电视新闻网. 2011年5月3日 [2012年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12月16日) (英语).
- ^ Osama bin Laden compound in Abbottabad - in pictures. 《卫报》. 2011年5月4日 [2012年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6月27日) (英语).
- ^ 克里斯·奥布瑞顿(Chris Allbritton)、乔恩·波伊尔(Jon Boyle)和阿德里斯·拉蒂夫(Adrees Latif). Photos show three dead men at bin Laden raid house. 路透社. 2011年5月6日 [2012年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9月24日) (英语).
- ^ 法新社; 时事通信社. Cia shows 'gruesome' photos of bin Laden's body to some U.S. lawmakers. 《日本时报》. 2011年5月13日 (英语).
- ^ 美中央情报局开始向议员展示拉登尸体照片. 新浪. 2011年5月12日 [2012年1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5月15日).(简体中文)
- ^ The CIA has shown US politicians photographic proof of the death of al-Qai'da founder Osama bin Laden. 法新社. 2011年5月12日 [2012年1月19日] (英语).
- ^ Michael Winter. White House: Releasing 'gruesome' bin Laden photo could be 'inflammatory'. 《今日美国》. 2011年5月3日 [2012年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1月25日) (英语).
- ^ Jeff Mason和Philip Barbara. U.S. handling bin Laden's body in Islamic tradition. 路透社. 2011年5月2日 [2012年1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5月2日) (英语).
- ^ 凯文·德拉姆(Kevin Drum). Public Records Should be.....Public. 《琼斯母亲杂志》(Mother Jones). 2011年5月4日 [2012年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6月20日) (英语).
- ^ 凯文·德拉姆(Kevin Drum). I Still Think the Photos Should Be Released. 《琼斯母亲杂志》(Mother Jones). 2011年5月5日 [2012年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6月19日) (英语).
- ^ Alice Park. What Is Too Gruesome? An Argument for Releasing bin Laden’s Photo. 《时代》. 2011年5月4日 [2012年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6月19日) (英语).
- ^ 212.0 212.1 马莎·拉达茨(Martha Raddatz)、杰克·泰伯(Jake Tapper)和杰西卡·霍珀(Jessica Hopper). Release Bin Laden Death Photos? CIA Director Thinks It Will Happen. ABC News. 2011年5月3日 [2012年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5月23日) (英语).
- ^ 杰克·泰伯(Jake Tapper). Concerned About Potential Backlash, President Obama Won’t Release Photo of Bin Laden Corpse. ABC News. 2011年5月4日 [2012年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11月5日) (英语).
- ^ 214.0 214.1 史蒂夫·克罗福特(Steve Kroft). Obama on bin Laden: The full "60 Minutes" interview.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 2011年5月8日 [2012年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11月12日) (英语).
- ^ David Jackson. Obama on bin Laden photos: 'We don't trot out this stuff as trophies'. 《今日美国》. 2011年5月4日 [2012年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2月15日) (英语).
- ^ James Rosen和Steven Thomma. S.C. Sen. Graham wants bin Laden photos released. 麦克莱契公司(The McClatchy Company). 2011年5月5日 (英语).
- ^ Domenico Montanaro. Key Republicans say don't release bin Laden photo. NBC News. 2011年5月4日 [2012年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5月6日) (英语).
- ^ Members of Congress see bin Laden photos. 有线电视新闻网. 2011年5月11日 [2012年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11月24日) (英语).
- ^ 219.0 219.1 Kevin Bogardus. Watchdog group is prepared to sue for photos of bin Laden. 《The Hill 》. 2011年5月5日 [2012年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4月14日) (英语).
- ^ 220.0 220.1 Jenna Greene. Experts predict difficulties for news orgs' FOIA requests to release bin Laden photos. Law.com. 2011年5月4日 [2012年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2月4日) (英语).
- ^ 约翰·赫特森(John Hudson). First Lawsuit Filed for Bin Laden Death Photos. 《亚特兰大》(The Atlantic). 2011年5月13日 [2012年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10月5日) (英语).
- ^ 222.0 222.1 Richard Lardner. Pentagon: No quick review of bin Laden photos' bid. 《福布斯》 (英语).
- ^ 米拉尔·法赫米(Miral Fahmy)、克里斯·奥布瑞顿(Chris Allbritton)和奥古斯汀·安东尼(Augustine Anthony). Pakistan says had no knowledge of U.S. bin Laden raid. 路透社. 2011年5月3日 [2012年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11月21日) (英语).
- ^ 卡琳·布吕利亚尔(Karin Brulliard)和凯伦·迪扬(Karen DeYoung). Failure to discover bin Laden’s refuge stirs suspicion over Pakistan’s role. 《华盛顿邮报》. 2011年5月2日 [2012年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2月15日) (英语).
- ^ 225.0 225.1 225.2 Saba Imtiaz. Key al Qaeda operative lived in Abbottabad in 2003. 《论坛快报》(The Express Tribune). 2011年5月2日 [2012年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3月8日) (英语).
- ^ 226.0 226.1 马修·罗森堡(Matthew Rosenberg)和汤姆·莱特(Tom Wright). Pakistan Town Had Long Drawn Scrutiny. 《华尔街日报》. 2011年5月4日 [2012年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5月14日) (英语).
- ^ 马克·霍森巴尔(Mark Hosenball)和克里斯·奥布瑞顿(Chris Allbritton). Special report: Why the U.S. mistrusts Pakistan's spies. 路透社. 2011年5月5日 [2012年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9月24日) (英语).
- ^ Jamey Keaten和Asif Shahzad. AP Exclusive: 2 French men arrested in Pakistan. 美联社. 2011年4月15日 (英语).
- ^ Jay Solomon、Laura Meckler、Tom Wright和Zahid Hussain. Pakistan's bin Laden Connection Is Probed. 《华尔街日报》. 2011年5月2日 [2012年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5月9日) (英语).
- ^ 230.0 230.1 Did Pakistan Army shelter Osama?. 《印度快报》(The Indian Express). 2011年5月2日 [2012年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5月6日) (英语).
- ^ Obama kept Pakistan in dark about Osama attack. News One. 2011年5月2日 [2012年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5月23日) (英语).
- ^ Did Pakistan know of US raid to kill Osama?. 《Mid Day》. 2011年5月2日 [2012年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5月23日) (英语).
- ^ Tim Ross. WikiLeaks: Osama bin Laden 'protected' by Pakistani security. 《每日电讯报》. 2011年5月2日 [2012年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5月7日) (英语).
- ^ Massimo Calabresi. CIA Chief: Pakistan Would Have Jeopardized bin Laden Operation. 《时代 (杂志)时代》. 2011年5月3日 [2012年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5月4日) (英语).
- ^ 235.0 235.1 235.2 235.3 尼克·巴顿·沃尔什(Nick Paton Walsh). Official: Pakistan had but didn't probe data that helped make raid. 有线电视新闻网. 2011年5月2日 [2012年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2月15日) (英语).
- ^ Ewen MacAskill和Declan Walsh. Osama bin Laden: Dead, but how did he hide so long?. 《卫报》. 2011年5月3日 [2012年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10月26日) (英语).
- ^ Tom Wright. India Uses Osama Death to Pressure Pakistan. 《华尔街日报》. 2011年5月2日 [2012年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2月25日) (英语).
- ^ Andrew Woodcock. MP 'shocked' at bin Laden Pakistan discovery. 《独立报》. 2011年5月2日 [2012年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1月1日) (英语).
- ^ 莱吕恩·希尔豪斯(Raelynn Hillhouse). Bin Laden Turned in by Informant -- Courier Was Cover Story. 向我收费的间谍(The Spy Who Billed Me). 2011年8月7日 [2012年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12月6日) (英语).
- ^ 劳伯·凯莱(Rob Crilly). Osama bin Laden 'protected by Pakistan in return for Saudi cash'. 《每日电讯报》. 2011年8月10日 [2012年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6月12日) (英语).
- ^ 241.0 241.1 Arif Jamal. Former Pakistan Army Chief Reveals Intelligence Bureau Harbored Bin Laden in Abbottabad. 美国詹姆斯敦基金会(The Jamestown Foundation). 2011年12月22日 [2012年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5月8日) (英语).
- ^ Ismail Khan. Osama lived in Haripur before moving to Abbottabad. 《黎明》(Dawn). 2011年5月7日 [2012年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4月4日) (英语).
- ^ 越狱未遂?助美追踪拉丹的巴基斯坦医生被转移. 新华网. 2018-04-30 [2018-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7).
- ^ Shakil Afridi: The doctor who helped the CIA find Bin Laden. BBC. 2019-10-09 [2021-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1).
- ^ 拉登接班人扎瓦赫里更激进暴力. 凤凰卫视. 2011年5月3日 [2012年1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4月5日).(简体中文)
- ^ Most Wanted Terrorists. 联邦调查局. [2012年1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5月2日) (英语).
- ^ FBI将扎瓦赫里列为十大逃亡通缉犯之首. 凤凰卫视. 2011年5月3日 [2012年1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4月5日).(简体中文)
- ^ 248.0 248.1 248.2 Bob Orr和Pat Milton. Bin Laden phone numbers help spin intel web.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 2011年5月4日 [2012年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6月19日) (英语).
- ^ 布莱恩·罗斯(Brian Ross)和马修·莫斯克(Matthew Mosk). Osama Bin Laden Evidence Trove: U.S. Hopes to Follow al Qaeda's Money Trail. ABC News. 2011年5月3日 [2012年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4月28日) (英语).
- ^ Stealth helicopter revealed by bin Laden raid.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 2011年5月6日 [2012年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3月5日) (英语).
- ^ 251.0 251.1 251.2 比尔·斯卫特曼(Bill Sweetman)和艾米·巴特勒(Amy Butler). Bin Laden Raid Crash Helo Reveals Stealth. Aviation Week & Space Technology. 2011年5月5日 [2012年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6月18日) (英语).
- ^ Ron Moreau. Osama Was My Neighbor. 《每日野兽》(The Daily Beast). 2011年5月2日 [2012年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5月13日) (英语).
- ^ Salman Masood. Big Compound Stood Out, but Not Its Occupants, Neighbors Say. 《纽约时报》. 2011年5月2日 [2012年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2月15日) (英语).
- ^ Mark Huber. Bin Laden Raid Copters Effective, But Not New. 《Aviation International News》. 2011年5月29日 (英语).
- ^ Oliver Tree. Pakistan to let Chinese plunder secret U.S. stealth helicopter downed in Bin Laden raid. Mail Online. 2011年5月10日 [2012年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2月15日) (英语).
- ^ Panetta: US Concerned Over Pakistan's Relationships. RTTNews. 2011年8月17日 [2012年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9月21日) (英语).
- ^ 257.0 257.1 Serb discusses 1999 downing of stealth. 《今日美国》. 2005年10月26日 [2012年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7月13日) (英语).
- ^ Karin Brulliard. Pakistan to return U.S. helicopter tail, Kerry says. 《华盛顿邮报》. 2011年5月16日 [2012年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6月26日) (英语).
- ^ 259.0 259.1 Tejinder Singh. Kerry announces 'reset' button, Pakistan to return helicopter parts. Allheadlinenews.com. 2011年5月16日 [2012年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7月20日) (英语).
- ^ 格雷格·琳赛(Greg Lindsay). The Bin Laden Raid Could Transform Asia’s 21st Century Arms Race. 《Fast Company》. 2011年5月23日 [2012年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8日) (英语).
- ^ Report: Pakistan Granted China Access to U.S.'s Top-Secret Bin Laden Raid Chopper. 福斯广播公司. 2011年8月15日 [2012年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11月6日) (英语).
- ^ US helicopter wreckage: Pakistan denies giving China access. 论坛报业公司(Tribune Company). 2011年8月16日 [2012年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6月15日) (英语).
- ^ 侑约翰. From Guantanamo to Abbottabad. 《华尔街日报》. 2011年5月4日 [2012年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10月10日) (英语).
- ^ 侑约翰. The Unrepentant John Yoo: 'Enhanced Interrogation' Got Us bin Laden. 《亚特兰大》(The Atlantic). 2011年5月5日 [2012年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2月15日) (英语).
- ^ Marc A. Thiessen. Mukasey responds to McCain’s op-ed. 《华盛顿邮报》. 2011年5月12日 [2012年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2月15日) (英语).
- ^ Our view: If torture led to bin Laden, do ends justify the means?. 《今日美国》. 2011年5月9日 [2012年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4月30日) (英语).
- ^ 麦可·伊希考夫(Michael Isikoff). Bin Laden's death rekindles 'enhanced' interrogation debate. msnbc.com. 2011年5月2日 [2012年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6月18日) (英语).
- ^ 麦可·穆凯西. The Waterboarding Trail to bin Laden. 《华尔街日报》. 2011年5月6日 [2012年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10月14日) (英语).
- ^ 马修·亚历山大(Matthew Alexander). Tortured Logic. 《外交政策》. 2011年5月4日 [2012年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10月31日) (英语).
- ^ 270.0 270.1 Greg Sargent. John McCain to Bush apologists: Stop lying about Bin Laden and torture. 《华盛顿邮报》. 2011年5月12日 [2012年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9月16日) (英语).
- ^ 271.0 271.1 约翰·麦肯. Bin Laden’s death and the debate over torture. 《华盛顿邮报》. 2011年5月12日 [2012年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2月22日) (英语).
- ^ 马克·霍森巴尔(Mark Hosenball)和布赖恩·格罗(Brian Grow). Bin Laden informant's treatment key to torture debate. 路透社. 2011年5月12日 [2012年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11月21日) (英语).
- ^ Greg Sargent. Exclusive: Private letter from CIA chief undercuts claim torture was key to killing Bin Laden. 《华盛顿邮报》. 2011年5月16日 [2012年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8月11日) (英语).
- ^ Anna Mulrine. Military interrogators: Waterboarding didn't yield tips that led to bin Laden. 《基督科学箴言报》. 2011年5月5日 [2012年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1月12日) (英语).
- ^ 275.0 275.1 To the bottom of the sea: Bin Laden's last day. CBS晚间新闻. 2011年5月2日 [2012年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11月10日) (英语).
- ^ 276.0 276.1 Native Americans object to linking Geronimo to bin Laden. 有线电视新闻网. 2011年5月5日 [2012年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1月20日) (英语).
- ^ 277.0 277.1 萨凡纳·古费尔(Savannah Guthrie). Behind code words 'Geronimo' and 'Jackpot. MSNBC. 2011年5月3日 [2012年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11月10日) (英语).
- ^ 'For God and Country Geronimo, Geronimo, Geromimo'. 视博恩. 2011年5月3日 [2012年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8月20日) (英语).
- ^ AP: Bin Laden raid was a one-time mission. 《今日美国》. 2011年5月17日 [2012年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8月21日) (英语).
- ^ John C. Fredriksen. American Military Leaders: From Colonial Times to the Present. 美国圣塔芭芭拉: ABC-CLIO. 1999年6月1日: 第291页 [2012年1月19日]. ISBN 978-1576070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5月10日) (英语).
- ^ 詹姆士·哈利(James L. Haley). Apaches: A History and Culture Portrait. 美国诺曼: 奥克拉荷马大学出版社(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 1997年9月15日: 第369页 [2012年1月19日]. ISBN 978-080612978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5月10日) (英语).
- ^ 尼利·塔克(Neely Tucker). American Indians object to ‘Geronimo’ as code for bin Laden raid. 《华盛顿邮报》. 2011年5月4日 [2012年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6月26日) (英语).
- ^ Jeff Houser. Letter to President about Geronimo. 锡尔堡阿帕契族(Fort Sill Apache Tribe). 2011年5月日 (英语).
- ^ 284.0 284.1 284.2 284.3 Some Native Americans angry over use of Geronimo's name in bin Laden operation. 美联社. 2011年5月5日 [2012年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3月23日) (英语).
- ^ 诺姆·杭士基. Noam Chomsky: My Reaction to Osama bin Laden’s Death. 《格尔尼卡杂志》(Guernica Magazine). 2011年5月6日 [2012年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5月13日) (英语).
- ^ Matea Gold和Eryn Brown. Sea burial fodder for conspiracy theories. 《洛杉矶时报》. 2011年5月3日 [2012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5月12日) (英语).
- ^ Ramin Mostafavi、Edith Honan、Christopher Wilson和Mark Egan. Bin Laden dead? Again? Conspiracy theories abound. 路透社. 2011年5月3日 [2012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2月25日) (英语).
- ^ Osama bin Laden killed: conspiracy theories proliferate in wake of raid. 《每日电讯报》. 2011年5月3日 [2012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3月4日) (英语).
- ^ Conspiracy Theory Poll Results. 公共政策民调基金会. 2013-04-02 [2017-04-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30) (英语).
- ^ As Trump’s chief conspiracy theory suffers a major blow, he reaches for more desperate ones. [2020-1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5).
外部链接
[编辑]- (英文) Modélisation 3D du compound de Ben Lade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英文) Osama Bin Laden Dead(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简体中文) 专题:美军击毙本·拉登(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