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夫
陈立夫 | |
---|---|
中华民国第1任立法院副院长 | |
任期 1948年5月17日—1948年12月24日 | |
主席 | 蒋中正 |
立法院院长 | 孙科 |
前任 | 行宪后首任 |
继任 | 刘健群 |
中华民国行政院政务委员 | |
任期 1949年6月12日—1950年3月10日 | |
行政院院长 | 阎锡山 |
任期 1948年12月22日—1949年3月21日 | |
行政院院长 | 孙科 |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第9任教育部部长 | |
任期 1938年1月1日—1944年11月20日 | |
行政院院长 | 孔祥熙 蒋中正 |
前任 | 王世杰 |
继任 | 朱家骅 |
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秘书长 | |
任期 1929年3月—1931年6月 | |
继任 | 丁惟汾 |
个人资料 | |
性别 | 男 |
出生 | (大清光绪二十六年七月二十七日) 大清浙江省湖州府乌程县 | 1900年8月21日
逝世 | 2001年2月8日 台湾台中市北区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 | (100岁)
墓地 | 台湾新北市五股区观音山五股示范公墓 |
籍贯 | 浙江吴兴 |
国籍 | 大清(1900年-1912年) 中华民国(1912年-2001年) |
政党 | 中国国民党 |
配偶 | 孙禄卿 |
儿女 | 陈泽安 陈泽宁 陈泽容 陈泽宠 |
亲属 | 陈其业(父) 陈其美(叔) 陈果夫(兄) |
经历
|
陈立夫(1900年8月21日—2001年2月8日),名祖燕,字立夫,以字行,浙江省吴兴县(今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人,北洋大学(今天津大学)采矿学系毕业。1924年,获美国匹兹堡大学采矿学硕士学位。父陈其业,字勤士,兄陈祖焘,字果夫。其二叔陈其美,于辛亥革命初期与黄兴同为孙中山的左右股肱,陈其美与蒋中正关系密切,为蒋中正结义之兄,将蒋中正引荐于孙中山,而蒋提拔陈果夫、陈立夫两兄弟,蒋陈两家可以说是没有陈其美就没有蒋中正,没有蒋中正也没有陈氏二兄弟的相互提拔的关系。陈立夫另外曾化名李融清、辜君明。
生平
[编辑]早年生活
[编辑]陈立夫与其兄陈果夫是中国国民党重要人物。兄弟俩早年入私塾,师为若臣。1911年,陈立夫迁居上海后考取了南洋路矿学校,毕业后,陈立夫因家中被袁世凯抄家,家庭经济拮据难以继续支持其学业。但其执意求学,私下报考了位于天津的国立北洋大学。1917年,陈立夫以上海第5名的成绩考入天津北洋大学学工矿后,家中同意其继续学业并为其筹集学费,就学期间,陈立夫曾为其老家湖州的富人测量田地、绘制地图,赚取学杂费,以维持学业。自北洋大学毕业后,陈立夫赴美留学。1924年,他取得美国匹兹堡大学冶矿硕士,在史克兰敦当了8个月的实习矿工后回国。
陈立夫后来在回忆录里讲,他原来准备接受中兴煤矿公司聘任采矿工程师赴美工作,向蒋中正辞行,大哥陈果夫转来蒋的两份电报,蒋表示希望陈立夫能到广州协助自己。陈立夫志向本不在政治,但因陈果夫的劝说以及与蒋的叔辈关系,还是去了广州。原以为只是帮忙一段时间,便马上再回去投身采矿。但在北伐前夕,当时蒋中正广罗人才留用了陈立夫,陈从此踏入政坛,没成为一名工程师,弃工从政。
陈立夫27岁即出任蒋中正的机要秘书,深得信任。29岁任中央党部秘书长,是国民党史上最年轻的中央党部秘书长,负责人事及组织工作。1931年,31岁的陈立夫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央组织部是国民党党内安全特务机构。中央组织部调查科下面有三个组:第一组组长是徐恩曾,第二组组长是戴笠,第三组组长为丁默邨。后来一组、二组分别发展壮大成中统局和军统局,丁默邨的三组被撤销,导致丁默邨投靠汪兆铭,而作家张爱玲的短篇小说《色,戒》,就被认为是在讲述丁默邨投靠汪兆铭后的故事。在国民党内,陈果夫和陈立夫的派系被称为“二陈”或者CC系。CC系虽被称为二陈的私人系统,实际上所指的是当时的中央人士所聚集的中央俱乐部(Central Club)。二陈掌管国民党党务机构,时称“蒋家天下陈家党”。而在所谓民国四大家族中,只有陈家与蒋宋孔三家没有姻亲关系。
陈立夫在中国医学的维护与转型中,也扮演过重要角色。1920年代,中国鼠疫、疟疾等传染病肆虐,中医遭到西医药物压制,被汪兆铭为首的官员强硬取缔。陈立夫和其兄长陈果夫挺身而出,与胡汉民等学者在1930年召开“国医馆筹备大会”,要“以科学方法整理中医学术”,陈立夫被推为理事长,后来这一天,也成为国医节,使中医避过被废除的命运,可以说中医是由二陈出面所拯救留下的。
1937年1月1日,毛泽东、周恩来电潘汉年称,速与陈立夫接洽,中共愿与宋子文、孙科、冯玉祥各方面商洽团结一致挽救危局之方法;并告知红军已集结训练,静待划定防地,准备抗日,绝无扰乱中央军及侵入中国国民党区域之企图[1]:5328。1月2日,中共中央指示潘汉年以全权代表身份与蒋中正、陈立夫继续交涉;并指示其了解蒋中正与何应钦对西安问题意见是否一致;中共在当前仍保持调人之地位[1]:5328。4月,蒋经国到南京拜访陈立夫。蒋经国抱怨蒋中正还没见他。陈立夫说:“你现在还是共产党员,而且还写信骂他,你必须先写信给他,向他报告,你已经不是共产党员,希望加入国民党。”[2]
国府教长任内
[编辑]1938年,陈立夫38岁任教育部长,正是抗战最艰辛时刻,陈立夫坚持教育是百年大计,当时喊出“战时如平时”口号,陈任部长后的首要工作,便是主持了大学内迁,迁得最远的便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以及南开大学,初迁长沙,合设长沙临时大学,再迁蒙自和昆明,改称西南联大,西南联大后来也创造了中国教育史的一个奇迹。陈立夫任部长时期另外实施“贷金”政策,由国家借钱给学生念书,成立了“贷金”,也就是现在的助学贷款来帮助学生念书及出国留学,造就许多现代对国家有成就之学者。诺贝尔奖金得主杨振宁、李政道二位就是其中受惠者。另外大学全国统一招生制度、全国各级教育、师范教育培训制度和教师退休金制度以及教师节等,也都是他在任教育部部长时创立的。
在烽火连天的岁月,陈立夫还做过一件当时看来似乎不急却影响绵远的事。为了奖励外国青年研究中国的语文、历史和文化,增进对中国的了解,1944年,中国在英国的牛津、伦敦,美国哈佛、耶鲁、芝加哥、哥伦比亚,印度的加尔各答等十来所大学,共设立了50个名额的奖学金,每年每个名额提供1500美金,凡是在这些大学肄业的非中国学生选学中国语言、历史、政治、经济、地理等学科一年以上,有相当成绩者都可申请。以后又扩大到英国剑桥、美国斯坦福等多所名牌大学。这一奖学金专案延续到1948年度国民党将要溃败前夕。享受过这一奖学金的学生中,出现了不少汉学家,其中如耶鲁大学的名教授吴克 (Prof. Richard L. Wallker)、曾任哥伦比亚大学副校长的狄百瑞(Prof.W.T.Debary) 等。
1947年,陈立夫当上了《时代》Time杂志一期的封面人物。4月7日,中国国民党中常会通过蒋中正提出之国府五院院长名单,孙科为国府副主席,张群、孙科、居正、于右任、戴传贤分别为行政、立法、司法、监察、考试五院院长;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张人杰、李煜瀛、冯玉祥、阎锡山、柏文蔚、熊克武、孔祥熙、程潜、李宗仁、何应钦等,秘书长陈立夫[1]:8336。
1948年后
[编辑]1948年陈立夫曾受命到美国为杜威助选,结果杜威落选,而国民党亦因而开罪上台之杜鲁门。另任中央政校代校长,后又担任国大代表、立法院副院长及行政院政务委员等职,可说历任所有党政要职,陈立夫还成了《时代》杂志1947年5月26日号一期的封面人物。
1949年3月1日,陈立夫于台中发表谈话称:“合则相亲,异则相对,强不凌弱,众不暴寡,乃和平之真谛。”;并云今后将从事伦理哲学撰述工作[1]:8831。中华民国搬迁台湾后,蒋介石为整顿在台势力,并受到陈诚掌握军权逼迫,蒋介石面临党内空前的压力。1950年3月,在陈立夫辞去行政院政务委员后,蒋介石聘其为总统府资政;7月26日,蒋介石宣布由他指定的中央改造委员和中央评议委员名单,陈果夫只得了个中央评议委员的虚衔,陈立夫则完全被排除在外。
1950年8月,陈立夫以参加道德重整会议的名义,带全家离开台湾出国,定居美国新泽西州的一个小镇,开始了远离政治的生活,以经营农场养鸡、卖皮蛋、粽子等食品为生。1951年,陈果夫在台湾去世。当时蒋介石给陈立夫一封信,告之已处理陈果夫的丧事,暗示陈立夫不要回台湾,蒋介石曾两次亲临吊唁陈果夫这位党国要员,却没有让陈立夫回国奔丧,主要是因为台湾原是陈诚经营起来的,陈立夫是蒋中正原来的膀臂,蒋介石出于对台湾政治稳定的考虑,用人谋事不得不权衡应对。1961年,陈立夫第一次获准回来探望他病重的父亲,陈立夫因为人气太旺,回台湾的时候来机场接他的人爆满,当时陈立夫虽离开政治中心已11年,但在台湾及国民党内的人气还是很高。为了避免陈诚猜忌,陈立夫在处理父亲后事后并未久留就回了美国。陈在美养鸡时间曾多次受蒋中正邀任职务,其中包括联合国代表,日本大使,考试院院长,西班牙大使,希腊大使,以及巡回大使,但陈立夫均未接受。
陈立夫在美国为了谋生,制售皮蛋、辣椒酱、粽子,在唐人街华人中小有名气。同时,陈立夫写作完成了《四书道贯》一书。
晚年生活
[编辑]晚年受招回台湾后陈立夫多次婉拒蒋中正提出之政治职务,但总是以总统府资政的身分襄助文化复兴运动。陈在大陆时已大力提倡中华文化,回台后更专注于文化上的工作,在蒋中正授命下于台中市中国医药学院担任董事长,将中国医药学院提升到现今的规模并成立中国医药学院附属医院,尤其对中医的保存以及贡献功不可没。
“陈立夫则以父亲拒绝离粤据为己功六十八年立夫为此说时儿即已发表‘沉思于慈湖之畔’一文以事实予以澄清”[3]
1983年1月24日,宋美龄函电蒋经国:
“沉思于慈湖之畔一册见书内答复立夫对父亲之说法非常适当甚慰”[4]
陈立夫在1982(民国71)年4月8日获得第一届行政院象征文化界最高荣誉的“行政院文化奖”,以表扬对维护发扬中华文化之特殊贡献。颁奖仪式于行政院大礼堂举行首届颁奖典礼,由前总统严家淦主持,包括行政院长孙运璿、各机关首长及得奖人家眷共100多人参加。
90岁那年,以一生写书法募款所得成立立夫医药研究文教基金会,用以鼓励国内外从事中医药及文化学术高深之研究及推广,在当时中医不被相信以及被打压的情况下极力推崇中医,因此有“中医保镳”的称号,对中华文化以及儒家思想也有极大贡献。虽返华后主动退出政坛,但因是国民党元老并对中华文化及中医药贡献许多,仍非常受两岸政治人物、学者及中医界人士尊敬。陈立夫一生写了30本书、编了70本书、翻译了15本书,他的许多思想都在他的作品中集中得以反映。著有《陈立夫讲唯生论》、《四书道贯》、《成败之鉴》、《我怎样活到一百岁》、《孟子之政治思想》、《孟子之伦理道德思想》、《人理学》、《中医科学理论基础之发现,及中医合作之必然性》、《国父道德言论类辑》与《中华医药专辑》,并主编《孔子学说对世界之影响》、《中华文化概述》、《易学应用之研究》三辑,及主持译印英人李约瑟所着《中国之科技与文明》等书。
陈立夫对两岸和平共处以及希望两岸统一也做过许多努力与建议。他在自传《成败之鉴》中提到在1988年“我与赵耀东同志、连同中央评议委员32人,提案以中国文化建立两岸之共信,并以一百亿元与中共共同开始建设国父实业计画之一部分。藉以建立互信,进而达致两岸之和平统一,此案通过中央评议会议,此一构想有胜于三民主义统一中国之号召,中共方面有赵紫阳政之反应赞成,但吾政府方面,似怕中共之乏诚意,未有进行,尽管海内外各方面反应极佳,此案仍不免胎死腹中,殊为可惜。”
另外在中国国民党第十五届中央评议委员第四次会议上,陈立夫与梁肃戎联署提交《国共第三次合作,共议和平统一案》,提出三点具体建议:第一,由连战率团访问大陆,与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进行高峰会议,发表声明,共同反对台独,朝向统一的道路前进;第二,加强国共两党间的合作,组成国家统一委员会,在两岸互设办事处,进行政治、经贸、文化、体育等各项交流活动;第三,在最短期间内积极推动三通,增进两岸人民感情,减少敌意,为两岸和平统一奠定基础。此提议除设置国统会外,其馀未经当时政府采纳。
中华人民共和国前总理周恩来曾赞许陈立夫说:“陈立夫是一位值得被尊敬的敌人。”[5]
逝世
[编辑]陈立夫于2001年2月8日晚8时50分左右在医院的加护病房辞世,走过跨越1世纪的人生,享嵩寿101岁。墓地位于观音山区台北县五股乡成州村西云寺址旁的五股示范公墓内。
“ | 总统府前资政、私立中国医药学院董事长陈立夫,襟期闳远,性行谦冲。幼承庭训,饱读经史。及长志怀奇节,精研工矿,荣获美国匹茨堡大学硕士学位。学成遄归,膺任黄埔军校校长先总统 蒋公机要秘书,参与东征、北伐各役,发明密码编译制作,设立短波无线电台,启用新知,决胜千里;敉平动荡,卓著勋绩。抗日军兴,洊膺教育部部长,制定战时教育纲领,抚辑流亡学生,为国育才,成效斐然。行宪伊始,先后出任立法院副院长、行政院政务委员、总统府资政等职,谠论嘉谟,益宏靖献。公馀治学勤奋,著作等身,尤以“四书道贯”一书,穷理致义,善导群生;宏扬儒学,蜚声寰宇。晚岁获聘私立中国医药学院董事长,阐扬中华医药精髓,倡导中西医药一体,发隐抉微,中外同钦。期颐上寿,人瑞国珍。兹闻溘逝,怆悼殊深,应予明令褒扬,以示政府笃念耆贤之至意。
总 统 陈水扁 行政院院长 张俊雄 |
” |
家庭
[编辑]陈立夫与孙禄卿结为夫妻,育三子一女,孙禄卿早年毕业于上海美专,为国画大师刘海粟弟子。陈立夫与孙禄卿都是浙江湖州人,是指腹为婚的。13岁那年订婚,直到23岁陈立夫出国前才第一次见过面。虽然是老式婚姻,但感情很好,共同生活了65年。陈立夫自己总结的婚姻经验是“爱其所同,敬其所异”。子女中唯一留在台湾的只有最小的儿子陈泽宠一家,其他后人均在美国定居。
陈泽安,毕业于金陵大学农学系,赴美深造于威斯康辛大学获硕士学位,再于新罕姆西夏大学获博士,是植物病理学家,现定居美国。育有三子一女,陈绍虞,陈绍舜,陈绍玲,陈绍瑾。
陈泽甯,毕业于台湾国立台湾大学,后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机械工程博士学位,现定居美国。育有三子,陈绍文,陈绍彬,陈绍杰。
陈泽容,16岁时就赴美学音乐,于美国乔治亚学院获美术学士,现在美国定居。育有二子一女,俞国平,俞小容,俞季平。
陈泽宠,美国普度大学航空工程系学士,普度大学MBA和工业设计系的双科硕士。曾接手担任财团法人立夫医药研究文教基金会董事长,是陈立夫子女中唯一未赴美定居者。其妻林颖曾为国学大师林尹之女。2005年8月赴北京旅游,因感冒不适到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检查,却被建议切除肝肿瘤,手术中大量出血,术后病情恶化,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却无积极处理,转至武警总医院紧急换肝后仍告不治,享寿六十四岁。其妻林颖曾为此,提出非常多的证据有关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严重失责并试图隐瞒事实。[6]其育有二子,陈绍诚,陈绍仁。
陈泽宠长子陈绍诚为台湾著名时尚F4, 现继承陈立夫遗志推广中华文化、儒学、中医药。
其他
[编辑]中国医药学院事件:对于外界质疑的中国医药学院校产纠纷,陈立夫三子陈泽宠说,学校并没有校产之争。陈泽宠透露陈立夫的遗愿是希望中国医药学院成为国立的综合大学。
紫砂壶事件:陈立夫三子陈泽宠媳林颖曾代表陈立夫的子女,于2005年8月对北京中拍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将拍卖之120件“陈立夫旧藏紫砂壶”一事发表声明,称陈立夫一生从没有收藏过紫砂壶,关于“所拍紫砂壶系陈立夫当年所有”的说法纯属子虚乌有。
林颖曾向媒体展示了居住美国的陈立夫次子陈泽宁的亲笔信函说明,这封信中写到:“泽宠弟、颖曾妹:近日读新闻之‘陈立夫珍藏紫砂壶将在京拍卖’大感错愕。此事决非事实,有害父亲生前的清名。我们都知道父亲一生不是个有收藏嗜好的人,难得有几件有价值的艺术品,他一向都让母亲和我们兄弟们知道,我们既然都不知道这些紫砂壶,那就决不可能是事实。兹请弟妹查清此次消息的来源,作充分的了解和适当处理,以免让此事有伤于父亲的清名。”[7]
北京中拍国际拍卖公司于2005年8月14日以人民币七百八十万元起拍价“陈立夫旧藏紫砂壶”120件,但由于紫砂壶是否为陈立夫珍藏有争议,这批拍品因无人竞投而流拍。
履历
[编辑]年份 | 事件 |
1922年 | 毕业于北洋大学采矿系。 |
1925年 | 获美国匹兹堡大学采矿学硕士学位。 |
1925年9月 | 回国,任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校长办公厅机要秘书,随侍蒋介石。 |
1928年4月27日-1928年6月30日 | 任(国民政府)战地政务委员会委员。 |
1928年-1931年 | 任(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委员。 |
1928年 | 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调查科主任。 |
1929年 | 任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时年29岁,是国民党历史上最年轻的秘书长。 |
1929年-1931年 | 任导淮委员会委员(国民政府) |
1929年2月-1932年12月 | 任考选委员会委员(国民政府) |
1931年 | 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部长。 |
1933年10月5日-1938年3月5日 | 任国民政府委员 |
1933年-1947年 | 任全国经济委员会委员(国民政府) |
1934年 | 任国民政府土地委员会主任委员。 |
1938年1月1日-1944年11月20日 | 任教育部部长(国民政府) |
1939年 | 任战地党政委员会委员(国民政府) |
1944年 | 任正中书局董事长 |
1947年-1950年 | 任中央日报董事长 |
1948年6月18日-1948年12月22日 | 任立法院副院长 |
1948年12月22日-1949年3月21日 | 任行政院政务委员 |
1949年 | 随中华民国政府去台湾。 |
1949年6月12日-1950年3月10日 | 任行政院政务委员 |
1950年3月-1996年5月19日 | 任总统府资政 |
1950年7月-2001年2月8日 | 任中国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 |
1951年 | 赴美国定居。 |
1967年8月23日-1991年3月27日 | 任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副会长 |
1967年-2001年2月8日 | 任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总会中西医合作推行委员会主任委员 |
1966年 | 贺蒋介石八十大寿,首次返台 |
1967年-2001年2月8日 | 任中华民国孔孟学会理事长 |
1969年 | 于台湾定居,历任中国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中国医药学院董事长、孔孟学会理事长等职。 |
1972年-2001年2月8日 | 任中国医药学院董事长 |
1989年 | 创立财团法人立夫医药研究文教基金会任董事长 |
2000年10月 | 因肺炎并发心肌梗塞而住进医院。 |
2001年2月8日 | 晚近九时 在台中市中国医药学院附设医院逝世。 |
参考文献
[编辑]- ^ 1.0 1.1 1.2 1.3 李新总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韩信夫、姜克夫主编 (编). 《中華民國史大事記》. 北京: 中华书局. 2011. ISBN 9787101079982.
- ^ 陈立夫1996年5月29日接受陶涵访谈时所表示,载陶涵著,《台湾现代化的推手——蒋经国传》,林添贵译,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第85页。
- ^ 周美华、萧李居编,《蒋经国书信集——与宋美龄往来函电》(下),台北“国史馆”出版,2009年,第335页
- ^ 周美华、萧李居编,《蒋经国书信集——与宋美龄往来函电》(下),台北“国史馆”出版,2009年,第348页
- ^ 苏原. 中统大佬传奇 周恩来曾称陈立夫是值得尊敬的敌人 (4). 人民网. 2010-02-08 [2017-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26) (中文(中国大陆)).
一直与陈氏兄弟在公开和秘密两条战线斗争的周恩来,曾称陈立夫是位“值得尊敬的敌人”。
- ^ 如何自保?中国就医 最好选外国医院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自由时报电子报,2007-09-02
- ^ “陈立夫紫砂壶”拍卖起纠葛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博宝艺术网,2008-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