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皇帝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皇帝意指帝國國家元首,是一類在東西方各國的統治者中佔據最高位置君主頭銜

皇帝屬於眾多君主制的頭銜之一,在世俗方面基本能凌駕於其他所有頭銜之上,比國王親王大公等頭銜都還要再高階。「皇帝」本為漢語中專制王朝君主的稱號,是由秦始皇所創造(德高三皇,功蓋五帝),近代用來對譯歐洲語言中「Emperor」、「Caesar」一類來自羅馬皇帝稱號的詞,以及歷史上的領土大國多民族大國殖民帝國統治者。漢語中沒有性別區分,男女都稱皇帝(如武則天自封「聖神皇帝」),但在西方語言中,男女有別,如皇帝職位由女性擔任,則稱「Empress」(女皇女帝),區別於男性的Emperor。

在大多數西方語言的語境中,日本天皇是唯一在官方層面上仍然以「皇帝」爲頭銜的君主[1][2]。中文在使用上較西方語言更不嚴謹一些,因此有時在稱呼時會將歐洲各國君主的頭銜混淆為「皇」,如「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等。但嚴格來說,此為誤用,其正式頭銜應為國王(King)或女王(Queen)。

概論

[編輯]

皇帝是一種君主,為君主制國家元首使用的稱號之一。帝國君主通常為世襲,但也有通過選舉和指定產生的。皇帝的稱謂,依地區與歷史而有所不同,如大王單于可汗大汗奧古斯都凱撒/沙皇哈里發蘇丹天皇等 ,都曾被使用為皇帝的稱號之一。在北非中東還有稱王中之王(舊譯作「萬王中王」),這也是對於救世主的稱呼,隱含了政教合一的意思。

沒有一個單一、客觀而一致的標準,來定義帝國與皇帝。在現代廣泛定義中,任何一個帝國的統治者,都可以被稱為皇帝;反過來說,任何一個被皇帝統治的領土,都可以被廣泛稱為帝國[3]。皇帝與國王之間的差異,也沒有一定的標準,在一般的說法中,皇帝是指擁有最大權勢的國王,比一般的國王擁有更大的權勢與領土,但他們的實際影響力與權力則依各時代與地區而有所不同。有以皇帝統治下諸王國的制度,也有很多領土不大,統治民族也不多的王國或公國,其君王名號冠上皇帝,自稱為帝國(如大日本帝國奧地利帝國等),或有帝國的型態卻仍以國王為最高尊號的國家,如英國國王,直至1876年加上印度皇帝的稱號,方正式被稱為大英帝國,法國也僅在拿破崙一世拿破崙三世在位時稱為帝國。

皇帝通常會自我表述為人類世界中唯一合法的統治者,有權力統治全部已知的人類世界。但隨着世界知識的擴大,人類開始知道在自己國家領土之外,其他國家也有廣大的土地和人民,也同樣有類似皇帝的君主,也一樣自稱是世界上唯一的天子。逐漸地,皇帝們喪失了人類唯一的合法統治者的意義,僅強調大國君主和有權冊立鄰近小國的君主的地位,如中國明朝清朝皇帝皆曾下詔冊封琉球安南等國家的君主為「國王」。但這樣的政策仍有小國須向大國稱臣的意味。隨着近現代時期的到來,主權的概念促成了平等外交的實現,皇帝必須尊重他國元首,不可因國力盛衰之分而認為本國的地位凌駕於他國之上。

在中國,皇帝這個稱號最早起源於秦始皇,影響了日本、朝鮮、越南等屬於漢字文化圈範疇的國家,以上各國元首的職銜在古代皆曾稱為皇帝,尤其是日本的天皇甚至到今天都還存在。在近代時,歐洲的Emperor和中東、北非的King of kings被漢譯為皇帝。

歷史

[編輯]

在中國歷史中,皇帝稱號是由秦始皇創制使用的,他認為自己德兼「三皇」、功過「五帝」,其後為各朝代的君主沿襲。藩屬國的君主只能稱為國王,遊牧民族的君主稱為可汗酋長或各有其他名稱。

歷史上東南亞的一些國家受到中國影響,也在小範圍內自稱「皇帝」;但是在與中國外交時,仍然自稱「國王」,即「外王內帝」。同時亦有如蒙古日本,對中國都自號皇帝天皇,不過日本天皇自12世紀起已無實權,直到19世紀大政奉還後,幕府衰微,天皇勢力復興,所以往往中日外交之中,對中國外交以幕府將軍執權為主導,天皇並無參與其中。清末,天皇始遣欽命大臣參與國際外交,如1895年明治天皇伊藤博文為特使,與清朝政府簽訂《馬關條約》。

中東和北非常有使用王中之王(舊譯作萬王之王)的稱號,之前有埃及法老等,王中之王首見於波斯的英雄居魯士,都代表了君主地位在國王之上,而本國則在王國之上。但在伊斯蘭教興起後,一般統一使用蘇丹之名,以示國家間平等外交。

歐洲歷史中,其帝制始於羅馬帝國,其最高君主稱拉丁語Imperator;英語:emperor,早期漢語翻譯依據其發音譯為「英白拉多」,現在則對應古代中國的稱號體系,將其統一翻譯為「羅馬皇帝」;其原意是統帥,源自拉丁語Imperium(意為權威、權力、統治)。羅馬帝國的君主通常還有奧古斯都凱撒等尊號,德國俄國對應「羅馬皇帝」稱號的詞語就直接來源於羅馬帝國的凱撒的尊號。西羅馬帝國滅亡後,其「羅馬皇帝」稱號依然在「羅馬帝國的眾日耳曼諸侯」(Princes of Holy Roman Empire)中流傳並得到合法選承,所以理論上講歐洲自羅馬帝國之後只有一個帝國始終存在,其名義上的統治者即「羅馬帝國皇帝(Emperor of Holy Roman Empire)」這一頭銜的合法繼承者(拜占庭帝國後來被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所滅)。在中世紀,按照慣例得到「羅馬帝國皇帝」稱號的君主要去羅馬接受教宗加冕之後才能得到眾帝國諸侯的承認,而這一頭銜基本上被神聖羅馬帝國的眾日耳曼諸侯所壟斷,直至19世紀拿破崙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拿破崙從教宗手中拿過皇冠為自己加冕、並加冕自己的妻子為帝國皇后。

在「神聖羅馬皇帝」這一頭銜的傳承被破壞之前,歐洲各王國的統治者只能稱國王,只有東羅馬帝國保留有「羅馬皇帝」的稱號。土耳其人征服東羅馬後,則承用「羅馬皇帝」之號,但歐洲各國大多拒絕承認。當拿破崙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並獲得「皇帝」稱號後,神聖羅馬帝國解體,當時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弗朗茨二世隨即宣佈自己為奧地利皇帝,其哈布斯堡家族世襲領土為奧地利帝國普魯士國王完成德國統一後,則自封為德意志皇帝俄羅斯則一直以拜占庭的繼承者自居(第三羅馬),彼得大帝1721年稱帝後正式建立了歐洲近代的俄羅斯帝國。但與羅馬帝國漫長的歷史相比,這些國家在歷史上大部份時期內都是王國公國,其帝國稱號存在的時間很短。

東亞

[編輯]

中國

[編輯]

中國歷史中,嬴政建立了皇帝制度,自己成為中原第一個皇帝,並廢除後代評價的諡號,稱「始皇帝」。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統天下,下的第一條詔令就是「議帝號」,群臣商議後向秦王建議說「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貴」。因此臣等「昧死上尊號」,請王為「泰皇」。秦王不以為然,他提出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號,號曰「皇帝」。言:「朕為始皇帝。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以至萬代,傳之無窮。」他還採納了群臣關於皇帝「命為制,令為詔,天子自稱為朕」的建議。可見自古以來「皇帝」這個稱呼便是「三皇五帝」的總和,「皇帝」乃諸皇之帝,而「天皇」或「地皇」只是諸皇之一,其開創性可謂開天闢地。[4]

幾乎同時,頭曼成為中國第一個單于。自此,中國開始了長達2133年的帝制時期。中國皇帝一直延續到1912年2月12日溥儀退位,中國帝制結束。皇帝是中國中央政權的突出代表,是政府社會的核心,享有最高的權力和榮譽。維護皇帝尊嚴,對與皇帝相關的名稱也有具體規定,例如皇帝的命稱「」,令稱「」,皇帝的起居、服裝、出行也有專門的規定,如冕服。皇帝自稱「」,其他人當面直接稱皇帝為「陛下」、「聖上」、「萬歲」、「皇上」等、私下敬稱皇帝為「聖人」、「官家」、「至尊」、「君王」、「天子」等等。

傳統上,國號中並不會加上標示政權的爵位等級的名稱,所以並沒有「帝國」、「某某公國」的稱謂,而是將某政權執政時期的「皇帝之國」稱為朝代,將封國或藩國直接稱為「某某國」;又因為漢語遣詞造句的特點,在泛稱時,常把「侯爵之國」、「王爵之國」等帝制之下分封的藩國簡稱為「王國」、「侯國」,此時為泛稱,不可以加具體國號,而是常用「諸王國」、「諸侯國」這樣的表達。中國歷史上被認為、或是自認為承襲了正統「中國皇帝」稱號的政權,如等,會在國號前冠以「大」字,自稱「大宋」、「大遼」、「大金」、「大元」、「大明」、「大清」等(其中元清二朝因為是少數民族的政權,其國號本身即規定為二字,元朝取「大哉乾元」,清朝取滿語「黛清」的漢字音譯);分封的諸侯國、藩國、地方分裂政權,一般只稱國號或地名,並不能自稱「朝」;藩國屬國,其國號前則不能加「大」,只能以「國號」再加上「國」來稱呼,如朝鮮王朝的國號為朝鮮,國家名稱為「朝鮮國」,其在國號前加上「大」會被視為僭越,往往會招來中國皇帝的討伐。

秦朝時,始皇試圖將國家的全部政權都集中在自己(即皇帝)手中,即「天下事無大小皆決於上」,但由於統治國家的事務繁多,這種制度實際上是不成熟的。在秦朝之後,皇帝的權力和職能逐漸由一個中央政府輔助完成,漢朝時這種中央政府的形式是三公九卿隋朝開始三省六部制。因此即使皇帝年幼中央政府也可以照常運作,但同時由於中央政府長官(如宰相等)的權力可能過重,有可能威脅皇帝的權力,甚至通過政變自己當皇帝,例如王莽篡漢。

中國邊疆的一些少數民族政權漢化以後,也使用或並用皇帝的尊號。比如雲南大理國西域于闐國,特別是入主中原的五胡十六國[註 1]以及北朝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遼朝西遼西夏金朝元朝清朝滿洲國

歷史上在同一時期稱為皇帝的一般只有一個。但在某些時期,如南北朝時,同時有數個皇帝並立。三國時期時,也曾經三帝並立。在一個王朝末期,各地方勢力紛爭產生多個政權,自封為皇帝,如明末大順李自成大西張獻忠

在中國歷史上一共出現了83個王朝,共有皇帝397人。[5]

韓國

[編輯]

高麗王朝前期採用「外王內帝」的政策,在國內自稱「皇帝」,受中國歷代王朝冊封「高麗國王」。1275年高麗向元朝稱臣後,高麗忠烈王元大都返回開城即位,不再以皇帝自稱,改稱國王,敬稱也從陛下改為殿下

1895年李氏朝鮮獨立後,朝鮮高宗採用「大君主」的稱號,直到1897年大韓帝國成立改稱皇帝,李氏朝鮮遂宣佈終止與中國的藩屬關係,由王國改號為帝國,國號「大韓帝國」,其國王李熙(朝鮮高宗)也改稱「韓國皇帝」,傳子純宗皇帝,至1910年日韓併合取消帝號。

蒙古

[編輯]

蒙古使用皇帝作為君主頭銜,大概是始於中國的元朝時期,1260年元世祖自立為「大蒙古國皇帝[6],同時彷照中原漢地習俗正式稱「皇帝」和起用年號「中統」,並自稱「朕」,成為大蒙古國首位使用漢制的「皇帝」稱號和首位使用年號君主。此後蒙古族歷代大汗對外均自稱「皇帝」,至1634年後金征服察哈爾取消帝號。

越南

[編輯]

越南採用「外王內帝」的政策,南越丁朝前黎朝李朝陳朝後黎朝莫朝阮朝君主對內自稱「大越皇帝」,對宗主國中國則稱「安南國王」、「越南國王」。

日本

[編輯]

日本使用天皇作為君主頭銜,大概是始於中國的唐朝時期,「日本天皇」一詞最早文字記載是673年至688年前後天武天皇的《飛鳥淨御原令》。日本天皇是現今世界唯一仍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隋朝時期日本致中國的國書有「日出處天子、致書日沒處天子」[7]。雖然日本菊花王朝「萬世一系」,但12世紀至19世紀中葉,日本天皇淪為名義上的君主,實際上的統治權在征夷大將軍武家政權家督幕府將軍常以「日本國王」或「日本國大君」作為外交頭銜[8]

歐洲

[編輯]

羅馬帝國

[編輯]

在歐洲歷史中,國家君主通常稱為「國王」或「女王」。漢字中對西方「皇帝」 一詞的翻譯,主要來自拉丁語ImperatorCaesar這兩組字根所衍生出的名詞。第一位使用這個稱號的,是羅馬帝國第一任皇帝屋大維,他擁有Imperator Caesar Augustus的頭銜。其中,Imperator源自於動詞imperare,意為統率或指揮,Imperator指軍隊的指揮官,這是羅馬共和時代的一個非常設職位,在發生戰爭時,由元老院任命一位軍事指揮官,率領羅馬軍團出戰,在戰事結束後,這個職務就解除。包括法語:Empereur、英語:Emperor與俄語:Император都是從這個字根來的。至於Caesar,是凱撒的名字,屋大維是他的養子及繼承人,因此以他的名字為稱號。德語:Kaiser及俄語:Царь則來自這個字根。

在羅馬分裂為東西羅馬後,皇帝即分成東羅馬皇帝和西羅馬皇帝。公元5世紀時,西羅馬帝國遭到蠻族的不斷入侵滅亡,羅馬教宗在名義上臣服於東羅馬皇帝,教宗是上帝在人間的宗教事務代表,而羅馬(東羅馬)皇帝是上帝在人間的世俗事務代表。教會和歐洲人民都認為,世上只有一個皇帝,即羅馬皇帝[9]。直到797年君士坦丁六世被母親篡位所廢,教宗利奧三世為了使羅馬帝國永遠傳承下去,決定把法蘭克國王查理一世加冕為皇帝,是為查理大帝。

在歐洲諸國中,能稱「帝國」或「皇帝」者,傳承羅馬帝國的皇統。但是,因為東羅馬帝國仍然存在,因此出現兩個並立的最高統治者,一個在君士坦丁堡,一個在羅馬,彼此指責對方是僭越者。

查理大帝於西元814年去世,法蘭克帝國被分裂為三,再度恢復歐洲只有一個皇帝的時代。西元962年,教宗若望十二世為東法蘭克國王奧托一世加冕為「羅馬人的皇帝」,東法蘭克王國改變為神聖羅馬帝國。

在中世紀歐洲神學和政治概念結合的觀念下,只有東羅馬帝國神聖羅馬帝國因為是羅馬帝國的繼承人和延續,所以其君主能稱為「皇帝」。西元1453 年奧斯曼帝國攻破君士坦丁堡,東羅馬帝國滅亡。信奉基督正教會的莫斯科大公國由迎娶拜占庭帝國的公主一事得到繼承東羅馬帝國的權利,於是更名為「沙皇俄國」,自詡為「第三羅馬」。到了18世紀以後,歐洲許多國家變為君主專制國,但皇帝這個頭銜仍然沒有國家敢隨意使用,1721年,獲得羅馬皇帝稱號的彼得大帝建立了俄羅斯帝國。

1804年,法國第一執政拿破侖稱帝。為回擊拿破侖,神聖羅馬帝國組成反法聯盟攻打拿破侖失利,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弗朗茨二世入主奧地利大公國,宣佈提升為奧地利帝國,為奧地利帝國之始。

1806年,神聖羅馬帝國再次被拿破侖擊敗,在拿破侖要求下,弗蘭茨二世只能放棄「羅馬人的皇帝」稱號,至此神聖羅馬帝國滅亡。

19世紀早期,當時歐洲的只有法國拿破崙)、奧地利俄羅斯三國有「皇帝」。19世紀中期後,德國威廉一世)及英國君主相繼獲得「皇帝」稱號。

俄羅斯

[編輯]

西元1453 年奧斯曼帝國攻破君士坦丁堡,東羅馬帝國滅亡。神學士把第三羅馬的概念帶到了信奉基督正教會的莫斯科,莫斯科大公國的伊凡三世迎娶了東羅馬帝國後裔索菲亞公主,便認為有繼承東羅馬帝國的權利。之後莫斯科大公國強盛,於是更名為「沙皇俄國」,自詡為「第三羅馬」。自此莫斯科大公國開始使用羅馬帝國的雙頭鷹國徽。

1721年,俄羅斯沙皇國元老院授予沙皇彼得一世以「俄羅斯皇帝」(俄語:Император)的頭銜,以與其更加強大的君權和更加龐大的國家相對稱。俄國元老院直接把古羅馬帝國皇帝的拉丁文頭銜拿來獻給彼得。在此之前俄國最高統治者的最高頭銜僅是「沙皇」(俄語:царь),也就是「凱撒」的意思,惟「沙皇」頭銜在彼得稱帝後,其層級地位僅略高於國王,相當羅馬帝國末期之「副皇帝」,但習慣上仍然把俄羅斯皇帝都稱為沙皇。獲得皇帝稱號的彼得大帝於1721年正式將沙皇俄國更名為俄羅斯帝國,並成為帝國首任皇帝。

奧地利

[編輯]

1804年,奧地利大公匈牙利波希米亞王國國王弗朗茨二世宣佈採用「奧地利皇帝」的稱號,於1806年因拿破崙戰爭失利而被迫放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稱號。但他並沒有失去「奧地利皇帝」的稱號,並宣稱繼承羅馬,開始使用羅馬帝國的雙頭鷹國徽,稱為第三羅馬。最後擊敗了不可一世的法蘭西帝國。

1867年,奧地利帝國實行二元君主制,改為奧匈帝國奧地利皇帝兼任匈牙利國王(而非匈牙利皇帝,匈牙利王國有自己的議會和政府)。

奧地利帝國有意統一神聖羅馬帝國的原領地,後來,德意志帝國在1871年同樣根據和神聖羅馬帝國的聯繫,也自稱為繼承羅馬,因此與奧地利帝國雙方發生爭執。[10][11]

法國

[編輯]

法國大革命後,拿破崙恢復君主制,因為國王(法語:roi)這個頭銜在大革命後的法國已經極不得人心,象徵腐朽、專制、蠻橫,且法國自革命後自視為羅馬共和國的再世,所以拿破崙不稱國王而稱法國人的皇帝(法語:Empereur),亦有自視為由共和之民意建立的羅馬帝國精神繼承人之意。拿破侖要教宗為自己加冕,且封自己的兒子為「羅馬王」,又迅速解散了神聖羅馬帝國,想造成一種「法蘭西皇帝是歐洲正統」的印象,而這個「正統」與羅馬也是分不開的。從這個時候起,「皇帝」這個稱號有一種冠冕堂皇的、比國王高一級的味道在裏頭。後來路易拿破崙亦仿效拿破崙,稱帝加冕為「拿破崙三世」,直到1870年普法戰爭兵敗被俘為止。

德國

[編輯]

德文「皇帝」是Kaiser,凱撒的意思,而不是Imperator。「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這個頭銜,德文寫成Römischer Kaiser,拉丁文寫成Romanorum Imperator。意思都是「羅馬人的皇帝」。

1850年,日耳曼邦聯議會曾經給普魯士國王加皇帝的尊號,但被拒絕,1871年,普法戰爭結束,普魯士王國在1871 年擊敗法國,德意志統一, 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法國的凡爾賽宮加冕為德意志皇帝,宣告繼承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法統,成立「德意志帝國」。

德意志帝國在1871年至1918年同樣根據和神聖羅馬帝國的聯繫,也自稱為繼承羅馬自稱「第三羅馬」,但因為德意志皇帝不信奉天主教而受到批評,因此並沒有與教宗達成協議。在西方文化中,這是繼承羅馬延續的主要基礎。[11]

英國與英屬印度

[編輯]

英國歷史上僅有維多利亞女皇愛德華七世佐治五世佐治六世使用過「皇帝」(Emperor)或「女皇」(Empress)的頭銜。英國本土一直是王國,但因羅馬帝國末期曾有數人於不列顛島稱帝之歷史,加上亨利八世建立英國國教時,曾宣稱已獲得「皇權」(Imperium),故伊利沙伯一世時英國國會為對抗聖座在英重建權威,通過法案認定英國王冠為「皇冠」(Imperial Crown),無須教宗加冕。但是在當時歐洲人眼中英國祖上沒娶過神聖羅馬帝國帝王的女眷,英國國教和羅馬教宗也已經鬧翻,稱帝會引起爭議,所以只能另想辦法。1801年,不列顛與愛爾蘭正式合併為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時,國會更建議佐治三世以「不列顛與愛爾蘭皇帝」或「不列顛與漢諾威皇帝」(當時英國國王兼領德國境內漢諾威王國)頭銜稱帝,惟佐治三世基於傳統拒絕稱帝。

直到維多利亞女皇時,英國國力已達到鼎盛,並且佔領了印度,過去帖木兒汗國開創了莫臥兒王朝,稱帝王為巴底沙。在歐洲人眼中類似於皇帝,且沒有地理上的意義(即不是印度巴底沙或印度皇帝),經眾議後英國決定繼承印度帝位。

1877年維多利亞女皇在新德里正式加冕為印度女皇頭銜是「托上帝鴻福,大不列顛、愛爾蘭及海外領地女王,國教保衛者,印度女皇(拉丁文:Dei Gratia Magnae Britanniae, Hiberniae et terrarum transmarinarum quae in ditione sunt Britannica Regina, Fidei Defensor, Indiae Imperatrix;英文:Victoria, by the Grace of God, of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Queen, Defender of the Faith, Empress of India)」。這是所謂「大英帝國」的來源。

英國在印度的直接統治者為Viceroy,直譯為「副王」,意譯為「總督」。而英文皇帝稱Emperor,女皇稱Empress。

在維多利亞女皇之後,男性的英國君主頭銜是「國王和皇帝」,Rex et Imperator。全稱則是「Dei Gratia, Magnae Britanniae, Hiberniae et terrarum transmarinarum quae in ditione sunt Britannica Rex, Fidei Defensor, Indiae Imperator」(奉天承運,大不列顛、愛爾蘭(希伯尼亞)及不列顛海外屬地之國王,信仰守護者,印度皇帝)。

只有愛德華七世、佐治五世和佐治六世三個國王用了這個頭銜。愛德華八世未加冕即遜位,佐治六世時期印度獨立,印度皇帝的頭銜則在1948年6月被取消。

港澳地區亦有將其他英國君主稱為「英皇」和「英女皇」,有人認為將英語中的"King"翻譯為「皇」;"Queen"翻譯為「女皇」,與"Emperor"、"Empress"混淆是不嚴謹的翻譯,清朝的文人不諳英國憲政,把中國皇帝的銜稱投射到英國人身上。[12]在深入了解歐洲歷史後,漢字文化圈在近代普遍將承繼羅馬帝國統治者頭銜(英白拉多凱撒奧古斯都等)的歐洲君主翻譯為皇或女皇,其他翻譯為王或女王。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媒體將「英國女皇」列作「錯誤翻譯」[13][14],但香港因為英屬時期的傳統,仍有保留英皇和英女皇的稱謂[15]

其他

[編輯]

自從俄羅斯彼得一世法國拿破崙一世開始,使得「皇帝」的尊號成為偉大帝王的頭銜和象徵之後,一些新興國家的君主也稱自己為皇帝,比如葡萄牙王太子出身的巴西皇帝,自稱墨西哥皇帝的奧地利馬克西米連大公等等。

海地獨立之後,出現過兩位海地皇帝

中非共和國前總統博卡薩也曾經在1970年代加冕並自封為中非皇帝,是20世紀末世界上最後一位皇帝。

註釋

[編輯]
  1. ^ 其中漢趙後趙成漢前燕後燕南燕前秦後秦夏國9個政權稱皇帝,後涼北燕2個政權稱天王前涼西秦南涼北涼西涼5個半獨立政權稱

參考文獻

[編輯]
  1. ^ Hays, Jeffrey. JAPANESE EMPEROR AND IMPERIAL FAMILY | Facts and Details. factsanddetails.com. [2021-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23) (英語). 
  2. ^ 天皇はなぜ「王(キング)」ではなく「皇帝(エンペラー)」なのか(宇山 卓栄) @gendai_biz. 現代ビジネス. [2021-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23) (日語). 
  3. ^ Frederick Cooper Empires in World History: Power and 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 2010 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
  4. ^ 史記/卷006 - 《秦始皇本紀》「今陛下興義兵,誅殘賊,平定天下,海內為郡縣,法令由一統,自上古以來未嘗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謹與博士議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貴。』臣等昧死上尊號,王為『泰皇』。命為『制』,令為『詔』,天子自稱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號,號曰『皇帝』。他如議。」制曰:「可。」追尊莊襄王為太上皇。制曰:「朕聞太古有號毋謚,中古有號,死而以行為謐。如此,則子議父,臣議君也,甚無謂,朕弗取焉。自今已來,除謚法。朕為始皇帝。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12)
  5. ^ 中国皇帝.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2019-02-08 [2019-0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15) (中文). 
  6. ^ 蒙古國牒状. 文永三年(1266年) [2023-0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01). 上天眷命 大蒙古國皇帝奉書 
  7. ^ 千田 稔. 「天皇」号成立推古朝説の系譜. 《日本研究》. 2007-05: 405-419 [2023-0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12) (日語). 
  8. ^ 中村 栄孝. 大君外交の国際認識 -華夷秩序のなかの日本. 國際政治. 1974, 51 [2023-0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12) (日語). 
  9. ^ James Bryce:The Holy Roman Empire, p104
  10. ^ Warwick Ball. Rome in the East: The Transformation of an Empire. London, England, UK: Routledge, 2000. p. 449.
  11. ^ 11.0 11.1 Craig M. White. The Great German Nation: Origins and Destiny. AuthorHouse, 2007. p. 169.
  12. ^ 陶傑. 也說那話兒. 蘋果日報 (香港). 2011年3月8日 [2018年2月1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年2月1日). 香港版的「那話兒」,口口聲聲登基做「皇帝」,把國王譯為「國皇」,字幕翻譯大亂。 King是「王」, Emperor才是「皇」。英國從來沒有過皇帝,只有國王。香港的英皇書院、皇仁中學,是前清的文人不諳英國憲政,把自己的同治光緒的銜稱投射到英國人身上。即使她的帝國涵蓋遠東,她叫英女王,不是英女皇。 
  13. ^ 2022年十大语文差错发布!. 環球時報. 2023-01-11. 相關報道中,不少媒體把「英國女王」誤成了「英國女皇」。 
  14. ^ 划重点!2022年十大语文差错发布. 人民網. 2023-01-11. 「女皇」則指女性皇帝,英國沒有皇帝,自然也沒有「女皇」。 
  15. ^ 英王或英皇?沿起印度,備受爭議的名銜. Watershed Hong Kong. 2021-02-06 [2022-09-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14) (中文(香港)).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