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14線
![]() | 此條目含有過多、重複或不必要的內部連結。 (2017年11月26日) |
臺灣省道 台14線 | |
---|---|
![]() | |
基本資料 | |
別稱 | 中潭公路(草屯~埔里) 埔霧公路(埔里~霧社) |
支線數 | 4 |
通車長度 | 主線:98.993公里 支線: ![]() ![]() ![]() ![]() |
速限 | 25~70km/h |
起點 | 彰化縣彰化市 |
終點 | 南投縣仁愛鄉屯原 |
國・省・縣&市・鄉&區・專 |
台14線,是位於臺灣的一條省道,起自彰化縣彰化市,訖於南投縣仁愛鄉屯原,全長98.993公里,是進入埔里、日月潭、霧社的重要公路。

台3線的臺中市至草屯,接台14線草屯至埔里段與台21線的埔里至日月潭,這3段合稱「中潭公路」;而埔里至霧社段稱為「埔霧公路」。
此線原本計畫開闢霧社至花蓮縣秀林鄉銅門路段,稱為「霧社銅門線」,但已於2014年解編。未開闢的屯原至龍澗路段不再開闢,已開闢的龍澗至文蘭路段從省道解編。
台14線有個特別之處,那就是全線大多與水沙連高速公路(國道6號)的交流道連接。
行經鄉鎮市區[編輯]
西段[編輯]
- 草屯鎮:
國道三號草屯交流道15.650k → 草屯二交流道16.500k(
台63線岔路)→南勢子 18.200k(左
台63甲線甲線岔路)→博愛成功路口18.879k(
台3線岔路)→博愛中正路口19.292k(
台3甲線岔路)→
國道六號東草屯交流道24.126k
- 仁愛鄉:本部溪→南豐村→人止關→霧社79.973k(左
台14甲線岔路)→春陽(荷歌社,Hogo)83k→雲龍橋(斯庫社,Suku)→廬山溫泉區(馬赫坡社,Mahebo,鄉道投87線叉路)87.8k→廬山部落(波亞倫社,Boalun)92k→廬山檢查哨92.9k→94k(鄉道投85線叉路)→屯原登山口98.993k(通車終點,屯巴拉社,Tonbara,僅能步行)
解編路段[編輯]
尚未闢建的路段[編輯]
- 南投縣
- 仁愛鄉:屯原登山口99.021k(屯巴拉社,Tonbara,西段通車終點,僅能步行或通越野自行車)→尾上→雲海(保線所)→松原→天池山莊→能高埡口(光被八表碑)→檜林(保線所)→五甲崩山→奇萊步道東口(縣界)
東段[編輯]
- 花蓮縣
車道數[編輯]
彰化至埔里蜈蚣崙為標準四線道,埔里至廬山溫泉路口為標準兩線道,廬山溫泉路口至屯原為產業道路,屯原至奇萊為能高越嶺道,奇萊至銅門為台電保線道路,銅門至仁壽為產業道路,皆為單線道。
支線[編輯]
甲線[編輯]
臺灣省道 臺14甲線 | |
---|---|
![]() | |
基本資料 | |
別稱 | 中橫公路霧社支線 |
通車長度 | 41.533公里 |
速限 | 25~40km/h |
起點 | 南投縣仁愛鄉霧社 |
終點 | 花蓮縣秀林鄉大禹嶺 |
國・省・縣&市・鄉&區・專 |
霧社-大禹嶺,西起臺灣省南投縣仁愛鄉霧社,東至臺灣省花蓮縣秀林鄉大禹嶺,長41.7公里。原「合歡越道路」部分路段,今為中橫霧社支線。亦為台14線舊線(彰化—大禹嶺)。
霧社支線,為中橫公路施工之需所建造,故亦作霧社供應線。實際屬於施工路段,起自霧社,終至合歡埡口,為今台14甲線,動工初期是仰賴徒手施作,後因工程困難,進度緩慢,改以工兵機具施作,至南嶺(今武嶺)為海拔最高,3275公尺,最後於合歡埡口(今大禹嶺)與中橫公路銜接,開通之初,計長42.2公里[1]。此路段由於經高海拔山區,冬季常下雪,因此在翠峰以上路段於積雪時會進行交通管制,只有加掛雪鍊的車及四輪傳動車才可行駛。路旁的護欄漆成黃色以在積雪時仍易於辨識。
- 仁愛鄉:霧社(起點,
台14線岔路,標高1,148公尺)→清境農場7.774k(幼獅、見晴、朗土府、羅多夫社Rodof,標高1,748公尺)→ 松崗(博望新村)→ 青青草原9.377k → 立鷹 → 台大農場14.341k → 梅峰14.858k(梅峰農場) → 翠峰17.970K(雪季管制站,標高2,309公尺) → 新人崗 → 鳶峰24.101K(標高2,750公尺) → 昆陽29.204k(原名合歡山,標高3,070公尺)→ 武嶺31.325k(佐久間鞍部,台灣公路最高點,標高3,275公尺)→ 合歡山遊客服務中心(縣界,標高3,158公尺) →
- 秀林鄉:合歡山 → 克難關(石門關、大風口,標高3179公尺) → 小風口36.898K(遊客中心,合歡山區東端,標高約3000公尺)→紅豆坡→大禹嶺41.533k(合歡埡口,終點,
台8線岔路,標高2565公尺)
乙線[編輯]
臺灣省道 臺14乙線 | |
---|---|
![]() | |
基本資料 | |
通車長度 | 18.29公里 |
速限 | 40~70km/h |
起點 | 彰化縣芬園鄉利民橋 |
終點 | 南投縣南投市五塊厝 |
國・省・縣&市・鄉&區・專 |
芬園-南投五塊厝,北起彰化縣芬園鄉利民橋東端,沿貓羅溪東岸而行,行經中興新村,南至南投縣南投市五塊厝,長18.29公里[2]。
- 草屯鎮:北投舊街3.673k(
台63線中投公路草屯端)→北投埔4.943k(
縣道148號岔路)→中興交流道(
台76線)→阿法莊7.464k(與
台3線共線起點)→上林派出所(與
台3線共線終點)
- 南投市:中興新村9.600k(與
台3甲線岔路)→關帝廟16.636k(
縣道139號岔路)→中興彰南路口17.986k(與
台3甲線岔路)→中興南崗路口(五塊厝)18.29k(終點,
台3線
縣道150號岔路)
丙線[編輯]
臺灣省道 臺14丙線 | |
---|---|
![]() | |
基本資料 | |
別稱 | 彰興路 |
通車長度 | 2.882公里 |
速限 | 50~70km/h |
起點 | 彰化縣彰化市三村庄 |
終點 | 彰化縣彰化市外快官 |
國・省・縣&市・鄉&區・專 |
三村庄-外快官,全線在彰化縣彰化市境內,西起三村庄(接台1丙線),東至外快官(接台14線),長3.1公里。路名為彰興路。原起點於大度橋南端(台1線岔路),後台1丙線北延至三村庄,並將台14丙線之大度橋至三村庄路段納入,台14丙線之起點改自三村庄。
丁線[編輯]
臺灣省道 臺14丁線 | |
---|---|
![]() | |
基本資料 | |
別稱 | 彰南路、縣芬路、芬園外環道 |
通車長度 | 10.156公里 |
速限 | 40~50km/h |
起點 | 彰化縣芬園鄉利民橋 |
終點 | 南投縣南投市苦苓腳 |
國・省・縣&市・鄉&區・專 |
芬園-苦苓腳,北起彰化縣芬園鄉利民橋西端,沿貓羅溪西岸而行,南至南投縣南投市苦苓腳,長10.8公里。又稱彰南路(彰化—南投,或稱芬園外環道及縣芬路等。
路線沿革[編輯]
清朝及日本統治時期[編輯]
日治時期,王田-銅門,為中橫公路計劃線,路線大致是現今 台14線,其中以霧社至銅門此段計劃線,日治末期計畫興建富士社(廬山)-銅門,可通行車輛之「中部橫斷道路」,但因太平洋戰爭爆發而中止,至戰後(屯原~奇萊)仍未動工,僅完成霧社~廬山路段。
公路總局計畫興建中橫公路,在探勘測量隊的勘察結果,位於南投縣仁愛鄉屯原至花蓮縣秀林鄉奇萊之間的路段曾一度擺在中橫公路計劃線,後因地質不穩等因素,選擇今日中橫公路東段路線(今與
大禹嶺~太魯閣路段)施工[3]。
1978年臺灣公路第二次整編[編輯]
台14線原本的路線為彰化~大禹嶺,在1978年臺灣公路第二次整編中,政府為了要規劃開闢五條(
、
、
、
、
【
前身】)新的橫貫公路至東部,把五條橫貫公路之一的
將終點改在花蓮縣吉安鄉仁壽,其中原
南投縣仁愛鄉霧社至花蓮縣秀林鄉大禹嶺之間的路段編成
,霧社-屯原(原投72鄉道)及奇萊-仁壽(台電養護道路)則升格為
。
公路局曾經規劃中的一條東西向橫貫公路,目前台14線位於南投縣仁愛鄉屯原至花蓮縣秀林鄉奇萊之間的路段未通車,短期內亦無修建之計畫,一般都取道其支線-
台14甲線,再連接
台8線後進入花蓮縣境。
台14線未通車路段計45.4公里長,亦被稱為「能高越嶺道」,此步道未鋪設任何柏油路面亦未拓寬,車輛無法通行,只能依靠步行方式通行,除此之外,台14線其他路段皆可通行車輛(唯東段花蓮端須在銅門辦理入山證後始可進入)。
台14線東段(奇萊—仁壽)沿線未設路標、里程牌。該段目前由台電公司負責養護,設有台電專用養護路標、里程牌,成為保線維修道路,但該段路上仍留有一塊當初公路總局設置之「台14線179K」之水泥製里程碑。
近代改變[編輯]
2009年11月19日,行政院公告解編台14線廬山(屯原)至仁壽之間的路段,意味著
台14線在廬山(屯原)之後的路線已無修建的可能,台14線在解編後路線變更為彰化-廬山(屯原),里程更改為98.993公里。
交流道[編輯]
高速公路[編輯]
快速公路[編輯]
注釋與參考資料[編輯]
外部連結[編輯]
![]() |
維基共享資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台14線 |
- 未完之台14線東段(文蘭-銅門)取自新南極轉運站
- 行政院解編台14線路段公告(廬山-仁壽)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