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石鼓文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石鼓文第一鼓:車工·吾車篇
避暑山莊十面石鼓文

石鼓文處於承前啟後的時期,承秦國書風,為小篆先聲。石鼓文刻於十座花崗岩石上,因石墩形似鼓,故稱為「石鼓」。石鼓文與金文有較大差別,具有明顯的動感,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刻石文字。

現存的石鼓文來自於唐朝收集的十石鼓[1],上面刻有文字。現存最早的拓片是宋朝流傳下來的[1],當時認為是描述周穆王出獵的場面,後來的考古考證認為是秦穆公時代的作品,有的字已經殘缺不全。當時由於尚沒有發現甲骨文,所以被認為是中國最古老的文字。


溯源

[編輯]

石鼓文亦稱「獵碣」或「雍邑刻石」,唐代初出土於天興三畤原(今陝西省寶雞市鳳翔三畤原),唐代詩人韓愈曾作《石鼓歌》,其中有「周綱凌遲四海沸,宣王憤起揮天戈」的詩句。可見,在唐代普遍認為石鼓文出於周代。至宋代,歐陽修認為石鼓文為周宣王時期史籀所作。近代羅振玉《石鼓文考釋》和馬敘倫《石鼓文疏記》將石鼓文的歷史縮短到了戰國,認為是秦文公時期出現的。郭沫若又考證石鼓文的製作年代為秦襄公八年(公元前770年)。唐蘭則考證爲秦獻公十一年(公元前374年)。

流轉

[編輯]

石鼓文歷史上曾輾轉流離。唐末至五代,戰亂頻繁,十面石鼓散於民間,到宋代時又集齊,為宋徽宗於大觀二年(1108年)遷至汴京國學。後又為人擄走。元代時再次記起收於北京文廟。至近代抗日戰爭時期,故宮博物院院長馬衡等將石鼓遷到江南躲避戰亂,抗戰勝利後又運回北京。

另外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乾隆帝曾令人仿刻十鼓兩套,重新編排文字爲十首詩,通稱「乾隆石鼓」,分別置於北京孔廟熱河文廟(今存承德避暑山莊博物館)。

拓本與僞作

[編輯]

石鼓文拓本有天一閣宋拓,咸豐十年(1860)毀於兵燹。阮元曾於嘉慶二年(1797)、嘉慶十一年(1806)分別重刻於杭州揚州府學。

另有民國初年突然現世的所謂明代安國藏「十鼓齋」宋代拓本十種,其中先鋒本、中權本、後勁本最爲精善。民國十年(1921)經河井荃廬日語河井荃廬掌眼,爲三井財閥三井高堅日語三井高堅購得,收藏於聽冰閣(今三井美術館)。郭沫若在日本看到三種拓本照片,據此發表著作《石鼓文研究》。近一個世紀以來關於石鼓文的文字學、書法研習也多基於先鋒本、中權本、後勁本的影印版。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日本二玄社「原色法帖」系列亦曾彩色影印。

據馬成名考證[2][3],所謂安國舊藏宋拓本石鼓文係民國上海藝苑真賞社主人秦文錦僞造。證據包括:倪瓚浦源安國等人題跋內容矛盾、時間錯亂,存在從其他文書集字現象;安國收藏印與其他傳世收藏品鈐印無任何交叉;石花不自然;翻刻筆畫交代不清,與傳世原石拓本牴牾;當年作僞廢棄不用本現世,僞印易位;秦氏後人聲稱祖父曾坦言作僞售予日本人。並且證明了同一批現世、蓋有大量相同安國僞印的所謂宋拓秦泰山刻石53字本(今藏三井美術館)、165字本(今藏日本東京台東區立書道博物館)也都是上海藝苑真賞社僞造的翻刻本。

中國嘉德2018年秋季拍賣會出現安思遠舊藏元明間石鼓文拓本[4],其「黃帛」二字間無缺損,證明此處有缺損的日藏先鋒本、中權本、後勁本皆是僞作[5]上海圖書館2019年舉辦「石鼓文善本新春大展」,亦取消展出所謂宋拓本[6][7]

書體特徵

[編輯]

石鼓文上承西周金文,下啟秦代小篆,與先秦時期的大篆又有所不同,可以說是大篆與小篆之間的一種書體。其筆法方正、均衡,布局緊湊,筆法圓闊,極為周致。為歷代習篆書家所喜愛。

石鼓文的傳承

[編輯]

石鼓文對後世的書法與繪畫藝術有著非常重大的影響,不少傑出的書畫家如:楊沂孫、吳大澂、鄧散木、吳昌碩、朱宣咸、熊國英、曹宇、王福庵等都長期研究石鼓文藝術,並將其作為自己書法藝術的重要養分,進而融入進自己的《石鼓文》書法,朱宣咸(作)繪畫藝術之中。

參考資料

[編輯]

參見條目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