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論藏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阿毘達磨[1]梵語abhidharmapiṭaka)又稱論藏,是佛教三藏經典之一,諸阿毘達磨論書的集成。佛陀在世時已有阿毘達磨這種用來解釋、分別(巴利語: Vibhajja,梵語: Vibhajya)經藏的分析方法[2],後來發展為各部派的論藏。精通論藏的法師,為論師

南傳佛教

[编辑]

南傳佛教巴利文大藏經論藏分為七部分:

巴利律藏附隨第3卷記載釋迦牟尼佛宣說包含論藏在內的三藏[3],巴利本生經的註釋[4]記載釋迦牟尼佛前世還是菩薩時曾經追隨憍陳如佛、弗沙佛、迦葉佛出家學習三藏。菩薩第四七日後,花了七天在菩提樹之西北方的「寶之家」思考論藏阿毘達磨的內容[5],《法句經‧故事集》記載佛陀將阿毘達磨傳給舍利弗,並指示舍利弗向其他比丘講解阿毗達摩[6]

上座部佛教認為論藏阿毘達磨是佛用更深入仔細的方法說明佛法。論藏中包含了四種有關於生命終極的究竟法,即心法心所法色法涅槃法。這四種究竟法,意在對眾生進行了分析和解說,心法心所法色法是因緣條件和合,但涅槃法不是因緣和合而成。究竟法之外有心法心所法想像、定義出來的概念法,如果沒有心法心所法去想像、定義概念法就不會有那些概念法。概念法無自性相、概念法無有為相(剎那生滅)、概念法無三共相(無常、苦、無我),因此概念法不是修四念處的所緣。

巴利三藏精要呈現的重要論書有《清淨道論》。《攝阿毘達磨義論英语Abhidhammattha-sangaha》為上座部阿毘達磨的入門著作和綱要。

另外,收錄於「小部」的《無礙解道英语Patisambhidamagga》(Paṭisambhidāmagga)是論述止觀為主的論書,體裁近於阿毗達摩,傳說為舍利弗所作。

北傳佛教

[编辑]

說一切有部

[编辑]

北傳佛教說一切有部的論藏基本組成包含六分阿毘達磨

身義阿毘達磨

按說一切有部《十誦律》及《出曜經》記載,佛陀於舍衛城祗園精舍(或說是毘舍離獼猴池側的重閣講堂)最初說阿毘曇:「諸無五畏恚恨之心者,便不墮惡趣,亦復不生入地獄中」[7],即指《法蘊論》第一品[8]

說一切有部阿毘達磨論藏加以精簡呈現的重要綱要型論書有:《甘露味論》、《心論》、《雜心論》。另有秉承譬喻師大德法救宗旨的《尊婆須蜜菩薩所集論[9],以及說一切有部阿毘達磨的入門著作《入阿毘達磨論》。

俱舍論》是總結說一切有部阿毘達磨毘婆沙師的論義,再以經量部的觀點對毘婆沙論師有所評破,在印度被譽為「聰明論」而廣受重視。對《俱舍論》進行反論,以護衛說一切有部教理的有《順正理論》和《阿毘達磨燈論英语Abhidharmadīpa》。《成實論》也是有影響的一部綱要型論書,網羅了部派佛教重要教理,亦含有大乘之見解;又多立於經量部之立場,來評破說一切有部之解釋。

犢子部

[编辑]

按《三論玄義》對真諦《部執論記》的引文,犢子部弘傳舍利弗釋佛九分毘曇的法相毘曇[10]。據真諦三藏所說,此九分毘曇一分有六千偈,合計五萬四千偈,包含[11][12]

  • 分別說
  • 分別說世間
  • 分別說因緣
  • 分別說
  • 分別說同隨、得 [成就、得](samanvāgama-prāpti),
  • 分別說名、句、味 [分別說名、句、文](nāma-pada-vyañjana),
  • 分別說集
  • 分別說集
  • 分別說諸陰 [分別說諸蘊]。

《三彌底部論》是現存僅有的正面記述十八部時期犢子系宗義的論書,《三法度論》是以犢子部宗義解釋阿含之論書。真諦所譯的《立世阿毘曇論》為闡述犢子系正量部「世間施設」的論書[13]

分別說部

[编辑]

法藏部四分律》,阿毘曇藏分為[14][15]

  • 有難 [有問分別](Sapraśnaka),
  • 無難 [無問分別](Apraśnaka),
  • 繫 [相攝](Saṃgraha),
  • 相應(Saṃprayoga),
  • 作處 [處所](Prasthāna)。

此結構與漢譯《舍利弗阿毘曇論》作:「問分」、「非問分」、「攝、相應分」、「緒分」──四分相吻合,《舍利弗阿毘曇論》可能即是法藏部的論藏[16]。其梵語殘片為斯柯延藏品 MS 2375/08[17]

屬於分別說部的論書,尚有《解脫道論》。該書為根據無畏山寺派(Abhayagirivihara)的觀點,將赤銅鍱部教義集成的綱要性著作,與南傳上座部的《清淨道論》體裁相近,但見解有些不同。

大眾部

[编辑]

大眾部律藏《摩訶僧祇律》記載「阿毘曇者九部經、九部修多羅[18],九部經即九部法、九分教[19]

《分別功德論》為增一阿含經的註釋書,可能屬於大眾部系。

其他

[编辑]

按《分別功德論》及《撰集三藏及雜藏傳》,大迦旃延於佛世造論解阿含經[20],稱為𮔢勒 [毗勒、鞞勒](篋藏)[21][22][23][24]。鞞勒的內容不像一般阿毘曇在講述法相分別,而是廣比諸事,羅列隨相門、對治門等種種諸門[24],與緬甸版巴利三藏中傳為大迦旃延所造的《藏釋英语Petakopadesa》(Peṭakopadesa)、《導論英语Nettipakarana》(Nettippakaraṇa)為同一系統的論書[25]

婆藪跋摩所造的《四諦論》引用「藏論」(毗勒),又自稱是見「大聖栴延論」(略論)和「大德佛陀蜜」(廣論)而造此中量論。

Oskar von Hinüber認為《藏釋英语Petakopadesa》、《導論英语Nettipakarana》出自南傳上座部外的傳統,因為其韻律風格似來自北印度。所引用的文獻有些不見於南傳上座部,而能追溯至說一切有部。[26]

《三論玄義》引真諦《部執論記》記載大眾部系說假部特別尊奉大迦旃延,信從其說[27]

大乘佛教

[编辑]

按《開元釋教錄》,大乘阿毘達磨有二類[28][29]

一、解釋契經的「釋經論」,近似逐句註解的「四阿含優婆提舍」、「善見律毘婆沙」,如:

二、詮法體相的「集義論」(或稱「宗經論」),類同通釋三藏的「發智」、「成實」,如:

中論》為大乘論師龍樹最重要的著作,抉擇中觀深義,主張「一切法皆空」。《十二門論》為《中論》的綱要書。《七十空性論》、《六十正理論》、《迴諍論》等為龍樹評破外道、部派論師的著作。龍樹闡述菩薩大行的論書則有《十住毗婆沙論》、《菩提資糧論頌》、《寶行王正論日语宝行王正論》等。其大弟子提婆著有《百論》(廣本為:《四百論》)為繼承龍樹空觀之立場,駁斥其他宗派學說之論書。

瑜伽師地論瑜伽行唯識學派相傳為彌勒菩薩授予大乘論師無著,由其闡釋傳出之論書,又名「十七地論」,廣為分別抉擇菩薩大行。《大乘莊嚴經論》解說菩薩發心、修行以及應修習之各種法門,和瑜伽師地論的菩薩地有對應關係。《顯揚聖教論》及《大乘阿毘達磨集論》,為《瑜伽師地論》的綱要書。三者皆為無著所造(長行釋文或為世親、師子覺作)。無著又造《攝大乘論》作為大乘法門宗要的通論及《阿毘達磨大乘經·攝大乘品》的略釋。

辯中邊論》是無著之弟世親論師為闡明大乘中道的《辯中邊論頌》所造之長行釋文。《唯識三十論》為世親最後的作品,總結整理了前期各種經論中的唯識思想,代表著世親在唯識學的最高成就。十大論師為此論作釋,確立各自學說。玄奘編譯《成唯識論》以護法論師解釋為主,糅合十大論師的注釋,是大乘唯識學派中集大成的論書。

唯識二十論》以及《大乘成業論》為世親基於唯識學之立場,評破其他宗派學說之論著。《觀所緣緣論》是陳那就所緣(ālambana) 這一論題,以因明破外境實有。《釋量論》是依印度因明學立量的經典作品,為法稱針對陳那集量論》而作之論釋。中觀派論師清辨著有《大乘掌珍論》,以因明論法駁斥他宗學說,確立大乘空宗之實義(掌珍比量)。

世親《大乘百法明門論》、安慧大乘廣五蘊論》為唯識學的入門書。

究竟一乘寶性論》為宣揚眾生本有佛性,以七「金剛句」攝一切佛法,確立如來藏學說的重要論書。《大乘起信論》相傳是馬鳴論師依《楞伽經》所造(亦有觀點認為本論是五世紀的印度大乘論師所造,又或者是中國的地論師攝論師造出)[30][31],歸結大乘佛教之中心要義令起信心修行,對中國傳統佛學有深刻影響。

屬印度大乘佛教中、後期,在藏傳佛教相當盛行的大乘論書,有:《現觀莊嚴論》、《辨法法性論》、寂護中觀莊嚴論英语Madhyamakālaṃkāra》、月稱入中論》、寂天入菩薩行論》、阿底峽菩提道燈論》等等。

註釋及引用

[编辑]
  1. ^ 四分律》:有難、無難、繫、相應、作處。集為阿毘曇藏。《毘尼母經》:有問分別、無問分別。相攝、相應、處所此五種。名為阿毘曇藏。
    十誦律》:長老摩訶迦葉。復問阿難。佛何處始說阿毘曇。阿難答言。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婆提。爾時佛告諸比丘。若人五怖五罪五怨五滅。是人五怖罪怨故。死後譬如力士屈伸臂頃。墮於地獄。何等五。一者殺。二者偷。三者邪婬。四者妄語。五者飲酒。若人五怖五罪五怨五滅。是人五怖罪怨滅故。死後譬如力士屈伸臂頃。生於天上。何等五。一者不殺怖罪怨滅。不偷不邪婬不妄語不飲酒。亦如是怖罪怨滅。長老摩訶迦葉。問阿若憍陳如。如阿難所說不。答言。長老大迦葉。我亦如是知。如阿難所說。次問長老均陀。次問十力迦葉。乃至次第問五百阿羅漢。末後問優波離。如阿難所說不。答言。長老大迦葉。我亦如是知。如阿難所說。長老優波離。問摩訶迦葉。爾不。答言實爾。如是一切阿毘曇集已。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時迦攝波作如是念。後世之人少智鈍根。依文而解不達深義。我今宜可自說摩窒里迦。欲使經律義不失故。作是念已。便作白二羯磨。白眾令知。眾既許已。即昇高座告諸苾芻曰。摩窒里迦我今自說。於所了義皆令明顯。所謂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四無畏四無礙解四沙門果四法句無諍願智。及邊際定空無相無願雜修諸定正入現觀。及世俗智苫摩他毘鉢舍那法集法蘊。如是總名摩窒里迦。說是語已。諸阿羅漢俱入邊際定。次第觀已還從定起。如前廣說。是故當知。此是蘇怛羅。此是毘奈耶。此是阿毘達磨。是佛真教如是集已。
  2. ^ 中部32經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部69經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長部34經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增支部3集141經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增支部3集142經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增支部3集143經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增支部6集60經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增支部10集98經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 ^ 巴利律藏》附隨第3卷: http://tipitaka.sutta.org/canon/vinaya/pariv%C4%81ra/samu%E1%B9%AD%E1%B9%ADh%C4%81nas%C4%ABsasa%E1%B9%85khepo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http://tripitaka.cbeta.org/N05n0003_003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一切眾生之慈愍者,一切有情之最尊者,獅子之鴦耆羅娑釋迦牟尼,宣說三藏,有經、論及大功德之律。
  4. ^ 鄧殿臣. 《南傳大藏經·佛本生》初探. [2020-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5). 巴利本生皆為偈頌,都是些富有教育意義的格言警句;僅讀“巴利本生”,無法理解往生發生的故事。要了解故事的原委始末,必須閲讀以“巴利本生”為綱所叙述的“經傳”(Aththakatha)。“巴利本生”的這種“經傳”我們稱之為“本生經傳"(Jatakaththakatha)……這部“本生經傳”便是人們常説的“本生故事”。 
  5. ^ 本生經第1卷.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31). 燃燈世尊之後,經一阿僧祇劫,憍陳如佛出世。佛行三度弟子之集會。第一集會一兆人,第二集會百億人,第三集會九億人。爾時菩薩為轉輪王,名甚勝者。向佛及一兆比丘眾行大施食。佛向菩薩預言:「汝未來世,當得作佛。」彼聞佛說法,以國事托付大臣等而出家。彼學三藏,得八定及五神通,修禪不怠,生梵天界。

    此佛之後,有弗沙佛之出世。此佛亦三次行弟子之集會,第一集會六百萬,第二集五百萬,第三集三百二十萬比丘。爾時菩薩名已勝者王,棄大王國,於佛處出家。學三藏,為大眾說法,完成戒波羅蜜,佛亦與彼豫言。

    此佛之後,有迦葉佛之出世。佛亦有一次弟子之集會,集三萬之比丘。爾時青年菩薩名光護,通達三種吠陀奧義,善知地上與天界,為陶器師作瓶之友。彼與其友俱詣佛所,聞法話而出家,精進努力,修學三藏,遂行大小義務,為佛教添加光彩。佛亦授彼豫言。

    於第四七日間,天人等在菩提樹之西北方設「寶之家」,佛於此處結跏趺坐,詳察導人入涅槃及一切物根源之阿毘曇藏,經過七日。其後通阿毘曇諸人為兩種說明,即:「寶之家乃作寶之家,或謂佛會得七論之處為寶之家。」此二說明,於此處皆為相應,兩者均可採用。自此以來,其處被稱之為「寶家之祠」。
     
  6. ^ 《法句經故事集》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有一次,佛陀在舍衛城時,接受外道的挑戰,而展現了雙料神通 。事後,佛陀到忉利天講授三個月的阿毗達摩(論),往生兜率天的摩耶夫人也來聽佛陀說法。聽完佛陀的說法後,摩耶夫人、眾多天神和婆羅門都證得初果。
    這時候,舍利弗尊者在舍衛城結夏安居,佛陀指示舍利弗向其他比丘講解阿毗達摩舍利弗尊者就利用三個月結夏安居期間講完一整部的阿毗達摩
  7. ^ 《出曜經》:是時,迦葉復問阿難:「如來最初何處說阿毘曇?」阿難曰:「吾從佛聞如是。一時佛在毘舍離獼猴池側普集講堂所。爾時世尊見拔耆子因緣本末,告諸比丘:『諸無五畏恚恨之心者,便不墮惡趣,亦復不生入地獄中,廣說如阿毘曇。』」
    十誦律》:長老摩訶迦葉。復問阿難。佛何處始說阿毘曇。阿難答言。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婆提。爾時佛告諸比丘。若人五怖五罪五怨五滅。是人五怖罪怨故。死後譬如力士屈伸臂頃。墮於地獄。何等五。一者殺。二者偷。三者邪婬。四者妄語。五者飲酒。若人五怖五罪五怨五滅。是人五怖罪怨滅故。死後譬如力士屈伸臂頃。生於天上。何等五。一者不殺怖罪怨滅。不偷不邪婬不妄語不飲酒。亦如是怖罪怨滅。長老摩訶迦葉。問阿若憍陳如。如阿難所說不。答言。長老大迦葉。我亦如是知。如阿難所說。次問長老均陀。次問十力迦葉。乃至次第問五百阿羅漢。末後問優波離。如阿難所說不。答言。長老大迦葉。我亦如是知。如阿難所說。長老優波離。問摩訶迦葉。爾不。答言實爾。如是一切阿毘曇集已。
    《法蘊論》: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逝多林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苾芻眾。諸有於彼五怖罪怨……
    《大智度論》:諸阿羅漢復更思惟:「誰能明了集阿毘曇藏?」念言:「長老阿難,於五百阿羅漢中,解修妬路義第一,我等今請。」即請言:「起,就師子座處坐!佛在何處初說阿毘曇?」阿難受僧教,師子座處坐,說:「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婆提城。爾時,佛告諸比丘:『諸有五怖、五罪、五怨,不除不滅,是因緣故,此生中身、心受無量苦,復後世墮惡道中。諸有無此五怖、五罪、五怨,是因緣故,於今生種種身、心受樂,後世生天上樂處。何等五怖應遠?一者殺,二者盜,三者邪婬,四者妄語,五者飲酒。』」如是等名阿毘曇藏。
  8. ^ 《法蘊論》:爾時世尊。告苾芻眾。諸有於彼五怖罪怨不寂靜者。彼於現世。為諸聖賢同所訶厭。名為犯戒自損傷者。有罪有貶。生多非福。身壞命終。墮險惡趣。生地獄中。何等為五。……有於彼五怖罪怨能寂靜者。彼於現世。為諸聖賢同所欽歎。名為持戒自防護者。無罪無貶。生多勝福。身壞命終。升安善趣。生於天中。」
  9. ^ 印順《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第八章說一切有部的譬喻師,第二節婆須蜜菩薩及其論書,第二項集論的時代與所宗:「『尊婆須蜜菩薩所集論』所宗依的,無疑的是譬喻大德法救。凡法救說而被引用的,十九在問題論究的終了,可說是結論。本論有「尊曇摩多羅說」,「尊作是說」;這就是「大德法救說」與「大德說」。論中明白說到的,略檢得五十二則……然本論所引的大德說,實不止於此。……本論所引的大德法救說,確實是多極了!可以這樣說:本論每一論題的結歸正義,不是大德法救所說,就是法救的學者說。這是法救譬喻系的要論!」
  10. ^ 《三論玄義》:「三百年從薩婆多出一部,名可住子弟子部,即是舊犢子部也。……舍利弗是羅睺羅和上,羅睺羅是可住子和上,此部復是可住子之弟子。舍利弗釋佛九分毘曇名法相毘曇,羅睺羅弘舍利弗毘曇,可住子弘羅睺羅所說,此部復弘可住子所說也。」
  11. ^ 印順. 印度佛教思想史-第二節 部派分化與論書. [2019-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2). 真諦的譯品,多處引用正量部說,那因為真諦是優禪尼人,這一帶是正量部化區的緣故。可以論定的,真諦所傳的「九分毘曇」,是正量部所傳的。正量部的「九分毘曇」,已部分傳來,就是真諦所譯的『佛說阿毘曇經』,傳說共九卷,現存二卷。 
  12. ^ 圓測《解深密經疏》:言九分者。如真諦師部執論記第一卷云……阿毗曇有九分。一分別說戒。二分別說世間。三分別說因緣。四分別說界。五分別說同隨得。六分別說名味句。七分別集定。八分別說集業。九分別說諸陰。一分有六千偈。六九五十四。合五萬四千偈也
    《俱舍論法寶疏》則記此九分為:「一法陰。二分別惑(戒?)。三分別世。四分別因。五成立界。六名聚(名句味)。七到得(成就、得)。八業相。九定相」
  13. ^ 岡野潔. 正量部的傳承研究: 現在劫的劫末意識 (PDF). 圓光佛學學報. [2019-09-1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3-12). 
  14. ^ 《四分律》:「有難,無難,繫,相應,作處:集為阿毘曇藏」
  15. ^ 毘尼母經》:「有問分別,無問分別,相攝,相應,處所:此五種名為阿毘曇藏」
  16. ^ 水野弘元. 佛教文獻研究. [2019-09-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19). 
  17. ^ SARIPUTRA-ABHIDARMA, SECTION IV, CHAPTER IV. [2020-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1). 
  18. ^ 摩訶僧祇律》:「教法者。若阿毘曇。若比尼。阿毘曇者。九部經。比尼者。波羅提木叉。」「教誡者。若阿毘曇。若毘尼。阿毘曇者。九部修多羅。毘尼者。波羅提木叉廣略。」「阿毘曇者。九部修多羅。是名阿毘曇。毘尼者。廣略波羅提木叉。是名毘尼。」
  19. ^ 摩訶僧祇律》:「爾時佛告舍利弗。有如來不為弟子廣說修多羅、祇夜、授記、伽陀、憂陀那、如是語、本生、方廣、未曾有經。舍利弗。諸佛如來不為聲聞制戒。不立說波羅提木叉法。是故如來滅度之後法不久住。……如來不廣為弟子說九部法。不為聲聞制戒。不立說波羅提木叉法。是故如來滅後法不久住。舍利弗。以如來廣為弟子說九部法。為聲聞制戒。立說波羅提木叉法。是故如來滅度之後教法久住。舍利弗。譬如鬘師鬘師弟子以種種色花以線連之。若四方風吹不隨風散。所以者何。以線連故。如是舍利弗。如來廣說九部經。為聲聞制戒。立說波羅提木叉法。是以如來滅後法得久住。舍利弗。以是因緣故。教法有久住有不久住者。爾時尊者舍利弗。白佛言。唯願世尊。廣說九部經。善為聲聞制戒。立說波羅提木叉法。令教法久住。為諸天世人開甘露門。」「所謂九部經:修多羅、祇夜、授記、伽陀、優陀那、如是語經、本生經、方廣、未曾有法。」
  20. ^ 《分別功德論》:「迦旃延所以稱善分別義者。將欲撰法。心中惟曰。人間憒鬧精思不專。故隱地中七日。撰集大法。已訖呈佛。稱曰。善哉。聖所印可。以為一藏。此義微妙。降伏外道故稱第一」
  21. ^ 今本《大智度論》卷3作「蜫盧提迦經」,《翻梵語》卷1作「𮔢盧提迦經」。今本《大智度論》卷25作「蜫盧坻」,《維摩詰經》卷1作「毘羅胝」,支謙《維摩詰經》作「比盧持」,《中阿含經》作「鞞羅遲」。今本《大智度論》卷2及卷18作「蜫勒」,吉藏《三論玄義檢幽集》及珍海《大乘玄問答》作「𮔢勒」。𮔢盧提迦的原語為梵、巴:Pilotika,毘羅胝、比盧持或鞞羅遲的原語為梵:Vairati、巴:Velaṭṭhi,這些詞語今本《大智度論》都用「蜫」字,語音無法契合。可見得,和「比」、「毘」、「鞞」同音或近音的「𮔢」字,才是正確用字,今本《大智度論》用「蜫」字有誤。
  22. ^ 呂澂. 印度佛學源流略講. [2023-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15). 我國《智論》開始流傳的寫刻本誤作「蜫勒」。何以知道「蜫」是「𮔢」之誤呢?因為譯者在此詞下註云:「秦言篋藏」,亦即三藏之藏。近代日人獲原雲來作了考證,說藏字在巴利文是「𮔢勒」 Pela,等於梵文的 Peṭa,因而「蜫」應是「𮔢」之誤才能對音。 
  23. ^ 《新集藏經音義隨函錄》:「蜫勒(上音毗,正作蜌也。梵言毗勒,秦言篋藏也。……又古䰟反蟲名也,非。呼傳寫久,悞也)。」
  24. ^ 24.0 24.1 吉藏《三論玄義檢幽集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引《大智度論》:「何等是三門?一者毘勒門,二者阿毘曇門,三者空門,乃至𮔢勒有三百二十萬言,佛在世時,大迦旃延之所造。佛滅度後,人壽轉減,憶識力少,不能廣誦,諸得道人撰爲三十八萬四千言,若人入𮔢勒門論義則無窮。又第二卷曰:摩訶迦旃延,佛在時,解佛語作𮔢勒。𮔢勒秦言篋藏也。乃至今行於南天竺。……三者𮔢勒,略説三十二萬言,𮔢勒法諸事以類相從,非阿毘曇也。」,又稱「毘字論作𮔢,即同音也。均師章言:亦云鞞勒者,鞞音卑也,又歩迷反。」
  25. ^ 水野弘元. 巴利論書硏究. [2019-09-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6). 
  26. ^ Von Hinüber, Oskar (1997). A Handbook of Pali Literature (1st Indian ed.). New Delhi: Munishiram Manoharlal Publishers Pvt. Ltd. pp. 77–82.
  27. ^ 《三論玄義》「佛在世時,大迦旃延造論解佛阿含經。至二百年,大迦旃延從阿耨達池出,更分別前多聞部中義。時人有信其所說者,故云多聞分別部。」
  28. ^ 吉藏法華玄論》:大乘論者凡有二種。一通解大乘。謂中百十二門地持攝大乘論等。二別釋一部。謂大智度論地論金剛波若論法華論等。具解通別二論者始鑒大乘旨趣可講大乘經也。小乘論者亦有二焉。一通釋三藏。謂八乾度婆娑成論等。二別釋一教如脇比丘造四阿含論以別釋四阿含教也。十八部婆娑別釋十八部律如善見之流。舍利弗毘曇別釋佛九分毘曇藏也。具解通別二論可講小乘經矣。
  29. ^ 開元釋教錄》:菩薩阿毘達磨有其二類。一者解釋契經二者詮法體相。舊錄所載和雜編之。今所集者分為二例。釋契經者列之於前。詮法性者編之於後。庶無糅雜覽者易知。
  30. ^ 隋朝淨影慧遠大乘起信論義疏》:「復出馬鳴菩薩,……依《楞伽經》,造出《起信論》一卷也。雖文略少,義無不盡。八識常住為體,修行趣入為宗。習六、七識妄故,修盡拔眾人等,執究根原。釋八、九識真故,湛然示迷,方類趣入處也。」
  31. ^ 傅偉勳<《大乘起信論》義理新探>:「其中最有權威的一位是宇井伯壽,他的基本論點可以歸綸如下。
    • (1)《歷代三寶記》有不可信憑之處,但關於真諦譯出的記述部分,由於資料來自真諦真傳弟子曹毘的《別歷》,故有可信之點。
    • (2)傳說是智愷所撰的舊譯論序應該看成後世偽作。因此,由於論序之中年數與干支不符合而產生的所有成立年代說必須拋棄。關於譯出年代,祇取五五〇年此說為是。
    • (3)《法經錄》所記太過簡單,很難構成質疑真諦譯出的根據。
    • (4)關於作者與譯者的古來疑惑與否定說的根據皆非確實,因此向來所傳「馬鳴菩薩造·真諦三藏譯」之說最為可取。不過,此一馬鳴乃是傳記與年代不明的印度的馬鳴。
    • (5)真諦譯出《起信論》的當時,譯語仍需依靠他人創製,因此《起信論》譯語與其他真諦所譯論書譯語的比較並非先決問題。
    • (6)真諦進入中國的年代是五四六年,加上他以前的游歷,大致可以推算原作者是四二〇─五〇〇左右的人士。」
    傅偉勳<《大乘起信論》義理新探>:「平川彰在他的《大乘起信論》(一九七三年)主張,《起信論》思想是印度佛教教義的直接延伸,云﹕「從《起信論》本文來看,或從真諦當時的中國佛教界文獻來看,我們可把《起信論》看成印度撰述,即《寶性論》、《楞伽經》出現稍後,一位印度大乘佛教徒所撰出者。」平川又在《印度佛教史》附加以下三點。
    • (1)在六世紀後半的中國佛教主要學者之中,不可能推出真諦以外的《起信論》作者。
    • (2)就文體言,具有「...故」形式而表示理由的文字常在主張命題之後,而不與後文連起的用例甚多,可為梵文翻譯的例證。
    • (3)漢譯《寶性論》中三聚(正定、不定、邪定)之說很簡略,但在《起信論》中則相當詳細。又,阿彌陀佛信仰在《起信論》中亦被提及,不唯想見作者知悉如來藏思想與彌陀信仰的關聯,故如此提起。這些思想內容都是此論實為印度佛教教學直接延伸的證明。 」

相关条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