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9年11月11日) |
儒家 |
---|
儒家文化圈 |
格物致知,簡稱格致,是中國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個重要概念。《現代漢語詞典》解釋為:窮究事物的原理法則而總結為理性知識。[1]
格物致知的語源歷史
[編輯]「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 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其後到宋代,理學家們如二程、朱熹等人,進一步闡發這個意理,視「格物致知」為求學做人的重要功夫。[來源請求]
程頤講:「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積習既多,然後脫然有貫通處。」[2]
朱熹講:「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於理有未窮,故其知有不盡也。是以《大學》始教,必使學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以求至乎其極。」[3]
「理」存在於具體的事物之中,所以格物致知的目的是要還原出具體事物之理,也就是「即物而窮理」。
然而,宋明儒學另一分支陸王心學對「致知」提出不同看法。
宋代陸九淵曾認為朱熹的「格物致知」的方法過於「支離破碎」。[來源請求]
明朝王陽明在《大學問》寫道:「『致知』云者,非若後儒所謂充擴其知識之謂也,致吾心之良知焉耳。良知者,孟子所謂」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慮而知,不待學而能,是故謂之良知。」[來源請求]
明代羅欽順認為,「格物」就是人們對於外界事物的認識,是以「學問為主,而思辨輔之」。「致知」,就是人們進行思辨的理性活動,以「思辨為主,而學問輔之」。如果沒有格物,不接觸外界事物,就會使認識陷入空想,沒有致知,就會被各種事物的現象所迷惑,因而兩者必須相濟。[來源請求]
晚明文人熊明遇(1579年生)在《格致草》中記:「儒者志大學,則言必首格物致知矣「 也就是說儒學者談論研究和增加知識的重要性。但是他借用中庸之道裡的」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來批判當時的知識空缺和碎片性。最後他提倡對天地萬物的細緻觀察,以一件一件地理解每個事物為何是目前狀態,為何不是其他狀態:」一一音當然之像,求其所以然之故,以明其不得不然之理。「
根據魯迅在《吶喊》的自序中的記載,在清末的洋務學堂中,把物理、化學等學科稱為「格致」,即格物致知的簡稱。
在這學堂里,我才知道世上還有所謂格致,算學,地理,歷史,繪圖和體操。生理學並不教,但我們卻看到些木版的《全體新論》和《化學衛生論》之類了。我還記得先前的醫生的議論和方藥,和現在所知道的比較起來,便漸漸的悟得中醫不過是一種有意的或無意的騙子2,同時又很起了對於被騙的病人和他的家族的同情;而且從譯出的歷史上,又知道了日本維新是大半發端於西方醫學的事實。[4]
新儒學代表人物唐君毅則認為,朱子格物致知的重點在於從具體特殊的情境中找出因應之善道。此說有其值得闡述之義蘊,同時足以顯出朱子實事求是、漸習漸明的工夫理論之特色。[5]
關于格物致知思想的爭議
[編輯]明末劉宗周說:「格物之說,古今聚訟有七十二家!」[來源請求] 自從宋代儒士將《大學》從《禮記》獨立出來後,「格物致知」的真正意蘊也逐漸成為頗具爭議的議題。[來源請求]
當今社會主流的「格物致知」的解釋是依託於南宋朱熹的觀點之上,主張「格物致知」就是研究事物而感知道理。
爭議主要在於對「致知」的解釋。朱熹所謂的「知」是知性,包含智慧與知識;而現代流行觀點的「知」在大多數情況下專指知識。[來源請求]這種區別可能是受唯物論盛行的影響,在思維演化中形成的。[6][來源可靠?]
儒學家周善甫先生《大道之行·格物議》認為:
「格物」的本義既不是漢代大儒鄭玄所注的:「格,來也;物,猶事也,其知於善深,則來善物;其知於惡深,則來惡物。」也不是北宋名儒程頤以「窮理」所作的牽強附會,認為「天下之物皆能窮(徹底弄清),只是一理」,當然也不是南宋巨儒朱熹為四書做「集注」,竊取程子之意補著傳文第五章所解釋的「即物求理」。明代大儒王守仁因為按此解釋面對竹子靜靜地「格」了七天七夜(據說七天七夜不吃不喝面對竹子發呆),也沒有弄明白竹子之理究竟是什麼,故而放棄此說,主張「天下之物,本無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上做。」於是以「心」代物,回歸了主觀唯心主義的「理學」,且愈說愈玄奧離奇。
格物致知和科學
[編輯]語言學家周有光在《華夏文化的光環和陰影》中談及格物致知和科學的關係:
格物致知」沒有發展成為科學;「民本思想」沒有發展成為民主。科學和民主是西歐脫離中世紀進入現代的關口。跟西歐相反,華夏文化吸收佛教的出世思想從儒學的入世哲學變成理學的「準出世」哲學,中國歷史的發展道路不幸進入了誤區。[7]
格物致知與科學的藉詞歷史
[編輯]美裔漢學家本傑明艾爾曼認為在這種文化交流中,宗教和科學活動在傳教士和他們的中國合夥人中有重疊。[8]明朝時期,當來到中國的歐洲傳教士和他們的中文合夥人將Scientia等拉丁詞彙翻譯成文言文時,這些翻譯反映的是十六世紀中國和歐洲對自然研究的視角,而不是當代對科學的視角。學問是傳教士的Scientia的本土對照詞,意為一類專業學習。[9]十七世紀時,"格物"和"窮理"是中國文人和以天主教堂代表隊早期當代西方的知識交換之核心。文人和傳教士用這些文言文詞彙來描述西方和東方對於實用知識(包括自然研究)的視角。[10]晚清的傳教士視「格物」和「窮理」為將基督教傳給中國人的必要渠道。方以智等晚清文人在復興古籍中的實學的過程中把傳教士帶來的西方學習當作格物的同義詞,因此有前者更高的接受度。區別是,傳教士的科學動機是尋找上帝,而儒學者的格物動機是尋找道。
格物致知等同於科學一觀點
[編輯]古典主義者認為科學始於觀察。[來源請求]胡適在翻譯「格物」時使用的動詞「investigate」直接體現他對格物致知包含觀察要素的認識。[來源請求]朱熹在科學觀察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他通過觀察發現高山石中的螺蚌殼而成為了古代中國辨認化石的第一人。此外,朱熹還對風、雲、雨、露、霜、雷、虹、雹、潮汐、佛光等自然現象進行了廣泛觀察。[來源請求] 這與其格物致知的「即凡天下之物」「逐物格將去」等要求是一致的。所以,格物致知也蘊含着科學邏輯的觀察要素,為中國古代科學發現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礎。[11][來源可靠?]
參考文獻
[編輯]- ^ "格物致知 現代漢語詞典". [2023-04-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08).
- ^ 朱子語類·卷十八·大學五或問下
- ^ 《四書章句集注·大學章句·五章》
- ^ 魯迅《吶喊》自序. [2023-04-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13).
- ^ 黃瑩暖. 唐君毅先生論朱子格物致知工夫. 2010-12 [2022-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15).
- ^ 「格物致知」的詮釋歷史與爭議問題. 東方人文學術研究基金會.鵝湖月刊社. [2022-04-30] (中文(臺灣)).
- ^ 周有光. “華夏文化的光環和陰影“. 朝聞道集 (「群言」). 1999: 20.
- ^ Benjamin A. Elma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ings (gewu 格物), natural studies (gezhixue 格致學), and evidential studies (kaozhengxue 考證學) in late imperial China, 1600-1800". Brill. 2010 [2023-04-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08).
- ^ Federico Masini. "Using the works of Jesuit missionaries in China to study the Chinese language: a research projec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Translating Western Knowledge into Late Imperial China". 1999.
- ^ Nicholas Standaert. "The Investigation of Things and Fathoming of Principles (gewu qiongli) in the Seventeenth-Century Contact between Jesuits and Chinese Scholars". Monomenta Serica. 2003.
- ^ 鄭天祥,王克喜. “格物致知”的科学逻辑意蕴 (PDF). 湖南科技大學學報. 2021-01-05 [2022-04-30].[失效連結]
延伸閱讀
[編輯][在維基數據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