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优良条目/2012年5月
优良条目存档: |
---|
(现由机器人创建每月存档。过往存档请参见存档页) |
2012年5月1日萨拉热窝是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的首都、萨拉热窝州的首府,也是波黑人口最多的城市。萨拉热窝是波黑的社会及文化中心,也拥有区域性的政治、教育、娱乐、媒体、时尚、科学和艺术影响力,还是波黑主要的经济中心。萨拉热窝以其宗教多样性闻名于世,伊斯兰教、东正教、天主教、犹太教数世纪以来都共存其中。萨拉热窝是在15世纪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开始发展的。萨拉热窝在近代多次成为国际关注的热点。1914年,萨拉热窝发生了奥地利王储暗杀事件,这起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直接导火线。南斯拉夫解体时期,萨拉热窝在波黑战争期间遭到了持续数年的塞尔维亚人势力的包围。时至2012年,萨拉热窝仍处在战后的复兴重建中,正在逐渐恢复战前的水准。 |
2012年5月2日净土宗,简称净宗、莲宗、佛土宗等,汉传佛教十宗之一。根源于大乘佛教净土信仰,专修往生阿弥陀佛净土之法门而得名的一个宗派。净土宗与禅宗是对中国汉传佛教影响最大的两个支派,其影响深远,自唐代创立后流传于中国、韩国、越南等地,至今不衰,其“净土崇拜”的观念对民间宗教白莲教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与禅宗一样,净土宗的历史渊源传自古印度佛教,不过,在古印度净土信仰和念佛法门并未成为一个专门宗派。在中国的佛经翻译事业中,来自古印度的佛教经典中有近百种佛经专门或者兼带谈到净土念佛法门。净土法门在中国起步于汉晋时代的东林寺之慧远大师,始于北魏昙鸾,经唐代善导法师发扬光大。东林寺、玄中寺、香积寺等被奉为净土宗祖庭。日本净土宗的总本山在知恩院。 |
2012年5月3日 |
2012年5月4日E231系是东日本旅客铁道(JR东日本)的一个直流电用一般型电力电力动车组系列,是第一代“新系列车辆”(209系)的后继型号,用以汰换首都圈和关东地方多条路线中老化的通勤型电力电力动车组(如103系、201系、205系和301系)并汰换近郊型电力动车组,如113系和115系。E231系由JR东日本及东急车辆制造共同开发,车辆设计则由自209系开始为JR东日本设计列车的GK工业设计(由荣久庵宪司领导)负责。除了东急车辆外,川崎重工业和JR东日本属下的新津车辆制作所也有承造此系列的各型号列车。E231系共生产了2,632辆,截至2012年2月仍是JR东日本拥有车辆数目最多的列车系列。E231系的试制车于1999年3月投入运营,并于同年获铁道友之会选为第47届桂冠奖得奖列车之一。而量产车则于2000年3月投入运营,并有五个主要番台区分(包括近郊型)。E231系是一个非常成功的系列,除了为衍生直交流电两用型号E531系、关节式转向架列车E331系、交流电列车E721系和后继型号E233系及E235系建立良好的技术基础外,日本多家大手私铁在设计其新一代通勤列车时,也参考了E231系的设计。此外,E231系在节能减碳方面也有显著贡献,并令JR东日本获得2006年度防止地球暖化运动环境大臣表扬奖(绿色技术应用和普及组别)和第16届地球环境大奖文部科学大臣奖。 |
2012年5月5日 |
2012年5月6日 |
2012年5月7日 |
2012年5月8日南京长江大桥是一座横跨长江的铁路、公路两用特大双层钢桁梁桥,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下关和浦口区之间、长江口上游345公里处。大桥是华东交通的关键工程,上层为路宽15公尺、全长4588公尺的四车道公路桥,连通104国道、312国道等跨越长江的公路网;下层为宽14公尺、全长6772公尺的双轨复线铁路桥,连接津浦铁路与沪宁铁路,使中国交通大动脉京沪铁路得以贯通,是南北交通要津和命脉。大桥由正桥和引桥两部分组成,正桥9墩10跨,长1576公尺,最大跨度160公尺。大桥通航净空宽度120公尺,桥下通航净空高度为设计最高通航水位(吴淞高程+8.27公尺)以上24公尺。南京长江大桥建成于1968年,是继武汉长江大桥和重庆白沙沱长江大桥之后第三座跨越长江干流的大桥,是第一座完全由中国设计建造并基本采用国产材料的特大型桥梁,因而在中国桥梁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该桥是南京的标志性建筑、“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曾以“最长的公铁两用桥”被记载入《健力士世界记录大全》。 |
2012年5月9日 |
2012年5月10日 |
2012年5月11日台湾是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侧的岛屿,面积约3.6万平方公里,北回归线横跨中南部。台湾从17世纪开始有国家政权的出现,历史上曾经历多次递嬗,最近一次为1945年起纳入中华民国版图。中华民国政府于1949年12月因内战失利而将政府迁至台湾政经中心台北,使台湾自1950年起成为中华民国的主要国土并延续迄今。目前台湾人口约2,323万人,主要由最早定居在台湾的原住民族与其他外来族群的混血,其中汉族可再分为本省人、外省人等两大族群,原住民族则由受官方承认的14个部族组成。官方文字为繁体中文,主要语言有国语、台湾话、客家话及原住民族诸语。台湾在经贸方面以高科技产业赚取外汇优先,于1970年代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经济发展迅速。 |
2012年5月12日 |
2012年5月13日 |
2012年5月14日东郊及伊拉瓦拉线是一条来往悉尼东区与伊拉瓦拉的区域铁路,为城市铁路所管理。它亦同时接驳一条通往卧龙岗的南海岸线。该线于1880年代建造并进入当时是出产农业和采矿业的伊拉瓦拉,并1926年成为新南威尔士州的第一条电气化铁路。今日,该线分成三部分:主线伊拉瓦拉线、新忽地至克罗努拉的支线克罗努拉线以及由悉尼都会城至邦迪联运的地下铁—东郊线。该线目前以高班次运转,因此被新南威尔士政府称为“全悉尼最可靠的铁路路线”。由开始到现在整条“伊拉瓦拉线”其实是指由伊拉瓦拉交汇处的红蕨站至邦艾特利站。但在1989年由城际铁路改组而成的城市铁路成立时将伊拉瓦拉线的总站设定为瀑布车站和克罗努拉车站,瀑布车站以南的车站则为南海岸线。 |
2012年5月15日 |
2012年5月16日玛君龙属又译玛宗格龙,意为“马任加蜥蜴”,是兽脚亚目阿贝力龙科的一属,生存于白垩纪末的马达加斯加,约7000万年前到6500万年前。目前仅有一个已确认种,凹齿玛君龙。玛君龙一度被认为是种厚头龙下目恐龙,名为玛君颅龙或玛宗格厚头龙,玛君颅龙现被视为玛君龙的次异名。如同其他阿贝力龙科恐龙,玛君龙是种二足掠食动物,拥有短口鼻部。虽然目前并不清楚前肢的完整样貌,牠们的前肢非常短,而后肢较长、较粗壮。玛君龙可从以下特征与其他阿贝力龙科恐龙分辨出来,例如:较厚的头颅骨、口鼻部上方的表面不平较厚骨头、以及头顶上的一根圆形角状物;这个角状物起初曾被误认为是厚头龙类的颅顶。玛君龙的上颌与下颌牙齿比大部分阿贝力龙科恐龙还多。玛君龙目前已发现数个保存良好的头颅骨与大量的骨骸,并在近期成为南半球的兽脚亚目恐龙中最广受研究的一种。玛君龙似乎与印度的阿贝力龙科恐龙关系较近,而离南美洲与非洲的阿贝力龙科恐龙较远,这点在生物地理学上有重要的意义。玛君龙是该生态系统的顶级掠食动物,主要猎食蜥脚下目恐龙,例如掠食龙;玛君龙也目前少数有直接证据显示同类相食现象的恐龙。 |
2012年5月17日 |
2012年5月18日天鹅座61有时也被称为贝塞尔星或皮亚齐飞行之星,中国传统名称天津增廿九,是一个位于天鹅座的双星系统,由一对K型橙矮星所组成,彼此互相以659年的周期运转,形成一个目视双星系统。因为天鹅座61双星的视星等分别为5及6等,所以它们对于一个没有使用光学仪器的观测者而言是非常不显眼的恒星。天鹅座61首先引起天文学家的注意是因为它的自行运动相当快速。德国天文学家弗里德里希·威廉·贝塞尔在1838年估算天鹅座61与地球的距离大约为10.4光年,这个数值与实际距离11.4光年已经非常接近,这是天文学家第一次使用恒星视差来测量估算太阳以外的恒星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在20世纪中,曾有几个不同的天文学家提出观测到大质量行星环绕天鹅座61其中1颗恒星的报告,但最近高精确度的径向速度观测显示这些报告都是错误的。直到目前为止,天文学家尚未证实这个恒星系统中存在任何行星,过去所有的发现报告现在都被视为是不可信的。 |
2012年5月19日《黄金太阳 漆黑的黎明》,是奇幻角色扮演游戏黄金太阳系列的第三作。游戏由Camelot开发,任天堂发行于任天堂DS平台。游戏最初在2010年的E3游戏展上展示,同时在展会中也透露了游戏的官方名称及运行平台。游戏日版发行于2010年10月28日,美版发行于同年11月29日。游戏距离Game Boy Advance平台前作《失落的时代》的发行有8年。本作讲述了前两作三十年后的故事,游戏的主角也转为前两作主角的后代。玩家在游戏中将扮演穆特一行,并为修复损坏的滑翔翼外出旅行,而在旅行中穆特拯救了世界。在游戏中玩家可以用魔法(即“精神力”)打败敌人、发现新地点、帮助当地的居民,并捕捉元素精灵提高队伍的实力。媒体总体给了《漆黑的黎明》较好的评价,但对本作的评价并不如前两作高。GameSpot评价道“虽然人们可能不认为游戏是经典之作,但《黄金太阳 漆黑的黎明》仍然是值得去玩的DS PRG游戏”。 |
2012年5月20日 |
2012年5月21日
|
2012年5月22日巴纳德星是一颗质量非常小的红矮星,位在蛇夫座β星附近,蛇夫座66星的西北侧,距离地球仅约6光年远。美国天文学家爱德华·爱默生·巴纳德(Edward Emerson Barnard)在1916年测量出它的自行为每年10.3角秒,是已知相对太阳自行最大的恒星。为纪念巴纳德的发现,后来称这颗恒星为巴纳德星。巴纳德星距离太阳约1.8秒差距(6光年),是蛇夫座内距离我们最近、宇宙中第二接近太阳的恒星系统,也是第四接近太阳的恒星,前三接近太阳的恒星都是半人马座α系统的成员。尽管它如此的接近地球,但是人类裸眼仍然看不见巴纳德星。由于它相当接近太阳,而且位于容易观测的天球赤道附近,所以M型矮星巴纳德星比任何恒星受到天文学家更多的研究和注意。天文学家的研究曾经聚焦在恒星的特征、天体测量和推敲系外行星可能存在的极限。虽然这是一颗古老的恒星,天文学家仍然观测到巴纳德星发生过耀斑爆发。天文学家曾对这颗恒星的一些研究题材发生争议。从1960年代初至1970年代初长达十年之久,天文学家彼得·范德坎普曾声称有一颗巨大的气体行星环绕着巴纳德星,一些天文学家也接受他的说法。天文学家后来认为恒星附近可能存在类似地球的小型行星,所以巨大行星存在的可能性就大为降低,范德坎普的主张被推翻。天文学家十分注意这颗恒星,它是无人旅行到邻近的恒星系统可以快速前往研究的一个目标。因为巴纳德星拥有几点与众不同的特征,所以它成为天文学家相当瞩目的恒星。巴纳德星是目前所有已知恒星中自行运动最快的恒星,因此有时候也被称为巴纳德“逃亡之星”(Runaway Star),它的自行速度比大熊座的飞行之星快一倍。恒星通常每年的自行速度还不到1角秒,牧夫座大角星自行运动算是比较明显的,但是一年也不到2角秒,而巴纳德星每年的自行运动却高达10.31角秒。巴纳德星距离太阳系只有5.96光年,除了南门二系统(半人马座α三合星)外,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巴纳德星最吸引人的地方是这颗恒星周围很可能有两颗大小约等于木星和土星的行星围绕它公转,是一个距离地球很近的恒星系。 |
2012年5月23日数学上,一个m×n的矩阵是一个由m行(row)n列(column)元素排列成的矩形阵列。矩阵里的元素可以是数字、符号或数学式。大小相同(行数列数都相同)的矩阵之间可以相互加减,具体是对每个位置上的元素做加减法。矩阵的乘法则较为复杂。两个矩阵可以相乘,当且仅当第一个矩阵的列数等于第二个矩阵的行数。矩阵的乘法满足结合律和分配律,但不满足交换律。矩阵的一个重要用途是解线性方程组。线性方程组中未知量的系数可以排成一个矩阵,加上常数项,则称为增广矩阵。另一个重要用途是表示线性变换,即是诸如f(x) 4x之类的线性函数的推广。设定基底后,某个向量v可以表示为m×1的矩阵,而线性变换f可以表示为列数为m的矩阵A,使得经过变换后得到的向量f(v)可以表示成Av的形式。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可以揭示线性变换的深层特性。矩阵是高等代数学中的常见工具,也常见于统计分析等应用数学学科中。在物理学中,矩阵于力学、电路学、光学和量子物理中都有应用;计算机科学中,三维动画制作也需要用到矩阵。矩阵的运算是数值分析领域的重要问题。将矩阵分解为简单矩阵的组合可以在理论和实际应用上简化矩阵的运算。对一些应用广泛而形式特殊的矩阵,例如稀疏矩阵和准对角矩阵,有特定的快速运算算法。关于矩阵相关理论的发展和应用,请参考矩阵理论。在天体物理、量子力学等领域,也会出现无穷维的矩阵,是矩阵的一种推广。 |
2012年5月24日 |
2012年5月25日尽管澳大利亚距离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各个主战场都很遥远,但轴心国在澳大利亚水域的军事活动仍然很频繁。在1940年至1945年之间,纳粹德国和日本帝国共有54艘海军舰艇及潜艇在澳大利亚水域袭击过盟军的船只,港口及其它设施。轴心国在此进行的最有名的袭击是1941年11月德国巡洋舰击沉悉尼号轻巡洋舰、1942年2月19日日本海军战机对达尔文的轰炸、及1942年5月日本袖珍潜艇对悉尼港的攻击。除这些攻击以外,轴心国的潜艇及水雷在澳大利亚水域还击沉及击伤了许多盟军商船。日本潜艇还对几个澳大利亚港口进行了炮击,从潜艇母舰起飞的日本战机也对澳大利亚的各个主要城市进行过轰炸。1942年上半年,轴心国在澳大利亚水域的军事活动达到了顶峰,澳大利亚海岸周围已有日本潜艇在巡逻,而澳大利亚北部的几个城市也遭到了日本海军航空队的攻击。但到了1942年后半年,澳大利亚水域就只剩下少量的德国武装商船了。1943年上半年,日本海军的潜艇恢复了对澳大利亚的进攻,但随着日本开始转入防御作战,这些进攻不久就又取消了。到了1944年和1945年,只有少量的轴心国海军舰只还在澳大利亚水域执行任务,而它们造成的破坏也微乎其微。与其它战场相比,德国与日本向澳大利亚水域派遣的水面舰只及潜艇的总数相对较少,它们对盟军的进攻也是断断续续的,因此,轴心国并没有给驻扎于澳大利亚的盟军造成多大伤害。而尽管盟军用于保卫澳大利亚海域的舰队规模庞大,它们却没有对西南太平洋战场的战事发展造成多大影响。 |
2012年5月26日 |
2012年5月27日 |
2012年5月28日驰龙科又名奔龙科,是群类似鸟类的兽脚亚目恐龙。牠们是群体型中至小型的肉食性恐龙,繁盛于白垩纪。在非正式的用法里,牠们通常被称为“盗龙”(Raptor),这个名称因为电影《侏罗纪公园》(Jurassic Park)出现的伶盗龙而开始盛行。驰龙科的属名在希腊文意为“奔跑的蜥蜴”,dromeus / δρομευς 意为“奔跑”,而sauros / σαυρος 意为“蜥蜴”。驰龙科的恐龙分布范围可能极广,化石在北美洲、欧洲、非洲、亚洲、南美洲以及南极洲等地都有发现记录。已知最原始的驰龙类恐龙记录来自在英格兰西南部被发现的牙齿化石,推测生活于侏罗纪巴通阶,而后来演化并且持续存活到白垩纪末的马斯特里赫特阶,据此推算,驰龙类出现在地球上的时间超过1亿年。 |
2012年5月29日 |
2012年5月30日戟龙属,又名刺盾角龙,在希腊文意为“有尖刺的蜥蜴”,是角龙下目恐龙的一属,生存于白垩纪坎潘阶,约7650万年前到7500万年前。戟龙的头盾延伸出四或六个长角,两颊各有一个较小的角,以及一个从鼻部延伸出的角,这个单独的角约60厘米长、15厘米宽。这些角状物与头盾的功能已经争论很多年。戟龙是种大型恐龙,身长5.5公尺,高度约1.8公尺,重量约3吨。戟龙拥有短四肢,以及笨重的身体。戟龙的尾巴相当短。牠们有喙状嘴,以及平坦的颊齿,显示牠们是草食性恐龙。如同其他角龙类,戟龙可能是群居动物,以大群体方式迁徙,这理论从尸骨层可以透露出来。戟龙是由劳伦斯·赖博在1913年命名,是尖角龙亚科的物种。戟龙目前只有一个种:亚伯达戟龙(S. albertensis)。而帕克氏戟龙(S. parksi)常被认为是亚伯达戟龙的异名。其他曾被列入戟龙的种,例如︰卵圆戟龙(S. ovatus),已经改列为其他属。 |
2012年5月3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