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系聲母二等開口字的演變
中古漢語的見系聲母開口二等字有「江」、「嵌」、「眼」、「亞」、「孝」、「鞋」等字。這批字有兩種演化途徑,在一些現代漢方言沒有介音,讀如一等字,如溫州話「江」=「剛」≠「薑」;在另一些方言有-i-介音,讀如三等字,如北京官話中「江」=「薑」≠「剛」。漢語諸方言中一些多音字和特殊讀音即由此產生。
語音演化
[編輯]中古漢語有三十多聲母。見系聲母包括牙音和喉音,可以拼二等字的有見(k)、溪(kʰ)、疑(ŋ)、影(ʔ)、曉(x/h)、匣(ɣ/ɦ)六母。[1]:2
中古漢語有多種介音,包括現代標準漢語無的-ɹ-介音,開口二等字指的就是介音為-ɹ-的字。[a][2][3]
中古後期,-ɹ-介音失落,見系聲母開口二等字有兩種變化:-ɹ-介音消失,最終跟沒有介音的開口一等字合流;或變為-j-介音,最終跟帶-i-介音的開口三等字合流。[3][可疑]
地域分布
[編輯]在現代漢語的官話方言中,中古開口二等字總體讀如一等字,唯獨見系開口二等字大量有規律讀如三等字(如「岩」=「嚴」);也有部分見系字讀如一等(如「客」=「刻」),這在南方官話比在北方官話常見(如「解」=「改」)。[1]:13
在現代漢語的南方諸方言中,中古開口二等字總體上沒有介音,讀如一等字(或與一等字性質相同),見系也不例外。[1]:13吳方言杭州話較為特殊,其見系開口二等字大量讀如三等字,很可能是宋代朝廷南遷臨安帶來的北方方言特徵。[4][5]:16
方言區 | 方言點 | 幫系 | 見系 | ||||||
---|---|---|---|---|---|---|---|---|---|
豪開一 | 肴開二 | 宵開乙 | 豪開一 | 肴開二 | 宵開乙 | ||||
寶 | 飽 | 表 | 糕 | 膠 | 驕 | ||||
官話方言 | 北方官話 | 北京官話 | 北京 | pau | pau | piau | kau | tɕiau | tɕiau |
冀魯官話 | 濟南 | pɔ | pɔ | piɔ | kɔ | tɕiɔ | tɕiɔ | ||
中原官話 | 西安 | pau | pau | piau | kau | tɕiau | tɕiau | ||
晉語 | 太原 | pau | pau | piau | kau | tɕiau | tɕiau | ||
南方官話 | 西南官話 | 武漢 | pau | pau | piau | kau | tɕiau | tɕiau | |
成都 | pau | pau | piau | kau | tɕiau | tɕiau | |||
江淮官話 | 合肥 | pɔ | pɔ | piɔ | kɔ | tɕiɔ | tɕiɔ | ||
揚州 | pɔ | pɔ | piɔ | kɔ | tɕiɔ | tɕiɔ | |||
南方方言 | 吳語 | 北部吳語 | 蘇州 | pæ | pæ | piæ | kæ | tɕiæ | tɕiæ |
kæ | |||||||||
南部吳語 | 溫州 | pɜ | puɔ | piɛ | kɜ | kuɔ | tɕiɛ | ||
湘語 | 新湘語 | 長沙 | pau | pau | piau | kau | tɕiau | tɕiau | |
kau | |||||||||
老湘語 | 雙峰 | pɤ | pɤ | piɤ | kɤ | tɕiɤ | tɕiɤ | ||
kɤ | |||||||||
贛語 | 南昌 | pau | pau | piɛu | kau | kau | tɕiɛu | ||
客家話 | 梅縣 | pau | pau | piau | kau | kau | kiau | ||
粵語 | 廣州 | pou | pau | piu | kou | kau | kiu | ||
陽江 | pou | pau | piu | kou | kau | kiu | |||
閩語 | 南部閩語 | 廈門 | po | pau | piau | ko | kau | kiau | |
pa | pio | ka | |||||||
潮州 | po | pa | piəu | ko | ka | kiəu | |||
pie | |||||||||
北部閩語 | 福州 | pɔ | pau | pieu | kɔ | kɛu、kau | kieu | ||
pa | ka | ||||||||
建甌 | pau | pau | piau | kau | kau | kiau | |||
亮黃色表示一等字及二等字讀如一等字; 淡黃色表示二等字與一等字一樣無介音,但韻母不同; 淡青色表示三等字及二等字讀如三等字。 有文白異讀的,上格為文讀,下格為白讀。 聲調均略去。 |
具體字例
[編輯]中古見系開口二等字讀音的多種演化方式,使得同一個字在一個方言中有可能分化出多種念法。如現代標準漢語中的「殼」字為多音字,可以讀作ké(ㄎㄜˊ)或讀作qiào(ㄑㄧㄠˋ)。濟南話中,「三更半夜」的「更」有/tɕiŋ213/和/kəŋ213/兩種讀法。[7]:222吳語太湖片的見系二等開口字有系統性的文白異讀,文讀讀如三等字,白讀讀如一等字。[4]京津冀地區常有「×各莊」之類地名,其中的「各」實際上是「家」的白讀,「史各莊」即「史家莊」。[1]:13
漢語方言之間在相互借用詞彙時,有時也會借用其讀音。「餃」本作「角」,指餃子的兩個角,南方許多方言吸納該詞語時,模仿北方方言的念法,讀如三等字。[b][8]:142[6]南方官話用「攪」表示做、弄,北方官話吸納該詞語時也模仿其念法,讀如一等字,後寫作「搞」。吳語中「尷尬」和「監介」同音,都讀如一等字;北方官話從吳語中借來「尷尬」一詞,模仿其念法,讀如一等字,不同於讀如三等字的「監介」。[9]俗諺有「捨不得鞋子,套不著狼」之說,其中「鞋」字讀如一等字;傳入「鞋」字讀如三等字的地區後,訛為「捨不得孩子,套不著狼」。[10]:246
讀如三等字 | 多音字 | 讀如一等字 |
---|---|---|
霞瑕遐 | 蝦蝦蟆 | |
介界疥芥屆戒 | 尬 | |
崖涯 | 捱 | |
絞狡鉸攪 | 搞 | |
江豇 | 扛力能扛鼎 | |
講 | 港 | |
確 | 殼 | |
巷[c] | ||
粳 | 更[d] | 庚羹 |
耕[e] | ||
行行為 | 衡 |
注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1.2 1.3 丁聲樹; 李榮. 汉语音韵讲义.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0 [1957/1981]. ISBN 9787544431019.
- ^ 黃笑山. 中古二等韻介音和切韻元音數量. 浙江大學學報. 2002, 32 (1): 30-38.
- ^ 3.0 3.1 黃笑山. 中古-r-介音消失所引起的連鎖變化 (PDF). 何大安,張洪年,潘悟雲,吳福祥 (編). 山高水長:丁邦新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 台北: 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 2006: 907-919 [2021-04-22]. ISBN 978-986-00-7941-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4-22).
- ^ 4.0 4.1 傅國通,蔡勇飛,鮑士傑,方松熹,傅佐之,鄭張尚芳. 吴语的分区(稿). 方言. 1986, 1 (1): 1-7.
- ^ 鮑士傑. 杭州方言词典. 南京: 江蘇教育出版社. 1998. ISBN 7-5343-3413-6.
- ^ 6.0 6.1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教研室. 汉语方音字汇 第2版. 北京: 文字改革出版社. 1989. ISBN 7-80029-000-X.
- ^ 錢曾怡. 济南方言词典. 南京: 江蘇教育出版社. 1997. ISBN 7-5343-3125-0.
- ^ 游汝傑. 汉语方言学导论 修訂本.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8. ISBN 978-7-5444-8429-9.
- ^ 李榮. 语音演变规律的例外. 音韵存稿. 北京: 商務印書館. 1982: 107-118 [1965]. CSBN 9017·1060.
- ^ 王捷 等. 中国俗语. 上海: 上海文藝出版社. 1992. ISBN 7-5321-07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