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2404:0:803c:c94b:0:1c:55c0:4b01留言2021年2月11日 (四) 21:14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A Brighter Summer Day
電影海報
基本资料
导演楊德昌
监制詹宏志
江奉琪
制片余為彥、吳莊
编剧楊德昌
閻鴻亞
楊順清
賴銘堂
主演楊靜怡
張震
張國柱
金燕玲
倪淑君
徐明
金士傑
鄧安寧
王柏森
配乐詹宏遠
摄影張惠恭
剪辑陳博文
制片商中影股份有限公司
楊德昌有限公司
片长237 分鐘
产地 臺灣
语言國語
粵語
上海話
台語
上映及发行
上映日期 臺灣
  • 1991年7月27日 (1991-07-27)

 法國:1992年4月22日 (1992-04-22)
 日本:1992年4月25日 (1992-04-25)
 英屬香港:1992年5月29日 (1992-05-29)[1]
 瑞典:1992年12月25日 (1992-12-25)
 英国:1993年3月12日 (1993-03-12)
 美国:2011年11月25日 (2011-11-25)
臺灣:2016年11月11日 (2016-11-11)(25週年4K修復版)
发行商中影股份有限公司
预算$25,000,000
票房$9,368,930[2]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英語:A Brighter Summer Day)是1991年上映的台灣電影,導演為楊德昌,本片是台灣電影新浪潮最重要電影之一。

本片改編自1961年發生於台灣台北市牯嶺街青少年真實殺人事件[3]。上映前,民生報曾在頭版上,報導此片特殊的選角方式,但在角色一直無法確定,以及過於倉促之下,曾一度暫時停止拍攝計劃。然而,飾演演員的選角、製作技術的繁雜及拍攝資金的銜接方面,亦造成相當大的困擾與挑戰,總共歷時110個工作日,才將本片拍攝完成。

另外,美國歌手埃尔维斯·普雷斯利(貓王)所演唱的歌曲《Are You Lonesome Tonight》中的一句歌詞「a brighter summer day」,則擷取成為本片的英譯片名。

2016年3月22日,美國藝術電影碟商 Criterion Collection 發行《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4K數位修復版影碟[4],此一修復計畫耗時超過十年,是該片首度正式發行DVD藍光碟

2016年11月,中影股份有限公司發行《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台灣上映二十五週年紀念 四小時完整版,重新上映於大銀幕。

劇情簡介

小四與小明

1960年代初期的台北市的南海路附近,父親(張國柱)是公務員,母親(金燕玲)是老師,小學成績很優秀的男主角小四(張震),在初中聯考時卻意外失常,只好先進建中夜校,準備明年插班考回日間部。然而他在學校醫務室裡認識了同學小明(楊靜怡),為她蹺課逃學,也為她與眷村的小流氓結怨。但小明因家貧而寄人籬下,缺乏安全感,所以換過很多男友,小四雖然知道,卻又不願相信。

為小明殺了眷村幫派份子,躲到台南避鋒頭的青年哈尼(林鴻銘),回台北時對小四卻很友善,因為他相信小四能讓小明幸福,小四也被哈尼的風采吸引。無奈為了籌辦中山堂音樂會幕後的幫派角逐,眷村幫首領山東(楊順清)偽造車禍,害死了哈尼。這時,小四父親也因為不配合上司貪污,遭陷害而被警備總部拘禁訊問,經過數日拘禁與疲勞訊問後,離開時已完全變成一個懦弱鄉愿的人。遇到校方對小四無理刁難,他只會求情而無心爭辯。

歷經哈尼的死、退學和父親的變化,讓處於人生十字路口的小四焦躁不安,他想要藉由考上建中日間部,給自己出一口氣,實際上整顆心,都懸在小明身上。這時他又發現自己的新朋友,公子哥小馬(譚志剛)已經悄悄與小明交往,已經失心瘋的小四,希望藉由懲罰小馬來實現自己對這個世界的反抗。可是當他帶刀出門堵在校門口,小馬早已離開,反而遇到了小明。小四依然想挽回小明,告訴她:「妳所有事我都知道,可是我不在乎。只有我可以改變妳的世界,只有我可以幫助妳,現在我就是HONEY。」歷經人生波折的小明很冷靜的告訴他:「你怎麼就是不明白呢?這個世界是不會為你而改變的,我就好像這個世界,是不會為你而改變的!」小四無法忍受這句實話,盛怒之下殺死小明,並被捕入獄。 

樂團好友小貓王(王啟讚)去探視小四時,被禁止見面,只留下錄音帶告訴小四,貓王艾維斯·普萊斯里已經回信,說他很高興在一個不知名的小島上,都有人喜歡聽他的歌。可是這捲錄音帶,被監獄管理人員順手丟進了垃圾桶。連同裡面那首歌《Are You Lonesome Tonight》,還有歌詞中“a brighter summer day "(本片英譯片名)所描述的青春歲月,通通被大人丟進了垃圾桶,這也就是戒嚴時代台灣人青春的結局。

小四遭法院一審死刑宣判,為國民政府遷台後首件少年刑事殺人事件,震驚當時社會。二審高院更審為十五年有期徒刑。最終,小四的母親在家晾衣,癡視著小四的卡其襯衫良久,廣播中傳來新一屆大學聯考放榜名單,鏡頭漸暗落幕。

人物角色

角色名稱 演員 備註
小四家
張舉 張國柱 公務人員,小四的父親
金老師 金燕玲 學校老師,小四的母親
張娟 王琄 大學學生,小四的大姐(老大)
張翰 張翰 高中學生,小四的大哥(老二)
張瓊 姜秀瓊 高中學生,小四的二姐(老三)
張震/小四 張震 初中學生(小四)
張雲 賴梵耘 小學學生,小四的小妹(老幺)
小四同學
小馬 譚志剛 初中學生,小四的同學
王茂/小貓王 王啟讚 初中學生,小四的同學
飛機 柯宇綸 初中學生,小四的同學
三角褲 張明新 初中學生,小四的同學
肉彈 戎俊龍 初中學生,小四的同學
小虎 周慧國 初中學生,小四的同學
毛獸 何青祥 初中學生,小四的同學
劉清琪 小虎幫眾
蔡昌達 小虎幫眾
李忠明 小虎幫眾
小公園太保幫
Honey 林鴻銘 小公園太保幫
二條 王宗正(王柏森) 小公園太保幫
滑頭 陳宏宇 小公園太保幫
小翠 唐曉翠 小公園太保幫
穎穎 江明穎 小公園太保幫
蚯蚓 楊天祥 小公園太保幫
廖小維 小公園太保幫
林正菁 小公園太保幫
李明勳 小公園太保幫
陳泰松 小公園太保幫
電星合唱團
徐慶復 主唱
張祥麟 吉他
高宗保 貝斯
陳體強 鼓手
小公園合唱團
曹子文 吉他
劉名振 貝斯
張逸群 鼓手
袁凌 鋼琴
蕭艾 冰店老闆娘
陳希聖 瞎子飛官
二一七太保幫
山東 楊順清 二一七太保幫
小神經 倪淑君 二一七太保幫
卡五 王維明 二一七太保幫
記分小妹 王嘉瑋 二一七太保幫
光頭 王也民 二一七太保幫
西部 曲德海 二一七太保幫
嘴子 劉亮佐 二一七太保幫
鳥八 程健雄 二一七太保幫
李明哲 二一七太保幫
石沛民 二一七太保幫
林煜成 二一七太保幫
鍾宜成 二一七太保幫
何嘉賢 二一七太保幫
南海路太保幫
葉子 沈斻 南海路太保幫
顆星 傅仰曄 南海路太保幫
萬華市場流氓
馬車 陳以文 萬華市場流氓
師爺 李清富 萬華市場流氓
文旦 林仁杰 萬華市場流氓
嗎啡 鄭源成 萬華市場流氓
兩光 蔡奕欽 萬華市場流氓
豬鏢 閻國強 萬華市場流氓
尿布仔 殷玉龍 萬華市場流氓
鄭康年 萬華市場流氓
徐賢良 萬華市場流氓
黃榮火 萬華市場流氓
胡寧遠 萬華市場流氓
羅仲宏 萬華市場流氓
湯志堅 萬華市場流氓
曾千虹 萬華市場流氓
小明家人
張盈真 小明的母親
劉子明/小明 楊靜怡
金士傑 小明的七舅
林麗卿 小明的七舅媽
方太太 陸秋雲
老月 陳良月
角色名稱 演員 備註
小醫生診所
賴德南 老醫生
施明揚 小醫生
香莉 陳湘琪 未婚妻
陳立美 護士
小四同學家長
蕭志文 小馬的母親
呂德明 飛機的父親
小四親人同學
夏師母 唐如蘊
汪國正/汪狗 徐明
汪妻 蔡琴
陳公 段鍾沂
陳太 曹金玲
章可中 小四大姐男友
胡成融 汪狗的朋友
劉婉真 汪狗的朋友
李婠華 汪狗的朋友
李以須 汪狗的朋友
小四鄰居
胖叔 卓明
張文燕 胖叔太太
趙班長 李龍禹
蕭蓮蓮 胖叔的女兒
建中
沈永江 訓導主任
胡翔評 教官
孟騏良 訓育組長
林如萍 護士
紅豆冰 黃淑娟
閻鴻亞 國文老師
范洪生 工友
馬汀尼 數學老師
史良騏 導師
蔣沅 老師
雷寅雄 男體育老師
趙欣然 女體育老師
寄車處管理員
吳功 寄車處管理員
林維 寄車處管理員
植物園情侶
楊立平 植物園情侶
周慧玲 植物園情侶
片廠
鄧安寧 導演
郭昌儒 場務領班
石明玉 女明星
林恒正 男明星
石依華 副導演
舒國治 攝影師
高妙慧 製片老闆娘
茅新蟾 化粧
方靜琦 場記
警總
余為彥 主任
李敏男 工友
李自強 受刑人
王道南 組員
吳莊 組員
吳樂勤 組員
警局
侯德健 警官
郎祖筠 女警
陳來福 刑警
湯湘竹 刑警
少年組
劉長灝 組長
謝鴻鈞 組員
段鍾璋 組員
教堂
陳牧師 陳立華
孫寶貴 管理員
蔣薇華 管理員
中山堂管理員
閻崇聖 中山堂管理員
魏明明 中山堂管理員
王其洋 中山堂管理員
鄭康年 中山堂管理員

按電影片尾演出表排序。

獎項

獎項 入圍者 結果
最佳劇情片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獲獎
最佳導演 楊德昌 提名
最佳男主角 張國柱 提名
最佳男主角 張震 提名
最佳女主角 楊靜怡 提名
最佳女配角 金燕玲 提名
最佳女配角 姜秀瓊 提名
最佳原著劇本 楊德昌閻鴻亞楊順清賴銘堂 獲獎
最佳攝影 張惠恭 提名
最佳服裝設計 余為彥 提名
最佳美術設計 余為彥楊德昌 提名
最佳錄音 嘉禾錄音室楊偉強 提名


  • 「最佳影片獎」
  • 「評審團特別大獎」
  • 「國際影評人獎」(費比西獎)
  • 「最佳導演獎」:楊德昌
  • 「最佳導演獎」:楊德昌

拍摄地

片中出現戰車的拍攝地點有屏東縣萬巒鄉的萬金營區及屏98公路內埔鄉興南村路段。 支援拍攝的M-24霞飛式輕戰車來自於萬金營區,隸屬於陸軍獨立95旅戰車752營戰1連。 片中「小四」與「小明」遭到小太保圍堵的大草原,是萬金營區靶場。

取景

整個舞臺在台灣鐵路管理局取景,也曾赴九份金瓜石屏東等地區拍攝,構築出1960年代台北市古亭區的風光,及早期台灣社會實際的生活面貌。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備註

  1. ^ 香港電影票房 1992 〔華語電影〕,〈香港電影票房全紀錄〉
  2. ^ 1991年台灣票房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08-03-05.,〈台灣電影資料庫
  3. ^ 建中學生的少年殺人事件簿(管仁健/著)
  4. ^ 該影碟在CC官方網站的產品介紹頁面(英語)
  5. ^ 島國拾影:楊德昌的《牯嶺街》影迷地圖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