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创造社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创造社出版部旧址
虹口区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虹口区四川北路街道
认定时间2006年

创造社中华民国早期的一个左翼作家组织。

成立

[编辑]

创造社于1921年成立于日本东京,成员大多是留学日本的青年,如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其他成员有郑伯奇田汉、滕固和张资平。创造社创办《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洪水》、《创造月刊》等刊物,得到实力单薄的上海泰东书局支持。

主张

[编辑]

创造社成员间没有划一的主义和思想,只是主张本著作者内心的要求,从事于文艺活动。初期的主要倾向是浪漫主义,提倡浪漫主义文学。他们看到自然主义的失败,便反理知主义,走上浪漫主义道路,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在文艺思想上崇自我、重个性、抒发内心,在文艺创作上追求“艺术至上”。

创造社后期转向马克思主义,1925年五卅惨案后,提倡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抛弃浪漫主义,接受社会主义写实主义

创造社反对封建思想、主张个性解放,强调浪漫主义唯美主义。创造社主要成员都和中国共产党关系密切,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理论,宣扬革命阶级斗争,号召工人农民联合起来,推翻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建立新政权,主张无产阶级文学,这也是其遭到封杀的原因。

文学风格

[编辑]

创造社成员各有不同的独特色彩,例如郭沫若受德国浪漫派影响至深,他崇拜自然,尊重自我和提倡反抗。郁达夫染上“世纪末”的颓废色彩,成仿吾在理论上接受了“人生派”的主张,但作品却感受着象征派、新罗曼派的魅惑。张资平比较富于写实主义的倾向,他初期的作品带有人道主义的色彩。

题材偏向普通生活(包括爱情)充满乡土风味(如英法俄小说)。

历史

[编辑]

1921年7月,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张资平田汉郑伯奇日本东京建立创造社,他们开办了《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创造》月刊等刊物。

创造社于1921年成立于日本东京,成员大多是留学日本的青年。发起人郭沫若为筹备稿件先去京都见田汉,郑伯奇,穆木天晶孙(九洲),张定璜(即张凤举)与何畏。再卜东京会郁达夫成仿吾 张资平,徐祖正。郭回北京后《创造季刊》第一期出版于1922年5月1日。共出6期,(第1卷4期至第2卷2期 )。 1924停刊,这是该刊前段。

1922年5月,《创造》季刊在上海开办,1924年2月,停刊。

1923年5月13日,《创造》周报开办,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是主编。

1924年5月,《创造》周报停刊。

1926年3月,《创造》月刊开办,1929年1月,停刊。

1929年2月,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封杀创造社。

代表刊物

[编辑]

雪莱纪念刊,创造季刊第一卷第四期1922年     创作部分发出张资平小说《爱之焦点》与《上帝的儿女们》,郁达夫小说《采石矶》,张定璜小说《路上》,何畏的《上海幻想曲》,徐祖正诗《Oshibana》等等。郭沫若发表戏剧“孤竹君之二子”与诗十首。

雪莱评论代郭沫若两片,徐祖正的《英国浪漫派三诗人》,张定璜(即张凤举)的《Shelley》(即《雪莱》)评论。

成仿吾有三片评论《沉沦》、《残春》及《评冰心女士的超人》。成仿吾发两份杂录,杂录还登出何畏之《俄罗斯文学便览》(译Moissaye J.Olgin著)与王独清译《代de fleur morte》。

代表人物

[编辑]
  • 郭沫若,《女神》、《少年维特之烦恼》(歌德著)、《英雄树》
  • 郁达夫,《沉沦》
  • 成仿吾,《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
  • 张资平,《约檀河之水》
  • 冯乃超,《艺术与社会生活》
  • 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
  • 滕固,《壁画》、《银杏之果》、《外遇》

影响

[编辑]

创造社办刊物,出丛书,推动文学创作,借鉴世界文学的最新潮流,加速新文学的现代化。前期提倡浪漫主义文学,开创了中国新文学的浪漫主义流派,加强了中国新文学的反封建情绪。后期则转向马克思主义,提倡无产阶级文学,影响深远。

研究书目

[编辑]
  • 伊藤虎丸著,孙猛等译:《鲁迅、创造社与日本文学——中日近现代比较文学初探》(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相关连接

[编辑]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