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刘大白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刘大白
性别
出生光绪六年(1880年)8月28日
 大清浙江省绍兴
逝世1932年2月13日(1932岁—02—13)(51岁)
职业现代诗人、文史学家

刘大白(1880年10月2日—1932年2月13日),原名金庆棪,字伯贞,号清斋辛亥革命后更改姓名为刘靖裔,字大白浙江绍兴平水镇人。现代诗人、文史学家,白话诗的倡导者之一。

生平

[编辑]

刘大白为前清举人出身[1],曾任绍兴师范学堂山会小学教师,曾与王世裕合编《绍兴公报》。1913年,亡命日本。1914年在日本加入同盟会。1924年任复旦大学上海大学教授,编辑《黎明》周刊。1926年出版诗集《邮吻》。1928年1月,辞去复旦大学的职务,随即赶杭州任国立浙江大学秘书长之职。1929年8月受教育部长、浙江大学校长蒋梦麟之邀,任教育部次长。1932年2月13日病逝。

著作

[编辑]

刘大白早在五四运动前就尝试用白话写诗,是新诗的倡导者之一。他的诗以描写民众疾苦之作为多,并显示了由旧诗蜕化而来的特点,感情浓烈,语言明快有力,通俗易懂,并以触及重大的社会议题和鲜明的乡土色彩,在五四时期的诗坛上别具一格。1929年6月6日至10月10日间在杭州举办的西湖国际博览会上,刘大白为教育馆撰写对联,上联“定建设的规模,要仗先知,做建设的工作,要仗后知,以先知觉后知,便非发展大中小学不可”,下联“办教育的经费,没有来路,受教育的人才,没有出路,从来路到出路,都得振兴农工商业才行”。[2]

主要著作有:新诗集《旧梦》(后分编为《卖布谣》、《丁宁》、《再造》、《秋之泪》)、《邮吻》;旧诗集《白屋遗诗》;诗话《白屋说诗》、《旧诗新话》;《中国文学史》等。[1]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中国文学家辞典·现代第一分册.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79: 397–399. CSBN 17118·16. 
  2. ^ 萧乾主编, 浙江省文史研究馆编. 新编文史笔记丛书 第一辑(10): 两浙轶事. 北京: 中华书局, 2005.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