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江寧府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重新導向自金陵府
江寧府
南唐
937年—975年
歷史
歷史 
• 成立
937年
• 廢除
975年
前身
繼承
金陵府
昇州 (江蘇省)
今屬於南京市
江寧府
宋朝
1018年—1129年
歷史
歷史 
• 成立
1018年
• 廢除
1129年
前身
繼承
昇州 (江蘇省)
建康府
今屬於南京市
江寧府
 清朝
1645年—1912年

江寧府在江蘇省的位置(1820年)
歷史
歷史 
• 成立
1645年
• 廢除
1912年
前身
繼承
應天府 (明朝)
南京府
今屬於南京市
明朝陳沂所著《金陵古今圖考》中南唐江寧府圖
清代乾隆初年江寧府城圖(清版畫)

江寧府中國古代設立的一個,在今江蘇省境內。治所上元縣江寧縣南唐時改金陵府置江寧府,宋滅南唐,改為昇州,宋真宗天禧二年(1018年),昇州改為江寧府,南宋改稱建康府元朝時改為集慶路明朝改稱南京應天府清朝順治二年(1645年),清軍攻陷南京,更名為江寧府。辛亥革命後,改為南京府。  

歷史

[編輯]

五代十國楊吳金陵府,後南唐(937年—975年)在金陵建都,稱江寧府,並修建了城邑

宋朝時,此地置昇州天禧二年(1018年)二月丁卯,宋真宗加封兒子趙禎(宋仁宗)為昇王。因趙禎身為真宗唯一的兒子,兼有儲君和未來皇帝的身份。次日,昇州即做為升王名義上的封地,升為建康軍、江寧府。江寧府的建立,開創了皇子封地建府的先例,打破了唐代以來,僅首都、陪都建府的慣例,亦是此後「潛藩升府」制度的雛形[1]北宋時,江寧府亦是江南東路首府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改稱建康府作為宋朝行都,稱「東都」,紹興元年(1131年)改為留都。南宋時建康府仍為江南東路首府。元朝時,江寧府改為集慶路明朝時,又改稱為應天府,為明朝初期的首都,轄區大致相當於今日江蘇省的南京市、句容市溧陽市明朝政府遷都北京後,應天府為南直隸首府。

清朝順治二年改稱江寧府,初期為江南省省會。康熙六年(1667年),江蘇省安徽省分別建省直到清末,江寧是統轄江蘇、安徽、江西行省兩江總督駐地,和江蘇巡撫駐地蘇州府同為江蘇省省會。同時,又在江寧設立江寧布政使,管轄江寧府和江蘇省長江以北的揚州府淮安府徐州府海州直隸州通州直隸州海門廳。管轄安徽民政的安徽布政使也曾長期駐紮在江寧。城東明故宮舊址駐紮有八旗軍隊,設江寧將軍管轄。清朝的江寧在經濟方面也具有相當的重要性。清廷在此設立規模龐大的江寧織造,生產供應皇家需求的絲織品。

1853年3月,太平軍攻克江寧,兩江總督陸建瀛及副都統霍隆武陣亡,城內旗人遭到屠殺[2]太平天國宣布定都江寧,改名天京。1864年7月,曾國荃率湘軍攻破天京後縱火殺掠,據曾國荃幕友趙烈文目睹所記,總計死者約二、三十萬人[3]。兩江總督曾國藩將天京改回江寧。

民國元年(1912年),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改江寧府為南京府,定為中華民國首都,後又稱南京

行政區劃

[編輯]

清朝

[編輯]

清朝時,評價:衝、繁、難。清朝時下轄:

歷任長官

[編輯]
楊吳金陵府尹
北宋江寧府尹(知府)
南宋知江寧府
清朝江寧知府

駐寧要員及官署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李裕民. 《唐代州制是如何演变为明代府制的--宋代地方行政建置研究》. 中國歷史地理論叢 (陝西省西安市: 陝西師範大學). 2001, (2009年第1期): 51–58. ISSN 1001-5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03) (簡體中文). 二 宋代府的演變……顯然,此新置府的標準與唐、五代相同。天禧二年(1018)二月丁卯(3日),加封子趙禎(即宋仁宗)為昇王(《宋史》卷8《真宗紀》)。第二天(4日),又下詔:建昇州為建康軍江寧府(今南京),云:「眷予宗藩,實惟元嗣。……此舉為皇子封地建府開創了先例。從此,建府不再局限於首都和陪都。 
  2. ^ 《粵逆紀略》:紫禁城者,乃前明故宮也,八旗駐防居之。賊破大城後,率眾攻圍,旗兵槍炮兼施,三逐至淮清橋,傷賊數千人。忽賊匪楊秀清傳令准旗人拜降,因而旗兵漸懈,會城上火藥被焚,賊遂乘虛入,將軍率眾巷戰,自寅至申,旗兵幾無孑遺,將軍及都統俱戰死,時十一日事也。後三四日,賊脅旗婦呼於門曰:「汝等婦人能以金銀獻者,免死。」於是藏匿之旗婦爭出財帛以求生路,賊受財帛,驅之出漢西、聚寶各門,盡於橋上殺之,棄屍河內,水為之不流,嗚呼,痛哉!初賊破駐防城時,旗人逃出者數百人,至東鄉等處,賊乃出偽示,有擒得旗人者,賞銀五兩之說,遂有擒以獻賊者,鄉民亦愚也哉。
  3. ^ 曾國荃幕友趙烈文將親歷詳述於《能靜居日記》,郭廷以1979年《近代中國史綱》予以援引(香港中文大學版本p.159-160)。

參見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江寧府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