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Flyinet/沙盒
外觀
- User:Flyinet/Temporal Sandbox2
- User:Flyinet/Temporal Sandbox
- User:Flyinet/Temporal Sandbox3
- User:Flyinet/Temporal Sandbox4
- User:Flyinet/Temporal Sandbox5
中國大陸立法機構年表
[編輯]立法機構屆次 | 議席分佈 | 任期 | 選舉及產生 | 執政黨 (議會最大黨) |
在野黨 | 議長 | 時任中國國家元首 | 任期政府 | ||
---|---|---|---|---|---|---|---|---|---|---|
清末新政及立憲運動時期(1910-1912) 大清 | ||||||||||
資政院 |
由欽定議員與民選議員共同構成 |
1 | 1910年10月3日 | 1912年2月12日 | 資政院選舉 | 立憲派 憲政維持進行會 75 / 196 (38%)
|
帝國憲政會、辛亥俱樂部、 中國同盟會、政學會、預備立憲公會、國會請願同志會、各省諮議局聯合會、粵商自治會、貴州憲政預備會 | 許鼎霖 | 溥儀 宣統皇帝 隆裕太后 (垂簾聽政) |
清廷 慶親王內閣 |
資政院是根據清末新政進行的憲法改革建立的議會的籌備機構。 | ||||||||||
辛亥革命時期(1912-1913) 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及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 | ||||||||||
各省都督府代表聯合會 |
1 | 1911年11月15日 | 1912年1月28日 | 各省派遣代表產生 | 中國同盟會 17 / 36 (47%)
|
共進會、光復會、四川保路會、政聞社 | 譚人鳳 | 黎元洪 湖北軍政府都督 |
中華民國軍政府 鄂軍都督府 軍政府 | |
各省都督府代表聯合會是辛亥革命期間1911年11月15日至1912年1月28日期間獨立各省為籌組臨時中央政府而成立的過渡性議政權力機構。該機構起初由各省獨立後成立的都督府派出的代表組成,後來未獨立各省的諮議局也派出代表參加。在中華民國建立後,1912年1月2日至1912年1月28日該機構曾經一度代行臨時參議院職權,直到南京臨時參議院建立。 | ||||||||||
中華民國臨時參議院 (第一次,南京臨時參議院) |
2 | 1912年1月28日 | 1912年4月8日 | 各省派遣代表產生 | 中國同盟會 | 無數據 | 林森 | 孫中山 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當屆議會選出) |
中華民國 南京臨時政府 南京臨時政府內閣 | |
中華民國臨時參議院,是中華民國在正式國會成立之前的臨時機構。民國初年出現過兩次臨時參議院。 | ||||||||||
中華民國臨時參議院 (第二次,北京臨時參議院) |
3 | 1912年4月29日 | 1913年4月8日 | 各省派遣代表產生 | 中國同盟會 | 統一黨、統一共和黨 | 吳景濂 | 袁世凱 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當屆議會選出) |
中華民國 北京臨時政府 第一次唐紹儀內閣 第一次陸征祥內閣 | |
中華民國臨時參議院,是中華民國在正式國會成立之前的臨時機構。民國初年出現過兩次臨時參議院。 | ||||||||||
中華民國初年國會時期(1913-1925) 中華民國北洋政府 | ||||||||||
中華民國第一屆國會 第一期常會 |
參議院 眾議院 |
1.1 | 1913年4月8日 | 1914年1月10日 | 第一屆國會議員選舉 (議員列表) |
國民黨 132 / 274 (48%) (參議院)269 / 596 (45%) (眾議院)
|
共和黨、統一黨、民主黨、進步黨 | 林森 (國會全院委員長) 張繼 (參議院議長) 湯化龍 (眾議院議長) |
袁世凱 中華民國大總統 (當屆議會選出) |
中華民國 北京政府 趙秉鈞內閣 段祺瑞臨時內閣 |
中華民國第一屆國會,與後來成立的安福國會相對又名舊國會,是指1913年4月8日至1925年4月24日期間間斷召開的中華民國第一屆國會。國會議員任期長達十三年,因該屆國會議員於民國元年(1912年)選舉,故俗稱「民元國會」;相對於第二屆國會(俗稱「新國會」)而言,又被稱為「老國會」。該屆國會的法理依據為《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 ||||||||||
中央政治會議 |
x.1 | 1913年12月5日 | 1914年1月24日 | 無選舉,由政府選派與地區代表組成 (議員列表) |
北洋派 | 無數據 | 李經羲 | 袁世凱 中華民國大總統 |
中華民國 北京政府 熊希齡內閣 | |
政治會議(全稱中央政治會議)是1913年(民國二年)中華民國成立的一個中央政治諮詢機構,屬於國會無法正常運行後的一個過度性組織。 | ||||||||||
約法會議 |
x.2 | 1914年3月18日 | 1914年5月1日 | 議員根據《約法會議議員選舉程序施行細則》選出 (議員列表) |
北洋派 | 無數據 | 孫毓筠 | 袁世凱 中華民國大總統 |
中華民國 北京政府 孫寶琦臨時內閣 | |
約法會議是1914年至1915年中華民國召開的一個旨在制定《中華民國約法》及其他相關法律法規的會議。 | ||||||||||
參政院 |
x | 1914年5月26日 | 1916年6月29日 | 無選舉,議員均有大總統任命 (參政列表) |
北洋派 | 無數據 | 黎元洪 → 溥倫 |
袁世凱 中華民國大總統 |
中華民國 北京政府 徐世昌內閣 第二次陸徵祥內閣 第二次徐世昌內閣 第一次段祺瑞內閣 | |
參政院是依據1914年5月1日公佈的《中華民國約法》設立的臨時立法機構,自1914年至1916年間存在。 | ||||||||||
中華民國第一屆國會 第二期常會 |
參議院 眾議院 |
1.2 | 1916年8月1日 | 1917年6月12日 | 第一屆國會議員恢復任職 (議員列表) |
國民黨 132 / 274 (48%) (參議院)269 / 596 (45%) (眾議院)
|
共和黨、統一黨、民主黨、進步黨 | 王家襄(參議院議長) 湯化龍(眾議院議長) |
黎元洪 中華民國大總統 (繼任) |
中華民國 北京政府 第一次段祺瑞內閣改組內閣 伍廷芳臨時內閣 江朝宗臨時內閣 李經羲內閣 第二次段祺瑞內閣 |
1916年6月袁世凱死後,6月29日繼任的總統黎元洪申令恢復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和恢復國會。8月1日,國會在北京重行開幕。黎元洪宣誓就任總統。馮國璋被選舉為副總統。參議院議長王家襄,副議長王正廷,眾議院議長湯化龍,副議長陳國祥。 | ||||||||||
憲法國會 (籌備階段終止) |
x.0 | 1917年7月4日 | 不適用 | 無選舉,皇帝下諭各省督撫,每省推舉三人來京,籌議憲法國會 | 宗社黨 | 不適用 | 不適用 | 溥儀 宣統皇帝 張勳 內閣總理大臣 (受封) |
復辟清廷 張勳內閣 | |
張勳復辟(1917年7月1日-1917年7月12日),是指張勳與其舊長官宗社黨黨人鐵良等清朝遺老一手策劃,率領定武軍於民國六年(1917年)7月1日擁護時年12歲的遜位皇帝溥儀在北京復辟的政變,張勳所部的定武軍,人稱辮軍,故稱辮軍復辟。因發生在丁巳年,又稱為丁巳復辟,前後歷時僅十二天,被段祺瑞討伐而失敗,張勳流亡天津。該復辟政權所控制的範圍僅有北京城,且僅有十幾天的時間,因此一般僅將其作為民國史中北洋軍閥混戰的一部分看待,不計入清朝歷史 | ||||||||||
廣州國會非常會議 |
x.3 | 1917年8月27日 | 1918年10月19日 | 由第一屆國會南下的150名議員組成 | 中華革命黨 → 護法各省聯合會議 | 無數據 | 岑春煊 | 孫中山 陸海軍大元帥 (當屆選出,任上辭職) |
中華民國 護法軍政府 | |
廣州國會非常會議,又稱廣州非常國會,最初是於1917年8月至1918年10月第一次護法運動期間,孫中山為抵制張勳復辟而在廣州召開的國會。 | ||||||||||
中華民國臨時參議院 (第三次) |
x.4 | 1917年11月10日 | 1918年8月12日 | 無選舉,由各省派駐 (議員列表) |
安福俱樂部 | 僑園俱樂部、憲法研究會 | 王揖唐 | 馮國璋 中華民國大總統 (代理) (副總統代理大總統職權) |
中華民國 北京政府 王士珍內閣 第三次段祺瑞內閣 | |
臨時參議院於民國六年(1917年)11月10日成立。同年11月14日舉行議員選舉,王揖唐任議長,那彥圖任副議長。1918年8月12日,即第一屆國會(民元國會)期滿日,臨時參議院解散,安福國會正式成立。第二次臨時參議院原本是研究系梁啓超的主張,但是研究系的梁善濟競選議長失敗。 | ||||||||||
中華民國第二屆國會 |
2 | 1918年8月12日 | 1920年8月30日 | 第二屆國會議員選舉 (議員列表) |
安福俱樂部 342 / 574 (60%) (參眾兩院合計)
|
僑園俱樂部、憲法研究會 | 梁士詒 → 李盛鐸 (參議院議長) 朱啟鈐 → 田應璜 (眾議院議長) |
徐世昌 中華民國大總統 (當屆議會選出) |
中華民國 北京政府 錢能訓臨時內閣 錢能訓內閣 龔心湛臨時內閣 靳雲鵬臨時內閣 第一次靳雲鵬內閣 | |
中華民國第二屆國會(1918年8月12日-1920年8月),是中華民國的第二屆國會。產生於民國七年(1918年),俗稱「民七國會」,但因其選舉過程被「安福俱樂部」所控制,故又稱為「安福國會」。相對於中華民國第一屆國會(舊國會)而言,又被稱作「新國會」。 | ||||||||||
廣州國會非常會議 (復設) |
x.5 | 1921年1月12日 | 1922年6月16日 | 無選舉,各省議員參加 | 中國國民黨 | 無數據 | 林森 | 孫中山 中華民國非常大總統 (當屆議會選出) |
廣州中華民國政府 | |
廣州中華民國政府於1921年4月2日在廣州成立,其前身為護法軍政府。1921年春,孫文在廣州再次舉起護法的旗幟。廣州軍政府第一次採用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為國旗,反對以及不承認北京的北洋政府法統。 | ||||||||||
中華民國第三屆國會 |
3 | 1920年10月30日 | 1922年6月2日 | 選舉未成功舉行 | 不適用 | 不適用 | 不適用 | 徐世昌 中華民國大總統 |
中華民國 北京政府 薩鎮冰臨時內閣 第二次靳雲鵬內閣 梁士詒內閣 周自齊臨時內閣 第一次顏惠慶內閣 | |
中華民國第三屆國會(俗稱「新新國會」,乃相對於俗稱「新國會」的中華民國第二屆國會而言)是1920年起開始籌備的中華民國第三屆國會,但參議院議員一直未能產生,最終此屆國會流產。 | ||||||||||
中華民國第一屆國會 第三期常會 |
1.3 | 1922年8月1日 | 1924年12月13日 | 具體不詳 | 直系 | 無數據 | 無數據 | 黎元洪 中華民國大總統 (復任) → 曹錕 中華民國大總統 (當屆議會選出) |
中華民國 北京政府 第二次唐紹儀內閣 王寵惠內閣 汪大燮內閣 王正廷臨時內閣 張紹曾內閣 高凌霨攝政內閣 高凌霨臨時內閣 孫寶琦內閣 顧維鈞臨時內閣 第二次顏惠慶內閣 黃郛攝政內閣 | |
1922年4月爆發第一次直奉戰爭,直系曹錕吳佩孚控制北京中央政府,提出「恢復法統」,8月1日重新恢復第一屆國會,參議院議長王家襄,副議長王正廷,眾議院議長吳景濂,副議長張伯烈,並於1923年10月5日由第一屆國會選舉曹錕為大總統。 | ||||||||||
上海國會非常會議 (未能召開) |
x.6 | 1923年6月13日 | 不適用 | 無選舉,約200名議員南下,但因不足法定數額,未能召開 | 不適用 | 不適用 | 不適用 | 曹錕 中華民國大總統 |
中華民國 北京政府 高凌霨攝政內閣 | |
上海國會非常會議是1923年中華民國策劃召開的國會非常會議,以反對直系逼迫大總統黎元洪去職。後因議員人數不足,該次會議未能舉行。 | ||||||||||
北京國會非常會議 |
x.7 | 1924年11月22日 | 1925年4月24日 | 反對曹錕賄選的279名國會議員在北京成立國會非常會議 | 無數據 | 無數據 | 無數據 | 曹錕 中華民國大總統 → 段祺瑞 中華民國臨時執政 (政變派推舉) |
中華民國 北京政府 第二次顏惠慶內閣 黃郛攝政內閣 臨時執政內閣 | |
北京國會非常會議是未參加曹錕賄選的中華民國第一屆國會議員於1924年在北京成立的國會非常會議。此次國會非常會議為臨時性立法機關和政治諮詢機構。 | ||||||||||
善後會議 |
x.8 | 1925年2月1日 | 1925年4月21日 | 無選舉,採納會員制度,由會議主持方邀請 (會員列表) |
皖系 | 中國國民黨、研究系 | 無數據 | 段祺瑞 中華民國臨時執政 |
中華民國 北京政府 臨時執政內閣 | |
1924年10月,馮玉祥等人發動北京政變,推翻了直系曹錕、吳佩孚之後,皖系段祺瑞被推為臨時政府執政。段祺瑞於1924年12月24日通電,取消《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召開善後會議。1925年2月1日,善後會議在北京召開。該會議的宗旨為「解決時局糾紛,議籌建設方案。」以對抗孫中山主張召開的國民會議。同年4月21日,善後會議結束。 | ||||||||||
臨時參政院 |
x.9 | 1925年7月30日 | 1926年4月20日 | 無選舉,設參政制度 (參政列表) |
皖系 | 無數據 | 趙爾巽 | 段祺瑞 中華民國臨時執政 |
中華民國 北京政府 臨時執政內閣 許世英內閣 賈德耀內閣 | |
臨時參政院是段祺瑞的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於1925年7月30日成立的常設民意機構,後於1926年4月20日解散。 | ||||||||||
國民代表會議 (未能召開) |
4.x | 1926年 | 不適用 | 議員定額為500人,但未進行選舉 | 不適用 | 不適用 | 不適用 | 段祺瑞 中華民國臨時執政 |
中華民國 北京政府 賈德耀內閣 胡惟德臨時攝政內閣 顏惠慶攝政內閣 杜錫珪臨時攝政內閣 顧維鈞臨時攝政內閣 | |
國民代表會議是中華民國臨時執政段祺瑞於1926年試圖在北京召開的議決《中華民國憲法》的機構,但後來未能召開。 | ||||||||||
1926年至1928年間,中國不存在國家意義上的立法機構,北洋政府被安國軍政府取代,而後又因國民革命軍北伐退出關內。 | ||||||||||
國民革命及訓政時期(1925-1948) 中華民國國民政府 | ||||||||||
國民政府委員會 廣州國民政府 |
G1 | 1925年7月1日 | 1926年12月5日 | 無選舉,合議委員制機構,委員由中國國民黨黨員擔任 | 中國國民黨(左派) 中國共產黨(其黨員以個人名義執政) |
中國共產黨 | 汪兆銘 (主席) |
汪兆銘 國民政府委員會主席 (當屆委員會選出,任上辭職) |
中華民國 國民政府 中央政治委員會 中央執行委員會 中央政治會議 | |
中國國民黨第一屆中央執行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發佈時局宣言,謂北京政府(當時段祺瑞為臨時執政,北京政府的代理國家元首)不顧民眾利益,勾結帝國主義,決不與合作。 | ||||||||||
國民政府委員會 武漢國民政府 |
G2 | 1926年12月10日 | 1927年8月19日 | 無選舉,合議委員制機構,委員由中國國民黨黨員擔任 | 中國國民黨(左派) 中國共產黨(其黨員以個人名義執政) |
中國共產黨 | 不適用 | 國民政府委員會 (委員會集體擔任) |
中華民國 國民政府 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與國民政府委員臨時聯席會議 | |
1927年1月隨着北伐戰爭勝利,國民政府遷至武漢,通稱「武漢國民政府」。2月21日,武漢國民政府正式辦公。武漢國民政府因採用委員會制不設主席,設國民政府委員會;以汪精衛、譚延闓、孫科、徐謙、宋子文五人為常務委員。經歷寧漢分裂,其運作至武漢分共後併入南京國民政府,史稱寧漢合流。 | ||||||||||
國民政府委員會 南京國民政府 |
G3 | 1927年4月18日 | 1931年12月15日 | 無選舉,委員制機構,委員由中國國民黨黨員擔任 | 中國國民黨(黃埔系) | 無數據 | 胡漢民 | 蔣中正 國民政府委員會主席 |
中華民國 國民政府 國民政府委員會 | |
1926年,國民革命軍攻克了兩湖、贛、閩的主要城市,於是國民政府聯席會議在11月決議將國民政府北遷武漢。然此時的國民政府受到蘇聯以及中國共產黨的影響,引發中國國民黨內右派對於左派親共的不滿。1927年3月,革命軍攻克了上海與南京。同年4月12日蔣介石發動政變,4月18日在南京另立國民政府。 | ||||||||||
立法院 中華民國國民政府 |
L1 | 1928年10月 | 1930年12月 | 國民政府下轄的立法機構,具體選舉細節不詳 (第一屆委員名單) (第二屆委員名單) |
中國國民黨 | 無數據 | 無數據 | 蔣中正 國民政府委員會主席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 |
中華民國 國民政府 國民政府委員會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 | |
L2 | 1930年12月 | 1932年12月 | ||||||||
L3 | 無數據 | 無數據 | ||||||||
L4 | 無數據 | 1948年 | ||||||||
國民政府公佈《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組織法》,規定國民政府總攬中華民國之治權,政府由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試院、監察院五院組織成立。 | ||||||||||
國民會議 |
x.1 | 1931年5月5日 | 1931年5月12日 | 無選舉,由民選代表,政黨派駐及政黨列席代表組成 | 中國國民黨 | 無數據 | 無數據 | 蔣中正 國民政府委員會主席 |
中華民國 國民政府 國民政府委員會 | |
國民會議,於1931年5月5日在南京正式開幕,是制憲國民大會前的一次全國性國會會議。經過三讀程序,5月12日通過《中華民國訓政時期約法》,並決定交由國民政府於1931年6月1日公佈施行。 | ||||||||||
國民參政會 |
x.2 | 1938年7月 | 無數據 | 無選舉,由中國國民黨各個黨部提名,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決定 (參政員列表) |
中國國民黨 | 中國民主社會黨 | 無數據 | 蔣中正 國民政府委員會主席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 |
中華民國 國民政府 國民政府委員會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 | |
x.3 | 1940年12月23日 | 無數據 | ||||||||
x.4 | 1942年7月27日 | 無數據 | ||||||||
x.5 | 1945年4月23日 | 1948年3月 | ||||||||
國民政府公佈《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組織法》,規定國民政府總攬中華民國之治權,政府由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試院、監察院五院組織成立。 | ||||||||||
政治協商會議 |
x.6 | 1945年 | 1946年 | 無選舉,由各個政黨派遣代表(政治協商會議代表名單) | 中國國民黨 8 / 38 (21%)
|
中國共產黨、 中國青年黨、 中國民主同盟 | 孫科 | 蔣中正 國民政府委員會主席 |
中華民國 國民政府 國民政府委員會 | |
政治協商會議,指的是1945年至1946年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時期由中國國民黨、中國共產黨以及各民主黨派(民盟、青年黨、民社黨等)為抗戰後的和平整頓國內事務在重慶召開的對中國近現代史和當今中國有重要而深遠影響的會議。 | ||||||||||
制憲國民大會 |
(法定議席分佈) (實到議席分佈) |
0 | 1946年11月22日 | 1946年11月25日 | 由區域、職業和特種選舉產生民選代表,各個黨派派駐代表,加之社會賢達組成(代表名單) | 中國國民黨 (最大黨派) 216 / 354 (61%)
|
中國共產黨(拒絕參加)、 中國青年黨、 中國民主同盟(拒絕參加)、 中國民主社會黨 | 洪蘭友 (秘書長) |
蔣中正 國民政府委員會主席 |
中華民國 國民政府 國民政府委員會 |
制憲國民大會是中華民國為了完成制定《中華民國憲法》而召開的會議,會議舉行於民國35年(1946年)11月至12月的南京國民大會堂。該會議代表由民選和遴選方式產生,其主要參與政黨為中國國民黨、中國青年黨和中國民主社會黨。中國共產黨及其盟友民主黨派拒絕參加,不承認其政治合法性。 | ||||||||||
中華民國國民大會 第一屆 |
1 | 1948年3月29日 | 1991年12月31日 | 1947年中華民國國民大會代表選舉 (代表名單) |
中國國民黨(黃埔系、新桂系) | 中國青年黨、 中國民主社會黨 | 洪蘭友 (秘書長) |
蔣中正 中華民國總統 (當屆議會選出) |
中華民國政府 蔣中正政府 | |
第一屆國民大會第一次會議,是中華民國國民大會成立後所召開的第一次例行會議,於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3月29日—5月1日在南京國民大會堂舉行,主要內容為按照中華民國憲法選舉第一任中華民國總統、副總統。 | ||||||||||
中華民國立法院 第一屆 |
1-1 | 1948年5月8日 | 1991年12月31日 | 1948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 (委員名單) |
中國國民黨 716 / 759 (94%)
|
中國青年黨、 中國民主社會黨 | 孫科 (院長) |
蔣中正 中華民國總統 |
中華民國政府 蔣中正政府 | |
中華民國第一屆立法委員選舉,和稍前舉行的1947年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為中華民國建國以來首次舉行的實質性國會議員直接選舉。當時政權仍及於全中國絕大部分領土的中華民國政府,以直接選舉方式選出759名立法委員。以當時中華民國全國的4.61億人口來計算,平均60萬人選出一名實為國會議員的立法委員。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至今(1949-)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 | ||||||||||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第一屆全體會議 |
0.x | 1949年9月21日 | 1949年9月30日 | 由黨派代表,區域選舉代表,軍隊代表,團體代表與特別邀請人士共同組成 (代表名單) |
中國共產黨 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 中國民主同盟 |
中國民主建國會、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國人民救國會、三民主義同志聯合會、中國國民黨民主促進會、 中國致公黨、九三學社、台灣民主自治同盟、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 | 林伯渠 (秘書長) |
毛澤東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當屆議會選出) |
華北人民政府 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 | |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於1949年9月21日至30日,在中國共產黨控制下的華北人民政府北平市中南海懷仁堂召開,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作了準備。 | ||||||||||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全體會議 |
0 | 1949年10月1日 | 1954年9月15日 | 由黨派代表,區域選舉代表,軍隊代表,團體代表與特別邀請人士共同組成 | 中國共產黨 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 中國民主同盟 |
中國民主建國會、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國人民救國會、三民主義同志聯合會、中國國民黨民主促進會、 中國致公黨、九三學社、台灣民主自治同盟、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 | 李維漢 (秘書長) |
毛澤東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央人民政府 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 | |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體會議,是1949年至1954年間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最高組織形式,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前代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 | ||||||||||
中華人民共和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第一屆 |
1 | 1954年9月15日 | 1959年4月18日 | 1954年全國人民大會代表選舉 | 中國共產黨 668 / 1,226 (54%)
|
無數據 | 劉少奇 (委員長) |
毛澤東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當屆議會選出) |
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務院 第一屆國務院 | |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首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任期,任期由1954年至1959年。與會者被稱為全國人大代表,總共1226人,其中包括177名少數民族的代表,147名婦女代表,其中中共黨員668人,佔54.48%。 | ||||||||||
中華人民共和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第二屆 |
2 | 1959年4月18日 | 1964年12月21日 | 1959年全國人民大會代表選舉 | 中國共產黨 1,047 / 1,226 (85%)
|
無數據 | 朱德 | 劉少奇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當屆議會選出) |
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務院 第二屆國務院 | |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任期由1959年至1964年,期間召開過四次會議。 | ||||||||||
中華人民共和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第三屆 |
3 | 1964年12月21日 | 1975年1月13日 | 1964年全國人民大會代表選舉 | 中國共產黨 2,668 / 3,040 (88%)
|
無數據 | 朱德 | 劉少奇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任上遭違憲罷免) → 董必武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代理) |
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務院 第三屆國務院 | |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任期由1964年12月至1975年,為歷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任期最長者。但因受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影響,第三屆全國人大隻召開一次會議,之後便長期停擺。 | ||||||||||
中華人民共和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第四屆 |
4 | 1975年1月13日 | 1978年2月26日 | 1975年全國人民大會代表選舉 | 中國共產黨 2,615 / 2,885 (91%)
|
無數據 | 朱德 (任上逝世) → 宋慶齡(繼任) |
朱德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 (任上逝世) → 宋慶齡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 (代理,會同委員會集體代行職權) |
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務院 第四屆國務院 | |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任期由1975年至1978年,期間只召開過一次全體會議。 | ||||||||||
中華人民共和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第五屆 |
5 | 1978年2月26日 | 1983年6月6日 | 1978年全國人民大會代表選舉 | 中國共產黨 3,116 / 3,497 (89%)
|
無數據 | 葉劍英 | 葉劍英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 |
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務院 第五屆國務院 | |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簡稱第五屆全國人大,任期自1978年2月至1983年6月,本屆全國人大共有來自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中國人民解放軍等31個單位的3497名代表(不包含被原選舉單位撤消資格的3名代表)。 | ||||||||||
中華人民共和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第六屆 |
6 | 1983年6月6日 | 1988年3月25日 | 1983年全國人民大會代表選舉 | 中國共產黨 1,861 / 2,978 (62%)
|
無數據 | 彭真 | 李先念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當屆議會選出) |
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務院 第六屆國務院 | |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任期由1983年至1988年。期間,共召開五次全體會議。 | ||||||||||
中華人民共和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第七屆 |
7 | 1988年3月25日 | 1993年3月15日 | 1988年全國人民大會代表選舉 | 中國共產黨 1,986 / 2,979 (67%)
|
無數據 | 萬里 | 楊尚昆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當屆議會選出) |
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務院 李鵬政府 | |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任期由1988年至1993年,期間召開過五次會議。 | ||||||||||
中華人民共和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第八屆 |
8 | 1993年3月15日 | 1998年3月5日 | 1993年全國人民大會代表選舉 | 中國共產黨 2,037 / 2,979 (68%)
|
無數據 | 喬石 | 江澤民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當屆議會選出) |
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務院 李鵬政府 | |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簡稱第八屆全國人大),任期由1993年至1998年,期間,共召開五次會議。 | ||||||||||
中華人民共和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第九屆 |
9 | 1998年3月5日 | 2003年3月5日 | 1998年全國人民大會代表選舉 | 中國共產黨 2,130 / 2,979 (72%)
|
無數據 | 李鵬 | 江澤民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連任) |
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務院 朱鎔基政府 | |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簡稱九屆全國人大),任期從1998年3月至2003年3月,共召開五次會議。本屆人大的任務被確定為是「初步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 ||||||||||
中華人民共和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第十屆 |
10 | 2003年3月5日 | 2008年3月5日 | 2003年全國人民大會代表選舉 | 中國共產黨 2,178 / 2,985 (73%)
|
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國民主同盟、中國民主建國會、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國致公黨、九三學社、台灣民主自治同盟 | 吳邦國 | 胡錦濤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當屆議會選出) |
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務院 溫家寶政府 | |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簡稱第十屆全國人大),任期從2003年3月至2008年3月,共召開五次會議。本屆全國人大共有來自各省(包括台灣省)、自治區、直轄市、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以及中國人民解放軍等35個單位的2,985名代表,共設民族、法律、內務司法、財政經濟、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外事、華僑、環境與資源保護以及農業與農村9個專門委員會。十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共有委員157人,委員長為吳邦國。 | ||||||||||
中華人民共和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第十一屆 |
11 | 2008年3月5日 | 2013年3月5日 | 2008年全國人民大會代表選舉 | 中國共產黨 2,099 / 2,987 (70%)
|
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國民主同盟、中國民主建國會、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國致公黨、九三學社、台灣民主自治同盟 | 吳邦國 | 胡錦濤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連任) |
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務院 溫家寶政府 | |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簡稱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任期從2008年3月至2013年3月,共有來自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以及中國人民解放軍等35個單位的2,987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共設民族、法律、內務司法、財政經濟、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外事、華僑、環境與資源保護以及農業與農村9個專門委員會。 | ||||||||||
中華人民共和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第十二屆 |
12 | 2013年3月5日 | 2018年3月5日 | 2013年全國人民大會代表選舉 | 中國共產黨 2,157 / 2,987 (72%)
|
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國民主同盟、中國民主建國會、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國致公黨、九三學社、台灣民主自治同盟 | 張德江 | 習近平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當屆議會選出) |
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務院 李克強政府 | |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簡稱第十二屆全國人大),有2987名代表,任期從2013年3月到2018年3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第十三屆 |
全國人大常委會 全國人大 |
13 | 2018年3月5日 | 2023年3月5日 | 2015年全國人民大會代表選舉 | 中國共產黨 2,089 / 2,980 (70%)
|
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國民主同盟、中國民主建國會、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國致公黨、九三學社、台灣民主自治同盟 | 栗戰書 | 習近平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連任) |
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務院 李克強政府 |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簡稱第十三屆全國人大),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應屆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和最高立法機關,本屆任期五年,從2018年開始,至2023年結束。 | ||||||||||
中華人民共和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第十四屆 |
14 | 2023年3月5日 | 在任 | 2023年全國人民大會代表選舉 | 中國共產黨 2,089 / 2,980 (70%)
|
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國民主同盟、中國民主建國會、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國致公黨、九三學社、台灣民主自治同盟 | 趙樂際 | 習近平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連任) |
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務院 李強政府 | |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簡稱第十四屆全國人大),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應屆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和最高立法機關,本屆任期五年,從2023年開始,預計至2028年結束。 |
台灣地區立法機構年表
[編輯]立法機構屆次 | 議席分佈 | 任期 | 選舉及產生 | 執政黨 (議會最大黨) |
在野黨 | 議長 | 時任元首 | 任期政府 | ||
---|---|---|---|---|---|---|---|---|---|---|
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及台灣戒嚴時期(1949-1987) 中華民國政府 | ||||||||||
中華民國國民大會 第一屆 (增選及三次增額屆次) |
1.1 | 1948年3月29日 1969年 (增選選舉) |
1991年12月31日 | 1969年中華民國國民大會代表增選選舉 | 中國國民黨 | 無數據 | 洪蘭友 → 谷正綱 → 郭澄 | 蔣中正 中華民國總統 (當屆議會二次選出,連任4屆,任上逝世) → 嚴家淦 中華民國總統 (代理) → 蔣經國 中華民國總統 (當屆議會選出,連任2屆,任上逝世) → 李登輝 中華民國總統 (當屆議會選出) |
中華民國政府 翁文灝內閣 第二次孫科內閣 何應欽內閣 閻錫山內閣 第一次陳誠內閣 俞鴻鈞內閣 第二次陳誠內閣 嚴家淦內閣 蔣經國內閣 孫運璿內閣 俞國華內閣 | |
1.2 | 1972年 (增額選舉) |
1980年 (增額選舉) |
1972年中華民國國民大會代表第一次增額選舉 | 陳建中 → 郭澄 | ||||||
1.3 | 1980年 (增額選舉) |
1986年 (增額選舉) |
1980年中華民國國民大會代表第二次增額選舉 | 何宜武 | ||||||
1.4 | 1986年 (增額選舉) |
1992年 (增額選舉) |
1986年中華民國國民大會代表第三次增額選舉 | 何宜武 → 朱士烈 | ||||||
1947年《中華民國憲法》規定,國民大會之集會原依憲法規定於每屆總統任滿前九十日舉行,另依第三十條有關規定,得召集臨時會。然而預定改選的1953年,由於中華民國政府已失去對中國大陸的控制權,從而導致第一屆國大代表原選區(除台灣、金門、馬祖與大陳)無法辦理選舉而全體無限期延任,曾被譏為「萬年國會」。 | ||||||||||
中華民國立法院 第一屆 (增選) |
1-1.1 | 1948年3月29日 1969年12月20日 (增選選舉) |
1993年1月31日 | 1969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 | 中國國民黨 (增選議席) 8 / 11 (73%)
|
不適用 | 倪文亞 | 蔣中正 中華民國總統 |
中華民國政府 嚴家淦內閣 | |
1969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於1969年12月20日舉行,為1948年之後,中華民國在自由地區舉行的第一次中央公職性質的立法委員選舉。此次增選立委明文規定,其職務、權利與1948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於中國大陸選出的第一屆立委完全相同。即可任選出的立法委員為終身職。 | ||||||||||
中華民國立法院 第一屆 (第一次增額) |
1-1.2 | 1948年3月29日 1972年12月23日 (增額選舉) |
1993年1月31日 1975年12月20日 (增額選舉) |
197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 | 中國國民黨 (增額議席) 50 / 51 (98%)
|
中國青年黨 | 倪文亞 | 蔣中正 中華民國總統 (任上逝世) → 嚴家淦 中華民國總統 (代理) |
中華民國政府 嚴家淦內閣 蔣經國內閣 | |
197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於1972年12月23日舉行,該選舉於自由地區舉行,共51名名額(含15名國外選出之僑選立委);本次增額選舉與1969年立法委員增選選舉不同,本屆選出的立法委員為任期制,非終身職。 | ||||||||||
中華民國立法院 第一屆 (第二次增額) |
1-1.3 | 1948年3月29日 1975年12月20日 (增額選舉) |
1993年1月31日 1980年12月6日 (增額選舉) |
197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 | 中國國民黨 (增額議席) 51 / 52 (98%)
|
中國青年黨 | 倪文亞 | 蔣經國 中華民國總統 |
中華民國政府 孫運璿內閣 | |
197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於1975年12月20日舉行,為中華民國第一屆立法院第二次增額立法委員選舉。當時中國國民黨執政的中華民國政府以正值動員戡亂時期,且主張主權涵蓋的中國大陸無法舉行選舉為由,僅在台灣地區辦理選舉,核定52個名額(含15名國外僑選立委)。 | ||||||||||
中華民國立法院 第一屆 (第三次增額) |
1-1.4 | 1948年3月29日 1980年12月6日 (增額選舉) |
1993年1月31日 1983年12月3日 (增額選舉) |
1980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 | 中國國民黨 (增額議席) 58 / 97 (60%)
|
黨外聯誼會 | 倪文亞 | 蔣經國 中華民國總統 |
中華民國政府 孫運璿內閣 | |
1980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於1980年12月6日舉行,為中華民國第一屆立法院第三次增額立法委員選舉。該選舉於自由地區舉行,與增額國大代表選舉同時舉行。共有97名名額(含27名總統遴選之海外僑選立委)。 | ||||||||||
中華民國立法院 第一屆 (第四次增額) |
1-1.5 | 1948年3月29日 1983年12月3日 (增額選舉) |
1993年1月31日 1986年12月6日 (增額選舉) |
1983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 | 中國國民黨 (增額議席) 83 / 98 (85%)
|
黨外聯誼會 | 倪文亞 | 蔣經國 中華民國總統 |
中華民國政府 孫運璿內閣 俞國華內閣 | |
1983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於1983年12月3日舉行,為中華民國第一屆立法委員第四次增額立法委員選舉,主要在自由地區舉行,選出增額立法委員98位。 | ||||||||||
中華民國立法院 第一屆 (第五次增額) |
1-1.5 | 1948年3月29日 1986年12月6日 (增額選舉) |
1993年1月31日 1989年12月2日 (增額選舉) |
1986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 | 中國國民黨 (增額議席) 79 / 100 (79%)
|
民主進步黨 | 倪文亞 | 蔣經國 中華民國總統 (任上逝世) → 李登輝 中華民國總統 (代理) |
中華民國政府 俞國華內閣 李煥內閣 | |
1986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於1986年12月6日舉行,為中華民國第一屆立法委員第五次增額立法委員選舉,在自由地區舉行,選出增額立法委員100位,該次立委選舉與增額國代選舉同時舉行,也是戒嚴時期的最後一次選舉。 | ||||||||||
台灣解嚴及寧靜革命至國民大會停止運作時期(1989-2005) 中華民國政府 | ||||||||||
中華民國立法院 第一屆 (第六次增額) |
1-1.5 | 1948年3月29日 1989年12月2日 (增額選舉) |
1993年1月31日 | 1989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 | 中國國民黨 (增額議席) 94 / 130 (72%)
|
民主進步黨 | 梁肅戎 | 李登輝 中華民國總統 |
中華民國政府 李煥內閣 郝柏村內閣 | |
1989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於1989年12月2日舉行,為中華民國第一屆立法委員第六次增額立法委員選舉,亦是為第一屆最後一次增額選舉,主要在中華民國自由地區舉行,選出增額立法委員130位。 | ||||||||||
中華民國國民大會 第二屆 |
2 | 1993年2月1日 | 1996年1月31日 | 1991年中華民國國民大會代表選舉 | 中國國民黨 254 / 325 (78%)
|
民主進步黨、全國民主非政黨聯盟 | 陳金讓 | 李登輝 中華民國總統 |
中華民國政府 李煥內閣 郝柏村內閣 連戰內閣 | |
第二屆中華民國國民大會代表選舉是依據李登輝總統於1991年5月1日所公佈之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第五條規定,中央選舉委員會於1991年12月21日舉行投票,首次在中華民國自由地區辦理國民大會代表的全面改選。此次選舉總計有627人參選,選出第二屆國大代表共325席,包含219名區域代表、6名山胞代表、80名全國不分區代表、20名僑居國外國民代表。 | ||||||||||
中華民國立法院 第二屆 |
2-2 | 1996年2月1日 | 1999年1月31日 | 199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 | 中國國民黨 101 / 161 (63%)
|
民主進步黨、 中華社會民主黨 | 劉松藩 | 李登輝 中華民國總統 |
中華民國政府 郝柏村內閣 連戰內閣 | |
中華民國第二屆立法委員選舉,於1992年12月19日舉行,選出第二屆立法委員共計161席,包含119席區域立法委員、6席原住民立法委員,30席全國不分區立法委員和6席僑選立法委員。此次選舉也是在1948年舉行的第一屆立法委員選舉後,中華民國首次的國會議員全面改選,因此該屆選舉又被稱為全民改選、國會全面改選等。 | ||||||||||
中華民國立法院 第三屆 |
2-3 | 1995年12月2日 | 1998年12月5日 |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 | 中國國民黨 85 / 164 (52%)
|
民主進步黨、 新黨 | 劉松藩 | 李登輝 中華民國總統 |
中華民國政府 連戰內閣 蕭萬長內閣 | |
中華民國第三屆立法委員選舉,於1995年12月2日舉行,選出第三屆立法委員共計164席,包含122席區域立法委員、6席原住民立法委員,30席全國不分區立法委員和6席僑選立法委員。在此次選舉中,區域立法委員應選名額較上屆增加3名,而原住民、全國不分區及僑選立法委員名額則未有改變。 | ||||||||||
中華民國國民大會 第三屆 |
3 | 1996年3月23日 | 2005年5月29日 | 1996年中華民國國民大會代表選舉 | 中國國民黨 183 / 334 (55%)
|
民主進步黨、 新黨、綠黨 | 陳川 | 李登輝 中華民國總統 → 陳水扁 中華民國總統 |
中華民國政府 連戰內閣 蕭萬長內閣 唐飛內閣 張俊雄內閣 游錫堃內閣 謝長廷內閣 | |
第三屆中華民國國民大會代表選舉與第九任中華民國總統、副總統選舉同時在1996年3月23日舉行。此次選舉總計有591人參選,選出第三屆國大代表共334席,包含228名區域代表、6名原住民代表、80名全國不分區代表、20名僑居國外代表。 | ||||||||||
中華民國立法院 第四屆 |
3-4 | 1999年2月1日 | 2002年1月31日 | 1998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 | 中國國民黨 123 / 225 (55%)
|
民主進步黨、 新黨 | 王金平 | 李登輝 中華民國總統 → 陳水扁 中華民國總統 |
中華民國政府 蕭萬長內閣 唐飛內閣 張俊雄內閣 游錫堃內閣 | |
中華民國第四屆立法委員選舉,與1998年中華民國直轄市長選舉、及1998年中華民國直轄市議員選舉,同時于于1998年12月5日舉行投票。本屆選舉選出第四屆立法委員共計225席,包括168名區域立委、8名原住民立委、41名不分區立委和8名僑選立委。其中區域立法委員應選名額較上屆增加46名、原住民立法委員增加2名、全國不分區立法委員增加11名、而僑選立法委員名額則增加2名。 | ||||||||||
中華民國立法院 第五屆 |
3-5 | 2002年2月1日 | 2005年1月31日 | 2001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 | 民主進步黨 87 / 225 (39%)
|
中國國民黨、 親民黨、 新黨、 台灣團結聯盟、台灣吾黨 | 王金平 | 陳水扁 中華民國總統 |
中華民國政府 游錫堃內閣 | |
2001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正式名稱為中華民國第五屆立法委員選舉於2001年12月1日舉行,全部225個立法委員席次中,包括168名區域立委、41名不分區立委、8名僑選立委與8名原住民立委。此選舉與2001年中華民國縣市長選舉同日舉行。 | ||||||||||
中華民國立法院 第六屆 |
3-6 | 2005年2月1日 | 2008年1月31日 | 2004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 | 民主進步黨 89 / 225 (40%)
|
中國國民黨、 親民黨、 新黨、 台灣團結聯盟、 無黨團結聯盟 | 王金平 | 陳水扁 中華民國總統 |
中華民國政府 謝長廷內閣 蘇貞昌內閣 第二次張俊雄內閣 | |
2004年12月11日中華民國立法委員全面改選,本屆的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由台、澎、金、馬居民及海外僑民共同選出第6屆立法委員。這場選舉是泛綠與泛藍於2004年中華民國總統大選以後首次對決,引起許多人的關注。 | ||||||||||
中華民國國民大會 任務型 |
x | 2005年5月30日 | 2005年6月7日 | 2005年中華民國國民大會代表選舉 | 民主進步黨 127 / 300 (42%)
|
中國國民黨、 中國民眾黨、 農民黨、 公民黨、 台灣團結聯盟、 親民黨、民主行動聯盟、 新黨、 無黨團結聯盟、 建國黨 | 錢林慧君 → 葉俊榮 | 陳水扁 中華民國總統 |
中華民國政府 謝長廷內閣 | |
2005年中華民國任務型國民大會代表選舉,是中華民國史上唯一的任務型國民大會代表選舉,同時也是目前中華民國最後一次國大代表選舉,於2005年5月14日舉行,用以複決2004年8月立法院所提出的修憲案。 | ||||||||||
國民大會停止運作至今(2005-) 中華民國政府 | ||||||||||
中華民國立法院 第七屆 |
7 | 2008年2月1日 | 2012年1月31日 | 2008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 | 中國國民黨 81 / 113 (72%)
|
民主進步黨、 親民黨、 台灣團結聯盟、 無黨團結聯盟 | 王金平 | 馬英九 中華民國總統 |
中華民國政府 劉兆玄內閣 吳敦義內閣 | |
中華民國第七屆立法委員於2008年1月12日舉行,自本屆起,立法院委員由原先的225席減半至113席,任期由3年改為4年。本次選舉合併第三案、第四案全國性公民投票於同日舉行。 | ||||||||||
中華民國立法院 第八屆 |
8 | 2012年2月1日 | 2016年1月31日 | 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 | 中國國民黨 64 / 113 (57%)
|
民主進步黨、 親民黨、 台灣團結聯盟、 無黨團結聯盟 | 王金平 | 馬英九 中華民國總統 |
中華民國政府 陳沖內閣 江宜樺內閣 毛治國內閣 張善政內閣 | |
第8屆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於2012年(民國101年)1月14日舉行,與中華民國第十三任總統、副總統選舉共同構成2012年中華民國總統副總統及立法委員選舉。該屆選舉為中華民國立法院採用單一選區兩票制之後的第二次選舉。,同時也是四個新直轄市(新北市、台中市、台南市及高雄市)改制升格後的首次立法院全面改選。 | ||||||||||
中華民國立法院 第九屆 |
9 | 2016年2月1日 | 2020年1月31日 | 2016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 | 民主進步黨 68 / 113 (60%)
|
中國國民黨、 時代力量、 親民黨、 無黨團結聯盟 | 蘇嘉全 | 蔡英文 中華民國總統 |
中華民國政府 林全內閣 賴清德內閣 第二次蘇貞昌內閣 | |
中華民國第9屆立法委員選舉於2016年(民國105年)1月16日舉行,並與中華民國第14任總統、副總統選舉共同構成2016年中華民國總統副總統及立法委員選舉。本屆選舉為中華民國立法院採用單一選區兩票制之後的第3次選舉。第9屆立法院的總席次共計113席,其中73席區域立法委員由單一選區選出,6席原住民立法委員由複數選區選出,34席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立法委員由比例代表制選出。全體當選委員於2016年2月1日宣誓就任。 | ||||||||||
中華民國立法院 第十屆 |
10 | 2020年2月1日 | 在任 | 2020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 | 民主進步黨 61 / 113 (54%)
|
中國國民黨、 台灣民眾黨、 時代力量、 台灣基進 | 游錫堃 | 蔡英文 中華民國總統 |
中華民國政府 第二次蘇貞昌內閣 | |
2020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即中華民國第10屆立法委員選舉,於2020年(民國109年)1月11日舉行,並與中華民國第15任總統、副總統選舉共同構成2020年中華民國中央公職人員選舉。本屆選舉為中華民國立法院採用單一選區兩票制之後的第4次選舉。第10屆立法院的總席次共計113席,其中73席區域立法委員采單一選區制選出,3席平地原住民立法委員、3席山地原住民立法委員采複數選區制選出,34席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立法委員采比例代表制選出。全體當選人於2020年2月1日宣誓就職。 |
香港地區立法機構列表
[編輯]立法機構屆次 | 議席分佈 | 任期 | 選舉及產生 | 執政黨 (議會最大黨) |
在野黨 | 議長 | 時任元首 | 任期政府 | ||
---|---|---|---|---|---|---|---|---|---|---|
英屬香港時期(1841-1941,1945-1997)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及 英屬香港 | ||||||||||
香港立法局 (1985年) |
x.1 | 1985年9月26日 | 1988年9月22日 | 1985年香港立法局選舉 | 香港總督及其委任 33 / 57 (58%)
|
香港公民協會、香港勵進會、香港工會聯合會、香港工團總會 | 尤德 | 伊利沙伯二世 英國女王 尤德 香港總督 |
英國政府 戴卓爾夫人內閣 | |
1985年香港立法局選舉是香港殖民地時代首次舉行的立法局間接選舉,正式開始了香港的代議政制。事緣香港政府於1984年7月18日發表的一份有關香港政治制度的諮詢文件——《代議政制綠皮書》。這份文件被視為殖民地時期香港政制改革的開始。24個非官守議席由選舉團和功能組別各選12名。選舉團的成員,包括所有市政局、區域市政局及區議會的議員。其餘22個非官守議席由港督委任。官守議員共有11名,港督、布政司、財政司和律政司均為當然官守議員,港督更兼任議員及主席。 | ||||||||||
香港立法局 (1988年) |
x.2 | 1988年9月22日 | 1991年9月15日 | 1988年香港立法局選舉 | 香港總督及其委任 31 / 57 (54%)
|
香港公民協會、香港勵進會、香港民主民生協進會 | 衛奕信 | 伊利沙伯二世 英國女王 衛奕信 香港總督 |
英國政府 戴卓爾夫人內閣 約翰·梅傑內閣 | |
1988年香港立法局選舉於1988年9月22日舉行。 | ||||||||||
香港立法局 (1991年) |
x.3 | 1991年9月15日 | 1995年9月17日 | 1991年香港立法局選舉 | 香港總督及其委任 21 / 60 (35%)
|
香港民主同盟、匯點、香港民主促進會、港九工團聯合總會、香港民主民生協進會、香港自由民主聯會、穩定香港協會、全港各區工商聯、香港工會聯合會、新香港聯盟 | 施偉賢 | 伊利沙伯二世 英國女王 衛奕信 香港總督 → 彭定康 香港總督 |
英國政府 約翰·梅傑內閣 | |
1991年香港立法局選舉是香港殖民地時代,第一次在立法局舉行地區直選。其餘議席分別透過功能組別間接選舉及港督委任而產生。另外,布政司、財政司和律政司均為當然官守議員,而港督繼續擔任立法局主席,但不再出席該局的會議。 | ||||||||||
香港立法局 (1995年) |
x.4 | 1995年9月17日 | 1996年(解散) | 1995年香港立法局選舉 | 泛民主派 民主黨 19 / 60 (32%)
|
香港民主民生協進會、一二三民主聯盟、街坊工友服務處、香港職工會聯盟、自由黨、香港自由民主聯會、民主建港協進聯盟、專業會議、香港工會聯合會、港九勞工社團聯會、香港自由民主聯會、公民力量、香港協進聯盟、新香港聯盟 | 黃宏發 | 伊利沙伯二世 英國女王 彭定康 香港總督 |
英國政府 約翰·梅傑內閣 | |
1991年香港立法局選舉是香港殖民地時代,第一次在立法局舉行地區直選。其餘議席分別透過功能組別間接選舉及港督委任而產生。另外,布政司、財政司和律政司均為當然官守議員,而港督繼續擔任立法局主席,但不再出席該局的會議。 | ||||||||||
香港特別行政區 臨時立法會 |
0 | 1997年1月25日 | 1998年6月30日 | 1996年香港臨時立法會選舉 | 民主建港協進聯盟 10 / 60 (17%) 自由黨 10 / 60 (17%)
|
香港工會聯合會、香港民主民生協進會、香港自由民主聯會、港九勞工社團聯會、新香港聯盟、公民力量、香港協進聯盟、新界社團聯會 | 范徐麗泰 | 江澤民 中國國家主席 錢其琛 籌委會主任委員 |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央人民政府 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 | |
臨時立法會(英語:Provisional Legislative Council),又稱臨立會,是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屆立法會成立之前的立法機關,任期由1997年1月25日至1998年6月30日。 | ||||||||||
香港回歸至今(1997-) 中華人民共和國及 香港特別行政區 | ||||||||||
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 第一屆 |
1 | 1998年7月1日 | 2000年6月30日 | 1998年香港立法會選舉 | 建制派 39 / 60 (65%) 民主建港協進聯盟、自由黨、香港協進聯盟、港九勞工社團聯會、新世紀論壇 |
民主黨、前綫、街坊工友服務處、民權黨 | 范徐麗泰 (主席) |
董建華 特區行政長官 |
中華人民共和國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第一任董建華政府 | |
第一屆立法會於1998年5月24日經選舉產生,60名議員分別從地區直選20名、功能團體30名、選舉委員會10名,任期兩年,由1998年7月1日至2000年6月30日。本屆立法會主席為范徐麗泰。 | ||||||||||
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 第二屆 |
2 | 2000年10月1日 | 2004年9月30日 | 2000年香港立法會選舉 | 建制派 39 / 60 (65%) 民主建港協進聯盟、自由黨、香港協進聯盟、港九勞工社團聯會、專業會議 |
民主黨、前綫、街坊工友服務處、香港職工會聯盟、香港民主民生協進會 | 范徐麗泰 | 董建華 特區行政長官 |
中華人民共和國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第二任董建華政府 | |
立法會是香港的立法機構。第二屆立法會於2000年9月10日經選舉產生,60名議員分別從分區直接選舉選出24名、功能團體30名、選舉委員會6名,任期四年,由2000年10月1日至2004年9月30日。本屆立法會主席為范徐麗泰。 | ||||||||||
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 第三屆 |
3 | 2004年10月1日 | 2008年9月30日 | 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 | 建制派 34 / 60 (57%) 民主建港協進聯盟、自由黨、香港工會聯合會、港九勞工社團聯會 |
民主黨、公民黨、街坊工友服務處、香港職工會聯盟、香港民主民生協進會、前綫、社會民主連線 | 范徐麗泰 | 董建華 特區行政長官 (任上請辭) → 曾蔭權 特區行政長官 (接任) |
中華人民共和國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第二任董建華政府 第一任曾蔭權政府 第二任曾蔭權政府 | |
香港立法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立法機構。第三屆立法會於2004年9月12日經選舉產生,60名議員分別從地區直選及功能團體各選出30名,任期四年,由2004年10月1日至2008年9月30日。本屆立法會主席為范徐麗泰,於2004年10月6日經議員互選產生。 | ||||||||||
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 第四屆 |
4 | 2008年10月1日 | 2012年9月30日 | 2008年香港立法會選舉 | 建制派 37 / 60 (62%) 民主建港協進聯盟、自由黨、香港工會聯合會、港九勞工社團聯會、新民黨、經濟動力 |
民主黨、公民黨、街坊工友服務處、人民力量、香港民主民生協進會、社會民主連線 | 曾鈺成 | 曾蔭權 特區行政長官 |
中華人民共和國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第二任曾蔭權政府 | |
第四屆立法會共有60個議席,60位議員經於2008年9月7日的選舉產生。當中,地區直選和功能界別選舉分別選出30位議員[1]。60名議員的任期為四年,由2008年10月1日至2012年9月30日。 | ||||||||||
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 第五屆 |
5 | 2012年10月1日 | 2016年9月30日 | 2012年香港立法會選舉 | 建制派 42 / 70 (60%) 民主建港協進聯盟、自由黨、香港工會聯合會、港九勞工社團聯會、新民黨、香港經濟民生聯盟、新世紀論壇 |
新民主同盟、民主黨、公民黨、工黨、街坊工友服務處、人民力量、香港民主民生協進會、公共專業聯盟、社會民主連線、普羅政治學苑 | 曾鈺成 | 梁振英 特區行政長官 |
中華人民共和國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梁振英政府 | |
第五屆立法會共有70個議席,經2012年9月9日的選舉產生。當中,地區直選和功能界別分別選舉35位議員。70名議員的任期為四年,由2012年10月1日至2016年9月30日。本屆立法會是自回歸後第二屆立法會以來首次沒有香港島補選的一屆,但新界東地區直選議員湯家驊於2015年10月1日辭職,新界東補選於2016年2月28日舉行,維持第二屆立法會以來每屆立法會皆須進行地區直選補選。 | ||||||||||
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 第六屆 |
(當選時) |
6 | 2016年10月1日 2018年3月11日 (補選) |
2020年9月30日 (法定任期) 2021年12月31日 (實際任期) |
2016年香港立法會選舉 (2018年3月香港立法會補選,2018年11月香港立法會九龍西地方選區補選) |
建制派 41 / 70 (59%) 民主建港協進聯盟、自由黨、香港工會聯合會、港九勞工社團聯會、新民黨、香港經濟民生聯盟、新世紀論壇、實政圓桌 |
以下政黨均被剝奪或自行辭去議員席位 民主黨、公民黨、工黨、街坊工友服務處、香港本土、香港民主民生協進會、公共專業聯盟、社會民主連線、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熱血公民、青年新政、香港眾志、小麗民主教室、朱凱迪新西團隊 |
梁君彥 | 林鄭月娥 特區行政長官 |
中華人民共和國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林鄭月娥政府 |
第六屆立法會共有70個議席,經2016年9月4日的選舉產生。當中,地區直選和功能界別選舉分別選出35位議員。任期由2016年10月1日開始,根據《基本法》原為四年,後因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六屆立法會繼續履行職責的決定》,延長本屆立法會任期不少於一年直至第七屆任期開始,任期2021年12月31日結束。 | ||||||||||
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 第七屆 |
7 | 2022年1月1日 | 2025年12月31日 | 2021年香港立法會選舉 | 建制派 88 / 90 (98%) 民主建港協進聯盟 19 / 90 (21%)
|
自由黨、香港工會聯合會、港九勞工社團聯會、新民黨、香港經濟民生聯盟、新世紀論壇、實政圓桌、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西九新動力、香港新方向、專業動力、新思維 | 梁君彥 | 林鄭月娥 特區行政長官 → 李家超 特區行政長官 |
中華人民共和國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林鄭月娥政府 | |
第七屆立法會(英語:Seventh Legislative Council)經2021年12月19日的選舉產生,90名議員分別從地區直選選舉20位、功能團體選舉30位、選舉委員會40名。任期原由2020年10月1日開始,但因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六屆立法會繼續履行職責的決定》,延長第六屆立法會任期不少於一年。後因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於2021年3月11日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完善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制度的決定》和全國人大常委會修改《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二關於立法會的議席產生辦法和候選人參選資格,政府為配合先選出新的選舉委員會而將本屆立法會任期延至2022年1月1日才開始,並至2025年12月31日結束。 |
澳門地區立法機構列表
[編輯]立法機構屆次 | 議席分佈 | 任期 | 選舉及產生 | 執政黨 (議會最大黨) |
在野黨 | 議長 | 時任元首 | 任期政府 | ||
---|---|---|---|---|---|---|---|---|---|---|
葡屬澳門時期(1841-1941,1945-1997) 葡萄牙及 葡屬澳門 | ||||||||||
澳門立法會 (1976年-1999年) |
1 | 1976年 | 1980年 | 1976年澳門立法會選舉 | 土生派及 澳門總督委任議員 |
不適用 | 無數據 | 安東尼奧·拉馬爾霍·埃亞內斯 葡萄牙總統 李安道 澳門總督 → 伊芝迪 澳門總督 |
葡萄牙政府 馬里奧·蘇亞雷斯政府 阿爾弗雷多·諾布雷·達科斯塔政府 | |
2 | 1980年 | 1984年 | 1980年澳門立法會選舉 | 土生派及 澳門總督委任議員 |
不適用 | 無數據 | 安東尼奧·拉馬爾霍·埃亞內斯 葡萄牙總統 伊芝迪 澳門總督 → 高斯達 澳門總督 |
葡萄牙政府 弗朗西斯科·巴爾塞芒政府 馬里奧·蘇亞雷斯政府 | ||
3 | 1984年 | 1988年 | 1984年澳門立法會選舉 | 澳門總督委任議員 | 建制派、民主派 | 無數據 | 安東尼奧·拉馬爾霍·埃亞內斯 葡萄牙總統 → 馬里奧·蘇亞雷斯 葡萄牙總統 高斯達 澳門總督 → 馬俊賢 澳門總督 → 文禮治 澳門總督 |
葡萄牙政府 馬里奧·蘇亞雷斯政府 阿尼巴爾·卡瓦科·席爾瓦政府 | ||
4 | 1988年 | 1992年 | 1988年澳門立法會選舉 | 澳門總督委任議員 | 建制派、民主派、土生派 | 無數據 | 馬里奧·蘇亞雷斯 葡萄牙總統 文禮治 澳門總督 → 韋奇立 澳門總督 |
葡萄牙政府 阿尼巴爾·卡瓦科·席爾瓦政府 | ||
5 | 1992年 | 1996年 | 1992年澳門立法會選舉 | 澳門總督委任議員 | 建制派、民主派、土生派 | 無數據 | 馬里奧·蘇亞雷斯 葡萄牙總統 韋奇立 澳門總督 |
葡萄牙政府 阿尼巴爾·卡瓦科·席爾瓦政府 安東尼奧·古特雷斯政府 | ||
立法會(葡萄牙語:Assembleia Legislativa)是澳門於澳葡政府殖民地時期存在的立法機關,1976年按照《澳門組織章程》重組而成。立法會屬雙軌立法體制,實行與澳門總督分享立法權力。及至1999年澳門回歸後,澳門特別行政區立法會取代該會成為澳門的立法機關。 | ||||||||||
過渡時期(1996-1999,1999-2001) 葡屬澳門 → 澳門特別行政區 | ||||||||||
澳門立法會 (1996年-1999年) |
6 | 1996年9月22日 | 1999年10月12日 | 1996年澳門立法會選舉 | 澳門總督委任議員 | 建制派、民主派、土生派 | 無數據 | 沈拜奧 葡萄牙總統 韋奇立 澳門總督 |
葡萄牙政府 安東尼奧·古特雷斯政府 | |
1996年9月22日,澳門選出第六屆立法會的議員。該屆議會共有23名議員,任期為1996至99年。1996年10月15日,立法會召開今屆首場會議。1999年6月15日,劉焯華當選立法會副主席。9月20日,推選委員會投票選出容永恩出任特區立法會議員。
| ||||||||||
澳門特別行政區立法會 第一屆 |
1 | 1999年10月12日 | 2001年9月23日 | 1996年澳門立法會選舉 | 建制派 22 / 23 (96%)
|
民主派 | 曹其真 (主席) |
江澤民 中國國家主席 何厚鏵 特區行政長官 |
中華人民共和國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 第一任何厚鏵政府 | |
1999年10月12日,澳門特別行政區立法會開始運作。1999年12月20日凌晨零時,澳門主權移交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凌晨3時許,立法會舉行首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回歸法》等11部法律。 | ||||||||||
澳門回歸至今(1999-) 中華人民共和國及 澳門特別行政區 | ||||||||||
澳門特別行政區立法會 第二屆 |
2 | 2001年9月23日 | 2005年9月24日 | 2001年澳門立法會選舉 | 建制派 25 / 27 (93%)
|
民主派 | 曹其真 | 何厚鏵 特區行政長官 |
中華人民共和國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 第一任何厚鏵政府 第二任何厚鏵政府 | |
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二屆立法會選舉於2001年9月23日舉行(第一屆除原陳繼傑之議席由容永恩頂上外,全體議員皆順利由澳葡立法會過渡),以直接選舉方式10位議員,以社團間選選出10名議員。其餘七名由行政長官在收到選舉總結算十五天內委任。全體議員於當年10月15日宣誓就職。
| ||||||||||
澳門特別行政區立法會 第三屆 |
3 | 2005年9月25日 | 2009年9月19日 | 2005年澳門立法會選舉 | 建制派 26 / 29 (90%)
|
民主派 | 曹其真 | 何厚鏵 特區行政長官 |
中華人民共和國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 第二任何厚鏵政府 | |
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三屆立法會選舉於2005年9月25日舉行。屆時以直接選舉方式新一屆議會中的12位議員,以社團間選選出10名議員。其餘七名由行政長官在收到選舉總結算十五天內委任。全體議員於同年10月17日宣誓就職,並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
| ||||||||||
澳門特別行政區立法會 第四屆 |
4 | 2009年9月20日 | 2013年9月14日 | 2009年澳門立法會選舉 | 建制派 25 / 29 (86%)
|
民主派 | 劉焯華 | 何厚鏵 特區行政長官 → 崔世安 特區行政長官 |
中華人民共和國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 第二任何厚鏵政府 第一任崔世安政府 | |
| ||||||||||
澳門特別行政區立法會 第五屆 |
5 | 2013年9月15日 | 2017年9月16日 | 2013年澳門立法會選舉 | 建制派 29 / 33 (88%)
|
民主派 | 賀一誠 | 崔世安 特區行政長官 |
中華人民共和國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 第一任崔世安政府 第二任崔世安政府 | |
| ||||||||||
澳門特別行政區立法會 第六屆 |
6 | 2017年9月17日 | 2021年9月11日 | 2017年澳門立法會選舉 | 建制派 28 / 33 (85%)
|
民主派 | 賀一誠 → 高開賢 | 崔世安 特區行政長官 → 賀一誠 特區行政長官 |
中華人民共和國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 第二任崔世安政府 第一任賀一誠政府 | |
| ||||||||||
澳門特別行政區立法會 第七屆 |
7 | 2021年9月12日 | 在任 | 2021年澳門立法會選舉 | 建制派 30 / 33 (91%)
|
民主派 | 賀一誠 → 高開賢 | 崔世安 特區行政長官 → 賀一誠 特區行政長官 |
中華人民共和國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 第一任賀一誠政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