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大使級會談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雙方會面地點,波蘭華沙梅希里維茨基宮
宮殿入口處紀念會談的牌匾。

中美大使級會談,是指1955年至1970年期間,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美利堅合眾國通過各自在日內瓦華沙的大使,在兩國沒有外交關係期間,進行會談以保持某種聯絡與溝通的途徑。第一次會談於1955年8月1日在瑞士日內瓦舉行,中方代表是駐波蘭大使王炳南,美方代表是駐捷克斯洛伐克大使烏拉爾·亞歷克西斯·詹森。1970年後,美國開始正式接觸中國,並以其他渠道代替會談。

過程[編輯]

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亞萬隆召開的亞非會議期間,美國通過英國駐北京代辦杜維廉與中國代表團接觸,想要解決美國在華被關押人員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總理周恩來發表聲明,稱中國政府願意同美國政府坐下來談判,討論緩和遠東緊張局勢,特別是台灣地區的緊張局勢的問題。同年7月13日,美國在英國印度斡旋下作出反應,建議中美雙方各派一名大使級代表在日內瓦舉行會談[1]。為不使渠道斷絕,雙方商定,在會議結束後繼續在日內瓦舉行領事級會談,並在1954年9月至1955年7月,進行17次[2]

1955年8月1日,中美大使級會談在日內瓦舉行。中方代表是駐波蘭大使王炳南(後由續任駐波蘭大使王國權擔任),美方代表是駐捷克斯洛伐克大使烏拉爾·亞歷克西斯·詹森。會談有兩項議程,一是雙方平民回國問題。二是雙方有所爭執的其他實際問題[2]

在第二項議程下,各方均可提出它認為應予討論的直接牽涉到中美雙方的問題。9月10日,雙方就第一項議程達成協議:中美雙方承認,在各自國家內的雙方平民享有返回的權利,並宣布已經採取並將繼續採取適當措施,使他們能夠儘速行使其返回的權利,中美兩國分別委託印度和英國政府協助中美平民返回本國[3]

之後中方提出第二項議程的兩個議題,美國禁運問題和中美外長會議討論緩和台灣地區緊張局勢問題。而美方卻要求在第二項議程下先討論放棄為了統一海峽兩岸,使用武力的問題。雙方在各自立場上均無法讓步,遂陷入僵局[4]。為推動會談繼續進行,中方從1956年9月到1957年12月先後提出關於促進中美人民往來和文化交流、關於中美兩國在平等互惠的基礎上准許對方新聞記者前來進行新聞採訪、關於彼此給予司法協助等協議聲明草案,但被美國所拒絕[2]

1957年12月12日,在第73次會議上,美方又以其大使調任為由,委派參贊身份的代表參加會談,中方沒有同意。1958年7月28日,美國指派駐波蘭大使雅各·D·比姆英語Jacob D. Beam為美方代表。1958年8月23日,解放軍發起金門炮戰,美國向台灣海峽集結大量兵力,包括七艘航空母艦[5]9月15日第74次中美大使級會談在華沙梅希里維茨基宮復會。1964年7月,中方代表換為王國權[6],中美大使級會談一直斷斷續續地舉行。雙方政府始終就台灣問題無法達成一致,最終沒有取得任何進展;但是此系列會議是在兩國沒有外交關係的情況下,成為兩國保持某種接觸、交換意見的途徑。

1967年6月第133次會談後,王國權奉調回國參加文化大革命,會談顧問李連璧(兼使館參贊)、會談翻譯錢永年及記錄人員也先後回國,會談不能正常進行。1967年8月21日,美國軍機在廣西上空被擊落,三名飛行員喪生,一名被俘,美駐波蘭大使館派二等秘書泰勒以大使級會談秘書名義約見中方使館官員,經請示國內後也以會談秘書名義在中方大使館會見。此後雙方以這種方式保持事務性溝通[7]

此後由於文化大革命、美國越南戰爭的影響,會談斷斷續續,幾經反覆和延期,無法固定。幾經周折,雙方確定於1969年2月20日舉行135次會談後,2月4日發生了中國駐荷蘭大使館臨時代辦廖和書(二等秘書)叛逃事件,大使級會談擱淺[7]

1969年12月3日,華沙科學文化宮大廳舉辦南斯拉夫時裝展示會,中國使館二等秘書李舉卿及翻譯景志出席,散會後邂逅美國大使斯托塞爾及會談秘書西蒙斯,斯托塞爾向中方表示「尼克森總統與中國進行重要的、具體的會談,請向你的上級匯報。」[7]

至1970年2月20日,中美大使級會談共進行了136次。之後因基辛格秘密訪華、尼克森訪華並簽署《中美三個聯合公報》,使兩國關係正常化[2]

參考[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1. ^ 吳學文,王俊彥. 2013.03 , 編. 世纪杰出外交家周恩来 “乒乓外交”与中美中日关系. 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 : 60. ISBN 978-7-5098-1987-6. 
  2. ^ 2.0 2.1 2.2 2.3 劉守旭,徐萍. 大国风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历程. 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2013年1月: 71–73. ISBN 978-7-5012-4367-9. 
  3. ^ 劉子奎. 肯尼迪、约翰逊时期的美国对华政策.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1年1月: 101. ISBN 978-7-5097-1842-1. 
  4. ^ 沈傳寶,邢和明. 中国共产党辉煌90年 创建新中国 1949-1956. 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 2011年6月: 288–290. ISBN 978-7-5300-0317-6. 
  5. ^ Gen. Laurence S. Kuter, Commander in Chief, Pacific Air Forces. The Meaning of the Taiwan Strait Crisis. Air Force Magazine. March 1959 [2019-1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11). 
  6. ^ 張兵. 中美华沙谈判的首席代表王国权. 中國共產黨新聞. [2018-04-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24). 
  7. ^ 7.0 7.1 7.2 駱亦粟. 中美关系解冻的开端. 百年潮雜誌. 2008-4 (中文). 

[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