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象州話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象州話
母語國家和地區中國
區域象州
母語使用人數
象州縣樣本的97.5%[1]
語系
語言代碼
ISO 639-1zh
ISO 639-2chi (B)
zho (T)
ISO 639-3cmn

象州話,又象州官話 (漢語方言) 屬桂柳方言,其語法、詞彙、文字大體與漢語普通話相同,僅於語音部分存在部分差異。 因地域流行方言的差異,象州境內漢語方言在語音、詞彙方面,本身亦存在微小差別。 其中,寺村鎮白石村是研究最深入的方言點,主要特點是其入聲不見於方誌的城區音系。 [2]

音系

[編輯]

本節主要參考自張藝兵的系列研究,注意張文中沒有出現柳州話高短入聲那樣常見於桂柳話描寫材料的壯粵借詞專用聲韻調。 [3] [4]

聲母

[編輯]

白石村與城區不計零聲母皆共18個聲母。

非噝音表 不送氣塞 送氣塞 鼻音 呼音 近音 開合對立
前區 p 不 pʰ 撲 m 目 f 佛
中區 t 搭 tʰ 榻 n 捺 l 辣
後區 k 革 kʰ 克 ŋ 扼 x~h 黑 ∅ 而
噝音表 不送氣塞音 送氣塞音 擦音 開合對立
ts 孜 tsʰ 雌 s 師 合口來自知系超前
tʃ 之 tʃʰ 痴 ʃ 施 系統對立

基本特點有:

全濁聲母今塞音(含塞擦音)平聲送氣 (98.4%) 仄聲不送氣 (上(中古前期)84%、去90%、入77%),是官話的主流類型。
微喻基本全混(零聲母合口呼)。為體現次濁動向以下均舉喻母賅影母(今ŋ聲母開口呼與零聲母)。
日喻基本全混(零聲母齊撮兩呼,日母有91%如此),如日一i,如魚y。
疑喻洪音全混(今開口呼多ŋ,其他為零聲母。),如襖咬ŋau,偽位uəi,但如《西儒耳目資》般甚至殘留少量介音對立,如危ŋuəi≠唯uəi。
疑母今細音跟其他南系官話一樣有明顯少量字混入泥母(古疑母不計洪細有11%),如宜尼ni≠夷i,嚴年nian≠延ian。
匣喻基本不混,如形xiŋ: 迎iŋ。

此外,中古知系字在象州話基本讀tʃ組,但有一批字系統地讀ts組,以韻圖二等內轉(這裡也包含梗攝)為主: 師獅螄士仕事輜錙滓芻雛阻詛所鄒驟搜餿襯虱岑森澀瑟睜省窄宅擇澤責仄冊策側廁測色 止攝等內轉的莊章對立基本合乎南京型,但這種格局跟《西儒耳目資》一樣還只是在中間階段,即仍有部分韻圖二等內轉字未併入精組。

韻母

[編輯]

白石村有38個韻母。方誌的36個未經詳列,可能是漏收肉、銳兩個韻母。

開尾 元音尾 鼻音尾
開口呼 [ɿ]
師資
[u]
募叔
[a]
沙煞
[ɤ~ə]
二格
[ai]
代介
[ə̞i]
悲催
[au]
冒燒
[ə̞u]
茂收
[an]
班山
[o̞n]
搬卵
[aŋ]
商亢
[ə̞n]
遵襯
[əŋ]
烹秤
[oŋ]
塳充
合口呼 [ua]
耍刷
[o̞]
哥國
[uai]
搋外
[uə̞i]
吹回
[uan]
官宦
[uaŋ]
霜狂
[uə̞n]
坤橫
齊齒呼 [i]
施失
[yu~iu]
[ia]
丫押
[io̞]
榷若
[(i)e]
些涉
[iau]
小巧
[iə̞u]
丟九
[ian]
煽柬
[iaŋ]
匠江
[i(ə)n]
趁林
[iŋ]
金陵
[ioŋ]
匈勇
撮口呼 [y]
舒述
[ye~ø]
靴說
[yə̞i]
蕊銳
[yan]
拴沿
[y(ə)n]
春永

介音特點

[編輯]
開二見系,效咸山江攝今多讀齊齒呼。但蟹攝失去二等介音,如 介丐kai 膠嬌kiau。桂柳共性。
端系排斥合口呼但不排斥撮口呼與韻母u,如兌təi,尊tsən,堵tu,宣syan≠先sian,需sy≠西si。桂柳多數地方除on>uan外亦如此。
知三章保留一定量的齊撮兩呼讀法,如搧ʃian≠山ʃan。與柳州話同介於完全讀開合兩呼的桂林話與只有蟹止通合讀開合兩呼的賓陽官話之間。

韻基特點

[編輯]
無-m -p -t -k -ʔ,如兼肩kian, 濕失ʃi。其他桂柳話特別是柳州與偏南的縣份有不系統的零星外借。
-n -ŋ基本如普通話和《西儒耳目資》般對立,在西南官話即使桂柳話中也異常罕見,又見於邕寧、武鳴等少數點的官話。
近古寒山部與先天部成為一部,如艱肩kian。其他桂柳話雖然洪細音值差別更明顯但也合乎此種互補。
中古桓韻部半數獨立(幫端系多,見系不然),介於完全不獨立的柳州話與非常獨立的賓陽官話之間,如半pon≠扮pan,官觀kuan。

聲調

[編輯]

具備明末西儒耳目資等通語材料的特點:平分陰陽、濁上歸去、去入無清濁分調。其他桂柳話在此基礎上入派陽平。對比可知白石村話五個調類及調值與明末音階材料顯示的官話調值比較相似。[5]

調類 例字 象州五度調值 明末五度調值[5]
陰平 威冤雍操欺俘肌波揩鳩 44 44
陽平 微鉛庸曹期扶奴皮牙禾 31~21 11
上聲 萎遠冗草起府紀跛楷久 53~52 53
去聲 偽院用糙企婦技播慨究 24~23 24
入聲 末月育八乞佛及剝木入 13~213 12

構詞特點

[編輯]
單音節名詞常貫以詞綴「子」,使名詞顯得節奏更為完整,便於記憶,如「釘子」「鏡子」;
受粵語與壯語的滲透,如「地堂」(打穀場)、「人公仔」(連環畫[2]

熟語

[編輯]

以歇後語最為生動。喻意類如「五分錢鴨頭——得把嘴」(只會空談);諧音類如「十八妹咳嗽——沒得(談)」。[2]

參考文獻

[編輯]
  1. ^ 陳海倫、李連進 主編 (2005) 《廣西語言文字使用問題調查與研究》,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
  2. ^ 2.0 2.1 2.2 象州縣誌編纂委員會 (1994) 《象州縣誌》,北京:知識出版社。
  3. ^ 張藝兵 (1999) 象州白石方言聲韻調,收入朱方棡主編《廣西語言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4. ^ 張藝兵、白雲 (2009) 象州白石話語音研究,收入鄭作廣主編《廣西漢語珍稀方言語音研究》,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
  5. ^ 5.0 5.1 嚴立模 (2006) 《戲曲正音的建構:以閩南語、粵語三種戲曲官話為材料》,台灣大學碩士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