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宛如祈禱者 (專輯)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宛如祈禱者
Like a Prayer
瑪丹娜錄音室專輯
發行日期1989年3月21日
錄製時間1988年9月–1989年1月
錄音室
類型
時長51:16
唱片公司
製作人
瑪丹娜專輯年表
You Can Dance
(1987年)
宛如祈禱者
(1989年)
I'm Breathless
(1990年)
收錄於宛如祈禱者的單曲
  1. "宛如祈禱者 / Like a Prayer"
    發行日期:1989年3月3日
  2. "表現自我 / Express Yourself"
    發行日期:1989年5月9日
  3. "珍愛 / Cherish"
    發行日期:1989年8月1日
  4. "噢 父親 / Oh Father"
    發行日期:1989年10月24日
  5. "親愛的潔西 / Dear Jessie"
    發行日期:1989年12月10日
  6. "放在一起 / Keep It Together"
    發行日期:1990年1月30日

宛如祈禱者》(英語:Like a Prayer)是美國歌手瑪丹娜第4張錄音室專輯,1989年3月21日由華納兄弟唱片公司旗下的Sire Records發行。距離瑪丹娜的上一張專輯《忠實者》已達三年之久,《宛如祈禱者》在千萬歌迷的引頸期盼下推出,上市之後旋即獲得英美兩地的冠軍。瑪丹娜在《宛如祈禱者》自我頗析反省內心,這有別於她之前的作品,瑪丹娜首度在歌曲中談到自己與家人間的關係,也用歌曲來紀念自己一位因愛滋病逝世的好友,這些歌曲也讓整張專輯顯得較為嚴肅和沉重。瑪丹娜表示要將這張『世紀大作』獻給她在年幼時就已過世的母親。參與製作這張專輯的音樂人,還有當代西洋流行樂壇重量級藝人王子,王子除了擔任製作人外,還與瑪丹娜首次合唱歌曲〈Love Song〉。

《宛如祈禱者》推出之後,無論是在口碑或商業成績上,皆獲得許多正面評價和廣大迴響。美國音樂權威雜誌滾石雜誌在2004年重新給予這張專輯五顆星滿分評等,讚嘆該專輯是「達至藝術品程度的流行音樂作品」[1]

內容

[編輯]

專輯簡介

[編輯]

在《宛如祈禱者》這張讓全球樂迷苦等三年的專輯中,瑪丹娜採用了放克靈魂樂福音音樂等有別以往的曲風,除了這項新的嘗試外,她也首次在專輯主題之中加入了家庭宗教等元素,以真誠剖析自己的心靈,歌詞圍繞著自己的童年及青少年時期,堪稱是瑪丹娜最誠實表達的一張專輯。 〈Promise To Try〉提及母親早逝對她的影響(瑪丹娜的母親因乳腺癌在卅歲時過世,當時瑪丹娜年僅五歲),〈噢 父親〉明白闡述她與父親之間的關係,〈放在一起〉說明了家庭的重要性。而在〈表現自我〉當中,瑪丹娜呼籲了一番女權主義。充滿童趣的〈親愛的潔西〉則是送給製作人好友Patrick Leonard的謝禮。至於〈Spanish Eyes〉是瑪丹娜為紀念因愛滋病去世的好友而創作的。

爭議歌曲

[編輯]

瑪丹娜的爭議性歌曲不少,如第二張專輯的同名單曲〈宛如處女〉引發與瑪丹娜產生矛盾的『處女形象』,第三張專輯中〈爸爸別說教〉的『未婚懷孕』等等議題,都遭受不少衛道人士的指責,這次瑪丹娜新專輯所牽涉到的宗教議題,再次挑起了極大的異議聲浪。由於瑪丹娜在專輯同名單曲〈宛如祈禱者〉的音樂影片中,不僅出現內衣外穿、燃燒十字架,甚至親吻非裔教徒等畫面,而惹惱了梵蒂岡,教廷認為瑪丹娜褻瀆宗教。也因為這些指責聲浪,讓已經和瑪丹娜簽約成為廣告代言人的百事可樂不得不取消合約,撤下瑪丹娜的廣告影片,並終止對瑪丹娜日後演唱會的贊助。但無可否認在這次的事件中,無論是對瑪丹娜的新作還是百事可樂的廣告宣傳,都已經達到最高效益。

除了專輯同名單曲〈宛如祈禱者〉的MV備受爭議外,第二支單曲〈表現自我〉也是支引起高度話題的音樂影片,在影片當中,瑪丹娜在脖子綁上鐵鍊,背部全裸入鏡,在地上爬行、低頭舔盤子內牛奶的畫面自然又創造出新的話題出來。這支音樂影片她找來了導演大衛·芬奇負責拍攝,整支影片以黑白畫面呈現為主,當時耗資500萬美元一度成為史上最貴的音樂影片。大衛·芬奇也因為這支音樂影片獲得1989年MTV音樂錄影帶大獎的最佳導演獎。除了最佳導演獎之外,〈表現自我〉也一併獲得最佳攝影獎和最佳藝術指導獎等兩個大獎。

商業成績

[編輯]

瑪丹娜睽違三年的專輯《宛如祈禱者》,一發行就立刻佔據全球各大娛樂版面。1989年4月8日專輯首週上榜即攻佔第11名,隨後迅速往排行榜上升,4月22日專輯、單曲同時登上榜首,專輯在榜上獲得六週冠軍,成為瑪丹娜蟬聯最久的冠軍專輯。《宛如祈禱者》銷售達四白金。在英國獲得專輯榜兩週第一,這是瑪丹娜在英美兩國第三張冠軍專輯。

單曲〈宛如祈禱者〉則在單曲榜蟬連三週冠軍,銷售逾百萬張成為白金單曲,這是瑪丹娜第一首美國百萬單曲,第七首全美冠軍單曲,第三首英美冠軍單曲。第二、三支單曲〈表現自我〉和〈珍愛〉雙雙獲得亞軍位置,前者受阻於青少年偶像瑪蒂卡的〈Toy Soldiers〉,後者則是被另一位天后珍娜·傑克森的強勁舞曲〈想念你〉斷了冠軍之路。單曲〈表現自我〉銷售達金唱片,它也將瑪丹娜的亞軍單曲累積達四首。

單曲〈噢 父親〉最高名次第20名,這個成績中斷了瑪丹娜自1984年的第4名單曲〈幸運之星〉開始,在單曲榜連續17首TOP 10單曲的紀錄。專輯中最後一首單曲〈放在一起〉,雖然最高只得到第8名,但銷售也達到金唱片成績。

在1989年告示牌年終百大專輯排名中,《宛如祈禱者》名列第12名。而在1989年告示牌年終百大單曲排名中,瑪丹娜一個人就佔了三席,分別是第25名的〈宛如祈禱者〉、第55名的〈表現自我〉以及第59名的〈珍愛〉。

《宛如祈禱者》在2012年5月由滾石雜誌公佈的「500 Greatest Albums of All Time」中排名第239[2]

婚姻觸礁

[編輯]

瑪丹娜自1985年27歲生日當天下嫁有「好萊塢火爆浪子」之稱的西恩·潘後,兩人的婚姻生活一直都是新聞媒體追逐的焦點,尤其八卦狗仔更是24小時緊迫盯人。瑪丹娜在忙於自己事業的同時,1987年傳出西恩·潘因在片場動手打人而瑯璫入獄,兩人婚姻亮紅燈的傳言也甚囂塵上,因此瑪丹娜在結束《那女孩是誰》世界巡迴演唱會(Who's That Girl World Tour)之後,決定要休息一陣子,她想努力維繫這段婚姻。瑪丹娜在1988一整年除了參與百老匯舞台劇《Speed The Plow》演出外,並沒有任何作品的發行。但是,兩人火爆口角衝突的消息卻時有所聞,在1988年的冬天,兩人的新聞上了社會版的頭條,媒體報導女方被男方綁在椅子上限制行動長達9個小時,最後是驚動了警方前往處理事情才落幕。身心俱疲的瑪丹娜終於在1989年1月5日提交離婚申請,結束了這段風風雨雨的婚姻。

在《宛如祈禱者》的錄製期間,是瑪丹娜遇上這段婚姻最慘淡的景況,於是她藉由音樂創作來療傷,以撫平這段婚姻帶來的傷害。只是誰也沒想到,在如此淒涼的時空背景下,瑪丹娜創作出這張幾乎可以說是她音樂生涯中評價最高的專輯。

樂壇影響

[編輯]

《宛如祈禱者》是瑪丹娜在1980年代結束前最後發行的專輯。結算整個1980年代的成績,瑪丹娜以三張冠軍專輯成為女藝人之冠。在單曲方面,她和惠妮休斯頓各以七首全美冠軍單曲並列女藝人第一;但若以前五名的單曲而言,瑪丹娜則以16首TOP 5單曲傲視群雌。另外在舞曲榜上的表現,瑪丹娜也以9首冠軍舞曲遙遙領先所有男女藝人,成為1980年代最佳舞曲藝人。此外,瑪丹娜被媒體包括Billboard、MTV及Musician雜誌封為「1980年代最佳藝人」。

曲目列表

[編輯]
曲序曲目詞曲製作人時長
1."Like a Prayer"
  • Madonna
  • Leonard
5:39
2."Express Yourself"
  • Madonna
  • Stephen Bray
  • Madonna
  • Bray
4:39
3."Love Song"(with Prince
  • Madonna
  • Prince
4:52
4."Till Death Do Us Part"
  • Madonna
  • Leonard
  • Madonna
  • Leonard
5:16
5."Promise to Try"
  • Madonna
  • Leonard
  • Madonna
  • Leonard
3:36
6."Cherish"
  • Madonna
  • Leonard
  • Madonna
  • Leonard
5:03
7."Dear Jessie"
  • Madonna
  • Leonard
  • Madonna
  • Leonard
4:20
8."Oh Father"
  • Madonna
  • Leonard
  • Madonna
  • Leonard
4:57
9."Keep It Together"
  • Madonna
  • Bray
  • Madonna
  • Bray
5:03
10."Spanish Eyes"
  • Madonna
  • Leonard
  • Madonna
  • Leonard
5:15
11."Act of Contrition"
  • Madonna
  • Leonard
  • Madonna
  • Leonard
2:19
備註
  • "Spanish Eyes"在部份專輯發行版本及單曲"Oh Father"上重命名為"Pray for Spanish Eyes"。

單曲排行成績

[編輯]
年份 歌曲 美國單曲榜 美國舞曲榜 英國單曲榜
1989 宛如祈禱者 1 (3週) 1 (2週) 1 (3週)
- 表現自我 2 1 (3週) 5
- 珍愛 2 - 3
- 噢 父親 20 - 16
- 親愛的潔西 - - 5
1990 放在一起 8 1 -

外部連結

[編輯]

引用出處

[編輯]
  1. ^ 美國滾石雜誌官網瑪丹娜音樂作品評價列表. [2015-0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28). 
  2. ^ 美國滾石雜誌官網音樂資料. [2016-05-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07). 
傳記
  • Bego, Mark, Madonna: Blonde Ambition, Cooper Square Press, 2000, ISBN 978-0-8154-1051-5 
  • Kellner, Douglas, Media Culture: Cultural Studies, Identity, and Politics Between the Modern and the Postmodern, Routledge, 1995, ISBN 0-415-10570-6 
  • St. Michael, Mick, Madonna 'talking': Madonna in Her Own Words, Omnibus Press, 2004, ISBN 1-84449-418-7 
  • Semonche, John E, Censoring sex: a historical journey through American media, Rowman & Littlefield, 2007, ISBN 0-7425-5132-6 
  • Taraborrelli, J. Randy, Madonna: An Intimate Biography, Simon & Schuster, 2002, ISBN 0-7432-28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