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吟龙
汪吟龙(1898—1961)安徽省桐城县(现枞阳县)人,字子云[1],别署江南汪大,室名铁砚斋,又署铁砚斋主人[2]。中华民国儒学家、作家、官员。
生平
[编辑]汪吟龙少年时从舅父方平学,既而师从梁启超。[1]1925年7月27日,清华国学研究院录取首届新生,正取30名、备取2名,其中包括汪吟龙。梁启超担任清华国学研究院教授(任至1927年辞职)。[3]入学后不久,学生汪吟龙、刘盼遂、闻惕、高亨、杜纲百、吴其昌等人创办《实学》杂志,于1926年4月问世。1927年夏,吴其昌还曾经主编出版《清华学校研究院同学录》,由梁启超题笺,师生都有照片,同学各列小传,其中吴其昌亲自为汪吟龙等十多位同学撰写了小传。[4]
后期“甲寅派”因为《甲寅》周刊而得名,政治上坚持自由主义,文化上坚持保守主义。《甲寅》周刊于1925年7月18日创刊,发行45期之后于1927年4月2日停刊。除“甲寅派”的首领章士钊之外,后期“甲寅派”的主要成员还有梁家义、瞿宣颖、唐庆增、汪吟龙、陈筅枢、杨定襄、陈拔、董时进、龚张斧等人。汪吟龙在《甲寅》周刊发表了《白话与科举》、《文中子考信》等文章。[5][6]
1930年5月,中原大战爆发,阎锡山控制华北,南京国民政府任命的国立清华大学校长罗家伦遭阎锡山势力驱逐。1930年5月22日,罗家伦辞职离开清华大学。一个月后,阎锡山派乔万选接管清华大学,受到清华大学师生抵制。乔万选不甘失败,无视清华大学在冯友兰为首的校务会议领导下的正常运作,派人赴清华大学各主要部门游说,又托瞿国眷、汪吟龙等人拉拢冯友兰、吴宓等人,但是清华大学师生不为所动。[7]
1934年,汪吟龙等人发起成立中华儒学研究会,认为“真正中国之文明,殆非儒家学说莫属矣”。[8]1934年5月31日中华儒学研究会得到国民党中央政府准予组织,1935年11月2日在国民政府教育部备案。1935年4月,在1923年大地震中被毁的日本东京汤岛圣堂重建竣工,日本政府邀请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四圣后裔”代表、中华儒学会代表、中华儒学研究会代表多人到东京参加落成典礼。汪吟龙作为中华儒学研究会代表参加。1935年5月25日《申报》报道,中华儒学会及中华儒学研究会的代表汪吟龙、王永乐等人回到中国后,商议“筹组曲阜研究院。该院以研究东方文化、儒家学说,推行世界,促进大同为宗旨,而辅以其他有关之学科,分设各研究所。如:甲、经学研究所……现此事已得河南刘(峙)主席、山东韩(復榘)主席等赞助。”[9]
抗日战争爆发后,1938年日本成立傀儡政权中华民国维新政府,下属的安徽省省会设在蚌埠,成立安徽省维新政府(1940年10月10日改为安徽省政府,隶属汪精卫政权)。1938年,安徽省维新政府成立,倪道烺任省长,汪吟龙任教育厅长。从1938年到1941年,教育厅长先后为汪吟龙(筹备时期)、吴文、谢学霖。[10][11]
著作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1.0 1.1 1.2 1.3 1.4 1.5 方尔文、汪福来主编,桐城文化志,安徽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344页
- ^ 2.0 2.1 乔晓军,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 (补遗二编),三秦出版社,2007年
- ^ 清华国学研究院学生名单,凤凰网,2009-11-22. [2015-0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 吴令华,追忆父亲吴其昌教授,清华校友网,2004-10-31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5-02-17.
- ^ 郭双林,论《甲寅》杂志与“甲寅派”,载《近代文化研究的继承与创新》编写组编,近代文化研究的继承与创新,中华书局,2010年
- ^ 贾植芳主编,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江苏教育出版社,1985年
- ^ 王仁宇,冯友兰代理清华校务的一段史实,清华大学新闻网,2011-8-10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5-02-17.
- ^ 鲍炳中,评孔大事年表,载《孔子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3年. [2015-0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17).
- ^ 袁咏红,20世纪30年代“读经”的主张和争论,史学月刊2008年07期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5-02-17.
- ^ 日伪时期蚌埠傀儡政权更迭情况,安徽文化网,2008-12-13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5-02-17.
- ^ 日伪安徽省政府年序列表及职官名录,安徽文化网,2008-06-26. [2015-0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17).
12 周巨龙,中华儒学研究会与枞阳人汪吟龙,铜陵社科苑,2022-4-30,(载于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09206179426022247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