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羚羊
藏羚羊 |
||||||||||||||||
---|---|---|---|---|---|---|---|---|---|---|---|---|---|---|---|---|
![]() |
||||||||||||||||
保护状况 | ||||||||||||||||
科學分類 | ||||||||||||||||
|
||||||||||||||||
二名法 | ||||||||||||||||
Pantholops hodgsonii (Abel, 1826) |
||||||||||||||||
![]() |
||||||||||||||||
異名 | ||||||||||||||||
Antelope hodgsonii |
藏羚羊(学名:Pantholops hodgsonii;藏文:གཙོད་;威利:gtsod),學名藏羚,是偶蹄目、牛科、藏羚屬動物。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生態環境[编辑]
生活在海拔4300米到5100米的高山草原、草甸和高寒荒漠上。
分佈地域[编辑]
藏羚羊是中國的特有物種,主要生活在青藏高原一帶,也有的生活在新疆阿爾金山一帶。而這些都是一些人跡罕至的地域,加上植被稀疏,使得物種不多,因此在無威脅的情況下卻也成了天性適應力強的藏羚羊的天然保護區,因而大量繁殖。
- 分布范围
藏羚羊分布于青海、新疆、西藏、四川四省,有少量分布在印度拉达克地区。 藏羚羊的栖息地海拔3,250-5,500米(10,662-18,045英尺),更适应海拔4,000米左右的平坦地形。这些地区年平均温度低于零度,生长季节短。在青藏高原,以羌塘为中心,南至拉萨以北,北至昆仑山,东至西藏昌都地区北部和青海西南部,西至中印边界,偶尔有少数由此流入印度境内拉达克。
特徵[编辑]
皮軟。
生活習性[编辑]
藏羚羊生存的地區東西相跨1600公里,季節性遷徙是牠們重要的生態特徵。因為母羚羊的產羔地主要在烏蘭烏拉湖、卓乃湖、可可西里湖,太陽湖等地,每年四月底,公母羚羊開始分群而居,未滿一歲的公仔也會和母羚羊分開,到五、六月,母羊與牠的雌仔遷徙前往產羔地產子,然後母羚又率幼子原路返回,完成一次遷徙過程。
食性[编辑]
草食性。
保育狀況[编辑]
1980年代前棲息於可可西里的藏羚羊不斷遭受大規模獵捕而面臨瀕危,數量從原來20幾萬急遽減少不到2萬頭。從1981年開始,中國政府開始嚴禁出口藏羚羊的製品。1988年發布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確立為中國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嚴格禁止捕獵行為。國家林業局規劃了多處自然保護區與專責保育機關、執法隊伍,青海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新疆阿爾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西藏羌塘自然保護區以及青海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境內的藏羚羊數量已經恢復到20餘萬隻。[2]
不過,在2008年中國雪災中,有5479隻藏羚羊在四川甘孜州石渠縣因而死亡。[3]
藏羚羊與非法哺乳類貿易[编辑]
藏羚羊從1970年代起一直遭遇盜獵問題,因為一些皮革愛好者看上了藏羚羊身上的被稱為「軟黃金」的羊絨 - “沙圖什”(Shahtoosh),所以藏羚羊亦有「羊絨之王」之稱,而要六隻藏羚羊才可以製出一張“沙圖什”,於是一些不法商人和非法獵人便為了謀取暴利不惜大肆宰殺藏羚羊(特別嚴重的是在青海的可可西里區),主要由印度工人加工,经由新德里等地通过飞机运往西欧。
為保護藏羚羊,青海省治多县委副书记傑桑‧索南達傑组建了中国第一支武装反偷猎队伍——西部工委,但在1994年1月18日,索南达杰在押送二十名被捕的盗猎分子時中槍身亡,後來西部工委因故被迫解散。其中以“野犛牛青年隊”打擊這類非法勾當最為稱頌。
藏羚羊與北京奧運會[编辑]
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吉祥物之中,福娃迎迎是以藏羚羊為藍本,以讚揚藏羚羊能在嚴酷環境生存的頑強生命力,表示挑戰極限的精神,更以「羊」字的諧音意喻「喜氣洋洋」。
參見[编辑]
參考文獻[编辑]
- ^ Pantholops hodgsonii.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08版.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2008. Database entry includes a brief justification of why this species is considered endangered.
- ^ 趙凜松. 中國藏羚羊種群數已恢復至20余萬只. 中新社. 2013年9月6日 [2014-10-23].
- ^ 新知熱聞:5479隻藏羚羊雪災死亡. 蘋果日報. [2014-10-23].
- Pantholops hodgsonii.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06版.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2003.
- Pantholops hodgsonii. Integrated Taxonomic Information System (英语).
外部連結[编辑]
![]() |
维基物种中的分类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