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Allenkong11留言 | 贡献2020年12月7日 (一) 00:18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汪曾祺
羅馬拼音Wang Zengqi
出生1920年3月5日
 中華民國江苏省高邮縣
逝世1997年5月16日(1997歲—05—16)(77歲)
 中国北京市
職業文学家小说家散文家
國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母校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體裁文学
代表作受戒
大淖记事
獎項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配偶施松卿
父母父:汪菊生
母:楊氏
兒女汪朗、汪明(女)、汪朝(女)

汪曾祺(1920年3月5日—1997年5月16日),男,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以短篇小说和散文闻名。被视为京派作家,亦被视为里下河文学流派的创始人,被誉为是“中国最後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後一个士大夫”[1][2]

生平

高邮汪曾祺故居

1920年生于江苏高邮的一个地主家庭。1926年进入县立第五小学学习,1932年进入高邮县初中学习(现高邮市汪曾祺学校),1935年考入江阴市南菁中学。 1939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昆明)中文系。1940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小学校的钟声》和《复仇》等。沈从文时任西南联大中文系教授,曾指导汪曾祺写作。

1943年大学肄业后,在昆明、上海任中学国文教员,出版小说集《邂逅集》。1947年在上海发表短篇小说《鸡鸭名家》。1948年赴北平,失业半年,后经沈从文推荐任职于历史博物馆。不久,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随第四野战军工作团南下,在武汉参加文教单位的接管工作,被派往一所女子中学任教。1950年调北京市文联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先后担任《北京文艺》、《说说唱唱》、《民间文学》编辑。在此期间,1951年曾(短期)到江西进贤县参加土改。1956年发表京剧剧本《范进中举》。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下放到张家口地区一个农业科学研究所劳动改造。1962年,调北京京剧团任编剧。1963年,参加京剧现代戏《沙家浜》(《芦荡火种》)的改编。同年,出版儿童小说集《羊舍的夜晚》。文革中还参加了“样板戏”《沙家浜》的定稿。

1979年,重新开始创作。在80年代以后,进入创作高潮,发表《受戒》、《大淖记事》等许多描写民国时期苏北乡土民情的小说,引起了文坛的轰动。1982年,汪曾祺新作不断。1983年,汪曾祺的创作更趋活跃,在全国各地发表小说、散文、评论等近20篇。1985年,在年初结束的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上汪曾祺当选为理事。1996年12月,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推选为顾问[2]。1997年5月病逝于北京。

主要作品

汪曾祺遗物

短篇小说

  • 《受戒》
  • 《大淖记事》[3]
  • 《鸡鸭名家》
  • 《异秉》
  • 《皮凤三楦房子》
  • 《岁寒三友》
  • 《云致秋行状》
  • 《讲用》
  • 《故里三陈》
  • 《水蛇腰》
  • 《徙》
  • 《复仇》
  • 《羊舍一夕》(又名:《四个孩子和一个夜晚》)

小说集

  • 《邂逅集》
  • 《晚饭花集》
  • 《孤蒲深处》
  • 《矮纸集》

散文集

  • 《逝水》
  • 《蒲桥集》
  • 《茱萸集》
  • 《人间草木》
  • 《旅食小品》
  • 《初访福建》
  • 《汪曾祺小品》[4]
  • 《谈师友》2007年8月第一版

文学评论集

  • 《晚翠文谈》

剧本

  • 沙家浜》(主要作者)
  • 《范进中举》

艺术小品集

  • 《汪曾祺:文与画》

文集

  • 《汪曾祺自选集》(1987年)
  • 《汪曾祺文集》(共四卷,1993年)
  • 《汪曾祺全集》(共八卷,1998年)

评价

汪曾祺在创作上主张回到现实主义、表现民族传统、表达纯真、自然的情感。他的小说大都取材民情风俗、日常生活,语言自然、活泼;文风清新、质朴;意境优雅、唯美。他的散文刻画民俗、民风,形象、生动,蕴涵着对民族文化传统的深切情感。他说,“风俗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的抒情诗,它反映了一个地方的人民对生活的挚爱,对活着所感到的欢愉”。他的作品对乡土文学寻根文学有很大影响。他的代表作,短篇小说《受戒》和《大淖记事》,开创了“80年代中国小说新格局”。

汪曾祺一生经历了无数苦难和挫折,受过各种不公正待遇,尽管如此,他始终保持平静旷达的心态,并且创造了积极乐观诗意的文学人生。贾平凹在一首诗中这样评价汪曾祺:“是一文狐,修炼成老精”[2][5]

纪念

汪曾祺华语小说奖是由中国作家协会《小说选刊》杂志社、辽宁省作家协会、江苏省高邮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华语小说奖项,以中国当代作家汪曾祺的名字命名,2017年颁发第一届。[6]

2018年,高邮市赞化中学(原高邮中学初中部,即原高邮县初中)为纪念校友汪曾祺改名为高邮市汪曾祺学校[7]

2020年5月18日汪曾祺纪念馆建成开馆。[8]

家族

至親

祖父汪家勋[9]

  • 大伯父汪广生[10]
    • 堂兄汪曾浚、汪曾炜[9]
    • 堂姐汪璧、汪藻[11]
  • 二伯父汪長生,汪曾祺愛續於其遺孀(?—1923)[12]
  • 父亲汪菊生(1897—1959)[13]是一位开明的儒生,一生結婚三次;[14]
  • 生母杨氏生了二女一男:
  • 1927年父親續弦繼母张氏[23],生了二男一女:[11]
    • 異母弟汪海同(16歲早逝)、汪海洋(6歲夭折)[11]
    • 異母妹瑞紋(60餘歲去世)=妹夫陈立茂[11]
  • 繼母任氏生了二男三女:[13]
    • 異母弟汪海珊(1942年生)、汪海容(文革時餓死)[13]
    • 異母妹汪麗纹,退休護士=妹婿金家渝(1933年生)[11]
    • 異母妹汪錦纹,2019年77歲=妹夫赵怀义,生兩女,76歲去世[11]
    • 異母妹汪绫纹(1947年—2015年)=再嫁唐述志,唐原有二女[11]
      • 同前妹夫生兩名侄兒[11]
  • 未知:
    • 異母弟汪曾祥(1925年—1966年)[14]
      • 侄兒汪斌和汪明[14]
      • 侄女汪其芳[14]

姻親

外部链接

參考文献

  1. ^ 汪曾祺逝世十五周年 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早已远去. 搜狐文化. 2012年5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5月22日). 
  2. ^ 2.0 2.1 2.2 历史上的今天 | 汪曾祺诞辰100周年,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 搜狐历史. 2020年3月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3月5日). 
  3. ^ 存档副本. [2011-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25). 
  4. ^ 存档副本. [2015-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13). 
  5. ^ 贾平凹评价汪曾祺:一只文狐修炼成老精. 重庆晚报. 2013年7月3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9月9日). 
  6. ^ 莫言、王安忆等作家获首届汪曾祺华语小说奖新華網,2018年5月21日
  7. ^ 学校概况. 高邮市汪曾祺学校. 2018年11月28日. 
  8. ^ 汪曾祺纪念馆正式开馆:百年汪老 诗与故乡,腾讯新闻。
  9. ^ 9.0 9.1 9.2 9.3 游吟的珠湖人:汪曾祺温馨的童年(第二頁)作家,2017年11月
  10. ^ 游吟的珠湖人:汪曾祺温馨的童年(第一頁)作家,2017年11月
  11. ^ 11.00 11.01 11.02 11.03 11.04 11.05 11.06 11.07 11.08 11.09 11.10 汪曾祺姐妹知多少高郵日報,2019年2月15日
  12. ^ 游吟的珠湖人:汪曾祺温馨的童年(第三頁)作家,2017年11月
  13. ^ 13.0 13.1 13.2 汪曾祺的回乡之路高郵網,2015年7月12日
  14. ^ 14.0 14.1 14.2 14.3 姚维儒|汪曾祺与汪曾祥汪迷部落,2018年11月7日
  15. ^ 中国已故作家汪曾祺作品《受戒》引发官司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多維新聞,2017年9月21日
  16. ^ 探究汪曾祺隐秘的同乡圈子和生命中的几对“铁三角”新華網,2019年9月9日
  17. ^ 忆松姑--作家汪曾祺夫人施松卿的故事老小孩,2015年8月1日
  18. ^ 汪曾祺之友的博客新浪博客,2012年6月23日
  19. ^ 19.0 19.1 汪曾祺子女讲述“好老头儿”的生前趣事鳳凰網河北,2019年3月19日
  20. ^ 我是汪曾祺长子汪朗,关于“老头儿汪曾祺”和他的作品,问我吧!澎湃,2018年8月20日
  21. ^ 21.0 21.1 21.2 老头儿汪曾祺蘇寧易購,2016年8月1日
  22. ^ 老头儿汪曾祺(汪朗 汪明 汪朝)中國作家網,2012年5月17日
  23. ^ 游吟的珠湖人:汪曾祺温馨的童年(第四頁)作家,2017年11月
  24. ^ 汪曾祺与施松卿的爱情故事清華校友總會,2019年1月19日
  25. ^ 25.0 25.1 汪曾祺夫人施松卿長樂新聞網,2013年4月19日
  26. ^ 26.0 26.1 26.2 26.3 华侨女婿作家汪曾祺的爱情故事老小孩,2015年7月30日
  27. ^ 老小孩信息老小孩,2017年
  28. ^ 28.0 28.1 28.2 28.3 28.4 施行:北马小城(海外留痕) 施行的博客,2008年8月30日
  29. ^ 【2011年华教节特辑】补遗海南人的学校之后……林連玉基金會,2011年12月6日
  30. ^ 30.0 30.1 决定我一生三件大事的竹姑老小孩,2015年8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