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之战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江夏之战
三国的一部分
日期公元208年春
地点
江夏 (今湖北省云梦县)
结果 孙权胜利,黄祖遭斩首
参战方
孙权 刘表
指挥官与领导者
周瑜
吕蒙
凌统
甘宁
黄祖 
陈就 
张硕 
兵力
25,000 30,000+[1]
伤亡与损失
30,000

江夏之战是中国军阀会稽太守孙权和荆州牧刘表东汉末年建安十三年(208年)的一场战役。这是孙权和刘表在江夏附近驻守的江夏太守黄祖的最后决战。

背景[编辑]

建安十三年(208年)春,背叛黄祖投靠孙权的甘宁建议新主全面袭击江夏。他说,黄祖已经年迈,身边的人只知道经商和欺凌下属,黄祖的军械也早已不充足了。[2]

孙权不顾主要谋士长史张昭反对,[3]命别部司马行破贼都尉凌统为先锋,平北都尉领广德长吕蒙领水军,中护军周瑜为前部大督。这次战役有两个目的:消灭在襄阳之战中使孙权的父亲孙坚丧命的黄祖;征服江夏,打通进军荆州的道路。

战役[编辑]

初期冲突[编辑]

最初,面对孙权的入侵,黄祖任部将张硕为先锋,都督陈就为舰队首领,本人留守江夏。战前,张硕率部乘大船侦察江岸,却被同样在侦察的凌统发现。当时,乘小船的凌统身边只有数十勇士,[4]但仍登上了张硕的船,可能是在夜幕掩护下伪装成张硕部卒,奇袭张硕军。张硕被凌统所杀,所部水兵尽数被擒。[5]

僵持[编辑]

得知张硕被杀,黄祖依托沙羡治所却月城防御,并当即命陈就率两艘蒙冲舰守治所沔口[6]还让大力士和弓箭手在河边的崖顶埋伏,向敌军的大船投掷石头和火把。为了打败黄祖的蒙冲,周瑜派出大舰队,却被崖顶掷下的石头阻拦。几小时的战斗过后,周瑜认识到黄祖的军械并非如此欠缺,孙权只能面对士卒疲惫伤亡惨重的现实。

蒙冲战败[编辑]

为了扭转战局,周瑜命凌统、偏将军董袭率100敢死队每人穿上两件盔甲乘大船冒着石头和火把冲锋。[7]经过艰苦的战斗,凌统、董袭最终成功切断了两艘蒙冲间的联系,这也鼓舞了孙权军的斗志。吕蒙在近战中格杀陈就。[8]失去首领的黄祖大军反被处于少数的孙权军歼灭。在吕蒙全歼黄祖军之前,凌统、董袭分兵攻陷江夏及却月城。[9]

黄祖的末日[编辑]

无力抵抗孙权的黄祖逃离江夏,却被骑士冯则追上枭首。[10]孙权下令将黄祖首级盛放在容器中验看。得到黄祖首级后,孙权将其献祭亡父孙坚。

后事[编辑]

凌统和甘宁的冲突[编辑]

黄祖之死意味着孙权成功复仇,但凌统的父亲凌操先前在夏口之战中被甘宁射杀的仇却没有得报。此战后,凌统试图在吕蒙家的宴席上挑衅甘宁。为化解争端,孙权命甘宁驻守半州。

放弃江夏[编辑]

孙权将江夏战俘押走后,刘表长子刘琦试图接替黄祖,率部东迁。[11]但刘表病亡后不久,荆州北部未经太多抵抗就落入曹操之手。无法控制江夏的刘琦驻军汉津,遇见逃避曹操追杀的刘备,合兵去夏口求助于孙权。[12]因为江夏以黄氏发源地闻名,在得知曹操夺取荆州北部后,孙权放弃了控制江夏的想法。刘表部将文聘在刘表死后投降曹操,成为新的江夏太守。

注释[编辑]

  1. ^ 战后数万黄祖军沦为战俘,但黄祖军的具体规模史料记载不详。
  2. ^ 祖今年老,昏耄已甚,财谷并乏,左右欺弄,务于货利,侵求吏士,吏士心怨。舟船战具,顿废不修,怠于耕农,军无法伍。至尊今往,其破可必。——陈寿三国志》卷五十五·吴书十·程黄韩蒋周陈董甘凌徐潘丁传
  3. ^ 张昭时在坐,难曰:“吴下业业,若军果行,恐必致乱。”——陈寿《三国志》卷五十五·吴书十·程黄韩蒋周陈董甘凌徐潘丁传
  4. ^ 统为前锋,与所厚健儿数十人共乘一船,常去大兵数十里。——陈寿《三国志》卷五十五·吴书十·程黄韩蒋周陈董甘凌徐潘丁传
  5. ^ 行入右江,斩黄祖将张硕,尽获船人。——陈寿《三国志》卷五十五·吴书十·程黄韩蒋周陈董甘凌徐潘丁传
  6. ^ 祖横两蒙冲挟守沔口,以栟闾大绁系石为碇,上有千人,以弩交射,飞矢雨下,军不得前。——陈寿《三国志》卷五十五·吴书十·程黄韩蒋周陈董甘凌徐潘丁传
  7. ^ 袭与凌统俱为前部,各将敢死百人,人被两铠,乘大舸船,突入蒙冲里。——陈寿《三国志》卷五十五·吴书十·程黄韩蒋周陈董甘凌徐潘丁传
  8. ^ 蒙勒前锋,亲枭就首。——陈寿《三国志》卷五十五·吴书十·程黄韩蒋周陈董甘凌徐潘丁传
  9. ^ 时吕蒙败其水军,而统先搏其城,于是大获。——陈寿《三国志》卷五十五·吴书十·程黄韩蒋周陈董甘凌徐潘丁传
  10. ^ 祖挺身亡走,骑士冯则追枭其首。——陈寿《三国志》卷四十七·孙权传
  11. ^ ...黄祖为孙权所杀,琦遂求代其任。——范晔《后汉书》卷七十四
  12. ^ 先主斜趋汉津,适与羽船会,得济沔,遇表长子江夏太守琦众万馀人,与俱到夏口。——陈寿《三国志》卷三十二·刘备传

参考文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