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何曉清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何曉清
英文名Rowena He
性別
出生1972年(51—52歲)
教育程度
職業歷史學者
經歷
代表作
  • 《天安門流亡者:中國民主抗爭的呼聲》

何曉清(英語:Rowena He Xiaoqing,1972年[1])出生在中國廣州,是加拿大籍的歷史學者,曾任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副教授,是第一位在哈佛大學開設六四天安門歷史與記憶研討課的華裔學者。何曉清研究與教授近、當代中國歷史,包括八九民運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權等議題,哈佛商業評論現任主編、時代雜誌前任副編輯Ignatius形容她為「美國最有勇氣的學者之一」。

簡歷

[編輯]

出生於廣東,在廣東成長求學,1989年她以廣州中學生身份參與了「省港大遊行」。90年代末移民加拿大,分別於2002及2008年在多倫多大學完成碩士和博士學位。在博士以後十多年的研究、教學都環繞六四事件為主題。[2]2008起在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研究,師從馬若德(Roderick MacFarquhar)和歷史學家戈德曼 ,2010年起在哈佛大學連續5年在哈佛大學為新生開設「天安門運動歷史與記憶」課程,連三年獲該校傑出教學證書。該課程內容包括在哈佛燕京圖書館閱讀六四檔案,例如鎮壓後的血衣、照片、學運過程、被坦克壓成肉餅狀的學生遺體。何因此獲得許多海外學者及媒體讚譽,但也成為海外「愛國」青年的抨擊對象。紐約時報美國之音等外媒曾就中國大陸學生修習六四課程的心得與過程等問題專訪何曉清。[3][4][5]

何曉清於2014年出版《天安門流亡者:中國民主抗爭的呼聲》(英文:Tiananmen Exiles: Voices of the Struggle for Democracy in China),該著作被亞洲協會評為當年關於中國的五大書之一。余英時對該書的評價為:「這本新書以完美的方式喚醒並保存了一九八九年天安門運動的記憶。作者何曉清從傳記和自傳的角度把心理文化分析結合在一起,獨創性地從歷史的角度重構整個運動,不僅解讀了過去,闡釋了當下,還探視了抵抗極權專制不息的抗爭在中國的前景。書裡的故事感人至深,一卷在手,很難放下,直到讀到書的最後一句話。」[6]

2023年10月,何曉清接獲入境處通知,工作簽證延長逗留期限申請不獲批,同時遭中文大學「即時解僱」。她接受《明報》訪問時表示對此心情複雜,並透露申請簽證續期時,曾被入境處查詢過往在哈佛大學和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從事的工作及機構資金來源等。政府在深夜發表聲明,不點名就一宗簽證申請形容為「不評論個別個案,申請人必須符合一般入境規定,包括入境不會對本港構成保安或刑事問題」。而校方表示簽證決定由入境處負責,大學無法影響簽證結果,也不了解個別案件情況,不會就此個案進一步評論。[7]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存档副本. [2023-1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05). 
  2. ^ 专访在哈佛首开六四历史课的何晓清教授. 美國之音. 2016-08-26 [2016-09-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2). 
  3. ^ 羅四鴒. 在美国上六四课,中国学生心态各异(上). 紐約時報. 2016年6月6日 [2016年9月4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8月3日). 
  4. ^ 羅四鴒. 在美国上六四课,中国学生心态各异(下). 紐約時報. 2016年6月7日 [2016年9月4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5月11日). 
  5. ^ 广州中学生变六四博士. 香港蘋果日報. 2014-05-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04). 
  6. ^ Tiananmen Exiles: Voices of the Struggle for Democracy in China (Palgrave Studies in Oral History). The MIT Press Bookstore. [2024-0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1-11). This new book revives as well as preserves the memory of the 1989 Tiananmen Movement in a quintessential way. Combining autobiographical and biographical approaches with psycho-cultural analysis, Rowena Xiaoqing He has ingeniously reconstructed the entire movement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not only to unlock the past and explain the present but also to peer into the future of China's sustained struggle against totalitarian tyranny. This is also a deeply touching narrative that the reader will find difficult to lay down until reaching the last sentence. 
  7. ^ 簽證拒批 六四學者稱「被問資金」 何曉清:遭中大即炒 政府:入境不可構成保安問題. 明報. 2023-10-29 [2023-10-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02).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