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其頓王國
馬其頓王國 Μακεδονία | |||||||||||
---|---|---|---|---|---|---|---|---|---|---|---|
前808年—前168年 | |||||||||||
常用語言 | 古馬其頓語,後改用雅典希臘語/通用希臘語 | ||||||||||
宗教 | 古希臘宗教 | ||||||||||
政府 | 君主制 | ||||||||||
國王 | |||||||||||
• 前808年-前778年 | 卡拉努斯(首) | ||||||||||
• 前359年-前336年 | 腓力二世 | ||||||||||
• 前336年-前323年 | 亞歷山大大帝 | ||||||||||
• 前221年-前179年 | 腓力五世 | ||||||||||
• 前179年-前168年 | 珀爾修斯(末) | ||||||||||
歷史時期 | 古典時代 | ||||||||||
前808年 | |||||||||||
前382年 | |||||||||||
• 亞歷山大大帝東征 | 前334年-前323年 | ||||||||||
前168年 | |||||||||||
貨幣 | 德拉克馬 | ||||||||||
| |||||||||||
今屬於 | 希臘 北馬其頓 保加利亞 阿爾巴尼亞 土耳其 敘利亞 以色列 巴勒斯坦 伊拉克 科威特 伊朗 亞美尼亞 阿塞拜疆 巴基斯坦 印度 阿富汗 羅馬尼亞 埃及 土庫曼 烏茲別克 塔吉克 吉爾吉斯 |
馬其頓王國(古希臘語:Μακεδονία)是古希臘西北部王國。其史上最輝煌的時期即為亞歷山大大帝開創的亞歷山大帝國。
亞歷山大帝國是歷史上繼波斯帝國之後第二個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帝國,其疆域東自費爾干納盆地及印度河平原,西抵巴爾幹半島,北從中亞細亞、裏海和黑海起,南達印度洋和非洲北部。
馬其頓王國在安提柯王朝統治下,從公元前297年到前168年被羅馬人接管為止,卡珊德從前305年開始使用國王稱號,但在接下來二十年間,他的眾多對手,與他互爭統治權,將王國變得四分五裂,直到前276年,安提柯‧貢納圖斯(Antigonus Gonatas)來到馬其頓,國家才恢復穩定,而他的家族堅持自身對亞歷山大帝國的統治權,在當他成為馬其頓君主之後,這份堅持顯得沒有意義。
起源
[編輯]馬其頓地處古希臘邊陲地區,地處希臘中北部,西接艾普魯斯,東鄰色雷斯。原為古代希臘人部落,屬於多利安人一支,由於地處偏僻、而且行專制君主制而非其他希臘部落常見的公民城邦制,因此被其他行城邦制的希臘部落另眼看待、視其為希臘人中的異類。約在前6世紀下半葉,馬其頓完成了統一,實行君主制。
崛起
[編輯]馬其頓在波希戰爭初期依附於波斯,但又背着波斯人給希臘人暗送情報。公元前5世紀末,國都從西北山區的埃格遷往東南沿海的培拉。到前4世紀,攝政王腓力二世(前359-前336年)在廢黜幼主阿敏塔斯四世,自立為王,推行了一系列改革。腓力二世借鑑希臘的先進經驗,並採取了馬其頓特色的舉措,強化王權、削弱貴族會議和公民大會的權力,推行幣制改革,採用金銀複本位制。最重要的是他的軍事改革,建立了一支忠於國王的常備軍,創建了強有力的馬其頓方陣。後來他又侵佔了色雷斯的金礦,每年又有一穩定的收入以擴充軍事。馬其頓軍隊的戰鬥力超過了希臘其他城邦的軍隊。腓力二世為了準備進軍東方各國,還建立了一支強大的艦隊。
腓力二世在軍力強大後,趁着希臘處於城邦戰爭之際南下侵略希臘。西元前338年,以雅典、底比斯為首的反馬其頓盟軍與馬其頓軍決戰於中希臘的克羅尼亞,盟軍慘敗。第二年,腓力二世在科林斯召集各邦開會,宣佈希臘各城邦成立聯盟,除斯巴達外的全希臘都被迫承認了馬其頓的霸權,並決定進攻波斯。前336年,腓力二世在他女兒的婚宴上遇刺身亡,王位由其20歲的兒子亞歷山大(即亞歷山大大帝)繼承。
征服
[編輯]腓力二世在被害後,希臘各邦再度出現了反馬其頓的起義。年僅20歲的亞歷山大在繼位以後,在不到半年的時間之內迅速鎮壓了叛亂。
公元前334年春天,亞歷山大渡過了赫勒斯滂海峽入侵波斯帝國,亞歷山大的軍隊與波斯王大流士三世的軍隊在小亞細亞的格拉尼庫斯河戰役首次展開會戰,馬其頓軍大獲全勝,不到半年即佔領小亞細亞。
公元前333年,亞歷山大率軍在今敘利亞的伊蘇斯平原大敗大流士三世親率的10萬多波斯軍,俘虜大流士的母親、妻子和兩個女兒。大流士三世向東潰逃。
公元前333年亞歷山大征服敘利亞、腓尼基。次年又征服埃及,在埃及尼羅河口建築一座新城叫做亞歷山大里亞。
亞歷山大於公元前331年春季又離開埃及,繼續東征。渡過幼發拉底河與底格里斯河,十月間在高加米拉戰役又與大流士三世軍隊發生戰爭。據傳說此時波斯軍隊約有三十萬人之多,有馬步隊、刀輪戰車,但皆被亞歷山大擊敗,大流士三世又東逃。亞歷山大繼續前入巴比倫城,取得美索不達米亞。他從巴比倫又東行,進入波斯本土,佔領波斯的蘇薩與波斯波利斯兩個都城,獲得大量金銀及珠寶後放火焚毀波斯波利斯城,殺戮其居民,以報復公元前480年波斯王薛西斯一世縱火焚毀雅典城的仇恨。以後三年間亞歷山大又鎮壓波斯東北部零星反抗。波斯王大流士三世亦被其部下所殺,波斯滅亡。
公元前327年亞歷山大又進兵印度。他統帥大軍於前330年從裏海南岸東進,經過帕提亞,在前329年-前327年征服巴克特里亞和馬爾吉安娜,並趁機揮師東進印度,戰敗印度反抗者,征服旁遮普,擬沿着恆河繼續東征。但其部下兵士在外轉戰連年,歸鄉心切,又因印度多雨、天氣酷熱,士兵飽受痛楚,幾至公開譁變,亞歷山大乃把征服的印度部分分為三省並留駐兵,兵分三路西還。
前324年初,亞歷山大將巴比倫作為新都,建立一個龐大的帝國——馬其頓帝國,也稱之為亞歷山大帝國。此時馬其頓帝國疆域達到頂峰[1],包含今天的希臘、馬其頓、阿爾巴尼亞、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土耳其、敘利亞、黎巴嫩、以色列、埃及、伊拉克、科威特、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的全部或部分領土。
前323年6月,亞歷山大突然患惡性瘧疾,發病10天後就離世,年僅33歲。
後人稱亞歷山大征服的土地為亞歷山大帝國,因為這個帝國的興衰和亞歷山大個人的人生歷程緊密地聯繫在一起。
帝國解體
[編輯]亞歷山大死後,希臘各城邦及波斯各地,都乘機反抗。亞歷山大部將又互相廝殺,爭奪土地,帝國就立即進入繼業者戰爭中,最後分裂為三個比較鞏固的希臘化帝國。他的部將托勒密佔領埃及以及敘利亞南部,建立托勒密王國;塞琉古佔領小亞細亞、美索不達米亞、敘利亞北部和伊朗高原,建立塞琉古帝國;安提柯的後代則佔據馬其頓和希臘建立安提柯王朝。
這三個國家是希臘帝國後期最強大的帝國,存在約有數百年,羅馬共和國於前168年滅亡安提柯王朝,前146年佔領馬其頓後,又向東發展,餘下的塞琉古帝國在前63年被征服,托勒密帝國在前30年被征服。
參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Turchin, Peter; Adams, Jonathan M.; Hall, Thomas D. East-West Orientation of Historical Empires and Modern States. Journal of World-Systems Research. 2015-08-26, 12 (2). ISSN 1076-156X. doi:10.5195/jwsr.2006.369.
延伸閱讀
[編輯]- Eugene N. Borza: Before Alexander: constructing early Macedonia. Claremont, CA: Regina Books, 1999. Pp. 89. ISBN 0-941690-97-0 (pb)
- Robin Lane Fox, Alexander the Great, Penguin Books, 1973, ISBN 0-14-008878-4 (pb).
- Nicholas G. L. Hammond, The Macedonian Stat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ISBN 0-19-814883-6. Pg. 12-13.
- Macedonian Empir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1911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 Joseph Roisman, Ian Worthington: A Companion to Ancient Macedonia, Wiley-Blackwell, 2010
外部連結
[編輯]- Ancient Macedonia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at Liviu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by Jona Lendering
- Hellenism in Macedonia[失效連結], Britannica Online
- Twilight of the Polis and the rise of Macedo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Philip, Demosthenes and the Fall of the Polis). Yale University courses, Lecture 24. (Introduction to Ancient Greek History)
- Heracles to Alexander The Great: Treasures From The Royal Capital of Macedon, A Hellenic Kingdom in the Age of Democrac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Ashmolean Museum of Art and Archaeology, University of Oxf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