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已刪除內容查詢/查詢/temp/2412
入關學,是中國大陸網絡用語,代表了帶有擴張主義特徵的中國網絡思潮,起源於2019年。其支持者以明末清初的滿洲入關歷史來比喻21世紀的中美關係和國際關係。入關學的支持者認為,中國需要如後金般跨越山海關、改朝換代般取代美國,成為世界超級強國並重新制定世界規則[1]。入關學擁躉多為中文話語場的保守主義者,持支持中國政府的立場[1],但對中國政府較為溫和的外交及兩岸關係政策多有不滿。 == 起源與傳播 == 首先提出「入關學」的人是中國大陸問答網站「知乎」上的一個已被永久封禁的網名為「山高縣」(真名不詳)的網民[1]。2019年12月,「山高縣」看到「知乎」上的一個提問「中國人從明亡的歷史中學到過哪些歷史教訓?」[1],寫下了三百餘字的回答[2]。該段回答在「知乎」獲得了超過四千個「贊」,被網友們稱為「入關學」的起源[1]。 與其他網絡「鍵盤政治」用語不同,「入關學」沒有面臨中國的網絡審查,在此後半年余在中國多個社交媒體和平台迅速走紅[1]。截止2020年8月,「知乎」上有關「入關學」的討論多達兩萬條,在新浪微博上有近180萬人閱讀[1]。在中國大陸視頻網站播放時政與歷史的影片時,時常可以見到「入關」的彈幕,部分相關視頻有過百萬播放量[1]。 「山高縣」在2020年初被「知乎」永久封號。現在,在「知乎」搜索「入關」相關回答已不可見。但在2020年8月,「山高縣」以親自解說視頻的形式在觀視頻工作室的嗶哩嗶哩頻道復出,首個視頻獲得了超過200萬的播放次數、超過10萬的點讚數和2萬餘條彈幕[3],其本人的帳號也已擁有超過5.4萬的粉絲[4]。 == 內容 == 「入關論」將當今世界局勢與明清戰爭相類比。「入關論」將當今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比作明朝,雖已走下坡路且內部矛盾重重,但由於實力依然不可小覷,加上長期以來的思想慣性,他們仍然掌握著世界話語權。而將中國大陸類比為當年建州女真,時刻準備著「入關」,顛覆以美國為主導的國際秩序,取而代之,從而建立新的國際秩序。[5]。 「入關論」的理論基礎是,現在的中國大陸如同當年的關外女真一般,在國際社會上是「蠻夷」,無論做什麼、說什麼,都會被掌控主流輿論的西方已開發國家抹黑,甚至還要面臨著被他們軍事毀滅的危險。「入關論」主張「不辯經」,亦即不浪費力氣在輿論場上對自己的行為、形象多作辯解,只需埋頭擴軍備戰。待到中國「入關」建立新的世界秩序後,之前替美國歌功頌德的「大儒」們(國內外各路學者)也會一改之前視中國為「野蠻」的態度,甚至會反過來如同當年吹捧美國一樣,興起研究中國的熱潮[1][5]。 中美兩國之外,入關學還將香港比對海西女真、將台灣比對皮島、將西伯利亞比對科爾沁部、將日本及南韓比對李氏朝鮮、將馬六甲海峽比對山海關、將印度洋比對中原、將印度比對準噶爾汗國[6]。 在入關學的話語體系下有如下對應: {| class="wikitable" !比喻項 !現實項 |- |大明/天子 |美國 |- |建州(女真) |中國 |- |葉赫(女真) |香港/台灣/內地公知派/民主派等反對派 |- |山海關 |馬六甲海峽/新加坡 |- |皮島 |台灣 |- |科爾沁(蒙古) |俄羅斯 |- |準噶爾 |印度 |- |赫圖阿拉 |北京 |- |金陵/北京 |華盛頓/紐約 |- |念經 |思考辯論中國與西方的整體孰優孰劣 |- |挖參 |中國的低科技低端產業 |- |敕書 |國際貿易認證(指得到美國的許可進行國際貿易) |- |經書 |對政治體制優越性的理論解釋 |- |儒學大師 |為政治體制唱讚歌的優秀理論家 |- |入關 |戰勝美國霸權,成為天下霸主 |- |大house/牛排 |泛指「入關」以後的優越生活 |- |犁庭掃穴/成化犁庭 |指中美對抗中勝利方對失敗方的趕盡殺絕 |} 入關學引發了廣泛的討論以後,不少持反對意見的人借著入關學的思路進一步發展出了一些話術來反對入關學: {| class="wikitable" !比喻項 !現實項 |- |旗人 |指中國目前的「趙家人」,即官僚和與官僚有不少聯繫的企業家等人所構成的上層社會 |- |包衣 |指受壓迫的普通群眾 |- |國子監 |指中國目前的「趙家人」習慣於送子女去美國或歐洲留學甚至定居乃至於辦下當地國籍的現象 |- |駐防八旗/索倫人 |指即是「入關」以後,「入關」帶來的利潤也無法普及百姓,會被原有權貴攫取。 |} == 對入關論的反應 == === 中國大陸媒體、學者評論 === * 華東師範大學的歷史系副教授王銳對「入關學」大致上表示支持態度,認為「從最直觀的感受來看,這應該是一件值得鼓勵的事。因為人文與社會科學的知識生產與話語建設,歸根結底是為了解釋一些現實當中正在發生的事情。如果只沉迷在一種歷史的或文學的想像里,進而喪失了在了解現實基礎上的解釋現實,那麼這種學術研究只能淪為少部分自詡為精英的人的自娛自樂」、「系統地反思這樣的全球秩序,思考未來世界政治經濟發展的新可能性,在當前是一件十分值得去做的事情」,還引用了近代中國的著名「體制外」(因為沒參加過科舉)思想家章太炎「中國學術,自下倡之則益善」的說法,認為「依附於當代『大明』的、具有體制內資格認定的『儒生』們,雖然掌握著話語權,但卻不願用心去朝這個方向努力。因此,這項艱巨而光榮的任務只好由廣大愛國群眾來完成了」。但同時王銳也擔憂「在『入關學』的框架下,凡是和『大明』有關係的『儒生』,都被賦予一種負面的形象」,認為「應該從新的角度出發進一步闡釋,而非簡單的自居於『夷狄』」[5]。同時王銳認為:「近三十年來,隨著中國與世界形勢的變化,在思想領域與文化領域出現了一方面對中國傳統抱以一種極端否定、蔑視的態度,一方面對新中國前三十年的發展史,以及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運動的無端批判、嘲諷、解構。這導致不少人在價值觀層面出現的巨大的虛無主義,進而開始全方位、無保留、堅定不移的倒向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以美國之是非為是非,以美國之好惡為好惡,想美國之所想,急美國之所急。」「新的經濟不平等導致西方世界民粹主義盛行;金融資本的力量過於強大,使民生領域受到嚴重衝擊;新自由主義式的發展模式在「折騰」了前蘇聯與東歐之後,在全球範圍內「撒向人間都是怨」;各類「白左」式的解構主義借「身份政治」、「認同政治」名義拼命摧毀長期以來人們維繫人與人之間關係的準則,破壞歷史形成的價值觀念。當然,必須強調的是,這些現象在當代中國也有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表現。」 *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研究員孫超認為「入關學」是「工業黨」思潮的延伸[7]。工業黨則是在中國中青年頗有號召力的群體,該群體較為有民族主義意識,認同「工業化至上」理念,認為中國必須要優先工業化和技術升級[7]。孫超認為,「入關學」能廣泛流傳並引起討論、共鳴,原因在於對中國地位的認知失調:雖然中國的實力已大大增強,卻依然得不到得不到世界某些國家的認可[7]。當這部分民眾對中國的自我評價和外界評價產生矛盾時,心理上便會不適,並產生改變認知失調狀態的動機[7]。孫超認為,入關論能傳播的原因是它的分析可以「減輕認知的重要性」,對入關論的支持者來說,「不用管別人怎麼講;等『我們』『直搗黃龍』之時,自然就沒有爭議了」[7]。但孫超指出,該理論對中國「入關」後新秩序的構思存在矛盾:既有較為溫和的(即中國需要建立更合理的國際關係體系),也有較極端的(「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但孫超認為,以外部剝削轉化內部矛盾註定不能長久;入關論最核心的缺陷是完全忽視了中國內部分配問題,在如何緩和中國內部矛盾上一片空白[7]。 * 中國新聞網站觀察者網的媒體人董佳寧認為,入關學充滿問題,只是一種粗暴的比喻。比如,中國是全球化分工秩序的受益者、經濟增長很快,不似「入關學」所說僅僅為被剝削者[8]。入關論無法解釋為什麼已經「入關」的西方國家反而貧富差距擴大,產生反全球化的思潮[8]。入關論將中國自比為蠻夷,也矮化了中國的形象[8]。但董佳寧也贊同部分「入關論」類比的內容,如西方存在殖民主義的原罪,根據新殖民主義經濟理論存在對邊緣地區剝削,以及資本主義貧富差距有不可持續性[8]。董佳寧認為入關論最明顯的問題是清朝入關只是重複了王朝周期,沒有建立可持續的新秩序[8]。相比之下,更恰當的比喻是武王伐紂,如周朝廢除商代落後的制度(如活人殉葬等)一樣,建立新秩序[8]。 * 外交學院副教授施展認為,入關學將中國與世界敵對,而中國不僅並沒有力量與世界對抗,還從全球化進程中極大地受益[9]。中國要做的是化解全球化產生的的矛盾和衝突,而不應該推翻整個秩序[9]。與西方國家相比,中國的製造業具有成本優勢,獲得了貿易紅利。但如果國際關係極大惡化,則西方國家有可能不再考慮成本,轉而從安全角度考慮貿易問題,不惜代價重建自己的部分高新生產體系,則會損害中國利益[9]。 * 上海師範大學副教授姚雲帆從修辭技術角度分析「入關學」,並認為,「入關學」並不能被稱為一種「學」,其並不追求學理性,隱含對「學」的消解和嘲弄;作為網絡「鍵政」的一種形式,「入關學」持續開發隱喻體系,具有即興性和創造性,一方面極度粗鄙,一方面卻形成了一種圖形化的歷史修辭學解釋,提升了自身的吸引力;「入關學」強調「不辯經」,說明其強調說服性大於其體系性,更強調論戰的輸贏及吸引受眾流量;在網際網路上,修辭語篇作者不固定,受眾對「入關學」相關言論進行回復、再解釋,往往會消解修辭技術使用者的主觀意圖;「入關學」受眾主要是熟悉理工、商科知識且對當代世界資本主義體系具有深刻感性觀察的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其對世界不平等感到不滿,對自身地位安全感到焦慮,無法接受人文知識體系主導當代網絡議政主流思考方式的情形,而人文社科對當下中國問題及國際地緣政治無力解釋讓這些人感到鄙夷,並最終以「入關學」作為情緒宣洩出口;此外,「入關學」的體系過度強調歷史知識形成了門檻,且在政治方面推理不足,本身也充滿了政治不正確的表述,限制了其修辭表述效果[10]。 * 清華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傅正認為,以理論化的標準去要求「入關學」本身就是錯誤的;「入關」的比喻實際上符合這一亞文化群體對中國「文人」、對「精英知識分子」不再成為西方文化霸權附屬者的呼喚[6]。 * 左翼媒體激流網的評論文章中認為,入關學的群眾基礎是技術知識分子。由於中國在全球分工體系中長期從事低附加值產業,技術知識分子直觀地感受到了不平等並希望能夠打破這一不平等。但由於技術知識分子的分散性和保護其既得利益的需要,他們難以組織成一個堅實的利益聯合體,轉而會選擇求助國家並將解決方法訴諸於外界矛盾,表現為民族主義;且技術知識分子不滿於人文知識分子壟斷議政圈子,他們希望自己也能用更為淺顯易懂的方式參與政治討論表達訴求,表現為「不辯經」和理論匱乏。同時入關學不能涉及對世界資本主義體系的分析,並不關注美國和中國國內的階級矛盾,不能揭露帝國主義的本質,並不反對帝國主義,具有強烈的階級局限性[11]。 === 外國媒體、學者評論 === 英國 BBC 報道中認為,「入關學」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中國政府的官方敘事[1]。報道指出,中國認為現在的國際關係基於世界霸權體系,源自傳統的西方權力概念、威斯特伐利亞體系,是不可持續的[12]。而中國提出的新外交體系,如「一帶一路」、人類命運共同體等觀念則應當成為新型的國際關係的基礎[12]。同時,過去數年內,中國在多個議題上開始持強硬態度,表現出一定攻擊性,多名西方學者和觀察家稱之為「戰狼外交」[13],被認為與「入關學」在態度上相合[1]。法國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的魏簡(Sebastian Veg)對BBC說,在過去十年裡,對中國國家政策進行批評的意見空間已經大大減少,造就了入關學等激進言論的流行。不過,魏簡教授也強調,民間極化觀點的出現是一個世界性的現象,它與加劇的社會不平等和社交媒體的發展息息相關[1]。 == 參見 ==
* 中國大陸網絡用語
-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流行中国的网络政治暗语“入关学”与“加速主义” 年轻一代的幻灭和狂热. BBC News 中文. 2020-08-18 [2020-08-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4) (中文(簡體)).
- ^ 山高縣. 中国人从明亡的历史中学到过哪些历史教训?山高县的回答. 知乎. 2019-12-05 [2021-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6).
- ^ 觀視頻、山高縣. 【山高县】中美博弈,中国赌上了发展,美国却是在“赌命”!. 嗶哩嗶哩. 2020-08-08 [2021-02-01].
- ^ 山高县官方账号. 嗶哩嗶哩. [2020-1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0).
- ^ 5.0 5.1 5.2 王銳. 我们不否定入关学,但要看到这些问题. www.guancha.cn. 觀察者網. 2020-08-17 [2020-08-18].
- ^ 6.0 6.1 傅正. 国家与个体的双重边缘处境——“入关学”的不满情绪及其困境 (PDF). 東方學刊. 2020-09-11, 9: 39-46 [2020-12-19].
- ^ 7.0 7.1 7.2 7.3 7.4 7.5 孫超. 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幸福年代即将过去?|斯坦福访问学者的疫情观察之四. www.nanduguancha.cn. 南都觀察. 2020-04-21 [2020-08-18].
- ^ 8.0 8.1 8.2 8.3 8.4 8.5 董佳寧. 中国“入关”取代美国?全面解析火了的“入关学”-懂点儿啥. www.guancha.cn. 觀察者網. 2020-04-17 [2020-08-18].
- ^ 9.0 9.1 9.2 董牧孜. 施展:中国的世界性供给能力 也是中国对世界的责任. 新京報. 2020年5月12日 [2020-08-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20).
- ^ 姚雲帆. 从“网络政见”到“网络键政” ——修辞学视野中的“入关学”. 東方學刊. 2020-09-11, 9: 32-38 [2020-1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4).
- ^ 入关学批判. https://jiliuwang.net/. 激流網. 2021-02-05 [2021-05-05].
- ^ 12.0 12.1 上海市社聯. 人类命运共同体怎样塑造未来. 解放日報 (解放日報社). 2018-03-13 (中文(中國大陸)).
- ^ 斯影. 疫情之后中国会不会成为永久“战狼”. BBC News 中文. 2020-05-13 [2020-08-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8) (中文(簡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