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傳染病: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Wolfch留言 | 贡献
Wolfch 已移動頁面 性傳播疾病性感染疾病
Wolfch留言 | 贡献
醫週譯小時工作成果 (先增加首段)
第1行: 第1行:
{{Medical small}}
{{Medical small}}
{{Infobox disease
{{Infobox_Disease

| Name = 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
| Name = 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
| Image =

| Caption =
| Image =File:Syphilis_is_a_dangerous_disease.png

| Caption =「梅毒是危險的疾病,不過梅毒是可以治癒的」在1936年至1938年提出,鼓勵梅毒患者接受接療的海報

| Field = 傳染性疾病

| DiseasesDB = 27130
| DiseasesDB = 27130

| ICD10 = {{ICD10|A|64||a|50}}
| ICD10 = {{ICD10|A|64||a|50}}

| ICD9 = {{ICD9|099.9}}
| ICD9 = {{ICD9|099.9}}

| ICDO =
| ICDO =

| OMIM =
| OMIM =

| MedlinePlus =
| MedlinePlus =

| eMedicineSubj =
| eMedicineSubj =

| eMedicineTopic =
| eMedicineTopic =

| MeshID = D012749
| MeshID = D012749

}}
}}
'''性傳播疾病'''或'''性傳染疾病''',又稱'''性病''',指主要藉由[[人类性行为|性行為]](包括[[口交]]及[[肛交]]等)為傳染途徑的[[傳染病]]。性病可能有很多起因:[[病毒]]、[[病菌]]、[[真菌]]和[[寄生虫]]等。此外也有些疾病也會透過人类性行为傳染,但不一定列為性傳播疾病,例如[[B型肝炎]]。


'''性感染疾病'''({{lang|en|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STI'''),又稱'''性病'''或'''花柳病''',描述因[[人類性行為|性行為]](尤指陰道性行為、[[肛交]]和[[口交]])而傳播的疾病。大多數的性感染疾病一開始沒有症狀<ref name=WHO2014/>,造成不知情的帶原者有極大的風險會傳染給他人<ref>{{cite book|author1=Patrick R. Murray, Ken S. Rosenthal, Michael A. Pfaller,|title=Medical microbiology|date=2013|publisher=Mosby|location=St. Louis, Mo.|isbn=9780323086929|page=418|edition=7th|url=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RBEVsFmR2yQC&pg=PA418}}</ref><ref>{{cite book|last1=Goering|first1=Richard V.|title=Mims' medical microbiology.|date=2012|publisher=Saunders|location=Edinburgh|isbn=9780723436010|page=245|edition=5th|url=https://books.google.ca/books?id=pzQayLEQ5mQC&pg=PA245}}</ref>。性病的症狀包含:[[陰道分泌物]]、{{le|陰莖分泌物| penile discharge}}、{{le|性器官潰瘍|genital ulcer|性器官或其週邊潰瘍}}、以及{{le|骨盆疼痛| pelvic pain}}。出生時或出生前感染性感染病將對胎兒造成不良影響。有的性感染病甚至導致[[不孕|影響生育能力]]的問題<ref name=WHO2014/>。
近年也開始用性传播感染來代替性傳染疾病,前者的範圍較廣<ref name="PLWHA">{{cite web|title=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STDs)?|publisher=PLWHA/National AIDS Resource Center|accessdate=March 25, 2013|url=http://plwha.etharc.org/faq/4-frequently-asked-questions-faq-about-sexually-transmitted-diseases-stds/22-sexually-transmitted-diseases-stds}}</ref>,一個人可能受到感染,甚至有可能感染給其他人,但本身沒有任何疾病的症狀。

<!--病因及症狀-->


超過30種以上不同的[[細菌]]、[[病毒]]和[[寄生物]]能造成性感染病。細菌性的性感染病,包括{{le|衣原菌感染| Chlamydia infection}}、[[淋病]]和[[梅毒]]。病毒性性感染病包括{{le|性器皰疹|Herpes genitalis}}、[[愛滋病|後天性免疫不全症候群/愛滋病]]、以及[[尖锐湿疣]]。寄生病原性性感染病有[[滴虫性阴道炎|陰道滴蟲炎]]等。儘管一般是經由性行為而散布感染、但是非性接觸、例如污染的血液和組織、[[哺育母乳]]或是[[分娩]]等、也可能引起一部分性感染病<ref name=WHO2014/>。在已開發國家中易進行性感染病的診斷,但在開發中國家則不易檢驗<ref name=WHO2014/>。
有些性傳播疾病也會藉由{{link-en|注射藥品|IV drug}}時的{{link-en|針頭|Hypodermic needle}}共用,感染給其他人,或是經由[[生產]]、[[母乳餵養|哺乳]]而傳播給下一代<REF>{{cite web|url=http://www.unaids.org.cn/cn/index/page.asp?id=182&class=2&classname=Fast+Facts+on+AIDS|title=UNAIDS China|work=unaids.org.cn}}</REF>。性傳播疾病廣為人知已有數百年的歷史.{{link-en|性病学|venereology}}則是醫學中有關性傳播疾病的相關研究。
<!--預防及治療-->


預防性感染病最有效方式為[[禁慾|避免性生活]] <ref name=CDC2013P/>。某些疫苗或許可以降低一定感染風險,包括[[B型肝炎疫苗|B型肝炎]]和某些型態的[[HPV疫苗|HPV]]。使用[[保險套]],擁有較少的性伴侶或固定性伴侶等[[安全性行為|較安全的性行為]]同樣可以減輕感染危險<ref name=WHO2014/><ref name=CDC2013P>{{cite web|title=How You Can Prevent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url=http://www.cdc.gov/std/prevention/default.htm|website=cdc.gov|accessdate=5 December 2014|date=November 5, 2013}}</ref>。男性[[割禮|切除包皮]]對於預防某些感染可能是有效的<ref name=WHO2014/>。大部分的性感染病是可以治療或治癒<ref name=WHO2014/>。大部分的一般感染,例如淋病、梅毒、衣原體、陰道滴蟲炎是可以治癒,而皰疹、B型肝炎、後天性免疫不全/愛滋病雖然無法治癒,則是可以加以治療<ref name=WHO2014/>。某些治療特定感染病的[[抗生素]],如淋病抗體,正在研發中<ref>{{cite journal|last1=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first1=(CDC)|title=Update to CDC's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treatment guidelines, 2010: oral cephalosporins no longer a recommended treatment for gonococcal infections.|journal=MMWR.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eekly report|date=10 August 2012|volume=61|issue=31|pages=590–4|pmid=22874837}}</ref>。
<!--流行病學及歷史-->
2008 年估計有5億人感染了梅毒、淋病、衣原体或滴虫病<ref name=WHO2014>{{cite web|title=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 (STIs) Fact sheet N°110|url=http://www.who.int/mediacentre/factsheets/fs110/en/|website=who.int|accessdate=30 November 2014|date=November 2013}}</ref>,至少還有5.3億人有生殖器疱疹,另外2.9億的女性罹患有[[人類乳突病毒]] <ref name=WHO2014/>。後天性免疫不 全以外的性病在2013年造成了14萬2千人死亡<ref>{{cite journal|last1=GBD 2013 Mortality and Causes of Death|first1=Collaborators|title=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age-sex specific all-cause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for 240 causes of death, 1990-2013: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3.|journal=Lancet|date=17 December 2014|pmid=25530442|doi=10.1016/S0140-6736(14)61682-2|volume=385|issue=9963|pages=117–71|pmc=4340604}}</ref>。2010年美國的性傳染疾病患者增加了一千九百萬人<ref>{{cite web|title=STD Trends in the United States: 2010 National Data for Gonorrhea, Chlamydia, and Syphilis|url=http://www.cdc.gov/std/stats10/trends.htm|publisher=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accessdate=15 September 2012}}</ref>。有關性傳染疾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西元前1550年的{{le|埃伯斯氏古医籍|Ebers papyrus}}及[[舊約聖經]] <ref>{{cite book|author1=Gerd Gross, Stephen K. Tyring|title=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 and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date=2011|publisher=Springer Verlag|location=Heidelbergh|isbn=9783642146633|page=20|url=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AnoGccgd7yQC&pg=PR20}}</ref>,那時候罹患性傳染疾病是一種羞辱.<ref name=WHO2014/>。無論性感染是否造成症狀表現出疾病徵象,仍可被稱為「性感染疾病」<ref name=WHO2003Term>{{cite book|last1=Organization|first1=World Health|title=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date=2003|publisher=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location=Geneva|isbn=9241546263|page=vi|url=http://applications.emro.who.int/aiecf/web79.pdf}}</ref>。{{link-en|性病学|venereology}}是醫學中有關性傳播疾病的相關研究。
== 病理 ==
== 病理 ==



2015年11月2日 (一) 04:54的版本

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
「梅毒是危險的疾病,不過梅毒是可以治癒的」在1936年至1938年提出,鼓勵梅毒患者接受接療的海報
症状慢性疲勞症候群肿瘤呼吸困难感染出血病灶acute weight loss[*]
类型傳染病
肇因人類性行為感染高風險性愛[*]缺席[*]
診斷方法組織病理學[*]血液培養骨盆檢查
治療抗菌药抗病毒药物ablation[*]local anti-infective agent[*]暴露后预防疗法
分类和外部资源
醫學專科傳染性疾病
ICD-10A64
ICD-9-CM099.9
DiseasesDB27130
MeSHD012749
[编辑此条目的维基数据]

性感染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STI),又稱性病花柳病,描述因性行為(尤指陰道性行為、肛交口交)而傳播的疾病。大多數的性感染疾病一開始沒有症狀[1],造成不知情的帶原者有極大的風險會傳染給他人[2][3]。性病的症狀包含:陰道分泌物陰莖分泌物性器官或其週邊潰瘍英语genital ulcer、以及骨盆疼痛英语pelvic pain。出生時或出生前感染性感染病將對胎兒造成不良影響。有的性感染病甚至導致影響生育能力的問題[1]


超過30種以上不同的細菌病毒寄生物能造成性感染病。細菌性的性感染病,包括衣原菌感染英语Chlamydia infection淋病梅毒。病毒性性感染病包括性器皰疹後天性免疫不全症候群/愛滋病、以及尖锐湿疣。寄生病原性性感染病有陰道滴蟲炎等。儘管一般是經由性行為而散布感染、但是非性接觸、例如污染的血液和組織、哺育母乳或是分娩等、也可能引起一部分性感染病[1]。在已開發國家中易進行性感染病的診斷,但在開發中國家則不易檢驗[1]

預防性感染病最有效方式為避免性生活 [4]。某些疫苗或許可以降低一定感染風險,包括B型肝炎和某些型態的HPV。使用保險套,擁有較少的性伴侶或固定性伴侶等較安全的性行為同樣可以減輕感染危險[1][4]。男性切除包皮對於預防某些感染可能是有效的[1]。大部分的性感染病是可以治療或治癒[1]。大部分的一般感染,例如淋病、梅毒、衣原體、陰道滴蟲炎是可以治癒,而皰疹、B型肝炎、後天性免疫不全/愛滋病雖然無法治癒,則是可以加以治療[1]。某些治療特定感染病的抗生素,如淋病抗體,正在研發中[5]。 2008 年估計有5億人感染了梅毒、淋病、衣原体或滴虫病[1],至少還有5.3億人有生殖器疱疹,另外2.9億的女性罹患有人類乳突病毒 [1]。後天性免疫不 全以外的性病在2013年造成了14萬2千人死亡[6]。2010年美國的性傳染疾病患者增加了一千九百萬人[7]。有關性傳染疾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西元前1550年的埃伯斯氏古医籍英语Ebers papyrus舊約聖經 [8],那時候罹患性傳染疾病是一種羞辱.[1]。無論性感染是否造成症狀表現出疾病徵象,仍可被稱為「性感染疾病」[9]性病学是醫學中有關性傳播疾病的相關研究。

病理

性病的病原體一般比较脆弱,比如,反轉錄病毒很快就被環境中普遍存在的RNA酶降解,所以離開人體后很快就失去活性。性病的病原體只有人與人之間的親密行爲才能傳播。人類會在性接觸中受到感染是因為:陰莖與陰道有黏膜,黏膜容易破損出血,病源體(病毒或細菌)從黏膜進入人體要比從皮膚容易得多。因此人在性行為中受到感染要比其他管道(像是握手等等)更容易。

會直接接觸體液的性行為都有某種程度的風險。

許多不同的疾病會被歸到性病這一類,是因為其主要傳染途徑是性行為。但是這些疾病之中很多也可以由別的途徑傳染,例如肝炎愛滋病等等也可以由輸血、針頭污染等性行為以外的途徑傳染[10][11]

醫療健康專家建議採取安全性行為,例如正確使用保險套可以減低風險。還有人進一步認為禁欲和忠實單一性伴侶更能減低風險。禁欲Abstinence)、忠實(Be Faithful)、戴套(Use a Condom),三者合稱ABC三原則,是許多國家的安全性行為教育政策[12]

治療

人類已認識性病數百年。藥發明之前,性病大多是無法治癒的,只能治療疾病的症狀。1747年1月31日,英国倫敦Lock醫院開設第一所性病診所。

人類發明的第一個治療性病的方式是洒爾佛散梅毒特效藥[13]。後來發明了抗生素,以類青黴素藥物注射盤尼西林或口服安比西林等進行10天以上每天四次的療程,許多性病都能輕易治療。加上有效的性病衛生宣導活動,1960年代到1970年代大家都以為性病威脅不再。

這段期間,性病治療開始重視接觸者追蹤。追蹤檢測一個感染者的性伴侶,然後治療其中的感染者,並且從此繼續追蹤下去,可以在群眾之中有效控制疫情。

1980年代,第一例疱疹二型愛滋病這種現代醫藥無法治癒的疾病開始受到公共關切。特別是愛滋病有潛伏期[14],可讓病毒繼續傳染給別人多年而不自知(沒有病徵),然後進入病發期,在無接受治療的情況下很快就會死亡。愛滋病可能造成全球大流行的認知帶動了大眾宣導活動以及研發治療方法,後來能夠抑制愛滋病病情一段時間。接觸者追蹤在這段時間仍然很重要。

預防

洛杉磯一家性傳播疾病的檢驗站

若要處理像愛滋病之類無法治癒的性傳播疾病,預防非常重要。性健康诊所英语Sexual health clinic提倡使用保險套,及針對高風險社群提供外展服務。

若要避免感染或傳播性傳播疾病,最有效的方式是避免接觸受感染者的性器官或是像血液或精液等體液,不是所有的性活動都有肢體接觸,像網路調情電話調情及保持一定距離的自慰都沒有肢體接觸,以正確方式使用保險套也可以減少接觸及感染的風險,不過即使性交時有戴保險套,仍可能有感染某些特定的性傳播疾病[15]

性伴侶在第一次性行為前需檢查是否有性傳播疾病,若中間有和其他人進行過性行為,需再進行檢查。有些感染在初期是檢查不到的(即空窗期),因此需要等一段足夠的時間再進行檢查。

許多永久性傳染的疾病也會影響免疫系統,因此患者也會容易感染其他疾病。若HIV病毒的計數很少時,先天免疫系統中針對HIV病毒的防禦素可以避免HIV病毒的傳播,不過若先天免疫系統已受到其他疾病的影響,就容易罹患愛滋病。一些病毒的性傳播疾病也會大幅增加愛滋病病患的死亡率。

疫苗

有些病毒性的性傳播疾病有對應的疫苗,例如B型肝炎疫苗英语Hepatitis B vaccine及針對某些乳突病毒的人类乳突病毒疫苗,若要達到最大的保護效果,需要在初次性接觸前就施打疫苗。

保險套

保險套女用保險套若正常使用時,可以形成一些病毒或細菌的障礙,但只保護保險套以內的部份,沒被保險套遮蓋住的部份仍有可能得到性傳播疾病。

以HIV病毒為例,性傳播的路徑幾乎都包括陰莖,因為HIV病毒無法穿過無傷口的皮膚,若在陰莖上以正確方式穿戴保險套,在進行陰道性交或是且肛交都可以有效的避免HIV病毒的傳播。若皮膚有傷口,接觸到患者的體液,有可能讓HIV病毒傳播,此情形一般不算是「性傳播」,但在性接觸時仍然可能發生,在有流血傷口時不進行性接觸,即可避免此一情形。

其他的性傳播疾病(甚至包括病毒感染)可以藉由使用乳膠聚氨酯聚異戊二烯的保險套來作為阻隔。有些微生物或病毒很小,可以穿過自然材質的保險套,但仍無法穿過乳膠或是合成橡胶類的保險套。

正確的使用方式包括:

  • 穿戴保險套時,在龜頭前端保留1.5&公分的空隙,預備射精時精液的空間,否則會失效。
  • 若保險套穿戴的太鬆,也可能會失效。
  • 只要保險套有使用過,即使還沒有射精,也不要再脫下來反戴。
  • 若使用者打開保險套時,發現打開錯邊了(即將保險套的內層翻到外層),此保險套已不宜再使用。
  • 若使用者的指甲較長時,需格外小心。
  • 若是用乳膠的保險套,避免配合油基的潤滑劑(或是任何有油的物品)使用,油基的潤滑劑會腐蝕保險套。
  • 糖果保險套只能用於口交,若用在陰道性交,其中的糖會造成酵母菌的感染。

為了會避免性傳播疾病,用過的保險套及其內容物均需視為有傳染性的,因此需以適當的方式丟棄。

壬苯醇醚-9

壬苯醇醚-9英语nonoxynol-9是一種陰道用的殺微生物藥英语Microbicide殺精劑,一些研究者原希望壬苯醇醚-9可以減少感染性傳播疾病的風險,不過後來發現沒有效果[16],而且可能讓女性受到HIV感染的風險更高[17]

流行病學資料

2004年時,每十萬人中,受性傳播疾病(不考慮艾滋病)影響的失能調整生命年,已考慮年齡標準化[18]

雖然性傳播疾病的診斷及治療都有許多進步,許多病患都可以治療到不具感染力,甚至治癒,但性傳播疾病的罹患比率仍在持續上昇,在許多文化中,性道德的改變且口服避孕藥的出現造成性行為已不會受到傳統一樣的限制(尤其對女性更是如此),而醫生和病人也很難公開及坦誠的處理性方面的議題。而且抗藥性細菌(如抗盤尼西林的淋球菌)的出現及擴散也使性傳播疾病更難治療。1970年代艾滋病病毒(HIV-1)從非洲及歐洲快速擴散到美洲,旅行是其中一個主要原因[19]

在性行為活躍的少女中(不考慮是否有生殖道症狀),常見的性傳播疾病有衣原體感染(10-25%)、淋病(3–18%)、梅毒(0–3%)、滴蟲(8–16%)及單純皰疹病毒(2–12%)。性行為活躍的少年,且沒有尿道炎症狀的,常見的性傳播疾病有衣原體(9–11%)及淋病(2–3%)。2008年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研究指出美國的少女中,有25–40%有性傳播疾病[20][21]

性病類型

參考資料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 (STIs) Fact sheet N°110. who.int. November 2013 [30 November 2014]. 
  2. ^ Patrick R. Murray, Ken S. Rosenthal, Michael A. Pfaller,. Medical microbiology 7th. St. Louis, Mo.: Mosby. 2013: 418. ISBN 9780323086929. 
  3. ^ Goering, Richard V. Mims' medical microbiology. 5th. Edinburgh: Saunders. 2012: 245. ISBN 9780723436010. 
  4. ^ 4.0 4.1 How You Can Prevent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cdc.gov. November 5, 2013 [5 December 2014]. 
  5. ^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 Update to CDC's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treatment guidelines, 2010: oral cephalosporins no longer a recommended treatment for gonococcal infections.. MMWR.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eekly report. 10 August 2012, 61 (31): 590–4. PMID 22874837. 
  6. ^ GBD 2013 Mortality and Causes of Death, Collaborators. 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age-sex specific all-cause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for 240 causes of death, 1990-2013: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3.. Lancet. 17 December 2014, 385 (9963): 117–71. PMC 4340604可免费查阅. PMID 25530442. doi:10.1016/S0140-6736(14)61682-2. 
  7. ^ STD Trends in the United States: 2010 National Data for Gonorrhea, Chlamydia, and Syphili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15 September 2012]. 
  8. ^ Gerd Gross, Stephen K. Tyring. 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 and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Heidelbergh: Springer Verlag. 2011: 20. ISBN 9783642146633. 
  9. ^ Organization, World Health.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 (PDF).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3: vi. ISBN 9241546263. 
  10. ^ 認識「B、C型肝炎」. blood.org.tw. [2015-02-11]. 
  11. ^ 臺中榮民總醫院灣橋分院社區防疫網. vhwc.gov.tw. [2015-02-11]. 
  12. ^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專業人士版--.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11 February 2015]. 
  13. ^ Gibaud, Stéphane; Jaouen, Gérard. Arsenic - based drugs: from Fowler's solution to modern anticancer che. Topics in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 Topics in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 2010, 32: 1–20. ISBN 978-3-642-13184-4. doi:10.1007/978-3-642-13185-1_1.  外部链接存在于|journal= (帮助)
  14. ^ 注意! 愛滋潛伏期長達10年. Yahoo奇摩新聞. 2013-01-31 [2015-02-11]. 
  15. ^ Villhauer, Tanya. Condoms Preventing HPV?. University of Iowa Student Health Service/Health Iowa. 2005-05-20 [2009-07-26]. 
  16. ^ Wilkinson D, Ramjee G, Tholandi M, Rutherford G. Wilkinson, David , 编. Nonoxynol-9 for preventing vaginal acquisition of 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 by women from men.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02, (4): CD003939. PMID 12519623. doi:10.1002/14651858.CD003939. 
  17. ^ Williams, M. Healthy Choices for Fertility Control. CreateSpace, Scotts Valley, CA, 2009. ISBN 1-4486-6472-1
  18. ^ WHO Disease and injury country estimates.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4 [Nov 11, 2009]. 
  19. ^ Mary-Ann Shafer, Anna-Barbara Moscicki. 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 2006: 1–8. 2006. 
  20. ^ "Sex Infections Found in Quarter of Teenage Girls". The New York Times. March 12, 2008.
  21. ^ "CDC study says at least 1 in 4 teen girls has a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 HPV most common". The Oklahoman. March 11, 2008.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