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子王旗
41°31′14″N 111°41′43″E / 41.52069°N 111.69528°E
四子王旗 ᠳᠥᠷᠪᠡᠳ ᠬᠣᠰᠢᠭᠤ | |
---|---|
旗 | |
乌兰察布市的地理位置 | |
坐标:41°31′14″N 111°41′43″E / 41.52069°N 111.69528°E | |
国家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隶属行政区 |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 |
政府駐地 | 乌兰花镇 |
面积 | |
• 总计 | 24,036.15 平方公里(9,280.41 平方英里) |
人口(2020年)[1] | |
• 常住 | 129,372人 |
• 密度 | 5.38人/平方公里(13.9人/平方英里) |
• 城镇 | 64,979人 |
时区 | 北京时间(UTC+8) |
郵政編碼 | 011800 |
電話區號 | 474 |
車輛號牌 | 蒙J |
行政区划代码 | 150929 |
国内生产总值 | ¥60.3亿 |
網站 | 四子王旗政府网 |
四子王旗[註 1](蒙古语:ᠳᠥᠷᠪᠡᠳ
ᠬᠣᠰᠢᠭᠤ,鲍培转写:Dörbed qosiɣu,西里尔字母:Дөрвөд хошу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的一个旗。
历史沿革
[edit]四子王旗地自古以来为北方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经考古发现,在1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期有古人类在草原上生活。四子王旗辖地在唐虞时代属山戎、荤粥,夏商时期属鬼方、猃狁,春秋战国时期属林胡、楼烦,秦汉时属期雁门定襄郡之徼外地、匈奴中部单于庭,魏晋南北朝时期属鲜卑拓跋氏(南部为北魏抚冥镇辖区,北部为柔然族牧地),隋唐时期属东突厥,唐朝时期属振武军兼单于大都护府,辽朝时期属丰州,金大定十八年(1178年)在今旗境设立天山县,元朝时期天山县属净州路,明朝时期在净州废弃后属蒙古瓦剌部首领也先游牧地,北元时期属土默特万户(阴山北麓部分地区由土默特部首领阿剌坦汗统辖)。[2]
元太祖成吉思汗胞弟哈布图哈萨尔十五世孙脑音泰敖特根率部在呼伦贝尔草原游牧,生有四个儿子:长子僧格、次子索诺木、三子鄂木布、四子伊尔扎木。清天聪四年(1630年),四个儿子相继归附后金,后因参加对明征战迁到旗境内。天聪八年(1634年),清王朝为已归顺的蒙古各部划定牧界。崇德元年(1636年),因对明作战有功,赐三子鄂木布尊号达尔汗卓哩克图,统领四子部落。顺治六年(1649年),加封鄂木布为多罗郡王,世袭罔替,从此鄂木布后世子孙世袭四子部落旗王位。中華民國大陸時期,四子部落旗改称为四子王旗。[3]民国3年(1914年),绥远与山西分治后,四子王旗隶属绥远特别区。
民国17年(1928年),绥远特别行政区改为绥远省,四子王旗属乌兰察布盟管辖。四子王旗随着绥远省于1949年9月19日归属中国共产党政权,其王公世袭制被废除,在1950年4月1日成立人民政府。1952年,撤销乌兰察布盟乌兰花直属区,辖地划入四子王旗。1953年,武东县供济堂乡、吉庆乡划入四子王旗。1954年,武东县日特庙划入四子王旗。1958年5月,撤销武东县,其部分区域划入四子王旗,四子王旗的部分区域划归察哈尔右翼后旗、察哈尔右翼中旗、卓资县。2003年12月1日,乌兰察布盟改为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隶属乌兰察布市。[2]
环境资源
[edit]四子王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乌兰察布市西北部,总面积2.55万平方公里[4],东边与察右中旗、察右后旗及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相邻,南边与卓资县、呼和浩特市武川县相邻,西边与包头市达茂旗相相邻,北边与蒙古国东戈壁省接壤,国境线全长104公里。[5]地形从南到北由阴山山脉北缘、乌兰察布丘陵和蒙古高原三部分组成,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海拔高度在1000到2100米之间,平均海拔1400米。南部多为山地丘陵,北部为荒漠草原,全境丘陵起伏,平原相间。主要山脉有笔架山、阿日嘎郎图山、道劳斯日博山和脑木更山。主要水系为5条内陆河即锡拉木伦河、大清河、席边河、乌兰花河及白音敖包河组成。[6]
全旗地处温带,属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兼有山地气候,[6]气候特点是冬季漫长寒冷,多寒潮天气;夏季短促凉爽,降水少而集中,温差大,日照充足;春秋两季气温变化剧烈,大风日数多,无霜期短。年平均气温在1~6℃,由南向北随地势降低,气温逐渐递增。旗境阴天少,晴天多,大气透光好,光照时间长,日照时数南部少,北部多。由于旗地处内陆,南部又有阴山山脉阻挡。太平洋暖湿气流经长途跋涉,进入旗境后水汽渐少且来迟去早,因而境内雨季短暂降水稀少,蒸发量由南向北逐渐增多,而且超过降水量,致使空气干燥,干旱严重。[7]
四子王旗境内有丰富的矿产、植物和野生动物。已探明矿藏有40余种,储量丰富的是铜、镍、金、锰、铅、锌、铁、钨、萤石、石膏、芒硝、石灰岩、珍珠岩、电气石、煤、石英等。野生植物有45科、225种,其中以禾本科、菊科最多。有白桦、胡杨、黄榆、山杨等天然乔木。药用植物产量较高的是黄芪、知母、甘草、锁阳、柴胡、麻黄、百合、大黄、秦艽、远志、杏仁、枸杞、龙胆、车前子、蒲公英、黄芩、防风、益母草、苁蓉等。优良牧草19种,其中分布广产草量高的是羊草、冰草、花苜蓿、山野豌豆、针茅属、冷蒿、三裂亚菊、寸草苔、细中苔、碱蓬、马蔺、多根葱等。有不少野味野菜,如发菜、厥菜、黄花、野磨、蒙古葱、山葱、山韭菜、田苣菜等。有毒植物主要有狼毒、野罂粟、天仙子、荨麻等。数量较多的野生动物为黄羊、野鸡、盘羊、野驴、野骆驼、野马、野鼠、野兔、狐狸、刺猬等。[8]
人口经济
[edit]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四子王旗常住人口為129372人。[9]
四子王旗以蒙古族为自治民族,人口中汉族占多数,此外还有回族、满族、达斡尔族、锡伯族、东乡族、布依族、裕固族、土族、瑶族。2019年底,四子王旗总人口21.4万,其中蒙古族人口1.9万人,农牧业人口占总人口83%,男、女分别占52%,48%。[10]
四子王旗是一个以畜牧业为主,农牧结合的边境少数民族聚居旗。[11]通过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来发展现代农牧业,其中以马铃薯种薯繁育、仓储、加工为一体的农业和以杜蒙肉羊、肉牛、双峰驼、獭兔为主的畜牧业为特色产业。由于旗内矿产丰富,因此有相关矿产开发和发电行业,也有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开发。[12]
2019年,四子王旗地区生产总值为58.9亿元人民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828元人民币,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93元人民币。[13]
行政区划
[edit]乌兰花镇、吉生太镇、库伦图镇、供济堂镇、白音朝克图镇、红格尔苏木、江岸苏木、查干补力格苏木、脑木更苏木、东八号乡、忽鸡图乡、大黑河乡、巴音敖包苏木和乌兰牧场。
航天器着陆地
[edit]四子王旗着陆场大部分位于四子王旗境内,是神舟一号至神舟十一号共11艘神舟载人飞船返回艙、实践十号返回式卫星、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嫦娥五号[15] 以及嫦娥六号返回器的着陆地。
國家為了神舟一号至神舟七号返回舱落点各修建了纪念碑,但神舟二號落偏了,也沒有設紀念碑,故總共六座。[16][17][18]
神舟十二号任务开始,四子王旗着陆场不再作为载人航天任务主着陆场,改为副着陆场,正常情况下载人飞船不再使用。
注釋
[edit]- ^ 易誤作“四王子旗”。
参考资料
[edit]引用
[edit]- ^ 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写于北京市. 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2020. Beijing: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22-07. ISBN 978-7-5037-9772-9. Wikidata Q130368174 (中文).
- ^ 2.0 2.1 四子王旗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 2005.10,第79-80頁
- ^ “吉祥草原·神舟家园”年迎游客72万人次. [2020-12-22].[失效連結]
- ^ 区划人口. 四子王旗人民政府网. [2020-12-21].[失效連結]
- ^ 地理位置. 四子王旗人民政府网. [2020-12-21].[失效連結]
- ^ 6.0 6.1 自然特征. 四子王旗人民政府网. [2020-12-21].[失效連結]
- ^ 杨安华总编;六枝特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 2002.08,第107-110頁
- ^ 资源特点. 四子王旗人民政府网. [2020-12-22].[失效連結]
- ^ 中國: 内蒙古自治区 (地级行政、县级行政区) - 人口统计,图表和地图. www.citypopulation.de. [2023-09-18].
- ^ 区划人口. 四子王旗人民政府网. [2020-12-22].[失效連結]
- ^ 地区概况. 四子王旗人民政府网. [2020-12-22].[失效連結]
- ^ 特殊产业. 四子王旗人民政府网. [2020-12-22].[失效連結]
- ^ 四子王旗2019年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8.9亿元. 四子王旗人民政府网. [2020-12-22].[失效連結]
- ^ 2023年四子王旗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23-06-30 (中文(中国大陆)).
- ^ 中国共产党乌海市海南区委员会宣传部. 嫦娥,我们在内蒙古等你呢!. 2020-12-16.
- ^ 神舟八号飞船主着陆场见闻:视野开阔人烟稀少. 新华网. 2011-11-17 (中文(中国大陆)).
- ^ 探访离神舟飞船落地最近的内蒙牧民. 华商报 (搜狐新闻). 2013-06-28 [2023-09-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13).
- ^ 中国共产党乌海市海南区委员会宣传部. 嫦娥,我们在内蒙古等你呢!. 2020-12-16.
来源
[edit]- 四子王旗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四子王旗志》. 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