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日报 (香港)
此条目过于依赖第一手来源。 (2018年9月4日) |
《苹果日报》 | |
---|---|
![]() ![]() | |
类型 | 日报 |
版式 | 宽板 |
拥有者 | 壹传媒 |
创办人 | 黎智英 |
出版商 | 苹果日报有限公司 |
社长 | 张剑虹 |
主编 | 罗伟光 |
创刊日 | 1995年6月20日 |
政治立场 | 亲民主派 |
语言 | 繁体中文 |
总部 | ![]() |
发行量 | 每日平均销量91,288份(2019年4月至9月),网站“每月独立非重返用户人数”有500万人(只计香港用户,2018年4月至2019年2月)[1] |
售价 | 印刷版:港币10元(2019年1月起)[2] 网上版:港币3元(2019年7月4日至 2019年9月1日) 正式收费:每日港币1.68元(2019年9月2日起) |
网站 | hk (2013年点击率约每天3,000万)[3] |
《苹果日报》(英语:Apple Daily)为香港上市公司壹传媒旗下繁体中文报纸,由大股东黎智英所创立,香港畅销中文报章之一[4]。
就政治立场方面,自1997年香港主权移交后,部分香港传媒基于自身商业利益而自我审查[5],淡化涉及中国共产党的负面消息,而《苹果日报》是少数仍然持续批评和评论中国政府、香港政府及建制派的报章,被民主派支持者普遍认为是香港目前唯一未被“染红”的媒体[6],进而一直受到中国大陆封禁[7]。2003年5月2日,壹传媒进入台湾市场,发行了《苹果日报》台湾版。2012年11月,壹传媒大股东黎智英计划将在台湾的所有业务出售予辜仲谅,然该计划在2013年3月取消,改为深耕台湾。
历史[编辑]
《苹果日报》(以下简称“《苹果》”)在1995年6月20日于香港创刊,随即引发香港报业一波杀戮战;《苹果》刚开始时使用减价策略,同时在7-11卖出报纸时附送一个大苹果。当时香港一份报纸约港币5元,但是《苹果》一份只要两元,随着销售稳定,《苹果》才逐步将价格调回5元。《苹果》着重图片及夺目标题,采用当时香港报章所没有的全份全彩印刷作卖点。过去香港的报纸,头版通常放广告,尤其是房地产广告。但是《苹果》却打破了这项不成文的规矩,在头版摆放大型图片及新闻标题,《苹果》的变革及削价吸引大量读者,很快就成为了畅销报章之一;其它传统报章也仿效苹果的风格[8],部分老牌报章因为抵受不住竞争,像历史悠久的《华侨日报》、《快报》和《香港联合报》在《苹果日报》创刊前后相继结业。[9]
《苹果日报》报纸的名称是黎智英所构思,他说:“假如夏娃当初不是咬了禁果一口,世上就没有罪恶,也没有是非,当然也不会有新闻。”[10] 苹果创刊时的电视广告中,黎智英口中咬着苹果时说下金句:“每日一苹果,冇人呃到我!(没人能骗我!)”。
1998年3月17日,《苹果日报》办公室由长沙湾搬迁至将军澳工业邨的壹.苹果大楼,面积较以往大不少。[11]
风格及内容[编辑]
《苹果日报》印刷版主要版面包括香港本地新闻、两岸国际新闻、娱乐、体育、副刊等内容;网上版内容相若,但加入动新闻,文字、图像、影片兼备,并提供即时新闻和即时娱乐等。内容方面,其手法多为报导更多与目标读者群的生活和日常话题有关,或具震撼性的题材,亦可能会对一些重要但沉闷的题材作取舍。[12][13]
《苹果日报》积极争取赌客读者支持,于2003年大力支持足球博彩规范化,并于规范化前提供澳门受注足球赛事之赔率,部分名家写稿已达10年,过往亦有为NBA篮球赛事提供盘口,但于2012年取消。附于体育版的“波经”版以及马经版邀请大量名家编写。马经版更由多名名家编写,部分更是电视及电台赛马主持,当中有方骏晖、张美德、梁浩贤、贝子健等。
《苹果日报》非常注重图片排版,常于头版放置大量图片、大型口语化标语,文字反是其次,利用新潮排版方式、美术设计图片、颜色鲜艳的文字等吸引读者的注意和购买。这些作报方式在市场压力之下,引来其他报章仿效,此风格亦被称为“苹果化”。在该报创刊十多年来,“苹果化”仍然在香港的报业存在。
《苹果日报》在很多方面开创香港报章的先河,例如:苹果日报是香港较早把报章内容上网的报社——该报早在1998年就已经提供网上版。此外,他们也是最早容许读者把报章作非营利用途转载到个人网页上的报社。苹果日报设有网上讨论区,在香港报纸中较为少见,其他设有网上讨论区的报纸有明报和头条日报。
2006年8月21日开始,《苹果日报》在新闻版推出“news@pple网闻”,辑录互联网的热门话题、奇闻怪事、贴文等,又接受读者“爆料”,同时开香港同业先河,在主要新闻报导中加入网民意见,后来又取消此功能。
《苹果日报》在提供网上版初期,香港以外的网民除马网可以无限制地免费阅读,后来《苹果日报》限制海外读者只能阅读即日新闻。由2009年11月30日开始,《苹果日报》更引入微收费制度,部分文章需要付费才能阅读。
2008年起推出的苹果动新闻,将报纸新闻电子化,以视像媒介来报导新闻内容。在一些关于事件的报导时,如罪案等社会事件,更会引入动画制作来模拟事件过程。据悉,“苹果动新闻”动画内容是由壹传媒旗下的“壹传媒动画有限公司”制作。
2012年8月21日,自创刊已存在,专门刊登色情资讯内容的副刊——《豪情版》及《夜生活版》,宣布:“时代在改变,传媒的生态也在改变,因这两版副刊已脱离了这个世代,已完成了历史的任务,将彻底消失于报纸上。”宣告停刊。
2015年3月5日,《苹果日报》副刊进行大改革,改称为《果籽》。[14]
2016年6月6日,《苹果日报》印刷版缩减每日出版的版面,B叠财经版即日起并入A叠,C叠娱乐名人与E叠果籽合并,由每日出版五大叠缩减成三叠。[15]
订阅制[编辑]
2019年4月10日起,《苹果日报》网上版推行订阅制,用户需先登记才可浏览大部分新闻,有网民对只能阅读标题感到不满。[16]新闻在6月17日起开展付费订阅制,会员缴付3港元优惠价后,可成为升级壹会员,订阅《苹果动新闻》至9月1日,9月2日起正式收费。[17]到7月4日下午起,《苹果日报》旗下的动新闻只限会员阅览。[18]而印刷版头版“开天窗”,中间写上“当新闻自由被无理打压…”,有网民认为是白色恐怖。[19]8月12日,该报宣布正式收费为每月50.4港元或每年604.8港元。[20]
销量[编辑]
《苹果日报》单日最高销量于1999年3月19日创下,当日销量超过537,000份。[21]
2008年下半年,香港《苹果日报》每日平均销量为308,083份。[22]
由于近年越来越多人改看免费网上新闻,收费报纸销量下跌,2014年下半年的香港《苹果日报》每日平均销量跌至170,118份。[23]2015年下半年每日平均销量跌至149,739份。[24]2016年下半年每日平均销量跌至130,230份。[25] 2018年下半年每日平均销量跌至102,799份。
政治立场[编辑]
2003年7月1日,《香港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立法建议触发的2003年香港七一游行举行前,《苹果日报》于游行当日预先印好大字标题;“走上街头、不见不散”、“不要董建华”作为类似横额版面的头版,并标明这些是游行海报,该报又呼吁市民上街,让市民高举,事后并且详细报道,立场鲜明。苹果日报的报道及评论文章一向不讳言反对中国共产党,[26]提倡中国大陆实施政党轮替制及西方社会提倡的人权价值。苹果日报亦在普选、六四事件及七一游行等政治立场与泛民主派接近。由于《苹果日报》对中国共产党一直坚持批评立场[27],该报在中国大陆一直遭到中国政府封禁,其记者到中国大陆采访亦受到限制,因此采访大多是以观光名义进行,一般在中国大陆公开的采访场合亦不会见到该报记者。如2008年7月,《苹果日报》一名记者原本打算到北京进行奥运采访工作,但是在北京机场被拒绝入境,并且被没收了回乡卡,该记者最终亦只能够返回香港。[28]
随着1997年香港主权移交中国,部分市民认为香港媒体开始出现自我审查的情况;2012年4月,香港大学民意研究计划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逾半市民认为新闻传媒存在自我审查,是1997年以来的新高,传媒在报导中国政府的消息时有所顾忌[29]。2007年5月,香港记者协会主席麦燕庭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表示 :“在香港十八家报纸当中,有半数传媒老板接受中国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的委任,另外有四个报纸传媒的老板是中国政府领导人的友好,他称传媒老板已经‘赤化’了[30]。”而在此传媒生态下,《苹果日报》是少数仍然会大力批评中国共产党的报章。[31]
该报在部分政治议题上曾发表亲美观点,如2013年,斯诺登事件中《苹果》为美国棱镜计划非法侵犯香港公众网络和私人隐私辩护:“……至于大规模监控、记录,难免有公民隐私被侵犯、被滥用之虞,保护国家利益与保护公民隐私必须取得平衡,但至少迄今美国未出现以言入罪的案例,未出现官员藉以控告网民诽谤个人、动用警察跨省追捕网民的案例。这是中美网络监控最大的差别,是五毛不愿面对的事实,不是公知的难言之隐。”[32]
支持民主派[编辑]
香港《苹果日报》的政治立场与香港民主派接近,较少出现对民主党的负面报道,但有时亦会对该派别部分的政治及民生取态有所批评:如公民党2006年创党时曾将“消除贫穷、公平贸易、争取社会公义”列入政策纲领,并且支持设立最低工资,苹果日报在公民党宣布成立翌日直斥公民党是“共产党”[33]。
2004年,民主派政党之一香港民主民生协进会(民协)呼吁民主派对中共采取“又倾又砌”(一边谈判,一边抗争)的策略,与中央政府各退一步以加强沟通,又曾参加临时立法会这普遍不被泛民主派认同的小圈子选举,被该报指为没有政治原则的“墙头草”及“民主叛徒”。[34]
有不少亲中报章及亲中人士,例如《文汇报》及《大公报》,不时称《苹果日报》作“反对派喉舌”,[35]而持反共立场的《苹果日报》则反称对方为“民主叛徒”及中国共产党在香港的“喉舌”、“官媒”和“左报”,两报对中共及泛民主派立场可谓针锋相对。[36]
香港《苹果日报》一直支持民主派,鲜少出现对民主党的负面报道,并对过去人民力量等团体对民主党的攻击作出批评。至于近年新崛起的本土派,壹传媒创办人兼大股东黎智英曾在苹果网上节目〈壹锤定音〉中直言“支持港独就系阴毒”,更指曾在集团内部发出通知,不应容许本土派人士在旗下报章和刊物等发表太多言论,免得招来中共口实,以壹传媒支持港独为由而全面封杀。[37]
抨击中共及香港建制派[编辑]
《苹果日报》的社论及专栏当中,不时都对政府施政或官员操守作出严厉批评,亦经常专门批评香港建制派政党;特别是民建联[38],不时将其称之为保皇党(“保皇党”一词原指“拥护皇帝的政党”,因香港建制派支持政府就像拥护君主制一样),如2007年12月6日民政事务局局长曾德成在立法会上发表“忽然民生”言论批评当时刚上任的议员(前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苹果日报在报道中称曾德成此言论是没有根据的人身攻击,并以“左毒发作”的字眼批评曾德成。[39]
2010年,《苹果日报》公开表态支持公民党与社民连两个政党联合发起的五区公投政治行动。同年1月27日,该报头条为“公投五侠选票起义第一击,冒着土共炮火前进”,将两党公投参选人视为“五侠”,亲中共人士及政党称作“土共”。苹果日报不时将亲中共人士称为“土共”等[40]。
《苹果日报》近年亦因为中港矛盾的关系,时常将“中国”谑称为“强国”,而大陆人则蔑称为强国人。(“强国”一词原指“强盛大国”,表面上是赞赏中共统治下的中国综合国力比汉唐盛世还要强大,其实就是揶揄中国表面看来像是一个强大的发达国家,但其实“败絮其中”)用“强国”戏谑中国源于约在2005至06年间,在香港网上流传的文章《强国图集》,或来源于强国论坛。
此外,《苹果日报》自梁振英成为香港特区行政长官后,不时将梁特首的管治班子贬称为“港共政权”,更以“689”、“狼英”、“大话英”等来蔑称他。
在香港的反送中运动中,多家香港报章媒体放上支持修例的头版广告,唯《苹果日报》在头版表明支持并呼吁阅众参与游行。[41]
经济立场[编辑]
香港《苹果日报》并于2006年4月25日在壹传媒总部竖立已故香港财政司郭伯伟的半身铜像,以表扬他奉行“积极不干预”的经济政策,又发表文章表扬其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另外,该报社论部分由笔名卢峯的资深新闻从业员李怡、李平、林本利等执笔,2004年2月4日开始以“自由市场”作为第二社论。
有别于香港大多数报章,《苹果日报》会对香港部分地产商作出负面新闻报导,例如;2010年7月19日,以“踢爆财阀垄断之路‘地产商越富贵越不道德’”为题的报导,文章提及高地价政策、官商勾结、财阀垄断、报导称此为香港当下困境。[42] 该报多次报导李嘉诚旗下长实楼盘的负面新闻,其他报章极为罕见。[43]有别于其他香港报章一面倒唱好发售中的新楼盘,《苹果日报》有时会予以个别新楼盘正、负面分析及评价。[44][45] 值得留意的是,现实上多数的人认为,富裕并不是罪,有些媒体立场偏向夸张负面内容而导致有失实报道,当然楼盘有优点和有缺点的。此外,建制与派民主派都对于楼价高是一种担忧,会影响到青年的(上车)问题,并非自地产商的责任,而是部分人为了(揾快钱)而做出(炒楼)行为,李嘉诚亦坦言向市民表达鼓励售后自住,不鼓励炒卖物业,近年同样同情年轻人在反修例运动中的愤怒是否由楼价问题所造成。
《苹果日报》提倡香港奉行“小政府、大市场”自由经济的右派立场,认为政府应尽量减少对市场的干预。[46]例如2006年香港特首曾荫权在施政报告提出幼稚园学券制,以学券模式提供私立幼稚园的学费资助,《苹果日报》便于报导及社评中批评该制度违反自由主义,又多番在报导中使用“伪学券制”字眼。[47]
但近年每报导行政长官施政报告时,《苹果日报》常以拒绝“派糖”、无视基层困境、扶贫不力等字眼指控政府,要求政府增加福利开支,解决贫富悬殊问题,增加福利制度。2010年7月17日,当香港立法会于三读通过最低工资立法后,《苹果日报》的报道亦倾向支持,并把焦点放于劳工界争取更高的法定工资上。[48]
遭广告商杯葛[编辑]
1997年香港主权移交后,部分媒体开始对内容进行自我审查,但壹传媒仍照旧批评中国共产党及其政府。根据《苹果日报》创办人黎智英在2007年“香港回归十年”一文表示;壹传媒说得上是香港的反对派,也顺理成章成为中国共产党和香港政府的眼中钉。几乎所有大财团,特别是发展商都拒绝在《苹果》登广告;而大部分在中国有生意的本地大公司也不会在壹传媒的报纸或杂志卖广告。这些杯葛每年令他们蒙受约两亿港元的损失,相当于广告总收入的四分之一以上。[49]
与无线电视的争执及互相杯葛[编辑]
自2013年10月15日香港政府宣布不发牌予香港电视网络翌日起,苹果日报即展开《电视风云》系列报道,至11月21日的37日内,共刊出62篇负面报道。在11月19日无线电视台庆前,《苹果日报》号召读者熄(关上)电视罢看台庆,更在11月22日娱乐版中列明《熄机精选节目巡礼》,影响节目包括《欢乐满东华》至翌年1月的《慈善星辉仁济夜》、《劲歌金曲颁奖典礼》等。
无线在11月21日发表声明,提到:“壹传媒集团属下的报章和杂志,就免费电视牌照事件长期针对无线电视……作出失实报道,恣意攻击和丑化无线,已远超新闻媒体应有的报道做法和行为,其目的昭然若揭。”,并指出:“最近趁着无线电视台庆,壹传媒的苹果日报及动新闻变本加厉,展开狙击和抹黑,歇斯底里的谩骂,更呼吁全港熄机行动,制造白色恐怖。”,遂将壹传媒属下的报章杂志包括《苹果日报》,列为不受欢迎媒体,拒绝其记者进入电视城,无线及艺员活动亦不接受壹传媒采访。[50][51]
事实上,壹传媒并无因此而退缩,反而更严厉地报道无线刻薄员工、剧集节目质素差、抄袭其它节目等,并用“大台”、“CCTVB”(无线电视长年垄断香港电视业,因此无线具有“大台”之称)来称呼无线电视。当有无线艺员约满离巢,《苹果日报》更会大字标题兼大篇幅报道“XXX离开TVB”并放在娱乐头条。而那些离开无线的艺员不少随即接受《苹果日报》访问。
虽然有读者支持《苹果日报》报道关于无线的负面新闻,但亦有读者批评《苹果日报》过于偏激及不客观,为反而反。此外《苹果日报》针对无线,另一主因为近年无线新闻编采方针减少对政府的负面报导,以及无线有不少亲政府的艺员如陈百祥和曾志伟等。
记者遭起底及遇袭[编辑]
2019年9月中,87名《苹果日报》现职或已离职员工的个人资料遭到公开,包括照片、电话及地址的资料。到9月19日傍晚,《苹果日报》成功向法庭取得临时禁制令,禁止任何人披露和发布、尝试披露和发布、协助其他人披露和发布任何有关《苹果日报》员工的个人资料,包括姓名、出生日期、电话号码和个人相片等,有效期至10月4日。[52]
2019年9月24日,一名35岁,主要负责直播报道反修例示威的女记者,晚上8时下班后与亲友在顺天邨一间快餐店吃晚饭时,她和同行家人遭4名身穿黑衣、头戴黄色安全帽的人士拳打掌掴约30秒,其中姊妹受伤送院。《苹果日报》、壹工会和记协发声明对遇袭记者致以慰问,同时强烈谴责暴徒暴行。[53]
2020年8月4日,逾170名《苹果日报》员工或前员工的资料,包括姓名、相片、出生日期、电话、职位的资料被人上载至一个网站。其中一名被“起底”的记者表示相片是在2008年于中旅社申请回乡证时拍摄,其后也没有再用过证件相。《苹果日报》向有关方面发出律师信后,并就事件去信个人资料私隐专员公署查询。公署以有关网站的域名是在香港境外登记,并非《隐私条例》管辖范围为由,没有法定权力追查。公署也没有回应是否会调查负责代办回乡证的中旅社。[54]
被搜查事件[编辑]
1999年11月29日晚上,廉政公署曾大规模搜查《苹果日报》,调查记者贿赂警员案件。[55]
2004年7月24日,廉政公署持法庭搜查令,香港8间报馆及1间律师楼搜查,怀疑他们在廉署调查“先科国际”贪污案期间,串谋妨碍司法公正。廉署行动包括翻阅报馆内的文件,记者的采访笔记,电脑的个人资料及搜寻电邮内容等。[56]《苹果日报》指廉署的行动严重滋扰报馆作业,公然侵犯新闻自由。[57]
警队国安处搜查壹传媒大楼事件[编辑]
2020年8月10日,香港警务处国安处以涉嫌违反《港区国安法》的“勾结外国势力”的罪名拘捕壹传媒创办人黎智英,次子黎耀恩以及部分壹传媒高层。到上午10时,近200名蓝帽子警员及探员到达将军澳苹果日报大楼进行搜查,《苹果日报》总编辑罗伟光向警方要求出示搜查令,但警员未有理会。警员在大楼外拉起封锁线。[58]而苹果行政部通知员工,因办公室出现突发状况,呼吁员工暂不要上班。[59] 11时许,黎智英以及被警员壹传媒首席执行官张剑虹带押返苹果日报大楼,进入其二楼办公室搜查。经一轮交涉后,律师代表才可与黎、张两人接触。[58]记协主席杨健兴指出警员翻阅苹果日报记者台面的个人物品及采访材料是摧毁香港的新闻自由以及制造白色恐怖的行为。他又指出类似情景过去只会在没有新闻自由的第三世界国家出现。[58]
争议[编辑]
新闻娱乐化及不客观报道[编辑]
《苹果日报》颇多以八卦新闻作为头条报导,且往往以显著篇幅刊登图片作报导,这个特色让部分人对苹果日报持反感态度,认为该报倾向着重市场口味,渲染色情、暴力或奇闻异事,某些照片对报导人物并不尊重,又常以连环插图,钜细无遗地重现罪案或意外的流程,令新闻走向动漫化,因此被一般保守社会及亲建制派人士批评报道哗众取宠、煽动社会情绪,有失大报中肯、公正、客观的应有水准。部分亲建制派人士及团体经常批评《苹果日报》煽动和“抹黑”他们。
2013年4月开始,《苹果日报》改制用网站点击率分花红,为求满足年轻网民,新闻报道比以往更娱乐化,部分更以广告形式包装,如谈情、恋爱、手机情报、电子游戏新闻以及《苹果日报》自家“动漫画”在港闻版刊登。以往关注的政治及民生新闻篇幅比例大幅下降,但重要的政治议题仍旧放在头版。
《苹果日报》、《东方日报》和《太阳报》都一同被人视为是具小报特色的报章。2013年针对传媒公信度的调查显示,《苹果日报》所得分数并不高,于21份报章中的公信力排名是第17名,排名尾四,其媒体公信度仅排在两家亲中共媒体《大公报》和《文汇报》之前。[60]
涉嫌丑化广西人[编辑]
2014年6月29日,壹传媒发布自制视频《深圳都无得住 广西港人排队惹混乱》[61],对广西籍内地人进行大肆丑化,引发内地舆论对壹传媒的强烈不满。有网民评论:“香港人的傲慢与偏见之所以放肆到这种地步,壹传媒的添油加醋和挑拨离间功不可没”,也有广西籍网民表示:“广西人历来善良好客,从不招惹谁,没想到在高贵的香港人面前一样躺枪”。
失实报导争议[编辑]
1998年,《苹果日报》登出陈健康事件中主角陈健康北上寻欢照片,成为10月24日苹果日报的独家头条新闻。苹果日报社长罗灿承认,记者采访完毕后,曾给予陈健康及3名朋友5000元。事件引起争议,苹果日报创办人黎智英于11月10日以头版全版篇幅刊登公开道歉启事。
《苹果日报》在1998年10月17日头版的一篇新闻被指失实,误指一名女律师挟款失踪。《苹果日报》在次日刊登道歉启事。该名女律师后来向法院提出诽谤诉讼,香港高等法院在2001年判决《苹果日报》需要向原告赔偿超过320万港元。[62]
2012年,《苹果日报》刊出报导,指出“碌鸡蛋合乎去瘀原则”,并透过引述医生说法试图证明这段报导。但报导刊出后,有关医生否认受访时有报导所指内容,更不解其记者为何要曲解其意思。[63]
2013年,《苹果日报》刊出报导指行政会议成员林奋强在一个闭门研讨会中说出“完全歧视新移民”之言论。而林及后随即反驳,并公开播出一份录音,指对“某一传媒”的报道“深表遗憾”。事后,总编辑张剑虹承认报道出错,向林奋强道歉,并于网页抽起相关报道,明报记者尝试联络张剑虹未获回复,更于道歉后发现其报章之手机应用程序仍能取阅有关出错报道。[64]
香港行政长官梁振英于2013年8月初出席公众活动指控《苹果日报》8月2日报道的标题“林奋强辞职 梁班子又倒一个”是“有违事实”、“不公”和“反智”。《苹果日报》总编辑张剑虹对此不作评论。记协主席岑倚兰认为梁有自由批评,但是否基于事实市民自行判断,认为传媒工作者只要基于事实报道,当权者的批评不会构成压力[65]。此外,《苹果日报》报导指梁振英亲自或透过“梁粉”,向商界及旅游界明示或暗示,不应在《苹果》卖广告。报导中多处提及的“政界人士”、“商界”、“业界”、“据了解”等,未有具体的消息来源。港人讲地报导指,作为旅游界代表之一的东瀛游执行董事禤国全接受访问时就表示,自己未曾受压禁止在部分报章落广告[66]。
2014年10月6日,1300人在《苹果日报》所属的壹传媒集团总部大楼门口示威集会,抗议少数香港媒体煽动学生参与罢课和“占中”集会,以及对有关反“占中”行动的失实报导。 [67]他们手持“强烈谴责苹果日报,还我公道,还我声誉”的蓝色横幅,高喊“反中乱港,历史罪人,教坏学生,煽动占中”和“苹果日报,偏颇报导,颠倒黑白,误导民众”等标语,不满《苹果日报》报导指新界有所谓的背景人士在大埔及上水以金钱利益召集他人参与反“占中”行动,抗议他们失实报导。但另一方面,有人质疑示威者在大楼门口设置检查站,检查每一辆进出的货车,是否违反香港基本法第廿七条[68]和香港人权法案条例第十六条[69]所保护的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及后苹果日报向香港高等法院申请禁制令获法庭受理,而法庭以保护香港出版自由为由,即日发出禁制令。[70][71][72][73]
2019年6月30日,《苹果日报》刊出报导指前港铁主席马时亨与嘉华国际董事总经理吕志和曾结伴外游,指疑涉利益冲突。马时亨就该篇失实报道,向《苹果日报》发出律师信。其后,《苹果日报》于7月11日在网上发声明回应,对该报道引起误会或可能引起其他不实传言,向马、吕二人致歉。[74]
2019年10月6日反禁蒙面法游行期间,艺人马蹄露在旺角与示威者发生争执。《苹果日报》报道,冲突期间是马蹄露先起脚踢向示威者,之后示威者还击;[75]救助马蹄露的澳大利亚《第七频道》记者Robert Ovadia则宣称,他目睹了全过程,是马蹄露先遭到示威者喷射辣椒面,并被示威者打掉手机,后来才有马蹄露“出于防卫”的脚踢示威者。Ovadia表示,《苹果日报》通过将马蹄露遇到袭击后防卫的画面放在视频的开头,令马蹄露看起来像是先攻击了“抗议者”,这误导了很多人。[76][77]
被控藐视法庭[编辑]
2013年3月17日,大角咀发生一宗凶杀案,疑犯周凯亮被控谋杀。正当案件进入司法程序后,《苹果日报》及同集团旗下《爽报》在3月20日刊登疑犯被羁押期间的访问,内容涉及案情与犯案动机。相关凶杀案的报道涉及藐视法庭,引起警方高度关注,警务处处长曾伟雄更表示向律政司寻求指示待进一步行动。
2013年5月23日,《苹果日报》和《爽报》总编辑分别收到律政司的发信,限令两报于14日内作书面解释;两报则要求将限期延长多21天。7月30日,律政司正式入禀高等法院要求法庭向两报的出版公司和总编辑发出“交付羁押令”。[78]
2015年9月,苹果日报有限公司、爽报有限公司及该两份报纸在案发时的总编辑在高等法院分别被判罚款25万港元、15万港元、9万港元及6万港元。[79]
被黑客攻击[编辑]
2014年6月18日,适逢香港民间举行“622公投”争真普选,苹果日报的香港和台湾网站受到分散式阻断服务攻击,最高攻击量达每秒20Gb(每秒4千万笔查询),致使读者无法正常连结到苹果日报网站。苹果日报称因其支持香港民主而遭到中国黑客攻击,新闻遂改以Facebook公共页面发布,动新闻则在YouTube发布,并以斗大的标语表达无惧攻击打压的立场。台湾苹果日报网站经过一日抢修逐渐恢复服务,但香港网站仍处于瘫痪状态[80]。这不是苹果日报第一次受到攻击。有反对意见称这是苹果日报的“苦肉计”[81]。
泄露示威者信息[编辑]
2019年11月19日在香港理工大学冲突期间《苹果日报》对香港理工大学内示威者透过下水道出逃进行了报导。[82]“帮港出声”称,经苹果日报报导后,警方于理大周边及红磡的所有下水渠口伏击,其中6人在畅运道桥底被捕,涉暴动罪和协助罪犯。被捕的6人中包括“热血公民”副主席郑锦满。随后,“热血公民”主席郑松泰于20日在其脸书发文大骂苹果日报。为此,该报总编辑罗伟光21日凌晨撰文称“我们关心的是他们安危,祈求他们尽快脱险”,有关新闻也暂时下架。[83]但21日所发行的报纸上刊登出242名被暂控“参与暴动”等罪的示威者名单,并列出个人信息。对此《热血时报》创办人黄洋达在其脸书上称“别人在离开法院时都遮挡面部怕被起底,你就整个“义士名册”,晒出人名、年龄、职业!”。[84]
亨特·拜登调查报告风波[编辑]
2020年美国总统选举期间,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报导,一份虚假“情报”文件在美国网络流传,内容称候选人乔·拜登及其儿子亨特·拜登在中国有生意,使得拜登容易受到中国政府的控制。原始发布者克里斯托弗·巴尔丁(Christopher Balding)指,该文件由香港《苹果日报》委托撰写,作者身份实为虚构[85]。香港及台湾《苹果日报》其后先后回应指没有委托巴尔丁撰写报告。拥有《苹果日报》的壹传媒创始人黎智英则表示自己不知情,但承认自己的助手马克·西蒙(Mark Simon)有参与此事,其使用的资金由黎的私人公司提供。事后,马克·西蒙发文道歉并宣布辞职[86][87]。
评价[编辑]
正面[编辑]
根据香港中文大学传播与民意调查中心在2014年1月发表的2013传媒公信力调查,《苹果日报》得4.98分排第17位,轻微高于排第18位、得4.94分的《新晚报》。[88]
2016年一项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认为最受市民喜爱的新闻机构中,苹果日报的喜爱程度属中等偏高,立场偏本土[89]。
2019年同一个由中大进行的新闻公信力调查,苹果日报成为是次调查中,唯一公信力有所提升的报纸,在收费报纸中仅次《南华早报》和《明报》。
负面[编辑]
长和集团主席李嘉诚于2017年业绩记者会趁苹果日报记者提问时公开批评“不要再造谣啦!”。[90]
脸书专页“新闻噏乜9”指出苹果日报是连续于2016年及2017年间被找出最多错处的香港媒体[91]。
内地媒体以及亲建制派媒体以“毒苹果”称呼苹果日报,并极力批判。[92]
媒体报导奖项与表彰[编辑]
虽然《苹果日报》是被一些人视为有争议的报纸,但它们的报导也得到了国际认可和肯定。以下是2020年苹果日报在亚洲和国际新闻的成就。
2020 人权新闻奖[编辑]
奖项类别 | 参赛作品 | 奖项[93] |
---|---|---|
Multimedia (Chinese) | Land of Prisons | 大奖 |
Breaking News Writing | After Effects of Tear Gas Grenades in the Anti-Extradition Bill Movement Serie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优异奖 |
2020 SOPA Awards[编辑]
奖项类别 | 参赛作品 | 奖项[94] |
---|---|---|
Excellence in Reporting on Women’s Issues (卓越女性议题报道奖) | 【现实版沦落人】印佣照顾失智症婆婆8年 放假带埋出街拍片记录生活“佢系我第二个嫲嫲”个嫲嫲”Still human in real life | 决赛入围 |
Excellence in Video Reporting (卓越视频报道奖) | “坏人”亲口揭示 中共社会信用评分系统 A dialogue with China’s Orwellian Social Credit System | 决赛入围 |
Excellence in Business Reporting (卓越经济报道奖) | 楼市怪现象 Opaque practice of sale by tender of new residential project | 决赛入围 |
The Scoop Award (独家新闻奖) | 新股风暴系列 Mysterious IPO Vetting Channel Triggers HKEx Corruption Scandal | 决赛入围 |
The Scoop Award (独家新闻奖) | [AppleDaily Taiwan] 荒地金磚2_鋤不動的鑽石田 Land Injustice: Overpriced Farms in Taiwan | 大奖 |
9点半苹果新闻报道[编辑]
2020年10月5日起,《苹果日报》每日制作新闻报道节目《9点半苹果新闻报道》,每日晚上9时半至10时左右透过苹果日报YouTube频道、Facebook专页及“果燃台”进行串流直播,中途会在约晚上9时45分左右播出一至两分钟广告。节目主要播出将在翌日上载的动新闻片段作为新闻报道内容,不时亦以壹传媒旗下《果籽》、《健康𬞟台》、《苹果验楼王》、《饮食男女》及《港古佬》所制作的短片作为软性新闻播出;节目完结前会有天气环节。11月2日起不定期会加入“和你Talk”环节,主要邀请泛民主派人士(包括黄之锋、谭文豪及曾志豪等)评论重点新闻,并于相关新闻后播出。
每集节目由一位主播主持,现时星期一至四通常由曾美华或陈美茵主持,其余日子由《苹果日报》记者黄珮琳、于健民、王春怡、邓溢禧、李雨梦或方榆汶主持。
其他[编辑]
苹果日报有限公司曾入禀高等法院向DSC德尔斯申请破产[95]。
参见[编辑]
参考文献[编辑]
- ^ 截至二零一九年九月三十日止的中期业绩(繁体中文)
- ^ 《蘋果日報》元旦起加價至10元. 苹果日报 (香港). 2018年12月20日.(繁体中文)
- ^ 沙胆虹. 沙膽虹手記:大個仔要獨立. 2013年4月30日.
- ^ 根据 壹传媒有限公司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壹传媒公布资料,《苹果日报》为香港第二大最畅销中文报章
- ^ 逾半人感傳媒自我審查 回歸後最高. 明报. 2015-10-07 [2018-11-30].
- ^ 张富杰. 蓬佩奥罕见会晤香港民主派出版商黎智英. 美国之音. 2019年7月9日 [2019-07-09].
- ^ 恐遭北京敌视 港媒“自我审查” 中国时报 朱建陵/专题报导 2007年7月1日
- ^ 95年,香港《苹果》的那场腥风血雨[永久失效链接] 文/杨少骐
- ^ 台湾苹果日报创刊在即各媒体紧急迎战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作者:富权
- ^ 霍达文译. 面對九七大限 捍衛香港新聞自由 創蘋果日報 施蘋果政策. 联合报. 1995年5月5日: 第38版.
- ^ 香港有今日︰壹.蘋果大樓HappyBirthday!. 苹果日报. 2007-03-17 [2021-01-07].
- ^ 香港报业十年回眸 主要还是内容竞争[永久失效链接]2009年12月07日 11:00:45 来源:中国报业 作者: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 ^ 香港传媒“苹果化”.台湾传媒“香港化”说从头 -壹集团进军台湾引起媒介震撼 彭家发 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系教授
- ^ 《苹果》副刊改版变“果籽” 《立场新闻》 2015年3月5日
- ^ 【传媒寒冬】《苹果》大缩版 港闻并财经 dbc 2016年6月6日
- ^ Dave Lee. 蘋果日報開始唔註冊就睇唔到 網民:想搞X死自己?. 2019-04-11 [2019-04-13].
- ^ 7月4日起 《蘋果動新聞》只限升級壹會員閱覽. 苹果日报. 2019-06-21 [2019-07-04].
- ^ 张伟伦. 【動新聞開始收費】壹傳媒跌勢擴大至4.7% 成交額355萬元. 香港01. 2019-07-04 [2019-07-04].
- ^ 【李八方online】《蘋果》開天窗 激發網民自創頭版發聲 籲白色恐怖下續提訴求. 苹果日报. 2019-07-04 [2019-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4).
- ^ 壹传媒(00282.HK)旗下《苹果动新闻》下月起每月收费50.4元
- ^ 蘋果20年 企硬我敢言. 2015-06-20.
- ^ 壹传媒年报08/09,第21页。
- ^ 壹传媒年报2014/15,第9页。
- ^ 壹传媒年报2015/16,第12页。
- ^ 截至二零一七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业绩公告
- ^ 苹论:十.一是反思过失的日子
- ^ 中共洗脑逼小学生向党旗敬礼 苹果日报 2011年02月22日
- ^ 北京拒绝《苹果日报》访问大陆【大纪元讯】2009年10月23日
- ^ 你觉得香港新闻传媒有没有自我审查? 香港大学民意研究计划
- ^ 港新闻工作者麦燕庭 在美获捍卫言论自由奖【大纪元讯】2007年5月29日
- ^ 中共表面侦查 实质疯狂报复 铁汉再有好友被失踪苹果日报 2012年6月25日
- ^ 盡論中國:公知不敢評斯諾登?. 香港苹果日报. 2013-06-14.
- ^ 《苹果日报》在该党宣布成立两日的社论(苹果批)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08-09-22.
- ^ 冯检基加入下届政府?《信报》 余锦贤 2012年01月09日
- ^ 反对派喉舌美化暴力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文汇评论 2011-03-10
- ^ 苹论:中国的平等定义是有些动物更平等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苹果日报 2010年6月9日
- ^ 【壹锤定音】黎智英:“港独”掂都唔好掂 苹果即时新闻 2016年7月25日
- ^ 保皇党打压表达自由 禁民建联无耻T恤 苹果日报 即时港闻 2010年02月13日 (07:25 am)
- ^ 人身攻击陈太 曾德成左毒发作[永久失效链接] 苹果日报 2007年12月06日 (08:00 am)
- ^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20225/16102138
- ^ 台湾英文新闻. 香港各頭版淪陷 不約而同挺「送中」!僅《蘋果》堅持:上街跟他拚了!. 台湾英文新闻. [2019-07-16].
- ^ 郭得胜前女助理 踢爆财阀垄断之路“地产商越富贵越不道德” 苹果日报 2010年7月19日
- ^ 落定才知 领都近沼气区相距不足 250米 准买家斥长实误导《苹果日报》2009年7月27日 ;该报导称;发展商长实再被踢爆误导买家,某个新楼盘接近垃圾堆填区旁边的沼气排放设施
- ^ 昇御门甩辘 龙年仅售 20伙苹果日报 2012年1月28日
- ^ 红磡新春盘“昇御门”参观现人龙星岛日报 2012年1月28日
- ^ 苹论:“大市场小政府”原则不能放弃 苹果日报 2011年10月13日
- ^ 牟利幼稚園接受「偽學券制」. 苹果日报. 2006年11月19日.
- ^ 最低工资立法过关 战争未完 下月底交时薪建议 劳工界誓争 33元 苹果日报 2010年7月18日
- ^ 香港回归十年[永久失效链接] 壹苹果论坛 » 名家笔阵 » 黎智英 - 事实与偏见 » 香港回归十年 2007-06-07
- ^ TVB驅逐壹傳媒 禁採訪. 东方日报. 2013年11月22日.
- ^ 無綫列壹傳媒為不受歡迎媒體聲明全文. 苹果日报(香港). 2013年11月21日.
- ^ 【逆權運動】編採人員遭「起底」 高院頒臨時禁令 任何人不得披露發佈《蘋果》員工資料. 苹果日报. 2019-09-19 [2019-09-25].
- ^ 凌逸德. 《蘋果》女記者秀茂坪遇襲中拳 總編輯:兇徒針對採訪恐嚇. 香港01. 2019-09-24 [2019-09-25].
- ^ 大量《蘋果》員工被起底 相片源自回鄉證 私隱公署拒答會否查中旅社. 立场新闻. 2020-08-04 [2020-08-10].
- ^ 2004年先科造市案 一日七報館被搜. 苹果日报. 2013-08-08 [2020-08-10].
- ^ 廉署粗暴搜八報館 踐踏新聞自由惹公憤. 太阳报. 2004-07-25 [2020-08-10].
- ^ 香港廉署搜查八家報館 引起爭議. 大纪元时报. 2004-07-25 [2020-08-10].
- ^ 58.0 58.1 58.2 【直播】【港版國安法】黎智英、次子及壹傳媒高層被捕 近200警員進入《蘋果》大樓搜查. 苹果日报. 2020-08-10 [2020-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9).
- ^ 黎智英被捕|李桂華率200警搜壹傳媒 蘋果總編輯要求出示手令. 香港01. 李桂华率200警搜壹传媒 苹果总编辑要求出示手令 [2020-08-10].
- ^ 中大民调:港新闻传媒公信力下降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14年1月2日)
- ^ 【共新聞】深圳都無得住 廣西港人排隊惹混亂. 苹果日报 (香港). 2014-06-29.
- ^ 《蘋果日報》害女律師抑鬱早產. 东方日报. 2010-12-25.
- ^ 《苹果》屈李家仁教人碌蛋去瘀
- ^ 《苹果》道歉 错指林奋强歧视新移民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梁挺落台班子 要举报者道歉
- ^ 梁振英逼商界抽《蘋果》廣告 議員︰赤裸裸干預新聞自由真可恥. 香港苹果日报. 2014-05-28.
- ^ 1300名香港市民示威抗议不满苹果日报煽动学生参与占中[凤凰网]
- ^ Hong Kong Basic Law. [2015-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9-28).
- ^ Hong Kong Bill of Right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paper/821665
- ^ http://news.now.com/home/local/player?newsId=114924
- ^ 存档副本. [2015-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05).
- ^ 高院批准苹果日报禁制令申请指不会怠慢维护新闻自由
- ^ [1]
- ^ 撐警藝人馬蹄露 涉影抗爭者遭「私了」. 苹果日报. [2019-10-06] (中文).
- ^ 目睹马蹄露被打真相的澳媒记者,终于爆发了. [2019-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12).
- ^ 【禁蒙面法】10.6衝突中助馬蹄露脫險 澳洲記者稱收死亡恐嚇. 香港01. 2019-10-13.
- ^ 律政司決告《蘋果》《爽報》 促判兩總編監禁. 香港东方日报. 2013年7月31日 [2013年8月25日].
- ^ 《蘋果》《爽報》嚴重藐視法庭輕罰55萬了事. 东方日报. 2015-09-17.
- ^ 苹果日报两日持续受到DDoS攻击,高峰每秒4千万笔查询. 2014-06-19.
- ^ 横眉冷看:解放军攻壹传媒?
- ^ 看手下钻出下水道就被捕 “港独”头目痛骂苹果日报. 2019-11-21 [2019-1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22) (中文(中国大陆)).
- ^ 【11.20理大】示威者圖經水渠逃離校園 警紅磡渠口佈防拘三人. 帮港出声. 2019-11-20 [2019-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5) (粤语).
- ^ 再“卖”队友?苹果日报公开242名暴徒名单. 2019-11-21 [2019-1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22) (中文(中国大陆)).
- ^ Ben Collins; Brandy Zadrozny. How a fake persona laid the groundwork for a Hunter Biden conspiracy deluge. NBC News. 2020-10-29 [2020-10-31] (英语).
- ^ 黎智英承認Mark Simon出手 參與撰寫拜登兒子醜聞造假報告. 东网. 2020-10-30 [2020-10-31].
- ^ 涉策划撰报告针对拜登子 黎智英助手 Mark Simon 请辞 强调黎不知情
- ^ 香港中文大学传播与民意调查中心新闻稿,2014年1月2日。
- ^ 蘇鑰機:大學生眼中的政黨和傳媒是怎樣的?. 端传媒. 2016-10-05 [2017-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19).
- ^ 长和业绩记者会(45:20),2017年3月22日。
- ^ 新闻噏乜9年度报告2017
- ^ 人民日报:对“毒苹果”,不能听之任之-观察者网. m.guancha.cn. [2020-08-11].
- ^ Human Rights Press Awards. 2020-05-04 [2020-08-30] (美国英语).
- ^ Awards Finalists. The SOPA Awards. [2020-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9) (美国英语).
- ^ DSC德尔斯创办人许明顺被颁令破产
外部链接[编辑]
![]() |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苹果日报 (香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