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北魏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386年—535年
  橙色部份為北魏疆域
京城 
• 386-398
盛樂代國
• 398-494
平城遺址
• 494-534
洛陽(遺址
• 534-535
長安遺址
國君姓氏拓跋(後改為元姓
君主15
• 386-409
道武帝拓跋珪(開始)
• 532-535
孝武帝元脩(結束)
興衰
• 386年2月20日
拓跋珪重建代國,並改國號為魏
• 399年1月24日
拓跋珪改元天興,即皇帝位
• 439年
統一華北
• 494年
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
• 528年5月17日
河陰之變
• 534年11月8日
分裂為東魏西魏
• 535年2月3日
高歡宇文泰分別控制東西魏
面積200萬平方公里(450年)
前身
繼承
前秦
後燕
北燕
北涼
東魏
西魏

北魏(386年2月20日-535年2月3日)是北朝時期的第一個朝代,由拓跋珪所建立,定都平城遺址在今山西省大同市)。439年,魏太武帝拓跋燾統一華北,與南方政權對峙。

494年,魏孝文帝遷都洛陽。495年,孝文帝下詔首先在宮廷中禁止包括鮮卑語在內的諸北語,改說漢語,但對三十歲以上的人有所寬限。496年,孝文帝詔令鮮卑八大貴族全部改為漢姓,並將皇族姓氏拓跋改為元姓[1]534年,北魏分裂為被高歡掌控的東魏(都鄴城)與被宇文泰掌控的西魏(都長安)。東魏武定八年(550年),高洋魏孝靜帝,代東魏自立,建立北齊西魏於恭帝三年(557年)魏恭帝被權臣宇文護逼迫禪位於堂弟宇文覺,建立北周,172年的鮮卑族元魏歷史才正式宣告結束。

拓跋氏自稱是黃帝後裔,黃帝發源地為戰國時魏國所在,又「」有美好之意,故以此名國號。以其領土位於中國北方,又是北朝的第一個政權,故史稱「北魏」。因其所處時代在三國時期曹魏政權之後,也被史書稱為「後魏」。又以其王室姓拓跋,後改姓元,故又別稱拓跋魏東魏西魏雖然也姓拓跋,但是多數史學家並不如此稱呼這兩個政權)、元魏[2]

歷史

[編輯]

北魏前身

[編輯]

東漢時期因匈奴衰落鮮卑族開始在蒙古高原興起。西晉末年(公元四世紀初)鮮卑索頭部首領拓跋猗盧因協助西晉并州刺史劉琨征伐漢趙有功,被西晉朝廷封為代王。

北魏立國

[編輯]

中國歷史
中國歷史系列條目
史前時代
舊石器時代
中石器時代
新石器時代
古國時代
三皇五帝
銅石並用時代
黃河文明長江文明遼河文明珠江文明

前21世紀—前17世紀

前17世紀—前11世紀

前11世紀

前256年
西周 前11世紀—前771年
東周
前770年—前256年
春秋 前770年—前5世紀
戰國 前5世紀—前221年

前221年—前207年

前202年

220年
西楚 前206年—前202年
西漢 前202年—9年
9年—23年
更始政權 23年—25年
東漢 25年—220年
三國
220年—280年

220年—266年
蜀漢
221年—263年

222年—280年

266年—420年
西晉 266年—316年
東晉
317年—420年
五胡十六國
304年—439年



420年

589年
420年—479年 北魏
386年—534年
479年—502年
502年—557年 西魏
535年—557年
東魏
534年—550年
557年—589年 北周
557年—581年
北齊
550年—577年
581年—619年
618年—907年
武周 690年—705年




907年

979年
後梁
907年—923年
十國
南唐
吳越
前蜀後蜀
荊南
南漢北漢
907年—979年

(契丹)

916年—1125年

西遼
1124年—1218年
後唐
923年—937年
後晉
936年—947年
後漢
947年—951年
後周
951年—960年

960年

1279年
北宋
960年—1127年
西夏
1038年—1227年
南宋
1127年—1279年

1115年—1234年
蒙古帝國 1206年—1368年
1260年/1271年—1368年
北元 1368年—1388年
1368年—1644年
南明 1644年—1662年
後金 1616年—1636年
1636年/1644年—1912年
中華民國
大陸時期 1912年—1949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49年至今
中華民國
臺灣時期 1949年至今
相關條目
中國歷史年表

公元338年,拓跋猗盧後代拓跋什翼犍在今山西北部和今內蒙古等地建立代國。立都於盛樂(今內蒙古自治區和林格爾縣[3]。376年拓跋什翼犍被自己的兒子拓跋寔君殺害,同年前秦苻堅進攻代國,拓跋寔君不敵被俘,後被車裂處死,代國覆滅。淝水之戰後,前秦統治瓦解。386年,拓跋珪即代王位,重建代國。同年四月,改國號為

一統北方

[編輯]

北魏登國十年(公元395年),後燕攻北魏,反被拓跋珪參合陂之戰所敗,後燕元氣大傷。396年,道武帝改元皇興,率40萬大軍征討後燕,一舉攻下中山、信度、鄴城,397年十月,北魏軍隊攻下後燕都城中山,後燕分裂。398年(天興元年)北魏建都平城,次年拓跋珪正式稱帝。即為魏道武帝拓跋珪統治時期對北魏進行了包括完善官僚制度,修訂律法,興漢學等部分改革以鞏固北魏政權的統治。天賜六年(409年),魏道武帝拓跋珪被清河王拓跋紹刺殺,之後拓跋紹又被太子拓跋嗣帶兵誅殺。同年拓跋嗣繼皇帝位,史稱魏明元帝。經過明元帝時代的承平歲月,到北魏太武帝時,於427年攻破國首都統萬城,428年占領安定,逐走赫連夏後主赫連定。436年攻破和龍,滅亡北燕太延五年(公元439年)吞併北涼。442年西涼殘餘勢力李寶投降北魏。443年仇池楊保熾投降北魏。至此北魏完成了兼併華北地區和北方,這時華南地區和南方早已是劉宋,南北各自為政,形成互不隸屬的對峙之局。

在統一華北以前,北魏就有多次與南朝政權在黃淮下游交手的經驗。顯祖獻文帝皇興三年(469),北魏上黨公、征南大將軍慕容白曜攻下南朝宋所屬的青州治所東陽城,至此以後,現今山東半島,又屬黃淮下游古稱青齊的地區(《尚書‧禹貢》稱「海岱之地」)就歸北魏所管,並被割劃為青州、齊州、濟州、光州等區。

孝文改革

[編輯]

中國北方因常年戰亂而陷入長期塢堡林立的狀態。地方世家大族藏匿人口,兼併土地。北魏統一北方後,暫時實行宗主督護制,承認大族塢堡主為地方領主。北魏朝廷無法直接管理塢堡地的人口。在馮太后掌政時代,馮太后已推行了一系列措施建立國家規模,如在太和九年、十年(485、486年)推行的均田制三長制,把之前因為戰亂而遺下的無主荒地按制度分給存活的農民,一部分可永久擁有,一部分則身死後交還公家。這些得到自己土地的農民很多是先前為世家大族耕種的農奴,三長制讓這些被世家大族藏匿的人口成為在冊的自耕農,以便國家隨時徵用。北魏同時限制世家大族增持土地。馮太后又施行租調制,農民按制度上數字,定期向朝廷

孝文帝親政後更在文化上開始修整,在風雨飄搖之中的背景下為了維持和鞏固政權,進行了許多大刀闊斧的改革,即後世之所謂孝文漢化,其舉措大略如下:

自此胡漢界線開始逐漸消弭,而中央政權重新掌控地方人口與經濟,對當時和後世發展意義非凡。

北魏分裂

[編輯]

河陰之變

[編輯]

第八任皇帝魏宣武帝元恪立他的兒子元詡當太子時,沒有按舊制子貴母死處死太子的母親胡貴嬪,導致外戚及士族掌權。孝明帝元詡即位後,胡貴嬪為皇太后,後六鎮之亂爆發。胡黨可能毒死元詡,還以女嬰代替皇帝,後來決定立元釗為帝,這樣隨意的換人做法使得大將爾朱榮趁勢討伐,殺死胡太后、元釗,立孝文帝侄長樂王元子攸為帝,在大殺宗室的河陰之變後掌控朝政。孝文帝侄元顥、孝文帝子元悅等宗室都因河陰之變而南下投靠梁朝。梁朝雍州刺史蕭綱趁機上表請求北伐,收復襄陽、新野,「拓地千里」。

529年,梁武帝陳慶之攻陷洛陽,立元顥為帝。陳慶之目睹洛陽的衣冠、禮儀、人才不輸南朝,心生感慨。元顥御下無方失去人心,又急於脫離陳慶之掌控而請求梁武帝不再增援,不久為爾朱榮所敗被殺。

內戰

[編輯]

孝莊帝元子攸不能容忍爾朱榮跋扈,在爾朱榮回朝後設計剷除之,梁武帝亦於530年趁機派兵擁立元悅為帝。但不久後爾朱氏就立爾朱榮內侄長廣王元曄為帝,孝莊帝也被爾朱家族所殺害,元悅見狀亦放棄稱帝而南歸。爾朱氏覺得元曄世系疏遠,又廢元曄改立孝文帝侄元恭

爾朱家族大將高歡倒戈,立轄區內的宗室勃海太守元朗為帝以號令天下,討伐爾朱家族,並取得勝利。532年,高歡以元恭為爾朱氏所立、元朗世系疏遠為由,皆廢黜,有意立元悅,元悅於是北返,但因德行有失,高歡沒有立他,而是立孝文帝孫平陽王元修為帝,是為孝武帝。元恭、元悅、元曄、元朗皆被孝武帝所殺。孝武帝不能容忍高歡掌握朝政,在534年投奔長安宇文泰

高歡寫信讓孝武帝迴鑾未果,於是另立孝文帝曾孫元善見為帝,建都鄴城(今河北臨漳),史稱「東魏」,稱孝武帝為「出帝」。北魏就此分裂[4]。一年後宇文泰弒孝武帝,另立孝文帝孫南陽王元寶炬為帝,建都長安,史稱「西魏」。

政治制度

[編輯]

子貴母死制度

[編輯]

北魏的宮廷為了避免外戚干政,實施殘酷的子貴母死制度,即後宮女性所生皇子被立為太子就得被賜死,以避免母以子貴的情況發生。但幼子還是需要人照顧,因此就有所謂的保太后,即以太子的保姆在太子繼位後成為皇太后[5]。北魏有三種皇太后,一種是皇帝的生母,另一種是皇帝的保姆,還有一種是未曾替前任皇帝生皇子因而存活的皇后。如北魏獻文帝乃由漢人女子李貴人所生,然李貴人在生下獻文帝以後即被賜死,由身為太后的馮氏所養大。獻文帝曾求當時當權的馮太后廢除舊法,但被拒絕。後來直到篤信佛教的北魏宣武帝,才終於取消子貴母死,但他卻導致北魏的外戚爭權,最終導致北魏滅亡及分裂。

北魏文成帝拓跋濬北魏太武帝的孫子,其父拓跋晃沒有做過皇帝,文成帝也並非以儲君身份登基,故其生母郁久閭氏未曾被賜死,在文成帝登基之初尚在人世,但不久後,身為在位皇帝之母的她也因「子貴母死」制度所累而死。[6]

離散諸部

[編輯]

打碎部落,重編為八部,立八部大人統領。

經濟發展

[編輯]

賦役制度

[編輯]

魏孝文帝改革之前,北魏的稅收由部落貢納、牧民的畜牧稅為以及一般農民的租調為主[7],其中農民的租調為最大收入。北魏規定租調稅收為「戶調帛二匹、絮二斤、絲一斤、粟二十石;又入帛一匹二丈,委之州庫,以供調外之費。」[8]。不過這是個一般辦法,政府需要的時候可以增加徵收物品的種類和數量。租調是按戶收取的,戶的大小沒有限制,孝文帝改革之前,三五十家組成一戶的情形很普遍。除了這種一般性稅收外,政府經常因為戰爭而加開新稅,官吏因為沒有官俸,也常常以各種藉口徵稅,給百姓帶來很大的負擔。

徭役方面,兵役方面由鮮卑人擔任,因而兵役較輕。而力役的情況因為缺少史料,無法得知。只知道,為政府工作的工、雜役非常多。他們被編為隸戶、軍戶、營戶、府戶、綾羅戶、樂戶等等。

孝文帝改革後,為了給官僚機構提供俸祿,以減少官吏欺壓百姓。提高了稅率,魏孝文帝定每戶增調帛三匹、谷二斛九斗,充百官俸祿[9]。又在太和九年(485年)實行均田制,辦法大致有四項:

  1. 十五歲以上的男丁和婦人均可授田,男丁授露田四十畝,婦人二十畝,授田視輪休需要加倍或再加倍。如果有牛一頭則授田三十畝,最多四頭牛,多出的不授田。老少病殘或者缺乏男丁的家庭十一歲以上和有病者均授予半夫之田。奴婢一樣按照男丁和婦人的標準授田。授田不准買賣,年老或身死還田,但七十以上授田者不必歸還。
  2. 男丁授桑田20畝。桑田不必還給國家,可傳給子孫,也可以可賣出多於20畝的部分,也可買桑田補足20畝。產麻地男子授麻田10畝,婦人50畝,年老及身死後還田。
  3. 多餘土地可以借給農民耕種,政府嚴格控制農民遷徙,只允許遷往空荒地區。
  4. 規定駐地長官在所在地給予公田,刺史十五頃,太守十頃,治中別駕八頃,縣令郡丞六頃,不許買賣。

政府在均田制的基礎上重新規定了稅收制度,一夫一妻應繳納的租調為:「其民調,一夫一婦帛一匹,粟二石。民年十五以上未娶者,四人出一夫一婦之調;奴任耕、婢任織者八口當未娶者四;耕牛二十頭當奴婢八。其麻布之鄉,一夫一婦布一匹,下至牛,以此為降。」[8]

軍事

[編輯]

北魏兵民分開,[10]兵用於打仗,民從事耕桑[11]。而兵主要由鮮卑及其他少數民族組成,農業主要由漢人從事。兵民之分也就是胡漢之分,也是胡漢分治的體現。

而士兵裡面也分兩種,一種是鮮卑兵,另外一種是非鮮卑兵。

鮮卑兵由代北部落的鮮卑人組成,主要擔任北魏的禁旅和邊防六鎮的士兵。這種兵帶貴族性質,地位頗高。[12]

非鮮卑兵中,以高車兵最為重要,禁軍和六鎮邊兵都有高車人。此外還有部分少數民族和漢人軍隊。

文化、藝術和宗教

[編輯]
北魏時期的彌勒像,鑄於443年

北魏經歷了游牧部落聯盟而迅速轉移到國家的歷史,拓跋鮮卑人有自己的語言而沒有文字。北魏時期的主要宗教是佛教道教瑣羅亞斯德教,其中最重要的是佛教,僧尼的人數曾發展到二百多萬。北魏道教,主要是經過寇謙之改良的天師道。當時佛道兩家的鬥爭十分激烈,太武帝拓跋燾曾經大舉滅佛。瑣羅亞斯德教在中國稱為祆教拜火教,主神被稱為「胡天」,主要在入華的粟特人當中傳播。孝文帝在平城(大同)開鑿了雲岡石窟

北魏大部分時期,由於國家及私人贊助,佛教藝術十分興盛。雲崗佛教石窟約興建於西元460年,由上千位工匠歷時約三十五年完工,洞窟內有雕塑及繪畫。之後,北魏孝文帝亦於龍門興建石窟。雲崗石窟的佛像屬較靜態的罽賓風格,龍門的造像形式則較流線飄逸,開始展現中國風格的影響。北魏的陪葬陶器亦受到佛教影響,強調「正面性」(frontality) 及對稱。[13]

君主

[編輯]


南北朝·北朝·北魏君主年號  編輯
肖像 廟號 諡號 名諱 在世時間 在位時間 年號及使用時間 陵寢
獻明皇帝
(道武帝拓跋珪追諡)
拓跋寔 ?-371年
烈祖
(明元帝拓跋嗣尊)
宣武皇帝
(明元帝拓跋嗣諡)
拓跋珪 371年409年 386年398年(代王、魏王) 登國 386年396年 盛樂金陵[14]
道武皇帝
(明元帝拓跋嗣改諡)
皇始 396年398年
太祖
(孝文帝元宏追改廟號)
398年409年(北魏皇帝) 天興 398年404年
天賜 404年409年
太宗 明元皇帝 拓跋嗣 392年423年 409年423年 永興 409年413年 雲中金陵
神瑞 414年416年
泰常 416年423年
世祖 太武皇帝 拓跋燾 408年452年 424年452年 始光 424年428年 雲中金陵
神䴥 428年431年
延和 432年434年
太延 435年440年
太平真君 440年451年
正平 451年452年
南安隱王 拓跋余 ?-452年 452年 承平 452年
景穆太子
(太武帝拓跋燾諡)
拓跋晃 428年451年
恭宗
(文成帝拓跋濬追尊)
景穆皇帝
(文成帝拓跋濬追諡)
高宗 文成皇帝 拓跋濬 440年465年 452年465年 興安 452年454年 雲中金陵
興光 454年455年
太安 455年459年
和平 460年465年
顯祖 獻文皇帝 拓跋弘 454年476年 466年471年 天安 466年467年 雲中金陵
皇興 467年471年
高祖 孝文皇帝 元宏
(改拓跋氏為元氏)
467年499年 471年499年 延興 471年476年 長陵 [15]
承明 476年
太和 477年499年
世宗 宣武皇帝 元恪 483年515年 500年515年 景明 500年503年 景陵
正始 504年508年
永平 508年512年
延昌 512年515年
肅宗 孝明皇帝 元詡 510年528年 515年528年 熙平 516年518年 定陵
神龜 518年520年
正光 520年525年
孝昌 525年527年
武泰 528年
元氏名不詳
(為孝明帝女,即位1天後廢黜)
528年-? 528年
(僅1天)
武泰
(未改元)
528年
元釗 526年528年 528年 武泰
(未改元)
528年
彭城武宣王
(宣武帝元恪諡)
元勰 473年508年
肅祖
(孝莊帝元子攸追尊)
文穆皇帝
(孝莊帝元子攸追諡)

(節閔帝元恭追廢帝號)
彭城武宣王
(節閔帝元恭追廢帝號,復諡)
孝宣皇帝
(孝莊帝元子攸追諡)
元劭 528年
武懷皇帝
(廢帝元朗諡)
元子攸 507年530年 528年530年 武泰
(未改元)
528年 靜陵
建義 528年
敬宗
(孝武帝元修尊上廟號)
孝莊皇帝
(孝武帝元修改諡)
永安 528年530年
元曄
(廢為東海王)
532年 530年531年 建明 530年531年
廣陵惠王 元羽
(節閔帝元恭追尊皇帝,稱「先帝」)
471年501年
節閔皇帝
西魏追諡)
元恭 498年532年 531年532年 普泰 531年532年
元朗
(廢為安定王)
513年532年 531年532年 中興 531年532年
廣平武穆王
(孝明帝元詡諡)
元懷 488年517年
武穆皇帝
(孝武帝元修追諡)
孝武皇帝
西魏諡)
元修
(一說元脩)
510年534年 532年534年 太昌 532年 雲陵
永興 532年
永熙 532年534年

藩王

[編輯]

延伸閱讀

[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宋書/卷95》,出自沈約宋書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南齊書·卷57》,出自蕭子顯南齊書

參考文獻

[編輯]

引用

[編輯]
  1. ^ 司馬光. 资治通鉴. : 卷140 [2016-09-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4). 
  2. ^ 徐俊. 中国古代王朝和政权名号探源. 湖北武昌: 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0年11月: 152–155. ISBN 7-5622-2277-0. 
  3. ^ 傅樂成 主編;鄒紀萬 著《中國通史 魏晉南北朝史》,2009年,九州出版社,第96頁;ISBN: 9787510800597。
  4. ^ 東魏、西魏及北齊、北周 (中國國家博物館)[永久失效連結]
  5. ^ 趙翼二十二史劄記》卷14 保太后:「後魏自道武創例,立太子則先殺其母,以防母后預政,自是遂著為令,而帝即位皆無太后,於是轉奉保母為太后。」
  6. ^ 李憑《北魏文成帝初年的三後之爭》
  7. ^ 鄒紀萬《中國通史:魏晉南北朝史》,182頁,九州出版社,2009年
  8. ^ 8.0 8.1 《魏書》食貨志
  9. ^ 《資治通鑑》第一百三十六卷
  10. ^ 萬繩楠(2006)《陳寅恪魏晉南北朝講演錄》 第十七篇 《六鎮問題》,貴州人民出版社,232頁
  11. ^ 《魏書》二八《劉潔傳》:「郡國之民雖不征討,服勤農桑,以供軍國,實經世之大本,府庫之所資。」
  12. ^ 萬繩楠(2006)《陳寅恪魏晉南北朝講演錄》 第十七篇 《六鎮問題》,貴州人民出版社,230頁
  13. ^ 藝術與建築索引典—北魏[永久失效連結] 於2011 年4 月1 日查閱
  14. ^ 魏收. 《魏書‧卷二‧太祖紀第二下》. 永興二年九月甲寅,上諡宣武皇帝,葬於盛樂金陵,廟號太祖。泰常五年,改諡曰道武。 
  15. ^ 魏收. 《魏書‧卷七下‧高祖紀第七下》. 上諡曰孝文皇帝,廟曰高祖。五月丙申,葬長陵。 

研究書目

[編輯]
中國朝代:中國北方地區政權
前朝
五胡十六國
北朝 ·
(獨立自前秦,繼承代國)
386年2月20日—534年11月8日
後朝
北朝 · 東魏
北朝 · 西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