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江蘇歷史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江蘇地域是漢族誕生的搖籃之一,江蘇北部屬徐州,而南部屬揚州。三千年來,經濟文化都處於中國的前列。江蘇省會南京號稱六朝古都,十朝都會,做過十二個朝代的都城,一直被視為中華正朔。「無錫」作為吳文化的發源地,「蘇州」作為吳文化最為代表城市,名揚海外。而境內的揚州徐州在歷史上也曾經為各割據政權的首都。

名稱由來

[編輯]

清朝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江南省分為「江蘇(包括上海)」和安徽江蘇(包括上海)始建省,省名取江寧府與蘇州府名第一字為江蘇。這就是江蘇名稱的由來。

上古時期

[編輯]

在上古時代,江蘇遠離中原文化的中心陝西河南山西等,有着獨特的地域文化。黃淮、江淮一帶地區是古代淮夷部落的家鄉。蘇錫常地區屬跨湖橋-馬家浜-松澤-良渚-馬橋文化。(參見:跨湖橋文化馬家浜文化松澤文化良渚文化馬橋文化。)南京,鎮江地區屬湖熟文化

中國傳說歷史中的華夏始祖,五帝之一帝堯。傳說出生於三阿之南(今江蘇高郵縣西北或天長市高郵湖區附近)。[1]

周朝時,江蘇與中原地區的接觸增多,在江蘇南部興起了吳國 (定都姑蘇,今蘇州),是春秋五霸之一。後吳國為越國所滅。越滅吳後一度遷都琅玡,後因琅玡被齊國攻破,遷都姑蘇(今蘇州市)。

春秋戰國

[編輯]

春秋末期,吳國在吳王壽夢在位時成為強國,在前484年擊敗位於今天山東的北方強國齊國,稱霸中原。前473年,吳國被位於今天浙江北部的越國所滅,前306年,越國又被西面的強國楚國所擊敗,最終越國為秦國在前222年所消滅,形成統一的中國。

漢朝江蘇省的縣
隸屬 今天位置
吳縣 會稽郡 蘇州市
婁縣 會稽郡 崑山附近
無錫 會稽郡 無錫市
毗陵 會稽郡 常州市
曲阿 會稽郡 丹陽市
丹徒 會稽郡 鎮江市附近
陽羨 會稽郡 宜興附近
秣陵 丹陽郡 南京附近
胡孰 丹陽郡 南京附近
江乘 丹陽郡 南京附近
句容 丹陽郡 句容
溧陽 丹陽郡 溧陽附近
廣陵 廣陵國 揚州附近
江都 廣陵國 揚州附近
高郵 廣陵國 高郵
平安 廣陵國 寶應附近
海陵 臨淮郡 泰州
淮陰 臨淮郡 淮安附近
淮浦 臨淮郡 漣水
射陽 臨淮郡 建湖附近
鹽瀆 臨淮郡 鹽城

秦朝,西楚與漢朝

[編輯]
  • 漢初在江浙一帶設立同姓諸侯國荊國,後「上患吳會稽之輕憚」(漢高祖劉邦害怕吳地、會稽的人不服從他的皇權),於是派遣劉濞為吳王,統治(或者說鎮壓)今江蘇淮河以南和浙江大部分地區。(實際上劉濞統治會稽郡、丹陽郡、廣陵郡的大部分地區)然而劉濞狼子野心,後來他發動七國之亂,其叛亂失敗後逃往位於今浙江省溫台地區的東甌國,然而東甌懼於漢朝壓力殺了劉濞,劉濞的兒子又逃往位於今福建省的閩越國(東越國),並且鼓動閩越王進攻曾殺害他父親的東甌。後東甌為閩越所滅,漢朝幫助東甌移民遷於江淮之間的廬江郡(今屬安徽)。
  • 漢朝的江蘇絕大部分屬於2個: 長江以北屬徐州刺史部,長江以南屬揚州刺史部。今江蘇北部設有楚國4縣(都城在今徐州)、泗水國2縣(都城在今泗陽附近)、廣陵國4縣(治所在今揚州附近)、臨淮郡18縣(治所在今泗洪附近)、東海郡13縣(治所在今山東郯城)、琅邪郡(治所在今山東諸城)贛榆縣。揚州刺史部(非今日之揚州市)包括江蘇南部、安徽大部、浙江、江西和福建,在今江蘇南部設有會稽郡7縣(治所在今蘇州)和丹陽郡5縣(治所在今安徽宣城)。

六朝

[編輯]

三國時期,江蘇南部屬吳國 (222年-280年)。中部及北部屬曹魏。317年,西晉遭受外族侵略,漢族權貴逃亡到江南,在建康(今南京)先後建立起東晉和隨後的4個朝代 (南朝,420年-589年)。江北地區則成為南北進行拉鋸戰的場所,時而屬於南方,時而又屬於北方。

隋唐

[編輯]

589年隋朝滅,重新統一南北,並完成了貫通南北的大運河。隋代起初對南朝遺民採取高壓政策,包括蘇南地區在內的南方許多地區出現了蕭條景象,後來經過南方地主的鬥爭,隋朝終於採取了比較溫和的南方政策,使得蘇南及其他原陳朝統治的長江以南地區出現了復甦的景象。但六朝舊都建康在戰爭中受破壞過於嚴重,整個唐代不見起色,加上晚唐建康處於淮南、浙西、宣歙三大藩鎮交界之處,很容易受到戰爭的破壞,直到南唐立國江寧,南京城才開始恢復六朝盛事。

在隋末大亂中,軍閥沈法興先破壞了揚州城,然後攻入江南,對江南經濟造成不小的破壞。其勢力最遠曾到達杭州

唐朝(618年 – 907年) 是中國第二個黃金時代。唐代皇室糧食供應需要依靠江南,唐王朝規定每年二月江南運糧船集中於揚州,於是揚州成為中國最著名的商業城市。江蘇省長江以南部分屬江南東道,長江以北、淮河以南部分屬淮南道,淮河以北屬河南道。 晚唐中國出現嚴重的藩鎮割據問題,江蘇也長期出現了淮南節度使(駐地揚州)和浙西觀察使(駐地鎮江)之間的對立和衝突。

附郭縣
蘇州 吳縣 長洲縣 常熟縣 崑山縣 嘉興縣 海鹽縣
常州 武進縣 晉陵縣 無錫縣 義興縣 江陰縣
潤州 丹徒縣 曲阿縣 延陵縣 金壇縣 江寧縣 句容縣
揚州 江都縣 江陽縣 揚子縣 六合縣 海陵縣 天長縣 高郵縣
楚州 山陽縣 淮陰縣 鹽城縣 安宜縣 盱眙縣
泗州 臨淮縣 徐城縣 漣水縣 下邳縣 宿預縣 虹縣
海州 朐山縣 東海縣 沭陽縣 懷仁縣
徐州 彭城縣 豐縣 沛縣 蕭縣 滕縣 符離縣 蘄縣

五代、楊吳、南唐和吳越

[編輯]

五代、楊吳、南唐和吳越都是晚唐藩鎮割據的產物。其時今江蘇省淮河以北大部分地區屬五代,今蘇州地區屬吳越,其餘地區屬楊吳和南唐。892年,淮西(今屬安徽)人楊行密揚州建立吳國,937年徐州人李昪代楊吳自立,建立南唐,定都江寧。吳越的建立者錢鏐因鎮壓黃巢流寇有功,受到唐朝統治者的嘉獎,因而成為浙東軍閥。976年,宋朝大軍攻入江寧,同時吳越軍隊攻入常州,淮河以南最後一個阻礙宋朝統一的政權——南唐滅亡。

宋朝

[編輯]

宋朝(960年-1279年) 時,富裕商人階層和新興的市場經濟得到發展,蘇州江寧等主要城市成為新興商業中心,成為富裕的代名詞。

北宋在今江蘇省長江以南部分置兩浙路(上海和浙江省杭嘉湖地區同屬這一路),今南京地區屬江南東路,長江以北大部分屬淮南東路。 今天徐州地區屬於南京應天府所在的京東西路

1127年,女真族的金國征服了華北等漢族地區北部,流經江蘇北部的淮河,成為北方的金國和南方的南宋的邊界線。京東西路被撤銷,淮南東路江南東路兩浙西路仍然存在,在邊界有了微調。

府、州、軍 附郭縣
江寧府 江寧縣 上元縣 句容縣 溧水縣 溧陽縣
蘇州 吳縣 長洲縣 常熟縣 吳江縣 崑山縣
常州 武進縣 晉陵縣 無錫縣 宜興縣 江陰縣
潤州 丹徒縣 丹陽縣 金壇縣
揚州 江都縣 天長縣
楚州 山陽縣 淮陰縣 鹽城縣 寶應縣
真州 揚子縣 六合縣
泰州 海陵縣 興化縣 如皋縣 泰興縣
通州 靜海縣 海門縣
泗州 盱眙縣 臨淮縣 招信縣
海州 朐山縣 東海縣 沭陽縣 懷仁縣
徐州 彭城縣 豐縣 沛縣 蕭縣 滕縣
淮陽軍 下邳縣 宿遷縣
高郵軍 高郵縣 /
漣水軍 漣水縣 /

元朝

[編輯]

13世紀末,蒙古人控制了漢地全境。元朝初期,江蘇屬江淮行省;後化江而治理,長江以南與浙江福建皖南同屬江浙行省,長江以北與皖北湖北河南同屬河南江北行省

元 河南江北行省,江浙行省統治下的江蘇

明朝

[編輯]

1368年,洪武皇帝(朱元璋)建立漢族明朝,趕走了佔據漢地的蒙古人,起初定都南京。今天整個江蘇省和安徽省的各府和直隸州直屬中央,稱為直隸,後改南直隸;在後來的江蘇省境內共設有7個府,其中位於江南的有5個:應天府(南京)、蘇州府、松江府、常州府和鎮江府;位於江北的只有2個:揚州府和淮安府。

1421年,永樂皇帝(朱棣)遷都北京。此後南北兩京和兩直隸並立200多年,江蘇南部蘇州等地,由於繁榮的紡織工業繼續成為全中國的經濟中心,以及工業化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地方,大小市鎮星羅棋佈,地價之高、賦稅之重名列全國之首。同時這一帶的文化水準也是全國最高的,產生的狀元人數在全國科舉考試中長期穩佔一個很大的比重(清代的數字是全省佔40%,蘇州府佔20% ),對全國的文化性格和審美趣味帶來深遠的影響。揚州淮安2座府城因為是京杭大運河漕運(南方糧食運往京城)和食鹽貿易的控制點,因而名列中國長江以北少數幾個最繁榮的城市之中。

附郭縣 散州、廳
應天府 江寧縣 上元縣 / 句容縣 溧水縣 高淳縣 溧陽縣 江浦縣 六合縣
蘇州府 吳縣 長洲縣 太倉州 常熟縣 吳江縣 崑山縣 嘉定縣 崇明縣
松江府 華亭縣 / 上海縣 青浦縣
常州府 武進縣 / 無錫縣 宜興縣 江陰縣 靖江縣
鎮江府 丹徒縣 / 丹陽縣 金壇縣
淮安府 山陽縣 海州 邳州 清河縣 鹽城縣 安東縣 桃源縣 宿遷縣 睢寧縣 沭陽縣 贛榆縣
揚州府 江都縣 通州 泰州 高郵州 儀真縣 寶應縣 興化縣 如皋縣 泰興縣 海門縣
徐州直隸州 / / 豐縣 沛縣 碭山縣 蕭縣

清朝

[編輯]
清朝江蘇省共用1個縣城的縣份
清朝的縣份 2006年政區
吳縣長洲縣元和縣 蘇州市市轄區
常熟縣昭文縣 常熟市
吳江縣震澤縣 吳江市
崑山縣新陽縣 崑山市
太倉直隸州鎮洋縣 太倉市
華亭縣婁縣 上海市松江區
無錫縣金匱縣 無錫市市轄區
武進縣陽湖縣 常州市市轄區
宜興縣荊溪縣 宜興市
江寧縣上元縣 南京市市轄區(江南部分)
江都縣甘泉縣 揚州市市轄區、江都市

1645年,滿族清朝軍隊攻佔揚州南京,俘虜南明弘光皇帝,隨即將南直隸改為江南省,最初設一位江南布政使司(駐江寧府),以及三巡撫(江南巡撫鳳廬巡撫操江巡撫)。根據康熙年間的《大清會典》,布政使為一省之長。因此江南布政使的到任,可以認為江南省成立。清軍在揚州江陰嘉定等地遭到激烈的抵抗,發生了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等慘劇。

順治十八年,江南布政使分為兩位,分駐江寧府蘇州府。右布政使轄寧、鎮、蘇、松、常,左布政使轄餘下地方。然這兩位布政使仍冠以「江南」頭銜,所以不可能認為江南分省。[2]

康熙五年,江南右布政使增領揚州府淮安府徐州,左布政使則相應減少。因此左、右兩布政使轄境已經和現在安徽江蘇兩省十分接近。康熙六年,左、右布政使分別改為安徽布政使江蘇布政使(這是「安徽」、「江蘇」這兩個省名出現之始),依然分駐江寧府蘇州府,但江寧府本身屬於江蘇布政使轄境。此後,清代典籍裏面「安徽」、「江蘇」出現次數逐漸增加,但「江南省」字眼仍十分常見。康熙朝也並未有記載「分省」。所以這裏的兩個布政使轄境還只是兩省的雛形罷了。另外,康熙二十九年,分定江南、浙江洋汛嵊泗地域劃歸江南省江蘇布政使司崇明縣

乾隆二十五年,安徽布政使江寧府前往安慶府。同時,江蘇布政使一分為二——江寧布政使(駐江寧府)和江蘇布政使(駐蘇州府)。江蘇省境內形成了一巡撫兩布政的格局。不過,從清朝中期開始,巡撫逐步取代了布政使成為一省之長,所以江蘇內部分兩個布政的情況並不被認為是「分省」,畢竟名義上還有「江蘇巡撫」統轄坐鎮。至此江蘇、安徽兩省官僚體系完全定型,在清代文獻中出現頻率逐漸高過「江南」的頻率,因而坐實了分省的事實。

在清代,江蘇巡撫駐紮在蘇州安徽巡撫駐紮在安慶,在南京則設有節制江蘇、安徽、江西三省的兩江總督。江蘇、安徽兩省的鄉試,則始終共用同一個江南貢院(在南京)。1780年以前,管理安徽民政的安徽布政使也長期寄駐在南京,1780年安徽布政使遷往安慶以後,在南京另設江寧布政使一職,管理江寧(南京)、揚州、淮安、徐州4府和通州、海州2直隸州。江蘇學政駐紮在江陰。另外在淮安府城駐紮有漕運總督,府城西北15千米處的清江浦(今淮安市主城區)則駐紮有南河總督(江南河道總督)。兩淮鹽運使駐紮在揚州,負責管理在全國具有重要影響的兩淮鹽場,規定的銷區包括長江中游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4省(稱為「揚子四岸」)、河南省南部、江蘇省江寧府以及長江以北各府;不過蘇州、松江、常州、鎮江四府的鹽則來自浙江餘姚、岱山,上海松江等地,鹽商的店牌也由駐地杭州的巡撫鹽漕部院兩浙江南鹽運使司頒發[3]

清代江蘇省在沿海地區增設了3個直隸州:太倉直隸州通州直隸州南通)和海州直隸州,並將徐州由直隸州升為徐州府。由於人口大量增加,江蘇南部許多縣都一分為二,造成許多2個縣共用1個縣城的情況(民國以後消失),蘇州城內甚至同時有3個縣的縣衙:吳縣長洲縣元和縣,為全國唯一的特例。

1840年代,江蘇開始受到西方的影響。1843年,江蘇東南部原來一個不知名的小城市上海根據《南京條約》被闢為通商口岸,以後又設立了上海公共租界上海法租界,迅速發展成貿易、金融和國際化的大都會,到20世紀初已經擁有數百萬人口,在1927年,終於正式脫離江蘇成為獨立的院轄市。鎮江蘇州也分別設立了英租界日租界,其規模較小,其中鎮江租界曾經一度較為繁盛,拉動城市向西擴展。

晚清時期,江蘇南部受到太平天國(1851年 – 1864年,發源於遙遠的廣西,擾亂大半個南中國的基督教異端教派,1853年定都南京,改名天京)的重創,強烈影響達十餘年之久,蘇州的經濟中心地位被當時的新興城市上海取代[4]

1864年7月,曾國藩曾國荃湘軍攻破天京後縱火殺掠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創所所長郭廷以在其所著《近代中國史綱》引趙烈文《能靜居日記》記載曾國荃率湘軍攻入南京城後的情景:「湘軍『貪掠奪,頗亂伍。中軍各勇留營者皆去搜括』,……『沿街死屍十之九皆老者。其幼孩未滿二、三歲者亦被戳以為戲,匍匐道上。婦女四十歲以下者一人俱無(均被虜),老者負傷或十餘刀,數十刀,哀號之聲達於四方。』凡此均為曾國荃幕友趙烈文目睹所記,總計死者約二、三十萬人(死亡人數有爭議)。」[5][6][7][8][9]

附郭縣 散州、廳
江寧府 江寧縣 上元縣 / 句容縣 溧水縣 高淳縣 江浦縣 六合縣
蘇州府 吳縣 長洲縣 元和縣 / 常熟縣 昭文縣 吳江縣 震澤縣 崑山縣 新陽縣
松江府 華亭縣 婁縣 川沙廳 上海縣 青浦縣 金山縣 南匯縣 奉賢縣
常州府 武進縣 陽湖縣 / 無錫縣 金匱縣 宜興縣 荊溪縣 江陰縣 靖江縣
鎮江府 丹徒縣 / 丹陽縣 金壇縣 溧陽縣
淮安府 山陽縣 / 清河縣 鹽城縣 阜寧縣 安東縣 桃源縣
揚州府 江都縣 甘泉縣 泰州 高郵州 儀徵縣 寶應縣 興化縣 東台縣
徐州府 銅山縣 邳州 宿遷縣 睢寧縣 豐縣 沛縣 碭山縣 蕭縣
太倉直隸州 鎮洋縣 / 嘉定縣 寶山縣 崇明縣
通州直隸州 / / 如皋縣 泰興縣
海州直隸州 / / 沭陽縣 贛榆縣
海門直隸廳 / / /

中華民國

[編輯]

辛亥革命及中華民國建立

[編輯]

宣統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南方各省紛紛宣佈獨立。九月十三日(11月3日),上海起義並宣佈獨立,於3天後成立滬軍都督府;十五日(11月5日),江蘇巡撫程德全在蘇州宣佈獨立,並於當日建立江蘇都督府。十月十二日(12月2日),江浙聯軍攻克南京,江蘇都督府遷往南京。在此之前,松江、無錫、鎮江、嘉定、南通、揚州、徐州、江寧等地相繼建立軍政分府及都督府。

民國元年(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孫中山在此宣誓就任臨時大總統。1月9日,江蘇都督府遷回蘇州。此後廢鎮江都督府,置江北都督、徐州軍政長,為江蘇都督府的軍政分府。滬軍都督府改置為民政等廳。臨時政府北遷之後,江蘇都督府再次遷往南京。11月19日,置江蘇民政長,為全省民政長官。12月,軍民分治,省行政公署成立。

不久,袁世凱竊取了革命勝利的成果,於2月15日,被參議院選為臨時大總統,隨後孫中山正式宣佈解除自己臨時大總統職務,臨時參議院決定將政府遷往北京,是年3月,臨時政府北遷之後,袁世凱就此篡奪了中華民國最高權力,開始他的黑暗統治。袁在4月軍事會議,制定全國裁軍計劃,要求第一步把全國軍隊裁減一半。袁任命黃興為南京留守處留守,主要目的就是想利用黃興替他遣散軍隊,而黃竟以為建設時期已到,通過民主方式即可約束袁氏,因而大刀闊斧地在同盟會勢力所及的江南地區積極裁軍,如南京附近的革命軍隊,僅兩個月時間就三去其二,只編成3個師。因而在袁世凱準備以武力消滅革命黨人之時,革命黨人就已處於極度不利的境況之中。

反袁起義

[編輯]

民國二年(1913年)初,由同盟會聯合其它團體組成的國民黨在第一屆國會選舉中取得了壓倒多數的席位,國民黨代理理事長宋教仁準備着手組織內閣時,於3月25日在上海火車站遇刺身亡。孫中山由日返滬,商討對策,堅決主張對袁世凱進行討伐,但黨內意見極不統一,黃興等人以為軍事上不足與袁世凱抗衡,因而主張法律解決,黨內只有李烈鈞等少數人支持孫中山的意見,4月和5月,國民黨曾在上海兩次召開秘密會議,但未能統一意見,做出決策。而此時袁世凱則於4月26日與五國銀行團簽定2500萬英鎊的借款協定事之後,立即準備對國民黨進行討伐。北洋軍兵分二路,東路由第2軍軍長馮國璋率第4、5兩師及張勳雷振春倪嗣沖等部由津浦路與河南向南京、安徽進迫,另派海軍由鄭汝成率領在上海登陸,搶佔上海製造局。在部署基本就緒之後,於6月撤免李烈鈞胡漢民柏文蔚等都督職。孫中山見戰爭迫在眉睫,不顧黨內反對意見,毅然決定發動討袁戰爭。在7月12日李烈鈞發佈討袁檄文及通電後,原不贊成武力討袁的黃興,因遭到黨內激進派的責難,自告奮勇赴南京,與李烈鈞互為回應,於15日宣佈討袁,被推為南京討袁軍總司令。隨後,安徽、湖南、廣東、福建、四川等省也先後宣佈獨立。袁世凱於7月23日宣佈通緝孫中山。

江蘇方面,江蘇討袁軍冷遹的第3師駐守徐州,與北洋軍張勳等部在利國驛一帶激戰,互有進退,後因北洋軍兵力增加,而討袁軍中則有部隊被北洋軍策反,致使戰線崩潰,7月24日放棄徐州。原計劃前線各軍在臨淮關設防再守,但後因江西及徐州戰事失利,軍心渙散,各師相繼自行撤退,馮國璋即率北洋第2軍很快渡江,黃興於萬不得已中一走了之。駐守南京的革命軍在沒有領導和統一指揮下,進行了天堡城保衛戰,人自為戰,血戰20餘天,至9月11日,終因兵力懸殊,南京失守。上海方面,陳其美於7月22日率蔣中正劉福彪等部進攻北洋軍盤踞的上海製造局,但久攻未下,被迫撤退。居正鈕永鍵防守的吳淞炮台,在北洋海軍的攻擊之下,堅持到8月13日終於失守。其他各省,或敗或降,江南基本上落入袁氏之手。大批革命黨人慘遭殺害,孫中山、黃興等人被迫流亡日本。

民國四年(1915年)12月,雲南護國軍起義反袁,隨着北洋軍全線崩潰及各省紛紛宣佈獨立,使袁遭到沉重打擊。民國五年(1916年)6月6日,袁世凱去世。

江浙戰爭

[編輯]

袁世凱死後,全國陷入軍閥割據狀態,江蘇此時為直系軍閥馮國璋的勢力範圍。這一時期,江蘇的民族工商業迅速崛起,無錫南通常州紡織工業得到較大發展。民國元年(1912年)到十四年(1925年)之間,津浦鐵路隴海鐵路陸續通車,徐州作為鐵路樞紐,再度成為一個重要城市。

直系軍閥獨攬北京政權以後,咄咄逼人,不可一世。各種反直勢力深感壓力,民國十三年(1924年)9月,孫中山、張作霖、段祺瑞正式組成反直同盟,雙方又在尋找新的戰機。浙江督軍盧永祥和松滬護軍使何豐林原為皖系,而江蘇督軍齊燮元為直系將領,直系千方百計想將上海和浙江劃入自己勢力範圍,因而此一戰勢不可免。9月,齊燮元藉口盧永祥收容了直系軍閥孫傳芳擊敗的福建皖系臧致平楊化昭部隊,向盧發動進攻,戰端即開。直系為打敗盧永祥,動員了蘇、皖、閩、贛、鄂、6個省的直軍共5個師5個旅,共4萬多人,由齊任總司令,分路向上海、長興等地發動進攻。盧永祥則將其所屬部隊及從福建退入浙江的皖軍組成淞滬聯軍與之對抗。9月3日,兩軍在黃渡相遇,戰爭爆發。上海為兩軍爭奪焦點,因而雙方均將主力集中於淞滬周圍,反復激戰於黃渡、安亭、瀏河、南翔、羅店、青浦、嘉定之間。後孫傳芳率部由閩入浙,防守仙霞嶺的盧軍一部倒戈,浙江戰場激變,盧永祥被迫放棄浙江。9月25日孫傳芳進入杭州。之後,齊燮元指揮各路直軍全力進攻淞滬,掃清上海週邊,直抵龍華。10月3日、盧永祥通電下野,14日齊燮元軍隊進佔上海,江浙戰爭結束。

民國十四年(1925年)10月,在浙江的直系軍閥孫傳芳自任浙、閩、皖、贛、蘇五省聯軍總司令,分兵進攻奉系軍閥。奉軍為縮短戰線保存實力,將部隊從上海、南京一帶撤至徐州,從此東南五省成為孫傳芳的勢力範圍。

北伐戰爭

[編輯]

民國十五年(1926年)7月,國民革命軍在廣州誓師北伐,在兩湖擊敗吳佩孚取得勝利之時,準備在江西開闢新的戰場,實現消滅孫傳芳的戰略目標。8月下旬,孫傳芳在南京召開軍事會議,決定從蘇、浙、皖抽調兵力,組成援贛軍,任命盧香亭為總司令,率兵進入江西,孫傳芳隨後趕赴江西親自督戰。11月上旬北伐軍進入南昌,孫傳芳潛逃南京。孫傳芳在江西戰場投入的10萬兵力,絕大部分被北伐軍殲滅,動搖了孫在東南五省的統治。

在北伐軍取得重大勝利之時,奉系軍閥張作霖決定出兵援助孫傳芳及吳佩孚。民國十六年(1927年)1月7日,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在南昌召開軍事會議,決定即先攻取浙江、淞滬,消滅孫傳芳主力,然後合攻南京。北伐軍編為3路,東路由何應欽任總指揮,白崇禧為前敵總指揮,以第一軍為主,轄6個縱隊,分2路由贛東和閩北進攻浙江,奪取杭州、上海。2月下旬,北伐軍在浙江戰場取得勝利之後,立即進軍蘇、皖,攻取滬、寧,以東路軍的第1、2、3縱隊沿滬杭線進攻上海,第4、5、6縱隊及中路軍的第二軍進攻蘇、錫、常一帶,兩路協同圍殲浙滬之敵,而後與江右軍會攻南京。此時孫傳芳將餘部2萬餘人全都佈署在上海周圍的松江、青浦、蘇州一線,準備決戰到底。直魯軍也派萬餘人分赴上海、松江、南京、鎮江等地助戰。3月13日,兩軍在蜀山、張諸、溧陽一帶展開激戰,14日北伐軍攻克張諸、蜀山、宜興,佔領溧陽,至20日,各縱隊分別佔領滬寧線上黃村、奔牛、呂城、常州、丹陽等地,切斷上海與南京的聯繫。北伐軍此時重新佈署,東路軍由白崇禧率領第1、2、3縱隊進攻上海,第4、5、6縱隊配合,主力進攻松江之敵。北伐軍與直魯軍激戰兩晝夜,於3月21日奪取松江,上海門戶已開。何應欽即命各部向上海進攻,第一師攻佔龍華,第二十六師至梅家街,第二十一師進佔蘇州,海軍進攻吳淞,上海已為北伐軍四面合圍。3月21日上海工人在國民黨鈕永建和共產黨周恩來等領導下,發動第三次武裝起義,佔領了除租界以外的上海市區,並建立起一支2700人的工人糾察隊。3月22日,白崇禧率部進入上海。

3月20日,中路軍的程潛命包圍南京的各部隊向南京週邊各據點發起猛攻,經過3日激戰,陸續攻克陶鎮、秣陵關、龍都鎮、江寧鎮,直逼南京近郊。何應欽所率東路軍也到達鎮江。3月23日,程潛下令總攻南京,當天即突入南京城,孫軍與直魯軍倉惶潰逃,北伐軍俘虜4000餘名,繳槍300餘枝,炮百門,奪取南京。

蔣介石控制東南五省及寧、滬等地後,即與帝國主義和江浙財閥攜手,準備發動清黨行動,消滅共產黨,建立其自己的獨裁統治。4月12日,蔣介石在上海對共產黨人和工人群眾進行大屠殺。事後,親共的汪精衛武漢國民政府在4月15日於武漢召開的國民黨中央第二屆常委會第七次擴大會議,嚴厲聲討蔣介石並決定開除其黨籍,免去其本兼各職4月18日,蔣介石在南京成立國民政府,和武漢國民政府對立,是為「寧漢分裂」。

南京十年

[編輯]

民國十六年(1927年)4月,蔣介石南京建立中央政府,定南京為首都。民國十七年(1928年)東北易幟後,中華民國在名義上完成了統一。並在10年之內,同時進行了一些現代化建設,包括修建了早期的公路網。國民黨政府正式定都南京後,進行了大規模的首都建設。南京和上海脫離江蘇省成為獨立的院轄市,江蘇的省會則於民國十八年(1929年)遷往鎮江

抗日戰爭

[編輯]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7月全面爆發的抗日戰爭中斷了中華民國的黃金時代。在國民黨軍消極抵抗及日軍的狂轟濫炸下,使得滬寧鐵路沿線的鎮江、無錫、蘇州等城市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12月13日,南京陷落,3個月之久遭受日軍殘酷的南京大屠殺滬寧鐵路沿線的鎮江、無錫、蘇州等城市的商業區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鎮江陷落以後,國民黨江蘇省會遷往蘇北。南京成為中國東部淪陷區汪精衛政權的偽都。汪精衛政權在蘇州設偽江蘇省政府,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曾以徐州為中心設立了偽淮海省。抗戰期間,共產黨的新四軍則在江蘇北部的農村地區立足,在鹽城設立軍部,創建了蘇南、皖南、皖中和豫東等抗日根據地,部隊發展到2.5萬人,為敵後抗日游擊戰奠定了基礎。到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戰爭結束時,部隊發展到40萬人。新四軍收復了清江浦(淮陰),作為蘇皖邊區政府的首府。

全面內戰

[編輯]

戰後,國民黨政府從重慶還都南京,而中國共產黨則控制了部分蘇北地區。11月30日,在淮安成立蘇皖邊區政府。不久,國民政府依持其軍事上的優勢,企圖一舉消滅立足於東北華北的中國共產黨政權。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7月,國軍調集重兵向蘇中和蘇北的新四軍駐地發動進攻。解放軍在華東司令員粟裕的指揮下,對國軍發起蘇中戰役,與國軍激戰到12月底,國軍攻佔了蘇北全部城鎮,解放軍被迫退出蘇北。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1月遼瀋戰役後,國民政府為了避免徐州部隊重蹈東北部隊全軍被殲的覆轍,決定將主力收縮到津浦路的徐州至蚌埠段兩側,採取攻勢防禦,以阻止解放軍南下。必要時將放棄徐州,憑藉淮河進行抗擊,以確保南京、上海的安全。同年底,國軍、解放軍在徐州附近一帶進行的淮海戰役,解放軍殲滅了國民黨軍近60萬大軍,並攻佔了長江長江中、下游以北的廣大地區。淮海戰役的勝利,使國民政府在華東、中原戰場上的主要兵力喪失殆盡,首都南京及金融中心上海處於人民解放軍的直接威脅之下。同時,由於此戰國軍黃埔軍系損失大半,造成蔣介石在國民政府內之地位動搖,以李宗仁白崇禧為首的之桂系藉此對他攻擊,使蔣介石於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1月底被迫引退,由李宗仁代理總統職權。

到了同年4月,國民政府拒絕在國內和平協議上簽字,國、共雙方和談宣告破裂。人民解放軍發動渡江戰役,迅速渡過長江,佔領江陰要塞,並攻陷國民政府首都南京,國民政府南遷至廣州。同月23日,人民解放軍進入鎮江。

中華人民共和國

[編輯]

毛澤東時期

[編輯]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定都北京。建國初江蘇省曾分設蘇北行署蘇南行署,1953年蘇北行署蘇南行署南京直轄市合併,成立江蘇省,省會南京。 與安徽省的省界有小幅的調整:盱眙縣和泗洪縣劃歸江蘇,作為交換,江蘇徐州的蕭縣碭山縣劃給了安徽。但這又使得歷史上長期隸屬於揚州的天長縣成為伸入江蘇境內的一個鍥子。

改革開放後

[編輯]

1980年代,江蘇南部就以鄉鎮企業著稱。但鄧小平經濟改革起初的熱點集中在南部海岸的廣東省,迅速將江蘇拋在後面。

1990年代開始,以上海為中心的長江三角洲地區得到重視,江蘇南部與上海聯繫緊密的兩個城市蘇州無錫發展迅速,國內生產總值均超過省會南京,名列全國十強。而南京經濟總量大約在全國15名上下。 蘇南形成了常錫一帶的民營重工業,蘇州地區的民營紡織業和民營水產養殖業,與上海、浙江一起形成了民營產業中心,這是一個同廣東珠三角地區並列的中國兩大民營經濟中心。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蘇南民營經濟的迅速崛起是近30年來蘇南經濟轉型和發展的最關鍵因素。

以南京老市區的江南部分為代表,南京作為省會城市和華東第二大中心城市,集中江蘇省內的重大國有項目;目前蘇州市區(不含崑山五個縣級市)的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以及一般預算地方財政收入已經逼近南京主城[10]

共和國建立後主要領導人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帝堯傳說出生於三阿之南 Archive.is存檔,存檔日期2013-01-01
  2. ^ 顺治、康熙时期. [2017-0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8-14). 
  3. ^ 常州市圖書館網上材料
  4. ^ 戴鞍鋼. 上海开埠与江南城镇格局演变. 《社會科學》. 2014-06-17, (1) [2020-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06). 
  5. ^ 中共南京市委. 黨史工作辦公室; 中共南京市委宣傳部. 南京百年风云, 1840-1949. 南京出版社. 1997: 70 [2021-08-18]. ISBN 978-7-80614-356-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01) (中文). 
  6. ^ 茹芝山房吟草. 廣西少數民族古籍叢書. 廣西人民出版社. 1993: 319 [2021-08-18]. ISBN 978-7-219-0258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01) (中文). 
  7. ^ 中国人的历史误读. "公民世紀"書系. 中國社會出版社. 2005: 226 [2021-08-18]. ISBN 978-7-5087-0716-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01) (中文). 
  8. ^ 中国历史大事编年. 中國歷史大事編年. 北京出版社. 1987: 576 [2021-08-18]. ISBN 978-7-200-0018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01) (中文).  |issue=被忽略 (幫助)
  9. ^ 中共南京市委. 黨史工作辦公室; 中共南京市委宣傳部. 南京百年风云, 1840-1949. 南京出版社. 1997: 70-71 [2021-08-18]. ISBN 978-7-80614-356-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01) (中文). 
  10. ^ 江蘇統計年鑑2006
  • 《史記·吳太伯世家》
  • 《史記·楚世家》
  •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 《史記·吳王濞列傳》
  • 《史記·東越列傳》
  • 《漢書·兩粵朝鮮西南夷列傳》
  • 《吳越春秋》
  • 《越絕書》
  • 江南文化之源——馬家浜文化(嘉興市圖書館網上資料)
  • 常州的鹽業(常州市圖書館網上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