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協定
此條目論述以部分區域為主,未必有普世通用的觀點。 (2022年9月11日) |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6年1月25日) |
根據巴黎協定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 | |
---|---|
起草完成日 | 2015年11月30日-12月12日 |
簽署日 | 2016年4月22日 |
簽署地點 | 聯合國總部大樓 |
蓋章日 | 2015年12月12日 |
生效日 | 2016年11月4日[1] |
生效條件 | 55個《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締約方批准/加入,且其溫室氣體排放量合計不少於全球總量的55% |
簽署者 | 195[2] |
締約方 | 197 |
保存處 | 聯合國秘書處 |
收錄於維基文庫的條約原文 | |
《巴黎協定》 |
《巴黎協定》(法語:Accord de Paris,英語:Paris Agreement,或譯巴黎協議)是由聯合國195個成員國(包括觀察員巴勒斯坦國及聖座)於2015年12月12日在2015年聯合國氣候峰會中通過的氣候協議;取代京都議定書,期望能共同遏阻全球暖化趨勢。[3]協議第二條指將通過以下內容「加強《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4]
- 把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制在工業革命前水準以上低於2℃之內,並努力將氣溫升幅限制在工業化前水準以上1.5℃之內,同時認識到這將大大減少氣候變遷的風險和影響。
- 提高適應氣候變化不利影響的能力並以不威脅糧食生產的方式增強氣候抗禦力和溫室氣體低排放發展。
- 使資金流動符合溫室氣體低排放和氣候適應型發展的路徑。
巴黎協定確定了明確目標,並針對可再生能源進行投資,同時將世界多數開發中的國家和地區納入,但這項協定對他們並無設定強制約束力,依照目前的框架下由各國自主推動,對於不遵守的情況只能透過每5年檢視減排成績,透過再談判的方式施壓,是否能夠達到目標充滿未知數[5]。
過程
[編輯]2016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171國在聯合國總部簽署《巴黎氣候協定》,創下單日最多國家簽署協議的紀錄。[6]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作為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特使出席簽署儀式,並代表中國簽署《巴黎協定》。
在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正式發表講話前,邀請一位來自坦尚尼亞的青年代表發言。這一程序的改變體現了氣候變化對人類未來將產生深遠影響的意義,並強調年輕一代在未來所肩負的責任。
2016年9月3日,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同美國總統巴拉克·歐巴馬、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浙江杭州共同出席氣候變化《巴黎協定》批准文書交存儀式,北京時間下午5時30分許,習近平和歐巴馬先後向潘基文交存中國和美國氣候變化《巴黎協定》批准文書。[7]
自然界的一項研究表明,截至2017年,沒有一個主要的工業化國家正在實施他們所設想的政策,並且沒有達到其承諾的減排目標,即使它們已經實現了所有成員承諾的總和(截至2016年)不會使全球溫度上升「遠低於2°C」。據環境規劃署稱,2016年11月的減排目標將導致溫度比工業化前水準高出3°C,遠高於巴黎氣候協議的2°C。
《巴黎協定》共29條,當中包括目標、減緩、適應、損失損害、資金、技術、能力建設、透明度、全球盤點等內容。
2017年6月1日,時任美國總統唐納·川普宣布美國將會退出巴黎協定,不過巴黎協定規定締約方在生效日期(即2016年11月4日)起的三年內不得退出[8],辦理退出手續也需要花費一年時間。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則強調中國政府會堅定履行協議的相關承諾,致力保護氣候。[9]
2019年11月4日,美國國務院發佈國務卿麥克·龐培歐聲明[10],美國正式啟動退出《巴黎協定》的程序[11],並通知聯合國啟動程序[12];根據規定,退出過程需一年時間。[13]2020年11月4日,美國正式退出《巴黎協定》。
2020年12月,環保與能源機構透露中國一帶一路計劃從辛巴威到印度尼西亞建造的數十家燃煤電廠的排放量將超過主要已開發國家,威脅到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數個環保和能源機構發表聯合聲明,指中國國有企業中資銀行仍繼續為煤炭項目提供融資。波士頓大學關於中國全球能源融資的資料庫顯示,在2000年至2018年期間,中國兩大國營銀行在海外能源項目上投資的2510億美元中,有23.1%用於煤炭項目。根據2015年簽署的巴黎氣候協議,中國將自己定位為氣候變化的領導者。9月,主席習近平主保證該國到2060年將實現碳中和。但是中國國有企業正在海外投資數十億美元用於煤炭發電,排除在中國國內碳中和計算之外。環保主義者表示,這使得巴黎協議將全球暖化幅度保持在2攝氏度以下的目標處於危險之中[14]。
2021年1月20日,美國總統喬·拜登簽署行政命令重返《巴黎協定》[15]。2021年2月19日,美國正式重返《巴黎協定》[16]。
成效
[編輯]《巴黎協定》生效後,地球暖化持續加速,2018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包括因土地利用變更而產生)達到553億噸二氧化碳當量,當中化石燃料使用和工業活動造成的排放達到375億噸二氧化碳當量,較2017年增長2%。[17]2019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包括因土地利用變更而產生)達到591億噸二氧化碳當量。[18]
根據聯合國氣候變化2022年10月發布的新報告顯示,雖然各國正在努力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但這些努力仍不足以將全球溫度在本世紀末限制在1.5攝氏度以內。根據現有承諾,到203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將比2010年增長10.6%。與去年預測的203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較2010年增長13.7%相比,這一數據有所改善。[19]。
參考文獻
[編輯]- ^ 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将于11月4日正式生效. 中新網. 2016-10-06 [2016-1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1).
- ^ Paris Agreement. United Nations Treaty Collection. 2016年4月22日 [2016年8月22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年8月21日).
- ^ 巴黎氣候峰會歷史性協議:全球升溫限2℃以內.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2015-12-13 [2017-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中文(臺灣)).
- ^ FCCC/CP/2015/L.9/Rev.1 (PDF). 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秘書處. [2015-12-1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5-12-15).
- ^ 達成氣候協定 抗暖化艱難工作才開始 | 重點新聞 | 中央社即時新聞 CNA NEWS. [2017-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02).
- ^ 不讓地球發燒 171國簽署巴黎氣候協議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17-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29).
- ^ 中美两国在G20开始前同步批准《巴黎协定》. 觀察者網. 2016-09-04 [2016-09-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19).
- ^ 美國正式通知聯合國將退出巴黎氣候協定. 2019-11-05 [2019-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9).
- ^ 李克强:中将履行巴黎气候协议·美若退出还有中国. 2017-06-02 [2019-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4).
- ^ 大島有美子. 米、パリ協定離脱の手続き開始 国連に通告. 日本經濟新聞. 2019-11-05 [2019-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04) (日語).
- ^ Drew Kann. US begins formal withdrawal from Paris climate accord. CNN. 2019-11-04 [2019-1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04) (英語).
- ^ 吳寧康. 美正式通知聯合國 退出巴黎氣候協定. 中央廣播電臺. 2019-11-05 [2019-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04) (中文(臺灣)).
- ^ 美國川普政府宣布 正式啟動退出巴黎協定程序. [2019-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1).
- ^ China's foreign coal push risks global climate goals. phys.org. [2020-1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9) (英語).
- ^ 環球網. 美媒:拜登上任后签署一系列行政令 重新加入世卫组织. finance.sina.com.cn. 2021-01-21 [2021-0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1).
- ^ 美国正式重返《巴黎协定》. [2021-0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0).
- ^ 2019年《排放差距报告》执行摘要 (PDF). unep.org. 2019 [2020-09-09].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10-25).
- ^ Emissions Gap Report 2020. 2020-12-09 [2020-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1).
- ^ UN Press Release. Climate Plans Remain Insufficient: More Ambitious Action Needed Now. United Nations Climate Change. [2023-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25).
外部連結
[編輯]- 巴黎協定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聯合國公約與宣言檢索系統
- 《巴黎协定》助力全球绿色经济. 經濟參考網 _ 新華社《經濟參考報》官方網站. [2017-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