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板印象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一张十八世纪时荷兰的图画,里头将亚洲、美洲及非洲的人描述成野蛮人,下方呈现的则分别是英国人、荷兰人、德国人和法国人。

刻板印象(亦称印刻作用,英语:stereotype),是一个社会学术语,专指人类对于某些特定类型人、事或物的一种概括的看法,看法可能是来自于同一类型的人事物之中的某一个个体给旁人的观感。刻板印象有分为正面以及负面的观感有先入为主的观念,并不能够代表每个属于这个类型的人事物都拥有这样的特质;每个人从小教育的观念以及生长环境也会影响人的观念,当遇到类似或相同的事情则会以自己的经历反映在某件事上,而造成意见有落差形成的刻板印象,不过另一方面,虽然有一个对49个文化进行的研究显示,民族性这种族群刻板印象,并不反映该社会成员的平均人格特质[1],但刻板印象有可能是准确的,一项研究显示,一些种类的刻板印象有著中至高度的准确性[2],而且一些研究和后续的研究,可能会一再证实某些刻板印象的准确性[3]

概说[编辑]

刻板印象的来源大多是因为个人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了解某个个体所致。例如说当我们看到长得魁梧、纹身,戴黑色太阳眼镜、脸孔吓人且穿著黑西装的壮汉,很可能会将他误认为黑社会人物。又例如某电影中,主角是一般社会大众印象下的坏人,则判定该电影为“歌颂罪恶”的影片。刻板印象爱好者容易先把世事标签化分类,再加以对目标物的种种现象归纳,支持其原先的刻板印象。例如一位正义英雄型人物因醉酒与自己伴侣以外的女性发生性行为,令对方怀孕并诞下私生子,应该是遭“奸人所害”。

刻板印象常常是相对负面的,不过刻板印象并非全是负面的,有些刻板印象是正面的,正面的刻板印象即所谓的“正面刻板印象”(Positive stereotype)。正面刻板印象可能造成正面或负面的影响。[4]

刻板印象一旦形成,若不客观理解,则很难加以改变,亦可能造成同类型人的困扰,即使是正面的刻板印象,如“亚洲人数理强”、“亚斯伯格症患者很擅长且适合搞电脑程式”等,都可能对当事人造成困扰和负面影响。[4]不过,出色的公共关系手法,可以改善当事人原先给标签的刻板印象,创造出第二印象,社会心理学又称之为“最后印象”,例如一位富翁一生对人对己都“节俭”,意想不到原来遗嘱指定,将遗产全数捐赠作慈善,感动了法官。

刻板印象在某些专制社会、或民主制度较不发达的国家也容易为有心的政治人物、政党、或他们的支持者所利用,例如透过各种管道(媒体宣传等)普遍散布敌对政治阵营的负面形象,或刻意宣扬有利于己身立场的事件,以便塑造本身阵营的正面刻板形象或敌方的负面刻板印象。[原创研究?]

刻板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表示于部分的、片面的、不正常的、不完全的。然而刻板印象代表内团体(小圈子)对外团体(其他团体)成员的普遍化概论。

外显性[编辑]

外显的刻板印象[编辑]

外显的刻板印象指的是人们有所认知且用以论断他人的刻板印象,如果今天某甲对属于某团体的某乙做出论断,而某甲对于那团体有著一定的成见,那他多少能用有意识的控制来调和自己的决策偏见;然而,有意识地尝试改变因偏见而形成的刻板印象、以达成不偏私的努力常会失败,而这是因为人们常会低估或高估因为刻板印象而形成的偏见所致。

内隐的刻板印象[编辑]

内隐的刻板印象指的是存在于一个人潜意识中、未被察觉到、不受控制的刻板印象。[5]

在社会心理学中,刻板印象指的是关于某类人或行为、且广泛受认可的任何想法,而这种想法出现的目的,是为了要对这类人或行为所组成的群体给出一个作为整体的代表所致;[6]而这些想法可能准确地或不准确地反映事实。[7][8]在心理学以及其他领域中,有著多种不同的关于刻板印象的概念和理论,这些概念彼此有相似之处,也有相冲突之处;此外,即使在社会科学以及一些心理学的分支中,在像是对其他文化等不同团体做出假定时,刻板印象有时也有可能重现并在一些理论的框架中得到识别。[9]

与其他团体间态度的关联[编辑]

一般认为,刻板印象偏见种族主义歧视[10]是彼此相关但不同的概念,[11][12][13][14]在这其中,刻板印象常被认为是最认知性的成分,且常常在无意识的状况下出现;偏见则更多是刻板印象的情感性成分;而歧视则是偏见回应的行为成分。[11][12][15]在这种族群间态度的三分观点中,刻板印象反映了对归属不同团体的成员的预期与信念;偏见则反映了对此的情绪反应;而歧视则反映了行为。[11][12]

尽管刻板印象、偏见、和歧视相关,这三者可独立于彼此存在,[12][16]根据丹尼尔·卡茨(Daniel Katz)和肯尼斯·布拉利(Kenneth Braly)的研究,在人们对团体的名字出现情绪性反应、将特质赋予团体成员并评估这些特质时,刻板印象可导致对种族的偏见。[13]

以下为刻板印象可能带来的偏见效应:[8]

  • 合理化欠缺基础的偏见或忽视
  • 不愿重新思考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 阻止一些受刻板印象影响的团体的成员参与某些活动或领域,或在这些活动或领域中获得成功。[17]

情境[编辑]

Susan Fiske英语Susan Fiske等人2002年发表的《根据感受温暖与竞争力而来的四大类刻板印象》(Four types of stereotypes resulting from combinations of perceived warmth and competence)一文的刻板印象情境模型英语Stereotype content model

刻板印象的情境指称人们对一个团体的特性的想法的属性,对刻板印象的研究通常关注人们对他人的想法,而非刻板印象背后的理由与机制。[18]

高尔顿·威拉德·奥尔波特等人提出的早期对刻板印象的理论假定说刻板印象必然是对外团体反感而形成的,[19][20]像例如卡茨(Katz)和布拉利(Braly)在其1933年做的经典研究中声称种族刻板印象必然是负面的。[18]

然而,更近期的刻板印象模型英语Stereotype content model认为,刻板印象未必是负面的,且不同刻板印象会在“温暖”(warmth)和“竞争力”(competence)这两个向度上有所不同,而温暖和竞争力这两者分别与缺乏竞争社会地位有关。不与自身所属的内团体竞争相同资源(像例如大学空间)的团体被认为是温暖的;而地位高的团体(像是经济或教育上成功的团体)则被认为是有竞争力的。而外团体根据其在温暖与竞争力高低,会引发不同的情感。[21]这模型解释了说为何一些外团体被赞赏但不被喜爱;而其他的一些外团体被喜爱但不受尊敬。这模型已在多个国家与国际样本上受到实证检验,且能可靠地预测刻板印象的情境。[19][22]

功能[编辑]

早期的研究认为刻板印象只为死板、压抑且专制的人所使用,但这主意已受到当代研究否定,当代研究认为刻板印象已经相当普遍,且刻板印象是团体的集体信仰,也就是说属于同样社会团体的人会有著相同的刻板印象。[16]

现代的研究认为要彻底了解刻板印象,就要了解两个彼此互补的认知,也就是在特定文化或次文化团体内部共享的想法,和在个人心中形成的想法。[23]

认知与社会功能间的关系[编辑]

刻板印象在人际关系中有认知功能,在团体关系中也有社会功能;[8][16]若要刻板印象 发挥其社会功能,一个人必须先认同自己是团体的成员,而作为团体成员的事实也必须是这人重要的一部分。[16]克雷格·麦葛提(Craig McGarty)、罗素·斯皮尔斯(Russell Spears)和樊尚·伊泽拜(Vincent Y. Yzerbyt)等人在2002年指出,刻板印象的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最好以其彼此间的关系来理解。[24]

形成[编辑]

实行[编辑]

准确性[编辑]

效果[编辑]

刻板印象在艺术与文化中的角色[编辑]

常见的刻板印象[编辑]

以下为一些常见的刻板印象:

“女生心机重、喜欢在背地里搞小动作”、“男生活泼好动、女生比较文静”、“男主外,女主内”、“男生念理工,女生念人文”[25]等等都是性别刻板印象。这种印象常常造成在工作上对于性别的歧视,例如男护士或是女司机,同时亦造成人际相处上的阻碍。若将这些思想付诸实践,即成为性别歧视。
性别刻板印象甚至会对科学研究造成错误,一个例子是在瑞典比尔卡发现的比尔卡女性维京战士(Birka female Viking warrior),比尔卡女性维京战士的坟墓刚被发掘时,人们因为墓主的战士身分而假定墓主是男性,并认定墓中的女性骨骸不是墓主,而是陪葬的女性,直到后来对墓主的骨头的详细研究出来后,人们才逐渐理解墓主是个女性战士,墓中的女性骨骸是身为女性战士的墓主本人,因此古代对女性维京战士的传说未必是想像。
例如:“同性恋的人全部都是爱滋病患者”、“0号男同志都很女性化”、“女同志必有一方很男性化”、“男同性恋就是爱肛交”、“外表较阴柔、著重外表打扮或喜爱锻炼肌肉的男生就是gay”、“gay都喜欢很man身材粗旷的男生”、“双性恋男女通吃、很好色”等等,都属于性倾向刻板印象。这种印象往往造成大众对同性恋者的歧视。
  • 地区、国家或种族刻板印象
例如“法国与浪漫的关联”[26](法国人所厌恶的刻板印象)、“日本人都爱吃生鱼片”、“美国人都很胖”、“美国人很浪费”、“非裔美国人参与零元购”、“德国人一板一眼、约会很准时”、“亚洲人是书呆子”、“亚洲人数学都很好”、“华人都会功夫”、“黑人都会弹BASS”、“韩国美女都是整形出来的”、“大陆人都很没有水准”、“台湾人都理盲滥情”、“俄罗斯人都很粗犷豪放(‘战斗民族’)”、“闽人狭险,楚人轻易,今二相皆闽人,二参政皆楚人,必将援引乡党之士,充塞朝廷,风俗何以更得淳厚?”[27]、“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28]、“乡下人老实,城市人狡诈”等即为地区/族群刻板印象。
例如“体态肥胖的人都贪吃,体形消瘦的人有疾病。”“长得高的是哥哥,长得矮的是弟弟”、“头脑简单,四肢发达”、“新的科技制造的东西永远比旧的好、比旧的有效率”、“刻板印象是不准确的”等皆为其例;另外中国大陆的男子给一些人的印象是以方形平头为发型且语气粗犷,但并非代表所有中国大陆的男子皆然。
另外一些作品中会借由外表的刻板印象来刻划角色,像例如漫画中的人物造型,常以尖嘴猴腮的有钱人做为坏人的形象,便是一个例子。
  • 此外一些人对机器造型会有刻板印象。例子如下:
超级跑车等于中置后驱局布才易保持稳定,当然早在数十年前的猛车只可以用这种笨方法,实际上新世纪的设计师可以用悬挂系统等其他巧妙的设计达到同样效果。
早期喷射战斗机采用机头进气的布局,所以是没有雷达的,实际上早在五十年代初的F-86已经拥有雷达,而二十一世纪经现代化改装过的米格-21,甚至可以发射引导中程空对空导弹作超视距空战
  • 喜好刻板印象
例如:“看猎奇向内容的人都是邪恶且残酷的心理变态”、“热爱运动的男性身心健康”、“懂音乐的男性就是很有气质”、“喜欢动物的女性都心地善良”、“喜欢音乐的孩子不会变坏”、“喜欢动漫电玩的是性犯罪和暴力犯罪的预备军”等就是对拥有个别兴趣的人的刻板印象。事实上,即使拥有共同兴趣的人的性格都是不同的,不能一概而论。
政党报纸或人物简单分为左派右派自由派保守派泛蓝泛绿台湾)或是民主派建制派香港),或是将特定政党或政治立场(如前述的那些及拥、反核、支持堕胎、反对堕胎、支持多元成家、反对多元成家等)以及相关人士挂上“暴力”、“一高二低”、“不理性”、“理盲滥情”、“伪善”、“没同理心”、“偏激”、“保守”或其他各种的标签。
如把年纪较大的女性等同于强气,一同称为御姐,或认为“老一辈的老板的都是惯老板”、“老人思想古板,不愿接受新观念”,或者是“小孩子办不好事”、“年轻人只会嘴炮”。
  • 身份或社经地位刻板印象
如“念理工科的男生都很宅”、“公务员很混”、“亚斯伯格症患者都是数学天才、善于电脑程式”、“现实的人没有梦想”、“充满幻想的人不现实、很单纯、没什么心机”、“商人重利轻别离”、“人权团体对中国一直存有偏见”、“中国很落后”、“信仰虔诚的人都是好人”、“常读宗教经典的人都是信仰虔诚的人”、“法律人冷酷无情”、“媒体只会对真相进行选择性报导,引导舆论风向”、“8+9是群成天惹是生非的屁孩”等即是其例。

参考[编辑]

  1. ^ 存档副本. [2018-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11). 
  2. ^ 存档副本. [2018-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9). 
  3. ^ 存档副本. [2018-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1). 
  4. ^ 4.0 4.1 Czopp, Alexander M.; Kay, Aaron C.; Cheryan, Sapna. Positive Stereotypes Are Pervasive and Powerful.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15-07-01, 10 (4): 451–463. ISSN 1745-6916. PMID 26177947. doi:10.1177/1745691615588091 (英语). 
  5. ^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implicit.harvard.edu. [14 April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25). 
  6. ^ McGarty, Craig; Yzerbyt, Vincent Y.; Spears, Russel. Social, cultural and cognitive factors in stereotype formation (PDF). Stereotypes as explanations: The formation of meaningful beliefs about social group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1–15 [2022-03-04]. ISBN 978-0-521-80047-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7-02-11). 
  7. ^ Judd, Charles M.; Park, Bernadette. Definition and assessment of accuracy in social stereotypes. Psychological Review. 1993, 100 (1): 109–128. PMID 8426877. doi:10.1037/0033-295X.100.1.109. 
  8. ^ 8.0 8.1 8.2 Cox, William T. L.; Abramson, Lyn Y.; Devine, Patricia G.; Hollon, Steven D. Stereotypes, Prejudice, and Depression: The Integrated Perspective (PDF).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12, 7 (5): 427–449. PMID 26168502. S2CID 1512121. doi:10.1177/174569161245520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3 December 2013). 
  9. ^ Chakkarath, Pradeep. Stereotypes in social psychology: The 'West-East' differentiation as a reflection of Western traditions of thought. Psychological Studies. 2010, 55 (1): 18–25 [2022-03-04]. S2CID 144061506. doi:10.1007/s12646-010-000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2). 
  10. ^ Vega, Tanzina. Working while brown: What discrimination looks like now. CNNMoney. [26 March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2). 
  11. ^ 11.0 11.1 11.2 Fiske, Susan T. Stereotyping, Prejudice, and Discrimination. Gilbert, Daniel T.; Fiske, Susan T.; Lindzey, Gardner (编). The Hand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 Two 4th. Boston, Mass.: McGraw-Hill. 1998: 357 [2022-03-04]. ISBN 978-0-19-521376-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06). 
  12. ^ 12.0 12.1 12.2 12.3 Denmark, Florence L. Prejudice and Discrimination. Weiner, Irving B.; Craigheaid, W. Edward (编). The Corsini Encyclopedia of Psychology Three 4th. Hoboken, N.J.: John Wiley. 2010: 1277 [2022-03-04]. ISBN 978-0-470-479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06). 
  13. ^ 13.0 13.1 Katz, Daniel; Braly, Kenneth W. Racial prejudice and racial stereotypes. The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35, 30 (2): 175–193. doi:10.1037/h0059800. 
  14. ^ Oakes, P. J., Haslam, S. A., & Turner, J. C. (1994). Stereotyping and social reality. Oxford: Blackwell.
  15. ^ Devine, Patricia G. Stereotypes and Prejudice: Their Automatic and Controlled Component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9, 56 (1): 5–18 [2022-03-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3). 
  16. ^ 16.0 16.1 16.2 16.3 Tajfel, Henri. Social stereotypes and social groups. Turner, John C.; Giles, Howard (编). Intergroup behaviour. Oxford: Blackwell. 1981: 144–167. ISBN 978-0-631-11711-7. 
  17. ^ Tilcsik, András. Pride and Prejudice: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against Openly Gay Men in the United Stat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2011, 117 (2): 586–626. PMID 22268247. S2CID 23542996. doi:10.1086/661653. hdl:1807/34998. 
  18. ^ 18.0 18.1 Operario, Don; Fiske, Susan T. Stereotypes: Content, Structures, Processes, and Context. Brown, Rupert; Gaertner, Samuel L (编). Blackwell Hand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 Intergroup Processes. Malden, MA: Blackwell. 2003: 22–44. ISBN 978-1-4051-0654-2. 
  19. ^ 19.0 19.1 Fiske, Susan T.; Cuddy, Amy J. C.; Glick, Peter; Xu, Jun. A Model of (Often Mixed) Stereotype Content: Competence and Warmth Respectively Follow From Perceived Status and Competition (PDF).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2, 82 (6): 878–902 [2022-03-04]. CiteSeerX 10.1.1.320.4001可免费查阅. PMID 12051578. doi:10.1037/0022-3514.82.6.87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4-02). 
  20. ^ Cuddy, Amy J. C.; Fiske, Susan T. Doddering But Dear: Process, Content, and Function in Stereotyping of Older Persons. Nelson, Todd D (编). Ageism: Stereotyping and Prejudice against Older Persons.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2002: 7–8. ISBN 978-0-262-14077-5. 
  21. ^ Dovidio, John F.; Gaertner, Samuel L. Intergroup Bias. Susan T., Fiske; Gilbert, Daniel T.; Lindzey, Gardner (编). Hand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 Two 5th. Hooboken, N.J.: John Wiley. 2010: 1085. ISBN 978-0-470-13747-5. 
  22. ^ Cuddy, Amy J. C.; et al. Stereotype content model across cultures: Towards universal similarities and some differences (PDF).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009, 48 (1): 1–33 [2022-03-04]. PMC 3912751可免费查阅. PMID 19178758. doi:10.1348/014466608X31493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7-12). 
  23. ^ Macrae CN, Stangor C, Hewstone M. (eds.) "Stereotypes and stereotyping." 1995, p. 4
  24. ^ McGarty, Craig; Spears, Russel; Yzerbyt, Vincent Y. Conclusion: stereotypes are selective, variable and contested explanations. Stereotypes as explanations: The formation of meaningful beliefs about social groups有限度免费查阅,超限则需付费订阅.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186–199. ISBN 978-0-521-80047-1. 
  25. ^ 张德龄. 洪蘭:讀女校可以打破「男生讀理工、女生念人文」的刻板印象. 商业周刊 - 商周.com. 2016-05-26 [2017-09-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6). 
  26. ^ 谢芷霖. 醒醒啊!法國跟你想的不一樣. 天下杂志. 2016-08-06 [2017-08-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1) (中文(台湾)). 
  27. ^ 《續資治通鑑》卷67. 
  28. ^ 屈原列傳. 《史記》. 

参见[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