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爾·貝洛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索爾·貝洛 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Saul Bellow
索爾·貝洛
原文名Saul Bellow
出生(1915-07-10)1915年7月10日
 加拿大魁北克拉欣
逝世2005年4月5日(2005歲—04—05)(89歲)
 美國馬薩諸塞州布魯克萊恩
國籍 加拿大
 美國
職業作家
獎項諾貝爾文學獎(1976年)
普立茲獎(1976年)
美國國家圖書獎(1954年、1965年、1971年)
各地用詞差異
中國大陸索爾·貝洛
索爾·貝婁
臺灣索爾·貝婁
簽名

索爾·貝洛(英語:Saul Bellow,1915年7月10日—2005年4月5日),美國作家,也是1976年諾貝爾文學獎普利策獎獲得者[1]。索爾·貝洛的代表作為《洪堡的禮物》。

生平[編輯]

1915年貝洛出生在加拿大蒙特利爾一個俄國猶太血統的移民家庭,在他的父親被牽連進一個販賣私酒的糾紛之後,全家都搬到芝加哥並在那裡定居下來。在芝加哥,貝洛的想像力變得豐富起來,而他的思想也開始萌芽。

他在經歷了西北大學人類學研究、芝加哥的平民生活和被捲入政治紛爭的青澀歲月後,索爾·貝洛完善了自己的世界觀。從20世紀30年代末開始從事寫作,中途去了一趟墨西哥,希望拜會被流放的俄國共產主義作家托洛斯基,不幸的是托洛斯基在他到達的前一天被殺了。

貝洛的第一部小說《晃來晃去的人》,於1944年發表,緊接着《受害者》在1947年出版,在歐洲都引起了巨大反響。然而,在《阿奇正傳》(《奧吉·馬奇歷險記》,1953年)里,他試着去描繪在大蕭條期間芝加哥的第一代美國猶太人的流浪生活,這是貝洛寫作生涯的一個轉折點。《阿奇正傳》是貝洛風格的初次亮相,儘管作者自己並不覺得此書文筆足夠成熟,並且馬上推出一系列在他看來文字老到,更具美感的文字,它們是1956年的《抓住時機》(《且惜今朝》)和1959年的《雨王亨德森》。後者幾乎可以說是他最負盛名的喜劇小說,連同他1964年的作品《赫索格》,是貝洛自己的事業高峰同時也是美國1950年代小說的高峰,令之後的作家難以望其項背。

然而上世紀60年代末的嬉皮士們卻並不喜歡貝洛,他們把他視為墨守成規、大男人主義種族歧視以及精英意識的代名詞。而貝洛的反擊是《賽姆勒先生的行星》(1970年),在裡面他嘲弄當時統治着美國社會的嬉皮士作風和淺陋的佛洛伊德世界觀。對於現代生活的批判讓人們感覺到他逐漸變成了右派,他在1976年的諾貝爾文學獎的獲獎感言中就大行批判之道,人們於是稱呼他為一個由激進分子轉變了的新保守派。「讓我多花點時間來看看這個工作吧,」貝洛說道,「提及私生活,混亂或者幾近瘋狂;說到家庭,丈夫、妻子、家長、孩子,都困惑而迷亂;再看看社會風氣、人際交往以及性行為,更是世風日下。個人混亂了,政府也暈頭轉向了。道德的淪喪和生活的潦倒是我們長久的夢魘,我們困在這騷動的世界裡,被層出不窮的社會問題所困擾。」

無可厚非,貝洛的黃金時期是20世紀50年代中期和1975年《洪堡的禮物》的發表間,當然了,他寫作生涯中的小小說成果也相當驚人。他的作品遠遠超出了曾經誤解或忽視他的那些新浪潮主義者存在主義者所能估計的價值。

正如諾貝爾的獲獎理由所概述,貝洛是一個「對於當代文化富於人性的理解和精妙的分析」的作家。「康拉德說得沒錯,藝術是試着去發現世界,從現實生活中,也從物質中,去發現生活的根本、永恆和精髓。」貝洛的存在就是在說明這樣一個道理,這位現代的大師級人物,筆耕不輟,並且延續着小說的魅力。他同司湯達、康拉德、狄更斯福樓拜德萊塞這些偉大的文字實踐者齊名,不以古怪作噱頭、不借時髦為賣點,而以其對人性的刻畫見長。現在他加入了他們在天堂的聚會,索爾·貝洛需要的惟一的墓志銘是—小說家。

家庭[編輯]

索爾·貝婁有過5次婚姻,五任妻子分別是:阿尼塔·戈什金、亞歷山德拉(桑德拉)察恰巴佐夫、蘇珊·格拉斯曼、亞歷山德拉·約內斯庫·圖爾恰,以及賈尼斯·弗里德曼。前四次婚姻均以離婚告終。他第一次婚姻生下的兒子格雷格·貝婁成了一名心理治療師,在2013年,他父親去世近十年之後,出版了《索爾·貝洛的心:兒子的回憶錄》(Saul Bellow's Heart: A Son's Memoir[2]。貝婁第二次婚姻生下的兒子亞當·貝婁,在2003年出版了一本非虛構書籍《讚美任人唯親》(In Praise of Nepotism)。2000年,索爾·貝婁在84歲時,和第五任妻子賈尼斯·弗里德曼生下了他的第四個孩子,也是第一個女兒[3]

作品[編輯]

「貝婁早年就對文學有著濃厚的興趣,讀大學時就練筆寫作。至今已發表十多部長篇小說和多種短篇集、散文集、札記。其中小說《晃來晃去的人》、《阿奇正傳》、《雨王亨德森》、《赫索格》、《賽姆勒先生的星球》、《洪堡的禮物》,一次又一次把貝婁推向廿世紀美國小說創作的高峰。」[4]

作品在台灣的出版[編輯]

  • 賈長安/譯,《擺盪的人》,台北市:晨鐘,1970年。
  • 鄭臻、袁則難/譯,《抓住這一天》,台南市:新風,1971年。
  • 王存立/譯,《雨王‧韓德森》,台北市:久大,1974年。
  • 譯者不詳,《韓伯的禮物》,台北市:世界文物,1978年。
  • 鄭臻、袁則難/譯,《抓住這一天》,台北市:遠景,1981年。
  • 諾貝爾文學獎全集編譯委員會/著,《梭爾貝羅》,台北縣:書華,1981年。
  • 吳安蘭/譯,《最後的十二月》,台北市:皇冠,1982年。
  • 湯新楣/譯,《阿奇正傳》,台北市:遠景,1983年。
  • 陳映真/主編,《索爾‧貝婁》(諾貝爾文學獎全集),台北市:遠景,1983年。
  • 葉瑋/譯,《珍重今朝》,台南市:文言,1983年。
  • 詹生、貝婁、以撒辛格/著,名片名著全集編輯委員會/譯,《遲開的薔薇》,台北市:逸群,1984年。
  • 麥倩宜/譯,《怨婦》,台北市:皇冠,1984年。
  • 鄭臻、袁則難/譯,《抓住這一天》,台北市:遠景,1988年。
  • 顏元叔劉紹銘/譯,《何索》,台北市:台灣英文,1989年。
  • 鄭臻、袁則難/譯,《抓住這一天》,台北市:萬象,1993年。
  • 宋兆霖/譯,劉森堯/導讀,《赫索格》,台北市:桂冠,1994年。
  • 鄭臻、袁則難/譯,《抓住這一天》,台北市:桂冠,1995年。
  • 程長泰/譯,《受害者》,台北市:國立編譯館,1995年。
  • 李桂蜜/譯,《像他這樣一個知識分子》,台北市:時報文化,2003年。

參考資料[編輯]

注釋[編輯]

  1. ^ University of Chicago accolades — National Medal of Art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Retrieved 2008-03-08.
  2. ^ Woods, James. Sins of the Fathers: Do great novelists make bad parents?. The New Yorker. 2013-07-22 [2014-12-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5). 
  3. ^ "Saul Bellow's widow on his life and letters: 'His gift was to love and be loved'", by Rachel Cooke, The Guardian. [2020-04-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8). 
  4. ^ 孟憲忠《諾貝爾文學獎作家的人生之旅》第218頁
  5. ^ "National Book Awards – 1954"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ational Book Foundation (NBF). Retrieved 2012-03-03. (With essay by Nathaniel Rich from the Awards 60-year anniversary blog.)
  6. ^ "National Book Awards – 1965"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BF. Retrieved 2012-03-03. (With acceptance speech by Bellow and essay by Salvatore Scibona from the Awards 60-year anniversary blog.)
  7. ^ "National Book Awards – 197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BF. Retrieved 2012-03-03. (With essay by Craig Morgan Teicher from the Awards 60-year anniversary blog.)
  8. ^ "Histor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ast winners & finalists by category. The Pulitzer Prizes. Retrieved 30 March 2012.

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