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淨山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座標27°53′N 108°40′E / 27.883°N 108.667°E / 27.883; 108.667

梵淨山
世界遺產
梵淨山
官方名稱Mountain Fanjing / Fanjingshan(英文)
位置 中國亞洲和太平洋地區
標準 (x)
參考編碼1559
登錄年份2018(第42屆會議
面積40275公頃
緩衝區37239公頃
網站UNESCO的記錄(英文)
貴州省銅仁市梵淨山旅遊區
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級別AAAAA
所屬地區貴州
評定時間2018年

梵淨山位於中國貴州銅仁市印江縣江口縣松桃縣交界處,為武陵山脈主峰,其主峰為鳳凰山海拔高2,572米。原始生態保存完好,1982年被聯合國列為一級世界生態保護區。2018年7月2日,在巴林麥納麥舉行的世界遺產大會上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1]梵淨山擁有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比如黔金絲猴珙桐等珍稀物種。

地理位置[編輯]

梵淨山是「貴州第一名山」,「武陵第一峰」,位於貴州省東北部印江縣、江口縣、松桃縣三縣邊境,方圓達六、七百里,其最高峰——鳳凰金頂(鳳凰山)海拔2572米,朝拜地——老金頂(梵淨山老山)2494米,新金頂(新山)2336 米。梵淨山是雲貴高原湘西丘陵過渡斜坡上的第一高峰(相對高度達二千米),它不僅是烏江沅江的分水嶺,而且還是橫亙於貴州、重慶湖南湖北四省(區)的武陵山脈的最高主峰。

梵淨山紅雲金頂(新金頂)

地質地貌[編輯]

梵淨山是中國黃河以南最早從海洋中抬升為陸地的古老地區。這裡留下了10至14億年前形成的奇特地貌景觀:孤峰突兀,斷崖陡絕,溝谷深邃,瀑流跌宕,億萬斯年的風雨侵蝕,雕琢了老金頂附近的高山石林峰群,諸如「蘑菇石」、「老鷹岩」、「萬卷書」、「將軍頭」等,鬼斧神工,惟妙惟肖,妙趣天成。新金頂更是孤峰高聳,直刺雲天,金刀峽將新金頂從峰頂至山腰劈為兩半,唯有一線峽谷援鐵鏈可攀,其上峽頂飛橋相連,險峻至極。立足峰頂,時而千里風煙,一覽無餘;時而雲瀑籠罩,佛光環繞,變幻萬千,神秘莫測。梵淨山「集黃山之奇,峨眉之秀,華山之險,泰山之雄」,古人因其「崔嵬不減五嶽,靈異足播千秋」,故稱梵淨山為「天下眾名岳之宗」。

地質學[編輯]

梵淨山山頂露出變質岩地層,岩層產狀近水平,垂直節理髮育,在侵蝕風化下岩層坍塌,形成了石峰林立的景觀。新金頂、老金頂拔地而起、突兀陡絕;金刀峽、剪刀峽把梵淨山一劈為二。

溪流[編輯]

梵淨山山頂向四周奔流的水系,有「九十九溪」之稱。三級夷平面上形成了三個瀑布圈,高度15米以上的瀑布23處。

梵淨山風景

重點生態保護區[編輯]

梵淨山山勢高峻,山體龐大,形成了「一山有四季,上下不同天」的垂直氣候特點和動植物分布帶,保存了世界上少有的亞熱帶原生生態系統,並孑遺著7000萬至200萬年前的古老珍稀物種。據科學考察數據顯示,梵淨山有生物種類2601種,其中植物1800種,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植物17種,占貴州全省受保護植物總數的43%;動物801種,列入國家重點保護動物19種,占貴州全省受保護動物總數68%。

梵淨山「國寶」級的珍稀動植物以黔金絲猴珙桐最具代表性。黔金絲猴為梵淨山所特有,其數量比大熊貓還少,被譽為「世界獨生子」。珙桐則是恐龍時代的古老植物,曾廣泛分布於北溫帶,後由於地質與氣候變遷,珙桐在地球上幾乎消失殆盡,但在梵淨山地區,至今仍有十餘片大面積的珙桐分布。每當春未夏初,奇特而美麗的珙桐花紛紛開放,仿佛群群白鶴翩飛於林間。這種中國特有的古老植物被外國人名命為「中國鴿子花」,譽之為「北溫帶最美麗的花朵」,被作為名貴觀賞植物移植到歐洲。

此外,在梵淨山腳下的印江縣永義鄉,有一棵30餘米高的巨型紫薇,是唐朝傳下的樹木,至今已有1300餘年的樹齡,但生長仍然極為茂盛,每年開花三次,每次顏色各不相同,被當地人奉為「梵淨神樹」。它已被列入中國珍稀名木古樹目錄,是為「中國紫薇王」。在梵淨山盛產優質茶葉的團龍村,有一株古老的茶樹,經專鑑定,其樹齡在在650年以上,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人工定植茶樹,被稱為「中國茶樹王」。

梵淨山作為一個比較完整的物種「基因庫」,早在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就引起中外科學家的極大關注。六、七十年代,政府組織專家多次進行大規模科學考察。1978年,梵淨山被正式劃為貴州省自然保護區,1986年,升為國家級重點自然保護區,同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接納為國際「人與生物圈計劃」(MAB)成員。2018年更是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

山名沿革[編輯]

梵淨山是中國西南一座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山。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梵淨山就屬楚國「黔中地」,秦朝屬「黔中郡」,漢代屬「武陵郡」,以後一直是「武陵蠻」崇拜的神山、聖山。

梵淨山正式載於史冊,始於漢代。《漢書·地理志》稱梵淨山為「三山谷」;北魏《水經注》沿稱「三山谷」。唐代《元和郡縣誌》改稱「辰山」。當時,唐政府已在梵淨山西麓設立「思邛縣」(唐開元四年<716年>設,今貴州印江縣)。宋代《太平寰宇記》稱「思邛山」,因唐「思邛縣」而得名,佛教於此時傳入梵淨山。

明初,梵淨山已是佛教名山,同有數名並稱:「九龍山」、「飯甑山」、「梵淨山」、「大佛山」。因其三峰高聳,脈分九支,故稱「九龍山」。又因金頂孤峰突起,形如飯甑,故稱「飯甑山」。又因明代該山佛教興盛,寺剎林立,為梵天淨土,故名「梵淨山」,俗稱「大佛山」、「大靈山」。

清代,梵淨山稱「月鏡山」、「卓山」。因朗月之夜,人影映於老金頂崖壁之上,如鏡一般,稱「石鏡」或「月鏡」;相傳八月十五日子時,萬國九州之影悉現於石鏡中,故稱「月鏡山」(陳鼎《黔遊記》,康熙十年,1672年)。又因新金頂超然卓立,故又稱「卓山」。(康熙年)《貴州通志》云:「梵淨山一名月鏡山……皆立梵宇,又有辟支佛跡……黔中勝概,無逾於此;訪之中州名山,亦未多得。」

現在,該山正式名稱為「梵淨山」,而「飯甑山」、「大佛山」之名仍流傳於民間。

與佛教的源流歷史[編輯]

佛教傳入[編輯]

梵淨山是西南地區著名的千年佛教名山。宋代,佛教已正式傳入梵淨山。北宋初年,在該山西麓的思邛縣興建了貴州省較早的一座寺院——西岩寺(今印江縣城郊)。(道光)《印江縣誌》云:「西岩寺……宋時建。」《思南府志》云:「西岩寺,在(印江)縣西五里,宋時建。」《貴州名勝古蹟概說》云:「西岩有寺,宋跡也。」西岩寺建於北宋太祖趙匡胤乾德三年(965年),歷代多次重修,後毀於「文革」,是貴州境內一座有一千年歷史的著名古寺,實為梵淨山佛教的祖庭。

佛教興起[編輯]

明初,明朝政府在梵淨山地區開採硃砂與金礦,派有官員督辦。由於梵淨山風光神奇,佛教於是興盛起來,成為僧眾嚮往的「梵天淨土」,故正式得名「梵淨山」,民間則稱「大佛山」。明初在梵淨山重修西岩寺外,還修建了天馬寺等寺廟。明永樂11年(1413),思南土司、思州土司為爭奪硃砂發生戰爭,明政府改土歸流,在梵淨山環山地區設立思南、銅仁、松桃、石阡四府。同年,貴州行省正式成立。

到兩百年後的明萬曆年間,梵淨山因「有古佛道場」而被稱為「古蹟名山」。貴州巡撫郭子章(今江西省人)撰《黔記》(1608)載梵淨山云:「貴州山以梵淨山為第一,可比天台。」明末浙江詩人謝國梗抗清失敗後,隱居梵淨山,便自號「天台逸人」。

第一次重建[編輯]

隆慶年間至明萬曆中葉(1567--1588),明政府鎮壓梵淨山以東的「臘爾山苗族大起義」後,在該地區開始修建「南方長城」,並對被破壞的梵淨山佛教進行第一次重建:除重修西岩古寺、天馬古寺外,另據(道光)《印江縣誌》載,又新建孝慈寺(今印江縣合水鎮)、回龍寺(今印江縣木黃鎮)、天慶寺(今印江縣木黃鎮)、天池寺(今印江縣永義鄉大園子村);此外還修復了梵淨山老金頂的金頂古茶殿,以及新金頂的釋迦殿、彌勒殿等,同時拓寬天池寺——薄刀嶺——剪刀峽——金頂古茶殿——新金頂釋迦殿、彌勒殿的西朝山大道。萬曆元年(1573)金頂《院道碑》詳細記載印江知縣雷學皋重建情況。《剪刀峽摩崖》也記載了印江信士楊洪德募修西朝山大道之事。近年護國寺發掘出明代天池寺石雕佛像十餘尊,也是萬曆年間第一次重建時的重要佛教文物。

此次重建,使梵淨山形成了以金頂古茶殿、釋迦殿、彌勒殿為中心,沿朝山大道輻射至西岩古寺、天馬古寺的西、北兩路的寺廟群。

第二次重建[編輯]

萬曆27年(1599),貴州播州土司(今貴州遵義)楊應龍叛亂,禍及梵淨。「既自播亂之後,傳聞四方,往來朝覲人稀,非復日盛」(《敕賜碑》)。萬曆46年(1618),梵淨高僧妙玄和尚奏請明神宗重建梵淨。「以故天哀名山之頹,而賜以欽命僧妙玄重建金頂正殿」(《敕賜碑》)。神宗皇帝降旨重建梵淨山,賜佛經兩部,並令妙玄和尚為欽命僧,主持梵淨重建事宜。各級官員親往督查,北京戶部郎中李芝彥撰《敕賜重建梵淨山金頂序》(簡稱《敕賜碑》)。此次重建五寺六殿:承恩寺、天慶寺、朝天寺、天林寺、天池寺、九皇殿、三清殿、圓通殿、彌勒殿、釋迦殿、通明殿。其中,老金頂古茶殿被敕封為皇庵「敕賜聖旨承恩寺」,又稱「金頂正殿」,寺內供奉皇帝牌位,賜有「鎮山之印」。天慶寺、朝天寺、天林寺、天池寺扼四方朝山大道,稱「四大叢林」,也同時被敕封,是為梵淨山「一大正殿、四大皇庵」。其他六殿分布於正殿承恩寺左右,拱護正殿,世稱「六大腳庵」。此次敕封的寺廟大都帶有「天」或「恩」字樣,表示「明朝天子」的「浩蕩皇恩」。妙玄和尚被敕為欽命僧,尊為重開山場之祖。他住持金頂正殿承恩寺,統轄全山朝拜事宜,續傳梵淨燈火。《敕賜碑》立於通明殿旁,成為梵淨山「鎮山之碑」。

此次重建,使梵淨山形成了「一大正殿、四大皇庵、六大腳庵,環山四大古寺」的格局。各寺厘定寺產,招納僧戶,修藏經塔。梵淨山因惠沾皇恩,遂名震宇內,香火盛極一時。「儘自開闢迄今,海內信奉而奔趨,不啻若雲而若水,王公大人之欽謁,恆見月異而日新」,「所謂古梵淨鼎而新焉」(《敕賜碑》)。此間,詩人張簡臣作《登尖岩望梵淨山》,以「邈爾嵩華泰岱千萬重」句贊梵淨山雄奇;喻政《登梵淨山》,則以「古殿燈燃長白晝,危樓鍾動欲黃昏」志其朝拜之盛。

第三次重建[編輯]

清初,梵淨山成為抗清志士逃禪隱居之地。浙江詩人謝國梗抗清失敗後便隱居於此,他自號「天台逸人」。(道光)《印江縣誌》載他:「愛梵淨山,居焉……印人多就學焉,年九十餘卒」。

康熙年間,梵淨山重新敕封並重建,並將「天」、「恩」字號寺廟改為「國」、「恩」字號,以示「天朝上國」的「仁慈恩典」。皇庵天池寺被敕名為「護國寺」,成為梵淨山最大寺廟。梵淨山佛教重新鼎盛,與西南佛教名山峨眉山、雞足山成三足鼎立之勢。世人爭相朝覲,遠至川蜀、湖廣、江浙。每朝山,金頂正殿承恩寺人流如潮,山民在此賣食、占卜、出售藥材,宛若市井,故承恩寺附近被稱為「老街」。(康熙)陳鼎《黔遊記》云:「梵淨山(金頂),高數千仞,有古剎六,春日進香者,日以千計。」(雍正)《新路觀音殿碑記》云:「梵淨山,自我朝敕封以來,尤稱黔州之佳境也」。徐言《梵淨山記》云:「揆溯有明迄今數百年,朝謁者呼聲震天,靡有止息……每朝山,旦暮香風飄渺,散滿下界裡許……三郡朝謁者歲如蟻聚,即鄰省西蜀、湖南亦絡繹不絕。」《金頂摩崖》載康熙年間李光春攜妻陳氏同朝山十五年事,以及湘人「楚南迢遞肯相謁,也是前身有此緣」紀游詩等。乾隆年間,印江知縣、名劇《歧路花》作者李海觀(今河南省人)「乙丑秋(1769),邑大旱,海觀步禱滴水岩,雨立沛,百姓設筵迎勞……歡如也」。

康乾之世,梵淨山除擴建明代「一大正殿、四大皇庵」,另將「六大腳庵」增建至「四十八大腳庵」,主要有:白雲寺、太平寺、鍾靈寺、壩梅寺、回香寺、朝陽寺、香山寺、鎮江寺、洞德寺、興隆寺、印落寺、羅將寺、明月寺、大佛寺、彌陀寺、飛緣寺、九龍寺、舉賢寺、法華庵、觀音殿、天王殿、接引殿等。其中,太平寺、壩梅寺、回香寺、鍾靈寺聞名遐邇邇。太平寺,清初思南府副總兵楊光謙、印江鄉賢楊國彥募建。太平寺與皇庵天慶寺同扼北朝山道,寺宇占地900餘平米。著名高僧深持和尚、天隱道崇(臨濟33世)先後主持,傳明末高僧破山大師之臨濟宗之法脈。壩梅寺,扼南路朝山大道,康熙15年(1676)擴建,該寺也傳臨濟宗法脈,因有壩溪、梅溪兩河谷地帶大量寺田,收谷頗多,世有「壩梅寺穀子」之稱,。此外,西路的鐘靈寺、東路的回香寺,香火也極旺盛。

第四次重建[編輯]

嘉慶元年(1795),松桃苗民首領石柳鄧與湘西吳八月進行「乾嘉起義」,松桃義軍開闢紅石樑至梵淨山道路,據險周旋。石柳鄧死後,義軍餘部在梵淨山地區堅持達12年之久。道光間,梵淨山第四次重建:改接引殿為天恩寺(1822),改通明殿為報恩寺(1832),要求僧眾上報天恩、國恩,下報父母之恩。又擴建孝慈寺(1832),重塑金頂彌勒、觀音銅佛像等。此次重建後,梵淨山佛教恢復興盛。道光17年(1837)《松桃廳志》云:「每歲夏間,朝禮者遠近幾萬餘人,川楚之民咸在焉。」道光21年(1841)《思南府續志》云:「六月中,遠近男婦燒香頂禮者不下萬人。」在此期間,曾於鴉片戰爭中在廣州率軍抗擊英軍的湖廣提督、果勇侯楊芳(今貴州松桃縣人),也多次登山覽勝。

第五次重建[編輯]

咸豐5年(1855),貴州爆發「咸同大起義」。銅仁「紅號軍」首領趙子隆打出「真主出生,彌勒降生」口號,在梵淨山三角莊建立根據地,達一萬之眾,與思南荊竹園「白號軍」聯成一氣,屢次攻破附近州縣。咸豐帝飭令川、黔、湘三路清軍「痛加殲洗」。同治9年(1870),三角莊根據地陷落,紅號軍全軍覆沒。

光緒元年(1875),太平天國軍餘部劉勝乘朝山之機,率20餘人假扮清軍,持洋槍人入山,自號「黑地大王」,趕殺僧尼,四出劫掠。光緒5年(1880),梵淨山環山五屬團練合編為「松桃協左營練軍」,新任貴州巡撫岑毓英親往率軍督剿,在梵淨山隆參和尚,以及印江生員廖凌霄、武舉呂嘉會嚮導下,次年(1881)肅清劉勝。

鎮壓紅號軍及劉勝後,梵淨山遭到嚴重破壞,滿目瘡痍。「寺院及諸菩薩俱為灰燼,爾時僧眾風散雲流」(《重修朝陽寺碑》)。「環山居民遭此劫殺,殺絕者不下七百戶,殺葬者何此四千餘命」(《鎮國寺碑記》)。為加強防範,巡撫岑毓英奏請於皇庵護國寺建「都司衙門」,稱「護國營署」,統領「松桃協練軍」分駐環山八汛,對梵淨山實行長達30年的軍管。粵人吳月樓為鎮軍,「鎮守此山,號令森嚴,軍民畏服」(田宗潤《詩會集韻·序》)。清政府又移銅仁縣於大江口,控制銅仁上關碼頭(後改為江口縣)。移思南府安化縣於大堡,扼守西朝山大道(後改為德江縣)。「兩縣一都司」的設立與調整,有效防止禍亂再起,保證了梵淨山正常的朝拜活動。

光緒6年(1881)起,在嚴密軍管下,岑毓英令隆參和尚主持重建梵淨。「於是重新募化,依舊修建。創修鎮國、水源、明珠等寺,復修回香坪、明鏡山各庵,新開老金頂,整新金頂,九皇洞各殿。斯時廟宇輝煌,神像皎潔,較以前尤甚,信善男婦,朝拜士民,比上年更多。」皇庵承恩寺重修一新,院牆側門石刻對聯云:「烽煙六載平凶曜,香火萬家奉福星。」寺內供奉雲貴總督岑毓英「長生福祿牌位」一方。光緒11年(1885),全山又開齋放戒,眾僧公舉隆參為方丈。隆參是為梵淨山最著名的高僧之一。他主持梵淨山30餘年,直到民國初年。

至光緒22年(1896)前後,梵淨山第五次重建結束,此時,全山梵宇相望,佛像威嚴。全山諸寺以皇庵護國寺最為壯觀,其旁建都司衙門,增建校場、武廟、先祠、岑公祠等。護國寺號令全山,信眾功德俱納於護國寺,世有「護國寺金子」之稱。護國寺旁土地平曠,群峰環繞,世人樂居,衍為村落。新建各寺以水源寺尤為聞名,該寺收容戰後無家可歸之女子入寺為尼,故世有「水源寺女子」之稱。此次重建,已逾康乾之盛。(光緒)《銅仁府志》載梵淨山朝拜盛況云:「佞佛者朝謁名山,號稱進香,往往結黨成群,攜老扶幼……或百人,或數十人為一隊,導之以旗,每人背黃袱,嗚嗚唱佛歌,前呼後應,舉隊若狂。」印江詩人田宗潤《朝山客》云:「為名為利為長生,許願香客結隊行。一步一聲山谷應,南無聲雜本魚聲。」四川酉陽州劉華里刻對聯於金頂石壁云:「到此間來來往往滅了許多奸雄;由是路口口聲聲念不盡的南無。」

此間,都司吳月樓及幕客朱仲衡邀集文人學士,登臨遊覽,舉辦大型詩會。《承恩寺碑》云:「新顯豪士,群賢畢集,壁間重寫夢遊,清風明月,各志高懷,則又與岳陽樓競衡。」印江詩人田宗潤作《詩會集韻》,於梵淨風物名勝,一一題詠。其《序》云:「爰於六月既望,邀集學士文人,登臨消夏,既而煙茶互吸,詩酒興連,啟鳳騰蛟,寶主盡東南之美,信可樂也。」印江著名書法家嚴寅亮(題北京「頤和園」匾者)親題「黔山第一」巨匾懸於護國寺山門。都司衙門大殿又有「黔山領袖」、「明政寬和」巨匾,名山墨寶,相映生輝。衙門將士每日演武,勤為操練。四川著名武林高僧鐵肩和尚慕名前往,切磋武術,流連忘返(後往貴陽黔靈山弘福寺,禮十世方丈智明為師,又住持貴陽東山寺,辛亥間教習貴陽革命黨新軍)。民國初年,貴陽著名高僧了塵和尚、貴陽名人何麟書遊覽梵淨山。他們拜會隆參和尚,並作有詩文,流傳至今。

梵淨山新生[編輯]

民國時期解放初期,因戰亂和匪患,梵淨山近百餘座寺廟遭到嚴重破壞。文化大革命時期,印江縣學生和民兵將尚存的護國寺倒毀,又將釋迦殿、彌勒殿佛像,以及金頂鐵鏈運回縣城銷毀。江口縣學生也將壩梅寺燒毀。至此,梵淨山百餘座寺廟僅餘下太平寺、朝陽寺處於風雨飄搖之中。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後,隨國家逐步落實宗教政策並推動朝拜旅遊的發展,梵淨山佛教逐漸恢復。1988年,太平寺住持慧松法師致信中國佛教協會趙朴初會長,請求重視梵淨山歷史文化和支持佛教恢復工作。趙朴初回信予以鼓勵。1989年,慧松將太平寺修葺一新,大雄寶殿內奉鍍金佛像、羅漢、觀音大士共23尊,朱戶碧瓦,樹木蔭森,極叢林之勝,成為梵淨山一大著名寺院。此後,金頂鎮國寺、釋迦殿、彌勒殿等也依次修復,又拓寬印江縣護國寺——鍾靈寺——拜佛台——金頂之朝山古道,新修江口縣魚坳——金頂七千餘級「萬步雲梯」,建成東、西兩座牌坊式山門及「梵淨山碑林」,趙朴初親題「梵淨山」山名。1992年,貴州佛教協會會長、貴陽黔靈山弘福寺慧海法師派弟子通靈主持鎮國寺,舉辦「92梵淨山佛教恢復大典」。1998年夏,清末著名高僧隆參和尚之徒侄、遼寧僧人釋佛友率眾弟子前往梵淨山,發願重修皇庵護國寺。經六年艱苦募化,護國寺重新落成,印江著名書法家魏宇平題寫「護國禪寺」寺名、「梵天淨土」匾名。2004年9月,舉行「中國梵淨山皇庵護國寺重修開光大典暨梵淨山佛教文化研討會」,海內外高僧大德、專家學者、十方居士共3000餘人參加,盛況空前。

彌勒菩薩道場[編輯]

明清以來,彌勒與梵淨山的傳說在當地民間廣為流傳,古人在新金頂顛峰之上建釋迦、彌勒兩殿,作為梵淨山佛教的最高象徵。明代《敕賜碑》中,對彌勒與梵淨山作專門記載,並稱梵淨山是「無邊法界,極樂天宮」。明萬曆、清康熙年間,兩次敕封梵淨山,要求官府保護梵淨山「一大正殿、四大皇庵、48大腳庵」,清末又設「都司衙門」加以保護。

梵淨山彌勒道場有神奇的自然景觀相印證。在新、老金頂附近,常常可以看見奇妙的「佛光」和「幻影」,古人認為「佛光」和「幻影」就是「彌勒顯像」,莫不虔誠跪拜。此外,從西路朝山古道的「拜佛台」遠看,梵淨山就呈現出三座彌勒像並列的景象:老金頂是彌勒坐像,新金頂是金猴朝拜彌勒像,三大主峰相連則是長達萬米的彌勒臥像。貴州已故著名作家張克先生在梵淨山採風時,從百餘里外的印江縣彌陀寺遙望梵淨山,同樣也發現金頂是一尊巨大的彌勒像。

有鑑於此,貴州佛教協會會長慧海老和尚重新認定梵淨山為彌勒道場。國家宗教局副局長齊小飛、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學誠法師親臨梵淨山。他們對梵淨山在中國佛教史上的地位給予充分肯定。學誠法師再次肯定梵淨山「中國第五大佛教名山」,並親題「梵淨山彌勒菩薩道場」碑名。該碑立於印江護國寺,與該寺新出土的十餘尊明代佛像同為「鎮山之寶」。

景點[編輯]

佛教景點[編輯]

梵淨山上的主要佛寺有:彌勒殿、燃燈殿、釋迦殿、承恩寺、果然古寺(遺址)。彌勒殿的大門對聯是「江山如此多嬌,風景這邊獨好」。釋迦殿的大門對聯是「時觀雷雨生峰底,,欲摘星辰置掌中」。

蘑菇石[編輯]

蘑菇石是梵淨山最具代表的山石景觀,因形如蘑菇而得名,是一方砂質板岩和石英砂岩石柱,上面大下面小,高度大約10米,上面是正方形,下面是長方形,看起來不穩,但是已經屹立了許多年。

翻天印[編輯]

翻天印是一塊巨石平鋪在一面石台上,恰如巨印而得名,自古以來,尋求仕途的人便在此祈禱叩拜。

九皇洞[編輯]

傳說古代有一位比丘尼在九皇洞內修行,她樂善好施,採藥治病,得到當地百姓的愛戴,功德圓滿之後圓寂,後人尊稱她「九皇娘娘」。明朝時期,明神宗的母親李太后說服神宗下令重建梵淨山,彌勒佛道場方始鼎興。為了感念李太后,便把她的肉身和九皇娘娘的肉身合二為一,供奉在梵淨山之巔。

萬名洞[編輯]

萬名洞得名有兩種說法。一是古代數萬善男信女捐資建造梵淨山佛教道場,刻碑於此,故稱「萬名洞」。一是來金頂的信眾常常把刻著自己名字的石片投入萬名洞求賜福,得名「萬名洞」。

般若泉[編輯]

在梵淨山的一岩壁流出一口泉水,名「般若泉」,清涼爽口,是天然純淨的泉水。

萬卷經書[編輯]

傳說唐朝玄奘去天竺取經,曾在梵淨山拜彌勒佛,白馬失蹄,撇下一疊經書,經書落地生根,成了巨石。

老鷹岩[編輯]

山巔一方巨石形狀如同一隻展翅飛翔的老鷹,故名「老鷹岩」。

敕賜碑[編輯]

明朝萬曆十六年(1618年),明神宗下旨,戶部郎中李芝彥撰寫,描述了梵淨山的地理位置、山形地貌、名勝古蹟、歷史傳說、佛教興衰等,碑文提到梵淨山是「古佛道場」、「天下眾名岳之宗」。

拜佛台[編輯]

登上台可以遠觀睡佛和金頂,故名「拜佛台」。梵淨山的萬米睡佛像大肚彌勒佛,當地人稱之為「大佛山」,呈北東至西南走向,莽莽起伏、蜿蜒數里。

佛光普照[編輯]

旭日東升時或者夕陽西下時,金頂附近,人們常常可以看到七彩巨大光環,絢麗神奇,故名「佛光普照」。

佛塔[編輯]

明朝明然如泰禪師的墓塔,明然如泰(1600年—1677年)是梵淨山妙玄派第五代主持,一生都在梵淨山弘揚佛法,圓寂後建立了此墓塔。

老金頂[編輯]

老金頂,古稱「月鏡山」,因山岩石頭產生「月鏡」而得名。傳說,在風清月白之夜,老金頂取出一塊石板,可以照出自己清晰的面貌。老金頂高度2494米,峰頂的燃燈殿、山腳有承恩寺和金頂的釋迦殿、彌勒殿一同被譽為「彌勒道場」。

萬寶岩[編輯]

萬寶山是一方底礫岩,因礫石形狀如同珍寶,又生長了豐富多樣的植物,故名「萬寶岩」。萬寶岩是黃河以南最古老的標誌性地質奇觀之一,記錄了梵淨山悠久的地質歷史。梵淨山新元古界青白口系板溪群(下江群)和梵淨山群地層角度不整合,平面上表現為上層地層芙蓉壩組底礫岩覆於梵淨山群不同層位和不同的岩性上。最低點則在盤溪口附近,高度差1500餘米。

動植物[編輯]

1978年,梵淨山國家自然保護區成立。梵淨山區域內擁有3000多種高等植物,3000多種動物。

動物學[編輯]

梵淨山有雜食獸類60餘種,如:果子狸、穿山甲、豪豬、大鯢、峨眉髭蟾、黔金絲猴等。黔金絲猴分布在梵淨山海拔1000米至2000米的常綠、落葉闊葉林內。梵淨山的主要毒蛇有:竹葉青蛇、尖吻蝮、菜花烙鐵頭、烙鐵頭蛇、銀環蛇、絞花林蛇、麗紋蛇。鳥類有白頸長尾雉、鴛鴦、紅腹角雉、雕鴞、紅隼、雀鷹、短嘴山椒鳥、紅嘴藍鵲、紅尾水鴝、紅腹錦雞、紅嘴相思鳥、白頸噪鶥。

植物學[編輯]

梵淨山常綠落葉闊葉林和常綠闊葉林共同組成梵淨山森林生態系統。常綠落葉闊葉林喬木上層主要有水青岡、中華樾、連香樹、山櫻。下層有厚皮栲、粗穗柯、野八角、五味子等。梵淨山的珍稀植物有:冷杉、珙桐、伯樂樹、鵝掌楸。

世界遺產[編輯]

該世界遺產被認為滿足世界遺產登錄基準中的以下基準而予以登錄:

  • (x)擁有最重要及顯著的多元性生物自然生態棲息地,包含從保育或科學的角度來看,符合普世價值的瀕臨絕種動物種。[2]

事件[編輯]

雷擊事件[編輯]

2011年11月5日中午,梵淨山金頂發生雷擊事件,由於景區內並無避雷設施,以致30多名遊客遇襲受傷,當中18人重傷。[3]

梵淨山金頂建築外牆染紅事件[編輯]

2023年7月,梵淨山金頂釋迦殿和彌勒殿外牆在維修時外牆被塗成了粉紅色,而此前這兩座殿顏色為灰色。28日,銅仁市人民政府通報,武陵景區管理公司在未完善手續的情況下啟動梵淨山金頂建築外牆安全維修,擅自改變牆體顏色,違反了《銅仁市梵淨山保護條例》等相關法規。多名責任人因此被調查處理。[4]

參考文獻[編輯]

  1. ^ 中国贵州省梵净山获准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新華網. 新華社. 2018-07-02 [2018-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02). 
  2. ^ Fanjingsha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3. ^ 貴州梵淨山風景區遭雷殛 18人重傷. 香港電台中文新聞頻道. 2011-11-06 [2011-11-06] (中文(繁體)). [失效連結]
  4. ^ 贵州梵净山金顶建筑外墙变粉红 多人被立案调查. 聯合早報. 2023-07-29 [2023-07-30]. 
  • 張明. 《梵净山开发史略》,. 《史志林》. 1994年, (第1期;) (中文(簡體)). 
  • 張明. 《梵净山佛教源流初探》,. 《史志林》. 1994年, (第3期;) (中文(簡體)). 
  • (貴州大學)張明. 《梵净山佛教源流考》. 《佛學研究》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2005年, (第14期): 第284–293頁 (中文(簡體)). 
  • (貴州大學)張明. 《梵净山历史上的几次重建活动》 (第六集,貴州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土家族研究》 (中文(簡體)). 
  • (貴州大學)張明. 《梵净山弥勒道场<敕赐碑>研究》 (第4期;). 《世界宗教研究》. 2012年 (中文(簡體)). 
  • (貴州大學)張明. 《梵净山佛教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 《人文世界》第五輯,巴蜀書社. 2012年11月版; (中文(簡體)).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