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郑台湾历史年表
外观
台湾历史、台湾历史年表 | |||||||||||
---|---|---|---|---|---|---|---|---|---|---|---|
史前时期 | |||||||||||
荷治 1624-1662 |
西治1626-1642 | 原住民政权及部落-1933 | |||||||||
明郑时期 1661-1683 |
|||||||||||
清治时期 1683-1895 |
|||||||||||
日治时期 1895-1945 |
|||||||||||
战后时期 1945 迄今 | |||||||||||
其他台湾系列 | |||||||||||
台湾主题首页 | |||||||||||
1662年1月25日,郑森击败以揆一为首的荷兰驻台湾军队,郑氏开始统治南台湾。
1683年9月,末代国主郑克塽降清,台湾进入清治时期,也结束了东宁王朝对台湾的统治。
历史年表
[编辑]永历十三年(1659年)
[编辑]永历十四年(1660年)
[编辑]永历十五年(1661年)
[编辑]- 1661年2月25日,清朝清圣祖(康熙)登基继位。
- 1661年5月4日,郑成功攻占普罗民遮城(赤嵌楼)。
- 1661年11月,郑芝龙遭清廷斩首于北京。
- 1661年,郑军与大肚王国发生战争,高凌、杨祖先后被杀;郑成功派黄安、陈瑞进攻,诱杀大肚番阿德狗让,战火遍及大肚社以及至 Taurinap 诸村。
永历十六年(1662年)
[编辑]- 1662年1月27日,热兰遮城(安平古堡)的荷兰守军投降。
- 1662年2月1日,郑成功与台湾长官揆一签订投降协议,郑成功取得台湾主权。
- 1662年6月23日(永历十六年五月初八),郑成功薨,享年39岁。
- 1662年(永历十六年)6月,黄昭、张骥与萧拱宸等将领拥立郑成功五弟郑袭为新君。
- 1662年11月,世子郑经渡海入台靖难。12月,郑袭等人兵败。事后郑经将郑袭软禁于厦门。
- 1662年11月,郑经靖难后登基。
永历十七年(1663年)
[编辑]- 1663年,郑经迎明朝宗室宁靖王朱术桂到台湾
- 1663年7月,郑泰遭郑经猜忌,家眷降清后自缢。
- 1663年10月21日,清荷联军成立。
- 1663年11月20日,清荷联军攻占厦门与金门,摧毁城砦、民舍,并残杀劫掠岛上居民。
永历十八年(1664年)
[编辑]- 1664年1月19日,博特率荷兰军从打狗登陆,郑经提出割让南澳岛、交还战俘向博特谈和。
- 1664年2月26日,博特因双方谈判破裂而返回巴达维亚。
- 1664年12月24日,清荷联军于由金门出发,却遇到台风无功而返。事后联军关系告一段落。
- 1664年,郑经派刘国轩到半线屯田。
永历十九年(1665年)
[编辑]永历二十年(1666年)
[编辑]永历廿一年(1667年)
[编辑]永历廿二年(1668年)
[编辑]永历廿三年(1669年)
[编辑]永历廿四年(1670年)
[编辑]永历廿五年(1671年)
[编辑]永历廿六年(1672年)
[编辑]永历廿七年(1673年)
[编辑]永历廿八年(1674年)
[编辑]永历廿九年(1675年)
[编辑]永历三十年(1676年)
[编辑]永历卅一年(1677年)
[编辑]永历卅二年(1678年)
[编辑]永历卅三年(1679年)
[编辑]永历卅四年(1680年)
[编辑]永历卅五年(1681年)
[编辑]- 1681年3月17日,郑经薨于北园别馆,传位予世子,享年四十岁。
- 1681年3月17日,国主郑经薨,监国世子郑克臧继位。
- 1681年3月19日,宗亲郑聪与外戚冯锡范捉拿并刺杀新君,是为东宁之变。
- 1681年,年仅12岁的元子郑克塽登上王位。
永历卅六年(1682年)
[编辑]- 二月:淡水通事李沧愿贪污;郑克塽命令监纪陈福、宣毅镇叶明前往鸡笼取金,受凯达格兰族阻挡,无功而返。[4]
- 鸡笼山大疫,东宁驻守官兵病死过半。[5]
- 仪宾甘孟煜(崇明伯甘辉之子)出任天兴州知州。[6]
- 吏官洪磊(忠振伯洪旭之子)兼任户官。[7]
- 七月:刘国轩从澎湖安抚司返回东宁。[8]
- 八月:新港、竹堑等原住民村社不堪苦役,起兵反抗东宁官兵;宣毅镇叶明前往镇压,原住民遁入山中求和。[9]
- 十二月:承天府发生大火灾,1600余个民宅房厝遭祝融。[10]
永历卅七年(1683年)
[编辑]- 1681年6月,董太妃去世。
- 1683年7月16日,清朝将领施琅于澎湖海战中击败了东宁将领刘国轩,清军占领澎湖。
- 1683年7月20日,宁靖王五位王妃相继自缢。
- 1683年7月21日,明朝宗室宁靖王朱术桂自缢殉国。
- 1683年9月3日,施琅登陆台湾。
- 1683年9月5日,末代国主郑克塽向施琅投降。
- 1683年10月8日,郑克塽剃发易服,东宁正式亡国。
亡国后
[编辑]- 若干郑氏王族如郑森第六子郑宽因担心遭到迫害而隐姓埋名。其后世郑守让称此举因而躲过满门抄斩。
- 清廷为示宽大,将郑克塽移往京师后封爵海澄公,并赐旗籍正红旗汉军,但限制其居住迁徙自由。
- 清圣祖下令将郑成功、董王妃、郑经以及唐王妃等四位王室主要成员的陵墓自台湾武定里洲仔尾迁回郑氏故乡福建南安,并由郑经的三王子郑克壆回故乡主持。[11]
资料
[编辑]参考
[编辑]注脚
[编辑]- ^ 《海纪辑要》,卷2:“廿八日,清总督姚启圣、巡抚吴兴祚、水师提督万正色率兵入岛,秋毫无犯,百姓欢呼。”
- ^ 《海纪辑要》,卷2:“三月,世子至东宁。世子于十二日至东宁”
- ^ 《海纪辑要》,卷2:“夏、五月,东宁雨雹。东宁地鸣,声如驴;寻雨雹,大如鸡子。”
- ^ 《闽海纪要》,卷之下:“三十六年春、二月,明郑克塽遣陈福及宣毅镇叶明往淡水取金。淡水通事李沧愿取金自效;克塽乃遣监纪陈福等同往。至产金之处,土番执锐扼要以待;曰:‘吾侪累世恃此为活,若汉人来取,不特害生,且为受劳;不回,必决一死’!译者以告,福乃引回。”
- ^ 《闽海纪要》,卷之下:“鸡笼山大疫。时值疫气盛行,汛守兵死者过半。”
- ^ 《闽海纪要》,卷之下:“郑克塽以仪宾甘孟煜知天兴州。孟煜,崇明伯甘辉子…”
- ^ 《闽海纪要》,卷之下:“磊,忠振伯洪旭子;事经为吏官,亲信亚于冯锡范。至是,命兼理户官事务…”
- ^ 《闽海纪要》,卷之下:“秋、七月,明武平侯刘国轩调拨诸将守澎湖,而已回东宁。”
- ^ 《闽海纪要》,卷之下:“督运弁目酷施鞭挞,土番不堪,乃相率倡乱;新港、竹堑诸社皆应。于是,克塽命叶明等会剿,土番逃入山;寻请降,许之。”
- ^ 《海纪辑要》,卷之下:“承天府火,沿烧一千六百余家。”
- ^ 朱成功系明室之遗臣,非朕之乱臣贼子。敕遣官,护送成功及子经两柩,归葬南安,置守冢,建祠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