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战争
拿破仑战争 | |||||||
---|---|---|---|---|---|---|---|
由左至右,由上至下为: | |||||||
| |||||||
参战方 | |||||||
法兰西帝国 | |||||||
指挥官与领导者 | |||||||
兵力 | |||||||
俄罗斯: 900,000人 (1812年)[11] 普鲁士: 320,000人 (1806年)[5] 英国:250,000人 (1813年)[12] 奥地利:300,000人 (1809年) 西班牙:100,000人 (1812年) 葡萄牙:50,000人 (1809年) 瑞典:50,000人 (1813年) 其他反法同盟成员:100,000人 (1813年) 总共:3,000,000人 (1813年) |
法国: 1,200,000人 (1813年)[13] 法国同盟:500,000人 (1813年) 总共:1,700,000人 (1813年) | ||||||
伤亡与损失 | |||||||
总共: 约1,450,000人战死 4,000,000名军人或平民死亡或失踪 奥地利: 350,220人战死[14][15] (500,000人死亡) 西班牙: 超过300,000人战死[16](超过586,000人死亡)[17] 俄罗斯: 289,000人战死[15] (600,000人死亡) 普鲁士: 134,000人战死 (300,000人死亡) 英国: 125,000人战死[18](300,000人死亡) 葡萄牙: 未知人战死(超过250,000人死亡)[19] 意大利地区: 未知人战死(120,000人死亡)[16] 奥斯曼:未知人战死(50,000人死亡)[20] |
总共:约370,000人战死 法国:306,000人战死[22] 法国盟友:65,000人战死[23] 法国和其盟友:800,000人因伤或疾病而死[23] 600,000名平民死亡[23] |
拿破仑战争(法语:Guerres napoléoniennes)指的是1803年至1815年一系列庞大的全球性冲突,由拿破仑一世领导的法兰西帝国和其从属国与反法同盟爆发了数场对抗。使得某一时期欧洲大陆大部分地区被法国统治,而这些战事可说是自法国大革命战争的延续。拿破仑战争通常被描述为五场冲突,分为:第三次反法同盟(1803-1806年)、第四次反法同盟(1806-07年) 、第五次反法同盟(1809)、第六次反法同盟(1813-14)、第七次反法同盟(1815)以及半岛战争(1807-1814)和俄法战争(1812)。
拿破仑在1799年经过雾月政变成为法国第一执政后,经过大量改革成功建立了一支异常强大的军队,以及一个财政和政治稳定的国家。随后于1803年爆发了第三次反法同盟战争,拿破仑先在乌尔姆战役以出人意料的战术迂回行动,俘虏大批奥军,随后又于奥斯特利茨战役决定性的击败俄奥联军,促使神圣罗马帝国的崩溃。1806年10月,因担心法国对欧洲的控制持续增强,普鲁士王国与俄罗斯帝国、萨克森和瑞典组成第四次反法同盟对法国开战,拿破仑的军队迅速在耶拿-奥尔施泰特会战击败普鲁士军队,使得普鲁士在短短的19天就被迫退出战争,接着再经过数次交战,最终于弗里德兰战役后瓦解第四次反法同盟。1809年,受到法军在半岛战争中挫折的鼓舞,奥地利发动第五次反法同盟以夺回在前几次同盟损失的大量领土,但却遭到巨大的失败,除了阿斯珀恩-埃斯灵之战之外,几乎再无对法军的胜利,最终于瓦格拉姆之战再次被拿破仑击败。
为了建立大陆封锁以在经济上削弱英国,拿破仑决定摧毁英国在大陆上的最后一位盟友葡萄牙。在1807年11月占领里斯本后,大部分的法军都驻扎在西班牙,拿破仑抓住机会废黜在位的西班牙王室,并于1808年宣布他的兄弟约瑟夫·波拿巴为西班牙国王。经过六年的游击战,西班牙在英国的支持下,在1814年将法军驱逐出伊比利亚半岛。
与此同时,俄罗斯不愿承担贸易减少后的损失,经常违反大陆体系,使拿破仑于1812年对俄罗斯发动入侵,最终因俄罗斯的焦土战术和后勤不足而失败。
在法军失败的鼓舞下,俄罗斯、奥地利、普鲁士、瑞典组成了第六次反法同盟,拿破仑在德累斯顿战役等战击败联军,但最终于1813年10月,在莱比锡战役因联军的庞大兵力而败北。盟军随后开始入侵法国,而半岛战争也蔓延至法国西南部,拿破仑虽打出其一生的杰作六日战役,但最终联军于1814年3月末占领巴黎,并在4月迫使拿破仑退位。他被流放到厄尔巴岛,法国重回波旁王朝的统治。然而,拿破仑成功从厄尔巴岛上逃脱,并重登皇位,但最终在滑铁卢战役不敌联军的庞大军力。[24]
在维也纳会议后重新划定了欧洲各国的国界,带来了一段和平的时期,直到1853年的克里米亚战争。这场战争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的传播,英国也在这场战争后正式超过法国成为世界霸主,拉丁美洲也爆发了大量的独立运动,促使了西班牙帝国和葡萄牙帝国的衰弱。
背景:法国大革命与前两次反法同盟
[编辑]法国大革命让欧洲各封建王室感受威胁,法王路易十六被罗珀斯比尔斩首之后,更是火上加油。1792年,奥地利、萨丁尼亚、那不勒斯王国、普鲁士、西班牙和大不列颠(即英国)组成了第一次反法同盟,试图毁灭法兰西共和国。法国共和政府运用各样办法,如全国征兵、军事改革、总体战等,最终1797年拿破仑在意大利击败奥军,强迫奥地利接受及签下《坎波福尔米奥条约》,使得第一次反法同盟崩溃。
1798年,神圣罗马帝国、俄罗斯、英国、那不勒斯、奥斯曼帝国、教宗国、葡萄牙组成第二次反法同盟,并从低地国家和意大利入侵法国,俄军指挥官苏沃洛夫元帅强大的指挥能力,使得法军迅速丢掉了意大利,被迫退回阿尔卑斯山。但由于安德烈·马塞纳将军在第二次苏黎世战役大胜联军,以及英军在卡斯特里克姆战役的惨败,最终使得俄罗斯帝国退出对法战争。
1799年8月23日,拿破仑秘密地从埃及回到法国。他随即在11月9日的雾月政变中,推翻督政府,夺取了政权。拿破仑急忙重整法国陆军,建立一支预备军来支援法军在莱茵地区和意大利的战事。1800年,拿破仑越过大圣伯纳德山口进军意大利,于马伦戈战役击败奥军。
1800年12月3日法国将军莫罗更在霍恩林登战役大胜奥军,逼迫奥地利签下《吕内维尔和约》后退出同盟。第二次反法同盟再次以法国的胜利结束。
虽然英法两国在1802年3月25日签署了《亚眠和约》,但因双方政府皆不满意条约内容,所以都没有全面履行和约。而后法国介入瑞士内部纷争,又占领数个意大利沿海城镇,英国继续占据马耳他。拿破仑更藉这次短暂的和平,派兵海地,镇压当地的独立革命。
1803年5月13日,英国向法国宣战。1804年5月18日,拿破仑废除法兰西共和国,改建帝制;12月2日,拿破仑在巴黎圣母院自封皇帝。
第三次反法同盟
[编辑]拿破仑在布洛涅集结十八万法军,准备入侵英国,但是要让大军安全渡过英吉利海峡,他必须取得制海权。一支由法国海军上将维尔纳夫指挥的法国及西班牙联合舰队,远征西印度群岛,意图侵扰英国在那里的属土,引诱英国舰队离开海峡。1805年7月22日,法国-西班牙联合舰队在西班牙非尼斯泰尔角(Cape Finisterre)跟英国舰队发生战斗,维尔纳夫损失了两艘战船后,命令回航西班牙。英海军穷追不舍,法国-西班牙舰队被困在加的斯港内,不敢动弹。10月19日,维尔纳夫率领舰队溜出加的斯。10月21日,法国-西班牙舰队在特拉法加角附近海上遭到由英国海军上将纳尔逊率领的舰队猛烈攻击,全军覆没。维尔纳夫被俘。从此拿破仑再没有能力跟英国争雄海上。
特拉法加海战发生前,拿破仑早已放弃进攻英国的计划,把法军转移,东向巴伐利亚,迎战奥地利军。1805年10月20日,拿破仑在乌尔姆,以庞大的战术迂回,歼灭大量奥军,稍后更占领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奥皇弗朗茨二世东逃汇合俄军,预备再战,并打算与卡尔大公在意大利的部队会合,不料其部队被法国元帅安德烈·马塞纳在卡尔迪耶罗击败,大大延误支援的时间。12月2日,拿破仑在奥斯特里茨打败奥地利-俄罗斯联军。奥皇再次战败,不得不与法国签订《普雷斯堡条约》,第三次反法同盟瓦解。次年,在拿破仑的威慑下,神圣罗马皇帝弗朗茨二世退位,神圣罗马帝国解体。
第四次反法同盟
[编辑]随着《普雷斯堡条约》的签订、第三次反法同盟的瓦解,拿破仑变得野心勃勃,不再对普鲁士做任何的让步,甚至要求普鲁士放弃其在波兰的领地,才会将汉诺威给予普鲁士。这令腓特烈威廉三世大怒,他下令准备与法国开战,第四次反法同盟成立。1806年7月,拿破仑将许多莱茵兰的德意志小邦国及德意志地区西部合并成为莱茵邦联。
8月,普鲁士单独向法国宣战,但此时只有遥远的俄国支持他。然而在普鲁士宣战时,俄军并不在普鲁士附近。9月,拿破仑派遣他在莱茵河以东的全部兵力对付普鲁士。普鲁士的军队薄弱,战术老旧,又由于援救的俄军行动缓慢,普军迅速在10月14日的耶拿会战中惨败,折损了大部分的主力。同期,约16万法军(而且战争爆发后仍持续增加)攻入普鲁士,有效地迅速摧毁了整支25万人的普鲁士军事力量。10月27日,拿破仑进入柏林,柏林在14天内便沦陷。普军主力尽失,腓特烈威廉三世逃往东普鲁士首府柯尼斯堡。
拿破仑下一步行动就将普鲁士力量从波兰逐出,并成立了一个新政权-华沙大公国。拿破仑随即挥军北进攻击俄军,并试图夺取普鲁士的临时首都柯尼斯堡。双方在1807年2月的埃劳战役中杀得难分难解,但俄军最后撤向更北的地区。最终,俄普联军撤往柯尼斯堡,法军也无力再追。俄普同盟签订了《巴腾斯坦条约》后不久,法军在但泽围城战击败普俄联军攻入但泽。6月14日,拿破仑追击俄军,在弗里德兰战役击败了俄普联军。
弗里德兰的战败后,沙皇亚历山大一世被逼要与拿破仑议和,最后与法国在7月缔结了《提尔西特条约》,而普鲁士则没有发言权,被迫接受屈辱的条款,第四次反法同盟战争结束。9月,法军占领了瑞典属波美拉尼亚。1807年同时,英国舰队攻击丹麦-挪威,并掳获其舰队,引发炮舰战争,而英国的进攻使丹麦加入法国方。1808年埃尔福特会议中,法俄决定逼使瑞典加入大陆封锁体系,引起芬兰战争。
半岛战争
[编辑]拿破仑在1808年派兵进入西班牙,宣称是为了处罚擅自行动的葡萄牙。不久,朱诺将军攻陷里斯本,后续部队一支接着一支进入西班牙,此时拿破仑决定占领西班牙,半岛战争开启,在战争前期法军遭遇西班牙民众和军队的激烈反抗而失利。
而拿破仑听闻失利后亲自掌兵,和数位元帅一同出兵成功大败西班牙军队并夺回马德里,而苏尔特元帅最终于科鲁尼亚战役迫使大量英军撤出伊比利亚半岛。但是当他离开后,西班牙的游击战依然没有停歇。虽然法军在接下几年不断在战役中战胜西班牙和英国军队,但民众的不断抵抗持续动摇法国在西班牙的统治。
这场半岛战争深深的拖垮了拿破仑,他原先以为可以很快地就征服西班牙,但没想到西班牙人游击战争及英军的支援让这一切变得十分泥淖,更让拿破仑被迫进行两面作战。
第五次反法同盟
[编辑]法国和英西联军在伊比利亚半岛激战时,同时法国、奥地利之间的冲突又再起。起初第五次反法同盟战争,英国再次只能单靠自己。战争期间,皇家海军接连取胜,夺取了部分法国的殖民地。陆上英军则进行了数次军事尝试,包括1809年远征荷兰的瓦尔赫伦岛,这次行动最后因为英军指挥官,约翰·皮特,第二代查塔姆伯爵未能攻取安特卫普而灾难性失败了。英军于是转为快速袭击海岸地区,封锁法国海岸线,并截断法国商船航运。另外英海军亦会随时派兵登陆,或协助联盟作战,但这些登陆行动时常因为陆军兵力数量及质素而流产。
经济战争亦仍然持续,法国组建的大陆封锁体系,对抗著英海军封锁法国势力海岸线。由于武器缺乏及法控制区缺乏组织,大陆封锁体系形成很多缺口,不少法国的傀儡政权与英国走私商人贸易。双方都为了加强封锁的手段,而引发了不同新的冲突,如法军发动了半岛战争、英军发动了1812年战争。
曾属法国同盟的奥地利,借此机会去收复它早前丧失在奥斯特利茨战役的德意志地区。决定先发制人,而法军指挥官达武因预料到其庞大的兵力而先行后撤。拿破仑在西班牙嬴得数次胜仗,在索莫谢拉战役后攻占马德里和逼使大批英军撤离伊比利亚半岛。但当拿破仑离开西班牙后,对抗法军的游击战争开始,并牵制了极大数量的法军。奥地利的侵略使拿破仑无暇返回西班牙,截击英军的行动,而且自此他亦未有回到伊比利亚半岛上。法军在西班牙的形势开始恶化,并在惠灵顿公爵指挥英葡联军后情势更坏。
奥军开进华沙大公国,但却在1809年4月19日的雷兹因战役遭到波军击败,波兰人反攻夺取了西加里西亚。
拿破仑自领东线指挥,并领导其军队发动对奥反攻。经过数次小型战斗,迫使奥地利军队撤出巴伐利亚,拿破仑随之攻入奥地利境内,在阿本斯贝格和埃克米尔等战胜利后持续进逼。他过早试图冒险渡过多瑙河,结果在1809年5月22日的阿斯佩恩-艾斯林战役遭遇了他军事生涯的首次会战失利。但是奥军指挥官卡尔大公,未能继续维持胜利,使拿破仑得以在7月初攻占了维也纳。最后拿破仑在7月5至6日的瓦格拉姆战役中重创了奥军,逼使奥地利求和。第五次反法同盟结束于《申布伦条约》的签订。同期,蒂罗尔的叛乱被法国-巴伐利亚联军平定,而半岛战争仍然继续进行。
至1810年,法兰西第一帝国达致其顶峰版图。整块欧洲大陆上,仅英葡联军在里斯本和加的斯附近地区仍然继续顽抗。拿破仑同时迎娶了奥地利的公主玛丽·路易莎,以维持与奥地利的稳定联盟及留下继承人。除了法兰西帝国以外,拿破仑还操纵了瑞士邦联、莱茵邦联、华沙大公国及意大利王国,而且并建立起一系列波拿巴王朝的政权在西班牙、意大利及西德意志,两个过往的敌人普鲁士及俄罗斯亦变成了法国盟友。
俄法战争
[编辑]自蒂尔西特和约签订于1807年后,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在英国进攻丹麦后正式向英宣战。英国兵船在芬兰战争中协助瑞典舰队作战,并于芬兰湾两度击败了俄军。但俄军在陆路上的胜利,逼使瑞典对俄、法求和,瑞典遂加入了大陆封锁体系之中。然而于1810年后,法俄关系开始恶化,俄国遂停止对英战争。1812年4月,英、俄、瑞签订了秘密盟约对付拿破仑。
1812年,拿破仑一世入侵俄国。他意图逼使亚历山大一世继续留在大陆封锁体系之中,并去除俄军随时入侵波兰的威胁。法军组成的大军,共有65万兵力,当中只有27万人为法军,其余为法国的卫星国及盟国的军队,而其中有近十万波军。法军于6月23日渡过涅曼河,并于萨塔诺夫卡战役战胜俄军,使其撤退至斯摩棱斯克。而在斯摩棱斯克战役中,俄军再次被击败,迫使俄罗斯人执行了焦土政策来对抗法军的攻势,直至9月7日双方于博罗金诺开战,法军胜利后攻占莫斯科[25]。
但俄罗斯早已焚毁了这座城市[26]。因为预见后勤补给极度缺乏,拿破仑遂开始撤离莫斯科,结果因恶劣的气候和哥萨克骑兵的骚扰变成一次灾难性的行动。但因大军团强大的素质,使得俄军完全无法歼灭法军,其中更有法军指挥官米歇尔·内伊指挥的六千余人的部队在六万俄军的围剿下成功突围。法军的残余部队在11月渡过别列津纳河,撤退回波兰。
拿破仑抛弃他的部队,并抢先回到巴黎,预备在波兰对抗俄军的反攻入侵。整场战争使法军方面遭受46万人伤亡或被俘的损失[27]。这个庞大的损失起初并不致命,因为俄国人也遭受了63万人的损失,整支俄军近乎被耗尽了。但是随后因为俄国较短的补给线,俄军比法军更迅速地补充了部队,并开始展开对拿破仑的反击。
第六次反法同盟
[编辑]目击到拿破仑在俄罗斯的历史性惨败后,普鲁士、瑞典、奥地利和很多德意志邦国蠢蠢欲动,重新投入对抗法国的战争中,不过奥地利还是立场摇摆不定,尚未决定加入哪一方。而且,俄军亦乘胜追击,大举攻入拿破仑的帝国境内:1813年1月夺取大部分的华沙公国,5月与普鲁士一起瓜分了公国。拿破仑发誓重组一支新军,规模与当初攻俄部队一样大。而他事实上几乎做到了,拿破仑重建起一支最终达40万人的部队。他的军队在吕岑和包岑战役中给予联军4万人的伤亡,抢先在第六次反法同盟战争中打了胜仗。
可是与此同时,伊比利亚半岛上的形势却愈趋恶化,半岛战争中英国威灵顿公爵阿瑟·韦尔斯利指挥的英葡联军,在1811年成功抵挡了安德烈·马塞纳对葡萄牙的入侵后,随即于1812年新年时反攻入西班牙境内。联军围困并夺取了巴达霍斯、罗德里戈,并在萨拉曼卡一战中重挫法军。法军放弃西班牙的首都马德里。当法军重组时,英葡联军开入马德里,并转向布尔戈斯进军。
但英军指挥官惠灵顿公爵却于布尔戈斯围城战中惨败,被迫撤退回葡萄牙,放弃了大量攻占的领土,并在撤退途中损失惨重。1813年6月21日,决定性的战役在维多利亚战役展开,英葡西联军打败了儒尔当元帅的部队,最终摧毁了法国对西班牙的统治政权。法军迫于无奈撤出伊比利亚半岛,跨越比利牛斯山返回法国本土,半岛战争以英西葡联军胜利告终。随着半岛战争结束,韦尔斯利亦率军侵入法国西南部境内,牵制着苏尔特统率的法军。
东线方面,交战双方缔结了停战协定,由1813年6月4日停战至8月13日,双方试图在这段时间恢复战力,因双方过去两个月合计损失了25万兵力。在这段期间,反法同盟终于游说到奥地利加入,两支奥军主力开入德意志战场,为联军增加了30万战力。在德意志战场上,反法联军在前线组织起约80万兵力,更有35万战略预备队支援作战。
拿破仑同时亦成功带领整个帝国和几乎所有剩余附庸国的军事力量来到前线,约有65万兵力,但是只有25万人直接隶属其指挥,而有12万人在法国元帅尼古拉·夏尔·乌迪诺辖下、3万人由达武元帅指挥。其余部队均属于莱茵邦联的部队,大多来自萨克森及巴伐利亚。另外在南线的意大利,缪拉及欧仁·博阿尔内合计拥有10万法军。西班牙战场上,法军渐被英葡联军逐回法国境内。而德意志邦国也在规划反叛法国,整个欧洲此时仿佛几乎都在对抗法兰西第一帝国。
随着停战协定的结束,拿破仑似乎再度取回主动权,在德累斯顿战役中他击败了数量庞大的联军,并给予他们巨大的伤亡,而法军则损失轻微。然而,拿破仑将领的失败、不断对他的攻势的缓慢消耗,使他的胜利变得岌岌可危。在8月的莱比锡战役中,19万1千人的法军抵抗超过38万的联军,法军被打败,被迫撤回法国。而且战败后,莱茵邦联的成员国都纷纷变节投向反法同盟,莱茵邦联亦告瓦解。拿破仑仍未心死,在法国境内发动了一连串战役,数次战胜了联军。但是数量远胜于他部队的联军,持续地将他逐退。1814年,拿破仑剩下的盟友丹麦-挪威投降,并签订了《基尔条约》,倒向了反法同盟一方。
在1814年2月,拿破仑于六日战役中奋战,他打嬴了几场仗,阻止联军向巴黎前进,整场战役中他仅以最多7万人,对抗著超过50万的反法军队。同年3月9日的《储蒙条约》签订后,联盟各国同意保留反法同盟,直至拿破仑的最终战败;反法联军于3月30日终于进入巴黎。
尽管落得如此田地,拿破仑根本已无力收复他的权力,但他仍然坚决要继续战斗。他在战斗时下令征召90万人入伍,但只有很少人加入。拿破仑的愈加不实际的求胜计划,最终亦要让路予无望的现实。拿破仑遂于4月6日退位。不过在整个1814年春季中,意大利、西班牙及荷兰仍不时有军事行动持续。
第六次反法同盟经历了五度失败,终于成为胜利者。他们决议将拿破仑流放到厄尔巴岛上,并复辟了波旁王朝的路易十八为法国国王。他们缔结了《枫丹白露条约》,并召开了维也纳会议,将被战争蹂躏了22年的欧洲,重划一幅新的版图。
第七次反法同盟
[编辑]第七次反法同盟(1815年)由英国、俄国、普鲁士、瑞典、奥地利、荷兰与很多德意志邦国组成,共同对抗法国。自拿破仑逃离厄尔巴岛、在戛纳附近登陆后,这段时间又称为百日王朝。在前进巴黎的途中,拿破仑取回法国人对他的支持,他最后推翻了路易十八的政权。
反法同盟得悉拿破仑再度返法,迅速抛开维也纳会议上的成见,聚集大量兵力准备将拿破仑再度推翻。拿破仑为了抵抗联军,组织了28万兵力,并将他们分派到不同战线上。拿破仑为增加9万常备军,于是召回超过25万的老兵,并颁行法案使250万新兵入伍。法军面对着联盟的原军事力量,约有70万人,但是按联盟的计划,他们想在前线准备达百万兵力,并有20万辅助人员。联盟希望以压倒性的实力打败处于下风的法军,而法军人数亦一直未有达致拿破仑的250万武装部队的目标。
拿破仑先发制人,带领12万4千兵力攻击比利时的反法同盟军队。拿破仑意图在联军汇合前攻击他们,如此一来就可将英国人驱赶下海,并逼使普鲁士退出战争。他的主动攻击确实使联盟吓了一跳,使英荷联军陷于分散。普军因而变得更加谨慎,将其3/4的兵力集结在利尼及附近地区。普军顽强抵抗,阻止法军逼近利尼[28]。拿破仑最后于6月15日逼使普军打了利尼之战,并成功将普军打败,逼使他们撤退[29],布吕歇尔更在此战中受伤。同日,法军成功阻止惠灵顿的英军前来支援布吕歇尔的普军,但是法军指挥失误,使惠灵顿得以重新集结兵力准备攻击。然而普军战败撤退,使英军亦逼于无奈要撤退,惠灵顿遂将部队驻扎在滑铁卢村以南附近。
拿破仑带同预备队,追击惠灵顿的部队,同时命令格鲁希元帅带兵阻止普军重组。因为一连串的计算错误,格鲁希与拿破仑都没察觉到普军已经重组完成,并驻军在瓦夫尔村。因此,法军没有作出任何措施来阻止普军从容撤退[30]。普军朝着滑铁卢战场进军,而格鲁希即使在瓦夫尔之战中打败了普军,但还是迟了12个小时。
拿破仑延迟在滑铁卢战役的攻击开始时间,因为他只想等待昨夜大雨后的地面变干。在当日下午,法军未能成功将惠灵顿的部队打败,当普军不断开进战场并攻击法军时,拿破仑试图分散联军的策略终告失败,而联军汇合亦使法军陷入混乱之中,拿破仑在滑铁卢的孤注一掷尝试完全失败。
格鲁希组织了一次成功并完整的撤退,法军撤回巴黎。在巴黎,达武元帅预备了11万7千人予拿破仑,对抗数十万人的反法联军。军事上拿破仑还是有望战胜惠灵顿与布吕歇尔,但是政治上的情况却不容许他这样做,滑铁卢的惨败证实了帝国的没落。投降谈判开始。
滑铁卢战役结束后3日拿破仑回到巴黎后,他还想组织一次全国性的抗击,但是社会大众及议院已经对他们的皇帝失去耐性,不愿支持他的主张。政客们开始逼使拿破仑再次退位,他于6月22日屈服,再度退位。不过即使皇帝退位,仍时有战事发生在东线边界及巴黎城郊,直至到7月4日停火协定签订为止。7月15日,拿破仑在罗歇福尔向英国投降。反法同盟将他流放到南大西洋上的遥远小岛,圣赫勒拿岛。拿破仑自此困在岛上,直至他死于1821年5月5日前,他再没有回到法国。
同时在南线的意大利,原本缪拉在1814年拿破仑第一次倒台前,与反法同盟协议保留他在那不勒斯的王位,但是缪拉在拿破仑回归后再次倒向拿破仑,发动了那不勒斯战争。缪拉试图争取害怕哈布斯堡王朝控制意大利的意大利民族主义者支持,发表了里米尼宣言,煽动民族主义者投入战争。但是宣言毫无成效,而且奥军也轻易地在托伦蒂诺击溃他的部队,逼使缪拉逃跑到科西嘉岛。波旁王室于5月20日再度重夺那不勒斯的王座。缪拉在科西嘉聚集了一些部队,登陆意大利并试图夺回其王位,旋即遭到打败,缪拉被俘,不久遭到枪决,那不勒斯战争结束。
政治影响
[编辑]一系列的拿破仑战争为欧洲及美洲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拿破仑成功使大部分的西欧都落入同一统治之下,这个功绩是自神圣罗马帝国(腓力二世亦几乎做到)以来首次。但是法国20年来持续与其他欧洲强权的战争,最终使他的成功被摧毁。拿破仑战争终结后,法国进入路易十八统治,并自此失去它在欧陆上的领导地位。取而代之的是,英国在第二次百年战争(1689-1815年)中获得最后胜利,成为全欧、甚至全球最强大的国家——日不落帝国,而且英国皇家海军亦毫无疑问地取得了全球性的海上霸权。英国的强大,配合英国庞大并成熟的工业经济,使大英帝国成为首个真正的超级大国,并使欧洲在未来100年迎来了不列颠治世的和平时期。
大部分的欧洲国家都不免渗入了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如民主、正当法律程序或特权取消等。随着中产阶级的繁荣及影响力持续增加,开始融入习俗及法律之中。而且,资产阶级活动产生的大量新财富,如贸易、工业,也使欧洲君主更加难以回复1789年前的专制。另外拿破仑统治留下的遗产还有宪法上的影响,并且在当时持续。大部分欧洲国家都拥有了欧陆法系,配合一部精确编辑的民法典。这些法典都是源于一部最基本的法典,拿破仑法典。
另外,拿破仑战争亦带来一个相对地新鲜及持续增强的运动,民族主义。民族主义将会塑造未来欧洲历史的轨道,它的成长注定了一些国家的开始及另一些国家的结束。欧洲的版图亦在拿破仑时代后一个世纪发生了剧烈地转变。这种转变并非基于封地及贵族,而是基于人文、民族起源和民族思想。拿破仑在欧洲的统治时,将城邦和王公领土合并,播下了日后德意志及意大利建立民族一统国家的种子;至二十世纪初部分国家则酝酿成极端民族主义,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之一。[来源请求]
拿破仑战争亦在西属和葡属美洲殖民地独立上发挥了重大角色。这场战争严重地削弱了欧洲殖民国家的管治及军事力量,尤其是盛极一时的西班牙帝国,特别于特拉法尔加海战以后,这次海战阻碍了西班牙与西属美洲的联络,削弱其统治力量。在拿破仑战争结束后,西属美洲纷纷爆发起事都是上述的证明,最终引致到西属美洲独立战争 [来源请求]。在葡萄牙统治上,巴西经历起更大的自治,因为葡萄牙王室从欧洲逃到巴西,并建立起葡萄牙-巴西-阿尔加维联合王国。这些事件后引致到1820年革命中的葡萄牙自由革命,以及1822年巴西独立战争。
为纪念拿破仑战争的胜利及为之牺牲的人民,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于1812年12月25日下令在莫斯科修建救世主大教堂。该教堂于1883年5月26日年完工。
在拿破仑战争以后,为了防止类似战争再度爆发,欧洲的封建王室在保皇派的奥地利首相梅特涅的主导下,于维也纳会议中按著势力平衡和领土补偿的原则分割国土,但并没有削弱法国的政治影响力。重新划分后理论上没有任何欧洲国家能够强大至单独主导欧洲。同时亦出现了全新的理念,就是统一欧洲。在拿破仑政权倾覆后,梅特涅为创造一个自由和平、统一货币、统一民法典及统一量度制度的联合欧洲之美梦未能完成而痛心。然而其失败还是产生了一点努力,使得欧洲出现了欧洲协调来维持和平。尽管他的失败使这个想法被遗弃达一个半世纪,但是欧洲联合的概念又再度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出现,并成为今天的欧洲联盟。
军事遗产
[编辑]拿破仑战争亦带来了深远的军事影响。在拿破仑时代以前,欧洲国家均雇佣相对较小型的军队,当中包括职业军人和雇佣兵在内。然而至18世纪中期,军事创革者都开始认识到整个国家投入战争的潜力[31]。
因此其中一个在18世纪末人口相对较多的欧洲国家,法国(2,700万人口,相对于英国的1,200万及俄国的3,500至4,000万人),在全民动员之中取得极大益处,迅速组建大军迎击试图镇压法国大革命的欧洲联军。由于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在位见证了18世纪战争带来的教训的首次尝试,评论者时常都会错误地以为这些教训是于大革命中出现,而不是发现这些教训是在大革命中实行。
不过亦不应该把此时期的所有军事革新都归功于拿破仑,拉扎尔·卡诺亦在1793至1794年间重组法军亦有很大功劳。这段时期,之前法军的失败都逆转了,共和军不断在前线胜利。
另外,各国军队规模的改变,都明显地指出了军事上的大改变。在大革命战争前的欧洲,如1756至1763年的七年战争,只有少数军队拥有超过20万人的数目。相反,在1790年代的最顶峰期时,法国军队人数是多达150万人。总计280万法国人在陆上作战,15万人在海上作战,当时出现了300万法国战士。
在1792至1815年间,英国有747,670的人武装起来,而且皇家海军亦有达25万人员。在1812年9月,俄罗斯帝国拥有90万4千人的陆军,而在1792至1815年间有达210万于俄军服役,在1792至1799年间已有40万人服役。1792至1815年间约有20万俄国人在海军中作战。奥地利军队则最高峰时有达57万6千人,但只有很少量的海军人员。除了英国外,奥地利亦是法国的恒常敌人,可以合理估计它曾有超过100万奥地利人作战。普鲁士则在任何时期都从未有超过32万人作战。西班牙军队最高峰时亦有30万人,这个数字不包括日后半岛战争中的西班牙游击人员。另外美国亦有28万人左右的军队,马拉地帝国、意大利王国、那不勒斯王国和华沙公国均有超过10万人武装起来。即使欧洲小国也组建起以往战争中欧洲强国军队的规模。但是,要注意上述的士兵数目是来自军事纪录,实际上可能没有如此多的人数,原因是逃兵、政府人员诈骗以取得根本不存在的士兵的薪俸、战死,甚至在一些国家中出现了虚报数字,以达到募兵人数目标。尽管如此,当时欧洲的军队始终都有扩张了。
工业革命的首阶段亦需要感谢于大规模的军事力量,使它变得更容易大规模生产武器,并随之能够武装起大型军队。英国成为当时单一最大的军备生产国,向反法同盟诸国提供大部分的武器。法国则生产了第二最多的军备,用以武装起它自己的庞大军队,以及莱茵邦联和其他盟国。
拿破仑自己亦显示出创新的倾向,利用行军速度来抵消数量上的劣势,尤其在奥斯特里茨战役大败奥俄联军中漂亮地展现。法军亦使炮兵角色得到改变,变成独立、流动的单位,一改以往传统将炮兵分散支援步兵的方式。为了一改过往大军团行动迟缓、协调能力不佳的劣势,拿破仑将步兵、骑兵、炮兵、工兵、侦查兵等不同兵种组建成可独立执行作战的单位,成为近代战争中师的原型。使得大军团可以兵分多路快速推进,一旦侦获敌军主力,便可迅速集结,趁敌人立足未稳便发起攻势,在拿破仑战争期间,欧陆各国群起仿效建立。
拿破仑战争亦催生了总参谋部的建立。十八世纪晚期以前,军队中并未有专责人事行政、情报、训练、后勤补给、政战与作战计划的幕僚部门,上述几乎全由军队统帅负责管理,但法国大革命后出现征兵制,大量军队的管理使统帅的负担十分沉重。在1795年,由路易-亚历山大·贝尔蒂埃将军率先创立了参谋系统,从此以后,总参谋部成为法军的正式组织,拿破仑战争期间,普鲁士名将奥古斯特·冯·格奈森瑙等人发现其优点后加以推广,也建立总参谋部组织,日后成为普鲁士最高陆军指挥部的前身。
另一创新是旗语。旗语使得法国的战争部长,拉扎尔·卡诺能够与前线法军沟通。法国人在整个拿破仑战争中都继续保持这种系统。除此之外,空中侦察亦首次获得使用,当时法国人利用热气球来监视联军阵地,就在1794年6月26日的福鲁尔斯战役发生之前。武器和火箭的进步亦出现在拿破仑战争之中。
注脚
[编辑]- ^ 1808-1813年反对法国
- ^ 1807年由拿破仑建立
- ^ 1807年被法国吞并
- ^ 1810年被法国吞并
- ^ 5.0 5.1 5.2 Leggiere 2014.
- ^ 1809-1812年支持法国
- ^ 1807-1814年支持法国
- ^ 1807-1812年支持法国
- ^ 1807-1810年支持法国
- ^ 1803-1808年支持法国
- ^ Riehn 1991,第50页.
- ^ Chandler & Beckett, p. 132
- ^ John France. Perilous Glory: The Rise of Western Military Power. Yale UP. 2011: 351. ISBN 978-0300177442.
- ^ White 2014Clodfelter
- ^ 15.0 15.1 White 2014Danzer
- ^ 16.0 16.1 White 2014,Napoleonic WarsUrlanis 1971
- ^ Canales 2004.
- ^ White 2014Payne
- ^ White 2014 cites Payne
- ^ Clodfelter
- ^ White 2014 cites Bodart 1916
- ^ White 2014.
- ^ 23.0 23.1 23.2 Philo 2010.
- ^ Zamoyski, Adam. Napoleon: A Life. London: Basic Books. 16 October 2018: 480 [7 November 2018]. ISBN 9780465055937. (原始内容存档于6 August 2020).
- ^ Riehn, pp. 253–254.
- ^ With Napoleon in Russia, The Memoirs of General Coulaincourt, Chapter VI 'The Fire' pp. 109–107 Pub. William Morrow and Co 1945
- ^ The Wordsworth Pocket Encyclopedia, page 17, Hertfordshire 1993
- ^ Hofschroer, pp. 171-191
- ^ Hofschroer, pp. 255-257
- ^ Hofschroer, pp 325-330
- ^ Napoleon's Total War. HistoryNet.com. [18 November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年4月1日).
参考文献
[编辑]- Adams, John (编). The Annual Register, Or, A View of the History, Politics, and Literature for the Year .... J. Dodsley. 1805.
- Andrew, Christopher. Secret World: A History of Intelligence.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18. ISBN 978-0-300-24052-8.
- Arnold, James R. Napoleon Conquers Austria: The 1809 Campaign for Vienna.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1995. ISBN 978-0-275-94694-4.
- Bell, David Avrom. The First Total War: Napoleon's Europe and the Birth of Warfare as We Know it.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2007. ISBN 978-0-618-34965-4.
- Black, Jeremy. The War of 1812 in the Age of Napoleon. 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 2009. ISBN 978-0-8061-4078-0.
- Briggs, Asa. The Making of Modern England, 1783–1867: The Age of Improvement. Harper & Row. 1959 [2022-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9).
- Bryant, Arthur. Years of Victory, 1802–1812. Collins. 1944.
- Burke, Edmund. The Annual Register, Or, A View of the History, Politics, and Literature for the Year .... J. Dodsley. 1808 [2022-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9).
- Canales, Esteban, 1808–1814: demografía y guerra en España (PDF), Autonomous University of Barcelona, 2004 [3 May 201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0-04-15) (西班牙语)
- Chandler, David G. The Campaigns of Napoleon. Scribner. 1966 [2022-05-15]. ISBN 978-0-02-5236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9).
- Clodfelter, Micheal. Warfare and Armed Conflicts: A Statistical Encyclopedia of Casualty and Other Figures, 1492–2015, 4th ed.. McFarland. 2017 [2022-05-15]. ISBN 978-1-4766-2585-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9).
- Desan, Suzanne; Hunt, Lynn; Nelson, William Max. The French Revolution in Global Perspective.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13. ISBN 978-0-8014-6747-9.
- Esdaile, Charles. Napoleon's Wars: An International History, 1803–1815. Penguin Books. 2009. ISBN 978-0-14-311628-8.
- Ferguson, Niall. The Ascent of Money: A Financial History of the World: 10th Anniversary Edition. Penguin. 2008. ISBN 978-1-4406-5402-2.
- Fremont-Barnes, Gregory. The Napoleonic Wars (3): The Peninsular War 1807–1814. Bloomsbury Publishing. 2014. ISBN 978-1-4728-0975-9.
- Gates, David. The Spanish Ulcer: A History of the Peninsular War. Allen & Unwin. 1986. ISBN 978-0-04-940079-5.
- Glover, Michael. Wellington's Peninsular Victories: Busaco, Salamanca, Vitoria, Nivelle. Macmillan. 1963.
- Götz, Norbert. The Good Plumpuddings' Belief: British Voluntary Aid to Sweden During the Napoleonic Wars. The International History Review. 2014-06-06, 37 (3): 519–539. ISSN 0707-5332. doi:10.1080/07075332.2014.918559 .
- Grab, Alexander. Napoleon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Europe. Macmillan 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2003 [2022-05-15]. ISBN 978-1-4039-3757-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9).
- Grainger, John D. The Amiens Truce: Britain and Bonaparte, 1801–1803. Boydell Press. 2004 [2022-05-15]. ISBN 978-1-84383-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9).
- Gray, Colin S. War, Peace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 Introduction to Strategic History. Routledge. 2007 [2022-05-15]. ISBN 978-1-134-1695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9).
- Halévy, Elie. A History of the English People ...: England in 1815. Harcourt, Brace. 1924 [2022-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9).
- Haythornthwaite, Philip. Borodino 1812: Napoleon's great gamble. Bloomsbury Publishing. 1978 [2022-05-15]. ISBN 978-1-78096-8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9).
- Jones, Colin. The Cambridge Illustrated History of Fran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ISBN 978-0-521-66992-4.
- Jones, Maldwyn Allen. Boorstin, Daniel J. , 编. American Immigrati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2. ISBN 978-0-226-40633-6.
- Kagan, Frederick. The End of the Old Order: Napoleon and Europe, 1801–1805. Hachette Books. 2007. ISBN 978-0-306-81645-1.
- Keeling, Drew. The Transportation Revolution and Transatlantic Migration. Research in Economic History. 1999, 19.
- Keeling, Drew. Transport Capacity Management and Transatlantic Migration, 1900–1914. Research in Economic History (Emerald Group Publishing Limited). 1 January 2007, 25: 225–283. ISBN 978-0-7623-1370-9. doi:10.1016/s0363-3268(07)25005-0.
- Keen, Benjamin; Haynes, Keith. A History of Latin America. Cengage Learning. 2012. ISBN 978-1-133-70932-9.
- Kennedy, Paul M.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Great Powers: Economic Change and Military Conflict from 1500 to 2000. Vintage Books. 1989. ISBN 978-0-679-72019-5.
- Knight, Roger. Britain Against Napoleon: The Organization of Victory, 1793–1815. Penguin UK. 2013. ISBN 978-0-14-197702-7.
- Leggiere, Michael V. Blücher: Scourge of Napoleon. 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 2014. ISBN 978-0-8061-4567-9.
- Malia, Martin Edward. History's Locomotives: Revolutions and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6. ISBN 978-0-300-12690-7.
- McConachy, Bruce. The Roots of Artillery Doctrine: Napoleonic Artillery Tactics Reconsidered. Journal of Military History. 2001, 65 (3): 617–640. JSTOR 2677528. S2CID 159945703. doi:10.2307/2677528.
- McEvedy, Colin; Jones, Richard. Atlas of World Population History. Facts on File. 1978. ISBN 978-0-87196-402-1.
- McLynn, Frank. Napoleon: A Biography. Pimlico. 1998. ISBN 9780712662475.
- Munch-Petersen, Thomas. Defying Napoleon: How Britain Bombarded Copenhagen and Seized the Danish Fleet in 1807. Sutton. 2007. ISBN 978-0-7509-4280-5.
- Palmer, Robert Roswell. Twelve who Ruled: The Committee of Public Safety, During the Terror.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41.
- Palmer, Alan. Alexander I: Tsar of War and Peace. Weidenfeld & Nicolson. 1974. ISBN 978-0-297-76700-8.
- Palmer, R. R.; Colton, Joel; Kramer, Lloyd. A History of the Modern World: 11th Edition. McGraw-Hill Higher Education. 2013. ISBN 978-0-07-759962-1.
- Philo, Tom, Military and Civilian War Related Deaths Through the Ages,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 April 2010)[来源可靠?][需要较佳来源]
- Rapport, Mike. The Napoleonic Wars: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OUP Oxford. 2013. ISBN 978-0-19-164251-7.
- Riehn, Richard K. 1812: Napoleon's Russian Campaign. McGraw-Hill. 1990. ISBN 978-0-07-052731-7.
- Riehn, Richard K., 1812: Napoleon's Russian Campaign Paperback, New York: Wiley, 1991, ISBN 978-0471543022
- Riley, J. P. Napoleon and the World War of 1813: Lessons in Coalition Warfighting. Routledge. 2013. ISBN 978-1-136-32135-1.
- Roberts, Andrew. Napoleon: A Life. Penguin. 2014. ISBN 978-0-698-17628-7.
- Ryan, A. N. The Causes of the British Attack upon Copenhagen in 1807. The English Historical Review. 1953, LXVIII (CCLXVI): 37–55. ISSN 0013-8266. doi:10.1093/ehr/lxviii.cclxvi.37.
- Schäfer, Anton. Zeittafel der Rechtsgeschichte. Von den Anfängen über Rom bis 1919. Mit Schwerpunkt Österreich und zeitgenössischen Bezügen 3rd. Edition Europa Verlag. 2002. ISBN 3-9500616-8-1 (德语).
- Schroeder, Paul W. The Transformation of European Politics, 1763–1848. Clarendon Press. 1994. ISBN 978-0-19-820654-5.
- Sherwig, John M. Guineas and Gunpowder: British Foreign Aid in the Wars with France, 1793–1815.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9. ISBN 978-0-674-36775-3.
- Shlapentokh, Dmitry. The French Revolution and the Russian Anti-Democratic Tradition: A Case of False Consciousness. Transaction Publishers. 1997. ISBN 978-1-4128-2397-5.
- Stoker, Donald; Schneid, Frederick C.; Blanton, Harold D. Conscription in the Napoleonic Era: A Revolution in Military Affairs?. Taylor & Francis. 2008 [2022-05-15]. ISBN 978-0-203-67404-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4).
- Sutherland, Donald M. G. The French Revolution and Empire: The Quest for a Civic Order. John Wiley & Sons. 2008. ISBN 978-0-470-75826-7.
- Tone, John Lawrence. Napoleon's uncongenial sea: Guerrilla warfare in Navarre during the Peninsular War, 1808–14.. European History Quarterly. 1996, 26 (3): 355–382. S2CID 144885121. doi:10.1177/026569149602600302.
- Tone, John Lawrence. Partisan Warfare in Spain and Total War. Chickering, Roger; Förster, Stig (编). War in an Age of Revolution, 1775–1815. Cambridge UP. 2010: 243 [2022-05-15]. ISBN 978052189996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8).
- Tulard, Jean. Napoleon: The Myth of the Saviour. Methuen. 1984. ISBN 978-0-416-39510-5.
- Upshall, Michael (编). The Wordsworth Pocket Encyclopedia. Wordsworth Editions. 1993. ISBN 978-1-85326-301-9.
- White, Matthew, Statistics of Wars, Oppressions and Atrocities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2014 [3 May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30). This source references:
- Bodart, Gaston, Losses of Life in Modern Wars, 1916
- Dumas, Samuel, Losses of Life Caused By War, 1923
- Urlanis, Boris, Wars and Population, 1971
- Payne, Stanley G., A History of Spain and Portugal 2
- Danzer, Arme-Zeitun (德语)
- Clodfelter, Micheal, Warfare and Armed Conflict: A Statistical Reference to Casualty and Other Figures, 1618–1991
- Young, Peter; Lawford, J. P. Wellington's Masterpiece: The Battle and Campaign of Salamanca. Routledge. 2015. ISBN 978-1-317-397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