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稽郡
历代变更 | |
---|---|
设置 | 秦朝 |
使用状况 | 江苏省苏州市 浙江省绍兴市 |
秦朝 | 会稽郡 |
西汉 | 会稽郡 |
新朝 | 会稽郡 |
东汉 | 会稽郡 |
三国 | 会稽郡(孙吴) |
西晋 | 会稽郡 |
南北朝 | 会稽郡(宋) 会稽郡(齐) 会稽郡(梁) 会稽郡(陈) |
隋朝 | 越州→会稽郡(607年) 改称为越州(621年) |
唐朝 | 越州→会稽郡(742年) 改称为越州(758年) |
郡名起源
[编辑]会稽郡因会稽山得名。相传夏禹时即有会稽山之名,会稽即会计之意。《史记》记载了汉时流行的说法:“或言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会稽者,会计也”[3]。《越绝书》外传记地传:“禹始也,忧民救水,到大越,上茅山,大会计,爵有德,封有功,更名茅山曰会稽。”会稽人王充《论衡》书虚篇中引吴君高之语:“会稽本山名。夏禹巡狩,会计于此山,因以名郡,故曰会稽。”
史记载夏帝少康之庶子无余封于会稽(在今绍兴市一带),为越国之始祖[4]。战国后期,楚国灭越国,杀越王无彊,占据江东。越国王族分散于会稽一带,自立为君长,臣服于楚国。
建置沿革
[编辑]秦代
[编辑]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秦灭楚。二十五年(前222年),秦将王翦“定荆江南地[5],降越君,置会稽郡”[6]。此为会稽郡首见于史籍。会稽郡初置时,领有吴、越两国之地,大致相当于今江苏长江以南、安徽东南、上海西部以及浙江北部。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分会稽郡西部置故鄣郡[7],其辖境略同于汉代之丹阳郡,大致相当于今南京市、浙江西北一隅及安徽东南之地。
西汉
[编辑]汉初会稽郡又称吴郡。汉五年(前202年)正月,刘邦徙齐王韩信为楚王,以秦之东海郡、会稽郡、泗水郡[8]、薛郡、陈郡置楚国,都下邳,次年废韩信为淮阴侯。汉高帝六年(前201年)正月,立刘贾为荆王,置荆国,领“故东阳郡、鄣郡[9]、吴郡(会稽)五十三县”,相当于今江苏省淮河以南、上海市以及浙江省北部。高帝十一年(前196年),荆王贾为淮南王英布兵所杀。次年,立刘濞为吴王,置吴国,领刘贾荆国故地。景帝三年(前154年),平七国之乱,吴王濞兵败身死,吴国除。景帝徙汝南王刘非为江都王,分吴国之东阳郡、鄣郡置江都国。会稽郡则属汉[10]。
汉初,“会稽东接于海,南近诸越,北枕大江,间者阔焉”[11],领二十余县。其南有闽越,即秦代闽中郡。高帝五年封无诸为闽越王,其领地在今福建一带。惠帝三年(前192年)封闽君摇为东海王,建都东瓯,故又称东瓯王,统辖今浙江南部地区。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吴王濞之子刘驹煽动闽越北击东瓯,武帝遣中大夫严助发会稽郡兵渡海往救。汉兵未至,闽越已退兵。东瓯王请求举国内迁,武帝将其人口安置于长江、淮河之闲。建元六年(前135年),闽越王郢反,汉发兵灭闽越,立无诸之孙繇君丑为粤繇王,又立郢之弟余善为东越王。元鼎六年(前111年),东越王余善反。元封元年(前110年)汉兵平定东越,迁其部众于江淮闲。其后逃遁山谷的闽越遗民复出,故于闽越故都东冶之地置冶县(在今福州市)[12]。又有东瓯遗民出,昭帝始元二年(前85年)乃于东瓯故地置回浦县[13]。
领县
[编辑]成帝元延、绥和之际(约前8年),会稽郡领二十六县,其辖境大致相当于今江苏省长江以南的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四市,上海市西部,浙江省除安吉县、临安市西部、淳安县的其余地区,以及福建省中部沿海一带。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将今福建省全境画入会稽郡。但福建西南部,即会稽、南海、豫章三郡之间一带,原为高帝十二年所封南海王织所领[14],未闻有所建置。福建北部地区亦无法证实为会稽郡所辖[15]。
县名 | 守尉治所 | 县治所在地[16] | 王莽改名 | 备注 |
吴县 | 郡治 | 江苏省苏州市市区内 | 泰德 | 顺帝时入吴郡。 |
曲阿县 | 江苏省丹阳市一带[17] | 风美 | 旧为云阳县,顺帝时入吴郡。 | |
乌伤县 | 浙江省金华市境内 | 乌孝 | ||
毗陵县 | 江苏省常州市境内 | 毗坛 | 旧为延陵县[18],顺帝时入吴郡。 | |
余暨县 |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境内 | 余衍 | ||
阳羡县 | 江苏省宜兴市境内 | 顺帝时入吴郡。 | ||
诸暨县 | 浙江省诸暨市境内 | 疏虏 | ||
无锡县 | 江苏省无锡市境内 | 有锡 | 顺帝时入吴郡。 | |
山阴县 |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境内 | 故越王句践之都城,在会稽山之北,故名山阴。东汉移郡治于此。 | ||
丹徒县 | 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丹徒镇[19] | 顺帝时入吴郡。 | ||
余姚县 | 浙江省余姚市境内 | |||
娄县 | 江苏省昆山市一带 | 娄治 | 顺帝时入吴郡。 | |
上虞县 |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境内 | 会稽 | ||
海盐县 | 浙江省平湖市一带 | 展武 | 旧为武原乡,有盐官。顺帝时入吴郡。 | |
剡县 | 浙江省嵊州市、新昌县境内 | 尽忠 | ||
由拳县 | 浙江省嘉兴市境内[20] | 顺帝时入吴郡。 | ||
大末县 | 浙江省衢州市境内 | 末治 | ||
乌程县 | 浙江省湖州市境内 | 顺帝时入吴郡。 | ||
句章县 |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王家坝村 | |||
余杭县 |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内 | 进睦 | 顺帝时入吴郡。 | |
鄞县 |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境内 | 谨 | ||
钱唐县 | 西部都尉治 | 浙江省杭州市市区内 | 泉亭 | 有武林山、武林水。顺帝时入吴郡。 |
鄮县 | 浙江省宁波市境内 | 海治 | ||
富春县 |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境内 | 诛岁 | 顺帝时入吴郡。 | |
冶县 | 福建省福州市市区内 | 闽越故地。 | ||
回浦县 | 东部都尉治[21] | 浙江省台州市境内 | 东瓯故地。 |
古越语称“盐”为“余”[22]。会稽郡有余暨、余杭、余姚,大概都与盐业有关。
东汉
[编辑]汉光武帝建武中改冶县为东冶,又析置候官[23]。章帝章和元年,析鄞县回浦乡为章安县,即西汉之回浦县[24][25][26]。顺帝永建中,阳羡人周嘉等人因会稽郡辖境广大,属县偏远,上书求分郡而治[27]。永建四年(129年),析会稽北部十三县置吴郡。会稽郡治吴县属吴郡,故移治于山阴县。永和三年(138年),釐章安县东瓯乡置永宁县[28]。此时会稽郡领十五县:山阴、鄮、乌伤、诸暨、余暨、太末、上虞、剡、余姚、句章、鄞、章安、东冶、永宁、候官。
献帝时,刘繇及孙策一族先后割据江东,于会稽郡内析置十余县。初平三年(192年),分太末县置新安县[29],分乌伤县南乡置长山县[30]。兴平二年(195年),分诸暨县置吴宁县[31]。建安元年(196年),孙策分章安县南乡置松阳县[32],又分候官置建安、汉兴、南平三县[33][34]。建安四年,分太末县置丰安县[35]。建安十年(205年),分建安县、上饶县地置建平县[36]。建安二十三年(218年),析太末县置遂昌县[35],析新安县置定阳县[37]。至建安末年,会稽郡至少领有二十六县。
六朝
[编辑]三国吴时析置始宁县、永康县。太平二年(257年),釐东部临海之地置临海郡;治章安县[38]。永安三年(260年),釐会稽郡南部置建安郡,治建安县[39]。孙皓宝鼎元年(266年),又釐诸暨、剡县以南置东阳郡,治长山县[40]。改会稽之余暨县为永兴县[41]。
晋武帝泰始六年(270年),封孙吴降将孙秀为会稽公。太康元年(280年),灭吴,改会稽郡为会稽国。[42][43]西晋时,会稽国仅辖十县:山阴、上虞、余姚、句章、鄞、鄮、始宁、剡、永兴、诸暨。辖境大致相当于今绍兴市、宁波市除宁海、象山的其余地区及杭州市萧山区一带[44]。晋元帝建武元年(317年),封司马裒为琅邪王,改食会稽、宣城邑五万二千户,会稽郡成为琅邪国的支郡,太守改称内史。晋安帝义熙十三年(417年),会稽悼王司马脩之薨,无子,国除,内史改称太守。[45]
刘宋、南齐两代无所改置,会稽郡仍领十县[46]。梁、陈于会稽郡置东扬州。
隋唐
[编辑]隋开皇九年(589年),灭陈,改东扬州为吴州。省并山阴、上虞、始宁、永兴四县置会稽县,省并余姚县、鄞县、鄮县入句章县。大业初改为越州。大业三年(607年)改越州为会稽郡,领四县:会稽、句章、剡、诸暨。
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越州,领会稽、诸暨、山阴三县。武德七年,以姚州之余姚县来属。次年(625年),废鄞州为鄮县,废嵊州为剡县,并入越州,又省山阴县。仪凤二年(677年),分会稽、诸暨二县复置永兴县,天宝元年改为萧山县。垂拱二年(686年),分会稽县复置山阴县,与会稽县同城而治。天宝元年(742年),改越州为会稽郡,领七县:会稽、山阴、诸暨、余姚、剡、萧山、上虞。乾元元年(758年)复为越州。
人口
[编辑]秦汉时,会稽郡是人口密度较低的地区。秦始皇曾徙天下罪人于山阴。七国之乱中,吴王刘濞征发吴国14岁以上、62岁以下的男子从军,得二十余万[47]。景帝令诸将“击反虏者,深入多杀为功。斩首捕虏比三百石以上皆杀,无有所置”[47]。汉军击败七国叛军时,已经“斩首十余万级” [48],其中多半是吴军。故此时会稽郡人口应有不小的损失。
据今人葛剑雄推算,包括会稽郡在内的原刘濞吴国地区,自景帝三年至平帝元始二年的156年间,人口增长了0.88倍,年平均增长率约为4‰,在全国处于较低水平。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会稽郡26县共有223038户,1032604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79%。平均每县39716人,每户4.63人。除回浦县、冶县之外24县,人口密度约为每平方千米14.28人[49]。
新莽、东汉之际,不少中原移民避乱迁入会稽。顺帝永和五年分置吴郡前,会稽郡大约有287254户,1181978人。人口较西汉末年增加了近十五万人。顺帝永和五年(140年),吴郡13县析出,会稽郡户口减少了一半以上,有123090户,481196人。平均每县32080人,每户3.91人。经过汉末三国战乱,又因临海、建安、东阳三郡分出,西晋太康初年,会稽郡户数仅有三万。五胡乱华时,中原人口大量迁入吴越之地,会稽人口有所增加,但在晋末孙恩之乱中又有所损失。刘宋大明八年(464年),全郡有52228户,348014人,平均每县34801人,每户6.66人。隋大业三年(607年),户数为20271。唐天宝元年(742年),有90279户,529589人。
地志
[编辑]书名 | 成书年代 | 作者 | 备注 |
越绝书 | 战国至东汉 | 袁康 吴平 |
原书十六卷,今本十五卷。 |
吴越春秋 | 东汉 | 赵晔 | 原书十二卷,今本十卷。 |
会稽土地记 | 吴 | 朱育 | 隋书经籍志一卷。旧、新唐书经籍志作会稽记,四卷。 |
会稽先贤传 | 吴 | 谢承 | 隋志七卷。两唐志五卷。 |
会稽典录 | 晋 | 虞预 | 原书二十四卷。 |
会稽记 | 晋 | 贺循 | 隋志一卷。两唐志不载。 |
会稽后贤传记 | 晋 | 锺离岫 | 隋志二卷。两唐志并作会稽后贤传三卷。 |
会稽先贤像赞 | 不详 | 贺氏 | 隋志五卷。两唐志四卷,新唐志题作会稽先贤像传赞。 |
会稽记 | 宋 | 孔灵符[50] | 不见著录。 |
会稽郡十城志 | 宋[51] | 佚名 | 不见著录。 |
会稽地志 | 梁、陈时 | 夏侯曾先 | 不见著录。 |
行政长官
[编辑]会稽守(前222年—前148年)
[编辑]会稽太守(前148年—9年)
[编辑]- 庄助,后世避汉明帝讳改为严助,会稽吴人。武帝建元、元光之际任会稽太守,在职三年。[11]
- 朱买臣,会稽吴人。元朔六年(前123年)任会稽太守。[11]
- 鲁伯,琅邪人。约宣帝、元帝时在任。[53]
- 刘交,字游君,沛人。成帝永始中在任。[54]
会稽大尹(9年—25年)
[编辑]会稽太守(25年—258年)
[编辑]- 黄谠,汝南人。光武帝建武初年在任。[55]
- 窦翔,建武初年在任。[56]
- 第五伦,字伯鲁,京兆长陵人。建武二十九年(53年)在任。明帝永平中免职。[57]
- 尹兴,永平中去职。[58]
- 李就,东汉初年在任。[59]
- 黄兢,约章帝时在任。[60]
- 庆鸿,河南洛阳人,约在章帝、和帝之际在任。[61]
- 张霸,字伯饶,蜀郡成都人。和帝永元中在任。[62]
- 马棱,字伯威,扶风茂陵人,马援族孙。永元中在任。[63]
- 赵牧,字仲师,长安人。和帝、安帝之际在任。[64]
- 尹□,其名失载。颍川鄢陵人。和帝、安帝之际在任。[65]
- 徐丹,安帝时在任。[60]
- 杜宣,河内汲人。顺帝时在任。[66]
- 陈重,字景公,豫章宜春人。顺帝时在任。[58]
- 成公浮,顺帝、桓帝之际在任。[58]
- 马臻,字叔荐,顺帝时在任,修筑鉴湖。[67]
- 苦灼,不知何时在任。[68]
- 刘宠,字祖荣,东莱牟平人。约在桓帝时为会稽太守。与汉末豫章太守刘宠同名。[69]
- 傅世起,鲁人。桓帝初在任。[70]
- 梁旻,梁冀从弟。约桓帝时在任。[71]
- 唐凤,颍川人。桓帝、灵帝之际在任。[72]
- 韦毅,灵帝初在任。[73]
- 尹端,熹平二年去职。[73]
- 徐珪,熹平中在任。[73]
- 唐瑁,颍川人。约在灵帝、献帝之际任会稽太守。[74]
- 郭异,字元平,南阳顺阳人。中平中为会稽太守。[75]
- 王朗,东海郯人。献帝初平中在任。初平四年(190年)为孙策所逐。[76]
- 孙策,献帝兴平中自任会稽太守。建安五年卒。[77]
- 孙权,建安五年继孙策自任会稽太守。[78]
- 淳于式,汉末建安中孙权所置会稽太守。[79]
- 左恢,吴郡曲阿人。不知何时在任。[80]
- 濮阳兴,陈留人,吴孙权时会稽太守。
- 车浚,南平人,孙吴时在任。[81]
会稽相(258年—260年)
[编辑]会稽太守(260年—280年)
[编辑]会稽相(280年—310年代)
[编辑]- [[朱则,晋武帝太康中在任。[83]
- 丁乂,晋武帝太康中在任。[84]
- 张景,晋惠帝太安二年(303年)被李辰别帅石冰驱逐。[84]
- 程超,晋惠帝太安二年(303年)由石冰任命。[84]
- 贺循,字彦先,会稽山阴人,晋怀帝永嘉元年(307年)领。[84]
会稽太守(310年代—317年)
[编辑]会稽内史(317年—402年)
[编辑]- 诸葛恢,字道明,琅邪阳都人,晋元帝建武元年(317年)由太守改称,同年离任。[86]
- 纪瞻,字思远,丹杨秣陵人,晋元帝建武元年(317年)在任。[84]
- 熊远,字孝文,豫章南昌人,晋明帝太宁二年(324年)离任。[87]
- 周札,字宣季,义兴阳羡人,晋明帝太宁二年(324年)出任,同年被杀。[88]
- 邓攸,字伯道,平阳襄陵人,晋明帝太宁二年(324年)在任。[89]
- 虞潭,字思奥,会稽余姚人,晋明帝太宁二年(324年)出任。[90]
- 诸葛恢,字道明,琅邪阳都人,晋明帝时在任。[86]
- 王舒,字处明,琅邪临沂人,晋成帝咸和三年(328年)在任。[91]
- 何充,字次道,庐江灊人,晋成帝时在任。[86]
- 庾冰,字季坚,颍川鄢陵人,晋成帝时在任。[91]
- 孔愉,字敬康,会稽山阴人,晋成帝咸康五年(339年)出任,八年(342年)卒官。[92]
- 刘惔,字真长,沛国相县人,咸康八年(342年)至建元二年(344年)时在任。
- 王恬,字敬豫,琅邪临沂人,晋穆帝时在任。[93]
- 王允之,字渊猷,琅邪临沂人,东晋时除,未到,卒。[90]
- 王述,字怀祖,太原晋阳人,晋穆帝永和十年(354年)二月离任。[94]
- 王羲之,字逸少,琅邪临沂人,晋穆帝时在任。[95]
- 江虨,字思玄,陈留圉人,晋穆帝升平元年(357年)离任。[96]
- 郗愔,字方回,高平金乡人,晋哀帝时在任。[97]
- 王彪之,字叔武,琅邪临沂人,晋哀帝兴宁三年(365年)十二月离任。[94]
- 庾羲,颍川鄢陵人,晋废帝时在任。[98]
- 郗愔,字方回,高平金乡人,晋废帝太和二年(367年)九月离任。[94]
- 司马道子,字道子,河内温人,琅邪王,晋简文帝咸安二年(372年)七月出领。[99]
- 王蕴,字叔仁,太原晋阳人,晋孝武帝时在任。[85]
- 王荟,字敬文,琅邪临沂人,晋孝武帝时在任。[93]
- 谢玄,字幼度,陈郡阳夏人,晋孝武帝太元十三年(388年)卒官。[100]
- 谢琰,字瑗度,陈郡阳夏人,晋孝武帝太元十三年(388年)出任。[100]
- 孔安国,字安国,会稽山阴人,晋安帝隆安初在任。[92]
- 谢𬨎,晋安帝隆安初伏诛。[101]
- 王凝之,字叔平,琅邪临沂人,晋安帝隆安三年(399年)十一月甲寅为孙恩所杀。[102]
- 谢琰,字瑗度,陈郡阳夏人,晋安帝隆安四年(400年)五月丙寅为帐下都督张猛所杀。[102]
- 王愉,太原晋阳人,晋安帝时在任。[103]
- 虞啸父,会稽余姚人,晋安帝时在任。[104]
会稽太守(402年—405年)
[编辑]会稽内史(405年—417年)
[编辑]- 孔靖,字季恭,会稽山阴人,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年)在任。[104]
- 何无忌,东海郯人,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年)到二年(406年)在任。[106]
- 司马休之,字季预,河内温人,晋安帝义熙七年(411年)被免官。[107]
- 孔靖,字季恭,会稽山阴人,晋安帝义熙八年(412年)到十年(414年)在任。[104]
- 刘怀敬,彭城人,晋安帝义熙中在任,十三年(417年)改为太守。[108]
会稽太守(417年—586年)
[编辑]- 刘怀敬,彭城人,晋安帝义熙十三年(417年)由内史改称。[105]
- 褚淡之,字仲源,河南阳翟人,宋武帝永初三年(422年)出任,宋文帝元嘉二年(425年)卒官。[109]
- 谢方明,陈郡阳夏人,宋文帝元嘉二年(425年)出任,三年(426年)卒官。[110]
- 张裕,字茂度,吴郡吴人,宋文帝元嘉十八年(441年)出任,十九年(442年)卒官。[110]
- 孟𫖮,字彦重,平昌安丘人,宋文帝时在任。[111]
- 刘思考,彭城人,宋文帝时在任。[112]
- 羊玄保,太山南城人,宋文帝元嘉后期在任。[104]
- 孔山士,会稽山阴人,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450年)卒官。[104]
- 刘袆,字休秀,东海王,彭城人,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450年)到二十九年(452年)在任。[113]
- 刘诞,字休文,隋郡王,彭城人,宋文帝元嘉二十九年(452年)到三十年(453年)在任。[113]
- 顾琛,字弘玮,吴郡吴人,刘劭太初元年(453年)在任。[114]
- 刘袆,字休秀,东海王,彭城人,宋孝武帝元嘉三十年(453年)到孝建元年(454年)在任。[113]
- 刘昶,字休道,义阳王,彭城人,宋孝武帝孝建元年(454年)七月离任。[115][116]
- 张畅,字少微,吴郡吴人,宋孝武帝孝建二年(455年)出任,大明元年(457年)卒官。[117]
- 孔灵符,会稽山阴人,宋孝武帝时在任。[104]
- 王鸿,琅邪临沂人,宋时在任。[118]
- 王翼之,字季弼,琅邪临沂人,宋时在任。[113]
- 何尚之,字彦德,庐江灊人,宋孝武帝大明四年(460年)卒官。[119]
- 刘子尚,字孝师,豫章王,彭城人,宋孝武帝大明五年(461年)到八年(464年)领。[120]
- 刘子房,字孝良,寻阳王,彭城人,宋前废帝景和元年(465年)到宋明帝泰始元年(465年)在任。[120]
- 刘休若,巴陵王,彭城人,宋明帝泰始元年(465年)到二年(466年)在任。[115]
- 张永,字景云,吴郡吴人,宋明帝泰始三年(467年)出任,四年(468年)五月离任。[110][121]
- 王僧虔,琅邪临沂人,宋明帝时在任。[122]
- 蔡兴宗,济阳考城人,宋明帝泰始六年(470年)到泰豫元年(472年)在任。[123]
- 王琨,琅邪临沂人,宋明帝泰豫元年(472年)出任。[124]
- 王延之,字希季,琅邪临沂人,宋后废帝时在任。[124]
- 刘跻,字仲升,江夏王,彭城人,宋末在任。[125]
- 萧子良,字云英,竟陵王,兰陵人,宋顺帝昇明三年(479年)到齐高帝建元二年(480年)在任。[126]
- 萧曅,字宣照,武陵王,兰陵人,齐高帝建元二年(480年)到四年(482年)在任。[127]
- 王敬则,晋陵南沙人,齐武帝永明三年(485年)免官,以寻阳公的身份领郡,四年(486年)离任。[128]
- 沈文季,字仲达,吴兴武康人,齐武帝永明四年(486年)在任。[129]
- 孙泓,齐武帝永明四年(486年)由唐寓之任命。[129]
- 萧子隆,字云兴,隋郡王,兰陵人,齐武帝永明四年(486年)出任。[126]
- 萧缅,字景业,兰陵人,齐武帝永明六年(488年)到八年(490年)七月在任。[130][131]
- 萧昭胄,字景胤,竟陵王世子,兰陵人,齐武帝永明八年(490年)到十年(492年)在任。[126]
- 萧子明,字云光,西阳王,兰陵人,齐武帝永明十年(492年)到齐郁林王隆昌元年(494年)在任。[126]
- 王敬则,晋陵南沙人,齐郁林王隆昌元年(494年)到齐海陵王延兴元年(494年)在任。[128]
- 王敬则,晋陵南沙人,齐明帝永泰元年(498年)四月举兵反。[132]
- 萧宝源,字智渊,庐陵王,兰陵人,齐明帝永泰元年(498年)到齐和帝中兴二年(502年)在任。[133]
- 萧伯游,字士仁,永阳嗣王,兰陵人,梁武帝天监元年(502年)四月出任,五年(506年)卒官。[134]
- 萧机,字智通,安成国世子,兰陵人,梁武帝天监六年(507年)出任。[135]
- 萧元简,字熙远,衡阳嗣王,兰陵人,梁武帝天监十三年(514年)离任。[134]
- 萧续,字世䜣,庐陵王,兰陵人,梁武帝天监十三年(514年)到十六年(517年)在任。[136]
- 萧纶,字世调,邵陵王,兰陵人,梁武帝天监十六年(517年)到十八年(519年)在任。[136]
- 萧绎,字世诚,湘东王,兰陵人,梁武帝天监十八年(519年)出任。[137]
- 萧纪,字世询,武陵王,兰陵人,梁武帝普通五年(524年)六月离任。[138]
- 萧詧,字理孙,岳阳王,兰陵人,梁武帝中大同元年(546年)解领。[139]
- 陈霸先,字兴国,吴兴长城人,梁元帝太清五年(551年)十一月到六年(552年)七月领。[140]
- 张彪,梁敬帝绍泰元年(555年)被陈霸先诛杀。[141]
- 陈蒨,字子华,吴兴长城人,梁敬帝绍泰二年(556年)到陈武帝永定元年(557年)在任。[142]
- 陈宝应,晋安候官人,陈武帝永定元年(557年)到三年(559年)领。[143]
- 沈恪,字子恭,吴兴武康人,陈武帝永定三年(559年)到陈文帝天嘉二年(561年)在任。[144]
- 徐度,字孝节,安陆人,陈文帝天嘉二年(561年)除,未行。[144]
- 沈钦,吴兴武康人,陈文帝天嘉二年(561年)出任。[145]
- 蔡景历,字茂世,济阳考城人,陈宣帝太建元年(569年)出任。[146]
- 陈伯山,字静之,鄱阳王,吴兴长城人,陈朝时在任。[147]
会稽内史(586年—589年)
[编辑]会稽郡太守(607年—621年)
[编辑]会稽郡太守(742年—758年)
[编辑]国主
[编辑]孙吴会稽国(258年—260年)
[编辑]会稽国(258年—260年) |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会稽王 | 孙亮 | 258年—260年 | ||
降封侯官侯 |
西晋会稽国(270年—310年代)
[编辑]会稽国(270年—310年代)[42][43] | |||||
以归降封 |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会稽公 | 孙秀 | 270年—301年或302年 | ||
2 | 会稽公 | ? | ?—310年代 | ||
没于刘聪,国绝 |
东晋会稽国(317年—402年,405年—417年)
[编辑]会稽国(317年—402年,405年—417年) |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琅邪王(食会稽) | 孝王 | 司马裒 | 317年 | 司马睿子 | |
琅邪王(食会稽) | 哀王 | 司马安国 | 318年 | 司马裒子 | |
琅邪王(食会稽) | 悼王 | 司马焕 | 318年 | 司马睿子 | |
琅邪王(食会稽) | 司马昱 | 322年—327年 | 司马睿子 | ||
1 | 会稽王 | 司马昱 | 327年—365年 | ||
2 | 会稽王 | 司马曜 | 365年—372年 | 司马昱子 | |
琅邪王(食会稽) | 司马道子 | 372年—392年 | 司马昱子 | ||
3 | 会稽王 | 文孝王 | 司马道子 | 392年—402年 | |
国除,后复 | |||||
4 | 会稽王 | 悼王 | 司马脩之 | 405年—417年 | 司马宝子 |
无子,国除 |
南朝陈会稽国(586年—589年)
[编辑]会稽国(586年—589年) |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会稽郡王 | 陈庄 | 586年—589年 | 陈后主第八子 | |
陈亡,国除 |
相关条目
[编辑]注释
[编辑]征引文献
[编辑]- ^ 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40页
- ^ 今本《后汉书》郡国志载十四县,杨守敬补侯官一县。李晓杰谓侯官当作候官。
- ^ 《史记》夏本纪
- ^ 《史记》越王句践世家
- ^ 荆江南地,史记正义云:“楚及江南地。”
- ^ 《史记》秦始皇本纪
- ^ 史记集解作鄣郡。辛德勇《秦始皇三十六郡新考》第五节考证其应作故鄣郡。
- ^ 辛德勇谓其当作四川郡。
- ^ 即辛德勇所谓之故鄣郡,见上。
- ^ 《汉书》地理志会稽郡下注云:“景帝四年属江都”,误。广陵国广陵县下注:“江都易王非、广陵厉王胥皆都此,并得鄣郡,而不得吴。”
- ^ 11.0 11.1 11.2 汉书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
- ^ 宋书州郡志建安太守
- ^ 太平御览引张勃《吴地记》、陆广微吴地记
- ^ 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第二章第四节
- ^ 宋书州郡志建安郡下云:“(郡)去州水(路)二千三百八十(里),去京都水三千四十,并无陆。”可知迟至刘宋时,闽中之地尚无陆路与其它郡县相通,故汉时会稽郡不得领有闽北一带。
- ^ 除注明出处者,均依《中国历史地图集》所示
- ^ 丹陽縣志. [2009-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9).
- ^ 颜师古注
- ^ 鎮江市志. [2009-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30).
- ^ 光绪《嘉兴府志》
- ^ 汉书地理志下注误为南部都尉。虞预《会稽典录》引吴孙权时人朱育语作东部都尉。
- ^ 越绝书:“朱余者,越盐官也。越人谓盐曰余。”
- ^ 杨守敬《三国郡县表补正》以为当作侯官。三国志吴志贺齐传作候官。李晓杰云:“然其中侯官,实应作候官,其性质与西北张掖属国及上郡中之候官相同。”
- ^ 杨守敬《三国郡县表补正》
- ^ 续汉书郡国志章安县下刘昭注引《晋太康记》
- ^ 元和郡县图志台州
- ^ 水经注卷40:永建中,阳羡周嘉上书,以县远,赴会至难,求得分置,遂以浙江西为吴,以东为会稽。
- ^ 续汉书郡国志
- ^ 续汉书郡国志刘昭注、宋书州郡志
- ^ 续汉书郡国志刘昭注引《英雄交争记》
- ^ 续汉书郡国志刘昭注引越绝书、宋书州郡志
- ^ 太平寰宇记卷九九处州白龙县
- ^ 三国志吴志贺齐传
- ^ 太平寰宇记卷百一建安县下云:“地本孙策于建安初分东侯官之地立此邑,即以年号为名,属会稽南部都尉。”
- ^ 35.0 35.1 续汉书郡国志刘昭注
- ^ 太平寰宇记卷百一建阳县
- ^ 宋书州郡志东阳太守
- ^ 三国志孙亮传
- ^ 三国志孙休传
- ^ 40.0 40.1 三国志孙皓传
- ^ 宋书州郡志永兴令下
- ^ 42.0 42.1 《晋书 卷三 帝纪第三》
- ^ 43.0 43.1 《晋诸公赞》
- ^ 晋书地理志
- ^ 《晋书 卷六十四 列传第三十四》
- ^ 宋书州郡志、南齐书州郡志
- ^ 47.0 47.1 汉书荆燕吴传
- ^ 汉书景帝纪
- ^ 葛剑雄,《西汉人口地理》,98页
- ^ 宋书孔季恭传作孔灵符。诸书又引作孔晔。疑晔是其名,字灵符。
- ^ 刘纬毅《汉唐方志辑佚》
- ^ 汉书陈胜项籍传
- ^ 汉书儒林传
- ^ 汉书百官公卿表
- ^ 后汉书儒林传,太平御览卷二五三引锺离意别传
- ^ 御览卷二五三引锺离意别传
- ^ 后汉书第五伦传、郑弘传
- ^ 58.0 58.1 58.2 后汉书独行传
- ^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
- ^ 60.0 60.1 后汉书循吏传
- ^ 后汉书郭杜孔张廉王苏羊贾陆传
- ^ 后汉书张霸传
- ^ 后汉书马援传
- ^ 后汉书孝明八王传注引三辅决录注
- ^ 汉豫州从事尹宙碑
- ^ 水经注清水引《太公庙碑》
- ^ 御览卷六六引《会稽记》,王十朋《会稽风俗赋》。严耕望太守表失载。
- ^ 见通志氏族略,雍正浙江通志系之于顺帝时。
- ^ 后汉书循吏传、独行传
- ^ 隶释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
- ^ 后汉书刘祐传
- ^ 后汉书朱隽传刘昭注引《会稽典录》
- ^ 73.0 73.1 73.2 后汉书朱隽传
- ^ 后汉书皇后纪,隶续成阳令唐扶颂,新唐书宰相世系表
- ^ 隶续刘宽门生题名碑
- ^ 三国志魏志华歆王朗传,吴志虞翻传注引《会稽典录》
- ^ 三国志吴志孙策传
- ^ 三国志吴志孙权传
- ^ 三国志吴志陆逊传
- ^ 氏族典四三五引《万姓统谱》
- ^ 《晋书 卷八十三 列传第五十三》
- ^ 《晋书 卷六十九 列传第三十九》
- ^ 《北堂书钞》卷六十三引《晋彔》
- ^ 84.0 84.1 84.2 84.3 84.4 《晋书 卷六十八 列传第三十八》
- ^ 85.0 85.1 《晋书 卷九十三 列传第六十三》
- ^ 86.0 86.1 86.2 86.3 《晋书 卷七十七 列传第四十七》
- ^ 《晋书 卷七十一 列传第四十一》
- ^ 《晋书 卷五十八 列传第二十八》
- ^ 《晋书 卷九十 列传第六十》
- ^ 90.0 90.1 《晋书 卷七十六 列传第四十六》
- ^ 91.0 91.1 《晋书 卷八 帝纪第八》
- ^ 92.0 92.1 《晋书 卷七十八 列传第四十八》
- ^ 93.0 93.1 《晋书 卷六十五 列传第三十五》
- ^ 94.0 94.1 94.2 《晋书 卷八 帝纪第八》
- ^ 《晋书 卷八十 列传第五十》
- ^ 《晋书 卷五十六 列传第二十六》
- ^ 《晋书 卷六十七 列传第三十七》
- ^ 98.0 98.1 《晋书 卷八十四 列传第五十四》
- ^ 《晋书 卷九 帝纪第九》
- ^ 100.0 100.1 《晋书 卷七十九 列传第四十九》
- ^ 《晋书 卷一百 列传第七十》
- ^ 102.0 102.1 《晋书 卷十 帝纪第十》
- ^ 《宋书 卷九十二 列传第五十二》
- ^ 104.0 104.1 104.2 104.3 104.4 104.5 《宋书 卷五十四 列传第十四》
- ^ 105.0 105.1 《宋书 卷四十七 列传第七》
- ^ 《晋书 卷八十五 列传第五十五》
- ^ 《宋书 卷二 本纪第二》
- ^ 《宋书 卷五十八 列传第十八》
- ^ 《宋书 卷五十二 列传第十二》
- ^ 110.0 110.1 110.2 《宋书 卷五十三 列传第十三》
- ^ 《宋书 卷一百 列传第六十》
- ^ 《宋书 卷五十一 列传第十一》
- ^ 113.0 113.1 113.2 113.3 《宋书 卷七十九 列传第三十九》
- ^ 《宋书 卷八十一 列传第四十一》
- ^ 115.0 115.1 《宋书 卷七十二 列传第三十二》
- ^ 《宋书 卷六 本纪第六》
- ^ 《宋书 卷五十九 列传第十九》
- ^ 《宋书 卷六十三 列传第二十三》
- ^ 《宋书 卷六十六 列传第二十六》
- ^ 120.0 120.1 《宋书 卷八十 列传第四十》
- ^ 《宋书 卷八 本纪第八》
- ^ 《南齐书 卷三十三 列传第十四》
- ^ 《宋书 卷五十七 列传第十七》
- ^ 124.0 124.1 《南齐书 卷三十二 列传第十三》
- ^ 《宋书 卷六十一 列传第二十一》
- ^ 126.0 126.1 126.2 126.3 《南齐书 卷四十 列传第二十一》
- ^ 《南齐书 卷三十五 列传第十六》
- ^ 128.0 128.1 《南齐书 卷六 本纪第六》
- ^ 129.0 129.1 《南齐书 卷四十四 列传第二十五》
- ^ 《南齐书 卷四十五 列传第二十六》
- ^ 《南齐书 卷三 本纪第三》
- ^ 《南齐书 卷六 本纪第六》
- ^ 《南齐书 卷五十 列传第三十一》
- ^ 134.0 134.1 《梁书 卷二十三 列传第十七》
- ^ 《梁书 卷二十二 列传第十六》
- ^ 136.0 136.1 《梁书 卷二十九 列传第二十三》
- ^ 《梁书 卷五 本纪第五》
- ^ 《梁书 卷三 本纪第三》
- ^ 《北史 卷九十三 列传第八十一》
- ^ 《陈书 卷一 本纪第一》
- ^ 《陈书 卷八 列传第二》
- ^ 《陈书 卷三 本纪第三》
- ^ 《陈书 卷三十五 列传第二十九》
- ^ 144.0 144.1 《陈书 卷十二 列传第六》
- ^ 《陈书 卷七 列传第一》
- ^ 《陈书 卷十六 列传第十》
- ^ 《旧唐书 卷一百九十上 列传第一百四十上》
- ^ 《陈书 卷二十八 列传第二十二》
- ^ 《唐刺史考全编》
参考文献
[编辑]- 王先谦:《汉书补注》,中华书局影印虚受堂本
- 王先谦:《后汉书集解》,中华书局影印虚受堂本
- 晋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 宋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 南齐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 陈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 隋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 旧唐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 严耕望(1948):《两汉太守刺史表》,上海:商务印书馆
- 谭其骧 等(1974):《中国历史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
- 葛剑雄(1986):《西汉人口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
- 周振鹤(1987):《西汉政区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
- 李晓杰(1999):《东汉政区地理》,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 《鲁迅辑录古籍丛编》,1999,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周振鹤(2006):《汉书地理志汇释》,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 辛德勇:《秦始皇三十六郡新考》,《文史》2006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