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珠山遺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小珠山遺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所在遼寧省大連市長海縣廣鹿島鎮塘窪村吳家屯中部
分類古遺址
時代新石器時代
編號7-0083-1-083
登錄2013年3月5日

小珠山遺址位於遼寧省大連市長海縣廣鹿島鎮塘窪村吳家屯中部的小珠山東坡上,是一處新石器時代貝丘遺址,2013年被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小珠山南北走向,北高南低,山頂較平,最高點海拔為28.6米。小珠山遺址南北長約100米, 東西寬約50米,文化層堆積中部厚, 南部薄, 厚30~175厘米,為典型的貝丘遺址。小珠山遺址距其東側的吳家村遺址約300~400米,一條小河從兩處遺址之間流過,小珠山遺址距黃海約為1300米。[1]

1978年, 遼寧省博物館旅順博物館長海縣博物館曾對小珠山遺址等五處廣鹿島的史前遺址進行了小規模調查和試掘,並在1981年提出遼東半島新石器時代文化可分為三個文化類型, 也即三期, 即小珠山上層、中層、下層文化。[2]

2006年5~8月、2008年4~7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大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再次對小珠山遺址和吳家村遺址進行了發掘。此次發掘發現8座房址、10個灰坑、10座野外灶址和數十個殘存的柱洞,出土遺物有石器、陶器、骨器、玉器、蚌器、牙器, 以石器、骨器和陶器為多。根據地層堆積和出土遺物特別是陶器的分析, 初步推測小珠山遺址可分為五期:第一期的年代上限應接近趙寶溝文化階段或稍晚一些,同時該階段的陶器又有北吳屯下層、後窪下層文化的一些特徵;第二期即首次發掘所提出的小珠山下層文化;第三期相當於大汶口文化階段;第四期以長興島三堂一期文化為主要特徵;第五期相當於龍山文化階段。[1]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 1.1 金英熙, 賈笑冰. 遼寧長海縣小珠山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簡報[J]. 考古, 2009 (5): 16-25.
  2. ^ 許明綱, 許玉林, 蘇小華, 等. 長海縣廣鹿島大長山島貝丘遺址[J]. 考古學報, 1981 (1): 63-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