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人口
新加坡人口,截至2023年6月大約有超過591萬人,其很大一部分人口不是永久居民;2023年591萬的總人口當中常住人口(公民和永久居民)佔415萬人,外籍的非常住人口則達176萬人。[1]
在新加坡公民人口中,四分之三為華人。截至2023年,在本地公民中(包含本國公民及永久居民),華裔佔75.6%(根據2009年的數據,人口當中閩南泉漳民系約43%、潮州民系約21%、廣府民系約14%、客家民系約3%),馬來裔佔15.1%,印度裔(以泰米爾人居多)佔7.6%,而歐亞混血人口和其他族群(包括峇峇娘惹)則佔1.7%。[2][3]
人口
[編輯]年份 | 人口 | ±% |
---|---|---|
1871 | 97,111 | — |
1881 | 137,755 | +41.9% |
1891 | 181,612 | +31.8% |
1901 | 227,592 | +25.3% |
1911 | 303,321 | +33.3% |
1921 | 418,358 | +37.9% |
1931 | 557,745 | +33.3% |
1947 | 938,144 | +68.2% |
1957 | 1,445,929 | +54.1% |
1970 | 2,074,507 | +43.5% |
1980 | 2,413,945 | +16.4% |
1990 | 3,047,132 | +26.2% |
2000 | 4,027,887 | +32.2% |
2010 | 5,076,732 | +26.0% |
2020 | 5,685,800 | +12.0% |
來源:新加坡統計局[4][5][6] |
新加坡是世界人口密度第二高的國家。
根據新加坡統計部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2016年人口簡報,新加坡常住人口為560.7萬人,其中340.9萬人(60%)屬於本國公民,52.5萬人(9%)為永久居民,其餘為外籍勞工。新加坡公民有21.3萬人居住於海外[7]。
根據新加坡政府的統計數據,新加坡2011年的常住人口為518萬人,其中325萬人(63%)屬於本國公民,其他則屬永久居民或外籍勞工,有23%本國公民在新加坡以外地區出生,永久居民約有50萬人[8][9][10]。
新加坡人口年齡中位數為37歲,每戶平均人口為3.5人,由於土地不足,約五分之四的新加坡人居住於一般稱為組屋的公共房屋(政府部份資助購買的廉價質房屋)[11]。至2010年,已有四分之三的人口居住於4房或以上的組屋或私有住宅,住宅自給率則達87.2%[12][13]。流動電話普及率則高達每千人擁有1,400支流動電話,約十分之一的居民擁有汽車[10]。
新加坡總和生育率一直處於低水平,於2012年估計每個婦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數為0.78名嬰兒,小於人口置換的2.1[14];為了解決此項問題,新加坡政府在過去數十年鼓勵外國人民移居新加坡,而大量移民也使新加坡人口並未減少[15]。新加坡為世界上失業率最低的國家之一,過去十年間失業率未曾超過4%,失業率於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達到高峰,失業率為3%,至2011年降回1.9%[16][17]。
於2009年時,約四成的居民為外國移民,為比率最高的國家之一[18],雖然外國移民對於國家經濟相當重要,但政府考慮限制外國勞動力,外國勞動力組成了80%的營造業及50%的服務業勞動力[19][20]。
信仰
[編輯]截至2020年,約有總人口約31.1%信奉佛教,大多同時還信奉道教,信徒主要為華人。18.9%信奉基督宗教。信奉伊斯蘭教的穆斯林佔15.6%。約有5.0%信奉興都教(主要為印度人),另外20.0%的新加坡人無信仰。[21]
儘管當局限制並禁止某些宗教派別(例如耶和華見證人,因為它們反對國民服役),新加坡一般允許宗教自由。越來越多的華人將自己描述為佛教徒而非道教徒,信仰基督宗教的華人比例也正在增長,2000年的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基督宗教已經超過道教成為華人第二大宗教。約有五成的印度人信奉印度教,2成信奉回教,少數信仰錫克教。
住屋
[編輯]在住屋方面,84%的新加坡人口居住在由政府建造的組屋中,價格非常低廉,並且還可以高價再轉售給無權購買新組屋的新加坡永久居民或外國人士。組屋之外最多人居住的是共管式公寓(Condominium),屬於私人的公寓住宅,價格一般是政府組屋的四、五倍之多。此外還有少部分的排屋(即聯體別墅)或獨棟別墅。
基本人口數
[編輯]- 總人口:547萬人(新加坡政府2011年統計數據)
- 本國公民:325萬人(63%)(新加坡政府2011年統計數據)
- 外籍勞工:143萬人(新加坡政府2011年統計數據)
- 永久居民: 50萬人(新加坡政府2011年統計數據)
- 人口結構:
- 0-14歲:14.8%(男性:353,333/女性:329,005)(2008年)
- 15-64歲:76.5%(男性:1,717,357/女性:1,809,462)(2008年)
- 65歲及以上:8.7%(男性:177,378/女性:221,632)(2008年)
- 年齡中位數:37歲(新加坡政府2011年統計數據)
- 每戶平均人口:3.5人
- 人口增長率:1.135%(2008年)
- 出生率:8.99‰(2008年)
- 死亡率:4.53‰(2008年)
- 淨移民率:6.88 ‰(2008年)
- 性別比例(男性比女性):
- 出生:1.08:1.00
- 15歲以下:1.07:1.00
- 15-64歲:0.95:1.00
- 65歲及以上:0.8:1.00
- 總人口:0.95:1.00(2008年)
- 嬰兒死亡率:2.3‰(男性:2.51‰;女性:2.08‰)(2008年)
- 平均壽命:81.89歲(男性:79.29歲;女性:84.68歲;)(2008年)
- 生育率:每名婦女0.78個嬰兒(新加坡政府2011年統計數據)
- 成人HIV/AIDS感染比例:0.2%(2003年)
- HIV/AIDS感染人數:4,100(2003年)
- HIV/AIDS死亡人數:少於200(2003年)
- 族群組成:華人(74.2%)、馬來人(13.4%)、印度裔(9.2%)、歐亞混血人口和其他族群(包括峇峇娘惹)(3.2%)(2009年)
- 宗教: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印度教、錫克教、道教、孔教
- 語言:英語、華語、馬來語、泰米爾語
其他數據
[編輯]- 至2010年,已有四分之三的人口居住於4房或以上的組屋或私有住宅,住宅自給率則達87.2%。
- 流動電話普及率則高達每千人擁有1,400支流動電話。
- 約十分之一的居民擁有汽車。
- 新加坡為世界上失業率最低的國家之一,過去十年間失業率未曾超過4%,失業率於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達到高峰,失業率為3%,至2011年降回1.9%。
- 於2009年時,約四成的居民為外國移民,為比率最高的國家之一。
- 雖然外國移民對於國家經濟相當重要,但政府考慮限制外國勞動力,外國勞動力組成了80%的營造業及50%的服務業勞動力。
- 新加坡不僅是除摩納哥之外,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也是世界上除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和台灣以外,以華人為多數族群的地區。
- 識字率(2000年數據):
- 定義:15歲以上能夠讀寫的人口比例
- 總人口:92.5%
- 男性:96.6%
- 女性:88.6%
統計
[編輯]居留身份 | 2000年[4] | 2010年[5] | ||
---|---|---|---|---|
人數 | % | 人數 | % | |
公民 | 2,985,886 | 74.1 | 3,230,719 | 63.6 |
永久居民 | 287,477 | 7.1 | 541,002 | 10.7 |
非永久居民 | 754,524 | 18.7 | 1,305,011 | 25.7 |
總計 | 4,027,887 | 5,076,732 |
種族 | 2000年[4] | 2010年[5] | ||
---|---|---|---|---|
人數 | % | 人數 | % | |
華人 | 2,513,847 | 76.8 | 2,793,980 | 74.1 |
馬來人 | 455,207 | 13.9 | 503,868 | 13.4 |
印度人 | 257,866 | 7.9 | 348,119 | 9.2 |
菲律賓人 | 3,213 | 0.1 | 39,918 | 1.1 |
高加索人 | 10,987 | 0.3 | 25,308 | 0.7 |
歐亞混血 | 15,079 | 0.5 | 15,581 | 0.4 |
阿拉伯人 | 7,541 | 0.2 | 8,419 | 0.2 |
泰國人 | 2,931 | 0.1 | 5,650 | 0.1 |
日本人 | 2,492 | 0.1 | 4,941 | 0.1 |
其他 | 4,200 | 0.1 | 25,937 | 0.7 |
總計 | 3,273,363 | 3,771,721 |
民系 | 2000年[4] | 2010年[5] | ||
---|---|---|---|---|
人數 | % | 人數 | % | |
閩南 | 1,033,337 | 41.1 | 1,118,817 | 40.0 |
潮州 | 528,259 | 21.0 | 562,139 | 20.1 |
廣府 | 386,144 | 15.4 | 408,517 | 14.6 |
客家 | 199,080 | 7.9 | 232,914 | 8.3 |
海南 | 168,338 | 6.7 | 177,541 | 6.4 |
福州 | 47,076 | 1.9 | 54,233 | 1.9 |
興化 | 23,649 | 0.9 | 25,549 | 0.9 |
上海 | 21,588 | 0.9 | 22,053 | 0.8 |
福清 | 15,555 | 0.6 | 16,556 | 0.6 |
其他 | 90,821 | 3.6 | 175,661 | 6.3 |
總計 | 2,513,847 | 2,793,980 |
語言 | 2000年[4] | 2010年[5] | ||
---|---|---|---|---|
人數 | % | 人數 | % | |
華語 | 1,010,539 | 35.0 | 1,211,505 | 35.6 |
英語 | 665,087 | 23.0 | 1,097,443 | 32.3 |
馬來語 | 406,549 | 14.1 | 414,475 | 12.2 |
福建話 | 329,583 | 11.4 | 238,843 | 7.0 |
廣州話 | 163,703 | 5.7 | 121,136 | 3.6 |
泰米爾語 | 91,015 | 3.2 | 110,667 | 3.3 |
潮州話 | 141,569 | 4.9 | 94,302 | 2.8 |
其他 | 79,507 | 2.8 | 110,684 | 3.3 |
總計 | 2,887,552 | 3,399,054 |
宗教信仰 | 2000年[4] | 2010年[5] | ||
---|---|---|---|---|
人數 | % | 人數 | % | |
佛教 | 1,060,662 | 42.5 | 1,032,879 | 33.3 |
伊斯蘭教 | 371,660 | 14.9 | 457,435 | 14.7 |
其他基督宗教 | 245,107 | 9.8 | 350,111 | 11.3 |
道教/中國民間信仰 | 212,344 | 8.5 | 339,149 | 10.9 |
天主教 | 118,980 | 4.8 | 219,133 | 7.1 |
印度教 | 99,904 | 4.0 | 157,854 | 5.1 |
錫克教 | 9,733 | 0.4 | 10,744 | 0.3 |
其他宗教 | 6,146 | 0.2 | 10,891 | 0.4 |
無信仰 | 370,094 | 14.8 | 527,553 | 17.0 |
總計 | 2,494,630 | 3,105,748 |
出生地 | 2000年[4] | 2010年[5] | ||
---|---|---|---|---|
人數 | % | 人數 | % | |
新加坡 | 2,681,397 | 81.9 | 2,911,934 | 77.2 |
馬來西亞 | 305,372 | 9.3 | 385,979 | 10.2 |
中國 | 155,000 | 4.7 | 175,155 | 4.6 |
印度尼西亞 | 32,544 | 1.0 | 54,404 | 1.4 |
總計 | 3,273,363 | 3,771,721 |
參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Statistics Singapore - Population (PDF). 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Singapore. [2023-0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9).
- ^ Hoe Yeen Nie. Singaporeans of mixed race allowed to 'double barrel' race in IC (PDF). Channel NewsAsia (Singapore). 12 January 2010 [18 February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06).
- ^ 2014 Population in Brief (PDF).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5-05-13).
- ^ 4.0 4.1 4.2 4.3 4.4 4.5 4.6 Leow, Bee Geok. Census of population 2000. Singapore: 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2001.
- ^ 5.0 5.1 5.2 5.3 5.4 5.5 5.6 Census of population 2010. Singapore: 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2011.
- ^ Statistics Singapore - Population. 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Singapore. [25 June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9).
- ^ Singapore 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Population in Brief 2016 (PDF). [2017-07-06].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7-01-10).
-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unpop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 ^ Census of population (PDF). Singapore 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2010 [2 July 201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2年7月5日).
- ^ 10.0 10.1 Key annual indicators. Singapore 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2011 [2 July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年2月21日).
- ^ 存档副本. [2015-04-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2-11).
- ^ Key demographic indicators, 1970–2010 (PDF). Singapore 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2010 [2 July 201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2年3月16日).
- ^ Resident Population by Place of Birth, Ethnic Group and Sex (PDF). Singapore 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2010 [2 July 201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1年6月7日).
-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CIA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 ^ Ng, Julia. Singapore's birth trend outlook remains dismal. Channel NewsAsia (Singapore). 7 February 2007 [22 April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1-13).
- ^ Unemployment. Ministry of Manpower. 2010 [2 July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年6月26日).
- ^ Chan, Joanne. S'pore unemployment rate falls to three-year low. Channel NewsAsia. 15 June 2011 [2 July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17).
- ^ "Trends in international migrant stock: The 2008 revisio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United Nations,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 Population Division (2009).
- ^ Executive summary (PDF). Building and Construction Authority. [11 April 201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3-06-22).
- ^ Sudderuddin, Shuli. Singapore's phantom workers. The Straits Times (Singapore). 22 February 2009 [11 April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25).
- ^ Census of Population 2020: Religion (PDF). 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Singapore. 2021-06-16 [2021-06-2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7-11).
- ^ (英文)Singapore Residents By Age Group, Ethnic Group And Sex, End June, Annual. Singapore 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2017-07-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