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西域記
佛教 |
---|
佛教大綱 佛教主題 佛教專題 |
《大唐西域記》,簡稱《西域記》,為唐代著名高僧玄奘口述,門人辯機執筆編集而成。《大唐西域記》共十二卷,成書於唐貞觀二十年(646年),為玄奘遊歷印度、西域旅途17年間之遊歷見聞錄,其中包括了新疆至南印度一百四十多個國家的風土人情,提供大量印度 史料,在四庫全書之中為史部地理外紀類。
內容
[編輯]《大唐西域記》共十二卷,並非以玄奘旅行的路線,而是按地區排列,記錄新疆至印度沿途所見國家的地理、交通、氣候、物產、政治、宗教信仰、語言文字、教育、刑法、禮儀、賦稅、人文風俗描述下來[1],其中也穿插聽到傳聞而沒有親自到過的國家,用「行」和「至」兩字區分。此書由玄奘口述,由弟子辯機執筆,於貞觀二十年(646年)七月完成。據專家王世平表示,「玄奘用腳步量出的里程,竟準確到一里不差,使斯坦因感佩到五體投地的地步」。[2]
- 卷第一講述阿耆尼國(焉耆)、屈支國(龜茲)、跋祿迦國、赭時國、颯秣建國、弭秣賀國、劫布呾那國、喝捍國、捕喝國、伐地國、貨利習彌伽國、羯霜那國、窣堵利瑟那國,睹貨邏國、呾蜜國、赤鄂衍那國、忽露摩國、鞠和衍那國、鑊沙國、珂咄羅國、拘謎陀國、縛伽浪國、紇露悉泯健國、忽懍國、縛喝國、銳秣陀國、胡寔健國、呾剌健國、揭職國、梵衍那國、迦畢試國等三十四國。
- 卷第二,先對印度進行總的描述,更改舊譯名「身毒」和「天竺」為「印度」,這個譯名一直沿用至今。然後講述濫波國、那揭羅曷國、健馱邏國等三個國家(今阿富汗境內)。
- 卷第三敘述北印度八國:烏仗那國、缽露羅國、呾叉始羅國、僧訶捕羅國、烏剌屍國、迦濕彌羅國、半笯嗟國、遏羅闍補羅國。
- 卷第四敘述十五國,
- 卷第五敘述中印度六國:羯若鞠闍國、阿踰陀國、阿耶穆佉國、缽邏耶伽國、憍賞彌國、鞞索迦國。
- 卷第六敘述中印度四國:室羅伐悉底國、劫比羅伐窣堵國、藍摩國、拘屍那揭羅國。
- 卷第七敘述中印度五國:婆羅痆斯國、戰主國(龍藏這兩個國家列在第六卷)、吠舍釐國、弗栗恃國和尼波羅國。
- 卷第八:摩揭陀國上
- 卷第九:摩揭陀國下
- 卷第十:十七國
- 卷第十一 二十三國:
- 卷第十二講述了從帕米爾,經南疆和闐、羅布泊所過二十二國:
全書講述了所親自經過的110個國家,聽到傳聞的28個國家,以及附帶提及的12個國家。
意義
[編輯]《大唐西域記》是記載中國佛教史的重要文獻。書內記錄了當時新疆與印度各地的佛教流派,亦記錄印度其他宗教分佈,如耆那教、印度教等,有助於研究中世紀印度宗教的流佈。除記錄宗教外,他還記錄當地語言,分析各地語言的異同,有助解讀十九世紀末在新疆發現的各種語言文書。1834年德國學者朱利斯·克拉普羅特出版《玄奘在中亞與印度的旅行》一書,是迄今所見最早介紹玄奘的著作之一。1857年法國學者儒蓮將《大唐西域記》譯成法文,開創西方學者研究玄奘之先河。中國長期以來,很少有人進行系統的整理研究,一直到文化大革命結束後,才有大量的研究。1983年季羨林等人集體合作了《大唐西域記校注》。
《大唐西域記》對研究印度歷史相當重要,因為印度民族雖然創造重要的古代文化,但不注重記錄歷史,印度歷史學家阿塔爾·阿里教授說:「如果沒有法顯、玄奘和馬歡的著作,重建印度歷史是完全不可能的。」[3]印度國徽獅頭柱和國旗上的法輪圖案,都是來源於鹿野苑(sarnath)的考古發掘,而鹿野苑、那爛陀寺、菩提伽耶阿育王大塔、桑奇大塔印度著名佛教遺址的發掘,都是英國考古學家亞歷山大·卡寧厄姆自19世紀始依照玄奘的描述找到的。玄奘在書中曾描述了巴米揚大佛(在2001年被阿富汗塔利班政府所毀)。唯一統一古代印度的阿育王事跡亦多源自於玄奘的記載。
版本
[編輯]原文(+註解)
[編輯]- 高宗二十三年起重刻(1236)新麗藏本,有敬播序
- 日本京都帝國大學重印新麗藏本,有考異
- 北宋崇寧二年福州等覺禪院刊本,存卷第四
- 金刊趙城藏本存卷第十一、十二
- 南宋安吉州資福寺思溪藏刊本,存卷二至五、卷七至十二,共十卷
- 元普寧藏本
- 明洪武刊南藏本
- 明永樂刊北藏本
- 明嘉興府楞嚴寺刊本
- 1957年金陵刻經處,呂澂校刊本
- 1955年北京文學古籍刊行社刊本
- 1977年上海人民出版社,章巽校本
- 1985年中華書局,季羨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記校注》ISBN 7-101-00644-2
- 1987年新文豐出版公司重印 ISBN 957-17-1023-7
- 2000年中華書局《中國交通史籍叢刊》重印
- 2004年中華書局《中國交通史籍叢刊》重印 上下冊 ISBN 7-101-02453-X
古譯本
[編輯]今譯本
[編輯]漢譯本
[編輯]英譯本
[編輯]- Hsuan-Tsang, Si-yu-ki,Buddhist Records of The Western World, 英國倫敦大學漢語教授畢爾翻譯 (London, 2 vols., 1884. 1969年印度德里重印本:Volume 1 (PDF 21.5 MB) Volume2 (PDF 16.9 MB)
- On Yuan Chwang's Travels in India tr.Thomas Watters. Reprint. New Delhi, Munshiram Manoharlal, 1996 ISBN 81-215-0336-1.(此譯本初版於1905年在倫敦出版)
- 1995年李榮熙英譯本:The Great Tang Dynasty Record of the Western Regions. Numata Center for Buddhist Translation and Research. Berkeley, California. ISBN 1-886439-02-8
法譯本
[編輯]日譯本
[編輯]俄譯本
[編輯]- 1862年俄國學者Klass0sky根據M·斯坦拉·儒蓮法譯本又轉譯成俄文本。[來源請求]
- 納塔利婭·弗拉基米羅夫娜·亞歷山德洛娃(Наталия Владимировна Александрова)的譯本,帶註釋,根據1955年北京文學古籍刊行社出版的《大唐西域記》漢文版翻譯。[4]
參考文獻
[編輯]- ^ 晁公武《讀書志》稱,「玄奘至天竺求佛書,因記其所歷諸國,凡風俗之宜,衣服之制,幅員之廣隘,物產之豐嗇,悉舉其梗概。」
- ^ 王世平, 《<大唐西域记>价值的再认识》, 《文博》 (年01期), 1991年, (年01期): 47–50
- ^ 季羨林《大唐西域記校注》前言
- ^ Наталия Владимировна Александрова. Сюань-цзан - Записки о Западных странах [эпохи] Великой Тан (PDF). Восточн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 2012 [2024-07-09]. ISBN 978-5-02-036520-9.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4-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