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黎锦熙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黎錦熙
黎锦熙
君缉、君劭、伯昕
劭希、劭西、邵西、鹏庵
出生(1890-02-02)1890年2月2日
 大清湖南省长沙府湘潭县石潭坝乡
逝世1978年3月27日(1978岁—03—27)(88岁)
 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
民族汉族
母校湖南优级师范学堂史地部
职业文字学家
机构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研究领域汉语言文字学等
配偶黄鹤寿
贺澹江

黎锦熙(1890年2月2日—1978年3月27日),字君缉君劭伯昕,号劭希劭西邵西,别号鹏庵,男,湖南湘潭[1]:1,中国语言文字学家、改革家、语文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科学院首届学部委员,三次出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1]:459、460,被广泛认为是“中国注音字母之父”[2]、“拼音之父”[3][4]

生平

[编辑]

早年

[编辑]

黎锦熙出生在湖南省湘潭县石潭坝乡的书香门第。[5]:47兄弟八人各有专才,人称“黎氏八骏”。[5]:471905年,黎锦熙15岁时考中了最后一届秀才。1906年,受湘赣萍浏醴起义的影响,来到长沙,与张子平发起“德育会”,后遭通缉,逃匿还乡[1]:1、2

1907年,考入北京铁路专修科。次年因学校毁于火灾,返回湖南,考入湖南优级师范史地部。[5]:47三年后,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毕业。

1912年,开始编辑小学教科书,将《西游记》收入课文,包含了改革教育、废除八股文、学作语体文的思想,引起保守人士的惊骇。1914年,任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历史教员。学生中包括毛泽东等人[1]:2

赴京

[编辑]

1915年,赴北京应教育部邀请任教科书特约编纂员(后为编审员)。1916年,和同仁发起成立中华民国国语研究会,拟定该会宗旨为“国语统一”(推行北京话)和“言文一致”(普及白话文)。1918年,和同仁促成教育部正式公布了注音字母及常用字的标准读音。1920年起,和同仁促成教育部改定小学、初中“国文科”为“国语科”,取消小学读经,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1]:3、4

1920年,开始担任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文系教授,兼任全国小学、中学白话文语法讲习所讲师及天津、保定、武昌、安庆、济南各讲习会语法讲师。1922年,兼任天津、济南、上海、长沙暑期国语讲习所讲师。1923年,兼任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燕京大学等校的国文系教授,又与钱玄同赵元任等组成国语罗马字拼音研究会。同年,创立国语辞典编纂处,任总主任[1]:4

《新著国语文法》

1924年,出版《新著国语文法》。此前的语法书,只有文言文的文法,没有白话文的文法。有人甚至说,白话文“只有新文学而无新文法”。《新著国语文法》应运而生,是第一本汉语白话文语法专著。书中借鉴了纳斯菲尔德的《英语语法》和里德的图解法,首创了“句本位”的汉语语法学,用句法控制词法[1]:5、6。在1956年统编的《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颁布之前的三十多年中,几乎是现代汉语语法教学的唯一通行教材[6]:1

1926年,与钱玄同、赵元任等拟定国语罗马字拼音法。1928年,任国立北平大学第一师范学院院长。1933年,出版《比较文法》[1]:7、460

抗战

[编辑]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国立北平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迁至西安,合并为国立西安临时大学,黎锦熙任国文系教授、主任。1938年,西安临大迁至汉中,改称国立西北联合大学,黎锦熙继任国文系教授、主任。1939年,西北联大分出国立西北师范学院,陆续迁往兰州,黎锦熙兼任教务主任。1944年,倡导西北师院、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国立社会教育学院创办国语专修科,后来的毕业生中有100多人在中华民国接管台湾后到台湾推行国语。1945年,抗战胜利后,任西北师院院长。国民党六大召开前夕,列入朱家骅与陈立夫联名向蒋介石推荐的98名“最优秀教授党员”之一[7]。1946年,西北师院迁回北平,黎锦熙任国文系主任、教务主任,并参与创建九三学社。1947年,任北平师范学院国文系主任兼教授。1948年,北平师范大学恢复校称,继任国文系主任兼文学院院长。[1]:8、9

1949年,被毛泽东指定和吴玉章马叙伦范文澜成仿吾郭沫若沈雁冰组成中国文字改革协会[8]:1。同年,任北平师范大学校委会主席。1950年,继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兼中文系主任,中国大辞典编纂处总主任。1955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第一届学部委员。1949年至1978年中,先后当选为第一、二、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10

1978年3月27日,于北京逝世。逝世当天犹在审定由女儿记录整理的他在北京地区语言学科规划会上的书面发言稿[1]:14

主要专著

[编辑]
  • 《新著国语教学法》,商务印书馆,1924。
  • 《新著国语文法》,商务印书馆,1924。
  • 《比较文法(词位与句式)》,北平著者书店,1933。
  • 《国语运动史纲》,商务印书馆,1934年12月初版,[9]1935年1月再版,2011年重印。
  • 《建设的“大众语”文学》,商务印书馆,1936。
  • 《方志今议》,商务印书馆,1940。
  • 《中华新韵》,商务印书馆,1950。
  • 《汉语语法教材》,商务印书馆,1957、1959、1962,与刘世儒合著。
  • 《文字改革论丛》,文字改革出版社,1957。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黎泽渝、刘庆俄编. 黎锦熙选集. 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ISBN 7560228372. 
  2. ^ 湘潭晚报. 时代英雄丨黎锦熙:中国注音字母之父. 新湖南. 
  3. ^ 西北师大本科招生. 师大先生|拼音之父黎锦熙先生. 西北师大本科招生官方公众号. 
  4. ^ 伍小东姚远. 抗战时期黎锦熙在陕南地区的学术贡献. 长江文库. 
  5. ^ 5.0 5.1 5.2 龙剑宇. 第二章 湘潭——地灵人杰. 《乌石寨揽胜——彭德怀故里纪行》. 重庆市: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10-01. ISBN 7-5621-2044-7. 
  6. ^ 胡明扬 序. 黎锦熙语言学论文集.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4. ISBN 7100034752. 
  7. ^ 45年国民党“最优秀教授党员”:华罗庚陈寅恪冯友兰. [2018-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25). 
  8. ^ 杨庆蕙编选. 黎锦熙语言文字学论著选集.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ISBN 7303059970. 
  9. ^ 该书在1935年1月以繁体竖排印刷,样式见:[民国书]国语运动史纲(黎锦熙著·商务1935年版). [2020-09-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6). 
教育职务
前任:
张贻惠
国立京师大学校师范部校长
国立北平大学第一师范学院院长
1928年11月—1929年1月
继任:
张贻惠
前任:
李蒸
国立西北师范学院院长
1945年8月—1946年6月
继任:
袁敦礼
国立北平师范学院院长
前任:
汤璪真
北平师范大学代理校长
北平师范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
1949年5月—1950年2月
(1949年9月改称北京师范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
继任:
林砺儒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