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种族灭绝: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Jimmy-bot留言 | 贡献
ProjectSeele留言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第1行: 第1行:
{{Expand English|Paradise Papers}}
{{Expand English|Paradise Papers}}
'''種族滅絕'''({{lang-en|'''genocide'''}})或'''群體滅絕''',是指人為的、系统性地、有计划地對一个或一些[[族]]、[[族]]、[[宗教]]或[[國民]]团体全體性或局部性的屠殺<ref>{{cite book |author=Funk, T. Marcus |title=Victims' Rights and Advocacy at the 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 |publisher=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ocation=Oxford, England |year=2010 |isbn=0199737479 |page=[http://www.oup.com/us/catalog/general/subject/Law/PublicInternationalLaw/InternationalCriminalandHumanita/?view=usa&ci=9780199737475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anguage=en}}</ref>。但法律學者對于種族滅絕中局部性的程度,仍存在爭議。<ref name="What is Genocide">{{cite web |url=http://efchr.mcgill.ca/WhatIsGenocide_en.php?menu=2 |title=What is Genocide? |work=McGill Faculty of Law ([[麥基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 |language=en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0505161753/http://efchr.mcgill.ca/WhatIsGenocide_en.php?menu=2 |archivedate=2007-05-05 }}</ref>该词最早由[[波兰]]籍[[犹太]]法律学者[[拉斐爾·萊姆金]]在1944年提出。其中“genos”来源于[[希腊语]]“génos”,意思为部落或家庭;后缀“-cide”来源于[[拉丁语]]“cidium”或[[法语]]“cide”,意思为杀害<ref name="种族灭绝">《牛津英语词典
'''種族滅絕'''({{lang-en|'''genocide'''}})或'''群體滅絕''',是指意圖全部或部分消滅一个[[族]]、[[族]]、[[種族]]或[[宗教]]团体。但法律學者對于種族滅絕中局部性的程度,仍存在爭議。<ref name="What is Genocide">{{cite web |url=http://efchr.mcgill.ca/WhatIsGenocide_en.php?menu=2 |title=What is Genocide? |work=McGill Faculty of Law ([[麥基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 |language=en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0505161753/http://efchr.mcgill.ca/WhatIsGenocide_en.php?menu=2 |archivedate=2007-05-05 }}</ref>该词最早由[[波兰]]籍[[犹太]]法律学者[[拉斐爾·萊姆金]]在1944年提出。其中“genos”来源于[[希腊语]]“génos”,意思为部落或家庭;后缀“-cide”来源于[[拉丁语]]“cidium”或[[法语]]“cide”,意思为杀害<ref name="种族灭绝">《牛津英语词典
》2004年第二版</ref>。
》2004年第二版</ref>。


第11行: 第11行:
* 強制施行辦法,意圖防止該團體內成员生育。
* 強制施行辦法,意圖防止該團體內成员生育。
* 強迫轉移該團體之兒童至另一團體。}}
* 強迫轉移該團體之兒童至另一團體。}}

「[[政治不穩定任務力量]]」組織估計,在1956年至2016年間,全世界共發生43起種族滅絕事件,造成約5000萬人死亡。<ref name="auto">{{cite book|url=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4KdHDAAAQBAJ&pg=PA510|title=Economic Aspects of Genocides, Other Mass Atrocities, and Their Prevention|editor=Charles H. Anderton, [[Jurgen Brauer]]|publisher=Oxford University Press|year= 2016|isbn=978-0-19-937829-6}}</ref>聯合國難民署估計,截至2008年還有5000萬人因這類暴力事件而流離失所。<ref name="auto"/>普遍認為「種族滅絕」是人類[[惡]]的縮影之一,因而這個詞也表示一種[[價值判斷]]。<ref>Sources:
*{{cite book |last1=Lang |first1=Berel |title=Genocide and Human Rights: A Philosophical Guide |date=2005 |publisher=Palgrave Macmillan UK |isbn=978-0-230-55483-2 |pages=5–17 |url=https://link.springer.com/chapter/10.1057/9780230554832_1 |language=en |chapter=The Evil in Genocide |doi=10.1057/9780230554832_1 |quote=On any ranking of crimes or atrocities, it would be difficult to name an act or event regarded as more heinous. Genocide arguably appears now as the most serious offense in humanity’s lengthy—and, we recognize, still growing—list of moral or legal violations.}}
*{{cite book |last1=Gerlach |first1=Christian |title=Extremely Violent Societies: Mass Violence in the Twentieth-Century World |publisher=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sbn=978-1-139-49351-2 |page=6 |url=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48N-XbOltMEC&q=%22Genocide+is+an+action-oriented+model+designed+for%22&pg=PA6 |language=en|quote=Genocide is an action-oriented model designed for moral condemnation, prevention, intervention or punishment. In other words, genocide is a normative, action-oriented concept made for the political struggle, but in order to be operational it leads to simplification, with a focus on government policies.|date=2010}}
*{{cite journal |last=Hollander |first=Paul |author-link=Paul Hollander|title=Perspectives on Norman Naimark's Stalin's Genocides |journal=Journal of Cold War Studies |date=1 July 2012 |volume=14 |issue=3 |pages=149–189 |doi=10.1162/JCWS_a_00250 |s2cid=57560838 |quote=genocide has become the yardstick, the gold standard for identifying and measuring political evil in our times. The label “genocide” confers moral distinction on its victims and indisputable condemnation on its perpetrators.}}
*{{cite book |last1=Göçek |first1=Fatma Müge |author1-link=Fatma Müge Göçek |title=Denial of Violence: Ottoman Past, Turkish Present and Collective Violence Against the Armenians, 1789-2009 |title-link=Denial of Violence|date=2015 |publisher=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978-0-19-933420-9 |language=en|quote=The term “genocide” is also contentious in that it has an inherent moral judgment... one that privileges the morality of the victims over the perpetrators.|pages=18–19}}
*{{cite book |last1=Irvin-Erickson |first1=Douglas |author1-link=Douglas Irvin-Erickson |title=Raphael Lemkin and the Concept of Genocide |date=2017 |publisher=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isbn=978-0-8122-4864-7 |page=[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kmw_DQAAQBAJ&pg=PA2 2] |language=en |quote=In the late 1990s, the word 'genocide' began to be used as a type of moral category, taking on a symbolic quality as the crime of crimes, the darkest of humanity’s inhumanity.}}</ref>



== 近代被國際組織定性为种族灭绝的事件 ==
== 近代被國際組織定性为种族灭绝的事件 ==

2021年11月6日 (六) 12:31的版本

種族滅絕(英語:genocide)或群體滅絕,是指意圖全部或部分消滅一个族群國族種族宗教团体的行爲。但法律學者對于種族滅絕中局部性的程度,仍存在爭議。[1]该词最早由波兰犹太法律学者拉斐爾·萊姆金在1944年提出。其中“genos”来源于希腊语“génos”,意思为部落或家庭;后缀“-cide”来源于拉丁语“cidium”或法语“cide”,意思为杀害[2]

1948年12月9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第260A號決議《防止及懲治灭绝種族罪公約》,简称CPPCG條約。该条约于1951年1月12日生效,其中第二条对种族灭绝行为定义如下[3]

蓄意全部或局部消滅某一国族族群種族宗教團體,犯有下列行为之一者:

  • 杀害该团体的成员。
  • 致使該團體的成员在身體上或精神上遭受嚴重傷害。
  • 故意使該團體處於某種生活狀況下,以毀滅其全部或局部的生命。
  • 強制施行辦法,意圖防止該團體內成员生育。
  • 強迫轉移該團體之兒童至另一團體。

政治不穩定任務力量」組織估計,在1956年至2016年間,全世界共發生43起種族滅絕事件,造成約5000萬人死亡。[4]聯合國難民署估計,截至2008年還有5000萬人因這類暴力事件而流離失所。[4]普遍認為「種族滅絕」是人類的縮影之一,因而這個詞也表示一種價值判斷[5]


近代被國際組織定性为种族灭绝的事件

犹太人大屠杀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通过种族清洗屠杀了近600万犹太人,除此之外纳粹德国也系统地对欧洲近500萬的吉普赛人同性恋者苏联战俘、左翼份子(包括共產黨員)、耶和华见证人、政见不同人士进行屠杀。

希臘種族滅絕

希腊平民在哀悼他们死去的亲人,摄于1922年

希臘種族滅絕是青年土耳其黨人對鄂圖曼帝國境內的希臘人所進行的種族滅絕,時間由1914年起,至1923年兩國簽訂協議希臘土耳其人口互換為止。據估計有近九十萬希臘人遇害。屠殺的原因是青年土耳其黨人欲對鄂圖曼帝國進行更全面的突厥化,也為了防止希臘人破壞帝國的團結。屠殺手段包括被迫死亡行軍,驅逐,任意處決希臘人。協約國譴責鄂圖曼帝國資助的大屠殺為危害人類罪。國際種族滅絕學者協會在2007年通過了一項決議申明這是一場反人類種族滅絕。

亚美尼亚种族大屠杀

亚美尼亚平民在奥斯曼士兵引领下穿过哈爾普特前往附近监狱

1915年至1917年,青年土耳其黨人对奥斯曼帝国境内亚美尼亚人进行驱逐、屠杀、抢劫、强奸,受害者达150万之众。联合国欧洲议会比利时法国希腊俄罗斯称这宗屠杀为“违反人性的罪行”,联合国于1978年将此事件定性为“种族灭绝”。

亞述人種族大屠殺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青年土耳其黨人對鄂圖曼帝國境內亞述人實施種族大屠殺。在1914年至1920年間,上美索不達米亞的亞述人被鄂圖曼帝國青年土耳其黨人的軍隊強行徙置與屠殺,當地阿拉伯民兵和部落武裝,包括庫爾德人,車臣人和切爾克斯人也攻擊的亞述平民,估計造成150,000–300,000人死亡。但不同於對待亞美尼亞人,鄂圖曼帝國政府沒下令攻擊亞述人,沒採用標準化的種族滅絕手法,在一些城市,所有的亞述人被殺害,其他人被迫逃離。這些屠殺是經常由當地的庫爾德人攻擊而進行,亞述人逃亡的過程中疾病和飢餓增加了死亡人數。在2007年,種族滅絕學者國際協會(IAGS)達成共識,即「1914年至1923年之間鄂圖曼帝國對國內亞美尼亞人,亞述人,和本都希臘人和安納托利亞希臘人進行種族滅絕。

卢旺达种族灭绝

卢旺达种族灭绝受害者

1994年卢旺达种族灭绝发生在位于卢安达,是胡图人图西人进行的卢安达种族灭绝,强奸,抢劫。

斯雷布雷尼察屠杀

1995年7月波斯尼亚战争期间,拉特科·姆拉迪奇领导下的塞族共和国军队在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斯雷布雷尼察进行大屠杀,造成大约8000名当地波斯尼亚穆斯林男子死亡。2004年4月,海牙前南斯拉夫国际刑事法庭将此次事件定性为种族灭绝,国际法庭也确认此事件为种族灭绝。

印地安大屠殺

在16-19世紀發生在美洲大陸的一場殘暴的屠殺。歐洲人往美洲殖民時歐洲人以及美国、加拿大等国白人屠殺美洲原住民印地安人,最後印地安人大量消失,是屬於美洲的種族滅絕史。仅加拿大政府19世纪70年代就将同化原住民列入官方议程,公开宣扬“扼杀印第安血统从他们的孩子开始”,通过设立寄宿学校,对原住民实施文化灭绝政策。[6]2015年真相与和解委员会(TRC)发布了最终报告:寄宿学校系统被定性为种族灭绝的案例;这与历史学家约翰·S·米洛伊(John S. Milloy)观点一致。理由为“破坏了允许该团体作为一个团体继续进行的那些结构和做法”。该报告指出,寄宿学校“是消除土著人民成为不同民族并违背他们意愿将其纳入加拿大主流的一致政策的一部分。”并记录了加拿大至少15万名在校学生的经历(通常是悲惨的)。真相与和解委员会还认为“六十年代铲除(Sixties Scoop英语Sixties Scoop)”(一种在加拿大大规模迁移20,000多名土著儿童的活动)是种族文化灭绝的一种形式。该报告指出,关闭寄宿学校导致“儿童福利机构照顾的儿童人数大大增加。” 全国各地成千上万的土著儿童被迫从其出生地中撤离。1985年埃德温·基米尔曼法官(Edwin Kimelman)关于土著人民和儿童福利政策的报告“无寂静的地方(No Quiet Place)”也指出“种族文化灭绝行为是有系统地,常规地进行的。”[7][8][9][10]:42</ref>艾伯塔省 (1928–72)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1933–73)的绝育立法试图限制“不健康”者的繁殖,并越来越多地针对土著妇女。在法律内外以及在联邦政府运营的印第安医院内,都对土著妇女进行了强迫绝育。这种做法一直持续到21世纪。大约有100名土著妇女声称,她们在1970年代至2018年之间经常处于处于虚弱的怀孕或分娩状态时被迫同意绝育。卡伦·斯托特(Karen Stote)教授认为,通过这些方式,对土著妇女的强迫绝育可以被视为试图破坏一个群体的生存能力。[11]

对澳大利亚原住民的屠杀

19世纪初以来,随着欧洲移民在塔斯马尼亚岛上的殖民定居与经济开发,为夺取土著黑人世代栖居的狩猎地,欧洲殖民者對原著居民在1803年-1876年間對塔斯马尼亚土著黑人進行了驱逐、屠殺。1869年 3月,最后一个纯血统的土著男子威廉·兰奈死于霍乱性腹泻,1876年5月, 最后一个纯血统的塔斯马尼亚土著妇女特鲁卡尼尼死于霍巴特,整个种族从此灭绝,世界近代史上惨遭灭绝的唯一种族。[12]。塔斯马尼亚原住民的几乎被屠灭被包括罗伯特·休斯(Robert Hughes),詹姆斯·博伊斯(James Boyce),林德尔·瑞安(Lyndall Ryan)和汤姆·劳森(Tom Lawson)在内的历史学家描述为种族灭绝行为。[13][14][15][16] 种族灭绝概念的作者拉斐尔·莱姆金(Raphael Lemkin)认为塔斯马尼亚岛是世界上明显的种族灭绝案件之一[17] ,休斯将原住民塔斯马尼亚人的损失描述为“英国殖民史上唯一真正的种族灭绝”。[13]

日军在中国的大屠杀

其他受爭議的种族灭绝事件

美国对非裔的暴行

虽然奴隶制的存在可能是后来非裔黑人这一概念出现的原因,但是对非洲人的奴役深深扎根于经济基础中。在整个内战后时期,为巩固之前存在的社会秩序,种族分层已经被非正式地系统强化了。严格从法律意义上说,黑人的投票权仍然存在,然而,投票税,像美国私刑(通常由自称3K党复活的团伙实行,多建立在重建后的南方)这样普遍性的恐怖活动,以及例如祖父条款这样的歧视性法律法规都使美国黑人,尤其是南方的美国黑人依旧不具有投票权。不仅如此,这种歧视还延伸到了国家立法中,在对黑人学校和白人学校的“经济援助分配上显示出了极大的不公平。”除此之外,有时候县级官员还会把明确标记要给黑人的资源重新分配给白人学校,从长远考虑,这种做法破坏了受教育的机会。这段时期有时也被视作美国种族关系低谷期,因为有关种族主义,种族隔离,种族歧视以及白人至上主义的叫嚣都在这一时期增多了。与之相应地,反黑人暴力运动也大大增加了,种族骚乱事件频发,例如1906年的亚特兰大种族骚乱事件和1921年的土尔沙种族屠杀。随着非裔美国人大迁徙,美国白人对南方黑人的刻板形象常使他们将例如犯罪和疾病等城市问题的出现归罪于美国黑人的存在。总的来说,北方的美国黑人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中都遭遇了一系列歧视对待。在职业发展上,适合黑人的总是地位低下,晋升受限的经济机会。在房地产市场中,应对黑人涌入的是更为强硬的歧视政策,这导致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暴力,限制性契约,经济歧视和种族倾向”如罗斯伍德大屠杀[18]

1998年印尼排华事件

1998年印尼排华事件,又称黑色五月暴动,是指從1998年5月13日至16日发生在印尼棉蘭、雅加達、梭羅等城市的一系列針對華裔社群持續約三天之暴動。

新疆維吾爾族種族滅絕指控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领导下的中共中央建设新疆再教育营[19][20]。人权观察人士及专家指控新疆再教育營中存在語言及文化清洗[21][22],报道称再教育营破坏了维吾尔族等民族的伊斯兰信仰[23],强迫他们唱红歌、吃猪肉、喝酒[24][25][26][27][28],拒绝照做的人会被罚禁食、坐老虎凳以及不让睡觉等[29][30][31]。据报道,再教育营内还发生了強制分離孩童父母等行爲[32][33],一些妇女表示曾被迫接受绝育手术、否则就会被送到集中营,有学者形容其为“人口灭绝”或“种族灭绝”[34][35][36][37][38]

2020年8月,美国特朗普政府据报考虑指控中国政府维吾尔人进行“种族灭绝”。[39]同一时间,美国民主党拜登竞选团队将新疆现状定义为“种族灭绝”。[40]

2020年7月和8月,人权组织呼吁国际刑事法院联合国人权理事会调查有關中国官员反人类罪和种族灭绝罪的指控[41][42][43]。2021年1月19日,美国国务卿邁克·蓬佩奧公开称中国政府對维吾尔人犯下“种族灭绝罪反人类罪”,蓬佩奥的繼任者安東尼·布林肯同意蓬佩奥的说法[44][45]。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表示:“所谓中国在新疆实施种族灭绝和犯反人类罪彻头彻尾就是以蓬佩奥为代表的个别反华反共势力蓄意炮制的耸人听闻的伪命题和恶意荒唐闹剧,只存在于蓬佩奥之流的丑恶政治阴谋中,过去不曾、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发生在中国大地上。”[46]

作为对“德国反华学者”郑国恩指控的回应,新疆社会科学院主办的新疆哲学社会科学网发布的研究报告称:“统计数据显示,2010-2018年新疆总人口、少数民族人口、维吾尔族人口均稳步持续增长,新疆汉族人口略有增长。2010-2018年,新疆常住人口从2181.58万人上升至2486.76万人,增加305.18万人,增长13.99%。其中:少数民族人口从1298.59万人上升至1586.08万人,增加287.49万人,增长22.14%;维吾尔族人口从1017.15万人上升至1271.84万人,增加254.69万人,增长25.04%;汉族人口从882.99万人上升至900.68万人,增加17.69万人,增长2.0%。维吾尔族人口的增幅不仅高于全疆人口的增幅,也高于少数民族人口的增幅,更明显高于汉族人口的增幅。”[47]

中国政府的统计数据显示,从2015年到2018年,以维吾尔族为主的和田地区喀什地区的出生率由每千人出生人口21.84暴跌60%以上至每千人出生人口8.17。[48]同一时期,全国的出生率从每千人出生人口12.07下降到每千人出生人口10.9,下降了9.69%。中国当局承认2018年新疆的出生率下降了近三分之一,但否认了有关强迫绝育和种族灭绝的报道。[49]2019年,新疆的出生率继续大幅下降,降了近24%,而同一时期全国只降了4.2%。[48]

目前,兩任美國國務卿——蓬佩奧[50]布林肯[51]加拿大下議院[52]荷蘭下議院[53]都認同新疆出現種族滅絕。

2021年2月25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于例行记者会上称:“个别西方国家绝非真正关心中国新疆民众的福祉,而是企图以人权为借口,干涉中国内政,干扰破坏中国新疆乃至中国的发展进程。这种图谋绝不可能得逞。这些国家不要忘记他们屠杀原住民的历史,也不要无视他们国内仍存在的严重种族歧视、侵害原住民权益等问题。‘种族灭绝’的帽子还是留着他们自己戴吧。”[54]

2021年3月9日,致力于根据对世界不同地区的地缘政治及其价值体系的深刻理解来加强美国外交政策的美國「新線戰略和政策研究所」[55]發布了一份分析報告,內容有關中國共產黨新疆地區的種族滅絕行為。報告指出新疆再教育營至少監禁了100萬人維吾爾族,被監禁的維吾爾人受到強暴、性虐待、剝削、公開羞辱等凌虐及殘忍對待,違反所有防止種族滅絕公約條款[56]

相关法律

世界

在一国无法或不愿对灭绝种族罪提起诉讼时,依照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国际法庭将对国际性灭绝种族罪提起诉讼,惩治违反国际人道法的行为[57]。规约要求其缔约国能在立法方面给予支持,与国际刑事法院进行合作并在必要情况下对国内刑事法进行调整。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认为,国际刑事法院的设立使国际人道法能够更好的被各方遵守,避免有罪不罚的状况发生,并对犯罪者产生威慑力。[58]

比利时

比利時於1993年通過全球審判法,容許在國內起訴任何在世界上犯了種族滅絕罪的人。這項決定使得即使行兇者與比利時無直接關係、或受害者非比利時公民或住民的情況下,仍然可以在比利時進行法律訴訟,此舉深得眾多人權組織的歡迎。2003年,在一次因發出逮捕令而被告上國際法庭的事件發生後,比利时廢除了全球審判法,但在廢止前已受理的案件審訊仍在進行,包括盧旺達種族滅絕,以及前乍得總統Hissène Habré的案件。

加拿大

根據加拿大戰爭罪反人類罪法案,無論在國內或國外,種族滅絕屬違法行為。在下列任何一種或以上的情況下,执行種族滅絕的人士可依加拿大法律檢控。

  • 疑犯為加拿大公民或受僱於加拿大。
  • 受害人為加拿大或盟國公民。
  • 疑犯為與加拿大發生軍事衝突國家的公民或受僱於該國。
  • 在任何地方干犯有關罪行後任何時間,進入加拿大領土。

芬兰

1995年,芬兰政府把種族滅絕列為单独的刑事罪行,刑期為4年到終身监禁不等,而策劃或試圖干犯種族滅絕的有關人等也有機會被檢控。與其他國際性罪行一樣,種族滅絕被納入芬蘭的全球審判法內,但根據該國刑法典第1章第12條,除非獲總檢察官下令批准,否則芬蘭當局決不會調查國外的種族滅絕案件。

荷蘭

荷蘭法律限制當局對涉嫌干犯種族滅絕的國民作出檢控,2005年12月23日,荷蘭一法院曾處理一宗有關案件,被告Frans van Anraat涉嫌向伊拉克提供化學品,認為是「與庫爾德人屠殺有關」。由於化學品是於哈萊卜傑毒氣襲擊前,即1988年3月16日以前運往伊拉克,因此只裁定被告戰爭罪成立,種族滅絕罪不成立。

西班牙

根據西班牙法律,法庭可對懷疑於西班牙國外干犯種族滅絕罪的任何外國人士作審判。在2003年6月,法官Baltasar Garzón把從墨西哥引渡西班牙受審的阿根廷前海軍軍官Ricardo Miguel Cavallo監禁,他涉嫌在阿根廷仍實施軍事獨裁期間,犯下種族滅絕及恐怖主義罪行。

瑞典

瑞典於1964年把種族滅絕列入刑事罪行,根據當地法律,任何向國家、種族、宗教團體等作出的部分或完全的滅絕行為,皆屬違法,一經定罪,將被監禁四年至終身不等。

英國

英國把國際刑事法庭法案納入國內法,但可追溯的事件限於2001年5月之後發生的種族滅絕案件,而被告人也僅限於英國國民或居英人士,方可入罪。根據御用大律師、律師公會人權委員會主席彼德·卡特(Peter Carter)指出,「任何人士如果為金錢利益而援助犯有戰爭罪的政權,可被檢控」。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政府於1951年與法國簽署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1953年5月22日頒佈《殘害人群治罪條例》,明确定义意圖全部或一部消滅某一民族、種族或宗教之團體,為殘害人群罪,處死刑、無期徒刑或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香港

香港法例》第212章《侵害人身罪條例》第9A條中,任何人干犯《危害種族罪公約》第二條中定義為「危害種族」的罪行,如涉嫌殺人,可被判處終身監禁,其他情況則可判監14年。

澳門

澳門《刑法典》規定了第229條的“煽動戰爭”罪及第231條的“煽動滅絕種族”罪。在“煽動滅絕種族”罪的構成要素中,除了要求行為人“公開”地作出煽動行為外,還要求他所作出的煽動行為是“直接”的。“直接煽動”是指行為人直言不諱地表達對某特定群體的仇恨,鼓動他人實施種族滅絕行為。對於煽動滅絕種族罪的行為人,可判處兩年至八年徒刑。

参考文献

  1. ^ What is Genocide?. McGill Faculty of Law (McGill University).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5-05) (英语). 
  2. ^ 《牛津英语词典 》2004年第二版
  3. ^ Convention on the Prevention and Punishment of the Crime of Genocide. Office of the High Commissioner for Human Rights. [2008-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5-02) (英语). 
  4. ^ 4.0 4.1 Charles H. Anderton, Jurgen Brauer (编). Economic Aspects of Genocides, Other Mass Atrocities, and Their Preven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6. ISBN 978-0-19-937829-6. 
  5. ^ Sources:
  6. ^ 华春莹:“种族灭绝”在中国是世纪谎言,在加、美、澳是曾经的现实存在. 中国外交部. 2021-02-23 [2021-03-02]. 
  7. ^ James Harley Marsh; Bronwyn Graves. Eli Yarhi , 编. The Canadian Encyclopedia. Canada: Anthony Wilson-Smith. [2021-03-06]. 
  8. ^ The Residential School System. Indigenous Foundations. UBC First Nations and Indigenous Studies. [2021-03-06]. 
  9. ^ Luxen, Micah. Survivors of Canada's 'cultural genocide' still healing. BBC. June 24, 2016 [2021-03-06]. (原始内容存档于July 25, 2016). 
  10. ^ Milloy, John S. A National Crime: The Canadian Government and the Residential School System 1879–1986. University of Manitoba Press. 1999. ISBN 0-88755-646-9. 
  11. ^ James Harley Marsh; Bronwyn Graves. Eli Yarhi , 编. The Canadian Encyclopedia. Canada: Anthony Wilson-Smith. [2021-03-02]. 
  12. ^ 张建新. 谁是造成塔斯马尼亚人种灭绝的罪魁祸首.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 [2021-03-02]. 
  13. ^ 13.0 13.1 Hughes 1987,第120頁
  14. ^ Boyce 2010,第296頁
  15. ^ Ryan 2012,第xix, 215頁
  16. ^ Lawson 2014,第xvii, 2, 20頁
  17. ^ Reynolds 2001,第50頁
  18. ^ Tolnay, Stewart. The African American 'Great Migration' and Beyond.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003, 29: 218–221. doi:10.1146/annurev.soc.29.010202.100009. 
  19. ^ 纽约时报:中共文件显示习近平主导新疆镇压. 美国之音(中文). 2019-11-17 [2019-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7). 
  20. ^ USCC報告︰美國不應稱習近平「國家主席」 避免令人以為中國有民主. 蘋果日報 (香港). 2019-11-16 [2019-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6). 
  21. ^ “去除思想上的病毒”:中国对新疆穆斯林的镇压行动. 人权观察. 2018-09-09 [2020-11-30] (中文). 
  22. ^ 美专家:中国在新疆进行文化灭绝. 自由亚洲电台. [2020-11-30] (中文). 
  23. ^ 新疆“改造营”关押超百万 放弃信仰. 對華援助協會. [2018-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28) (中文). 
  24. ^ “我们被强迫吃猪肉、唱红歌”. 德国之声. [2020-12-01] (中文). 
  25. ^ 猪年春节:新疆有穆斯林被强迫过春节吃猪肉?.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2019-02-06 [2020-12-01] (中文). 
  26. ^ 常新. 新疆學校開「吃豬肉」課漢化維族師生 杜絕維語強推漢語教育. 《寒冬》. 2020-04-15 [2020-12-01] (中文(臺灣)). 
  27. ^ 深度访谈:新疆“再教育营”的虚与实. 多维新闻. [2020-12-01]. 
  28. ^ 踐踏宗教信仰 中國逼穆斯林吃豬肉喝酒. 新头壳. [2018-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20) (中文). 
  29. ^ 《图片报》:再教育营暴露了共产党对维族人的恐惧.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2018-10-23 [2020-12-01] (中文(中国大陆)). 
  30. ^ 中国拘押穆斯林升级“再教育”营扩张. 自由亚洲电台. [2018-08-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21). 
  31. ^ 新疆伊犁被羁押者每次仅睡两小时 官威胁获释者披露内情将灭家族. 对华援助协会. [2018-0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06) (中文). 
  32. ^ 新疆维吾尔人:“中国,我的孩子在哪里?”. 英国广播公司. 2019-07-05 [2019-07-11] (中文). 
  33. ^ Samuel, Sigal. China's Jaw-Dropping Family Separation Policy. 《大西洋》(The Atlantic). 2018-09-04 [2020-11-30] (美国英语). 
  34. ^ 专访:北京透过强制绝育对维吾尔人进行「人口灭绝」. 德国之声. [2020-11-30] (中文). 
  35. ^ Ivan Watson, Rebecca Wright and Ben Westcott. Xinjiang government confirms huge birth rate drop but denies forced sterilization of women.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 (CNN). [2020-11-30] (英语). 
  36. ^ Adrian Zenz. Sterilizations, IUDs, and Mandatory Birth Control: The CCP's Campaign to Suppress Uyghur Birthrates in Xinjiang. The Jamestown Foundation. [2020-12-01] (美国英语). 
  37. ^ 中国“强制新疆维族妇女节育绝育”:敏感话题的七个关键看点. 英国广播公司. 2020-06-30 [2020-11-30] (中文). 
  38. ^ 研究报告指中国强迫维吾尔人做绝育手术.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2020-06-30 [2020-11-30] (中文). 
  39. ^ 特朗普政府據報考慮指控中國政府對維吾爾人進行“種族滅絕”. 美國之音. 2020-08-27 (中文(繁體)). 
  40. ^ 拜登竞选团队将新疆现状定义为“种族灭绝”. 美國之音. 2020-08-27 (中文(简体)). 
  41. ^ Simons, Marlise. Uighur Exiles Push for Court Case Accusing China of Genocide. The New York Times. 2020-07-06 [2020-07-08]. ISSN 0362-4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0) (美国英语). 
  42. ^ Kuo, Lily. Exiled Uighurs call on ICC to investigate Chinese 'genocide' in Xinjiang. The Guardian. 2020-07-07 [2020-07-08]. ISSN 0261-307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8) (英国英语). 
  43. ^ Activists want UN to probe 'genocide' of China's Uighur minority. Al Jazeera. 2020-09-15 [2020-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0). 
  44. ^ 美认定新疆维族遭种族灭绝 新政府表态同意. 
  45. ^ https://www.state.gov/determination-of-the-secretary-of-state-on-atrocities-in-xinjiang/
  46. ^ 张素. 田博群 , 编. 华春莹回应蓬佩奥涉疆消极言论:末日小丑和世纪笑话. 中国新闻网. 2021-01-20 [2021-01-20]. 
  47. ^ 关于境外炒作新疆人口问题的研究报告,新疆发展研究中心,2020年09月03日
  48. ^ 48.0 48.1 China cuts Uighur births with IUDs, abortion, sterilization. Associated Press. June 28, 2020 [December 18,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16 December 2020). 
  49. ^ CNN, Ivan Watson, Rebecca Wright and Ben Westcott. Xinjiang government confirms huge birth rate drop but denies forced sterilization of women. CNN. 21 September 2020 [26 September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7 September 2020). 
  50. ^ Pompeo, Mike. Determination of the Secretary of State on Atrocities in Xinjiang. Embassy of the United States, Tbilisi. 2021-0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3). 
  51. ^ 安東尼·布林肯兩次認同蓬佩奧:
  52. ^ 加拿大國會通過動議指中國對新疆維族進行種族滅絕的決議. 香港電台. 2021-02-22 [2021-02-23]. 
  53. ^ *荷蘭語報導:Meerderheid Tweede Kamer vindt dat China genocide op Oeigoeren pleegt. NU.nl. 2021-02-25 (荷兰语). 
  54. ^ 2021年2月25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主持例行记者会. 中国外交部. 2021-02-25 [2021-03-02]. 
  55. ^ About. Newlines Institute for Strategy and Policy. [2021-03-12]. 
  56. ^ 鄭景懋. 獨立專家報告:中國對維族種族滅絕 違反聯合國公約所有條款. RTI 中央廣播電臺. 2021-03-09 [2021-03-09] (中文). 
  57. ^ 国际刑事法院
  58. ^ 联合国大会发言:国际刑事法院

參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