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天恒邨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182.239.88.36留言2021年2月16日 (二) 13:23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天恒邨
天恒邨南面及停車場
概要
類型租住屋邨
地點香港元朗區
地址天水圍天瑞路83號[1]
坐标22°28′14″N 113°59′57″E / 22.47043°N 113.99919°E / 22.47043; 113.99919
托建方 香港房屋委員會
入伙年份2001(23年樓齡)
技术细节
座数14
其他信息
住宅套数5,800 截至2014年12月31日的情況
单套面积341 - 579 平方英尺(ft²)
住户数5,800 截至2014年12月31日的情況
認可人口22,600 截至2014年12月31日的情況
地圖
地图
天恒邨北面
天恒邨塑像(智息)
休憩廣場
有蓋行人道
籃球場
羽毛球場
排球場
健體區
兒童遊樂場

天恒邨(英語:Tin Heng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新界元朗區天水圍新市鎮北部(天水圍第110區),於2001年落成入伙,共有14座大廈,屋邨整體由房屋署總建築師設計、另外恆輝樓、恆滿樓、恆麗樓則委託Design 2公司設計[2]香港房屋委員會負責屋邨管理。

簡介

天恒邨原本是居屋第23期乙及可租可買計劃第2期屋苑「天恆苑」,亦是天富苑聚富閣短樁案(參見圓洲角短樁案)受影響業主的指定安置屋苑(該等業主可憑特別保證書繞過攪珠程序,與受整體重建計劃影響公屋居民一併直接購買單位,名額320個),後來因為政府於2000年打算將公屋輪候年期縮短至三年,而與其餘的第23期乙居屋屋苑一併改為公共房屋(公屋)出租,而給予上述天富苑業主的安置保證書亦因而作廢。

此外,天恆邨亦是香港首個採用1998年新版新十字型大廈的公共房屋項目,以及第三個採用框筒模式興建的公營房屋(其建築技術參考昌盛苑慈愛苑三期),更是全港唯一一個在所有和諧式大廈中,不設一人單位的屋邨。

因為天恆邨原本是居屋住宅(現已改為公屋),所以本邨的部分單位面積,比同區公屋單位為大,例如單位內有三房兩廳兩浴室,設備較普遍的公屋單位好,所以天恒邨的租金亦比較高(約10%)。但相對於天水圍其他公共屋邨,本邨有較多新來港人士南亞裔香港人[3],部份靠綜援生活,居民收入微薄,導致居住在天恒邨的居民都批評租金太高。

在2001年人口調查亦顯示,在天恒邨內,15歲以下人口佔27.2%,25歲以下人口則佔48.6%。另外,天恆邨很多住戶都是弱勢家庭,包括低收入、綜援、失業、新移民及南亞裔家庭等。

天恒邨在2001年正式供市民入住。邨內共有14座公共樓宇,而每座均有一個的互助委員會。公共設施方面,邨內現只有4個小型遊樂場及1個位處停車場上蓋的小型運動場供邨內居民使用。

天恒邨停車場樓高6層,政府將部份樓層的空間改建為社區服務設施,其中1、2、5樓的A翼為「香港賽馬會天水圍電話投注中心暨義工及培訓中心」[4][5] ,而6樓A翼則設有青少年綜合服務中心[6]、會議室、活動室及遊樂設施。

屋邨資料

樓宇名稱(座號) 樓宇類型 落成年份 層數 每層單位數目 採用之升降機 期數
恒翠樓(第8座) 新十字型(1998年改款) 2001年 38 10個 富士達 2
恒輝樓(第9座)
恒智樓(第12座) 1
恒運樓(第13座)
恒通樓(第14座)
恒健樓(第1座) 和諧一型第三代半(第七款設計) 41 16個 通力 3
恒貴樓(第2座)
恒富樓(第3座)
恒卓樓(第4座) 康和一型第二款 8個 日立製作所 4
恒欣樓(第5座)
恒滿樓(第10座) 康和一型第一款 2
恒麗樓(第11座)
恒樂樓(第6座) 康和一型第二款 4
恒俊樓(第7座)

第4期及其附加的小學校舍工程由禮頓建築承建[7],而第3、第2及第1期的建築工程分別由新福港[8]其士(建築)及鶴記營造(現已併入協興建築)承建;其中,恒智樓、恒運樓與恒翠樓、恒輝樓互相連接。

教育及福利設施

中學

小學

幼稚園

綜合青少年服務中心

區議員辦事處

王百羽議員辦事處:天恒邨恒麗樓地下

鄰近

公共屋邨

公園

天比高創作伙伴

2008年,香港商業電台於本邨開設了天比高創作伙伴

交通

交通路線列表
港鐵
天恆邨公共運輸交匯處
屋苑周邊

相關事件

四口滅門慘案

2004年4月11日,天恒邨恒運樓208室,發生了一宗轟動全港一家四口滅門倫常慘案,案中一名31歲新移民女子金淑英及一對6歲女兒死亡,而涉嫌傷人的45歲丈夫李柏森其後亦傷重死亡,事件引起廣泛關注[9]。事件需召開死因庭聆訊,陪審團裁定,女死者及她的一對女兒死於非法被殺,而男死者則死於自殺。死因庭亦提出建議,改善處理家庭糾紛的手法,當中包括提升市民認知家庭暴力的嚴重性,要求警方及社工改善處理家庭暴力個案的手法。

事件其後被著名導演許鞍華,改編成電影《天水圍的夜與霧》,分別由任達華張靜初飾演男、女主角,電影於2009年上映,任達華更憑此片在西班牙電影頒獎禮贏得影帝[10]

蔣世豪墮樓身亡

2011年4月22日清晨六時,前香港足球代表隊隊長蔣世豪,被發現於天恒邨恒卓樓寓所墮樓身亡,享年35歲[11]

恒樂樓單位火警 兄妹死亡

2018年9月1日,恒樂樓38樓一個單位睡房起火,單位內一對分別21歲及19歲兄妹昏迷送院搶救,情況危殆,在元朗賣魚的母親得悉事件後一度情緒激動[12]。兄妹二人留醫深切治療部,後證實腦幹死亡,在家人同意下在13日下午拔喉,兄妹二人離世[13][14]

恒欣樓一名年約20至30歲男子墮樓身亡

2020年11月8日早上近11時,天恒邨恒欣樓一名年約20至30歲男子,由高處墮下,倒卧恒欣樓對開地面,救護員接報到場,經檢驗後證實男事主當場身亡,根據香港媒體報導指出,家屬到場認屍抱頭痛哭,警方正調查死因。[15]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