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偶像崇拜
非偶像崇拜(Aniconism)是一种宗教主义,泛指部分宗教缺乏对自然或超自然宗教概念(神灵、圣人或神迹)的具体艺术象征或图像(如圣像)。非偶像崇拜广泛存在于不同世界文化之中,尤其于一神论的亚伯拉罕诸教为本的文化特别常见。这些规条有时可能只局限于上帝、圣人或其他超自然存在,但亦可延伸到该宗教世界观中的一切万物。这些规条通常会被编纂成宗教传统,因此成为约定俗成的禁忌。当宗教偶像或其它象征被刻意摧毁,非偶像崇拜衍生成为破坏偶像主义。
在历史上,非偶像崇拜主义曾广泛出现在佛教和基督教教义。尽管非偶像崇拜在现代佛教或基督教派逐渐式微,每个宗教的不同传统和教派之间对宗教象征的态度显示相当大的差异。犹太教和伊斯兰教则一直于其教义中强调非偶像崇拜规条,但亦会偶尔舍弃或改变对宗教象征的规条。 在这些宗教中,对唯一真神(例如:圣父、真主、耶和华)的描绘尤其会被禁止或反对,而对穆罕默德和释迦牟尼等主要存在的具体象征更经常成为敏感话题,尤其是在过去。
“Aniconism”一词源自希腊语“εικων”(图像,image)及否定前缀an- (源自希腊语privative alpha)和后缀-ism (源自希腊语“ισμος”)。 破坏偶像主义(Iconoclasm)则泛指出于宗教或文化原因而主动破坏宗教图像的行为。
广义
[编辑]在一神论宗教中,非偶像崇拜主义衍生自神学考虑及历史背景。由于这些信仰信奉上帝为单一及最终的权力持有者(唯一真神),而神职人员亦相信捍卫唯一真神的独特地位可以对抗外界及内部对宗教的挑战(例如:异教神像及异见者),非偶像崇拜主义的出现是必然的结果。由于偶像崇拜(Idolatry)容许崇拜任何一种人物或物体,它被视为对唯一真神独特性的威胁。先知和传教士会因此选择禁止对偶像的艺术象征来与之抗争。同样地,类似的非偶像崇拜教条亦适用来抗衡假神或假先知(例如:被逐出天堂、巴别塔的毁灭、以及圣经十诫中的第二诫)。
部分当代学者指出在许多情况下,非偶像崇拜主义是一种思想建构,而非有形现实的事实,它适合特定的意图和历史背景。
佛教
[编辑]自学者于1890年开始研究佛教艺术史以来,学者追溯佛教最早期的非偶像崇拜主义时期持续到大于公元 1 世纪;佛陀大多在这时期被描绘成空宝座、菩提树、一匹没有骑手的马和凉伞飘浮在空旷平地(桑吉)之上、佛足石和法轮符号来表示。 [1]然而,其他人物及周围环境往往会被仔细描绘,这些佛教艺术装饰往往因此会显露十分拥挤,但中间却空无一人的场景。
关于佛像的象征,这种非偶像崇拜主义传统可能是基于出自《萨婆多部律》(萨婆多部早期的教律)的一项古老规条,这项规则禁止所有对佛陀以人形出现的描绘:“既不许作佛身像,愿佛授以作侍菩萨像。这样可以接受吗?”佛陀回答说:“你可以造一个菩萨像”。 [2]
尽管学术界对此仍有不少争论,普遍学者认为佛陀的第一个拟人化形象衍生自希腊式佛教艺术互动。这种互动特别在犍陀罗地区特别盛行,由于健驮逻国是古代印度和希腊文明的交聚点,融合了印度、波斯、希腊的艺术元素。这一理论首先由法国梵文学者阿勒弗莱德·福舍提出,并随即受到锡兰史学家 Ananda Coomaraswamy的批评。为引证推论,阿勒弗莱德·福舍收集了从主要朝圣地点带走的文物纪念品来解释非偶像崇拜主义的起源。此推论及相关文物后来亦被学界认可,将这些圣地列为佛教非偶像崇拜主义时期的起源地点。其他对早期佛教刻意避免描绘佛陀的解释则指对入涅槃者的具体象征不合适。 [3]
然而,苏珊·亨廷顿(Susan Huntington)在1990年对佛教中的非偶像崇拜主义概念提出了挑战,引发至今仍在继续的激烈学术争论。[4]亨廷顿指大部分所谓的非偶像崇拜主义圣像实际上不是描绘佛陀生活中的场景,而是对支提堂的崇拜或信众对佛陀生活的重演。因此,空宝座的图像显示了菩提伽耶或其他地方的宝座遗物。她指出,只有一个间接参考资料可以找到佛教中特定的非偶像崇拜教义,而且只与一个教派有关。 [5]
考古证据则反映出一些拟人化的佛像雕塑实际上早已出现于非偶像崇拜主义时期(约莫在公元1世纪结束,如上述)。亨廷顿亦指“非偶像崇拜”和“象征性”佛教艺术与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之间出现的分歧没有关系。亨廷顿的观点受到美国学者维迪亚·德赫加(Vidya Dehejia)等人的挑战。 [5]尽管近年来发现了一些早期的拟人化佛像例子,但普遍史学家认为大型独立佛像形象(在后来佛教艺术作品中尤其普遍)在佛教历史的最早时期并不普及;史学讨论集中在浮雕板上较小的人物。这些雕塑在过去被认为是佛陀生活的象征,但现在则被亨廷顿及其他支持者重新诠释。
印度教
[编辑]尽管非偶像崇拜主义在亚伯拉罕诸教较为普遍,印度教亦具有非偶像崇拜的信仰概念。尽管印度教神祇大多由拟人化的印度教雕塑(梵语:मूर्ति,罗马化:Murti)所代表,抽象符号林伽及菊石是三相神中湿婆和毗湿奴的主要穆谛。[6]相对抽象符号,拟人化图像对印度教信徒来说更能让他们集中地与神祇沟通。毗湿奴化身黑天在《薄伽梵歌》第12章第5节中指因为人类需要通过感官来感知,集中未显化的神祇比集中有形的神祇要困难得多。[7]
参见
[编辑]- 一元论
- 拜一神论:一神论相信世界上只有一个神,不承认其他神的存在,而拜一神论承认世界上有多个神的存在,而只信仰一个神。
- 三位一体
- 有神论、无神论
- 泛神论、 自然神论、泛自然神论
- 泛灵论/万物有灵论超泛神论/万有在神论
参考文献
[编辑]- ^ Huntington, opening pages
- ^ Rhi, Ju-Hyung. From Bodhisattva to Buddha: The Beginning of Iconic Representation in Buddhist Art. Artibus Asiae. 1994, 54 (3/4): 220–221. JSTOR 3250056. doi:10.2307/3250056.
- ^ Krishan, 9
- ^ See note 7 her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for an update on the controversy as of 2007, and her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for another from 2001.
- ^ 5.0 5.1 (Huntington 1990) and her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Hinduism: Beliefs and Practices, by Jeanne Fowler, pgs. 42-43, at Books.Google.com and Flipside of Hindu symbolism, by M. K. V. Narayan at pgs. 84-85 at Books.Google.com
- ^ Bhagavad-Gita:第 12 章第 5 節. [2016 年 12 月 24 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