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Jg451/議會任務文件
所有任務已經過資政院國是會議討論通過,任務的內容由國是會議下屬的維基任務委員會進行編寫。
任務文件一:理論性經典左翼主義活動的跟蹤觀察記錄
[編輯]編寫中心:文件內容作為Jg451的參考資料。內容需符合當時社會人群的經濟收入,以及當時的各種社會環境。
維基內的參考來源:意識形態、共產主義、共產主義列表 維基外的參考來源:知乎、百度等
進程階段:質量緩慢完善及更新階段
編寫審議:0、現有共產黨信息要寫入(寫入標準的條件另外討論)1、討論大類和位置是否正確(經討論 不保留社會主義保留社會民主主義、進步主義併入社會民主主義,依據是社會民主主義基礎不在是社會主義而是柔和了對抗頑固勢力的各種激進思想)2、信息來源的整合(先混亂後按照編寫中心整合)3、對部分條目中的英文版、中文版要再次擴充內容,也要對社共分裂前的情況加入,例如共產黨前身的社會黨也要寫上去就是什麼時候開始共產黨,社會黨就不用寫4、在沒有實質共產主義運動的國家較可靠的左翼可不用星號而寫入5、各國政局現況要寫及其之前背景簡單描述即可
沿革
[編輯]光譜
[編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對現實社會要求的思想集合稱之為意識形態。意識形態有很多種分幾個大類,按歷史上遺留下來的習慣自左至右分為無政府主義、共產主義、社會民主主義(含進步主義尊重弱勢群體主義)、自由主義、中立、第三位置主義、保守主義、民族主義(含左翼民族主義地域主義納粹主義)、宗教主義。從社會進步角度來說,可取的是共產主義。
共產主義,達到全民富有沒有國家機器沒有階級之分。在世界歷史實踐中發現,共產主義社會無法瞬間達到,其中就有支持私有化的資本主義為了維護自己的國家機器抗拒共產主義社會、組織團體內的官僚運作方式,所以在短期內沒有國家機器不但無法消除資本主義還會被資本主義消滅,當消除資本主義後可以像業委會和物業那樣的模式,即由居住民選出的業委會委託物業公司管理居住民小區或者由業委會直接負責居住民小區一切需求。
早期
[編輯]從人類進入原始社會開始就因為生產水平低下、生存環境惡劣的因素髮展成為適合生存的原始共產主義社會,隨時間推移隨著生產水平提高、生存環境得到提高原始共產主義社會逐漸瓦解,基於人性的貪婪人們有意識地將生產資料勞動成果私有化。但隨著生產資料勞動成果高度集中小部分人,人們開始意識到維護自己的勞動成果,進而要求將社會改造成為一個烏托邦社會。以馬克思主義的資本論、共產黨宣言以及社會民主黨左翼作為開端。
歐洲
[編輯]蘇維埃其他政權沒有寫進去如德國蘇維埃共和國,包括其他洲的蘇維埃共和國
西歐
[編輯]歐盟
[編輯]- 1993年,共產黨聯盟-蘇聯共產黨成立
- 2001年,蘇聯共產黨 (2001年)成立
- 2013年10月1日,反歐盟的共產黨和工人黨倡議成立
國際
[編輯](共產主義同盟有一段背景可以算作共產主義前的歷史)
- 1834年,德意志籍移民技術工人在巴黎成立移民者同盟並確立所有人都是兄弟,並被當時認為是烏托邦共產主義者,受烏托邦社會主義啟發在德國建立社會主義共和國
- 1936年,移民者同盟一派成立正義基督教共產主義者同盟
- 1839年5月12日,正義基督教共產主義者同盟參與布蘭基特人的反抗,被法國當局認定為非法,但蘇黎世和巴黎分支倖存下來
- 1840年2月7日,正義基督教共產主義者同盟在倫敦成立德意志人工人教育協會
- 1845年,正義基督教共產主義者同盟發生路線分歧
- 1846年,馬克思恩格斯成立共產主義者通信委員會
- 1847年6月1日,正義基督教共產主義者同盟與在布魯塞爾由馬克思恩格斯領導的共產主義者通信委員會合併為共產主義者同盟,確立放棄秘密結社方式並推翻資產階級,建立無產階級統治和建立一個既沒有私有財產又沒有社會階層的新社會,座右銘為無產者聯合起來,11月,二大上共產主義者同盟發表共產黨宣言
- 1848年,共產主義者同盟未能參與德意志大革命
- 1849年底,共產主義者同盟重建
- 1852年,科隆共產黨審判後,共產主義者同盟解散
- 1863年1月,波蘭起義失敗後,英國和法國工人代表討論建立國際組織的需要
- 1864年9月28日,英國工聯在倫敦聖馬丁堂召開大會,法國、德國、義大利、波蘭、愛爾蘭的工人代表出席,會上成立第一國際(國際工人協會),確立無產階級運動的目的:推翻資本主義,建立工人階級政權;宣布工人運動的基本原則:工人階級的解放應該由工人階級自己去爭取,支持各國工人的罷工鬥爭,聲援壓迫民族的解放運動
- 1865年4月,第一國際首次接納女性為組織成員
- 1866年,第一國際一大確立8小時工作制
- 1868年,第一國際共產主義派和無政府主義派發生分歧
- 1871年,德意志人工人教育協會更名為共產工人教育協會,第一國際法國支部參加並領導巴黎公社運動但失敗
- 1872年,第一國際五大海牙會議上,確定將政權改造為社會主義使用
- 1873年9月15日,第一國際無政府主義一派成立無政府主義國際
- 1876年,第一國際解散
- 1880年代末,歐美國家先後有16個社會主義政黨成立
- 1887年,德國、法國的社會主義政黨倡議成立國際社會主義者代表大會
- 1889年7月14日,22個社會主義政黨在巴黎召開各國工人政黨國際會議,並成立第二國際(社會主義國際),確立《勞工法案》及《五一節案》,以同盟罷工作為工人鬥爭的武器
- 1895年,恩格斯逝世,出現議會路線的修正主義一派和階級鬥爭的正統一派
- 1900年,在歐洲成立,並於第二年拒絕了猶太復國主義
- 1903年,在倫敦設立分支機構
- 1905年11月,在巴勒斯坦設立了支部政黨
- 1907年8月,一大舉行
- 1914年,德國社會民主黨支持戰爭撥款違反了無產階級國際主義原則,社會愛國主義派先後與改良主義派、反戰人士、和平主義者、革命左派以及部分中派決裂
- 1915年7月,第二國際反戰派在齊美爾瓦爾德召開會議
- 1916年4月,第二國際反戰派在昆塔爾召開會議,7月,一戰開始第二國際解散
- 1918年底,由於十月革命和德國革命,西歐各國社會黨左派在彼得格勒召開會議
- 1919年1月,西歐各國社會黨左派在莫斯科召開會議並通過《告39個共產主義團體書》,2月3日,原第二國際中、右派(伯爾尼國際派)召開會議決定恢復第二國際,2月5日,第二國際正式恢復,3月,第二國際反戰派成立第三國際(共產國際),發生左右路線之爭
- 1920年5月,第三國際設立遠東局東亞書記處
- 1921年1月,第三國際遠東局東亞書記處升級為遠東書記處,的一個支部社會會注意工人黨更名為猶太共產黨
- 1922年,原第二國際左派的第三國際、原第二國際伯爾尼國際右派以及1921年從第二國際伯爾尼國際右派分離出來的第二國際伯爾尼國際派改良中間派的社會黨國際工人聯合會(維也納國際)的代表在柏林舉行國際社會主義者代表會議,協商建立國際工人階級統一戰線和聯合行動問題但因革命主張和改良主義問題協商失敗,2月,遠東各國共產黨及民族革命團體第一次代表大會結束後,第三國際遠東書記處完成幫助建黨任務而轉型為第三國際執委會東方部
- 1926年3月24日,共產國際將所有支部分為11個地區局
- 1928年7月,共產國際6大確定第三時期理論路線
- 1929年,托洛茨基等人建立托派的國際左翼反對派,確立繼承共產國際前四次大會的政綱和決議
- 1932年,第三國際號召建立反法西斯陣線
- 1934年,因納粹滅亡德國共產黨和德國社民黨,第三國際號召建立人民陣線
- 1938年9月,受1930年代中期美國、1935年以後的法國和西班牙工人革命意識高漲影響,托派的世界社會主義革命黨(第四國際)成立並迅速發展
- 1943年6月10日,出於反對納粹主義考慮,第三國際解散,早在1940年5月17日,在德軍占領布魯塞爾後原第二國際中、右派的中左翼社會主義工人國際停止活動
- 1947年10月,歐洲多個共產黨組建共產黨和工人黨情報局
- 1953年,世界社會主義革命黨發生分裂
- 1960年,世界社會主義革命黨分裂的部分回歸
- 1968年,受託派思維影響在法國發生五月風暴
- 1974年4月21日,托派的工人國際委員會成立
- 1984年3月,多個毛派政黨建立了革命國際主義運動
- 1990年,世界社會主義革命黨受到改良思想影響
- 1992年,比利時工人黨主導的國際共產主義研討會成立
- 1993年,受秘魯人民戰爭影響,革命國際主義運動部分成員成立馬列主義政黨和組織國際會議 (國際通訊),而革命國際主義運動隨後停止活動
- 1994年8月,霍查主義政黨成立馬列主義政黨和組織國際會議 (團結和鬥爭)
- 1998年5月22-24日,希臘共產黨主導的共產黨和工人黨國際會議成立,該組織是規模最大的左翼政治國際組織
- 2010年10月6日,反修正的革命政黨和組織國際協調成立
安道爾
[編輯]充分民主,左右兩黨,福利高,由於社會發展已經被社民黨完成,左派政黨的作用沒有機會體現
奧地利
[編輯]捷克在奧地利的問題沒有解決
- 19世紀中期,社會主義和勞工運動出現在奧匈帝國
- 1874年,奧匈帝國的勞工組織召開第一次會議,但之後形成溫和派與無政府主義兩派
- 1878年,奧匈帝國勞工組織位於波西米亞的分部成立捷克社會民主黨
- 1888年12月30日,奧地利社會民主工人黨成立並確立維克多·阿德勒宣言
- 1889年7月12日,奧地利社會民主工人黨成立黨報工人報,並在維也納、波希米亞、摩拉維亞、施蒂利亞、上下奧地利等工業地區逐漸壯大,14日,奧地利社會民主工人黨參與成立第二國際,並確立為工人爭取更多權利,包括投票權,9月,奧地利社會民主工人黨的布魯納計劃中,社會主義者要求將奧匈帝國改革為聯邦民主國家
- 1890年5月30日,奧地利社會民主工人黨獲得維也納市長的選舉權力
- 1907年,奧地利社會民主工人黨發動總罷工並在帝國議會選舉中奧地利社會民主工人黨得87席,成為第二大黨
- 1911年,帝國議會選舉奧地利社會民主工人黨成為第一大黨
- 1914年,塞拉耶佛事件發生後奧地利社會民主工人黨支持對塞爾維亞宣戰
- 1916年12月,約瑟夫皇帝去世後,該黨舉行了第一次和平會議
- 1918年1月,由於盟軍得軍事封鎖,導致物資短缺從而爆發罷工,要求停戰和和平,受1917年十月革命得影響工人委員會成立,1月21日,奧地利社會民主工人黨恢復工作的倡議得到工人委員會的同意,10月,奧地利社會民主工人黨召開非常國會組建新政府,11月3日,工人運動的左翼一派成立奧地利共產黨,成立初名為德意志奧地利共產黨,並在維也納和工業區成立工人代表蘇維埃,11月12日,奧地利共產黨試圖加快奧地利的革命,但由於沒有工人代表蘇維埃支持此次革命未能成功
- 1919年,猶太社會民主黨(錫安勞動者)更名為
- 1921年,奧地利第一共和國成立後,由於奧地利社會民主工人黨主導社會主義運動,在受內部派系鬥爭的消耗下奧地利共產黨未能有大發展,但奧地利共產黨模仿俄共布的模式進行民主集中制克服內部派系鬥爭的影響。而在德奧合併前奧地利共產黨做好了地下工作的準備,錫安勞動者左派一派成立猶太共產主義聯盟(錫安勞動者)
- 1933年至1945年,因奧地利共產黨作為主要反抗法西斯統治的力量而勢力大增,同時被當局禁止活動,而當局禁止奧地利社會民主工人黨活動後,奧地利社會民主工人黨開始與奧地利共產黨合作反抗當局
- 1934年2月12日,奧地利共產黨組織了一次反抗行動,但未能成功,此次行動成為奧地利民主從法西斯主義中拯救出來的最後一次嘗試
- 1935年,在第七屆共產國際會議上,奧地利共產黨反對俄共布對於社會民主主義是社會法西斯主義的看法,其包容態度使得許多奧地利社會民主工人黨人的加入
- 1938年3月,奧地利共產黨堅持奧地利獨立於德國的政策並呼籲社會和奧地利社會民主工人黨接受
- 1939年,受蘇德條約影響,不少奧地利共產黨人被蘇俄出賣,但在蘇德爆發戰爭後,蘇俄轉變立場支持奧地利共產黨及其政策和盟友
- 1945年,奧地利共產黨獲得26個部長中的7個,11月25日,國會選舉中奧地利共產黨得5席,成為第三大黨並獲得政府部長職位
- 1947年,因馬歇爾計劃,奧地利共產黨被排除出政府,奧地利共產黨退出政府並勢力大減
- 1950年8月,奧地利面臨嚴重的社會和經濟危機,馬歇爾計劃的財政援助減少以及實際工資大幅下降,9月26日,奧地利共產黨組織了首次戰後的大罷工,有12萬名工人走上街頭進行抗議
- 1954年,維也納州議會選舉奧地利共產黨得6席,成為第三大黨
- 1967年,由馬克思列寧主義學者成立奧地利馬克思列寧主義黨
- 20世紀70年代末,奧地利共產黨因支持歐洲共產主義和民主社會主義導致成員數量下降
- 1990年1月,奧地利共產黨代會任命新的黨主席來重建受到東歐解體影響下的奧地利共產黨
- 1994年,奧地利共產黨發生針對黨主席的派別鬥爭
- 2000年1月30日,奧地利社會主義青年托派一派因反對自由黨進入政府而成立社會主義左翼黨 (奧地利),但未能在之後的各級選舉超過1%的選票
- 2004年,奧地利共產黨接受反全球化和女權主義的理念
- 2005年,施泰爾馬克州議會選舉奧地利共產黨得4席,成為第三大黨
- 2013年10月12日,奧地利共產黨共產主義倡議一派因民主議題成立奧地利勞動黨,成立會議有希臘共產黨、匈牙利工人黨、德國共產黨、西班牙人民共產黨和土耳其共產黨參與
- 2017年,格拉茨市議會選舉奧地利共產黨得10席,成為第二大黨
充分民主,基督教主義主導,福利高,由於宗教氛圍濃厚,不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
比利時
[編輯]- 1921年9月3日,由共產黨和比利時共產黨合併為比利時共產黨
- 1925年,國會選舉比利時共產黨得席位
- 二戰開始後,比利時共產黨轉入地下並領導比利時支持者部隊對抗德軍
- 1945年,國會選舉比利時共產黨獲得25%選票並與社會黨、自由黨組成政府
- 1979年,受中國共產黨思想、拉美游擊運動、反越戰運動以及魯汶 - 弗拉姆斯運動影響的20世紀60年代末的學生運動激進一派成立比利時工人黨
- 1989年,比利時共產黨改組為比利時共產黨人聯盟,並將地方支部獨立為共產黨 (弗拉芒)和共產黨 (瓦隆-布魯塞爾)
- 2009年,共產黨 (弗拉芒)解散
充分民主,基督教主義主導,福利高,由於宗教氛圍濃厚,不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
丹麥
[編輯]- 19世紀中期,快速城市化導致新興的城市工人興起,社會民主運動源於希望賦予這一群體政治權利和議會代表權
- 1871年,國際勞工協會成立政治分支社會民主黨 (丹麥),確立目標在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基礎上組織新興的工人階級
- 1876年,社會民主黨 (丹麥)召開大會,確立丹麥社會民主工黨以其民族先鋒形式工作,但確信勞工運動的國際性質,並準備犧牲一切,履行所有義務:所有國家之間的自由,平等和兄弟情誼」
- 1884年,當時被稱為社會民主黨(Socialdemokratiet)的前兩名議員當選為P. Holm和Chr。Hørdum
- 1884年,國會選舉社會民主黨 (丹麥)首次進入國會
- 1906年,社會民主黨 (丹麥)建立青年分支社會民主青年協會
- 1918年,社會民主黨 (丹麥)因反對與激進自由黨組建聯盟的路線分歧一派脫離成立丹麥社會主義工人黨
- 1919年11月9日,社會主義青年聯盟左翼和丹麥社會主義工黨合併為丹麥左派社會主義黨因工團主義和無政府主義得路線分歧但很快發生分裂
- 1920年11月,丹麥左派社會主義黨更名為丹麥共產黨
- 1923年,丹麥共產黨兩派重新團結並領導工人運動
- 1929年,丹麥共產黨開始激進化,並在失業工人和反法西斯的學生和知識分子中受到熱烈的歡迎
- 1932年,國會選舉丹麥共產黨得2席
- 1941年6月22日,占領者逮捕了丹麥共產黨成員,8月22日,占領者和親德當局宣布丹麥共產黨為非法並轉入秘密活動從而領導丹麥的地下抵抗運動
- 1945年5月5日,丹麥共產黨進入政府,國會選舉丹麥共產黨得18席並迫使丹麥拒絕北約在丹麥設立機場
- 1959年2月15日,美國中情局特工因路線分歧脫離丹麥共產黨成立社會人民黨
- 1973年,丹麥共產黨23大後,因社會對歐共同不滿,丹麥共產黨實力恢復
- 1978年,霍查派的丹麥共產黨/馬列成立
- 1980年,革命社會主義者聯盟改組為托派的社會主義工人黨
- 1986年,被丹麥共產黨開除的一派成立共同路線並在國會得到4席
- 1989年,在左翼社會主義者的倡議下,左翼社會主義者、丹麥共產黨和社會主義工人黨組建紅綠聯盟
- 1990年,丹麥共產黨一派因反對組建紅綠聯盟脫離成立丹麥國內共產黨
- 1992年,丹麥共產黨進行重大改革並脫離了國際共產主義活動
- 1994年,國會選舉丹麥共產黨得2席
- 2001年,共同路線解散成員部分回到丹麥共產黨
- 2002年,丹麥共產黨參加工人黨國際會議從而重返國際共產主義活動
- 2006年,丹麥共產黨/馬列和2005年11月成立的共產主義統一組織合併為共產黨 (丹麥)
- 2009年,丹麥共產黨與丹麥國內共產黨和共產黨 (丹麥)參加地方選舉
充分民主,社民主義主導,福利高,由於社會發展已經被社民黨完成,左派政黨的作用沒有機會體現
芬蘭
[編輯]- 1899年,芬蘭工人黨成立
- 1903年,芬蘭工人黨更名為芬蘭社民黨
- 1905年10月,芬蘭社民黨組織罷工
- 1906年普選之前,芬蘭社民黨為議會外運動組織
- 1907年,芬蘭工會聯合會成立,芬蘭社民黨與工會聯繫緊密,工會成員也是社民黨黨員
- 1916年,國會選舉,芬蘭社民黨得47%選票
- 1917年,芬蘭脫離俄羅斯共和國
- 1918年,芬蘭社民黨宣布成立社會主義共和國,但遭到芬蘭白軍的打擊。芬蘭社民黨遭到巨大打擊實力大減,但依舊獲得廣泛的支持,8月29日,其部分成員流亡俄羅斯成立芬蘭共產黨
- 1920年代,受當局打壓的芬蘭共產黨以從芬蘭社民黨分裂出來的芬蘭社會主義工人黨和社會主義工人和小農選舉組織的身份進行政治活動
- 1944年,蘇聯成功要求芬蘭取消反共條例後,10月29日,由芬蘭共產黨、芬蘭民主聯盟、學術社會主義社會、Suomen Toverikuntien Liitto、社會主義統一黨、社會主義學生聯盟和芬蘭民主青年聯盟合併成立芬蘭人民民主聯盟,確立聯合芬蘭社民黨的左翼,芬蘭人民民主聯盟成員主要來自芬蘭共產黨,在成立後的多次選舉中芬蘭人民民主聯盟獲得成功並進入政府
- 1958年,國會選舉芬蘭人民民主聯盟得50席成為第一大黨
- 1960年代中期,芬蘭共產黨成員增加到4萬
- 1968年1月,受捷克斯洛伐克事件影響,芬蘭共產黨內部發生分裂,分成主張獨立自主的薩里寧派和親蘇的西尼沙洛派,致使民盟選票從戰後初期的23.5%降至目前的10%
- 1969年,芬蘭共產黨確立爭取通過和平和民主的道路在芬蘭實現社會主義革命,建立工人政權
- 1978年,芬蘭共產黨主張「歐洲共產主義」和「歷史性妥協」
- 1984年,芬蘭共產黨內部出現反對派
- 1985年10月13日,芬蘭共產黨內部親蘇反對派被芬蘭共產黨開除
- 1987年6月5日,芬蘭共產黨內部反對派成立芬蘭共產黨(團結),6月12-14日,芬蘭共產黨21大確立強調堅持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致力於消滅私有制,爭取實現芬蘭特色的社會主義
- 1988年,不滿芬蘭共產黨(團結)合法登記得成員成立共產主義工人黨-爭取和平與社會主義
- 1990年4月,芬蘭人民民主聯盟、芬蘭共產黨和芬蘭婦女民主聯盟合併改組為左翼聯盟,芬蘭共產黨(團結)積極參加左翼聯盟
- 1994年,芬蘭共產黨(團結)更名為芬蘭共產黨 (1994年)
- 2012年,市議會選舉,芬蘭共產黨 (1994年)得9席
Finnish People's Democratic League 充分民主,社民主義主導,福利高,由於社會發展已經被社民黨完成,左派政黨的作用沒有機會體現
法國
[編輯]- 1905年,法蘭西社會黨和法國社會黨合併為工人國際法國支部
- 1914年,工人國際法國支部支持政府一戰(前身介紹沒有完成)
- 1918年10月,蘇俄革命發生後,隨著工人國際法國支部反戰派總書記上台,工人國際法國支部開始轉向左派
- 1920年12月,在與共產國際接觸後,工人國際法國支部多數派成立法國共產黨並吸引了知識分子和藝術家後開始就發生路線分歧同時反對共產國際的強力指導以及爭奪領導法國左翼並因此實力減弱
- 1924年,法國共產黨尋求與其他左派政黨合作並進行大罷工和遊行的革命運動
- 1925年,法國共產黨支持摩納哥的反法殖民運動
- 1927年,由於執行史達林路線,法國共產黨成員減少
- 1928年,國會選舉法國共產黨得票率增加
- 1931年,法國共產黨舉辦了殖民地真相活動
- 1934年,因德國共產黨與德國社民黨的不團結導致國會縱火案、納粹黨上台和共產黨社民黨在德國的被滅亡,因此法國共產黨採納組建反法西斯陣線
- 1935年,法國共產黨成為地方選舉後工業城市的主要政黨,7月14日,法國共產黨參加左翼和工會組織的反法西斯遊行示威並一起組建人民陣線 (法國)從而實力大增,9月,法國共產黨與工人國際法國支部簽署共同合作綱領
- 1936年,法國共產黨以各種行動支持西班牙共和國政府並提供西班牙難民人道主義援助,5月,在西班牙人民陣線西班牙國會選舉勝利後的法國國會選舉取得優異成績得72席,6月4日,人民陣線 (法國)獲得治權但法國共產黨沒有進入政府並通過法律承認無產階級可以有組織地同資本家進行集體談判的權利
- 1938年,法國共產黨反對慕尼黑協議,10月,人民陣線 (法國)因激進社會黨退出而解散
- 1939年8月,二戰爆發,法國共產黨因蘇德簽訂合約導致出現路線分歧,9月,法國共產黨被政府禁止活動和解散共產黨地方政府並轉入秘密活動
- 1940年,法國戰敗後,法國共產黨剛開始以溫和方式要求占領軍釋放政治犯和合法化失敗而後反占領武裝鬥爭並積極建立廣泛的抵抗運動的國民陣線運動同時同戴高樂保持合作,11月11日,法國共產黨組織學生和工人罷工和遊行
- 1941年5月,法國共產黨領導10萬多名礦罷工,當局警察和占領據開始逮捕法國共產黨成員,年底,法國共產黨成立武裝分支自由射手和法國游擊隊並成為最主要抵抗軍事組織
- 1943年5月,法國共產黨建立的國民陣線運動加入全國抵抗委員會
- 1944年,領導當地反占領抵抗的法國共產黨影響力達到巔峰,包括巴勃羅·畢卡索等知名人士加入法國共產黨,甚至可以在占領軍撤出法國時建立革命政府,戰後,7.5萬被處決者政黨法國共產黨進入政府主導經濟工業部門國有化
- 1945年10月,國會選舉法國共產黨得158席成為國會最大政黨
- 1947年5月,美國為防止法國轉向左派指導法國其他政黨排擠法國共產黨,法國共產黨隨後退出政府並在莫斯科的指導下將工作集中在工會運動上。11月,由於第四共和國糟糕的經濟和工人的不滿在法國共產黨支持下總工會 (法國)領導了3百萬工人的大罷工
- 1951年,國會選舉法國共產黨成為國會中得票率最高的政黨
- 1956年,國會選舉法國共產黨得150席再次成為國會最大政黨
- 1958年,法國共產黨反對戴高樂成立新的共和國同時與其他左派政黨和解,使法國共產黨實力大為增加,同時支持非洲反法殖民運動從而獲得法國大城市的廣泛支持
- 1962年,法國共產黨與中左翼和中間派合作處理殖民地和社會經濟問題,部分成功的恢復了因反對極度有人氣的戴高樂而失去的影響力
- 1965年,法國共產黨支持左翼總統候選人從而在1967年國會選舉中獲得73個席位,並依舊維持著國會得票率第二的地位
- 1968年5月,法國爆發著名的五月風暴,起初法國共產黨同情該事件,但因為該運動一半是由托派主義者、毛主義者和無政府主義者領導的左派學生運動;另一半以環保主義者、同性戀者和囚犯權利者的新社會運動,5月3日,法國共產黨總書記在一篇文章名為必須暴露的假革命家 中,強烈譴責該次運動的學生領導人(現為綠黨成員),並因顧慮社會黨會因此威脅戴高樂下台從而讓民族主義者得逞,導致法國共產黨和總工會 (法國)高層並未支援,但法國共產黨和總工會 (法國)基層組織在學生組織的感染下自發組織起野貓罷工,在社會責任感的倒逼下,法國共產黨和總工會 (法國)高層進行支援學生運動,5月30日,戴高樂解散國會,法國共產黨支持了這個決定
- 1969年,總統選舉中法國共產黨放棄支持反共的右翼社會黨候選人,中歐事件發生後,法國共產黨首次對蘇聯的行動表達驚訝和不滿
- 1972年,法國共產黨更換總書記,並與社會黨達成聯盟
- 1973年,國會選舉法國共產黨得73席
- 1974年,由1968年成立的革命共產主義青年和國際主義共產黨合併為革命共產主義聯盟 (法國)成立並開始銳意經營工會組織與工人運動、另類全球化、無證移民權益與反戰等社會運動
- 1976年,法國共產黨放棄無產階級專政得表述並開始靠近義大利共產黨的理念
- 1978年以前,法國共產黨一直都是法國社會除右翼以外最大的政黨
- 1981年,法國共產黨因在總統選舉中支持社會黨候選人並使社會黨以2%的微弱優勢當選而進入政府同時支持女權運動和同性戀現象並限制非法移民
- 1994年,法國共產黨更換總書記後開始溫和化但沒有止住實力減弱的頹勢
- 1997年,法國共產黨加入由社會黨領導的複數左翼使得票率回升而進入政府
- 2001年,法國共產黨更換總書記後,工作重心放在尋求廣泛的社會團結上導致在國會選舉糟糕的成績
- 2005年,法國共產黨譴責薩科齊政府對勞資談判騷亂的處理方式並領導了對歐盟成立的條約運動
- 2009年2月5日,革命共產主義聯盟 (法國)解散。10月,法國共產黨34大提出公民和進步陣線的呼籲,法國共產黨、左翼黨 (法國)和其他小型左派組織組建左翼陣線 (法國),使法國共產黨在國會的力量上升
充分民主,保守主義主導,福利高,有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但是法國左傾的風氣被很多派別主導,只是法國共產黨應二戰抗擊納粹獲得社會的認可,在地方上保持一定的影響力,戰後曾一大段時間在西歐的國家內為最有影響的共產黨並在戰後到1970年一直都是緊隨戴高樂政治集團之後
德國
[編輯]- 1847年1月,德國共產主義運動的不同部分開始凝聚在一個單一的組織實體中(共產主義同盟條目)
- 1863年5月23日,全德意志工人聯合會成立確立通過利用選舉政治來推動工人階級的利益並為建立社會主義而努力
- 1869年8月7日,因德國統一戰爭造成的混亂局面,德國工人協會大會成立德意志社會民主工黨
- 1875年5月22日,溫和的德意志社會民主工黨與激進的全德意志工人聯合會合併為德國社會主義工黨
- 1878年,德國社會主義工黨遭到當局取締
- 1890年,合法後德國社會主義工黨更名為德國社會民主黨
- 1912年,國會選舉後德國社會民主黨成為第一大黨
- 1915年,德國社會民主黨更激進的反戰一派成立斯巴達克同盟
- 1916年,德國社會民主黨部分成員參與反戰遊行
- 1917年4月,因不滿德國社會民主黨政策以及繼續戰爭,德國社會民主黨左翼派成立德國獨立社會民主黨
- 1918年11月,德國各地爆發革命,斯巴達克同盟號召工人參與德國十一月革命,12月,斯巴達克同盟和不萊梅左派合併為德國共產黨
- 1919年1月,德國獨立社會民主黨和德國共產黨組織柏林起義
- 1920年,德國社會民主黨偏向修正主義,4月4日,德國共產黨一派成立德國共產主義工人黨
- 1921年3月,德國共產黨聯合德國共產主義工人黨武裝鬥爭反對德軍郡主中部工業區但失敗
- 1922年,德國獨立社會民主黨併入德國社會民主黨,德國共產主義工人黨分裂為埃森派和柏林派
- 1923年10月23日,德國共產黨領導漢堡起義,之後德國共產黨放棄立即革命並轉向議會鬥爭
- 1924年2月,恩斯特·台爾曼成為德國共產黨主席,5月4日,國會選舉德國共產黨得62席,7月,德國共產黨成立自己的武裝組織紅色陣線戰士同盟
- 1926年10月,德國共產黨領導漢堡煤炭工人罷工以支援英國煤炭工人罷工
- 1927年3月22日,德國共產黨組織柏林遊行
- 1928年5月20日,國會選舉德國共產黨得54席
- 1930年8月,德國共產黨發表《德國人民民族解放和社會解放的綱領》,號召德國人民投入反對帝國主義和法西斯的鬥爭,9月14日,國會選舉德國共產黨得77席
- 1931年5月,德國共產黨發表《扶助農民綱領》,德國共產黨遭當局取締活動轉入地下
- 1932年3月,德國共產黨與德國社會民主黨組建反法西斯陣線,11月6日,國會選舉德國共產黨得100席
- 1933年3月5日,國會選舉德國共產黨得81席並在第二天德國共產黨遭當局取締,德國共產主義工人黨解散
- 1936年7月17日,德國共產黨成員參加西班牙的國際縱隊
- 1945年6月,德國共產黨發表《告德國人民書》,提出在四大國占領區建立民主政權是當時的中心任務
- 1946年4月21日,蘇占區的德國共產黨和德國社會民主黨組織合併為德國統一社會黨並成為東部地區的執政黨
- 1949年,國會選舉德國共產黨得15席
- 1954年12月,德國共產黨大會確立建立統一的民主德國而鬥爭
- 1956年8月17日,德國共產黨遭當局取締並轉入地下
- 1962年11月24日,德國統一社會黨西柏林分支成立西柏林統一社會黨
- 1968年9月,德國共產黨成立德國的共產黨,12月31日,德國共產黨一派成立親中的德國共產黨/馬列
- 1972年,德國共產黨解散,8月,由1960年代學生運動的活動者和前德國共產黨成員成立德國共產主義工人聯盟
- 1977年,德國共產黨/馬列放棄毛主義
- 1982年,德國共產主義工人聯盟成立德國馬列主義黨確立建立無產階級專政
- 1986年,德國共產黨/馬列與托派的國際馬克思主義團體合併為聯合社會黨
- 1989年12月16日,德國統一社會黨改制
- 1993年,西柏林統一社會黨解散其部分成員加入左翼黨 (德國)
- 2008年,德國的共產黨在州議會選舉獲得1席
- 2016年12月,聯合社會黨同時加入左翼黨 (德國)繼續活動
- 德國的共產黨受到來自政府特工的滲透
充分民主,左右兩黨,福利高,由於社會發展已經被社民黨完成,左派政黨的作用沒有機會體現
希臘
[編輯]- 1918年11月4日,經過60多年的發展,來自工業化地區的社會主義無政府主義以及共產主義團體在受到巴黎公社、美俄德德共產主義運動影響合併為希臘社會主義工人黨成立
- 1919年,希臘社會主義工人黨反對希土戰爭認為這是帝國主義計劃德一部分並宣傳其政治立場,並積極領導罷工反戰遊行以及工會德建立
- 1924年11月,希臘社會主義工人黨3大更名為希臘共產黨採納馬列主義並宣布支持馬其頓族德民族自決政策反對帝國主義利用少數民族發動戰爭的陰謀
- 1929年,當局要求從公務員中清除希臘共產黨成員
- 1932年,希臘共產黨響應第三國際號召建立人民陣線
- 1936年,希臘共產黨支援西班牙共和國政府,8月4日,希臘共產黨被獨裁當局禁止活動大量成員被逮捕和關押
- 1940年,獨裁當局偽造希臘共產黨刊物導致大量希臘共產黨成員被捕和基層組織立場混亂,獨裁當局將希臘共產黨成員交給納粹德國
- 1941年,在希臘獄警以及德國炸彈的轟炸下希臘共產黨成員成功越獄並和進步軍官一起抵抗納粹占領,5月15日,希臘共產黨第一個武裝組織在馬其頓色雷斯地區建立,6月22日,希臘共產黨在德國進攻蘇聯後指揮其武裝組織保衛蘇維埃和打破法西斯主義封鎖,7月1日,希臘共產黨中央6次會議決定雨軸心國進行武裝鬥爭,9月27日,希臘共產黨與其他5個左翼政黨組建民族解放陣線 (希臘)領導了希臘的抵抗運動並希望和反占領者的政黨組建聯合政府
- 1942年2月16日,希臘共產黨組建希臘人民解放軍,6月7日,希臘人民解放軍攻擊德國和義大利的占領軍,11月14日,希臘人民解放軍協助英國破壞者炸毀橋梁
- 1944年,希臘人民解放軍成為希臘最大的抵抗武裝組織並控制希臘五分之三的領土。3月10日,希臘共產黨創建民族解放政治委員會並是希臘女性首次獲得選舉權,5月1日,在納粹即將被趕出希臘前,納粹處決了獨裁當局交給納粹的希臘共產黨囚犯,10月,流亡政府返回希臘並要求希臘人民解放軍解散,11月中旬,局勢急劇升級,希臘共產黨批評英國斯科比將軍製造了斯科比事件干涉希臘事務同時因為在貝魯特的圓桌會議當局未能滿足民族解放陣線 (希臘)的要求並使得希臘共產黨領導的6名民族解放陣線 (希臘)部長辭職,12月,希臘人民解放軍舉行遊行示威,當局開槍鎮壓
- 1945年2月12日,希臘人民解放軍與當局簽署協議解散並離開雅典
- 1946年,希臘共產黨領導發表文章表示,在巴爾幹半島自由人民共和國中,所有民族具有同等地位,馬其頓人民今天在為具有同等地位人民共和國而戰,因當局強行調換民主投票次序,希臘共產黨抵制了這次選舉,年底,當局因軍事失敗向英國求援,但並未成功,3月31日,大量和納粹合作過的右翼組織迫害希臘共產黨成員及其支持者,10月26日,希臘人民解放軍民兵組織組建希臘民主軍,其他希臘人民解放軍剩餘力量重新加入希臘民主軍
- 1947年3月,美國介入希臘內戰幫助希臘當局,12月,希臘共產黨組建臨時民主政府。當局禁止希臘共產黨活動
- 1948年,因希臘共產黨路線分歧導致南斯拉夫不在軍事支持希臘共產黨,而當局成立反共主義的監視網絡
- 1949年1月,希臘共產黨黨代會重申馬其頓族在人民共和國的民族自決,10月,希臘共產黨宣布內戰失敗並停止軍事行動
- 1951年7月,泛左政治家和希臘人民解放軍前成員成立統一民主左翼該組織被認為是希臘共產黨的替代組織
- 1954年,希臘共產黨取消了馬其頓族的民族自決立場
- 1958年,統一民主左翼成為國會最大反對黨
- 1964年,希臘共產黨一派脫離成立毛派的希臘馬列主義者組織
- 1967年4月21日,軍政府當局上台,希臘共產黨和反當局勢力都被迫害,希臘共產黨轉入秘密活動並領導小型工人罷工和遊行示威
- 1968年,因路線分歧希臘共產黨一派脫離成立歐共主義的希臘共產黨(國內派)
- 1974年,希臘共產黨合法化,希臘共產黨、希臘共產黨(國內派)和統一民主左翼組成選舉聯盟聯合左翼 (希臘)
- 1976年,希臘馬列主義者組織分裂為希臘共產黨(馬列)和希臘馬列主義共產黨
- 1977年11月,希臘共產黨(國內派)、統一民主左翼和其他三個小黨組建選舉聯盟進步和左翼力量聯盟
- 1986年,希臘共產黨(國內派)分裂為希臘左翼和希臘共產黨(國內派)-革新左翼
- 1989年6月,希臘共產黨和希臘左翼組建運動和生態左翼聯盟並在國會選舉希臘共產黨得28席進入政府
- 1991年6月23日,因路線分歧希臘共產黨開除革新派並退出運動和生態左翼聯盟和政府
- 1992年,希臘左翼併入運動和生態左翼聯盟
- 2000年,希臘共產黨(國內派)-革新左翼更名革新共產主義生態左翼為與運動和生態左翼聯盟聯合
- 2004年,革新共產主義生態左翼和運動和生態左翼聯盟組建激進左翼聯盟
- 2010年,希臘共產黨支持反緊縮運動並領導罷工
- 2013年,革新共產主義生態左翼併入激進左翼聯盟
- 2015年,國會選舉中希臘共產黨得票率超過泛希臘社會主義運動(因為那些議員加入激進左翼聯盟,這和摩爾多瓦的社會黨人黨是一樣的,社會黨人黨背後是在俄國的摩爾多瓦人被俄國人要求投個社會黨人大黨)
斯科比事件 充分民主,左右兩黨,福利高,有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
冰島
[編輯]- 1916年,冰島工會成立社會民主黨 (冰島)
- 1920年,國會選舉社會民主黨 (冰島)得1席
- 1920年代初期,社會民主黨 (冰島)年輕激進派接觸到國際共產主義運動
- 1922年11月,社會民主黨 (冰島)年輕激進派稱自己為青年共產主義者協會
- 1926年,社會民主黨 (冰島)年輕激進派稱自己為斯巴達社會民主協會
- 1930年11月,冰島共產黨成立
- 1938年,社會民主黨 (冰島)左翼和冰島共產黨合併為人民團結黨-社會黨
- 1942年,人民團結黨-社會黨在國會選舉得票率超過冰島共產黨
- 1944年,人民團結黨-社會黨支持冰島獨立並進入政府,之後因設立軍事基地問題而退出政府
- 1956年4月4日,社會民主黨 (冰島)新的左翼和人民團結黨-社會黨組建人民聯盟 (冰島)並進入政府
- 1968年,人民團結黨-社會黨併入人民聯盟 (冰島)並主導人民聯盟 (冰島)
- 1971年,人民聯盟 (冰島)進入政府
- 1972年,在瑞典與共產黨 (瑞典)有聯繫的冰島留學生成立共產主義運動馬列
- 1975年,共產主義運動馬列更名為冰島共產黨(馬列)
- 1978年,人民聯盟 (冰島)進入政府
- 1979年,冰島共產黨(馬列)和70年代後期成立的共產主義團結(馬列)合併為共產黨
- 1980年,人民聯盟 (冰島)進入政府
- 1988年,人民聯盟 (冰島)進入政府
- 1989年,人民聯盟 (冰島)改制
- 2013年2月18日,曾在霍查派工作過的托瓦爾德·托瓦爾茲森成立冰島人民陣線
充分民主,左右兩黨,福利高,有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
愛爾蘭
[編輯]- 1896年5月,愛爾蘭社會主義俱樂部一派脫離成立愛爾蘭共和社會主義黨其目標是建立愛爾蘭工人共和國
- 1903年,愛爾蘭共和社會主義黨內部發生路線分歧一派脫離成立愛爾蘭社會主義工人黨
- 1904年,康諾利離開愛爾蘭共和社會主義黨後,愛爾蘭共和社會主義黨和愛爾蘭社會主義工人黨合併為共產主義的愛爾蘭社會黨
- 1910年,愛爾蘭社會黨舉行黨代會
- 一戰爆發後,愛爾蘭社會黨停止了活動,但在蘇俄革命支持者的支持下恢復活動
- 1920年,愛爾蘭社會黨內反對派希望加入共產國際,愛爾蘭社會黨主席也支持用軍事行動來推動工人革命,同時愛爾蘭社會黨零個派別表示該黨是推動愛爾蘭獨立運動的重要力量,10月,黨內左派獲得主導權並更名為愛爾蘭共產黨並認為應該在愛爾蘭共和軍和愛爾蘭市民軍中發展成員
- 1921年1月,愛爾蘭共產黨成員占領一家醫院宣稱成立蘇維埃,12月,愛爾蘭共產黨支持反條約的共和黨,共和軍主要任務加入愛爾蘭共產黨並組建一隻小型紅軍
- 1922年,愛爾蘭共產黨錯誤認為他們應該為當年的眾多革命運動承擔起責任
- 1923年9月,愛爾蘭共產黨成員成立共產主義的愛爾蘭工人聯盟,在共產國際的建議下愛爾蘭共產黨解散
- 1924年7月,愛爾蘭工人聯盟為共和軍戰俘募集資金
- 1926年,康諾利之子、愛爾蘭共產黨前成員和其他共產主義者成立愛爾蘭工人黨並試圖取代愛爾蘭工人聯盟成為共產國際的支部
- 1927年,康諾利之子領導的愛爾蘭工人黨解散其成員分別併入愛爾蘭工黨、愛爾蘭工人聯盟以及共和大會
- 1933年,成立於1930年並在1931年被禁止活動的革命工人團體更名為愛爾蘭共產黨
- 1934年4月8日,愛爾蘭共產黨、共和主義者、工會成員以及共和軍成員組建共和大會提出三聯同盟概念以推動愛爾蘭的工人事業:一個社會黨、一個準軍事力量和一個大聯盟
- 1936年11月,共和大會停止運作
- 西班牙內戰期間,愛爾蘭共產黨與共產主義的共和大會一起在西班牙支援西班牙共和國政府,但其國內西班牙人民陣線反天主教使得整個愛爾蘭社會反共
- 1941年7月,由於二戰加入的問題,發生路線分歧,愛爾蘭共產黨北愛支部成立北愛爾蘭共產黨而愛爾蘭共產黨26縣支部併入社民主義的工黨 (愛爾蘭)
- 1942年10月,北愛爾蘭共產黨召開了會議
- 1948年,北愛爾蘭共產黨和被愛爾蘭工黨開除的前愛爾蘭共產黨26縣支部成員以愛爾蘭工人聯盟名義成立
- 1962年,愛爾蘭工人聯盟更名為愛爾蘭工人黨
- 1965年,北愛爾蘭共產黨嘗試與主要的工會主義者和愛爾蘭共和黨建立民權運動。12月9日,愛爾蘭國際主義者成立
- 1968年,愛爾蘭國際主義者反對比利時國王訪問三一學院
- 1969年,愛爾蘭國際主義者更名為愛爾蘭共產黨(馬列)
- 1970年3月,北愛爾蘭共產黨和愛爾蘭工人黨合併為愛爾蘭共產黨並宣稱團結和社會主義並成立統一的愛爾蘭以結束資本主義制度和建立社會主義並批評英愛協議積極反對新自由主義和歐洲聯盟,在冷戰時期,愛爾蘭共產黨以武器支援愛爾蘭共和軍,並領導在愛爾蘭左翼勞工組織的形成中發揮了領導作用。新芬黨和共和軍左翼一派成立正式新芬黨並認為,宗教分化是資本主義的分而治之的行為,相信工人階級可以團結起來進行階級鬥爭,推翻他們的共同統治者,32個縣的社會主義共和國是必然的結果(例如印度人民黨的莫迪就是利用印度教教徒反對伊斯蘭教徒成功鞏固自己的地位)
- 1974年12月8日,正式新芬黨激進一派脫離成立愛爾蘭共和社會黨成立後由於領導人的議案沒有獲得通過導致該黨的執委會失去對愛爾蘭共和社會黨的控制
- 1977年1月,正式新芬黨更名為新芬工人黨並宣布接受愛爾蘭工業革命的文件,文件中表示,北愛的持續暴力是將工人階級引向民族問題並譴責資產階級沒有將國家發展為經濟強國並以和平,民主,階級政治作為政治口號,該口號靈感來源於列寧的和平,麵包,土地的口號。新芬工人黨與愛爾蘭共和社會黨達成停戰協議終止互相襲擊的行為
- 1980年代初,愛爾蘭共產黨(馬列)是愛爾蘭學生運動的主要力量。新芬工人黨是少數幾個反對共和黨政治暴力的組織,被評論家指責為愛爾蘭聯合主義
- 1982年,新芬工人黨更名為工人黨 (愛爾蘭)
- 2003年,愛爾蘭共產黨(馬列)解散
- 2021年1月,愛爾蘭共產黨開除其有康利諾青年運動身份的成員後,康利諾青年運動放棄支持愛爾蘭共產黨
充分民主,左右兩黨,福利高,有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新芬黨較為有名
義大利
[編輯]- 1882年,義大利工人黨成立並得到米蘭社會主義同盟的支持
- 1892年8月14日,義大利工人黨、米蘭社會主義同盟和義大利革命社會黨合併為義大利工人黨並從一開始就受到當局打壓
- 1893年9月8日,義大利工人黨二大更名為義大利工人社會黨
- 1895年1月13日,義大利工人黨三大更名為義大利社會黨
- 1910年代之前,義大利社會黨的溫和化政策使之成為社會的主流政黨,但其內部分為由工會和國會議員組成的改良派和激進派
- 1912年,義大利社會黨內部出現共產主義派
- 1914年,義大利社會黨地方選舉獲得顯著勝利
- 一戰爆發,義大利社會黨陷入分裂,黨內領導地位的國際主義和平主義正統社會主義派受到來自極權主義派別的挑戰,但依舊保持義大利社會黨不介入不支持資產階級發動的戰爭
- 1917年,蘇俄革命發生後。義大利社會黨迅速團結起來以支持蘇俄的布爾什維克革命
- 1919年,國會選舉義大利社會黨得156席,並在這之後與獨立後的法西斯主義者展開衝突,義大利社會黨都靈分支組建都靈紅軍
- 1920年,成為社會革命運動最高潮的一年,共發生罷工遊行2千多起
- 1921年1月21日,義大利社會黨17大後,義大利社會黨左翼脫離並成立義大利共產黨 (1921年)
- 1923年,隨著當局逮捕了義大利共產黨 (1921年)成員,導致義大利共產黨 (1921年)加速向共產國際靠攏
- 1924年2月,義大利共產黨 (1921年)發行團結報,6月,因刺殺馬泰奧蒂的兇手被免罪義大利掀起反法西斯運動
- 1925年2月,義大利共產黨 (1921年)討論蘇共內的黨爭
- 1926年,法西斯主義者上台,當局禁止義大利共產黨 (1921年)活動並轉入秘密活動,11月,當局逮捕了安東尼奧·葛蘭西
- 1936年,義大利共產黨 (1921年)支援西班牙共和國政府
- 1937年6月,義大利共產黨 (1921年)採用「制憲會議」為人民戰線的形式
- 1943年5月15日,義大利共產黨 (1921年)更名為義大利共產黨並一直都是國會中最大的反對黨,9月,義大利共產黨 (1921年)合法化,義大利共產黨 (1921年)組建武裝組織加里波第旅以從事反占領軍事和城市活動
- 1944年4月,義大利共產黨總書記發表公開演講「共產黨的民族團結政策」6月,義大利共產黨加入民族解放政府和制憲政府,並為新憲法做出主要貢獻,秋季,義大利共產黨領導的加里波第旅建立多個解放區
- 1945年4月25日,加里波第旅迅速解放義大利北部大量城市並阻止德軍的撤退,28日,加里波第旅抓獲墨索里尼,5月,在盟軍要求下加里波第旅上交武器
- 二戰後,義大利共產黨取代義大利社會黨領導義大利社會主義運動
- 1945年,義大利共產黨和斯洛維尼亞共產主義者聯盟的里雅斯特支部合併為朱利安地區共產黨並傾向於和南斯拉夫共產黨合併
- 1947年,朱利安地區共產黨更名為的里雅斯特自由區共產黨
- 1948年,美國政府資助反義大利共產黨的政黨進行國會選舉
- 1956年12月,義大利共產黨召開八大系統的介紹結構改革也就是歐共主義的前身發生路線分歧從而導致1980年代後開始轉向溫和化,並表示反對恐怖主義和紅色旅,並且紅色旅也殺害了義大利共產黨成員
- 1957年,A區的的里雅斯特自由區共產黨併入義大利共產黨
- 1964年,義大利共產黨內部派別辯論。1月12日,義大利社會黨左翼脫離並成立義大利無產階級統一社會黨
- 1966年,義大利共產黨以遠比其他政黨廉潔高效的地方執政形象成為地方政府最大黨。成立於1963年的馬列主義運動更名為義大利共產黨(馬列)並成為最大的毛派組織並表示反對資本主義民主支持無產階級革命
- 1967年4月,雅典發生軍事政變建立獨裁政府,基於義大利發生過2次未遂政變的考慮為了防止義大利共產黨步希臘共產黨後塵請求蘇聯的幫助
- 1969年,在國際共產黨會議上,義大利共產黨拒絕會上提出驅逐中國共產黨的提議並對華約的行動表示異議
- 1972年5月,義大利共產黨向蘇聯獲得活動資金,7月13日,義大利無產階級統一社會黨左翼併入義大利共產黨,12月,剩下的義大利無產階級統一社會黨成立無產階級統一黨
- 1973年10月,義大利共產黨總書記發表歷史性妥協
- 1975年,義大利共產黨分別與法國共產黨西班牙共產黨發表共同聲明
- 1976年,義大利共產黨參考智利社會黨阿連德的選舉策略呼籲與社會黨和基督教民主黨合作並得到基督教民主黨黨內的支持,國會選舉義大利共產黨得227席達到歷史性最好選舉成績
- 1980年代,義大利共產黨政策逐漸轉向溫和,並拒絕參加國際共產黨會議
- 1983年,義大利共產黨放棄歷史性妥協代之以民主替代
- 1984年6月,義大利共產黨首次在歐洲議會選舉得票率第一。11月,無產階級統一黨併入義大利共產黨。歐洲議會選舉義大利共產黨得27席超過基督教民主黨
- 1991年2月3日,義大利共產黨改制。12月12日,義大利共產黨成員退出並和無產階級民主、義大利共產黨(馬列)一起建立重建共產黨
- 1992年,國會選舉重建共產黨得35席
- 1993年6月,義大利勞動聯合會成員出任重建共產黨總書記
- 1994年,國會選舉重建共產黨得53席歐洲議會選舉得5席
- 1995年6月,重建共產黨一派成立聯合共產主義運動並於1998年2月併入左翼民主黨
- 1996年,重建共產黨以關鍵政黨身份支持左翼政府
- 1998年10月11日,重建共產黨因支持左翼政府問題一派成立義大利共產黨人黨並進入左翼政府。重建共產黨不支持左翼政府之後專注社會運動尤其領導反全球化
- 2001年,國會選舉重建共產黨得11席義大利共產黨人黨得10席
- 2004年10月,重建共產黨再次以關鍵政黨身份支持左翼政府
- 2006年,國會選舉重建共產黨得41席並進入左翼政府義大利共產黨人黨得16席,4月,因支持左翼政府出兵阿富汗和黎巴嫩導致重建共產黨多個派別脫離並相繼成立托派的工人共產黨 (義大利)、共產主義替代黨。工人共產黨 (義大利)表示義大利民主黨是中間派和自由主義代表銀行和企業的利益,而彩虹左翼則是以革命和理想為接口的社民主義而且過於親近左翼政府並參加了反對阿富汗黎巴嫩軍事代表團的抗議以及工會針對政府的罷工
- 2007年12月,重建共產黨一派脫離成立托派的批判左翼
- 2008年7月28日,義大利共產黨人黨提出併入重建共產黨沒有成功
- 2009年1月25日,因2008年7月重建共產黨代會的分歧重建共產黨爭取左翼重建派脫離成立爭取左派運動。7月3日,重建共產黨一派脫離成立強硬派共產黨人-人民左翼
- 2010年10月22日,爭取左派運動併入左翼生態自由。11月,強硬派共產黨人-人民左翼召開1大
- 2011年,重建共產黨一派併入義大利共產黨人黨
- 2013年7月,批判左翼一派成立反資本主義左翼 (義大利)
- 2014年1月17日,強硬派共產黨人-人民左翼更名為共產黨 (義大利)。12月11日,義大利共產黨人黨更名為義大利共產黨 (2014年)
- 2015年3月,重建共產黨威尼斯支部因地方選舉分歧脫離成立威尼斯左翼
- 2016年6月26日,義大利共產黨 (2014年)與重建共產黨一些派別合併為義大利共產黨 (2016年)以紀念義大利共產黨90周年。強硬派共產黨 (義大利)反對憲法公投並批評憲法改革是功能性地由投資者利益驅動,因為它顯然旨在緩解政府實施的反人民措施
- 2017年,義大利重建共產黨更換總書記工作重心轉移到激進的社會運動中。2月,威尼斯左翼併入義大利左派。11月,強硬派共產黨 (義大利)舉行遊行以紀念蘇俄革命100周年
- 2018年7月,義大利共產黨 (2016年)一大召開。10月4日,反資本主義左翼 (義大利)與工人共產黨 (義大利)合作當年的大選
充分民主,左右兩黨,福利高,有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義大利共產黨曾為為西歐人數最多共產主義政黨
列支敦斯登
[編輯]充分民主,保守主義主導,福利好,不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
盧森堡
[編輯]充分民主,左右兩黨,福利高,由於社會發展已經被社民黨完成,左派政黨的作用沒有機會體現
摩納哥
[編輯]充分民主,民族主義主導,君主立憲,還不知道該國體制和政治為什麼中左左翼那麼少
荷蘭
[編輯]- 1860年代,荷蘭開始出現社會主義運動。第一國際的和荷蘭首個工會的建立為荷蘭社會主義發展提供了幫助。
- 1871年,為了對抗第一國際中荷蘭人的影響,當地的自由主義者和新教徒建立了第一個全國性總工會,然而第一國際中的荷蘭人加入了這個全國總工會使工會變得運動起來
- 1978年,在威廉·安西格的領導下成立了工會的政治分支社會民主協會,該協會在大城市有分支
- 1893年,社會民主協會使用非常手段達到目的遭到法院取締而更名為社會主義者同盟
- 1894年8月26日,為了防止無政府主義者影響社會主義者同盟彼得·耶勒斯·特勒斯特拉派成立了社會民主工黨,成立初期影響遠不如社會主義者同盟,並接受德國社民黨的援助
- 1897年,國會選舉中社會民主工黨得2席並進入政府
- 1900年,社會民主工人黨黨首訪問柏林並得到資金援助成立人民報,社會主義者同盟併入社會民主工黨
- 1901年,國會選舉中社會民主工人黨得6席,並開始整合荷蘭的社會主義運動
- 1903年1月,荷蘭碼頭工會工人組織了罷工,為了協調運動,鐵路工會工人同時也進行了罷工,資方立即解僱了罷工的工人,由於資方多年來對工會以及工人的壓迫,導致罷工運動升級,而後資方不得不答應了工人們的要求,然而,剛開始社會民主工黨支持罷工,希望它能引發社會主義革命。但是,由於對政府立法的反應,包括黨首在內的溫和派領導反對罷工。這在正統的馬克思主義者和溫和的修正主義者之間引起了爭議。
- 1907年,社會民主工黨正統馬克思主義派創立了《論壇報》,該報抨擊了社會民主工黨的修正主義者的領導,並要求無產階級革命。
- 1909年2月14日,社會民主工黨開除了黨內正統馬克思主義派。3月14日,被開除的派別成立了正統馬克思主義社會民主黨也就是荷蘭共產黨的前身。由於同年的國會選舉,社會民主工黨的自由主義盟友慘敗,社會民主工黨不得不從事議會外的運動,該黨最初策略是大罷工以實現普選,但是害怕資方解僱轉而進行溫和的請願運動,在此期間社會民主工黨的女性政治權力是沒有的,這在社會民主工黨產生了分歧,最後成立婦女部門並組建婦女的工會
- 1910年代,社會民主工黨與社會民主黨就一戰的問題分歧很大
- 1918年5月,社會民主黨左派創辦了國際報,並將社會民主黨的四個反對派團結起來達成反對議會路線,7月,國會選舉社會民主黨受蘇俄革命影響大量工人階級開始支持社會民主黨有不少自由社會主義組織加入得影響社會民主黨得2席,11月,受德國革命和布魯塞爾士兵蘇維埃的發展影響,荷蘭也受到波及。同月10日,社會民主黨要求組建士兵工人蘇維埃,以組建一個受歡迎的政府。同月17日,在社會民主黨全國大會上改稱荷蘭共產黨以強調其工人階級的身份。
- 1919年4月,荷蘭共產黨加入共產國際。
- 1921年9月,荷蘭共產黨左派分離並成立荷蘭共產主義工人黨
- 1922年,國會選舉荷蘭共產黨得2席
- 1925年,受蘇聯影響,荷蘭共產黨一派成立革命社會主義聯盟
- 1926年,被開除的荷蘭共產黨成員建立荷蘭共產黨中央委員會
- 1927年,地方選舉荷蘭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成績遠好於荷蘭共產黨成績
- 1929年,革命社會主義聯盟與社會黨合併為革命社會主義黨,國會選舉中荷蘭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和荷蘭共產黨各得1席
- 1930年3月荷蘭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決定併入荷蘭共產黨,7月荷蘭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正式併入荷蘭共產黨
- 1932年3月28日,社會民主工黨一派因刊物問題被開除出黨
- 1933年,國會選舉革命社會主義黨因支持士兵政變得1席、荷蘭共產黨得4席
- 1935年,革命社會主義黨與獨立社會主義黨合併為革命社會主義工人黨
- 1940年5月14日,荷蘭投降前一天革命社會主義工人黨改組為荷蘭首個地下軍事抵抗組織馬列盧森堡陣線,同月15日,荷蘭共產黨組織地下抵抗運動,同年7月,納粹取締荷蘭共產黨
- 1941年2月,馬列盧森堡陣線和荷蘭共產黨發動對納粹的罷工,4月,馬列盧森堡陣線被納粹打擊
- 1946年,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荷蘭共產黨領導工人運動,進行反法西斯鬥爭,力量發展較快,國會選舉荷蘭共產黨獲10.6%的選票得10席,成為首都阿姆斯特丹最大的黨
- 1957年,美國政府特工策劃分裂荷蘭共產黨一派成立社會工黨
- 1959年,國會選舉荷蘭共產黨比上屆減少3席,並開始受到荷蘭政府的孤立
- 1964年,受中蘇影響,荷蘭共產黨強調獨立自主其中一派內部成立荷蘭共產主義統一運動
- 1966年,荷蘭共產主義統一運動成立青年共產主義同盟
- 1970年1月,荷蘭共產主義統一運動更名為馬列中心並吸收大量青年成員
- 1971年10月22日,荷蘭共產黨一派成立毛派荷蘭共產黨/馬列
- 1972年,國會選舉荷蘭共產黨得7席,力量有所回升,荷蘭共產黨/馬列更名為社會黨 (荷蘭)
- 1977年,由大城市學生和在1976年被荷蘭共產主義統一運動(馬列)開除的成員成立馬列主義者團體/紅色黎明
- 1979年,馬列主義者團體/紅色黎明領導了鹿特丹港口罷工
- 1982年,荷蘭共產黨為了應對修正主義成立性別平等委員會,黨的領導決定奉行歐洲共產主義。1984年通過政治綱領,這也是荷共第一個綱領,確定黨的目標是通過民主道路,實現「民主、人道、進步、愛好和平和自由的荷蘭社會主義。」規定荷共的理論基礎除馬克思主義外,還包括「男女平等主義」。
- 1984年,荷蘭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放棄民主集中制和馬列後,其中一派成立荷蘭共產主義同盟
- 1985年,荷蘭共產主義團結運動(馬列)併入荷蘭共產黨
- 1986年,荷蘭共產黨參加民主德國40周年國慶
- 1989年,荷蘭共產黨與三個左翼小黨合併為綠色左派
- 1991年6月,荷蘭共產黨宣布解散,社會黨 (荷蘭)改制
- 1992年,不願解散的荷蘭共產黨部分成員和荷蘭共產主義同盟合併成立荷蘭新共產黨
- 1999年,荷蘭新共產黨地方支部成立聯合共產黨 (荷蘭)並在當地有地方議員
- 2003年,荷蘭新共產黨成立青年組織
- 荷蘭共產黨受到來自政府特工的滲透
充分民主,基督教主義主導,福利高,由於社會發展已經被社民黨完成,左派政黨的作用沒有機會體現
挪威
[編輯]- 1887年,在阿倫達爾工黨 (挪威)成立,並從成立開始擁有多個出版物
- 1903年,國會選舉工黨 (挪威)得5席
- 1918年,工黨 (挪威)加入共產國際
- 1919年,工黨 (挪威)反對加入共產國際一派成立挪威社會民主工黨
- 1923年11月,因蘇俄的芬蘭馴鹿計劃,工黨 (挪威)退出共產國際,其中一派成立挪威共產黨
- 1924年,國會選舉挪威共產黨得6席,但部分成員因工會政策退出挪威共產黨
- 1926年,挪威共產黨部分成員加入工人階級統一黨並參加了國會選舉得3席
- 1927年,部分成員因工人階級統一黨退出挪威共產黨,因左翼知識分子得加入挪威共產黨偏向極左
- 1930年代初,挪威共產黨失去在國內影響力
- 1939年,挪威共產黨因支持蘇德的協議陷入政治危機
- 1940年4月9日,德國入侵挪威,挪威北部的挪威共產黨積極組織抵抗活動,8月,殖民當局禁止挪威共產黨活動並轉為地下活動
- 1941年12月31日,挪威共產黨舉行秘密會議並確立積極抵抗政策,很快挪威共產黨成為抵抗運動的主要力量
- 1945年,國會選舉挪威共產黨得11席並進入內閣,其中一位部長成為挪威首位女性部長
- 1968年,因捷克斯洛伐克問題,挪威共產黨勢力大減
- 1973年,因參與社會主義人民黨和其他左翼組織組成的社會主義選舉聯盟在國會選舉得1席,20世紀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得激進思想和分裂自工黨得社會主義人民黨得青年組織激進化影響成立工人共產黨 (挪威)並確立推廣該組織的影響力,通過其群眾組織紅色選舉聯盟參加選舉
- 1975年,挪威共產黨會議後,挪威共產黨併入社會主義左翼黨一派加入社會主義左翼黨
- 1980年代初,社會主義左翼黨的青年組織中的兩派成立國際社會主義者(挪威)
- 1981年11月,其他托派加入國際社會主義者(挪威)並確立組織各種罷工抗議活動
- 1985年,受蘇聯總書記影響挪威共產黨轉向歐洲共產主義
- 2003年,挪威共產黨地方議會選舉得3席
- 2007年3月7日,工人共產黨 (挪威)和紅色選舉聯盟合併為紅黨 (挪威)
- 2008年,從挪威共產黨分離的共青團更名為青年共產主義者在挪威,1月13日,國際社會主義者(挪威)併入紅黨 (挪威)
未完成 充分民主,社民主義主導,福利高,由於社會發展已經被社民黨完成,左派政黨的作用沒有機會體現
葡萄牙
[編輯]- 1918年,葡萄牙工人運動因一戰發生經濟危機和失業率上升而迅猛爆發
- 1919年4月27日,受蘇俄革命影響,1875年成立的葡萄牙社會黨左翼成立葡萄牙強大聯盟其目標是促進社會主義和革命思想,組織和發展工人運動,同年9月,工人運動成立了首個葡萄牙全國總工會即勞動總聯合會,同年,葡萄牙強大聯盟在幾次工會大會上討論認為葡萄牙工人需要革命的先鋒隊
- 1921年3月6日,葡萄牙共產黨因此成立,並成立青年分支,同年10月,葡萄牙共產黨創辦黨報
- 1923年11月,葡萄牙共產黨一大召開
- 1926年5月28日,在葡萄牙共產黨二大前葡萄牙發生軍事政變,葡萄牙共產黨被取締
- 1929年,葡萄牙共產黨轉入地下活動的同時影響力擴大
- 1933年,軍事強人薩拉查上台後,鎮壓力度加強,葡萄牙共產黨成員被大量抓捕和處決
- 1936年,葡萄牙共產黨領導了海軍起義
- 1938年,共產國際將葡萄牙共產黨除名
- 1940年11月,葡萄牙開始釋放葡萄牙共產黨成員
- 1943年,葡萄牙共產黨三大認為該黨與希望結束獨裁統治的所有人民團結起來以及在葡萄牙軍隊中提高該黨的影響力,同年12月,葡萄牙共產黨建立民族反法西斯統一運動
- 1944年,葡萄牙共產黨領導了受納粹影響普遍的糧食短缺生活水平下降的罷工
- 1945年10月,葡萄牙共產黨建立民主統一運動
- 1946年7月,葡萄牙共產黨四大指出,大規模的人民鬥爭是推翻政權的唯一途徑,提出有助於該黨領導人民運動的政策
- 1948年,民主統一運動陣線被列為非法
- 1951年,在為民主鬥爭時葡萄牙共產黨成員被政府毆打
- 1954年,葡萄牙共產黨成員卡塔琳娜被政府一名中尉謀殺使其成為該黨為農民爭取更好的生活條件而進行的鬥爭的烈士。康乃馨革命後,葡萄牙共產黨在她的家鄉卡塔琳娜建了一座紀念碑
- 1957年9月,葡萄牙共產黨五大指出支持殖民地解放運動
- 1958年,葡萄牙共產黨支持的總統候選人被政府暗殺
- 1961年,殖民地解放運動導致本土的社會動盪
- 1962年,政府取消了部分大學生學籍,同年3月24日,葡萄牙共產黨領導學生罷學遊行示威
- 1964年1月,葡萄牙共產黨一派成立葡萄牙馬列委員會
- 1965年,葡萄牙共產黨六大指出任務在民族和民主革命成為民主運動中重要影響,包含八個政治目標,經濟中的壟斷終結、土地改革和土地重新分配的需要、獲得文化和教育機會的民主化,黨認為使葡萄牙成為完全民主的國家必不可少的政策,葡萄牙馬列委員會成員被抓捕
- 1968年,葡萄牙馬列委員會與其他組織合併為葡萄牙馬列共產主義組織
- 1970年,葡萄牙共產黨軍事分支發動了一次攻擊,破壞了政府向非洲軍隊運送物資。葡萄牙馬列共產主義組織更名為葡萄牙共產黨(馬列),但1975年再次改回葡萄牙馬列委員會。無產階級革命黨成立
- 1971年,無產階級革命黨進行首次武裝行動
- 1972年8月,葡萄牙共產黨軍事分支主要襲擊包括對政治警察學校的襲擊,PIDE的襲擊,破壞坦科斯空軍基地、美國大使館文化中心的以及奧埃拉斯的北約區域司令部
- 1972年,葡萄牙共產黨成立共產主義學生聯盟
- 1974年4月25日,爆發了康乃馨革命,27日,政治犯被釋放,在葡萄牙共產黨推動下開始了殖民地獨立運動的同時保證全國總工會的內部團結。10月,支持重建黨委員會(馬列)、革命馬列聯合和革命共產主義組織(馬列)組成人民民主聯盟
- 1975年1月31日,托派的工人革命黨成立。3月11日,葡萄牙共產黨軍事分支挫敗了右翼軍事力量發動的一次政變企圖,這導致葡萄牙社會運動轉向左翼。同時,葡萄牙共產黨支持土地集體化的土地改革,受此影響大量農民參加了合作社。12月,馬列共產主義組織和馬列委員會和重建共產黨組織(馬列)合併為共產黨(重建)。無產階級革命黨建立無產階級學校以取代資產階級學校。國會選舉中人民民主聯盟得1席
- 1976年4月2日,在葡萄牙共產黨的支持下,批准了新的民主憲法,其中包括對「社會主義」和「無產階級社會」的多次提及
- 1978年,托派的工人革命黨和國際共產主義聯盟合併為革命社會黨 (葡萄牙)
- 1979年12月,國會選舉葡萄牙共產黨得47席
- 1982年,地方選舉葡萄牙共產黨贏得55個市政的執政權
- 1986年,葡萄牙共產黨舉行非常大會,決定支持社會黨總統候選人,使蘇亞雷斯以微弱優勢當選總統
- 1990年5月,葡萄牙共產黨舉行非常大會,決定保留該黨的「革命性的社會主義方式」,與世界上許多其他共產黨的做法保持一致,並保持其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指導方針,社會主義陣營影響了獨特的歷史經驗,勞工運動的數項社會變革和數項成就
- 1991年,人民民主聯盟進入葡萄牙共產黨得選舉名單中
- 1995年,1992年更名為民主進步共產黨人黨的共產黨(重建)併入葡萄牙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民主聯盟
- 1999年,革命社會黨 (葡萄牙)、毛派的人民民主聯盟和政治21組建了左翼集團
- 2000年,由1983年成立的左派革命陣線一派成立托派的社會主義替代運動,該黨指出反對資本主義剝削和社會主義民主政權為了工人權力而對人類的壓迫,確保向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過渡
- 2002年11月,右翼政府對勞動法進行了幾項修改後,在葡萄牙共產黨領導下引發了多年以來的首次大罷工
- 2007年,葡萄牙共產黨前領導人阿爾瓦羅·庫尼亞爾被評為葡萄牙十大偉人之一
- 2013年,更名為革命社會主義政治協會的革命社會黨 (葡萄牙)解散
充分民主,兩黨主導,南歐模式,貧困依舊也有,左派口碑好,有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有大量的小型共產組織
聖馬利諾
[編輯]- 1921年,聖馬利諾共產黨成立並隸屬於義大利共產黨,由於當時聖馬利諾法西斯黨擁有所有國會席位該黨成立最初二十年一直是一個地下政治組織
- 1945年,二戰和獨裁政府結束後,聖馬利諾共產黨與社會黨贏得大選從而聯合執政了12年
- 1957年4月,受法蒂迪羅韋雷塔事件影響,聖馬利諾共產黨與社會黨失去執政權力
- 1978年,聖馬利諾共產黨再次與社會黨聯合執政到1990年
- 1990年4月,聖馬利諾共產黨改制
- 1992年,聖馬利諾共產黨前成員模仿義大利重建共產黨成立聖馬利諾重建共產黨
- 1993年,國會選舉聖馬利諾重建共產黨得2席
- 2006年,聖馬利諾重建共產黨加入聯合左翼 (聖馬利諾)選舉聯盟並進入政府
- 2012年,聖馬利諾重建共產黨和左翼黨-自由區合併為共產主義政黨聯合左翼 (聖馬利諾)
充分民主,兩黨主導,福利好,左翼口碑好,有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
西班牙
[編輯]- 1879年5月2日,在第一國際得支持下西班牙工人社會黨成立
- 1910年代,西班牙工人社會黨還需要共和主義黨的幫助
- 1917年8月,受西班牙維基影響西班牙工人社會黨領導了罷工
- 1920年4月15日,因路線分歧西班牙工人社會黨青年分支成立西班牙的共產黨
- 1921年4月13日,由於西班牙工人社會黨內其他社會主義和總工會派別成立的西班牙共產主義工人黨 (1921年)未能促使西班牙工人社會黨轉向共產國際而脫離
- 1921年11月14日,西班牙的共產黨與西班牙的共產黨合併為西班牙共產黨
- 1923年8月,西班牙共產黨領導了大罷工並在該黨總部附近發生流血衝突多名該黨成員犧牲,同年9月,西班牙共產黨被禁止活動
- 1924年,加泰隆尼亞-巴利爾共產主義聯合會成立並成為西班牙共產黨地方支部
- 1930年,因路線分歧,成立於1924年的加泰隆尼亞語-巴利爾共產主義聯合會脫離西班牙共產黨,西班牙共產黨地方支部則由新成立的西班牙共產黨
- 1931年4月,西班牙共產黨首次合法化
- 1932年,西班牙共產黨新成立地方支部加泰隆尼亞共產黨並和加泰隆尼亞-巴利爾共產主義聯合會組建工農聯盟
- 1933年6月,加泰隆尼亞語-巴利爾共產主義聯合會改名為伊比利亞共產主義聯盟。12月3日,當選國會議員的西班牙共產黨成員在當選前被捕入獄
- 1934年,西班牙共產黨領導阿斯圖里亞斯工人起義,建立了存在20天的工農蘇維埃
- 1935年11月,伊比利亞共產主義聯盟及其成立於1931年的共產主義右派反對派的群眾組織工農聯盟和1931年成立的西班牙托主義共產主義左派合併為馬克思主義統一工人黨得到無政府主義全國勞工聯盟的支持並從一開始規模遠大於西班牙共產黨,同時也參加了1936年的人民陣線並一直活躍到1981年
- 1936年2月,在保衛共和國的軍事行動中進入政府得西班牙共產黨獲得大量支持快速發展組織7萬人的人民武裝並幫助共和國從國際赤色濟難會獲得援助,但之後的獨裁政府禁止西班牙共產黨和加泰隆尼亞統一社會黨的活動以及處決,西班牙共產黨和加泰隆尼亞統一社會黨轉入秘密活動以武裝力量對抗獨裁政府11年,同時業派出成員參加蘇聯衛國戰爭。6月,加泰隆尼亞-巴利爾共產主義聯合會更名為伊比利亞共產主義聯盟。7月23日,西班牙共產黨地方支部加泰隆尼亞共產黨、西班牙工人社會黨加泰隆尼亞聯合會、加泰隆尼亞社會主義聯盟和前身成立於1932年的加泰隆尼亞無產階級聯盟並於1934年1月改組為加泰隆尼亞無產階級黨合併為加泰隆尼亞統一社會黨並作為西班牙共產黨在當地支部的作用,同時出兵承擔支援保衛共和國並在當地招募戰士的任務,並加入當地的共和國政府,而西班牙共產黨之後不在當地設立地方支部
- 佛朗哥執政後半期,西班牙共產黨轉變鬥爭方式,和加泰隆尼亞共產黨積極加強工人委員會 (西班牙)方面的活動,從而成為反獨裁的主要力量
- 1944年,加泰隆尼亞統一社會黨對獨裁政府進行了武裝鬥爭
- 1951年,加泰隆尼亞統一社會黨領導了電車罷工
- 1956年,加泰隆尼亞統一社會黨在法國舉行了黨代會
- 1963年,西班牙共產黨放棄其強硬的武裝鬥爭路線轉而向歐洲共產主義方向發展
- 1964年,西班牙共產黨一派成立西班牙民族解放陣線。11月,西班牙共產黨一派成立毛派的西班牙共產黨(馬列) (1964年)
- 1971年1月,西班牙民族解放陣線解散不久,部分成員和西班牙共產黨(馬列) (1964年)成員成立了革命反法西斯愛國陣線的協調委員會。因路線分歧西班牙共產黨一派成立西班牙共產黨(8和9大)
- 1973年,因路線分歧西班牙共產黨一派成立西班牙共產主義工人黨。7月,革命反法西斯愛國陣線成立後剔除革命目標並積極進行革命活動
- 1974年,托派的反法西斯革命工人黨成立並進行秘密活動。5月1日,積累去年5月1日鬥爭經驗的革命反法西斯愛國陣線領導學生遊行和罷學但遭到逮捕
- 1975年年初,滲透到革命反法西斯愛國陣線的政府特工進行逮捕行動,3月,革命反法西斯愛國陣線決定進行武裝鬥爭並在7月10月襲擊了2名政府警察。6月,受巴黎五月學運影響成立於1968年9月由西班牙共產黨一派成立的西班牙馬列組織的剩餘成員成立了西班牙共產黨(重建),10月1日,西班牙共產黨(重建)成功襲擊了政府的武裝警察。11月,革命反法西斯愛國陣線繼續反抗政府
- 1976年1月,西班牙共產黨(重建)開始了政治鬥爭
- 1977年1月24日,發生阿托查大屠殺,西班牙共產黨馬德里市一個支部遭到極右翼的攻擊,造成多名西班牙共產黨工人法律援助律師死亡,這引起社會很長一段時間普遍反感極右翼,3月,西班牙共產黨同意共、法共在馬德里舉行會議提出歐共主義主張,4月9日,西班牙共產黨再獲合法化並推動政府民主化,加泰隆尼亞統一社會黨合法化。10月28日,西班牙共產主義工人黨合法化,在地方選舉中加泰隆尼亞統一社會黨因積極保障地方民主權力而成為地方議會中最大反對黨
- 1978年,受到大規模逮捕的革命反法西斯愛國陣線的政治活動停止
- 1979年,國會選舉西班牙共產黨得23席成為第三大黨,西班牙共產黨內部產生三種路線:歐共主義、正統主義以及向所有組織開放的派別
- 1980年5月,西班牙共產黨(8和9大)與1977年從西班牙共產黨一派另立的工人共產黨合併為更加正統的西班牙統一共產黨
- 1982年,加泰隆尼亞統一社會黨一派成立加泰隆尼亞共產黨人黨。政府授予革命反法西斯愛國陣線成員勳章
- 1983年,反法西斯革命工人黨改名為革命工人黨
- 1984年12月13日,西班牙統一共產黨及其地方支部加泰隆尼亞共產黨人黨、西班牙共產黨復興運動、西班牙共產黨復興統一運動、共產主義者集結、共產主義接班人和其他從西班牙共產黨脫離的組織合併為共產黨,而加泰隆尼亞共產黨人黨短暫成為共產黨地方支部後又脫離。西班牙共產主義工人黨一派併入西班牙共產黨
- 1986年,西班牙共產黨將目標定義為「民主地參與社會及其政治結構的革命性轉變,克服資本主義制度並在西班牙建立社會主義,這是對世界範圍內向社會主義過渡做出的貢獻,並設定了我們的目標在實現共產主義的解放理想中」它把自己定義為革命性的,國際主義的,團結的,共和的,女權主義者和世俗主義者,並積極組織抗議北約的運動,共產黨更名為西班牙人民共產黨,加泰隆尼亞統一社會黨積極推動相關民主化運動,4月,基於1982年國會選舉的成績由西班牙共產黨等多個左派政黨組建成立政黨聯盟聯合左翼 (西班牙),成立後聯合左翼 (西班牙)的選舉策略反而比西班牙共產黨激進
- 1987年,西班牙人民共產黨短暫加入聯合左翼 (西班牙)。加泰隆尼亞共產黨人黨加入為了加泰隆尼亞倡議綠黨並於1989年退出
- 1988年,西班牙共產黨更換總書記後,西班牙共產黨向左轉,許多被開除的成員被平反並重新回到西班牙共產黨,國會選舉的得票數上升
- 1991年12月,西班牙共產黨十四大重申保持黨的正統
- 1992年11月2日,聯合左翼 (西班牙)註冊為政黨
- 1994年,被加泰隆尼亞共產黨人黨開除的成員成立加泰隆尼亞人民共產黨並成為西班牙人民共產黨在地方上的支部
- 1997年,加泰隆尼亞統一社會黨併入為了加泰隆尼亞倡議綠黨。6月14日,不願併入倡議黨的加泰隆尼亞統一社會黨一派成立現存的加泰隆尼亞統一社會黨並參加西班牙共產黨黨代會,加泰隆尼亞共產黨人黨呼籲現存的加泰隆尼亞統一社會黨維持在加泰隆尼亞的共產主義者的團結
- 1998年,現存的加泰隆尼亞統一社會黨和加泰隆尼亞共產黨人黨成立政黨身份的地方政黨聯盟聯合與替代左翼。革命工人黨加入聯合左翼 (西班牙)
- 1999年,因地方和歐盟選舉成績不佳聯合左翼 (西班牙)和解並簽署合作協議
- 2000年,西班牙共產主義工人黨及其成立於1973年的地方支部加泰隆尼亞共產主義工人黨併入西班牙人民共產黨
- 2002年,政府發布新法規後,西班牙共產黨(重建)被限制政治活動並轉入秘密活動
- 2005年,新上任的西班牙共產黨總書記調整與西班牙工人社會黨的關係並簽署選舉協議
- 2006年,1992年西班牙共產黨(馬列) (1964年)與共產主義組織國外派合併為共產主義協調委員會組織與另外3個共產主義組織合併為西班牙共產黨(馬列)
- 2013年,革命工人黨更名為北極光-馬克思主義組織
- 2014年11月1日,現存的加泰隆尼亞統一社會黨、加泰隆尼亞共產黨人黨和一些共產主義組織組成加泰隆尼亞共產黨人,但現存的加泰隆尼亞統一社會黨沒有解散
- 2017年4月,西班牙共產黨二十大再次明確馬列主義的政黨性質。西班牙人民共產黨一派脫離並重建了西班牙共產主義工人黨而其地方支部依舊留在人民共產黨內
- 2019年7月,作為聯合左翼 (西班牙)地方分支的加泰隆尼亞聯合左翼成立以應對聯合左翼 (西班牙)與加泰隆尼亞聯合左翼合作破裂
- 2021年,西班牙人民共產黨與西班牙共產主義工人黨組成選舉聯盟。1月13日,西班牙共產黨進入政府
充分民主,兩黨主導,南歐模式,貧困依舊也有,左派口碑好,有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有大量的小型而且區域型共產組織
瑞典
[編輯]瑞典黨旗有疑問
- 1880年代的工人階級解放以及農民運動為社民工黨的到來提供了基礎
- 1889年4月23日,以第二國際成員的身份瑞典社會民主工人黨成立
- 1917年,革命熱情籠罩著瑞典,工人蘇維埃掌握著政府,工人與士兵在五一歡慶遊行,由於對待蘇俄革命和自由主義者盟友軍國主義化分歧瑞典社會民主工人黨一派成立瑞典社會民主左翼黨
- 1921年,由於瑞典社會民主左翼黨領導層都回到了瑞典社會民主工人黨,瑞典共產黨更名為瑞典共產黨,該黨主張反對私有化反對加入歐盟支持不結盟運動支持女權,該黨取消了黨內無政府主義和非革命主義者的身份
- 1924年,瑞典共產黨一派另立瑞典共產黨並在1926年併入瑞典社會民主工人黨
- 1926年1月,瑞典共產黨組織了工會會議
- 1927年,瑞典共產黨創建了全國失業者協會,並呼籲廢除失業委員會
- 1929年,瑞典共產黨發生分裂,其中一派成立瑞典共產黨依舊保持與共產國際的關係並直到1934年更名為社會黨
- 1931年,由於政府鎮壓伐木工人,導致瑞典共產黨力量增大
- 1936年,瑞典共產黨支援西班牙合法政府
- 二戰期間,瑞典共產黨受到政府的逮捕,組織轉入地下,同時受到瑞典自由黨的恐怖襲擊,該黨支持並行動援助挪威和丹麥的抵抗運動
- 1945年,瑞典共產黨領導金屬工人進行罷工並積極開展統一戰線運動
- 1952年,瑞典共產黨為了保證社民黨繼續執政在國會補選中撤回候選人
- 1961年,瑞典共產黨創辦旅社以方便成員的旅遊活動
- 1967年,瑞典共產黨召開黨代會更名為左翼黨-共產主義者,其中一派另建毛派的共產主義聯盟馬列主義者另外一派成立馬列鬥爭聯盟並在1981年重新回到左翼黨-共產主義者
- 1968年,左翼黨-共產主義者創建了瑞典越南委員會以促進越南和平
- 1970年,共產主義聯盟馬列主義者在首都的左派分支成立共產主義聯盟馬列主義者(革命)
- 1972年,左翼黨-共產主義者修改黨綱使黨轉向更左派
- 1973年,共產主義聯盟馬列主義者更名為瑞典共產黨
- 1977年,瑞典共產黨正統親蘇一派成立工人黨-共產主義者並獲得其他國家黨代表的創黨出席
- 1980年,更名為瑞典共產黨一派成立瑞典共產黨(馬列)並在1981年黨大會上更名瑞典共產主義工人黨
- 1986年,更名為瑞典共產黨宣布改制
- 1990年,左翼黨-共產主義者改制
- 2005年1月,共產主義聯盟馬列主義者(革命)更名為共產黨 (瑞典)
- 2020年1月,共產黨 (瑞典)舉行了黨代會
充分民主,社民主義主導,福利好,由於社會發展已經被社民黨完成,左派政黨的作用沒有機會體現
瑞士
[編輯]- 在瑞士社會民主黨成立前,已經有格呂特利聯盟、瑞士工會聯合會和幾個地方社民黨,但存在時間較少
- 1888年10月21日,瑞士社會民主黨成立
- 1890年,國會選舉瑞士社會民主黨得1席
- 1904年,瑞士社會民主黨黨代會後開始轉向左派
- 1912年,瑞士社會民主黨主張性別平權
- 1918年,瑞士社會民主黨組織了大罷工並持續了4天獲得成功
- 1920年,瑞士社會民主黨內部發生路線分歧
- 1921年3月,瑞士社會民主黨不願加入共產國際,瑞士社會民主黨一派和1918年被開除的前成員另外成立瑞士共產黨
- 1930年代,該黨實行左翼人民聯盟政策,進行反法西斯鬥爭
- 1940年,瑞士共產黨被政府禁止而轉入秘密活動
- 1944年10月14日,瑞士共產黨與瑞士社會主義聯合會合併為瑞士勞動黨
- 1950年,瑞士勞動黨為斯德哥爾摩核裁軍會議搜集26萬簽名
- 1988年,瑞士勞動黨地方支部另成立巴塞爾勞動黨(1944年成立)
- 1992年,已解散得托派瑞士分支成員成立團結 (瑞士)
- 1999年,國會選舉團結 (瑞士)得1席
- 2007年9月16日,瑞士勞動黨地方支部更名為共產黨
- 2013年11月10日,瑞士勞動黨兩個地方支部合併為共產黨 (瑞士)
- 2014年,共產黨 (瑞士)獨立運作,並在當地州議會中得2席
充分民主,基督教主義主導,福利好,由於社會發展已經被社民黨完成,左派政黨的作用沒有機會體現
英國
[編輯]- 1880年,馬克思思想在英國開始形成
- 1881年6月7日,由基金團體和個人成立社會民主聯合會(英國)確立代表議會中的勞工運動並要求非廢除每周工作48小時,廢除童工,強制免費和世俗教育,婦女平等以及生產資料的國有化
- 1884年12月23日,社會民主聯合會(英國)發生內部分歧,反對海登曼的一派成立社會主義聯盟
- 1885年,因經濟蕭條社會民主聯合會(英國)參與遊行活動
- 1887年5月29日,無政府主義者主導了社會主義聯盟,11月13日,發生抗議活動社會民主聯合會(英國)影響力大增
- 1890年,社會民主聯合會(英國)內部因不滿議會路線而輕視工會運動而分裂
- 1900年2月27日,社會民主聯合會(英國)議員與獨立工黨組建聯合議會黨團
- 1911年,英國社會黨成立
- 1916年,英國社會黨內部反戰力量主導該黨
- 1917年,英國社會黨與其他左翼政黨談判商議合併
- 1920年7月31日,在第三國際支持下,由多個小型馬克思組織英國社會黨、社會主義工黨的共產主義聯合團體、南威爾斯社會主義團體和蘇格蘭共產主義工黨合併為大不列顛共產黨
- 1921年,共產黨第三國際英國支部西爾維婭潘克赫斯特派多數和蘇格蘭共產主義工黨合併並重建大不列顛共產黨並參與紅色克萊德運動並在列寧要求下與工會和工黨合作
- 1926年,因薪水嚴重偏低發生礦廠工人總罷工,之後大部分礦工加入大不列顛共產黨,大不列顛共產黨積極發展工會運動
- 1932年,大不列顛共產黨成員成立托派的共產主義同盟
- 1935年,大不列顛共產黨反對當局對德國義大利的綏靖政策
- 1939年8月23日,因反對當局戰爭態度而譴責和發起罷工
- 二戰期間,澤西共產黨領導了澤西民主運動的抵抗占領者的組織
- 1946年,國會選舉大不列顛共產黨得2席,並在以後勢力大增
- 1947年,托派的工人革命黨 (英國)成立
- 1950年,托派的社會主義工人黨 (英國)成立
- 1956年,大不列顛共產黨因匈牙利事件修改了黨內對社會主義路線使得勢力減弱
- 1964年,中左政黨執政政策偏右,大不列顛共產黨未能進行抨擊導致勢力減弱
- 1965年,不列顛和愛爾蘭共產主義組織成立
- 1968年,因匈牙利和反對崇拜主義以及中蘇分歧原因,大不列顛共產黨一派成立不列顛共產黨(馬列),確立反對修正主義、反歐盟立場
- 1972年,國會選舉澤西共產黨得1席
- 1974年,中左政黨執政並向右派政黨妥協,大不列顛共產黨再次未能進行反對行動
- 1977年7月15日,大不列顛共產黨Sid French一派成立不列顛新共產黨,確立反對修正主義、反歐盟立場
- 1988年,大不列顛共產黨反對歐洲共產主義意識形態的一派成立不列顛共產黨,不列顛新共產黨內部批評戈巴契夫
- 1991年,大不列顛共產黨歐洲共產主義意識形態的領導層解散該黨
- 1992年,不列顛新共產黨參加左派的國際會議,1月,原大不列顛共產黨蘇格蘭地區成員成立蘇格蘭共產黨並支持蘇格蘭社會黨及蘇格蘭獨立
- 2000年,不列顛新共產黨因工黨倫敦選舉導致分裂
- 2009年,不列顛共產黨參與歐洲議會選舉
- 2013年,不列顛共產黨反對當局的緊縮政策
- 2017年,不列顛共產黨開始支持科爾賓領導下的工黨
- 大不列顛共產黨、不列顛共產黨受到來自政府特工的滲透
充分民主,精英保守主義主導,福利好,由於福利發展已經被工黨完善,左派政黨的作用有機會體現但機率不明
梵蒂岡
[編輯]限制民主,基督教主義主導,社會很小,不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
東歐
[編輯]阿爾巴尼亞
[編輯]- 1920年代,范·諾里的追隨者成為了共產主義者,他們來到莫斯科並成立國家革命委員會
- 1927年,科爾察共產主義小組
- 1928年8月,阿爾巴尼亞共產黨在蘇聯成立
- 1941年11月8日,在南斯拉夫共產黨的幫助下科爾察、斯庫台和青年等3個共產主義小組合併為阿爾巴尼亞共產黨
- 1942年,阿爾巴尼亞共產黨領導反抗占領者的運動並成立成立全國民族解放委員會
- 1943年3月17日,阿爾巴尼亞共產黨1大號召阿爾巴尼亞人民積極參加游擊隊進行總起義
- 1944年10月,全國民族解放委員會改組為阿爾巴尼亞民主政府,11月29日,阿爾巴尼亞解放
- 1946年,阿爾巴尼亞廢除君主制
- 1947年7月,因阿爾巴尼亞農民占多數,在史達林的指導下阿爾巴尼亞共產黨更名為阿爾巴尼亞勞動黨
- 1961年,阿爾巴尼亞勞動黨4大宣布已經建成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阿爾巴尼亞進入完全建成社會主義的階段並與蘇聯決裂
- 1978年,因毛澤東繼任者偏離毛澤東路線,阿爾巴尼亞勞動黨宣布為建立社會主義社會開闢自己的道路
- 1991年6月12日,阿爾巴尼亞勞動黨改制,反對改制的阿爾巴尼亞勞動黨的成員成立霍查主義的阿爾巴尼亞共產黨 (1991年)
- 1992年7月16日,當局的議會禁止阿爾巴尼亞共產黨 (1991年)活動
- 1999年6月5日,1998年合法化的共產主義重建黨和1998年合法化的新阿爾巴尼亞勞動黨合併為阿爾巴尼亞聯合共產主義者黨
- 2002年,阿爾巴尼亞聯合共產主義者黨與阿爾巴尼亞共產黨 (1991年)一派合併為阿爾巴尼亞勞動黨
- 2006年,阿爾巴尼亞勞動黨以及小型共產主義組織併入阿爾巴尼亞共產黨 (1991年)
- 2007年7月4日,阿爾巴尼亞重組勞動黨成立。地方選舉阿爾巴尼亞十一月八日共產黨市議會得3席
- 2011年,地方選舉阿爾巴尼亞重組勞動黨得1席
充分民主,左右兩黨主導,社民黨是曾經的共產主義政黨
白俄羅斯
[編輯]- 1917年,共產主義的年輕白俄羅斯成立
- 1918年1月1日,年輕白俄羅斯併入白俄羅斯社會主義革命黨之後脫離社會革命黨又併入白俄羅斯共產黨(布爾什維克),12月30日,白俄羅斯共產黨(布爾什維克)成立並成為蘇聯共產黨地方支部並願意接受作為地方自治機構的計劃
- 1919年3月,立陶宛共產黨和白俄羅斯共產黨 (1918年)合併為立陶宛和白俄羅斯共產黨(布爾什維克)
- 1920年9月,立陶宛和白俄羅斯共產黨(布爾什維克)分裂為立陶宛共產黨和白俄羅斯共產黨 (1918年)
- 1923年,在白俄羅斯共產主義者的幫助下西白俄羅斯共產黨成立並宣布波蘭社會主義革命以及俄白統一但被波蘭當局禁止活動卻得到蘇俄的物質援助
- 1925年,西白俄羅斯共產黨以白俄羅斯農民和工人聯盟身份活動
- 1930年代,白俄羅斯共產黨 (1918年)遭到史達林的政治清洗及撤職和逮捕
- 1939年,蘇聯攻入波蘭後,西白俄羅斯共產黨遭到波蘭鎮壓,西白俄羅斯共產黨併入白俄羅斯共產黨 (1918年)
- 1952年,白俄羅斯共產黨(布爾什維克)更名為白俄羅斯共產黨
- 1991年8月25日,白俄羅斯共產黨被當局禁止活動並轉入地下活動。12月7日,作為白俄羅斯共產黨後繼組織的白俄羅斯共產黨人黨成立
- 1993年4月25日,白俄羅斯共產黨32大決定併入白俄羅斯共產黨人黨
- 1995年,國會選舉白俄羅斯共產黨人黨得43席,成為獨立候選人之外國會中最大政黨
- 1996年11月2日,白俄羅斯共產黨人黨親總統派脫離成立白俄羅斯共產黨
- 2000年,國會選舉白俄羅斯共產黨得6席,成為國會中最大政黨並延續至今
- 2004年10月13日,國會選舉白俄羅斯共產黨人黨沒有得票
- 2006年7月15日,白俄羅斯共產黨建議與白俄羅斯共產黨人黨合併,白俄羅斯共產黨人黨回應這一做法是為了去除反對黨的言論
- 2007年2月,白俄羅斯共產黨人黨領導人訪問了美國,8月2日,白俄羅斯共產黨人黨被當局禁止活動半年
- 2009年10月,白俄羅斯共產黨人黨更名為白俄羅斯左翼黨「公正世界」
Komfarband of Bielorussia and Lithuania、Belarusian Peasants' and Workers' Union,其他完成 優勢民主,由政治強人控制
波赫
[編輯]- 1909年,波赫社會民主黨開始活躍
- 1943年,南斯拉夫共產黨地方支部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共產黨成立
- 1952年,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共產黨更名為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共產主義者聯盟
- 1974年,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共產主義者聯盟獨立運作
- 2000年,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工人共產黨成立並表示工人的自我管理和民主的參與性,該黨受到盧森堡和葛蘭西的影響較大,批評前蘇聯及其前政府以及狄托
- 2012年2月21日,共產黨 (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成立,4月,巴尼亞盧卡共產主義者聯盟併入共產黨 (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
- 2014年,國會選舉共產黨 (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未獲得席位
充分民主,保守主義主導,由伊斯蘭成分
保加利亞
[編輯]- 1891年7月,保加利亞社會民主團體組建保加利亞工人社會民主黨
- 1892年,保加利亞工人社會民主黨一派成立保加利亞社會民主聯盟
- 1894年,保加利亞工人社會民主黨同意為了工人階級團結而與工會主義者團結起來而改名保加利亞社會民主工人黨,7月,工會主義者占多數
- 1897年7月,保加利亞主工人社會民黨4大,傳統馬克思主義派和改良派的鬥爭取得成果並發行報紙
- 1901年7月,保加利亞主工人社會民黨8大否決了改良派的階級合作思想
- 1903年,保加利亞主工人社會民黨10大後傳統馬克思派成立保加利亞主工人社會民黨(緊密派社會主義者)並提議旨在集中力量在工人階級而不是農民階級並反對一戰和同情蘇俄革命
- 1909年,保加利亞主工人社會民黨(緊密派社會主義者)開除的成員併入保加利亞主工人社會民黨(廣泛派社會主義者)
- 1919年5月,保加利亞主工人社會民黨(緊密派社會主義者)改組為保加利亞共產黨
- 1923年9月,保加利亞共產黨發動起義但失敗
- 1927年2月,保加利亞共產黨成立以保加利亞工人黨身份活動
- 1938年,保加利亞共產黨和保加利亞工人黨合併為保加利亞工人黨
- 1944年,保加利亞工人黨領導的祖國陣線聯盟上台,年底保加利亞工人黨更名為保加利亞工人黨(共產黨人)
- 1946年,保加利亞共產黨成為保加利亞社會主義國家的執政黨
- 1948年,保加利亞工人黨(共產黨人)和保加利亞主工人社會民黨(廣泛派社會主義者)合併為保加利亞工人黨(共產黨人),年底保加利亞工人黨(共產黨人)更名為保加利亞共產黨
- 1960年代,保加利亞共產黨實施經濟改革
- 1985年,戈巴契夫上台後,保加利亞共產黨進行經濟政治自由化
- 1990年4月3日,保加利亞共產黨改制,4月25日,保加利亞社會黨一派脫離成立勞動人民黨,6月21日,勞動人民黨更名為保加利亞共產黨 (現代)並於9月24日宣布是原保加利亞共產黨的繼承者
- 1996年,保加利亞共產黨 (1996年)成立
- 1999年,保加利亞共產黨「格奧爾基·季米特洛夫」成立,獲得地方選舉席位和市長
- 2000年1月,成立於1993年12月11日的保加利亞聯合共產黨併入保加利亞共產黨「格奧爾基·季米特洛夫」
- 2003年,保加利亞共產黨「格奧爾基·季米特洛夫」和保加利亞共產黨 (現代)結盟獲得地方選舉席位和市長
- 2005年,保加利亞社會黨-馬克思主義綱領併入保加利亞共產黨「格奧爾基·季米特洛夫」
- 2006年7月15日,保加利亞共產黨「格奧爾基·季米特洛夫」更名為保加利亞共產黨人黨
優勢民主,靠近保守主義的左右兩黨主導
克羅地亞
[編輯]- 1894年9月8日,克羅埃西亞和斯拉沃尼亞社會民主黨成立
- 1897年,因當地工業較少且成員也較少克羅埃西亞和斯拉沃尼亞社會民主黨組織了一次由德意志工人罷工
- 1910年,狄托加入克羅埃西亞和斯拉沃尼亞社會民主黨
- 1914年,克羅埃西亞和斯拉沃尼亞社會民主黨因反對奧匈帝國進攻塞爾維亞王國的行為而遭到禁止活動,由於戰爭動員導致該黨成員人數變少
- 1918年,阜姆社會黨更名為阜姆國際主義社會黨
- 1919年,克羅埃西亞和斯拉沃尼亞社會民主黨左派成為南斯拉夫社會主義工人黨(共產主義者)在當地的支部。阜姆國際主義社會黨成員在碼頭工人的幫助下分別成立阜姆共產黨和港口工人合作社
- 1921年4月24日,阜姆制憲會議後發生政變,港口工人合作社持續大罷工並迫使政變失敗
- 1923年11月9日,阜姆共產黨反對義大利併吞阜姆
- 1937年,南斯拉夫共產黨地方支部克羅埃西亞共產黨成立並且是和斯洛維尼亞一起的首個地方自治支部並被當局禁止活動而轉入秘密活動
- 1941年,德國占領軍進入克羅埃西亞克羅埃西亞共產黨在遭到逮捕和處決下依舊能頑強組建反抗占領者的唯一武裝抵抗力量,因其意識形態的力量得到來自克族和塞族地區的大力支持
- 二戰後期,克羅埃西亞共產黨吸引了很多非共產主義者的加入
- 1960年代末,克羅埃西亞共產主義者聯盟主張更大的自治權
- 1971年,南斯拉夫共產黨領導人狄托與克羅埃西亞共產主義者聯盟保持距離從而結束了運動,克羅埃西亞共產主義者聯盟開始保持正統思想,直到1989年塞族示威前
- 1974年,克羅埃西亞共產主義者聯盟可以獨立運作
- 1980年代晚期,克羅埃西亞共產主義者聯盟更名為克羅埃西亞共產主義者聯盟-民主改革黨
- 1990年11月3日,克羅埃西亞共產主義者聯盟-民主改革黨改制
- 1997年10月25日,在社民黨右翼化後一群左派人士成立共產主義的克羅埃西亞社會主義工人黨填補左翼政治空白並強調工人自治以及參與民主的重要性並成為左翼政黨中唯一的代表並申明克羅埃西亞獨立戰爭是南斯拉夫內戰而不是獨立戰爭
- 2005年,克羅埃西亞社會主義工人黨與社民黨、綠黨結盟但沒有取得席位
- 2008年10月,紅色行動成立並以紅色顏料攻擊北約而聞名
- 2009年,紅色行動參與了反穆斯林的遊行以及工人學生的抗議活動
- 2011年,紅色行動組織了反政府示威遊行
- 2013年5月25日,克羅埃西亞共產黨成立
- 2020年,紅色行動與塞爾維亞紅色倡議組織合併為紅色行動/紅色倡議
充分民主,基督教民主主義主導,有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克羅埃西亞是南斯拉夫地區工業化程度最高的國家並且工人階級也是最多的
捷克
[編輯]- 1878年4月7日,捷克社會民主黨成立
- 1921年5月14日,捷克社會民主黨左派黨代會上成立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並成為主要政黨
- 1925年,國會選舉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得41席成為國會第二大黨
- 1928年,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成為共產國際中第二大黨
- 1938年10月,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被當局禁止活動並轉入秘密活動
- 1939年10月,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領導了反德示威遊行
- 二戰後,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領導人逃往蘇聯,戰爭結束了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發動了多次運動
- 1946年,國會選舉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得300席中的93席成為國會第一大黨
- 1948年,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通過政變與遊行示威獲得治權
- 1951年,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發生內部清洗
- 1968年,因經濟下滑嚴重導致布拉格之春事件
- 1969年4月,在蘇聯武裝干預下,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溫和派和傳統派聯合上台並在之後的經濟改革和異見者採取靈活態度應對
- 1990年3月31日,捷克和摩拉維亞共產黨在1989年11月3日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17大上設立上成立,10月,捷克和摩拉維亞共產黨1大上提出更名為捷克和摩拉維亞共產黨:民主社會黨並改制,但代表們同意新計劃但拒絕改名,11月3日,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18大改組為捷克的捷克和摩拉維亞共產黨和斯洛伐克的斯洛伐克共產黨
- 1991年1月26日,斯洛伐克共產黨更名為民主左翼黨,8月,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更名為捷克和摩拉維亞共產黨與民主左翼黨聯盟,12月,民主左翼黨退出聯盟。12月,捷克和摩拉維亞共產黨反修正主義派獲得基層黨員的支持但一些派別脫離並成立民主社會黨
- 1992年4月23日,捷克和摩拉維亞共產黨與民主左翼黨聯盟正式解散
- 1993年,捷克和摩拉維亞共產黨總書記計劃開除社會主義平台派但遭到中央委員會的冷淡支持,6月,捷克和摩拉維亞共產黨3大推翻了總書記的決定但之後還是開除了社會主義平台派
- 1995年3月10日,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前成員成立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人黨
- 1999年12月,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人黨更名為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 (1999年)
- 2001年,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 (1999年)一派脫離成立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捷克斯洛伐克勞動黨
- 2012年,從政治上的孤立解脫出來後,地方選舉捷克和摩拉維亞共產黨因與社民黨聯盟進入13個中的10個地方政府
社民黨左派變共前沒完成 充分民主,左右兩黨主導,福利高,有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在去工業化地區、中小城市以及年齡大的支持度高
愛沙尼亞
[編輯]- 1905年1月,在血腥星期日發生後,愛沙尼亞社會民主工人聯盟成立,12月,社會主義社團領導人物康斯坦丁·帕茨,在戒嚴中的塔林召集一次農民代表大會
- 1912年,俄國社會民主工黨愛沙尼亞支部布爾什維克派創辦出版社
- 1914年6月,俄國社會民主工黨愛沙尼亞支部布爾什維克派成立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布爾什維克派北波羅的海委員會
- 二月革命後,俄國社會民主工黨愛沙尼亞支部布爾什維克派因反戰和有效的土地改革受到歡迎
- 1917年,俄國社會民主工黨愛沙尼亞支部布爾什維克派領導塔林蘇維埃
- 1918年2月,德國占領愛沙尼亞俄國社會民主工黨愛沙尼亞支部布爾什維克派失去對塔林蘇維埃的領導,俄國社會民主工黨愛沙尼亞支部布爾什維克派成立外圍組織工人聯合陣線、左派工人、愛沙尼亞工人黨、塔林工會中央委員會,11月,在德國11月革命後俄國社會民主工黨愛沙尼亞支部布爾什維克派進行起義但失敗了
- 1920年,國會選舉工人聯合陣線得5席塔林工會中央委員會得5席,11月5日,俄國社會民主工黨愛沙尼亞支部布爾什維克派更名為愛沙尼亞共產黨
- 1923年,國會選舉工人聯合陣線得10席
- 1926年,國會選舉愛沙尼亞工人黨得6席
- 1929年,國會選舉左派工人得6席
- 1932年,國會選舉左派工人得5席
- 1940年,愛沙尼亞共產黨加入愛沙尼亞勞動人民聯盟並成為蘇聯共產黨地方支部
- 1950年,愛沙尼亞共產黨領導層被更換為在俄羅斯生活過的愛沙尼亞族
- 1990年3月,因路線分歧蘇聯共產黨地方支部部分成員成立愛沙尼亞共產黨 (基於蘇共綱領),6月20日,愛沙尼亞共產黨 (基於蘇共綱領)更名為愛沙尼亞共產黨 (蘇共)。12月19日,蘇聯共產黨地方支部改制,
- 1991年8月22日,愛沙尼亞共產黨 (蘇共)因支持留在蘇聯的政變活動被當局禁止活動並秘密活動
充分民主,自由主義主導,愛沙尼亞的民族性比拉脫維亞的弱,但反俄
匈牙利
[編輯]- 1918年,部分人士蘇俄進行匈牙利國共產黨得前期創建工作,11月24日,匈牙利國共產黨成立(因為在當時,他們代表的絕大多數社會階層是:工廠工人是「無產階級」。匈牙利民族尚未在布達佩斯穩固,匈牙利民族在新成立的政黨中只是少數)
- 1919年3月,由於當局的政治動盪以及布爾什維克運動的日益普及,匈牙利國共產黨和匈牙利社會民主黨合併為匈牙利國社會黨,匈牙利國社會黨獲得治權並建立了蘇俄革命後第二個社會主義政權匈牙利蘇維埃共和國,匈牙利國社會黨著手企業國有化、農業集體化、採取步驟與協約國外交關係正常化以奪回匈牙利在戰後談判中失去的土地,6月12日,匈牙利國社會黨更名為匈牙利國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工人黨,但很快被羅馬尼亞推翻,匈牙利國社會黨大量成員逃亡莫斯科,在處決和流放下成員人數減少
- 1920年,當局實施白色恐怖
- 1924年,匈牙利國共產黨秘密重建
- 1925年,匈牙利國共產黨一大召開並成立匈牙利社會主義工人黨並以此黨身份活動
- 1928年,當局鎮壓了匈牙利社會主義工人黨
- 1929年,當局逮捕並處決匈牙利國共產黨成員
- 1930年代後期,史達林的大清洗造成匈牙利移民的沉重損失
- 1942年,當局再次逮捕匈牙利國共產黨成員從而打擊了匈牙利國共產黨實力
- 1943年6月,匈牙利國共產黨宣布解散同時改組為和平黨
- 1944年3月,和平黨組建反法西斯陣線並成立武裝反抗占領者,9月2日,和平黨更名為共產黨,11月,國會選舉共產黨得89席成為國會第一大黨,12月,共產黨更名為匈牙利共產黨
- 1945年,國會選舉和平黨得70席並進入政府,匈牙利共產黨3大確立實行生產資料公有化進行土地和貨幣改革
- 1948年,匈牙利共產黨和社會民主黨合併為匈牙利勞動人民黨
- 1956年10月31日,受波蘭工人抗議影響導致政局動盪蘇聯建議匈牙利勞動人民黨改組為匈牙利社會主義工人黨
- 1962年,匈牙利社會主義工人黨推行古拉什共產主義經濟改革
- 1989年10月7日,匈牙利社會主義工人黨改制,12月17日,匈牙利社會主義工人黨後繼組織匈牙利社會黨一派成立匈牙利社會主義工人黨 (1989年)並反對加入北約
- 1993年,匈牙利社會主義工人黨 (1989年)更名為匈牙利工人黨,匈牙利工人黨傳統派成立匈牙利社會主義工人黨 (1993年)
- 1998年,國會選舉匈牙利社會主義工人黨 (1989年)兩輪得票率為歷年最高
- 2005年11月12日,匈牙利工人黨更名為匈牙利共產主義工人黨 (1989年),沒幾天,匈牙利共產主義工人黨 (1989年)一派脫離成立匈牙利工人黨2006
- 2013年5月11日,匈牙利共產主義工人黨 (1989年)更名為匈牙利工人黨
- 2016年,移民公投上匈牙利工人黨持反對態度
優勢民主,基督教民主主義主導
拉脫維亞
[編輯]- 1904年,拉脫維亞社會民主工黨成立
- 1905年,拉脫維亞社會民主工黨2大採納了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的建議
- 1906年,拉脫維亞社會民主工黨4大後成為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地方分支並更名為拉脫維亞邊區社會民主黨
- 1919年3月,拉脫維亞邊區社會民主黨獲得治權並更名為拉脫維亞共產黨
- 1920年,當局禁止拉脫維亞共產黨活動,拉脫維亞共產黨以左派工會方式繼續活動
- 1928年,拉脫維亞共產黨以左派工會聯合會身份在國會選舉得5席
- 1930年,左派工會聯合會被當局禁止活動
- 1931年,拉脫維亞共產黨以工會工人和農民團體身份在國會選舉得6席
- 1933年,工會工人和農民團體被當局禁止活動並被逮捕
- 1940年,拉脫維亞共產黨成為蘇聯共產黨地方支部
- 1989年1月,拉脫維亞勞動人民國際陣線成立並表示支持拉脫維亞留在蘇聯
- 1991年9月10日,蘇聯共產黨地方支部和拉脫維亞勞動人民國際陣線被當局禁止活動,拉脫維亞共產黨以拉脫維亞共產主義者聯盟成立
- 1994年1月15日,拉脫維亞共產黨後繼組織共產主義的拉脫維亞社會黨成立
- 2002年10月5日,國會選舉拉脫維亞社會黨因加入社民黨領導的和諧中心聯盟得5席
- 2014年,國會選舉拉脫維亞社會黨因加入社民黨領導的和諧中心聯盟得3席
- 2018年,國會選舉拉脫維亞社會黨因加入社民黨領導的和諧中心聯盟得1席
充分民主,不固定,反俄,不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
立陶宛
[編輯]- 1918年10月,立陶宛共產黨成立後被當局禁止活動並轉入秘密活動
- 1919年3月,立陶宛共產黨和白俄羅斯共產黨 (1918年)合併為立陶宛和白俄羅斯共產黨(布爾什維克)
- 1920年9月,立陶宛和白俄羅斯共產黨(布爾什維克)分裂為立陶宛共產黨和白俄羅斯共產黨 (1918年)
- 1925年,梅梅爾工人黨成立
- 1927年,地方選舉梅梅爾工人黨得2席
- 1930年,地方選舉梅梅爾工人黨得2席
- 1932年,地方選舉梅梅爾工人黨得3席
- 1940年,立陶宛共產黨成為蘇聯共產黨地方支部後第一書記始終是立陶宛族,第二書記則由俄羅斯方面任命
- 1989年12月24日,立陶宛共產黨脫離蘇聯共產黨
- 1990年,立陶宛共產黨轉制,因路線分歧立陶宛共產黨部分成員成立立陶宛共產黨 (基於蘇共綱領)並建立立陶宛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救國委員會之後被當局禁止活動並秘密活動
- 1994年3月26日,立陶宛社會黨成立
- 2006年12月19日,立陶宛社會黨7大後與陣線黨合併為社會主義人民陣線
- 2011年,當局指控社會主義人民陣線領導人否認當年蘇軍向立陶宛人進行射擊,社會主義人民陣線領導人指導當年的證人和彈道分析指出是我們的人民在1991年1月向我們的人民開槍
充分民主,反俄,不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
北馬其頓
[編輯]- 1925年,五月宣言失敗後,馬其頓內部革命組織左翼建立了馬其頓內部革命組織(聯合)並成為巴爾幹共產主義聯合會得夥伴接受來自共產國際得資金援助
- 1933年,共產國際承認了馬其頓民族的獨立性
- 1935年,馬其頓內部革命組織(聯合)與希臘共產黨密切合作
- 1936年,直到解散前馬其頓內部革命組織(聯合)嘗試領導馬其頓民族或是人民陣線
- 1943年,南斯拉夫共產黨地方支部馬其頓共產黨成立
- 1974年,馬其頓共產主義者聯盟可以獨立運作
- 1992年4月,馬其頓共產黨成立
- 2005年10月26日,狄托左翼力量聯盟成立
- 2015年年底,馬其頓共產黨參與組建馬其頓左翼黨
充分民主,左右兩黨主導,是否要寫馬其頓內部革命組織的前半部?
馬爾他
[編輯]- 1920年代,馬爾他就存在小型共產主義組織
- 1933年,因造船廠工人和知識分子擁有馬克思主義書籍遭到煽動性審判使得當地的共產主義發展受挫
- 1969年,馬爾他共產黨秘密成立後,工黨 (馬爾他)左翼民族解放派脫離了工黨
- 1971年,右翼政府下台後,馬爾他共產黨合法化並領導了抗議和集會以紀念工人階級運動和民族解放運動
- 1987年,馬爾他共產黨參加國會選舉但失敗了
充分民主,左右兩黨主導,國家較小
摩爾多瓦
[編輯]- 1920年,作為烏克蘭共產黨的地方支部存在
- 1940年8月2日,摩爾達維亞共產黨因摩爾多瓦升級為主權共和國而自動脫離烏克蘭共產黨成立
- 二戰期間,摩爾達維亞共產黨是當地抵抗德國占領者的主要力量
- 經濟改革失效影響到摩爾達維亞共產黨
- 1991年8月23日,摩爾達維亞共產黨被當局禁止活動,摩爾達維亞共產黨德涅斯特地方支部成立德涅斯特河沿岸共產黨,9月7日,當局取消對共產主義活動的禁令
- 1993年10月22日,摩爾多瓦共和國共產黨人黨成立
- 1994年,摩爾多瓦共和國共產黨人黨註冊成功
- 1996年,總統選舉,摩爾多瓦共和國共產黨人黨第一輪位居第三,第二輪支持盧欽斯基成功並進入政府
- 1998年3月,國會選舉摩爾多瓦共和國共產黨人黨得40席成為國會最大黨
- 2001年2月,國會選舉摩爾多瓦共和國共產黨人黨得101席中的71席獲得治權
- 2003年4月20日,德涅斯特河沿岸的共產黨成立並在2010及2015年各得1席
- 2004年12月17日,摩爾多瓦共和國社會主義者黨和摩爾多瓦社會黨成立共產主義的選舉聯盟 選舉集團祖國
- 2005年,國會選舉摩爾多瓦共和國共產黨人黨得101席中的56席獲得總統總理以及議長職位卻將國有工業私有化
- 2007年3月11日,德涅斯特河沿岸的共產黨領導遊行示威並被逮捕。11月9日,選舉集團祖國解散
- 2011年,德涅斯特河沿岸共產黨加入親總統的人民聯盟
- 2013年8月,德涅斯特河沿岸共產黨併入德涅斯特河沿岸的共產黨
- 2011年,摩爾多瓦共和國共產黨人黨一派脫離併入摩爾多瓦共和國社會黨者黨
- 2012年,摩爾多瓦共產黨成立,該黨指責摩爾多瓦共和國共產黨人黨服務於黨主席之子、企業家奧列格·沃羅寧的利益
- 2018年6月6日,德涅斯特河沿岸的共產黨領導人被捕
充分民主,政局內亂嚴重
黑山
[編輯]- 1943年7月23日,南斯拉夫共產黨地方支部黑山共產黨成立
- 1945年,南斯拉夫共產黨成為執政黨
- 1974年,黑山共產主義者聯盟可以獨立運作
- 1990年2月4日,黑山共產主義者聯盟改制
- 2009年9月25日,南斯拉夫共產主義者聯盟-黑山共產主義者和黑山南斯拉夫共產主義者合併為黑山南斯拉夫共產黨
- 2010年,地方選舉黑山南斯拉夫共產黨得1席
充分民主,社民主義主導
波蘭
[編輯]- 1890年,奧地利社會民主工人黨地方分支脫離成立波蘭加利西亞社會民主黨
- 1892年,波蘭社會黨成立
- 1893年,波蘭社會黨中的波蘭工人工會和第二無產階級聯盟因波蘭民族路線分歧根據國際主義與馬克思主義綱領脫離並成立波蘭王國和立陶宛社會民主黨並在1898年成為了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的地方支部,8月,波蘭王國和立陶宛社會民主黨與波蘭社會黨分歧加深
- 1899年,立陶宛工人工會併入波蘭王國和立陶宛社會民主黨。波蘭加利西亞社會民主黨一派脫離成立烏克蘭社會民主黨
- 1903年,俄國社會民主工黨黨代會上,波蘭王國和立陶宛社會民主黨地方支部非常關注黨內自治權和民族自決權
- 1904年下半年,由於經濟不景氣,波蘭發生工人罷工,波蘭加利西亞社會民主黨與波蘭社會黨加強了合作
- 1905年1月28日,因反對日俄戰爭在波蘭社會主義黨與波蘭王國與立陶宛社會民主黨領導下,波蘭發生大罷工,2月,學生加入示威活動
- 1906年,波蘭社會黨一派因路線分歧發生分裂為波蘭社會黨-左派其主要目標是通過無產階級革命建立社會主義國家波蘭並可能成為某些國際共產主義國家的成員,但隨著俄國大起義的失敗、波蘭王國起義的失敗波蘭社會黨-左派影響力下降
- 1914年8月2日,波蘭王國和立陶宛社會民主黨華沙委員會召集所有革命派別開會並強烈譴責帝國主義導致的一戰以及支持工人掌權11月,1897年在俄國成立的崩得在波蘭的地方分支(General Jewish Labour Bund in Poland)與總部的聯繫變得越來越困難,崩得任命了一個委員會以主持波蘭地方分支的活動。6月,波蘭加利西亞社會民主黨一派脫離成立波蘭加利西亞社會民主黨並成為當地最大猶太工人組織
- 1917年2月,蘇俄革命後,蘇俄政府認可波蘭擁有自決權12月,崩得在波蘭的地方分支脫離並獨立
- 1918年12月16日,為了統一工人的革命運動,波蘭王國和立陶宛社會民主黨和波蘭社會黨左派脫離成立波蘭共產主義工人黨並組織了工人委員會以支持工人階級的支持
- 1919年,因波蘭共產主義工人黨反對波蘇戰爭被當局禁止活動並秘密活動
- 1920年,波蘭社會黨左派併入波蘭共產主義工人黨,使得波蘭共產主義工人黨在國會擁有席位,4月,加利西亞猶太社民黨併入崩得在波蘭的地方分支並召開1大
- 1922年1月,因路線分歧崩得在波蘭的地方分支一派脫離成立波蘭猶太共產主義工人崩得(Jewish Communist Labour Bund in Poland)並取得工會的領導權,9月,與波蘭共產黨會談合併,11月,國會選舉波蘭共產主義工人黨得2席
- 1923年,波蘭猶太共產主義工人崩得併入波蘭共產主義工人黨,8月,波蘭共產主義工人黨2大決定將黨綱馬列化
- 1924年,在共產國際會議上波蘭共產主義工人黨支持托洛茨基和布蘭德勒
- 1925年,波蘭共產主義工人黨3大後更名為波蘭共產黨其政治綱領是推翻地主資產階級的反動統治,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波蘭,並採取與蘇共在法國德國保加利亞相反的政策,繼續延續與波蘭社會黨合作的統一戰線
- 1926年5月,因波蘭共產黨支持約瑟夫·畢蘇斯基以經濟大蕭條為由發動政變並支援其行動而發生路線分歧
- 1928年,國會選舉波蘭共產黨得5席
- 1929年,波蘭共產黨少數派在共產國際支持下取得領導權
- 1930年,波蘭發生經濟大蕭條,波蘭共產黨發生新得路線分歧
- 1935年,波蘭共產黨克服宗派主義傾向並建立反法西斯統一戰線工人和農民陣線
- 1936年,波蘭共產黨參加了支援西班牙共和國政府的行動
- 1938年7月,在共產國際關於民族主義派控制了波蘭共產黨的建議下波蘭共產黨宣布解散
- 1942年1月5日,波蘭工人黨成立其綱領號召一切波蘭愛國力量團結在反法西斯人民戰線周圍,同德國占領者進行武裝鬥爭,把民族解放鬥爭同勞動群眾的社會解放結合起來並建立人民近衛軍
- 1943年2月,波蘭工人黨與流亡政府進行嘗試性合作,11月,波蘭工人黨與波蘭社會黨左派、農民黨、民主黨和其它激進組織的代表秘密成立全國民族代表會議,結成了反法西斯的民族陣線,12月,波蘭流亡政府遭到盟國的拋棄
- 1944年6月,波蘭愛國聯盟承認全國民族代表會議,7月,波蘭工人黨組建了作為臨時政府的波蘭民族解放委員會,7月30日,波蘭流亡政府成員前往蘇聯訪問以討論聯合政府問題但拒絕了臨時政府提出授予總理及4個部長職位給流亡政府條件,流亡政府返回倫敦後提出了自己的聯合政府方案但被波蘭工人黨拒絕,同時波蘭人民軍在華沙以南的維斯杜拉左岸建立橋頭堡並與占領軍發生激烈交火,8月,波蘭流亡政府發動起義趕在占領軍撤離後蘇聯武裝力量到來前光復華沙但行動因為時間沒有算準起義失敗並投降,華沙遭到大規模破壞,9月,波蘭人民軍以及蘇聯游擊隊撤往蘇聯邊境,臨時政府出台土地改革使得大量農民受益,12月31日,波蘭臨時政府最終建立
- 1945年1月12日,波蘭人民軍恢復攻勢和蘇聯紅軍一起攻入和解放華沙,5月3日,波蘭人民軍配合蘇聯紅軍參加了柏林戰役,6月,在其他盟國要求進行普選的條件下,波蘭臨時政府被盟國以及流亡政府前總理廣泛承認,波蘭工人黨召開1大,強調波蘭的目標是逐步地、循序漸進地建設社會主義,並制訂了國家恢復和發展的三年計劃,7月5日,美英不在承認波蘭流亡政府,11月,波蘭工人黨籍領土部部長哥穆爾卡與蘇聯就德國地區工業設施在會議上進行了爭奪,並在之後兩年建設住房改善群眾的生活條件
- 1946年6月,在盟國的要求下波蘭政府進行公投使得波蘭工人黨的政治立場得到強化,4月,民族團結政府設立民兵組織
- 1947年,國會選舉由波蘭工人黨領導的民族團結陣線利用所屬的巨量成員和所屬的工人群眾政治組織力量得394席,民族團結政府在1945年大赦之後再次大赦了其他民間武裝
- 1948年8月,波蘭工人黨波蘭社會主義路線派領導人哥穆爾卡失去對黨的控制,12月15日,波蘭工人黨與波蘭社會黨得左派合併為波蘭統一工人黨表示主要目標是尋求改善無產階級的生活水平,向所有人提供教育和醫療保健,建立集中的計劃經濟建設重工業,使所有機構國有化,並通過維持一支強大的武裝部隊來提供內部或外部安全,同時容忍私有財產和自由市場的功能
- 1956年,蘇共20大後發生路線分歧,6月,由於工作環境和稅賦問題發生波茲南工人遊行事件,波蘭統一工人黨因行政不專業而採用武力方式解決導致匈牙利同年也發生相同事件,這個事件後支持社會主義自由化派別取得波蘭統一工人黨得領導權
- 1970年,因商品價格上漲導致遊行再次發生波蘭統一工人黨因行政不專業而採用武力方式解決,12月,在造船廠工人遊行後政局趨於緩和
- 1976年6月,因商品價格再次上漲導致遊行再次發生波蘭統一工人黨因行政不專業而採用武力方式解決
- 1970年代末,因石油危機爆發經濟動盪波蘭統一工人黨承諾進行經濟改革,並制定以實現工業現代化和增加消費品可行性的計劃,這主要是通過外國貸款實現,波蘭統一工人黨領導人愛德華·吉列克與西方政客的關係良好,尤其是法國的瓦萊里·吉斯卡·德斯塔因和聯邦德國的赫爾穆特·施密特,是他爭取到西方的貸款
- 1980年,因高昂的外債、糧食短缺和過時的工業基礎迫使波蘭統一工人黨進行了新一輪的經濟改革,9月,波蘭統一工人黨主張與天主教和工會反對派合作
- 1981年,波蘭統一工人黨通過政策抑制工會反對派
- 1988年12月,在蘇聯總統戈巴契夫的建議下波蘭統一工人黨同政黨團結工聯的領導人進行會談
- 1989年,國會選舉波蘭統一工人黨占下議院65%的席位,波蘭統一工人黨總統候選人當選,波蘭統一工人黨總統未能說服由美國中央情報局直接資金和政治技術資助的波蘭政黨團結工聯
- 1990年7月7日,部分波蘭統一工人黨前成員成立波蘭共產主義者聯盟「無產階級」
- 1991年,波蘭共產主義者聯盟「無產階級」加入政黨聯盟民主左派聯盟
- 1997年,波蘭共產主義者聯盟「無產階級」又退出了民主左派聯盟
- 2000年5月22日,波蘭共產主義者聯盟「無產階級」被當局利用反共法取締並秘密進行活動
- 2002年7月,波蘭共產主義者聯盟「無產階級」成員成立波蘭共產黨 (2002年)
- 2010年,波蘭共產黨 (2002年)支持民主左派聯盟總統候選人
- 2011年,國會選舉波蘭共產黨 (2002年)個別成員以民主左派聯盟身份進入國會
- 2015年,波蘭共產黨 (2002年)呼籲抵制國會選舉並加入波蘭左翼
- 2018年,希臘共產黨、比利時共產黨和英國共產黨在波蘭大使館組織了遊行示威以支持被訟訴騷擾的波蘭共產黨 (2002年)
充分民主,保守主義主導,福利不高因反俄氛圍社會普遍喜歡保守主義,不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 共產黨及其前身和工人黨沒弄
羅馬尼亞
[編輯]- 1834年,羅馬尼亞貴族依據法國作家傅立葉的設想在布加勒斯特北部建立空想社會主義基地但兩年後失敗了
- 1870年代,社會主義思想在羅馬尼亞再度流行
- 1893年,各激進團體聯合為羅馬尼亞社會民主工人黨並多次參加第二國際大會
- 1899年4月,羅馬尼亞社會民主工人黨發生分裂實力下降,其中改革一派加入國家自由黨,激進派成立羅馬尼亞社會主義聯盟
- 1905年,羅馬尼亞社會主義聯盟實力恢復並與布加勒斯特工會運動保持密切合作並成為工會運動的政治分支
- 1910年2月,羅馬尼亞社會主義聯盟改組為羅馬尼亞社會民主黨並宣布反戰從而被當局禁止活動而轉入秘密活動
- 1916年,因懷疑羅馬尼亞社會民主黨支持德國再度被當局鎮壓而在占領區羅馬尼亞社會民主黨在德國盟友的幫助下發展較好
- 1917年2月,蘇俄革命後隨著當局處決和迫害加深,羅馬尼亞社會民主黨成員轉移到羅馬尼亞難民中心敖德薩活動並譴責當局和占領者的屈辱性和平
- 1918年11月,一戰結束後,面對占領者簽字投降和激進的工人運動羅馬尼亞社會民主黨合法化。特蘭西瓦尼亞社會黨因奧匈帝國分裂而在羅馬尼亞活動。12月11日,羅馬尼亞社會民主黨改組為羅馬尼亞社會黨,12月26日,當局鎮壓遊行逮捕羅馬尼亞社會黨成員但最後同意了羅馬尼亞社會黨的要求
- 1919年5月,羅馬尼亞社會黨與前奧匈帝國的特蘭西瓦尼亞、巴納特和布科維納的社會民主組織合併,國會選舉羅馬尼亞社會黨得7席
- 1920年,羅馬尼亞社會黨宣布致力於無產階級專政後領導了大罷工,原奧匈帝國地方支部則支持激進派,國會選舉羅馬尼亞社會黨得21席,10月,羅馬尼亞社會黨對蘇俄進行訪問
- 1921年1月30日,羅馬尼亞社會黨代會上多數人支持激進路線,5月8日,羅馬尼亞社會黨多數親布爾什維克派將羅馬尼亞社會黨改組為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黨,少數派離開,當晚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黨成員遭到當局逮捕,12日,當局非法逮捕了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黨成員並轉入秘密活動,同時受到工業少工人少農民多沒有影響到知識分子以及少數民族黨員較多都影響到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黨的實力,導致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黨無法派國內成員參加共產國際的會議
- 1922年,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黨更名為羅馬尼亞共產黨
- 1924年,當局取締羅馬尼亞共產黨使得實力更弱
- 1928年,共產國際與羅馬尼亞共產黨失去了聯絡
- 1929年,羅馬尼亞大蕭條後,羅馬尼亞共產黨領導了幾次工人罷工並取得成功。當地得共產黨成員和國際主義社民黨成員成立羅馬尼亞烏克蘭工人黨並表示爭取工人和少數民族權利並與烏克蘭合併並與工人農民陣線合作但在30年代遭到當局禁止活動
- 1920年代,雖然羅馬尼亞共產黨成員被逮捕或是在蘇俄,依舊通過農民工人集團等各種身份參與政治活動
- 1931年,羅馬尼亞共產黨莫斯科派領導羅馬尼亞共產黨並健全了組織
- 1934年,羅馬尼亞共產黨沒有接受史達林的建議,並與耕種者陣線、匈牙利人民聯盟和社會主義農民黨組成選舉聯盟,同時創建與知識分子的統一戰線但在之後遭到取締。羅馬尼亞烏克蘭工人黨解散
- 1936年,隨著羅馬尼亞共產黨成員被判刑進入快速衰退期
- 1939年,羅馬尼亞共產黨再次中斷與共產國際的聯繫,共產國際建議羅馬尼亞共產黨加入獨裁當局設立的合法組織民族復興陣線但羅馬尼亞共產黨沒有答應
- 1940年,隨著獨裁當局上台,羅馬尼亞共產黨與社會民主黨、全國農民黨和全國自由黨合作,羅馬尼亞共產黨試圖建立武裝組織但被很快逮捕和處決
- 1944年以前,羅馬尼亞共產黨監獄派和監獄外的派系發生路線分歧並抗議割讓領土給匈牙利
- 1944年3月,撤退的德國占領軍處決了羅馬尼亞共產黨成員,6月,羅馬尼亞共產黨提議建立國家民主集團以安排羅馬尼亞退出占領者的合作但遭到國家農民黨因以美英合作的談判拖延,8月23日,[羅馬尼亞共產黨]]聯合羅馬尼亞國王推翻獨裁當局並進入政府,10月8日,國家民主集團在羅馬尼亞共產黨倡議下解散並和社會民主、普洛夫人陣線、米哈伊社會主義農民黨、匈牙利人民聯盟和康斯坦丁內斯庫的愛國者聯盟組建人民民主陣線以參加選舉
- 1945年3月6日,在蘇聯以支持羅馬尼亞取得特蘭西瓦尼亞主權的條件下,羅馬尼亞共產黨獲得治權並開始土地改革和戰爭罪審判
- 1946年8月,為了應對羅馬尼亞貨幣的貶值,羅馬尼亞共產黨實施了貨幣改革作為穩定措施
- 1947年12月,譴責馬歇爾計劃,羅馬尼亞國會廢除君主制並宣布羅馬尼亞成為社會主義國家
- 1948年,羅馬尼亞共產黨和羅馬尼亞社會民主黨合併為羅馬尼亞工人黨,6月11日,開始實行國有化和計劃經濟
- 1945年,羅馬尼亞共產黨監獄派、莫斯科派聯合扳倒黨內的書記派
- 1950年,羅馬尼亞共產黨格奧爾基·喬治烏-德治派取得領導權,並報告說無產階級在黨內占64%在政府占40%職位
- 1953年,羅馬尼亞工人黨提出通向共產主義的國家道路的理論,1933年成立的耕種者陣線併入羅馬尼亞工人黨
- 1956年,史達林死後羅馬尼亞工人黨走上較為獨立的發展道路,完成一整套工業體系並和南斯拉夫關係緩和
- 1960年代,自由化事件後,羅馬尼亞工人黨總書記尼古拉·齊奧塞斯庫加強了正統化馬克思主義,並遠離了蘇聯
- 1964年年底,羅馬尼亞工人黨成功使蘇聯召回克格勃代表,使羅馬尼亞工人黨受到知識分子的歡迎
- 1965年,羅馬尼亞共產黨工人黨更名為羅馬尼亞共產黨並恢復在史達林死後大清洗中受損成員的名聲,整個羅馬尼亞人口的生活水平有了明顯提高,並執行農村城市化
- 1966年,羅馬尼亞政府宣布墮胎違法、同意德意志人移民聯邦德國
- 1968年8月,羅馬尼亞共產黨反對蘇聯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並尋求南斯拉夫的支持
- 1969年,尼古拉·齊奧塞斯庫成功取得對羅馬尼亞共產黨控制權
- 1970年代,羅馬尼亞成為西方世界支持的國家並在西方國家的首都受到熱烈歡迎
- 1977年8月,羅馬尼亞發生礦工工人罷工
- 1983年,礦工罷工抗議減薪
- 1987年,布拉索夫的工業工人發起罷工並引起了該市公民的共鳴
- 1988年,羅馬尼亞共產黨工人比例達到55%農民比例減少到15%,導致黨內形成形式效忠和政治客戶主義,同時意識形態上發生變化,該黨不再被視為工人階級的先鋒隊,而是主要的社會因素和國家利益的體現都採用了新史達林主義原則,羅馬尼亞共產黨達成與工會的權力分享協議後反而呼籲華約入侵波蘭
- 1989年,成為東方集團中第二大共產黨,12月,由羅馬尼亞共產黨組成的救國陣線逮捕並擊斃尼古拉·齊奧塞斯庫,22日,羅馬尼亞共產黨改制
- 1990年11月16日,工人社會主義黨成立
- 1992年,國會選舉工人社會主義黨參議院得5席眾議院得13席並加入眾議院紅色四邊形聯盟進入政府
- 2003年7月,工人社會主義黨併入社會民主黨,不願意併入社會民主黨得成員成立社會主義聯盟黨
- 2009年,聯合左派黨併入社會主義聯盟黨並更名為社會主義另類黨
- 2010年3月19日,建立羅馬尼亞共產黨重建委員會並宣布成立羅馬尼亞共產黨,7月,社會主義另類黨決定更名為共產黨遭到法院拒絕
- 2013年,地方選舉社會主義另類黨得13席
- 2014年,社會主義另類黨更名為羅馬尼亞社會黨
- 2015年,羅馬尼亞共產黨重建委員會更名為羅馬尼亞社群黨並註冊
充分民主,左右兩黨主導
俄羅斯
[編輯]- 1883年9月25日,首個馬克思主義團體勞動解放社成立並出版馬克思主義著作
- 1895年11月,由聖彼得堡多個馬克思主義工人小組聯合成立工人階級解放鬥爭協會並確立爭取改善工人的勞動條件、縮短工作日和提高工資等,12月20日,因出版報紙不少成員被捕
- 1896年5月,工人階級解放鬥爭協會餘下成員組織持續三周的紡織工人罷工有20多家工廠停工
- 1897年,工人階級解放鬥爭協會創建聖彼得堡工人報並由瑞典挪威芬蘭的社會民主黨人將印刷品從斯德哥爾摩運到俄羅斯,10月7日,立陶宛、波蘭和俄羅斯猶太工人總聯盟成立
- 1898年,勞動解放社、工人階級解放鬥爭協會和立陶宛、波蘭和俄羅斯猶太工人總聯盟創建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後列寧形成布爾什維克派
- 1900年,工人階級解放鬥爭協會的成員加爾德被捕,出版受阻,聖彼得堡工人組織成立,9月,工人階級解放鬥爭協會與聖彼得堡工人組織合併
- 1901年,工人階級解放鬥爭協會的出版物恢復
- 1903年,俄國社會民主工黨二大後馬爾托夫形成孟什維克派,6月,立陶宛、波蘭和俄羅斯猶太工人總聯盟遭到當局鎮壓
- 1904年12月,聖彼得堡發生罷工
- 1905年1月22日,東正教大主教帶領群眾進行遊行表達勞工階層與社會底層人民的困苦,與遭受到的欺壓,請求沙皇進行社會改革但遭到鎮壓,後社會主義者抵制當局的調查委員會
- 1906年3月,第一屆國會選舉,566人中136名農民勞動團體成員、18名社會民主工黨成員(含2名猶太人)。其他左翼社會主義人士、社會革命黨與布爾什維克抵制國會選舉
- 1907年2月,第二屆國會選舉,立陶宛、波蘭和俄羅斯猶太工人總聯盟得3席,7月,第三屆國會選舉,立陶宛、波蘭和俄羅斯猶太工人總聯盟得3席
- 1912年1月,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六大發生路線分歧
- 1917年2月,由於一戰和國內社會經濟問題聖彼得堡發生罷工,3月8日,自由主義者的立憲民主黨和社會主義者的社會革命黨和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發動俄國二月革命,3月15日,沙皇退位,俄羅斯共和國成立,4月24日,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布爾什維克派成立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布爾什維克),8月25日,當局發生軍事政變占領聖彼得堡但失敗,11月,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布爾什維克派領導的彼得格勒蘇維埃取得十月革命勝利成立蘇維埃俄國,之後蘇維埃俄國內戰爆發
- 1918年1月,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布爾什維克)成員托洛茨基將工人赤衛隊改組為工農紅軍,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布爾什維克)更名為俄國共產黨(布爾什維克)
- 1920年,列寧引入混合經濟模式並作為新經濟政策,猶太共產黨(錫安勞動者)(Jewish Communist Party (Poalei Zion))參與巴庫的東方人民代表大會,並進入共產國際
- 1921年3月,猶太共產黨(錫安勞動者)併入俄國共產黨(布爾什維克),共產主義立陶宛、波蘭和俄羅斯猶太工人總聯盟(Communist Bund (Russia))依照會議決定解散,部分成員加入俄國共產黨(布爾什維克)
- 1922年10月25日,俄國內戰結束,12月30日,蘇維埃俄國內各加盟國獨立並組建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
- 1924年,列寧逝世,全聯盟共產黨(布爾什維克)發生內鬥,史達林掌權
- 1925年,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境內各加盟國共產黨(布爾什維克)組建全聯盟共產黨(布爾什維克)
- 1990年6月19日,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俄羅斯分支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共產黨正式確立
- 1991年8月25日,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共產黨遭俄羅斯加盟國當局取締,蘇聯共產黨解散,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解散,俄羅斯聯邦建立,11月,俄羅斯共產主義工人黨成立
- 1992年,蘇聯共產黨 (1992年)成立,並確立恢復蘇聯的目標
- 1993年2月14日,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共產黨非常二大成立俄羅斯聯邦共產黨,9月21日,發生憲政危機當局鎮壓國會,10月,俄羅斯共產主義工人黨參與維護國會的運動
- 1995年,國會選舉俄羅斯聯邦共產黨成為第一大黨
- 1999年1月,爭取工人民主和國際社會主義委員會改組為革命工人黨
- 2001年10月,俄羅斯共產主義工人黨與俄羅斯共產黨人合併為蘇聯共產黨俄羅斯共產主義工人黨並
- 2014年9月14日,俄羅斯聯邦共產黨在州選舉中獲得
優勢民主,保守主義主導
塞爾維亞
[編輯]- 1903年8月2日,塞爾維亞社會民主黨成立並立即發生路線分歧
- 1904年12月,塞爾維亞社會民主黨機會主義者被開除
- 1909年,塞爾維亞社會民主黨與無政府主義者鬥爭
- 1910年1月7日,塞爾維亞社會民主黨參加巴爾幹社會主義會議
- 1915年10月,一戰爆發,塞爾維亞社會民主黨實力減弱
- 波赫社會民主黨倡議南斯拉夫地區社民主義政黨合併,但遭到斯洛維尼亞和克羅埃西亞的社民黨的拒絕,此後克羅埃西亞的社民黨左派成立左派行動委員會並選擇併入塞爾維亞和波赫的社會民主黨
- 1919年4月20日,南斯拉夫地區的幾個社會民主黨、青年民族主義組織和獨立左派人士在貝爾格勒召開統一代表大會成立南斯拉夫社會主義工人黨(共產黨人)並成為王國主要的反對黨
- 1920年,國會選舉南斯拉夫社會主義工人黨(共產黨人)得58席,6月,南斯拉夫社會主義工人黨(共產黨人)2大,贊成議會路線的黨內中間派在國會選舉遭到鎮壓後左派取得領導權並更名為南斯拉夫共產黨,8月4日,當局因南斯拉夫社會主義工人黨(共產黨人)刺殺攝政王而取消南斯拉夫社會主義工人黨(共產黨人)的國會席位並派秘密警察滲透到南斯拉夫社會主義工人黨(共產黨人)組織,12月,南斯拉夫社會主義工人黨(共產黨人)領導礦工罷工,因經濟困難社會環境、地方選舉的重大勝利以及民主黨和人民激進黨的反共行為遭到當局鎮壓,而罷工行為成為最好的鎮壓藉口
- 1921年,南斯拉夫共產黨被當局禁止活動並轉入秘密活動
- 1924年1月,南斯拉夫共產黨3大讚成聯邦制的左派再次取得領導權,共產國際建議南斯拉夫共產黨將社會解放與民族解放聯繫起來並利用民族主義運動來實現革命目標
- 1928年2月,南斯拉夫共產黨領導克羅埃西亞的遊行示威,10月,在共產國際6大後,南斯拉夫共產黨4大解決了黨內的派別問題
- 1929年,南斯拉夫共產黨散發傳單並和警察發生衝突導致重要領導的死亡,而被捕的成員卻將所在監獄改造成黨校
- 1932年,南斯拉夫共產黨在監獄內的成員支持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黑山和馬其頓
- 1933年,南斯拉夫共產黨放棄極左路線,轉而向其他政治組織組建人民陣線
- 1937年,狄托被任命為南斯拉夫共產黨臨時總書記並堅持反戰運動從而吸引了大量的反戰革命成員
- 1938年,因克羅埃西亞共產黨與狄托就國會選舉中支持勞動人民黨或克羅埃西亞農民黨發生了衝突
- 1940年10月,南斯拉夫共產黨5大民族問題成為核心問題,狄托當選總書記並表示進行武裝鬥爭成員人數快速增加
- 1941年4月,占領軍入侵南斯拉夫後南斯拉夫共產黨請求當局第4軍支援武器以協防薩格勒布但遭到軍方的拒絕,隨著戰役即將終結南斯拉夫共產黨指示成員藏匿武器以備將來的武裝抵抗運動,7月4日,南斯拉夫共產黨決定發動全面的武裝鬥爭並與切特尼克反抗占領軍,12月21日,南斯拉夫共產黨建立第一無產階級旅後擴大為南斯拉夫人民解放軍和游擊隊,年底南斯拉夫共產黨領導層認為二戰進入尾聲
- 1942年11月,南斯拉夫共產黨創建南斯拉夫反法西斯人民解放委員會
- 1943年,英國支持南斯拉夫人民解放軍和游擊隊並派代表團到該游擊隊,11月29日,南斯拉夫共產黨領導的南斯拉夫反法西斯人民解放委員會二次會議決定戰後的南斯拉夫將由5個民族組成「民主聯邦南斯拉夫」,還成立執行機構南斯拉夫民族解放委員會
- 1944年,南斯拉夫共產黨與國王簽署協議認可南斯拉夫人民解放軍和游擊隊為王國流亡政府的軍隊
- 1945年,在蘇聯紅軍的幫助下解放南斯拉夫,戰爭結束後,於11月召開的制憲會議宣布廢除君主制,成立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
- 1948年,由於狄托與史達林的路線分歧,南斯拉夫與蘇聯決裂,走上獨立自主的社會主義道路。
- 1952年11月,南斯拉夫共產黨6大決定更名為南斯拉夫共產主義者聯盟並設立地方的共產主義者聯盟採用工人自治和獨立的共產主義發展系統
- 1948年-1953年,蘇南衝突期間,南斯拉夫共產主義者聯盟清除親蘇成員
- 1966年,南斯拉夫共產主義者聯盟將主張建立類似蘇聯的中央集權體制的三號人物亞歷山大·蘭科維奇開除出黨
- 1969年,南斯拉夫共產主義者聯盟9大轉向聯盟方向
- 1964年到1971年,南斯拉夫共產主義者聯盟地方支部的獨立性空前加強
- 1980年,狄托逝世,南斯拉夫共產主義者聯盟內部出現路線分歧
- 1990年1月20日,南斯拉夫共產主義者聯盟14大,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地方支部退出會場,11月19日,在米蘭·潘切夫斯基的支持下,南斯拉夫人民軍將領和前黨政領導人在南斯拉夫共產主義者聯盟南斯拉夫人民軍共產主義者聯盟地方支部的基礎上組建共產主義者聯盟-維護南斯拉夫運動
- 1991年1月22日,南斯拉夫共產主義者聯盟解體
- 1992年3月,勞動黨 (塞爾維亞)成立
- 1994年7月23日,由1990年11月19日,南斯拉夫共產主義者聯盟支部為主的十幾個共產主義政黨合併為共產主義得南斯拉夫左翼
- 1997年,國會選舉加入左翼聯盟的南斯拉夫左翼得20席
- 2010年4月12日,南斯拉夫左翼解散
南斯拉夫游擊隊沒有詳細寫入,希臘內戰 充分民主,民族主義主導
斯洛伐克
[編輯]- 1939年5月,因斯洛伐克國成立導致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地方支部脫離成立斯洛伐克共產黨 (1939年)
- 1948年9月29日,斯洛伐克共產黨 (1939年)併入[[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但作為獨立支部運作
- 1990年,斯洛伐克共產黨 (1939年)一派成立斯洛伐克共產黨共產主義重建平台,斯洛伐克共產黨 (1939年)改制
- 1991年,斯洛伐克共產黨 (1939年)前成員成立斯洛伐克共產黨-91,3月斯洛伐克共產黨 (1939年)共產主義重建平台派成立斯洛伐克共產主義者聯盟並主張兩國平等的聯邦關係。6月29日,斯洛伐克共產黨-911大召開
- 1992年,斯洛伐克共產黨-91和斯洛伐克共產主義者聯盟合作參選國會選舉但沒有取得席位卻促進了兩國的統一,8月29日,斯洛伐克共產黨-91和斯洛伐克共產主義者聯盟合併為斯洛伐克共產黨
- 2002年,國會選舉斯洛伐克共產黨得11席
- 2009年,斯洛伐克共產黨和抵抗-勞動黨組成社會主義陣線參選歐洲議會但沒取得議席
充分民主,社民主義主導
斯洛維尼亞
[編輯]- 1898年,南斯拉夫社會民主黨成立
- 1909年,南斯拉夫社會民主黨呼籲南斯拉夫地區形成文化與政治統一併結束資本主義的壓迫同時幫助工人獲得政治上的平等
- 1920年,南斯拉夫社會民主黨一派脫離成立斯洛維尼亞工人社會黨同時在4月13日併入南斯拉夫社會主義工人黨(共產黨人)
- 1937年4月,南斯拉夫共產黨地方支部斯洛維尼亞共產黨成立並且是是和克羅埃西亞一起的首個地方自治支部
- 1952年,南斯拉夫共產黨更名為南斯拉夫共產主義者聯盟
- 1974年,南斯拉夫共產主義者聯盟地方支部的權力擴大,形同獨立政黨運作
- 1990年2月4日,南斯拉夫共產主義者聯盟地方支部改組為斯洛維尼亞共產主義者聯盟-民主復興黨不久改制
- 2016年5月25日,斯洛維尼亞社會黨成立並反對教育和醫保體系的私有化
完成
烏克蘭
[編輯]- 1897年,在工人階級解放鬥爭協會的支持下俄羅斯社民工黨在烏克蘭建立分支
- 1898年,俄羅斯社民工黨烏克蘭分支也建立了布派
- 1899年,波蘭加利西亞社會民主黨和烏克蘭激進黨一些成員成立波蘭社會民主黨
- 1902年,波蘭社會民主黨領導了農民罷工
- 1903年,波蘭社會民主黨的1大召開
- 1904年,俄羅斯社民工黨南方局成立以團結敖德薩,葉卡捷琳諾斯拉夫,尼古拉耶夫等地的布爾什維克派成員
- 1905年,蘇俄革命開始,在俄羅斯社民工黨3大指導工人與專制進行鬥爭,12月,布爾什維克實力發展迅速領導多次罷工和起義但同時遭到當局的打擊
- 1906年,猶太社會民主工黨(錫安勞動者)(Jewish Social Democratic Labour Party (Poalei Zion))成立
- 1907年6月,波蘭社會民主黨脫離波蘭加利西亞社會民主黨而獨立
- 1912年,俄羅斯社民工黨6大指導下擴大和加強與群眾的聯繫互動工作
- 1914年,烏克蘭的布爾什維克變帝國主義間戰爭為社會沙文主義與革命投降主義戰爭。波蘭社會民主黨採取親奧地利和親蘇維埃立場並建立農民和工人聯盟
- 1917-20年,猶太社會民主工黨(錫安勞動者)進入烏克蘭政府
- 1917年,俄國布爾什維克成員宣布自己為俄國社民工黨(布)-烏克蘭社民並在俄國大城市的支援下在烏克蘭作戰,5月1日,俄國布爾什維克成員決定因人數較少不參加烏克蘭士兵代表蘇維埃改而舉行遊行示威,11月8日,俄國布爾什維克成員領導基輔工人起義但失敗了
- 1918年1月,立陶宛、波蘭和俄羅斯猶太工人總聯盟一派成立共產主義立陶宛、波蘭和俄羅斯猶太工人總聯盟和共產主義立陶宛、波蘭和俄羅斯猶太工人總聯盟(Communist Bund (Russia))並與俄國社民工黨(布)-烏克蘭社民合作,同時烏克蘭社民工黨左派也併入俄國社民工黨(布)-烏克蘭社民,3月3日,俄國與德國簽訂合約烏克蘭地區的布爾什維克成員離開烏克蘭,7月17日,烏克蘭共產黨(布爾什維克)成立,8月10日,猶太社會民主工黨(錫安勞動者)共產主義一派成立猶太社會民主工黨(錫安勞動者)並通過了與立陶宛、波蘭和俄羅斯猶太工人總聯盟合併成為共產國際民族支部但反對成為俄共下的支部的決定。5月,烏克蘭社會革命黨一派脫離並成立共產主義的戰鬥者
- 1919年5月,共產主義立陶宛、波蘭和俄羅斯猶太工人總聯盟和聯合猶太共產黨合併為烏克蘭共產主義聯盟Komfarband並以個人身份加入烏克蘭共產黨(布爾什維克)。8月,戰鬥者更名為烏克蘭共產黨(戰鬥者)並向共產國際申請加入
- 1920年1月,烏克蘭社會民主工黨一派脫離成立烏克蘭共產黨(1920)。3月,烏克蘭共產黨(戰鬥者)4大決定併入烏克蘭共產黨(1920)。8月,烏克蘭共產黨(1920)申請加入共產國際
- 1922年,猶太社會民主工黨(錫安勞動者)改名為猶太共產主義工黨(錫安勞動者)。國會選舉波蘭社會民主黨獲得席位並同時成為西烏克蘭共產黨成員
- 1924年1月30日,當局禁止波蘭社會民主黨活動,波蘭社會民主黨一派併入西烏克蘭共產黨進行活動
- 1925年,在共產國際的建議下烏克蘭共產黨(1920)併入烏克蘭共產黨 (1918年)
- 1928年,猶太共產主義工黨(錫安勞動者)解散,因西烏克蘭共產黨在27年的中央委員會會議上民族主義派取得主導權後西烏克蘭共產黨在被共產國際開除後民族主義派解散
- 1938年,因西烏克蘭共產黨被民族主義派主導而被共產國際建議解散
- 1952年10月13日,烏克蘭共產黨(布爾什維克)更名為烏克蘭共產黨 (1918年)
- 1991年8月30日,烏克蘭共產黨 (1918年)被當局取締
- 1993年3月6日,全國各地的共產主義者召開了會議以重建共產黨,5月,國會同意建立共產黨合法化
- 1993年6月19日,烏克蘭共產黨成立並追認此次大會為29大並在之後的國會中發揮重要作用,大量的前烏克蘭共產黨成員的烏克蘭社會黨成員加入烏克蘭共產黨
- 1994年,總統選舉烏克蘭共產黨支持烏克蘭社會黨候選人
- 1998年,國會選舉烏克蘭共產黨得121席
- 1999年,烏克蘭共產黨22大上因共產黨和社會黨關係良好因此烏克蘭社會黨領導人在大會上發表講話,總統選舉烏克蘭共產黨得38.3%
- 2000年,烏克蘭共產黨一派脫離分別成立工農共產黨和烏克蘭共產黨(革新)
- 2001年,烏克蘭當局承認禁止烏克蘭共產黨活動是違憲行為
- 2007年,國會選舉烏克蘭共產黨得27席工農共產黨得1席
- 2014年2月,烏克蘭共產黨反對支持入歐反總統的暴力活動,7月,烏克蘭共產黨重申支持烏克蘭的領土完整並開除黨內分裂主義者
- 2015年9月30日,工農共產黨和烏克蘭共產黨(革新)被當局取締。12月16日,烏克蘭共產黨被當局取締得到歐洲左翼黨團、俄羅斯國會以及英國全國鐵路海事和運輸工人聯盟的聲援
世界大戰只是讓勞動者去白白送死而資本主義危機從來沒有解決,實際就是讓勞動者的命在民族主義破旗下為資本主義危機買單。 充分民主,政局混亂,政黨間內鬥,反俄情緒高漲,不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
亞洲
[編輯]蘇維埃
[編輯]亞美尼亞
[編輯]- 1920年,亞美尼亞共產黨 (1920年)成立
- 1991年,亞美尼亞共產黨 (1920年)改制,亞美尼亞共產黨 (1920年)的部分成員成立亞美尼亞共產黨
- 2003年7月7日,由亞美尼亞共產黨親政府一派於2002年5月25日成立的亞美尼亞重建共產黨、2003年7月7日成立的亞美尼亞工人共產黨、1999年成立的亞美尼亞工人聯盟、2003年成立的亞美尼亞共產主義者聯盟和1997年成立的亞美尼亞馬克思主義黨五黨合併為亞美尼亞聯合共產黨
充分民主,左右兩黨主導,左為自由主義,當局受美國支持而反俄,因亞塞拜然內部自治共和國問題同時遭到土耳其和亞塞拜然的強力反擊
亞塞拜然
[編輯]- 1904年,俄國社會民主黨在巴庫建立穆斯林社會民主黨
- 1911年,穆斯林社會民主黨受到當局打擊
- 二月革命之後,穆斯林社會民主黨重新運作
- 1918-1920年,國會選舉穆斯林社會民主黨取得成果
- 1920年2月20日,由1920年成立的穆斯林社會民主黨、1916年成立的波斯共產黨、伊朗阿拉伯黨和伊朗布爾什維克合併為亞塞拜然共產黨 (1920年)
- 1990年9月30日,國會選舉亞塞拜然共產黨 (1920年)得208席
- 1993年,亞塞拜然共產黨成立,年底,亞塞拜然聯合共產黨成立
- 1996年,亞塞拜然共產黨一派成立親政府的亞塞拜然共產黨 (1996年)
- 2000年11月5日,國會選舉亞塞拜然共產黨得2席
- 2002年5月,布爾什維克組織、勞工聯盟、亞塞拜然共產黨(馬克思列寧主義綱領)加入亞塞拜然聯合共產黨成立左翼力量協調委員會
- 2011年10月31日,亞塞拜然共產黨(馬克思列寧主義綱領)和亞塞拜然共產黨(阿拉斯加哈利洛夫)合併為亞塞拜然共產黨 (2011年),拉脫維亞社會主義黨和前蘇聯地區各共產黨分支出席成立大會
優勢民主,伊斯蘭教民主主義主導,因石油開發福利較好,不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前蘇共當地領導人的兒子長期執政
喬治亞
[編輯]1918年5月,在喬治亞等地建立了孟什維克領導的民主共和國
- 1920年,喬治亞共產黨 (1921年)成立
- 1921年2月25日,喬治亞共產黨 (1921年)成為執政黨
- 1991年8月,八一九事件後,該黨被喬治亞當局禁止活動
- 1992年2月23日,喬治亞共產黨成立
- 1993年,南奧塞提亞共產黨成立並多次在地方議會獲得三分以上席位
- 1994年,史達林協會、喬治亞工人共產黨和喬治亞共產黨聯盟合併為喬治亞統一共產黨
- 1997年,喬治亞共產黨 (1921年)的後繼組織喬治亞重建共產黨成立
- 1999年,喬治亞重建共產黨加入喬治亞共產黨
充分民主,中間派主導,反俄
哈薩克斯坦
[編輯]- 1936年,哈薩克共產黨成立
- 1991年9月8日,哈薩克共產黨改制,10月,哈薩克共產黨一派召開19大成立哈薩克斯坦共產黨確立努力設法在已經掀起反對共產黨運動的條件下繼續生存下去,並用合法手段為各級政治權力而鬥爭
- 1999年,國會選舉哈薩克斯坦共產黨得第二大黨
- 2002年,哈薩克斯坦社會主義抵抗成立
- 2004年4月,哈薩克斯坦共產黨一派成立哈薩克斯坦共產主義人民黨
- 2011年12月,哈薩克斯坦社會主義抵抗領導石油工人罷工
- 2012年1月15日,國會選舉哈薩克斯坦共產主義人民黨得7席,哈薩克斯坦社會主義抵抗參與哈薩克斯坦民主運動
- 2015年9月4日,哈薩克斯坦共產黨被判非法
充分民主,保守主義主導,因政治強人存在背後,不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
吉爾吉斯共和國
[編輯]- 1924年11月19日,突厥斯坦共產黨吉爾吉斯支部成立吉爾吉斯共產黨
- 1991年,當局取締吉爾吉斯共產黨
- 1992年6月22日,吉爾吉斯共產黨成員成立吉爾吉斯斯坦共產黨人黨
- 2001年,國會選舉吉爾吉斯斯坦共產黨人黨得15席
- 2005年,國會選舉吉爾吉斯斯坦共產黨人黨得1席
- 2007年,國會選舉吉爾吉斯斯坦共產黨人黨得8席
充分民主,未知,窮人居多,俄國影響較大,美國也有資金干涉,政局因多次動亂而混亂
塔吉克斯坦
[編輯]- 1918年,布哈拉共產黨成立
- 1920年8月23日,布哈拉共產黨領導的武裝起義獲勝並建立政權
- 1922年2月1日,布哈拉共產黨成為俄羅斯共產黨(布爾什維克)布哈拉支部
- 1924年,俄羅斯共產黨(布爾什維克)布哈拉支部和俄羅斯共產黨(布爾什維克)花剌子模支部合併為烏茲別克共產黨
- 1928年,烏茲別克共產黨塔吉克支部成立塔吉克共產黨
- 1991年9月21日,塔吉克共產黨改制
- 1992年1月19日,塔吉克共產黨改名為塔吉克斯坦共產黨
- 2005年,國會選舉塔吉克共產黨得4席
優勢民主,國家主義主導,窮人多,有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
土庫曼斯坦
[編輯]- 1918年6月,俄羅斯共產黨(布爾什維克)突厥斯坦邊區支部成立突厥斯坦共產黨
- 1924年11月19日,突厥斯坦共產黨解散各地區支部分別成立土庫曼共產黨和吉爾吉斯共產黨
- 1991年,土庫曼共產黨改制
- 1992年,土庫曼共產黨原成員成立土庫曼共產黨重建委員會
- 1998年,土庫曼共產黨重建委員會改組為土庫曼斯坦共產黨但遭到當局取締
限制民主,不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
烏茲別克斯坦
[編輯]- 1918年,布哈拉共產黨成立
- 1920年,花剌子模共產黨成立,8月23日,布哈拉共產黨領導的武裝起義獲勝並建立政權
- 1922年,花剌子模共產黨成為俄羅斯共產黨(布爾什維克)花剌子模支部,2月1日,布哈拉共產黨成為俄羅斯共產黨(布爾什維克)布哈拉支部
- 1924年,俄羅斯共產黨(布爾什維克)布哈拉支部和花剌子模支部合併為烏茲別克共產黨
- 1991年,烏茲別克共產黨改組為烏茲別克斯坦人民民主黨,烏茲別克共產黨原成員重建組織但遭到當局迫害
- 1994年,烏茲別克斯坦共產黨成立
限制民主,不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
東亞
[編輯]港澳台
[編輯]- 1928年4月15日,台灣共產黨成立確立提出台灣獨立、台灣革命主張並逐漸領導1914年12月20日成立的臺灣文化協會和1926年6月28日成立的台灣農民組合
- 1928年9月23日,日共台灣支部在東京由台共成員成立,達成兩個任務:第一,在台灣學術研究會和東京台灣青年會建立黨的指導地位,以便吸收台灣學生為黨員;第二,建立與日共以及台共之間的聯繫關係。支部主要是以台灣留日學生組織作為工作對象,並發展台灣農民組合為外圍組織
- 1929年4月15日,日共台灣支部解體
- 1931年9月,台灣共產黨被當局逮捕並解散
- 1945年9月,中共台灣工委成立並建立基層支部
- 1947年2月28日,中共台灣工委參與二二八事件並在嘉南起義
- 1948年9月,1931年5月成立的中國共產主義同盟多數派成立托派中國革命共產黨並在香港活動
- 1949年8月,中共台灣工委遭台灣當局逮捕
- 1977年10月15日,中國革命共產黨統一派、中國革命共產黨、原中國共產主義同盟少數派成立的中國國際主義工人黨和復醒社合併為革命馬克思主義者同盟
- 2010年7月4日,社會主義行動成立確立反對獨裁體制、支持工人鬥爭、支持外傭居港權、女性平權,反對歧視、與右翼的本土派不和、支持難民鬥爭
香港的民主派因美國的資金使得曝光度很高但因為是高度資本主義同時要保證制度一百年不變,左派很難生存;台灣則由自由主義主導,最近被曝出自由主義的執政黨通過各種公關公司來帶輿論,其他意識形態無法獲得發展
孟加拉
[編輯]- 1948年3月6日,因印巴分治,從印度共產黨分裂出巴基斯坦共產黨,巴基斯坦共產黨在兩邊分設中央
- 1954-71年,巴基斯坦共產黨處於非法狀態
- 1966年12月,巴基斯坦共產黨穆罕默德·托哈一派成立東巴基斯坦共產黨 (馬列),組織遊擊隊進行民族獨立武裝鬥爭
- 1970年8月,東巴基斯坦共產黨 (馬列)一大確定以印度納薩爾巴里起義為榜樣,開展農民武裝鬥爭
- 1971年3月26日,巴基斯坦共產黨支持人民聯盟流亡政府,爭取國家獨立的鬥爭。提出動員人民的一切創造力,恢復國家經濟,改善人民生活,徹底實現愛國力量的聯合。12月,因印度戰爭,從巴基斯坦共產黨分裂出孟加拉國共產黨。東巴基斯坦共產黨 (馬列)分裂為杜哈派和哈克派
- 1973年1月,杜哈派召開「二大」,繼續開展武裝鬥爭,東巴共(馬列)改稱孟共(馬列)。10月,孟加拉國共產黨同人民聯盟、民族人民黨(穆)結成人民統一陣線
- 1975年1月,孟加拉國實行一黨制
- 1978年,孟共(馬列)哈克派改名為孟加拉國革命共產黨(馬列)。年底,孟加拉國共產黨恢複活動
- 1979年選舉,孟加拉國共產黨獲8萬張選票
- 1980年,孟加拉共產黨(列寧主義)、革命共產主義同盟(孟加拉)、勞動者黨合併為孟加拉工人黨
- 1983年1月,孟共與人民聯盟等組成十五黨聯盟,反對軍管統治
- 1984年,孟加拉工人黨發生路線分歧
- 1991年11月19日,孟共(馬列)與民族人民黨(馬列)和人民自由同盟(薩馬德派)成立愛國民主陣線
- 1992年,孟加拉工人黨路線分歧和解
- 2011年8月,孟共(馬列)被吸納為第四國際永久觀察員
充分民主,左翼民族主義主導,窮人多,有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
不丹
[編輯]- 1990年代,受當局壓制,不丹共產黨(馬列毛)逐漸形成
- 2003年4月22日,不丹共產黨(馬列毛)成立並擁有武裝組織
- 2008年,不丹共產黨(馬列毛)宣布人民戰爭開始
限制民主,由於是君主制,極度不利左翼政黨發展
汶萊
[編輯]1956年1月21日,馬來西亞人民黨汶萊分支成立,之後分支獨立活動併名為汶萊人民黨; 1962年8月,在國會選舉中汶萊人民黨獲巨大勝利,12月8日,發起革命但失敗; 限制民主,非黨化,福利高,由於是君主制,極度不利左派政黨發展
柬埔寨
[編輯]- 1929年,印度支那地區革命形勢高漲,安南共産黨成立
- 1930年2月3日,印度支那共產黨、印度支那共產主義聯盟和安南共產黨合併為印度支那共產黨
- 1951年6月28日,印度支那共產黨柬埔寨支部獨立為高棉人民革命黨
- 1975年4月17日,高棉人民革命黨通過武裝鬥爭抗擊當局獲得成功
- 1976年1月15日,高棉人民革命黨成為執政黨並改名為柬埔寨共產黨
- 1978年5月,越南入侵柬埔寨
- 1979年1月5-8日,柬埔寨共產黨一派重建高棉人民革命黨
- 1981年12月8日,柬埔寨共產黨解散
- 1991年10月,高棉人民革命黨改制
充分民主,社民主義主導,由於前共產黨組織的後繼改制組織存在,不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
中國
[編輯]印尼
[編輯]- 1914年,由1894年8月26日成立的荷蘭社會民主工人黨和荷蘭社會黨在印尼支部成員合併為東印度社會民主聯盟
- 1915年10月,東印度社會民主聯盟出版刊物
- 1917年,東印度社會民主聯盟一派成立東印度社會民主黨,年末,受十月革命影響,受東印度社會民主聯盟影響的水軍起義並建立蘇維埃
- 1920年5月23日,東印度社會民主聯盟改名為印度共產聯盟
- 1922年,印度共產聯盟領導印度總工會發起全國大罷工,9月22日,印度共產聯盟將所有工會合併為印度尼西亞勞工組織聯盟
- 1924年,印度共產聯盟改名為印度尼西亞共產黨
- 1925年5月,共產國際要求印度尼西亞共產黨團結其他民族主義建立民族統一戰線並進行罷工
- 1926年6月,印度尼西亞共產黨受到當局鎮壓和取締
- 1945年後,印度尼西亞共產黨支持蘇加諾而實力大增
- 1948年2月,印度尼西亞共產黨和印尼社會黨組建人民民主陣線,印尼社會黨隨後加入印度尼西亞共產黨,隨後印度尼西亞共產黨受到當局鎮壓,11月7日,Murba黨成立
- 1949年,印度尼西亞共產黨重建
- 1955年,因支持蘇加諾,國會選舉印度尼西亞共產黨得39席
- 1957年12月3日,印度尼西亞共產黨領導下的工會開始國有化荷蘭的公司,並成為世界上第三大共產黨
- 1962年3月,印度尼西亞共產黨進入政府
- 1965年,印度尼西亞共產黨遭到當局鎮壓,部分成員流亡國外
- 1973年1月11日,Murba黨併入民主黨
充分民主,伊斯蘭民主主義主導,極度不利左翼政黨發展;鬥爭民主黨的曝光度較高,但因本身性質和極右翼的政治攻勢很難為下層群眾謀福利
印度
[編輯]- 1920年10月17日,羅易在蘇聯烏茲別克加盟共和國首都塔什干創立了印度僑民共產黨,加爾各答、孟買、拉合爾、馬德拉斯和康浦爾等地成立共產主義小組
- 1925年12月25日,建立印度共產黨,精力放在發展工人運動和建立工農黨上
- 1933年12月,全印共產黨會議在加爾各答召開,印度共產黨加入共產國際
- 1934年7月,印度共產黨被宣布為非法
- 1936年,印度共產黨成員以個人名義加入國大社會黨和國大黨
- 1940年,法屬印度共產黨成立,印度獨立後併入印度共產黨,3月,與國大社會黨分歧被開除黨籍
- 1942年7月,因二次世界大戰中印度共產黨接受英國共產黨人民戰爭政策支持英國反法西斯戰爭的立場獲得合法地位
- 1946年7月,印度共產黨在安得拉邦特侖甘納地區領導特倫甘納農民起義開始了持續5年的農民武裝鬥爭
- 1947年,建立印度農工黨
- 1951年10月,因蘇聯與印度政府合作印度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決定採取合法的議會鬥爭放棄暴力鬥爭,印度獨立後,黨時而提出要採取俄國十月革命的道路,時而提出採取中國的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推翻政權,時而與宣稱要建立社會主義類型的社會的國大黨左翼結成統一戰線。
- 1952年參加首次大選,印共所獲議席即列第二
- 1957年喀拉拉邦選舉,印共地方邦執政
- 1964年4月11日,全會召開,但成員退場抗議,10月31日至11月7日,印度共產黨分裂,以南布迪里巴德、孫達拉雅一派在加爾各答召開七大建立印度共產黨(馬克思主義),路線:印度是大資產地主階級統治機器,是占支配地位的資本主義與種姓、教派、部落制度,聯合反封建、反帝、反壟斷資本,爭取民主的人民民主革命,在工人階級的領導下,積極參加議會鬥爭,通過合法途徑實現人民民主和社會改革。印度共產黨主席在孟買召開七大,路線:聯合反帝反封建反壟斷資本力量,組成包括工農、知識分子和民族資產階級在內的民族民主陣線,通過非資本主義和相對和平的道路過渡到社會主義
- 1964年-66年,印度共產黨(馬克思主義)領導人遭到印度政府逮捕
- 1967年初,深受地主剝削印度共產黨(馬克思主義)領導納薩爾巴里運動
- 1969年4月22日,主張毛主義的印度共產黨(馬列)從印度共產黨(馬克思主義)分裂出,至此後更多從印度共產黨(馬列)分裂出,10月20日,發源於西孟加拉邦的毛主義主義共產主義中心形成
- 1974年,朱哈爾、納格胡珊·帕德耐克和威諾德·米什拉一派的印度共產黨(馬列)改名為印共(馬列)解放
- 1975年,印度毛主義共產主義中心正式建立
- 1976年,印度共產黨(馬列)人民戰爭從印度共產黨(馬列)政黨團結中央組織委員會脫離
- 1977年,在印共(馬)領導的左翼陣線成功在西孟加拉邦(連續34年,原因是土地改革)、特里普拉邦執政,而印度共產黨支持國大黨而聲譽大降
- 1978年4月,印度共產黨總書記決定聯合印度共產黨(馬克思主義)
- 1980年,發源於安得拉邦和泰米爾納杜邦的印度共產黨(馬列)人民戰爭正式建立
- 1981年,親國大的丹吉建立全印共產黨
- 1991年7月,印度政府開始進行新自由主義政策
- 1995年,與印度共產黨(馬列)無關的印度革命共產主義中心(馬列)分裂為印度革命共產主義中心(毛主義)和印度革命共產主義中心(馬列毛)
- 2001年,毛主義的南亞毛主義政黨和組織協調委員會成立
- 2002年,親政府的印度共產主義者和民主社會主義者聯盟成立,成員都是從印度共產黨(馬列)分裂出
- 2003年,印度革命共產主義中心(毛主義)併入兩大主要印度毛派武裝之一的印度毛主義共產主義中心,5月19日,印度共產黨(馬列)第二中央委員會併入印度毛主義共產主義中心
- 2004年9月21日,印度共產黨(馬列)人民戰爭和印度毛主義共產主義中心合併為印度共產黨(毛主義)並開始武裝鬥爭
- 2004年選舉,印共(馬)和印共所組成的左翼聯盟達到61席
- 2007年,印度政府發動類似國民黨第五次圍剿的低烈度戰爭行動印度共產黨(毛主義)領導層受到打擊
- 2009年5月,印共(馬)和印共在邦選舉大敗,未能鞏固政治聯盟和內耗是原因
- 2012年,印度政府對印度共產黨(毛主義)的行動影響日趨減弱,印度共產黨(毛主義)開始恢復
- 2014年,莫迪政府升級綠色狩獵行動為了打擊印度共產黨(毛主義)。5月1日,印度共產黨(馬列)納薩爾巴里併入印度共產黨(毛主義)
充分民主,民族主義主導,有少量高等種姓以及大量無產的賤民,在地方上形成了中左地方型政黨主導,有利左翼的社會因素,現印人黨利用民粹以及民族主義勢大,之後經濟增長消失時有利左翼政黨。在印度左翼政黨中印共為右派印共(馬)為中派印共(毛)為左派,另外,2008年印共(馬)徵收土地問題失敗導致丟失兩個邦的治權,於此同時在中國卻因相同發展模式中共經濟騰飛因此鞏固權力,這就是民主差別,本來沒有反對黨的情況下,印共(馬)在孟加拉邦能夠產業升級和經濟騰飛農民不但可以自己耕種還能去工業區工作收入成倍增加,在孟加拉模式的鼓舞下印共(馬)能在2015年成為執政黨並複製中國模式;國大黨和印度共產黨(馬)的內耗嚴重
日本
[編輯]- 1922年7月15日,日本共產黨成立,而後日本帝國宣布其非法,1925年解體,1926年復立,主張社會主義與民主主義的二階段革命,目標廢除絕對天皇制與實現國民主權
- 1928年3月15日,日共再度被取締,1935年再解體,1945年復立
- 1950年4月,美國當局取締日本共產黨,日本共產黨領導層流亡北京
- 1957年,革命的共産主義者同盟 (日本)從日本共產黨分離
- 1958年7月,日本共產黨北京機關大部分成員返回日本。12月,日本共產黨青年黨員勢力成立共產主義者同盟 (日本)並開始進行安保鬥爭
- 1960年,共產黨聯合社會黨反對《美日安保條約》,並領導安保鬥爭
- 1979年,日共的眾議院席次增加到41席,是日共建黨以來眾議院席次最多的一次。日共一度有與日本社會黨合作的計劃,但是後來因為反對社會黨的右傾派系而沒有達成
- 日共長期反對日本自由民主黨和抵制政黨交付金
- 2014年,因日本民主黨執政讓人失望,日共國會勢力有所增加
充分民主,保守主義強勢主導,社會本身為保守主義,極度不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立憲民主黨有曝光度但處理核危機時受日本特有官僚勢力的牽制使得泛左完全不被日本人看好,據傳聞,日本有一個特搜課是直接聽命於美國而不聽命於日本內閣或是天皇的,如果首相有激進做法,特搜課會直接出來逮捕首相
朝鮮
[編輯]韓國
[編輯]- 1922年,新思想研究會成立
- 1925年4月17日,在共產國際建議下,新思想研究會等共產主義小組成立朝鮮共產黨
- 1925-28年,朝鮮共產黨領導工人農民罷工罷租
- 1928年12月,朝鮮共產黨解散,成立小型朝鮮共產主義小組或者成員分散到僑居國和對抗殖民當局
- 1946年11月23日,朝鮮共產黨、朝鮮人民黨與南朝鮮新民黨合併為南朝鮮勞動黨
- 1949年6月27-30日,南朝鮮勞動黨和北朝鮮勞動黨合併為朝鮮勞動黨
- 1952年,韓國當局鎮壓朝鮮勞動黨在韓國的支部
- 2000年1月,勞動者運動組建民主勞動黨 (韓國)
- 2004年,國會選舉民主勞動黨 (韓國)得第三大黨
- 2011年12月5日,民主勞動黨、國民參與黨和進步新黨合併為統合進步黨
充分民主,左右兩黨主導,不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因朴槿惠的任人唯親做法導致保守主義暫時不能恢復實力;南朝鮮的所有掌握國家命脈的大公司由美國華爾街直接控制,真正的社會主宰是華爾街而不是三星公司
寮國
[編輯]馬來西亞
[編輯]- 1923年,南洋報刊《南洋評論》出版
- 1926年5月,南洋總工會成立確立團結東南亞勞工、解放勞動階級,10月,中國共產黨南洋臨時委員會成立,年底,南洋總工會成立共青團南洋委員會
- 1927年3月12日,中國共產黨南洋臨時委員會參與孫文逝世兩周年紀念,但遭到當局鎮壓,之後中國共產黨南洋臨時委員會改組為南洋共產黨確立領導印度尼西亞、馬來亞、馬來半島、菲律賓、緬甸反殖民運動的革命發展以及反日活動、工人運動、和反對英國干涉華文教育的活動
- 1930年4月30日,南洋共產黨解散同時馬來亞共產黨成立並接受第三國際的指導,確立馬來亞地區的共產黨為多民族的主流意見
- 1941年12月,馬來亞共產黨在當局支持下建立武裝組織馬來亞人民抗日軍武裝鬥爭帝國主義,組織獲得大力發展
- 1945年,馬來亞共產黨進行反殖民活動,進行罷工、罷課,被當局取締並進行武裝鬥爭,婆羅洲民族解放陣線和婆羅洲抗日聯盟先後成立
- 1953年,各抗日民族組織合併為沙撈越解放同盟並堅持武裝鬥爭反對組建大馬聯邦
- 1960年代,馬來亞共產黨武裝鬥爭失敗,實力大減,退入泰國
- 1962年12月,沙撈越解放同盟支持汶萊反殖民起義
- 1964年3月30日,受印尼支持下沙撈越解放同盟成立武裝組織並和北加里曼丹人民軍聯合作戰並積極吸收支持者
- 1965年,受印尼政變影響,沙撈越解放同盟實力大減
- 1969年5月13日,國會選舉反對派獲得50.9%,爆發馬華民族衝突
- 1971年9月19日,北加里曼丹人民軍和沙撈越解放同盟合併為北加里曼丹共產黨
充分民主,伊斯蘭教民主主義,不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民主行動黨的曝光度較高
馬爾地夫
[編輯]充分民主,保守主義主導,旅遊業,受印度影響大,未發現可以支持左翼的社會因素
蒙古
[編輯]黨旗未知
- 1920年6月25日,蒙古人民黨成立
- 1921年3月1日,蒙古人民黨建立政府3月18日,蒙古人民黨領導武裝力量擊敗中國軍隊,5月,入侵你蒙古的俄羅斯軍隊被蒙古人民黨領導的武裝力量擊敗,7月11日,蒙古人民黨宣布獨立
- 1928年,蒙古進入公有制社會
- 1933年,蒙古人民黨出現分歧
- 1949年,蒙古人民黨在蘇聯支持下大力發展蒙古經濟
- 1997年2月21日,蒙古人民黨改制
充分民主,左右兩黨主導,由於前共產黨組織的後繼改制組織存在,不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
緬甸
[編輯]- 1939年8月15日,緬甸共產黨成立
- 1939年10月1日,德欽黨、緬甸共產黨、貧民黨等組成緬甸出路派
- 1941年,緬甸共產黨領導人遭到當局逮捕,實力大減
- 1942年1月,日軍入侵緬甸,緬甸共產黨領導人德欽丹東、德欽索等出
- 1944年8月,緬甸共產黨、緬甸國民軍、緬甸人民革命黨成立緬甸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
- 1946年3月,由於清算白勞德路線造成緬甸共產黨內部第一次大分裂,德欽索一派成立紅旗共產黨,10月10日,由於共產黨批評昂山鎮壓罷工,同盟執行委員會解除緬甸共產黨關係
- 1948年8月,緬甸共產黨堅持反對吳努政府,當局鎮壓緬甸共產黨,緬共轉入地下並開展武裝鬥爭
- 1950年12月8日,緬甸社會黨一派成立緬甸工人黨
- 1951年,國會選舉緬甸工人黨得12席
- 1955年,國會選舉緬甸工人黨發起的民族團結陣線得48席
- 1960年代,緬共武裝鬥爭失敗退入緬甸東北部
- 1962年12月,緬甸工人黨和人民同志黨合併為聯合工人黨
- 1970年代,紅旗共產黨受當局打擊武裝鬥爭失敗退入緬甸西部
- 1989年3月,紅旗共產黨持續在緬甸西部進行武裝鬥爭
- 1989年3月12日,受紅旗共產黨影響,緬甸共產黨武裝力量先後脫離緬共,實力大減,但繼續保持活動
充分民主,由於軍方的優勢政治地位,不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軍方將軍的女兒所建立的政黨曝光度較高
尼泊爾
[編輯]- 1949年4月22日,舉行建(尼泊爾共產)黨籌備會議。9月15日,成立
- 1952年1月24日至1955年,特里布文國王對尼共的取締行動使得尼共轉入地下
- 1954年1月30日,一大在帕坦召開,建立初步的黨組織,斯雷斯塔當選主席,阿迪卡里當選總書記。共同綱領:「退出印度」運動;對中國革命的借鑑和外交上親中;通過憲政議會鬥爭;借鑑新民主主義和周邊國家共運經驗。二大,雷亞瑪吉的共同綱領:實現共和和新民主主義革命,反對大會黨政府以及防止印度干涉
- 1959年大選失利,尼共對基層農村的運動工作不足,同時馬亨德拉國王取締一切政黨
- 1961年達爾班加的黨的中央全會出現路線分歧:雷亞瑪吉主張與國王合作,當前任務是改良立憲君主制;斯雷斯塔主張發動群眾運動以恢復議會;辛格主張通過立憲會議實現共和,後轉向毛主義的地區聯合革命人民戰爭。外部變化在於中蘇政治分歧公開化;內部變化在於皇家政變中,尼共黨組織受到重創,「親中派」的阿迪卡里被捕,斯雷斯塔流亡海外。「親蘇派」的雷亞瑪吉試圖與國王合作,導致尼共第一次路線分歧
- 1962年4月,尼泊爾共產黨三大在瓦拉納西召開開除雷亞瑪吉,話語權正統的親蘇派人數上占少數,話語權弱的親中派人數上占多數,尼泊爾共產黨分裂為激進的親中派尼泊爾共產黨 (阿馬蒂亞)(阿瑪提亞)和雷亞瑪吉領導的親蘇保皇派尼泊爾共產黨 (布瑪)(布爾瑪),雷亞瑪吉後進入王室政治諮詢機構。三大確立親蘇派阿瑪提亞的「民族民主革命」;路線寫入綱領,親中派的斯雷斯塔依然主張「新民主主義革命」
- 1968年,前身為尼泊爾共產黨的尼泊爾共產黨 (阿馬蒂亞)四大戈勒克布爾召開,提倡人民民主的斯雷斯塔一派建立親印度共產黨(馬克思主義)的尼泊爾共產黨 (普什帕·拉爾)
- 1973年,尼泊爾共產黨激進派領袖曼莫漢一派建立組織到1979年建立尼泊爾共產黨(團結會議),1982年改名尼泊爾共產黨 (曼莫漢)
- 1974年9月15日,Bikram·Nirmal在印度瓦拉納西組織毛主義尼共(四大)
- 1975年1月23日,尼泊爾存在強大的地方共產主義組織,尼泊爾共產黨 (普什帕·拉爾)東巴地區羅希特派成立尼泊爾工農組織,1991年更名尼泊爾工農黨
- 70年代受到納薩爾巴里運動的影響,本土出現了賈帕(Jhapa)運動,黨內部分少壯派革命者,在這場運動中開始了武裝鬥爭,在基層農村系統中發展基層組織,受到警察鎮壓後,全尼泊爾共產主義革命協調委員會(馬列)開始成立,作為共同行動的組織,吸引包括尼共(四大)地方組織的全國革命者加入。1978年,由全尼泊爾共產主義革命者協調委員會(馬列)建立一個毛主義政黨走向選舉鬥爭的尼泊爾共產黨(馬列) (1978年)
- 1979年,尼泊爾共產黨 (阿馬蒂亞)馬南達爾領導的地方派系,成立了尼共(馬南達爾),後改名尼泊爾共產黨(民主)。7月馬列主義革命共產黨併入尼共(馬列78)
- 1980年1月,革命共產主義者、馬列主義學習小組併入尼共(馬列78),4月,尼泊爾革命共產主義組織併入尼共(馬列78)
- 1981年,克里希納·達斯·什雷斯塔建立尼泊爾共產黨(馬列毛)。11月,尼泊爾共產黨反對派團結中心併入尼共(馬列78),12月,革命者併入尼共(馬列78)。
- 1983年,尼共(四大)的分裂出辛格派尼泊爾共產黨(火炬) (1983年),拉瑪留在四大
- 1984年11月,尼泊爾共產黨(火炬) (1983年)分裂出尼泊爾共產黨(馬薩爾)、由雷亞瑪吉建立的尼泊爾共產黨 (馬特里·薩姆哈)
- 1986年,原尼泊爾共產黨重要部分尼泊爾共產黨 (普什帕·拉爾)斯雷斯塔遺孀薩哈娜一派和尼泊爾共產黨 (曼莫漢)合併為尼泊爾共產黨(馬克思主義) (1986年),4月,尼泊爾工農組織併入尼共(馬列78)
- 1990年,尼泊爾共產黨各派組成左翼陣線,同尼泊爾大會黨一起結束了國王領導的無黨派評議會制度。1990年的人民運動勝利以後,包括尼共(四大)、尼泊爾共產黨(火炬) (1983年)、尼泊爾共產黨(馬薩爾)、尼泊爾共產黨 (馬特里·薩姆哈)(先併入四大)和所有毛主義陣營整合,形成尼共(團結中心)。從尼泊爾共產黨分裂出來的尼泊爾共產黨 (賈納穆克希)的拉姆·納拉延·比達里一派也加入尼泊爾共產黨(團結中心)
- 1991年選舉時,原尼泊爾共產黨主體的尼泊爾共產黨 (布瑪)、尼泊爾共產黨 (阿馬蒂亞)和尼泊爾共產黨(民主)組建尼泊爾共產黨(聯合) (1991年),兩個月後,尼泊爾共產黨 (布瑪)、尼泊爾共產黨 (阿馬蒂亞)離開。尼共(馬)與尼共(馬列)合併,成為尼共(聯合馬列)。11月1日,部分尼泊爾共產黨(馬克思主義) (1986年)黨員重新建立尼泊爾共產黨(馬克思主義) (1991年)
- 1992年4月6日,尼泊爾共產黨(馬列毛)聯合其他黨派罷工,92年選舉,尼泊爾共產黨(馬列毛)、尼泊爾共產黨(馬克思主義) (1991年)、尼泊爾工農黨、尼泊爾共產黨剩餘部分和尼泊爾共產黨聯盟等黨派聯合
- 1993年選舉失敗,左翼聯盟解體。尼共(民主)保持尼共(聯合)的主體。12月,尼泊爾共產黨主要組成部分尼共(布爾瑪)、尼泊爾共產黨 (阿馬蒂亞)併入親中派的尼共(聯合馬列),就此尼共(聯合馬列)成為尼共的後繼組織。這很大程度因為蘇聯解體,使得中蘇問題和民主綱領問題出現緩和
- 1994年尼共(聯合馬列)五大之後大選大獲成功,成尼泊爾第一大共產黨團體,這也是TG的主要聯繫對象。尼泊爾共產黨(團結中心)中的毛主義成立尼泊爾共產黨(毛主義中心)。普拉昌德在95年大會上整合路線,尼共(團結中心)主體部分改名尼共(毛主義)
- 1996年《尼共(毛主義)告人民書》為標誌,人民戰爭開始,尼泊爾人民解放軍開始廣泛軍事鬥爭
- 1998年3月5日,薩普拉丹一派的尼泊爾共產黨(馬列) (1998年)從尼泊爾共產黨(聯合馬列)分裂出
- 1999年尼泊爾共產黨(馬列毛)加入左翼陣線,4月6日,尼泊爾共產黨(火炬) (1999年)從尼泊爾共產黨(火炬) (1983年)分裂出後併入尼泊爾共產黨(毛主義中心),5月,尼泊爾共產黨(聯合馬列)受尼泊爾共產黨(馬列) (1998年)大分裂影響選舉受挫
- 2001年6月28日,尼泊爾共產黨中最後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尼泊爾共產黨 (布瑪)併入尼泊爾共產黨(聯合馬列)
- 2002年1月,尼泊爾共產黨(馬列) (1998年)與一些派別合併,2月15日,尼泊爾共產黨(馬列) (1998年)回到尼泊爾共產黨(聯合馬列),Mainali C.P一派成立尼泊爾共產黨(馬列) (2002年),4月22日,尼泊爾共產黨(團結中心)中的拉瑪的機會主義派和尼泊爾共產黨(火炬) (1983年)合併為尼泊爾共產黨(團結中心-火炬)
- 2005年賈南德拉國王發動政變奪權,使所有革命派都站到尼共(毛主義)一邊,使得尼泊爾人民聯合統一戰線形成,僅剩尼泊爾共產黨(民主)的尼泊爾共產黨(聯合) (1991年)和尼泊爾共產黨(馬克思主義) (1991年)合併為尼泊爾共產黨(聯合馬克思主義)。11月15日,尼泊爾共產黨(馬列毛)和尼泊爾薩馬伊巴迪黨(馬列毛)合併為尼泊爾共產黨(馬列毛主義中心)
- 2006年,因尼泊爾共產黨(毛主義中心)發動的民主化運動,國王被迫退位。4月,尼泊爾共產黨(團結中心-火炬)分裂出4個包括尼泊爾共產黨 (2006年)、尼泊爾共產黨(火炬) (2006年),原尼泊爾共產黨(團結中心)中的拉瑪的機會主義派的尼泊爾共產黨 (2006年)併入尼泊爾共產黨(毛主義中心)
- 2007年2月,尼泊爾共產黨(馬列毛主義中心)分裂出尼泊爾共產黨(統一),尼泊爾共產黨(統一)還吸收了尼泊爾共產黨(馬列) (2002年)、尼泊爾共產黨(團結中心-火炬)的部分派別。5月,尼泊爾共產黨(馬列毛主義中心)和普拉昌達協商合併,9月24日,尼泊爾共產黨(馬列毛主義中心)併入尼共(毛主義)。尼泊爾共產黨(聯合) (2007年)從尼泊爾共產黨(聯合馬列)分裂出。08年選舉前,成立了尼泊爾的共產黨尼泊爾共產黨(馬克思主義) (2006年)
- 2008年大選中,因反對國王尼共(毛)大勝,尼共(毛)與尼泊爾共產黨(團結中心-火炬)合併。08年-13年中,尼共(毛主義)卻派別路線分裂,特別是普恩系和巴迪亞系。使得國內各黨派加強對我朝的關係
- 2009年1月13日,尼泊爾共產黨(團結中心-火炬)併入尼泊爾共產黨(毛主義中心)
- 2010年8月6日,尼泊爾共產黨(馬列) (2002年)Bogati Jagat一派成立尼泊爾共產黨(馬列) (薩馬伊巴迪)
- 2012年,尼共(毛主義)的普拉昌達導師莫漢·拜迪亞一派成立尼泊爾共產黨-毛主義
- 2013年4月,尼泊爾共產黨(聯合馬克思主義)、尼泊爾共產黨(統一)、尼泊爾共產黨(馬列) (薩馬伊巴迪)、部分尼泊爾共產黨(馬列毛主義中心)和其他二個黨組成尼泊爾共產黨 (2013年)
- 2014年,尼泊爾共產黨(毛主義中心)內特拉-比克拉姆-昌德一派成立尼泊爾共產黨(毛主義) (2014年)
- 2015年11月8日,尼共毛派和毛主義政黨尼泊爾共產黨(統一)合併為尼泊爾共產黨(毛主義革命)
- 2016年5月19日,9個毛主義政黨和派別併入尼泊爾共產黨(毛主義中心),而其他毛主義組織尼泊爾共產黨毛主義、革命共產黨、尼泊爾毛主義、基蘭領導的尼泊爾共產黨-革命毛主義黨、昌德領導的尼泊爾共產黨毛主義指責這是右傾機會主義
- 2017年1月1日,尼泊爾共產黨(毛主義革命)主席莫漢拜迪亞和尼泊爾共產主義核心負責人紐潘宣布合併。尼泊爾共產黨(聯合馬列)和尼共(毛主義)在國會選舉中因不滿印度經濟封鎖獲得大勝
充分民主,泛左主導,窮人多,有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共產主義政黨實力最強,問題是尼泊爾的土改不如印度共產黨(馬)的革命性,地主的利益沒有被觸動,但如果能像印度共產黨(馬)在西孟加拉的產業升級,可以跳過賤農,否則因親印度失敗的大會黨會成為第二個草根國大黨
菲律賓
[編輯]- 1924年,菲律賓工黨成立
- 1928年,菲律賓工黨部分成員參加第三國際而被工黨開除
- 1930年8月26日,菲律賓共產黨 (1930年)成立
- 1931年1月10日,菲律賓共產黨 (1930年)領導農民起義,5月1日,菲律賓共產黨 (1930年)舉行勞動節遊行
- 1932年,被美國殖民當局取締
- 1937年,菲律賓共產黨 (1930年)與菲律賓社會黨合併,並獲得合法地位。日占時期曾進行游擊戰,日本投降後一些人開始走和平鬥爭路線
- 1940年,菲律賓共產黨 (1930年)參與地方選舉獲得勝利
- 1942年,菲律賓共產黨 (1930年)組建人民軍與日本進行武裝鬥爭
- 1948年,菲律賓共產黨 (1930年)遭當局鎮壓
- 1950年,菲律賓共產黨 (1930年)成立人民解放軍並繼續武裝鬥爭
- 1957年,菲律賓共產黨 (1930年)被取締
- 1964年,菲律賓共產黨 (1930年)反越戰反馬科斯獨裁當局的社會革命運動,並確立民族民主革命的人民戰爭
- 1968年12月26日,菲律賓共產黨 (1930年)馬列派成立菲律賓共產黨確立打擊美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而菲律賓共產黨 (1930年)影響力漸衰
- 1969年3月29日,菲律賓共產黨建立新人民軍
- 1973年4月24日,菲律賓共產黨建立菲律賓民族民主陣線
- 1973-1977年,菲律賓共產黨領導層遭到逮捕
- 1985年5月1日,新愛國聯盟成立,並參與了民主革命
- 1992年,菲律賓共產黨發生分裂
- 1995年,菲律賓共產黨反毛主義一派成立菲律賓革命工人黨
- 1998年以來,新愛國聯盟一直有國會席位
- 2001年,菲律賓革命工人黨棉蘭老地方組織成立托派的革命工人黨-棉蘭老
- 2009年,菲律賓共產黨進入戰略防禦階段
充分民主,自由主義主導,社會基督教主義濃厚,不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
新加坡
[編輯]1961年,人民行動黨激進派別成立社會主義陣線,並反對退出馬來西亞; 1963年,國會選舉社會主義陣線得13席; 1988年,社會主義陣線併入工人黨; 2010年,由工人黨成員和革新黨成員組建社會主義陣線; 優勢民主,保守主義主導,城市市民為主,有中左翼的工人黨存在,對左翼不利的共識,之前為馬來西亞一部分,受馬共影響過
斯里蘭卡
[編輯]- 1924年,由出身中產階級且受過高等教育的學生組建青年聯盟
- 1933年2月,青年聯盟領導紡織工罷工,11月,青年聯盟組織力量反抗當局
- 1934年,瘧疾流行期間,青年聯盟組織救援工作
- 1935年12月18日,由留學生組建的托派的蘭卡平等社會黨成立,並成為斯里蘭卡獨立運動主要力量
- 1936年,國會選舉蘭卡平等社會黨得兩席
- 1940年,斯里蘭卡工人工會罷工,同時蘭卡平等社會黨在英國接觸到托派組織,之後,因在二戰中反對殖民當局遭到鎮壓
- 1941年,蘭卡平等社會黨一派因分歧成立親蘇聯合社會黨,5月,蘭卡平等社會黨組織罷工
- 1942年4月5日,蘭卡平等社會黨組織罷工並且併入印度、錫蘭和緬甸的布爾什維克列寧主義黨,8月,印度、錫蘭和緬甸的布爾什維克列寧主義黨斯里蘭卡支部參與印度獨立鬥爭,蘭卡平等社會黨一派反對併入印度、錫蘭和緬甸的布爾什維克列寧主義黨組建工人鬥爭並重建蘭卡平等社會黨
- 1943年,聯合社會黨更名為斯里蘭卡共產黨
- 1946年,蘭卡平等社會黨與印度、錫蘭和緬甸的布爾什維克列寧主義黨斯里蘭卡支部各自領導罷工,並達成和解
- 1947年,國會選舉蘭卡平等社會黨得10席印度、錫蘭和緬甸的布爾什維克列寧主義黨斯里蘭卡支部得5席
- 1950年,印度、錫蘭和緬甸的布爾什維克列寧主義黨斯里蘭卡支部回到蘭卡平等社會黨
- 1952年,斯里蘭卡共產黨進入國會
- 1953年,蘭卡平等社會黨組織大罷工抗議大米漲價
- 1956年,蘭卡平等社會黨支持政府的改革,7月,國會選舉蘭卡平等社會黨進入政府
- 1962年,蘭卡平等社會黨支持石油公司國有化
- 1963年5月,蘭卡平等社會黨、斯里蘭卡共產黨和人民聯合陣線組成聯合左翼聯盟並進入政府
- 1964年,蘭卡平等社會黨、斯里蘭卡共產黨和人民聯合陣線進入政府,聯合左翼聯盟解散,斯里蘭卡共產黨一派成立錫蘭共產黨(毛主義)
- 1965年,蘭卡平等社會黨退出政府,5月14日,斯里蘭卡共產黨一派成立人民解放陣線並積極傳播馬克思主義
- 1968年,斯里蘭卡共產黨加入蘭卡平等社會黨與印度、錫蘭和緬甸的布爾什維克列寧主義黨領導的聯合陣線
- 1970年,蘭卡平等社會黨、斯里蘭卡共產黨進入政府,推動種植園國有化和縮減貧富差距
- 1971年4月,人民解放陣線發動武裝起義但遭到當局鎮壓和取締,對蘭卡平等社會黨、斯里蘭卡共產黨失望的人加入人民解放陣線
- 1975年,聯合陣線解散,蘭卡平等社會黨建立社會主義聯合陣線,錫蘭共產黨(毛主義)批評中國的新路線
- 1980年,蘭卡平等社會黨領導的工會運動遭到鎮壓
- 1982年,蘭卡平等社會黨一派反對蘭卡平等社會黨和政府合作並成立斯里蘭卡平等社會黨,國會選舉人民解放陣線得多個席位
- 1983年,政府禁止蘭卡平等社會黨、斯里蘭卡共產黨和人民解放陣線的活動,斯里蘭卡平等社會黨併入斯里蘭卡自由黨
- 1987年-1989年,人民解放陣線反對印度干涉斯里蘭卡並支持僧伽羅人的民族主義發動罷工和武裝起義打擊政府
- 1994年,國會選舉蘭卡平等社會黨得3席並進入政府
- 2004年,斯里蘭卡共產黨加入自由黨領導的人民聯盟,國會選舉人民解放陣線得39席蘭卡平等社會黨得1席並進入政府斯里蘭卡共產黨得1席
- 2008年5月1日,蘭卡平等社會黨、斯里蘭卡共產黨參加民主左翼陣線的五一遊行
- 2010年,國會選舉人民解放陣線得4席
- 2015年,國會選舉人民解放陣線得6席
充分民主,民族主義主導,有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
泰國
[編輯]- 1927年,學生組織成立共產主義小組並在工人、學生、貧民中開展活動
- 1926-7年,南洋共產黨暹羅特別委員會成立
- 1930年,暹羅共產黨臨時委員會成立
- 1941年5月,暹羅共產黨臨時委員會改稱泰國共產黨工作委員會,12月,泰國共產黨工作委員會號召抗日鬥爭
- 1942年12月1日,泰國共產黨工作委員會改組為泰國共產黨確立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和開展抗日鬥爭,發動工人怠工、罷工,發展各種抗日團體,建立抗日義勇隊,反日大同盟、曼谷各業工人聯合會等抗日組織
- 1945年,泰國共產黨認為泰國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革命由民族解放鬥爭轉到民主自由鬥爭階段,在城市建立工會、各種群眾團體和出版大公報,並聯合民主黨派成立民主同盟
- 1946年年底,國會選舉泰國共產黨得1席
- 1947年11月,當局發生政變,泰國共產黨被判非法
- 1950年,泰國共產黨組織反對當局支持越戰的遊行
- 1952年2月,泰國共產黨2大認為泰國淪為美帝國主義殖民地,泰國人民主要任務是反對美帝國主義的侵略和法西斯軍人獨裁賣國政府,批評在缺乏群眾基礎的情況下發動武裝鬥爭的主張
- 1955年,泰國共產黨領導工人和學生運動
- 1958年10月,當局發生兩次政變,泰國共產黨遭到逮捕同時認為只有拿起武器進行鬥爭
- 1960年代,泰國共產黨影響力不斷擴展
- 1961年,因武裝鬥爭失敗的馬來亞共產黨開始獲得中國支持並在泰馬泰國邊境一側活動,9月,泰國共產黨三大把工作重心由城市轉到農村,在東北部、中部等地農村發動群眾,組織武裝隊伍
- 1960年代末至1970年代初,馬來亞共產黨發生內鬥
- 1965年,1月1日,泰共成立泰國愛國陣線它的宗旨是為徹底實現泰國的獨立、民主、和平、中立和繁榮而鬥爭並把活動範圍擴大到南部、中部、北部,泰國共產黨在泰國北部發起武裝鬥爭並擁有1萬多人武裝組織,11月1日,泰國獨立運動加入泰國愛國陣線
- 1969年,泰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部
- 1970年2月15日,馬來亞共產黨一派成立馬來亞共產黨(馬列)和馬來亞共產黨革命派
- 1971年,泰國共產黨對當局的武裝鬥爭獲得不少勝利
- 1973年10月14日,組織曼谷學生知識分子遊行
- 1974年8月1日,馬來亞共產黨一派成立馬來亞共產黨革命派
- 1976年10月6日,發生當局泰國法政大學屠殺事件,泰國共產黨實力大增
- 1977年5月7日,泰國共產黨擴大同社會左翼力量聯合
- 1978年,受紅色高棉影響泰國共產黨受到巨大打擊
- 1980年,在當局影響下大量泰國共產黨成員離開
- 1982年7月,泰國當局鎮壓馬來亞共產黨(馬列)和馬來亞共產黨革命派
- 1983年12月5日,馬來亞共產黨(馬列)和馬來亞共產黨革命派合併為馬來西亞共產黨
- 1987年,當局打擊泰國共產黨,4月28日,馬來西亞共產黨向泰國當局投降
- 1989年12月2日,馬來亞共產黨解散
充分民主,由於是君主制,極度不利左派政黨發展;他信的政黨曝光度較高但次次都遭到軍方的取締
東帝汶
[編輯]- 1997年2月,由印尼工人學生以及東帝汶學者工人組成帝汶社會黨
充分民主,社民主義主導
越南
[編輯]西亞
[編輯]庫爾德
[編輯]- 1944-46年,伊拉克共產黨在伊拉克庫爾德設立支部
- 1969年,伊朗共產黨庫德斯坦組織在德黑蘭成立,該黨為伊朗共產黨 (1983年)的伊朗庫爾德分支,其前身是伊朗庫德斯坦革命勞動者協會分裂自伊朗庫德斯坦民主黨
- 1970年代初,安卡拉民主高等教育協會在土耳其安卡拉成立
- 1975年初,被土耳其查封後成立安卡拉民主愛國高等教育協會庫爾德工人黨的思想組織
- 1977年,庫爾德工人黨經過兩次會議成為政治組織
- 1978年10月27日,在安卡拉成立的安卡拉民主愛國高等教育協會正式改名為庫爾德工人黨,並將工作重心放在土耳其庫爾德並形成武裝組織
- 1979年,庫爾德工人黨開始刺殺活動,伊朗人民敢死游擊隊在伊朗庫爾德進行反伊朗政府的武裝鬥爭,4月,伊拉克共產黨在庫爾德建立自己的游擊武裝輔士游擊隊
- 1980年,土耳其發生軍事政變,庫爾德工人黨刺殺活動減弱同時轉變為軍事組織,11月10日,亞美尼亞地下解放軍和庫爾德工人黨聯合進行刺殺活動
- 1982年,庫德斯坦共產黨在土耳其庫爾德成立,其前身是土耳其共產主義勞動黨在土耳其庫爾德支部,9月,庫爾德工人黨與庫民盟協商在伊拉克庫爾德設立軍事據點
- 1983年,伊朗共產黨 (1983年)成立於伊朗庫德斯坦,由共產主義戰鬥者聯盟和伊朗庫德斯坦革命勞動者協會(伊朗共產黨伊朗庫德斯坦支部)合併而成
- 1984年,庫爾德工人黨在庫爾德(敘伊伊)設立軍事組織,8月15日,庫工黨游擊隊正式攻擊了埃魯赫鎮謝姆丁利鎮
- 1993年,庫德斯坦共產黨-伊拉克從伊拉克共產黨分離出並獨立運作
- 1995年,庫爾德工人黨改制並放棄傳統黨旗
- 1998年,庫德斯坦社會性團結黨和庫德斯坦聯合人民黨在土耳其庫爾德合併為庫爾德革命聯盟,現名庫德斯坦革命黨
充分民主,地區主義主導
阿富汗
[編輯]- 60年代,世界共產主義革命運動風起雲湧,從中國到拉美洲以及美國的猶太和黑人聚居區。全世界範圍的鬥爭點燃阿富汗爭取民主和正義的政治風暴
- 1965年1月1日,努爾·穆罕默德·塔拉基建立阿富汗人民黨。10月4日,阿克拉姆·亞里建立青年進步者協會成立
- 1967年初,青年進步者協會出版《永恆之火》。卡爾邁勒另組漸進式改革的阿富汗人民民主黨(旗幟派)
- 1968年,查希爾查禁《永恆之火》和對遊行的鎮壓,導致青年進步者協會的領導被捕及路線分歧
- 1972年,青年進步者協會解散
- 1973年,旗幟派協助穆罕默德·達烏德汗推翻穆罕默德·查希爾·沙阿君主政權,成立共和國
- 1977年,達烏德取締了旗幟派和人民派(努爾·穆罕默德·塔拉基所在的激進改革阿富汗人民民主黨派別)。年中,在蘇聯撮合下,人民派和旗幟派統一
- 1978年4月,阿富汗人民民主黨(人民派)建立阿富汗民主共和國,並打擊阿富汗毛派
- 1979年12月,蘇聯攻擊阿富汗,扶持阿富汗人民民主黨(旗幟派)
- 1980年代後期,其中一個毛主義團體同右翼決裂,建立阿富汗共產主義革命者核心,它和其他毛組織形成阿富汗共產主義革命者同盟
- 1990年6月,阿富汗人民民主黨改名為阿富汗祖國黨(1990)
- 1991年,阿富汗共產主義革命者同盟改稱阿富汗共產黨
- 1992年3月,伊斯蘭聖戰者攻克喀布爾,祖國黨解散
- 2001年,美國及其盟友的占領中,阿富汗共產黨呼籲所有毛主義者組織聯合起來成立統一的毛政黨
- 2001年,阿富汗共產黨、爭取阿富汗人民解放鬥爭組織、阿富汗革命工人聯盟、另外2個毛澤東主義組織組成阿富汗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運動聯合委員會
- 2004年5月1日,經過三年的意識形態和政治觀點方面的爭論之後,聯合委員會召開了共產主義運動聯合大會,阿富汗共產(毛主義)黨成立
充分民主,伊斯蘭教主義主導,極度不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
巴林
[編輯]- 1955年2月15日,民族解放陣線-巴林成立
- 1965年,民族解放陣線-巴林組織反對英國殖民的三月民族起義
- 1970年代初期,民族解放陣線-巴林組織工人運動,加速了1971年的巴林獨立進程,促成巴林第一個議會和第一步憲法(1973年)並成為巴林最重要的政治力量
- 1974年,國會選舉民族解放陣線-巴林得8席,來自阿曼的解放被占領阿拉伯海灣人民陣線組建巴林支部解放巴林人民陣線
- 1976年,當局鎮壓民族解放陣線-巴林
- 2000年,解放巴林人民陣線成立全國民主行動協會並被其取代
- 2001年,民族解放陣線-巴林成立民主進步論壇
- 2002年,國會選舉民主進步論壇得3席
限制民主,伊斯蘭教主義主導,由於是君主制,極度不利左派政黨發展 限制民主,非黨化,福利高,由於是君主制,極度不利左派政黨發展
賽普勒斯
[編輯]- 1926年8月15日,賽普勒斯共產黨成立並把反對帝國主義、殖民主義的鬥爭作為主要任務,多次組織工人罷工,反對英國殖民統治,要求民族自治
- 1931年,賽普勒斯共產黨支持民族主義暴動遭鎮壓
- 1933年,英國殖民當局宣布塞共非法
- 1937年,普勞蒂斯·塞爾瓦斯重建賽普勒斯共產黨,大力開展工人運動,逐步恢復和擴大了黨的力量
- 1941年4月14日,塞爾瓦斯另建勞動人民進步黨,作為塞共的統一戰線組織
- 1944年,塞共併入勞動人民進步黨
- 二戰期間,勞動人民進步黨堅持反法西斯立場,力量進一步發展
- 1954年,勞動人民進步黨八大,確定新的路線,隨後同各進步團體組成「解放鬥爭聯合陣線」,積極開展擺脫英國殖民統治的鬥爭
- 1955年,勞動人民進步黨被英國殖民當局禁止活動
- 1959年12月4日,勞動人民進步黨恢復合法地位,並在議會選舉中獲5個席位
- 1960年8月,賽普勒斯宣布獨立,該黨支持政府的獨立政策,為維護國家的獨立和領土完整進行不懈的努力
- 1974年,賽普勒斯發生政變,勞動人民進步黨陷入癱瘓
- 1990年10月,勞動人民進步黨十七大,重申堅持社會主義方向,堅持馬列主義原則,深入基層,為勞動人民的利益而奮鬥,提高在群眾中的威信,黨的力量不斷發展,黨章規定,賽普勒斯勞動人民進步黨是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武裝的工人階級先鋒隊組織,是工人階級的最高組織形式,是為全體賽普勒斯勞動人民而鬥爭的政黨。黨的最終目標是在賽普勒斯建立社會主義社會。該黨認為,賽普勒斯現處於反帝和爭取民族解放的階段當前的主要任務是爭取塞真正獨立,主張建立各政黨參加的民族團結政府,加強國防力量,實現國內的和平與穩定,確保人民的民主自由權利,維護工人、職員和全體勞動人民的利益
- 2008年2月24日,勞動人民進步黨在大選中當選總統。勞動人民進步黨支持建立一個獨立、非軍事化、且不結盟的塞普勒斯,並在賽普勒斯問題中,提出以實行聯邦製作為解決問題的方向
充分民主,基督教主義主導,受到土耳其打擊
伊朗
[編輯]- 1916年,正義黨在巴庫建立
- 1920年,正義黨一大改名波斯共產黨確立支持庫切克汗政府和建立一切革命力量的統一戰線,反對國王、外國帝國主義者、買辦和大封建主,6月建立波斯社會主義蘇維埃共和國
- 1921年前,波斯共產黨改名伊朗共產黨,1921年,波斯社會主義蘇維埃共和國滅亡,伊朗共產黨轉入非公開活動
- 1941年9月,伊朗共產黨部分成員組建伊朗人民黨,成立後發展迅速,在伊朗的知識分子和城市工人中擁有很大的影響力
- 1948年,伊朗人民黨成員發展到20萬
- 1950年代初期,伊朗人民黨推動英伊石油公司國有化的主要力量
- 1953年,思想較為開明的伊朗首相穆罕默德·摩薩台被政變推翻後,伊朗人民黨遭到大規模鎮壓,黨員大批流亡國外,黨的總部遷至東德萊比錫。巴列維國王實行獨裁統治期間,該黨在反對國王的政治鬥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 1963年,建立,確立反帝反君主立憲制和革命武裝鬥爭反對改良主義,支持毛澤東切格瓦拉德布雷的思想
- 1971年,正式確立
- 1976年,共產主義革命者組織(馬列)和Pooya小組合併為伊朗共產主義者聯盟,當時該黨在伊朗北部的阿莫勒附近武裝了其成員,準備發動反對伊斯蘭政權的起義
- 1979年,伊朗人民黨支持伊朗伊斯蘭革命,伊朗人民敢死游擊隊從分裂,並繼續從事武裝鬥爭
- 1982年1月25日,伊朗共產主義者聯盟發動阿莫勒起義但失敗
- 1983年,伊朗共產主義者聯盟重組,5月4日,伊朗人民黨被伊朗神權當局取締並遭到大規模鎮壓,四分之三的黨員及許多支持者被逮捕(這些人很多死於1988年–1989年的大處決),少數倖免於難者大多流亡歐洲。伊朗人民黨總部設於德國柏林和英國倫敦,在伊朗國內也有地下組織
- 1984年,伊朗共產主義者聯盟加入革命國際主義運動
- 2001年,伊朗共產主義者聯盟改組為伊朗共產黨(馬列毛),該黨推崇美國革命共產黨領袖鮑勃·阿瓦基安提出的「新綜合」理論。該黨主張通過「人民戰爭」推翻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政權
限制民主,伊斯蘭教主義主導,不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
伊拉克
[編輯]- 1924年,拉哈爾、穆罕默德·艾哈邁德·薩義德和幾個朋友建立伊拉克第一個馬克思主義研究小組
- 1927年,伊拉克鐵路工人組織了第一次罷工
- 1929年鐵路工人成立第一個工會
- 1934年3月31日,伊拉克共產黨成立
- 1937年8月,伊拉克國會宣布伊拉克共產黨為非法組織
- 1944年,蘇聯人民反抗納粹德國入侵的英勇壯舉,使越來越多的人對共產主義產生了興趣
- 1945年4月,伊拉克共產黨一大,通過黨章
- 20世紀40年代,伊拉克共產黨的領導幹部中,阿拉伯什葉派,遜尼派和庫德人一直都占一定的比例
- 1944-46年,貿易工會快速發展,在成立的十六個貿易工會中,有十二個是受伊共領導,伊共在庫爾德地區也建立了黨組織。伊共一貫支持庫德人民爭取自決權和自治權的鬥爭
- 1947年,伊拉克阿爾巴特村(the village of Arbat)爆發了第一次反對土地酋長的農民起義,1月英國逮捕了法赫德和伊共的一些領導人
- 1948年1月,伊拉克發生全國大起義,伊共成為國內主要政治力量。這次起義的導火索是朴次茅斯條約簽署,該條約使英國在伊拉克能夠繼續保留其軍事基地及其他壓制伊拉克主權的手段。在伊拉克共產黨的領導下,成千上萬民眾走上巴格達街頭遊行示威,四百名民眾被荷槍實彈的警察射殺。伊拉克總理大臣逃跑,伊政府被迫拒絕履行條約內容。伴隨著群眾運動的是一波工人罷工,4月,伊拉克爆發了一次具有歷史意義的示威遊行,3000多名工人從哈迪撒石油開採站出發,遊行250公里到達巴格達,這一事件燃起全國的罷工浪潮,政府在實行了一段時間的緊急戒嚴後,逮捕和審判了數百名共產黨員並判處死刑,三位伊共領導人的屍體被懸掛在巴格達市三個不同地方,以恐嚇人民群眾。不過,政府的鎮壓使伊拉克共產黨成為"烈士黨",人們對伊共的尊崇與膜拜更加強烈
- 1950年代初期,伊共得以重建,新的年輕領導集體開始應對挑戰。又一輪的群眾鬥爭發展起來
- 1950-60年,伊拉克共產黨成為伊拉克最大政黨,也是中東地區最有影響力的共產黨
- 1952年11月,爆發了起義,特點是伊共通過農民社會組織來領導農民同封建地主進行鬥爭,政府隨即派軍隊進行武力鎮壓
- 1954年末,越來越多士兵也積極地參與到群眾鬥爭中去,伊共遂決定組建一個士兵和軍官的全國聯合委員會。從這一年起到1958年,伊拉克共產黨和群眾性組織得到穩定發展
- 1958年,伊拉克成立新的共和國
- 1958年7月的革命活動中,伊拉克共產黨成為革命的主要力量,並最終推翻傀儡政權。接著卡塞姆上台
- 1959年,二十五萬工人加入了貿易工會;農村建立了三千個農民協會,代表全國二十萬農民;伊拉克婦女協會發展了兩萬多成員,民主青年聯盟有八萬四千成員。具有重要意義的是,許多軍官和士兵也加入了伊共。伊共發揮了重大的作用。伊共的發展使新的統治集團和民族資產階級感到惶恐。伊共的影響達到一個新的高度,政府不得不採取新的土改措施和勞動法來滿足人們的需要
- 1960年,新一輪的反共浪潮開始,卡塞姆政權承認其他政黨合法,卻拒絕承認伊共。伊共也承認當時放棄建立一個有共產黨參加的民主革命政府的口號,是犯了錯誤。由於受蘇聯共產黨的影響,伊共也採取向卡塞姆政權和民族資產階級妥協的路線。這可以回想起50年代末(蘇共二十大之後),蘇維埃政黨開始主張同民族資產階級合作的路線,這削弱了共產黨的獨立性。伊共也像第三世界其他政黨一樣,沒有擺脫蘇聯指令的影響
- 1963年2月,反對派以及薩達姆復興黨發動政變成功,反對派在推翻卡塞姆政權之後,對共產黨人和聲援者進行瘋狂屠殺,伊共被迫撤離,在庫爾德地區建立自己的游擊武裝,11月,復興黨政權就垮台了
- 1968年,復興黨政權再次上台並繼續鎮壓伊拉克共產黨,伊共後來提出建立一個體現民主原則的立憲政體的主張,包括選舉自由,自治原則解決庫爾德問題,拒絕向外國公司妥協等,但復興黨對伊共的鎮壓一直持續到1971年,伊共號召建立一個包括所有進步人士的愛國陣線,成立聯合政府,而復興黨當時面對的國際環境,使其有可能通過一些措施來擺脫伊拉克石油公司的控制,為了發展現代資本主義,伊政府需要石油資源來積累資本。為了在石油生產上得到蘇聯的幫助,他們於1969年同伊共簽署第一個協議。經過1971年到1972年漫長談判,最終復興黨與伊共達成一項協議,同意在"民族行動綱領"的基礎上組成"全國民族進步陣線"。兩名伊共部長加入了政府。
- 1978年,復興黨鎮壓伊共,逮捕"全國民族進步陣線"中的伊共代表。5月31日,復興黨以伊共在軍隊中建立黨組織為由,處死31名伊共黨員和追隨者
- 1979年4月,伊共對外宣布,"全國陣線"已不再是一個聯盟,而成為復興黨的統治工具,反對復興黨政府,1月,伊共在庫爾德地區建立自己的游擊武裝輔士游擊隊
- 1980年,伊共認為爆發的兩伊戰爭是伊拉克不義之戰,反映薩達姆獨裁政權的侵略性,呼籲立即結束戰爭,反對侵占他國領土;伊共反對伊拉克侵占科威特,認為薩達姆發動這場戰爭是為轉嫁因兩伊戰爭造成的國內矛盾和經濟危機,無益於本國和地區人民,要求制裁獨裁者,救人民於水火之中,認為應通過伊國內愛國力量、依靠人民群眾、國際和平人士和合法力量推翻薩達姆政權。在庫爾德問題上,伊共主張和平、民主地解決這一問題,滿足庫德人的要求,實現在伊拉克共和國範圍內庫德人的自治,加強庫德人同阿拉伯人的團結。伊共與庫爾德民主黨和庫爾德社會黨建立聯盟,開展武裝鬥爭,共同反對復興黨政權,伊共在反對復興黨建立一黨獨裁政府的鬥爭中,遭受到巨大損失
- 2003年,當美國決定入侵伊拉克時,伊共表示堅決反對。在美軍入侵伊拉克之後,伊共拒絕參加2002年在倫敦召開的由美國政府發起的反對派會議,這次會議旨在為伊拉克建立親美政府奠定基礎。伊共堅決反對薩達姆政權和美軍的占領,當伊拉克人民起來共同反對美國占領,並推翻伊拉克傀儡政權而進行長期鬥爭時,伊共又一次站在了歷史的十字路口。伊共需要增強其群眾基礎,同時還要面對開展強力民主鬥爭的考驗,鑑於當時伊拉克社會濃厚的多民族和多教派色彩以及該黨社會基礎薄弱的政治環境,穆薩書記接受了管制當局的參政邀請。這樣一來,伊共還要與試圖把伊拉克變為神權國家的伊斯蘭勢力作鬥爭
- 伊拉克重建起,先後參加了臨管會,黨的總書記哈米德成為其25名成員之一;與其它政黨結盟組成「伊拉克團結名單」參加議會選舉獲25席;積極推動制定《民族和解綱領》,將落實《綱領》確定為黨當前首要任務,表示將進一步加強同其它愛國力量的團結與協作,在國家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
- 時至今日,伊共力量逐漸恢復。伊共成為民眾廣泛支持的大黨,社會主義在伊拉克取得成功。但伊拉克社會濃厚的多民族和多教派色彩,伊共雖有一定影響,其群眾基礎並非牢固、廣泛,仍需進一步改革和發展,適應形勢變化發展不斷調整方略,擴大自身在伊的影響,與其它愛國力量一道為將伊拉克建設為一個民主、聯邦、統一的國家
- 2014年6月,伊拉克isis發生內戰,伊拉克政府軍不敵isis,伊共組織武裝力量反抗isis
充分民主,伊斯蘭教主義主導,有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
以色列
[編輯]- 1948年,以色列建國後以色列地的巴勒斯坦共產黨改名為以色列共產黨 (1948年)
- 1964年7月,該黨分裂為兩派:以原總書記米庫尼為首的馬基派主張在互讓原則上解決阿以衝突,反對阿拉伯民族主義力量開展的反以色列立場;以梅爾·維爾納為首的拉赫派,支持蘇聯的立場,要求同阿拉伯民族主義運動協調一致
- 1965年9月1日,梅爾·維爾納為首的拉赫派成立新共產主義名單
- 1975年,馬基派自行解散,拉赫派直稱以色列共產黨。稱是猶太人和阿拉伯人的黨,政治目標是在以色列實現社會主義。近期任務是尋找和平解決阿以衝突的途徑,維護中東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在尊重巴勒斯坦人自決權的基礎上解決巴勒斯坦問題
- 1977年,以色列共產黨成立選舉聯盟和平與平等民主陣線
充分民主,民族主義主導,因被四周的阿拉伯國家仇視,不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
約旦
[編輯]- 1948年,約旦共產黨成立並獲得知識分子支持
- 1951年6月,1923年成立的巴勒斯坦共產黨西岸支部併入約旦共產黨
- 1951年12月29日,約旦共產黨受當局鎮壓
- 1954年5月,國會選舉約旦共產黨得1席
- 1956-57年,約旦共產黨反對英屬蘇伊士運河影響大增
- 1956年,約旦共產黨進入政府
- 1957年1月,約旦共產黨受當局鎮壓
- 1989年,解放巴勒斯坦民主陣線約旦支部成立約旦民主人民黨
- 2016年,國會選舉約旦共產黨得1席
充分民主,伊斯蘭教主義主導
科威特
[編輯]1975年3月14日,隨著越南衣索比亞以及智利事件得發生科威特人民聯盟秘密成立; 2011年3月14日,該黨正式成立; 限制民主,非黨化,福利高,由於是君主制,且伊斯蘭強烈極度不利左派政黨發展
黎巴嫩
[編輯]- 1924年10月24日,黎巴嫩人民黨成立,之後與亞美尼亞集團斯巴達克斯合併為敘利亞-黎巴嫩共產黨
- 1925年,敘利亞-黎巴嫩共產黨支持敘利亞獨立,但遭到當局打壓
- 1936年,敘利亞-黎巴嫩共產黨在法國人民陣線政府開始合法化
- 1941年,敘利亞-黎巴嫩共產黨參與民族運動
- 1943年底,敘利亞-黎巴嫩共產黨分裂為黎巴嫩共產黨和敘利亞共產黨
- 1948年,黎巴嫩共產黨被判非法
- 1950年代,黎巴嫩共產黨並未參與納賽爾運動而沒有重大影響能力
- 1958年,黎巴嫩共產黨領導起義反對政府加入巴格達協議
- 1965年,黎巴嫩共產黨支持左派領袖卡邁勒瓊布拉特的黎巴嫩民族運動,並成為爭取進步政黨和國家力量陣線一員
- 1970年,黎巴嫩共產黨取得合法地位,並組建自己的武裝民兵,但一直沒能在國會選舉中成功,由1960年代成立的左翼阿拉伯民族主義運動黎巴嫩分支組建的黎巴嫩社會主義者組織和1965年成立的社會主義黎巴嫩合併為黎巴嫩共產主義行動組織
- 1973-4年,黎巴嫩共產主義行動組織參與了食品工人罷工
- 1982年6月,黎巴嫩共產主義行動組織成為對以色列進行武裝鬥爭的主力並和阿拉伯社會主義行動黨、黎巴嫩共產黨共同對抗以色列
- 1987年,黎巴嫩共產主義行動組織反對敘利亞控制黎巴嫩失敗
充分民主,各教各世俗很均衡,有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
阿曼
[編輯]1965年,由當地得共產主義(馬列)成員成立佐法爾解放陣線,其目的是為當地發展籌集資金和推翻君主制,同年5月,開始革命; 1968年,佐法爾解放陣線改組為解放被占領阿拉伯海灣人民陣線; 1974年,解放被占領阿拉伯海灣人民陣線分為阿曼分支和巴林分支; 1976年7月,革命經過十年後失敗,放棄武裝鬥爭; 1992年,解放被占領阿拉伯海灣人民陣線改組為阿曼人民民主陣線; 限制民主,非黨化,福利高,由於是君主制,且伊斯蘭強烈極度不利左派政黨發展
巴基斯坦
[編輯]- 1948年3月6日,印度共產黨決定成立巴基斯坦共產黨
- 1951年,巴基斯坦共產黨發動革命但遭到當局鎮壓
- 1954年,巴基斯坦共產黨支持人民聯盟在孟加拉地區的選舉中獲得席位
- 1957年代,巴基斯坦共產黨加入國民民主黨進行活動
- 1966年,巴基斯坦共產黨在俾路支省組織農民武裝鬥爭並建立工會
- 1967年,國民民主黨發生分裂
- 1968年5月1日,工農黨成立
- 1970年代,工農黨受中國影響在開伯爾-普赫圖赫瓦省進行共產主義運動並取得成功並遭到當局打擊,但同時與其他左翼組織聯合
- 1978年,工農黨發生分裂
- 1979年7月,工農黨各派宣布重新合併
- 1981年初,工農黨成為打擊軍事政府的主要力量
- 1995年,巴基斯坦共產黨與工農黨Major Ishaque派合併為共產主義工農黨
- 1999年,原巴基斯坦共產黨成員重建巴基斯坦共產黨
- 2002年8月,工農黨聯合其他左翼政黨並參與選舉
- 2004年4月17日,聯合社會黨和馬克思主義工人傾向合併為巴基斯坦社會主義運動
- 2005年,巴基斯坦社會主義運動參加地方選舉取得不少席位,並領導反對國有電信私有化的運動
充分民主,伊斯蘭教主義主導,不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當局的執政黨是軍方背書的
卡達
[編輯]限制民主,非黨化,福利高,由於是君主制,且伊斯蘭強烈極度不利左派政黨發展,沒有實際存在的政黨
沙烏地阿拉伯
[編輯]限制民主,非黨化,福利高,由於是君主制,且伊斯蘭強烈極度不利左派政黨發展
敘利亞
[編輯]- 1943年底,敘利亞-黎巴嫩共產黨分裂為黎巴嫩共產黨和敘利亞共產黨,並參與了反對殖民當局的運動確立團結多數的工人階級、知識份子和庫德人
- 1954年,國會選舉敘利亞共產黨得1席成為首個中東有席位的共產黨
- 1972年,敘利亞共產黨加入敘利亞全國進步陣線
- 1973年底,敘利亞共產黨發生路線分歧
- 1976年8月,共產主義勞動黨成立
- 1980年代初,當局取締敘利亞共產黨
- 1986年,敘利亞共產黨因蘇聯政策分裂為敘利亞共產黨 (巴格達什派)和親蘇的敘利亞共產黨 (費薩爾派),共產主義勞動黨遭到當局鎮壓
- 2011年,共產主義勞動黨加入左翼的爭取民主變革全國協調委員會
- 2012年,敘利亞共產黨 (巴格達什派)一派成立托派人民意志黨,國會選舉敘利亞共產黨 (巴格達什派)得8席敘利亞共產黨 (費薩爾派)得3席人民意志黨得1席
- 2018年,共產主義勞動黨譴責土耳其入侵
優勢民主,伊斯蘭教主義主導,由軍事強人主導,不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且社會發生動亂
土耳其
[編輯]- 1920年9月10日,伊斯坦堡、安納托利亞和在蘇俄活動的土耳其共產主義小組於巴庫成立土耳其共產黨(1920),在土耳其民族解放運動中表現突出
- 1921年1月28日,土耳其共產黨(1920)和工會領導人被憲兵隊殺死,史稱黑海事件
- 1922年,凱末爾禁止土耳其共產黨(1920)
-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該黨積極反對土耳其當局勾結納粹德國,戰後,該黨又提出為消除土耳其對帝國主義強國的依賴關係,爭取土耳其退出軍事集團,爭取民主和社會進步而鬥爭
- 1961年,工會領導組建土耳其工人黨
- 1965年,土耳其工人黨在土耳其大選中贏得席位
- 1971年,土耳其政變中,土耳其工人黨被禁
- 1972年4月24日,成立於1969年的土耳其革命工農黨左派成立土耳其共產黨/馬列後建立土耳其人民解放軍在通加利省、加濟安泰普省和馬拉提亞省展開武裝鬥爭,而後土耳其共產黨/馬列一直有派別分裂
- 1978年,被土耳其工人黨開除的黨員建立社會主義力量,這是土耳其共產黨(2001)的前身
- 1980年土耳其政變中,土耳其工人黨被禁
- 1983年10月,土耳其共產黨(1920)召開五大,制定新的黨綱和黨章,強調當前土共必須鞏固在群眾中的陣地,團結左派力量,推翻軍事獨裁,建立民族民主政府
- 1984年12月,包括土耳其共產黨(1920)在內的6個左翼政黨宣布組成「土耳其和土耳其庫德斯坦左翼團結」政黨聯盟,以便共同進行爭取民主的鬥爭
- 1988年,土耳其工人黨和土耳其共產黨(1920)合併為土耳其聯合共產黨
- 1991年,土耳其憲法法院決定取締土耳其聯合共產黨,土耳其聯合共產黨改制為社會主義團結黨
- 2001年11月11日,土耳其共產黨(2001)改名為土耳其共產黨
- 2014年7月13日,土耳其共產黨(2001)分裂成共產黨和土耳其人民共產黨,土耳其共產黨/馬列派出武裝人員參加國際自由營
- 2017年1月22日,共產黨和土耳其人民共產黨重新合併為土耳其共產黨(2001)
優勢民主,伊斯蘭教主義主導,不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
阿聯
[編輯]限制民主,非黨化,福利高,由於是君主制,且伊斯蘭強烈極度不利左翼政黨發展,沒有實際存在的政黨
葉門
[編輯]- 1959年,納賽爾主義影響到南葉門,殖民當局決定組建南阿拉伯聯邦
- 1962年,亞丁工會聯合會奪取聯邦的控制權
- 1963年7月,民族解放陣線成立,10月14日,民族解放陣線與殖民當局進行武裝鬥爭
- 1967年11月30日,殖民當局撤離,民族解放陣線建立政權
- 1968年初,民族解放陣線發生分歧,6月,北葉門的阿拉伯民族主義運動一派成立葉門革命民主黨,8月23日,葉門革命民主黨與當局發生衝突
- 1969年11月,葉門社會黨發生路線分歧
- 1970年初,葉門革命民主黨組建武裝力量對抗當局的鬥爭
- 1976年2月2日,葉門革命民主黨與北葉門的葉門革命抵抗者組織、勞動黨、人民先鋒、人民民主聯盟創建民族民主陣線
- 1978年10月11日,民族解放陣線改組為葉門社會黨
- 1979年3月5日,葉門革命民主黨與北葉門的葉門革命抵抗者組織、勞動黨、人民先鋒、人民民主聯盟合併為葉門人民團結黨並併入葉門社會黨
- 1990年,葉門社會黨改制
優勢民主,伊斯蘭教主義主導,不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政局動盪
非洲
[編輯]阿爾及利亞
[編輯]- 1926年,法國共產黨阿爾及利亞支部成立
- 1936年10月,在阿爾及利亞的共產黨人特別大會上宣告獨立建黨,確立把推翻法國在阿爾及利亞的殖民統治,實現民族獨立和解放作為首要任務
-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阿爾及利亞共產黨積極開展反對德國和義大利法西斯、以及法國維希政府的鬥爭
- 1939年,阿爾及利亞共產黨被法國殖民當局禁止活動,於是轉入地下
- 1943年,阿爾及利亞共產黨恢復合法活動
- 1946年,阿爾及利亞共產黨強調聯合一切民主力量,消滅殖民政權,建立民主共和國
- 1951年,阿爾及利亞共產黨倡議建立了阿爾及利亞保衛和尊重自由陣線
- 1954年,阿爾及利亞共產黨積極參加了阿爾及利亞民族解放陣線發動的武裝起義。
- 1962年7月,阿爾及利亞獨立後,阿爾及利亞共產黨獲得合法地位,積極支持民族解放陣線領導人艾哈邁德·本·貝拉的民主改革政策
- 1964年,阿爾及利亞共產黨被禁止活動並解散
- 1966年,阿爾及利亞共產黨另外成立社會主義先鋒黨
- 1990年,工人黨 (阿爾及利亞)成立,代表工人利益
- 1993年,社會主義先鋒黨改制為團結黨。一些黨員另外組建阿爾及利亞爭取民主和社會主義黨阿爾及利亞爭取民主和社會主義黨
- 2007年,在國會選舉中工人黨 (阿爾及利亞)獲得26席
充分民主,民族主義主導,有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
安哥拉
[編輯]- 1955年10月,安哥拉共產黨受葡萄牙共產黨指導建立
- 1956年12月,安哥拉共產黨與安哥拉非洲人聯合鬥爭黨合併為安哥拉人民解放運動,安人運的核心包括姆本杜族和首都羅安達的知識分子,此後,又有安哥拉民族獨立運動和安哥拉民主解放陣線等多個政黨陸續併入
- 1960年,安人運與幾內亞比索和維德角的幾內亞和維德角非洲獨立黨結成聯盟,反抗葡萄牙殖民
- 1961年,葡萄牙殖民地民族主義者組織大會取代了葡萄牙殖民地民族獨立革命陣線,新增莫三比克解放陣線和聖多美普林西比解放運動-社會民主黨的前身聖多美普林西比解放委員會
- 1974年,葡萄牙發生康乃馨革命,並向安哥拉三黨聯盟移交權力。但聯盟迅速瓦解,安哥拉陷入內戰
- 1975年11月11日,在葡萄牙人放棄羅安達當天,控制首都和沿海石油資源的安人運宣布安哥拉獨立
- 1977年,安人運一大馬克思列寧主義被定為黨的指導思想
- 1990年,安人運改制
充分民主,由於前共產黨組織的後繼改制組織存在,不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
貝寧
[編輯]- 1959年7月28日,由工會運動成立貝寧社會革命黨
- 1975年11月30日,貝寧人民革命黨由軍事強人建立
- 1976年,達荷美共產主義者聯盟成立
- 1977年,達荷美共產主義者聯盟改組為霍查主義的貝寧共產黨並被當局取締
- 1989年12月,貝寧人民革命黨改制
- 1993年9月17日,貝寧共產黨獲得合法地位
- 1995年,國會選舉貝寧共產黨得1席
- 1999年,貝寧共產黨Magloire Yansunnu一派成立貝寧馬列主義共產黨
波札那
[編輯]- 1984年,波札那馬恩列斯運動以大學學生運動形式出現
- 1984年,波札那馬恩列斯運動改組為政黨
- 托派的國際社會主義組織 (波札那)的政治報紙為唯一定期發行
布吉納法索
[編輯]- 1963年,成立於獅子山的共產主義非洲獨立黨在布吉納法索設立分支機構非洲獨立黨 (布吉納法索)
- 1971年,沃爾特共產主義組織剛從大學學生組織重組為政治組織
- 1978年,沃爾特共產主義組織分裂為親霍查的沃爾特革命共產黨和親中的共產主義鬥爭聯盟
- 1981年,共產主義鬥爭聯盟解散
- 1983年,非洲獨立黨 (布吉納法索)參與了革命並成功進入托馬斯·桑卡拉政府。3月,共產主義鬥爭聯盟改組為共產主義鬥爭聯盟–重建以支持革命政府並被授予3各政府部長職位。而沃爾特革命共產黨因政府是上層政變而不是人民革命所以拒絕政府的邀請
- 1984年8月,沃爾特革命共產黨馬列團體一派因再次拒絕進入政府而脫離成立布吉納法索共產主義者聯盟
- 1986年,布吉納法索共產主義者集團獲得一個部長職位進入政府
- 1987年,共產主義鬥爭聯盟–重建被政府邊緣化
- 1989年,共產主義鬥爭聯盟–重建和布吉納法索共產主義者團體拒絕併入爭取民主和社會主義黨/梅特巴,4月,布吉納法索共產主義者聯盟、革命軍人組織、1987年成立的共產主義鬥爭聯盟-火焰和布基納共產主義團體合併為爭取人民民主組織-勞動運動
- 1990年3月,共產主義鬥爭聯盟–重建改制。布吉納法索共產主義者聯盟和爭取人民民主組織-勞動運動一派合併為共產主義的布吉納法索勞動黨
- 1991年3月,布吉納法索共產主義者團體、爭取人民民主組織-勞動運動改制
- 1996年2月,布吉納法索勞動黨併入爭取民主和進步黨
- 1999年,非洲獨立黨 (布吉納法索)一派脫離成立爭取民主和社會主義黨
- 2002年,國會選舉爭取民主和社會主義黨得2席
- 2012年,非洲獨立黨 (布吉納法索)各派、爭取民主和社會主義黨和建築工人公民聯盟合併為共產主義的爭取民主和社會主義黨/梅特巴,並在國會擁有1席
蒲隆地
[編輯]喀麥隆
[編輯]- 1947年4月10日,馬克思主義的喀麥隆人民聯盟成立
- 1948年6月9日,迫於非洲民主聯盟和法國共產黨施壓,喀麥隆殖民當局給予喀麥隆人民聯盟合法地位
- 1955年,喀麥隆人民聯盟被殖民當局取締。此後的30多年裡,該黨一直於地下運作,曾是反對喀麥隆獨裁政權的最主要反對派力量
- 1991年,喀麥隆人民聯盟獲得合法地位該黨在國民議會有3個席位
維德角
[編輯]- 1962年3月,非洲獨立黨 (幾內亞和維德角)開始反抗殖民當局
- 1975年,維德角獨立,非洲獨立黨 (幾內亞和維德角)在維德角執政
- 1980年11月14日,維埃拉發動政變上台,非洲獨立黨 (幾內亞和維德角)維德角支部隨當時的總書記阿里斯蒂德斯·馬里亞·佩雷拉分離出來並改制
中非
[編輯]國家較小且中左力量主導社會
查德
[編輯]- 1981年,查德爭取團結和社會主義行動成立
- 1993年4月,查德爭取團結和社會主義行動成為執政黨
- 1993年10月,查德爭取團結和社會主義行動下台
- 2002年4月21日,議會選舉中查德爭取團結和社會主義行動得1席
葛摩
[編輯]社會較小
剛果 (布)
[編輯]- 1945年,剛果進步黨成立,起初作為非洲民主大會剛果支部,和法共有聯繫,同樣法國工會聯合總會剛果成員都是剛果進步黨成員
- 1946年,法國國會選舉中剛果進步黨得1席
- 1947年,剛果布殖民地區議會選舉中剛果進步黨得15席
- 1957年年末,剛果進步黨併入非洲重建黨
- 1963年2月,努馬扎萊、克勞德•歐內斯特-恩達拉等20多名留歐青年秘密成立馬列主義小組,內部稱剛果勞動黨,8月,勞動黨參加推翻尤盧政府的「八月革命」
- 1964年6月29日,努馬扎萊等人與馬桑巴-代巴組建剛果全國革命運動
- 1968年7月31日,努馬扎萊等人支持青年軍官恩古瓦比發動政變。推翻馬桑巴-代巴政府,成立全國革命委員會
- 1969年12月31日,剛果人民共和國河剛果勞動黨成立,宣稱以馬列主義為指導思想
- 1984年7月,勞動黨「三大」。提出現階段是「民族、民主、人民革命」
- 1990年7月,剛果勞動黨改制
充分民主,由於前共產黨組織的後繼改制組織存在,不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
剛果 (金)
[編輯]- 2009年11月26日,剛果共產黨成立
象牙海岸
[編輯]- 象牙海岸無產階級共產黨反對法國殖民當局
- 1983年,象牙海岸人民陣線成立
- 1990年,霍查主義象牙海岸革命共產黨成立,該條目有其他非洲共產黨連結!
吉布地
[編輯]國家較小且中左力量主導社會
埃及
[編輯]- 1918年,開羅、亞歷山大港、塞得港等大城市出現了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小組
- 1920年,這些小組聯合創立埃及社會黨,義大利血統的埃及人約瑟夫羅森塔爾領導的歐洲知識分子把埃及社會黨總部設在開羅。薩拉馬穆薩,阿里埃爾納尼,穆罕默德阿卜杜拉伊南和馬赫穆德胡斯尼烏拉比簽署埃及社會黨成立宣言
- 1922年,埃及社會黨改名為埃及共產黨確立反對帝國主義統治、爭取民族獨立和實行民主作為鬥爭任務。提出蘇伊士運河收歸國有,英軍撤出埃及,沒收大地主土地,進行徹底的土地改革,實行8小時工作制和勞動立法等。積極從事工人運動,領導建立了勞動總同盟,聯合了6萬會員和100個工會
- 1924年,埃及共產黨黨員人數發展到2000多人,3月,華夫脫黨政府對此極為不安下令解散埃共及其領導的勞動同盟,該黨轉入地下
-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埃及共產黨分裂為20多個派別
- 1942年,Iskra成立,Iskra強調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及其在埃及社會中的應用,其做法是,共產黨人首要任務是在革命知識分子中建立一個基地,並在稍後階段進行大規模動員
- 1944年,Iskra建立研究中心Dar al-abahth al-'ilmiya(科學研究之家)。該中心出版文學,並開設了共產主義思想課,Shudi Atiya ash-Shafi是科學研究之家負責人,後來的al-Jamahir編輯
- 1945年,Iskra是全國人民大學成立的力量之一,該機構為勞工積極分子提供政治和社會科學課程
- 1946年2月,「火星報」是組織全國工人和學生委員會的組織之一,這是一場民族獨立和社會改革的群眾運動。全國委員會一直持續到同年7月
- 1947年,埃及民族解放運動和火星運動合併為民主解放民主運動並出版Al-Jamahir周報,是當時最大的共產主義組織
- 1950年,民主解放民主運動是埃及工會運動主導力量
- 1952年,因支持政變民主解放民主運動為合法共產主義組織,年末因工會鬥爭要求工會妥協,而因工會領導被槍決工會與民主解放民主運動關係緊張
- 1953年1月,政府關閉了民主解放民主運動的報刊,其共產主義學生聯盟進行激進抗議但遭到民主解放民主運動的反對,8月,因政府發起對共產主義團體的鎮壓,民主解放民主運動批評政府政策
- 1953-5年,民主解放民主運動處於混亂時期。因涉及政權的爭議、處理泛阿拉伯民族主義的崛起、泛阿拉伯的外交政策取向,1954年9月,政府對民主解放民主運動進行鎮壓
- 1955年2月,民主解放民主運動、共產黨先鋒隊等其餘4個組織合併為統一埃及共產黨,確立支持納賽爾政府、和平解決以色列衝突,但埃及共產主義拉雅派批評統一埃及共產黨延續民主解放民主運動的綱領
- 1956年,統一埃及共產黨嘗試與以色列共產黨建立關係,蘇伊士戰爭期間,統一埃及共產黨動員了塞德港的大眾抵抗活動,統一埃及共產黨創辦Dar al-fikr,4月,統一埃及共產黨發表帝國主義是主要敵人,該報告呼籲支持納賽爾政府,並捍衛其反對帝國主義陰謀。在對埃及民主自由受到限制的批評中,該黨為了建立反帝國主義統一而將這些要求置之不理,年底,統一埃及共產黨、ar-Raya和工農共產黨在義大利和伊拉克共產黨的幫助下合併為聯合埃及共產黨
- 1957年2月,聯合埃及共產黨正式合併,之後埃及共產黨ar-Rayat ash-Sha'ab派併入
- 1958年1月8日,與工農共產黨的合併為埃及共產黨,聲明支持納賽爾政府的政治、經濟政策,號召建立一切愛國階層的民族統一戰線,該黨多次遭到納賽爾政府打壓
- 1965年,埃及共產黨解散
- 1967年4月,前埃及共產黨成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執政的阿拉伯社會主義聯盟
- 1975年,由活躍的埃及共產黨 (1958年)成員成立埃及共產黨
- 1995年4月,80年代活躍的托派學生組織轉制為政治組織的革命社會主義者 (埃及)成立
- 2011年,2011年埃及革命中,穆巴拉克被關押後埃及共產黨公開活動並組織工人遊行,5月10日,5個左翼政黨埃及共產黨、社會主義人民聯盟黨、革命社會主義者 (埃及)、埃及社會黨和工人民主黨 (埃及)組成競選聯盟社會主義力量聯盟
充分民主,伊斯蘭教主義主導,有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穆斯林兄弟會實力非常強,但軍方比較維護世俗化
赤道幾內亞
[編輯]1958年,人民理念成立;
厄利垂亞
[編輯]- 1950年代後期,厄利垂亞解放陣線以獨立為目標而出現
- 1960年7月,以知識分子和學生的厄利垂亞解放陣線成立
- 1961年,厄利垂亞解放陣線成立武裝組織
- 1970年代,厄利垂亞人民解放陣線成立
- 1980年代,厄利垂亞人民解放陣線取代厄利垂亞解放陣線成為獨立主要力量
- 1991年5月24日,厄利垂亞人民解放陣線解放厄利垂亞
- 1993年,厄利垂亞從衣索比亞獨立
- 1994年,厄利垂亞人民解放陣線改制
衣索比亞
[編輯]- 1968年8月,歐洲衣索比亞學生聯盟會議上學生組成的親蘇全衣索比亞社會主義運動成立
- 1972年4月,親中的衣索比亞人民革命黨成立,它的第一個政治綱領要求推翻君主制,取消封建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國
- 1974年,衣索比亞發生政變
- 1975年2月28日,提格雷人民解放陣線成立
- 1976年,衣索比亞人民革命黨成立武裝組織,並和厄利垂亞人民解放陣線、提格雷人民解放陣線合作反對門格斯
- 1977年,下半年,因先鋒隊和領導人民民主的主導權問題全衣索比亞社會主義運動被鎮壓
- 1979年12月17日,衣索比亞工人黨的籌備委員會成立
- 1983年,提格雷人民解放陣線的政治組織霍查主義提格雷馬列主義聯盟成立
- 1984年9月12日,衣索比亞工人黨由軍事強人建立,衣索比亞人民革命黨改制
- 1988年5月,由提格雷人民解放陣線、阿姆哈拉民族民主運動、奧羅莫人民民主組織和南衣索比亞人民民主運動組建的衣索比亞人民革命民主陣線政治武裝成立
- 1990年,衣索比亞工人黨改制
- 1991年,衣索比亞人民革命民主陣線攻占阿迪斯阿貝巴並之後改制,提格雷馬列主義聯盟解散,提格雷人民解放陣線改制
可以追加提格雷人民解放陣線等擴展
加彭
[編輯]1992年由3黨組成的非洲重建論壇;
甘比亞
[編輯]- 1980年,甘比亞社會主義革命黨成立
- 1981年7月30日,甘比亞社會主義革命黨發起革命但失敗
1986年7月31日成立的爭取獨立和社會主義人民民主組織;
加納
[編輯]1992年7月27日,全國人民大會成立;
幾內亞
[編輯]中左力量主導社會
幾內亞比索
[編輯]- 1954年,葡萄牙幾內亞民族獨立運動成立
- 1956年9月19日,由葡萄牙幾內亞民族獨立運動組建的非洲獨立黨 (幾內亞和維德角)成立
- 1959年,發生皮吉古提大屠殺,9月,非洲獨立黨 (幾內亞和維德角)在幾內亞成立新的總部
- 1961年,非洲獨立黨 (幾內亞和維德角)與莫三比克的FRELIMO和安哥拉的MPLA成立國際組織
- 1962年3月,非洲獨立黨 (幾內亞和維德角)開始反抗殖民當局
- 1964年2月,召開非洲獨立黨 (幾內亞和維德角)一大
- 1967年,非洲獨立黨 (幾內亞和維德角)控制三分之二的幾內亞比索
- 1970年,殖民當局加強攻勢
- 1973年9月24日,非洲獨立黨 (幾內亞和維德角)宣布幾內亞比索獨立
- 1980年11月14日,維埃拉發動政變上台,非洲獨立黨 (幾內亞和維德角)繼續執政
- 1991年5月,非洲獨立黨 (幾內亞和維德角)改制
肯亞
[編輯]賴索托
[編輯]- 1962年5月5日,賴索托共產黨成立,出版莫塞貝特西,南非共產黨成員曾提供資金.受到南非匈牙利東德的共產黨的歡迎
- 1960年代,賴索托共產黨分裂親蘇和親華派
- 1970年2月,萊共被宣布非法
- 1986年,賴索托政變後,賴索托共產黨進入政府
- 1991年,賴索托共產黨獲得合法地位
賴比瑞亞
[編輯]1980年聯合人民黨成立;
利比亞
[編輯]充分民主,伊斯蘭教主義主導,有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政局動盪,穆斯林兄弟會實力非常強有土耳其的強力支援
馬達加斯加
[編輯]- 1958年11月8日,馬達加斯加獨立大會黨成立,確立馬達加斯加獨立
- 1976年,馬達加斯加獨立大會黨進入政府
馬拉威
[編輯]國家較小,意識形態沒有;
馬里
[編輯]- 1965年,霍查主義的馬里勞動黨成立,並與非洲民主運動合作
- 1968年,馬里勞動黨是打擊軍事政權的主力,馬里勞動黨在學生中發展組織
- 1986年1月20日,馬里勞動黨加入革命民主黨和馬里民主人民陣線
- 1991年,軍事政權被馬里勞動黨推翻後,馬里勞動黨加入馬里民主聯盟支持阿馬杜·圖馬尼·杜爾總統,非洲爭取民主和獨立團結的主席參與推翻軍事政權
- 1996年,非洲爭取民主和獨立團結成立
- 2002年,國會選舉非洲爭取民主和獨立團結得6席
- 2007年,國會選舉非洲爭取民主和獨立團結因反對國有工業私有化得4席
- 2013年,國會選舉非洲爭取民主和獨立團結得5席
茅利塔尼亞
[編輯]國家較小,伊斯蘭;
模里西斯
[編輯]摩洛哥
[編輯]- 1943年11月,摩洛哥共產黨在1920年隸屬於法共的並建立的個人共產團體基礎上成立
- 1946年4月,摩洛哥共產黨一大呼籲摩洛哥人民共同參與爭取獨立,民主自由和改善工人狀況的鬥爭
- 1946年8月,摩洛哥共產黨發表爭取摩洛哥統一和獨立,建立一個統一的國家陣線
- 1953-1956,摩洛哥共產黨參加對法國殖民當局的武裝鬥爭
- 1956年,摩洛哥獨立,摩洛哥共產黨主張加強民族獨立,從摩洛哥撤出外國軍隊,消除外國軍事基地,解放國家免受外國統治壟斷,國有化銀行,開採公司,土地改革,提高群眾生活水平
- 摩洛哥共產黨多次被禁止
- 1968年1月26日,摩洛哥共產黨倡導適應摩洛哥國情的社會主義,呼籲在具有反帝和反資產階級特色的「聯合民陣」中統一愛國力量,7月,摩洛哥共產黨改組為解放與社會主義黨作為掩護對外宣稱伊斯蘭社會主義
- 1969年,解放與社會主義黨被禁止
- 1970年,解放與社會主義黨一派別成立Ila al-Amam(先鋒),Ila al-Amam為宣傳馬克思主義做出了重要貢獻,3月,學生首次發動總罷工抗議西班牙外交部長來訪
- 1971年9月,Ila al-Amam內學生和工會組織的人民群眾路線和武裝鬥爭路線產生分歧
- 1972年,Ila al-Amam(先鋒)發動絕食抗議
- 1973年,當局對Ila al-Amam學生和工會組織進行抓捕行動
- 1974年,解放與社會主義黨改組為進步與社會主義黨,它是摩洛哥主要左派政黨中,Ila al-Amam遭到打擊
- 1992年,進步與社會主義黨改制
- 1977年12月11日,Ila al-Amam成員因絕食抗議審判行為飢餓死亡
- 1985年,當局逮捕Ila al-Amam
- 1995年,Ila al-Amam(先鋒)改組為霍查主義民主道路,主要目標是建設社會主義,建立一個結束資本主義和人類剝削的民主社會。批評「交替幻象」,民主之路抵制了自創建以來舉行的所有選舉,因為他們認為那時沒有自由選舉。參加工會,捍衛公共社會服務或支持社會鬥爭,失業大學生運動反對私有化、自由化、放鬆管制等的野蠻自由主義,其武裝分子支持摩洛哥人權運動,反對該政權的侵犯人權行為,爭取民主的鬥爭,通過積極的抵制選舉的運動,譴責實際的「幕後民主」,並以組成民主憲法為基礎,解放自由和真實的選舉,反對摩洛哥依賴的鬥爭,削減軍事上聯合軍事演習,北約重聚,合作打擊「恐怖主義」等,反對大中東、摩洛哥 - 美國自由貿易協定、摩洛哥-自由貿易協定、地中海聯盟等的政策和經濟、帝國主義的關係,爭取承認阿馬齊格語言和文化為官方,並給予阿馬齊格多數地區最大的自治權,支持人民的鬥爭,以及巴勒斯坦人,伊拉克人和黎巴嫩人的鬥爭、「反對猶太復國主義實體正常化」的鬥爭,支持撒哈拉人民爭取自決,摩洛哥與波利薩里奧陣線之間的直接談判以及和平解決辦法。支持2月20日運動的示威活動。民主道路領導兩個主要工會(摩洛哥工人聯合會 - 民主工人聯合會 - 民主工人聯合會 - CDT)、摩洛哥人權協會、Attac-Morocco、摩洛哥失業畢業生全國協會和婦女維權運動
- 2003年,Ila al-Amam(先鋒)一成員領導了阿拉伯之春期間的平等與和解委員會
- 2004年,政黨和發揮以後,民主道路與統一社會黨 (摩洛哥)、社會主義先鋒黨、忠於民主黨、民族聯邦大會黨結成聯盟
- 2011年4月,民主道路拒絕摩洛哥憲法所謂的修正方案,並呼籲加強和鞏固動員,並繼續為民主政權進行鬥爭
- 2012年7月,政黨合法化以來民主道路發展迅速
莫三比克
[編輯]- 1962年6月25日,由莫三比克民族民主聯盟、非洲民族聯盟和獨立非洲聯盟合併為莫三比克解放陣線黨,確立爭取莫三比克的完全獨立和解放
- 1964年9月,莫三比克解放陣線黨武裝鬥爭,在蘇中支持下莫三比克解放陣線黨在北部建立解放區幫助農民擺脫地主和殖民當局委任的酋長,建立合作農業社,認為莫三比克人民的主要敵人是西方剝削主義而不是歐洲人,採取非種族主義立場
- 1969年,莫三比克解放陣線黨控制全國三分之一領土
- 1970年,殖民當局派出僱傭兵打擊莫三比克解放陣線黨的武裝,但幾年後莫三比克解放陣線黨控制了北部和中部
- 1975年6月,因葡萄牙康乃馨運動莫三比克解放陣線黨領導人民獲得獨立,該陣線主席薩莫拉擔任總統
- 1977年2月,莫三比克解放陣線黨改名為莫三比克解放陣線黨,正式定為馬列主義先鋒黨
- 1989年,莫三比克解放陣線黨改制,主張「尊重人權,維護和平與進步,縮小國內社會和地區差別,更加公平地分配財富」,目標是「建立以民主社會主義、平等、自由和團結為基礎的莫三比克社會」
- 1995年4月12日,莫三比克共產黨成立
充分民主,由於前共產黨組織的後繼改制組織存在,不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
納米比亞
[編輯]- 1960年4月19日,納米比亞人組黨成立,開展反對南非殖民統治的武裝鬥爭,成為爭取納米比亞獨立的主要力量
- 1966年8月26日,納米比亞人組黨與南非發生交火
- 1981年10月3日,納米比亞共產黨成立
- 1989年,納米比亞共產黨成立納米比亞社會主義聯盟,5月,工人革命黨 (納米比亞)成立
- 1992年,納米比亞人組黨改制
- 2014年,國會選舉中工人革命黨 (納米比亞)得2席
尼日
[編輯]中左黨為主
奈及利亞
[編輯]- 1960年11月,奈及利亞共產黨成立
- 1963年,親蘇的奈及利亞社會主義工農黨成立
- 1966年,軍事政府取締奈及利亞共產黨、奈及利亞社會主義工農黨
- 1986年,在勞動和學生社會主義活動家會議上托派的民主社會主義運動 (奈及利亞)成立
- 民主社會主義運動 (奈及利亞)成立的頭十三年裡參與反對奈及利亞獨裁統治,爭取充分的民主權利和工人的權利,該運動導致活動人士被捕
- 2007年6月,民主社會主義運動 (奈及利亞)領導了高油價的總罷工
- 2013年,民主社會主義運動 (奈及利亞)成立奈及利亞社會黨,6月19日,民主社會主義運動 (奈及利亞)教育權運動
盧安達
[編輯]1991年,盧安達社會黨成立;
聖多美普林西比
[編輯]- 1960年,聖多美普林西比解放委員會成立
- 1961年,該黨與其他共產主義和社會主義政黨一起加入葡萄牙殖民地民族主義組織會議
- 1974年4月,葡萄牙康乃馨革命後,該黨獲得政權並執政至今
- 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末,該黨普遍與社會主義國家關係密切
- 1989年下半年,該黨中一個派系獲得主導權,該黨改制
塞內加爾
[編輯]- 1943年,共產主義研究組織成立
- 1956年,共產主義研究組織併入塞內加爾人民集團
- 1957年,法屬西非的非洲獨立黨成立
- 1960年8月1日,非洲獨立黨被禁止存在,被迫轉入地下並作為非法的非洲獨立黨塞內加爾支部成立
- 1965年,非洲獨立黨塞內加爾支部內學生領袖建立親中的塞內加爾共產黨而後併入其他組織,非洲獨立黨塞內加爾支部發動武裝鬥爭失敗非洲獨立黨塞內加爾支部
- 1967年,非洲獨立黨塞內加爾支部開展整風運動,Majhmoud Diop被開除
- 1973年,托派的社會主義工人組織成立
- 1974年12月28日,一起行動/爭取新民主革命運動成立並活躍於工會運動
- 1975年4月,來自非洲獨立黨的學生組織建立民主聯盟/爭取勞動黨運動,一起行動/爭取新民主革命運動被抓捕,7月9日,國會決定實行三黨制(自由、民主、左派)
- 1976年,Majhmoud Diop回國並創建非洲獨立黨重建臨時委員會,8月14日,非洲獨立黨重建臨時委員會(非洲獨立黨重建派)以非洲獨立黨註冊合法政黨以進入議會左派角色
- 1977年,來自社會主義工人組織的托派的共產主義工人聯盟成立,5月參加了學生運動
- 1978年,非洲獨立黨塞內加爾支部抗議國會選舉
- 1980年3月,一起行動/爭取新民主革命運動出版無產階級報
- 1981年,非洲獨立黨塞內加爾支部登記為獨立和勞動黨,7月,一起行動/爭取新民主革命運動註冊
- 1982年2月,組成合法政黨社會主義工人組織,7月8日,組成合法政黨共產主義工人聯盟
- 1970年代後期,民主聯盟/爭取勞動黨運動提倡將塞內加爾的馬克思主義左翼整合統一
- 1972-1975年,獨立和勞動黨進行各方面重建包括出版物
- 1991年,一起行動/爭取新民主革命運動、社會主義工人組織和毛派的人民民主聯盟合併為一起行動/非洲爭取民主和社會主義黨
- 1992年,民主聯盟/爭取勞動黨運動、獨立和勞動黨改制
- 2000年,總統選舉後一起行動/非洲爭取民主和社會主義黨進入政府
- 2001年,國會選舉一起行動/非洲爭取民主和社會主義黨得2席
- 2007年,一起行動/非洲爭取民主和社會主義黨發生路線分歧
塞席爾
[編輯]人民黨 (塞席爾)一直為中左黨。原以社會主義和建設社會主義國家為號召;
獅子山
[編輯]中左黨主導
索馬利亞
[編輯]- 原為衣索比亞領土
- 1976年7月1日,索馬利亞革命社會主義黨由軍事強人成立,確立是索馬利亞勞動人民和其他一切進步力量的先鋒隊,是以科學社會主義思想武裝起來的。任務是建立一個以社會主義、平等、團結和進步為基礎的社會。對內主張維護民族獨立和國家主權,反對部族主義和地方主義,實行社會保險、免費醫療和義務教育。對外奉行中立和不結盟政策
- 1978年4月9日,發生軍事政變
- 1991年1月,索馬利亞聯合大會上台,索馬利亞革命社會主義黨解散
南非
[編輯]- 1921年,成立南非共產黨
- 1922年,南非共產黨領導白人礦工罷工的蘭德起義
- 1924年,南非共產黨定位黑人與工人
- 1929年,南非共產黨確立社會主義進程的最直接線路是通過群眾鬥爭爭取多數人的統治
- 1946年,南非共產黨與非洲國民大會一起參加非洲礦工總罷工,許多黨員如Bram Fischer被捕
- 1950年,南非共產黨因政府鎮壓而解散
- 1953年,南非共產黨重建
- 1960年3月21日,因通行證規則,黑人大規模遊行南非共產黨號召推翻白人統治
- 1963年,南非共產黨遭當局鎮壓
- 1978年4月28日,黑人公約、南非學生組織、和黑人社區項目合併為阿扎尼亞人民組織成立
- 1994年,南非共產黨參與反種族鬥爭,種族廢除後以個人身份加入非洲人國民大會進入政府
- 1998年3月21日,原阿扎尼亞人民組織一派的托派的阿扎尼亞社會黨成立
- 2012年12月18日,托派的工人和社會黨成立
- 2013年8月17日,非洲人國民大會一派成立經濟自由戰士取得國會25席
- 2019年3月,南非總工會總書記成立社會主義革命工人黨
充分民主,左翼民族主義主導,有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南非國大黨實力較強,但地位遭到其他政黨挑戰
南蘇丹
[編輯]- 南蘇丹原為蘇丹一部分
- 2011年6月,南蘇丹共產黨成立
蘇丹
[編輯]- 1946年,受埃及共產黨影響,蘇丹共產黨成立並作為埃及共產黨蘇丹支部運行,並成為中東第二大有影響力的共產黨
- 1949年,受蘇丹共產黨影響,學生運動建立學生聯合會
- 1954年,蘇丹共產黨建立民主陣線進行反帝國主義
- 1964年10月,蘇丹共產黨通過領導革命推翻易卜拉欣阿布德政府並進入過渡政府
- 1965年,國會選舉蘇丹共產黨得8席其中一名議員為女性,受中蘇路線分歧,一派成立蘇丹共產黨-革命領導
- 1969年5月25日,蘇丹政府推翻了軍事政變,蘇丹共產黨獲得政府肯定再次進入政府
- 1971年,因蘇丹共產黨推翻政府中路線分歧失敗遭到鎮壓
- 1985年,阿卜杜勒拉赫曼施瓦爾達哈布發動政變,蘇丹共產黨獲得合法承認
- 1986年,國會選舉蘇丹共產黨得3席
- 1989年,蘇丹發生政變,蘇丹共產黨再次被鎮壓
- 1990年,蘇丹共產黨支持
- 2006年,蘇丹共產黨未改制,但影響減小
史瓦帝尼
[編輯]- 1994年,史瓦帝尼共產黨 (1994年)成立
- 2012年,史瓦帝尼共產黨確立推翻史瓦帝尼國王姆斯瓦蒂三世的專制獨裁統治以及君主制,在史瓦帝尼實現民主
坦尚尼亞
[編輯]多哥
[編輯]突尼西亞
[編輯]- 1934年,因革命需要法共突尼斯支部獨立運作突尼斯共產黨
- 1939年,突尼斯共產黨受維希政府禁令停止政治活動
- 1943年,突尼斯共產黨恢復合法的政治活動
- 1962年,突尼斯共產黨政治活動被停止
- 1981年,突尼斯共產黨恢復合法的政治活動
- 1981年,民主愛國者統一黨成立,確立議會制度,農民和輕工業的均衡發展,以及反對剝削突尼斯工人階級的運動
- 1986年1月3日,霍查主義的工人黨 (突尼斯)成立
- 1993年4月23日,突尼斯共產黨改制
- 1995年,激進組織前進成員和1970年前共產黨成員成立的馬列運動的成員成立民主道路
- 1998年,工人黨 (突尼斯)參與遊行學生遊行被捕
- 2004年,民主化後民主道路與民主黨、統一社會主義左派、社會主義先鋒黨和國民伊蒂哈德大會組成政黨聯盟
- 2011年7月22日,工人黨 (突尼斯)參與茉莉花革命,之後的國會選舉工人黨 (突尼斯)得3席,民主愛國者統一黨得1席
- 2014年,由工人黨 (突尼斯)領導的左翼聯盟爭取實現革命目標人民陣線得15席
烏干達
[編輯]部族政治,幾乎沒有農民工人,不可分類為社會主義
尚比亞
[編輯]1991年,革命社會黨成立; 1998年3月,革命社會黨解散; 2014年12月16日,彩虹黨成立;
- 左翼民族
辛巴威
[編輯]- 1923年,工會積極分子在參加1920年選舉和1922年選舉之後,羅得西亞工黨參照英國工黨以鐵路工會會員為中心成立。
- 1928年,羅得西亞工黨在立法大選中獲得3個席位。
- 1934年,羅得西亞工黨成為辛巴威最大的反對黨。
- 1941年,因二戰政策分歧羅得西亞工黨一派成立南羅得西亞共產黨
- 1961年12月17日,共產主義的辛巴威非洲人民聯盟成立
- 1962年,因白人少數政府取締,辛巴威非洲人民聯盟進行地下武裝活動
- 1980年,辛巴威非洲人民聯盟因選民集中在城市工人身上未能大選成功
- 1987年,辛巴威非洲人民聯盟與辛巴威非洲民族聯盟合併
- 2008年11月8日,辛巴威非洲人民聯盟退出合併並獨立
美洲
[編輯]中美
[編輯]貝里斯
[編輯]國家較小且中左力量主導社會;
哥斯大黎加
[編輯]- 1931年,人民先鋒黨成立,當時取名為工農黨,不久更名為哥斯大黎加共產黨
- 1943年改用現名
- 20世紀30-40年代,人民先鋒黨為議會第二大黨
- 1949年,人民先鋒黨被宣布非法
- 1970年,人民先鋒黨合法
- 1975年4月,解放聯盟(中美洲工人革命黨的前身)成立為多部門群眾組織,由1972年選舉的ERP-RN左派成立中美洲工人革命黨,並在墨西哥、美國、貝里斯、瓜地馬拉、尼加拉瓜和巴拿馬建立支部進行革命活動
- 1976-78年,中美洲工人革命黨在除尼加拉瓜外所有中美洲國家建立支部,在瓜地馬拉加入武裝人民革命組織以參加反抗瓜地馬拉軍政府的武裝革命運動
- 1979年,中美洲工人革命黨在薩爾瓦多進行農民運動和人民運動並進行革命武裝鬥爭
- 1980年10月,中美洲工人革命黨不在以超國家政黨活動,中美洲工人革命黨薩爾瓦多部分加入馬解陣線,中美洲工人革命黨宏都拉斯部分以中美洲工人革命黨宏都拉斯部分名義活動
- 1984年,人民先鋒黨一派成立哥斯大黎加人民黨
- 一毛派武裝工農黨成立
薩爾瓦多
[編輯]- 1930年3月,薩爾瓦多共產黨成立
- 1932年1月,薩爾瓦多共產黨領導薩爾瓦多人民進行反對美國支持的馬丁內斯軍事獨裁的起義,遭到鎮壓,黨組織瓦解
- 1935年,薩爾瓦多共產黨重建
- 1944年,薩爾瓦多共產黨積極參加總罷工,迫使馬丁內斯獨裁政府下台。在薩共參加下,成立了統一的工人和農民組織——勞動者全國聯盟和薩爾瓦多勞動者總同盟
- 1951年,薩爾瓦多共產黨又遭鎮壓,黨領導的工會組織受到嚴重破壞
- 1960年代,以薩爾瓦多共產黨為主的反政府武裝法拉本多·馬蒂民族解放陣線成立為推翻軍政府進行革命武裝鬥爭
- 1964年3月,薩爾瓦多共產黨五大通過新黨章、總綱領草案和土地綱領草案
- 1969-70年,薩爾瓦多共產黨因革命道路分歧,一部分黨員在1970年4月1日建立法拉本多·馬蒂解放人民力量及其人民革命軍,並在中部北部組織農民和大學生的政治社會工作
- 1971年,薩爾瓦多共產黨公開活動,與基督教民主黨和全國革命運動組成全國反對派聯盟
- 1979年4月,薩爾瓦多共產黨七大通過《黨的總路線的根據和理論》,認為薩爾瓦多革命條件正在成熟,革命將以反對帝國主義的民主革命開始,實質上是社會主義革命,確定了武裝鬥爭的方針,法拉本多·馬蒂解放人民力量和其他左翼進行武裝力量整合
- 1975年,薩爾瓦多共產黨成立薩爾瓦多革命黨(馬列)
- 1980年10月,薩爾瓦多共產黨建立了自己的武裝力量,並加入法拉本多·馬蒂民族解放陣線
- 1980年1月,法拉本多·馬蒂民族解放陣線向軍政府發起解放全國的武裝鬥爭
- 1992年,薩爾瓦多內戰結束,法拉本多·馬蒂民族解放陣線成為合法政黨
- 1994年,薩爾瓦多共產黨、法拉本多·馬蒂解放人民力量、中美洲工人革命黨薩爾瓦多部分等五個法拉本多·馬蒂民族解放陣線的成員黨都解散了自己的組織,完全融入到法拉本多·馬蒂民族解放陣線中
- 2005年3月27日,薩爾瓦多共產黨 (2005年)成立
瓜地馬拉
[編輯]- 1922年,瓜地馬拉共產黨成立
- 1932年,瓜地馬拉共產黨遭到鎮壓
- 1949年9月28日,瓜地馬拉勞動黨成立
- 1949年,瓜地馬拉勞動黨積極支持阿雷瓦洛政府和阿本斯政府的土地改革政策並為民主改革做了大量工作
- 1952年,該黨改名為瓜地馬拉勞動黨
- 1953年,國會選舉瓜地馬拉勞動黨得4席
- 1954年,在美國的支持下瓜地馬拉發生軍事政變後,瓜地馬拉勞動黨被宣布為非法,遭到殘酷鎮壓
- 1960年11月13日,瓜地馬拉勞動黨領導下發生軍事暴動,學生激進分子成功轉移
- 1962年,瓜地馬拉勞動黨創立了武裝組織起義武裝力量,反對瓜地馬拉軍政府的獨裁統治
- 1969年,瓜地馬拉勞動黨四大提出在軍事法西斯專政的條件下,瓜地馬拉的革命要沿著武裝鬥爭與人民運動的其它形式相結合的道路發展。現階段的革命是土地革命、反帝革命、人民革命,前途是社會主義革命
- 1978年,因對軍政府路線武裝鬥爭問題發生分歧分裂並在之後再次合併
- 1982年,瓜地馬拉勞動黨游擊隊同其它游擊隊組織聯合成立「瓜地馬拉全國革命團結」組織,宣稱將用一切合法的、不合法的手段反對國家的法西斯化,儘可能地團結各階層人士建立共同行動陣線,推翻專制統治,建立人民政權
- 1996年,聯合國秘書長加利的主持下,瓜地馬拉全國革命團結同瓜地馬拉政府簽署了一項和平協定,從而結束了長達36年的瓜地馬拉內戰
- 1998年,瓜地馬拉全國革命團結從一個政黨聯盟轉變為一個政黨,包括瓜地馬拉勞動黨在內的原聯盟成員黨都由此解散了自己的組織
- 2005年10月,前瓜地馬拉勞動黨各派組建瓜地馬拉勞動黨 (2005年)成立
宏都拉斯
[編輯]- 1927年,宏都拉斯共產黨成立
- 1932年,宏都拉斯共產黨遭親美獨裁政府武裝鎮壓
- 1944年,宏都拉斯共產黨遭親美獨裁政府武裝鎮壓
- 1954年10月10日,宏都拉斯共產黨召開一大,重新建黨
- 1957年,宏都拉斯共產黨被宣布為非法
- 1958年4月,宏都拉斯共產黨召開一大
- 1963年,在美國支持下宏都拉斯發生軍事政變,宏都拉斯共產黨遭武裝鎮壓
- 1967年1月,宏都拉斯共產黨黨內主張開展武裝鬥爭另組宏都拉斯馬列主義共產黨
- 1972年4月,宏都拉斯共產黨二大確立反對美帝國主義和地主資產階級反動集團的統治,實行反帝的人民民主革命的方針
- 1975年5月,宏都拉斯共產黨三大號召建立愛國民主力量的反帝陣線
- 1978年8月,軍事政變後,宏都拉斯共產黨宣布為爭取人權、社會權益和民主自由而鬥爭
- 1983年3月,宏都拉斯共產黨同宏都拉斯馬列主義共產黨的武裝組織莫拉桑尼斯塔民族解放黨、人民解放運動-辛喬內羅斯、洛倫索·塞拉亞革命人民力量、宏都拉斯中美洲工人革命黨、革命團結運動等聯合組成宏都拉斯革命運動全國統一委員會
- 1990年,宏都拉斯共產黨合併為愛國革新黨
- 2011年,原宏都拉斯共產黨成員成立宏都拉斯共產黨 (2011年)
尼加拉瓜
[編輯]- 1925年,尼加拉瓜社會黨成立,成立初名為共產黨
- 1943年,尼加拉瓜社會黨改為現名。在索摩查家族專制統治時期,該黨一直在秘密條件下進行反對軍事獨裁的鬥爭
- 1959年初,尼加拉瓜社會黨同一些反索摩查組織共同建立革命聯盟
- 1967年,尼加拉瓜社會黨發生分裂,以埃利·阿爾塔米拉諾的一派另組社會主義工人黨社會主義工人黨
- 1970年,尼加拉瓜社會黨同獨立自由黨、基督教社會黨等建立全國反對派聯盟,社會主義工人黨更名為共產黨
- 1972年,霍查主義的馬列主義人民行動運動從桑地諾民族解放陣線分離出,並在工會中建立激進組織
- 1974年,尼加拉瓜社會黨參加解放民主聯盟
- 1978年,尼加拉瓜社會黨參加反對派廣泛陣線、人民團結愛國運動和全國愛國陣線,支持桑地諾民族解放陣線,許多黨員加入了桑地諾民族解放陣線的隊伍
- 1979年,索摩查政權被推翻後尼加拉瓜社會黨合法化
- 1982年7月,尼加拉瓜社會黨十二大決議指出首要任務是捍衛桑地諾人民革命的成果,長遠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制度
- 1984年,國會選舉中馬列主義人民行動運動得2席
- 1985年,馬列主義人民行動運動改名為尼加拉瓜馬列主義黨
- 1990年,尼加拉瓜社會黨加入了全國反對派聯盟
- 1992年,尼加拉瓜社會黨改制
充分民主,左右兩黨主導
巴拿馬
[編輯]- 1927年,勞動黨(巴拿馬)成立
- 1929年,勞動黨(巴拿馬)參加拉美共產黨會議
- 1930年4月4日,勞動黨(巴拿馬)成立巴拿馬人民黨,初名共產黨
- 1943年,巴拿馬人民黨改名為人民黨,在二戰期間實力大增,並領導大學生聯合會和工會聯合會
- 1953年,因反對美國在巴拿馬的存在遭到當局取締
- 1968年10月11日,美國支持的軍方發動政變,左翼人士大量被捕
- 1970年代,巴拿馬人民黨支持民主革命黨政府,
- 1970年,來自巴拿馬人民黨的革命聯合運動和民族行動先鋒隊兩個地下抵抗組織合併為人民抵抗陣線,7月與其他小型抵抗團體合併為MLN-29作為最大的反政府武裝,確立以反帝反資產階級反性別反種族革命武裝鬥爭的反奧馬爾托里霍斯的軍事專政
- 1973年,因中蘇路線分歧巴拿馬人民黨親中一派成立社會主義工人陣線(馬列)
- 1980年,國會選舉巴拿馬人民黨得1席
- 1983年9月,托派的社會主義工人黨 (巴拿馬)成立,反對獨裁政府抗議美國入侵,MLN-29聯合民主革命黨左翼抗議美國入侵
- 1984年,巴拿馬人民黨因政府反對繼續改革放棄支持
充分民主,左右兩黨主導,受到美國的直接控制
北美
[編輯]加拿大
[編輯]- 1921年5月,由美國共產黨和美國統一共產黨在加拿大支部成立加拿大共產黨,該黨為爭取勞動群眾的社會經濟利益和民主權利進行積極和不斷鬥爭
- 1922年2月,加拿大共產黨以加拿大工人黨名義公開活動
- 1930年,加拿大共產黨各支部成立合法的地區共產黨
- 1936年,加拿大共產黨動員1200多名黨員、團員參加西班牙反佛朗哥法西斯的鬥爭
- 1940年,加拿大共產黨被政府禁止活動
- 1943年8月,加拿大共產黨建立合法組織勞動-進步黨,並以其名義進行活動
- 1954年3月,5大提出以「和平的、合乎憲法的道路」過渡到社會主義的綱領
- 1959年,加拿大共產黨恢復名稱
- 1970年3月31日,霍查主義的加拿大共產黨(馬列)成立
- 1971年,加拿大共產黨21大提出要利用議會前進到社會主義。主張建立民主的、反壟斷的、反帝聯盟的政府,然後過渡到社會主義
- 1986年,加拿大共產黨26次代表大會提出了反對軍事危險和爭取鞏固普遍和平的綱領;擬定了反擊保守政府向勞動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民主權利進攻的具體計劃
- 1988年,加拿大共產黨總書記發生路線分歧
- 1992年12月,加拿大共產黨三十大批判已經退黨的休伊森「改革主義」路線,重申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黨的指導思想
- 2005年,加拿大共產黨在魁北克省的組織魁北克共產黨發生分裂
充分民主,左右兩黨主導,因受到美國的影響,不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
墨西哥
[編輯]- 1919年9月14日,由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小組和社會主義團體成立墨西哥共產黨
- 1929年2月,墨西哥共產黨推動成立墨西哥統一工會聯合會
- 1929年6月-1934年,墨西哥共產黨處於非法狀態
- 1936年2月,墨西哥共產黨成立墨西哥勞工聯合會
- 墨西哥共產黨在二戰期間,片面執行共產國際關於建立統一戰線的決議,犯了右傾錯誤
- 1948年,社會主義人民黨 (墨西哥)成立
- 1954年,墨西哥共產黨十二大提出建立工人階級領導的,有農民、知識分子、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參加的反帝統一戰線
- 1963年12月,墨西哥共產黨十四大通過新的政治綱領,提出無產階級希望通過和平道路達到目的
- 1975年,起源於1968年學生運動的組織成立托派的墨西哥工人黨
- 1976年,工人革命黨 (墨西哥)成立
- 1978年5月,國會選舉中墨西哥共產黨得18席。該黨以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思想,把完成民族民主革命作為主要任務,在國際共運中強調尊重各黨的獨立和平等
- 該黨曾於1950年和1973年發生兩次分裂
- 1981年10月,墨西哥共產黨二十大一致通過與社會主義行動和團結運動、墨西哥人民黨、人民行動運動合併為墨西哥統一社會黨的決議
- 1981年11月5日,墨西哥共產黨、墨西哥人民黨、社會主義行動和團結運動以及人民行動運動合併為墨西哥統一社會黨
- 1982年3月,墨西哥統一社會黨一大宣稱以科學社會主義為指導思想,致力於建設一個工人階級和一切城鄉體力、腦力勞動者的政黨。認為墨西哥已形成金融資本和壟斷集團占統治地位的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大資產階級已失去反帝性,黨的鬥爭目標是用革命手段使資本主義變為社會主義,消滅剝削制度和一切形式的壓迫。建立工人民主政權,實行廣泛的自治制度和直接的、由多數人決定一切的社會主義民主。在國際問題上,主張世界和平,反對軍備競賽,支持民族解放運動。在國際共運中強調獨立自主,反對干涉他黨內政
- 1981年11月7日,墨西哥大選中,墨西哥統一社會黨得17席
- 1987年3月29日,墨西哥統一社會黨和墨西哥工人黨合併為
- 1989年,墨西哥社會主義黨併入民主革命黨
- 1997年,墨西哥社會主義人民黨從社會主義人民黨 (墨西哥)分離
- 1999年,工人革命黨 (墨西哥,1999年)從工人革命黨 (墨西哥)分裂出
充分民主,左翼民族主義主導,因受到美國的影響,不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
美國
[編輯]- 1919年9月1日,1876年7月15日成立的社會主義勞工黨的左派成立美國共產黨
- 1921年5月,美國共產黨中的兩派合併
- 1929年,美國大蕭條,美共獲得發展
- 1938年,成立於1928年的美國共產黨托派正式成立社會主義工人黨 (美國)
- 1939年,因美共支持和平主義而實力削弱
- 1947年,當局工會法立法,美共實力削弱
- 1950年,受麥卡錫主義運動影響美共實力削弱
- 1970年,受反越戰影響美共實力增加
- 2001年,美國共產黨二十七大修改黨章
理論上來說是充分民主,但整個社會,無論是總統還是政黨都受到華爾街的直接控制
南美
[編輯]阿根廷
[編輯]- 1918年1月6日,阿根廷社會黨一派成立阿根廷共產黨,致力於開展工人運動,進行反帝鬥爭,為社會生活的公正和民主化而奮鬥
- 1922年,主張通社會黨聯合的一派回到社會黨
- 1925年,阿根廷共產黨托派組織火花派成立工人共產黨
- 1927年,阿根廷共產黨何塞·佩內隆一派同部分工人領導人成立阿根廷共和國共產黨
- 1930年,阿根廷共和國共產黨改名為工人集中黨
- 1930年,軍人政變後,阿根廷共產黨變為非法,但30年代由於工人運動發展,其力量迅速壯大
- 二大期間,阿根廷共產黨成立全國反法西斯民族陣線
- 1943年,阿根廷共產黨為爭取工人力量同庇隆主義展開激烈鬥爭
- 1946年,該黨與激進黨、社會黨、進步民主黨建立民主聯盟參加大選但失敗
- 1955年,庇隆政府下台後,阿根廷共產黨控制19個工會組織
- 1958年,大選中同庇隆主義黨一起支持弗朗迪西上台
- 1962年,政變後阿根廷共產黨又一起成為非法黨,阿根廷共產黨共產主義青年聯合會成立親中的阿根廷革命共產黨(阿根廷共產黨(全國革命復興委員會));阿根廷共產黨共產主義先鋒派與社會黨內分裂出去的共產主義先鋒黨組成阿根廷共產黨(馬列)
- 1973年,阿根廷共產黨同不妥協黨、基督教革命黨組成人民革命聯盟參加競選
- 1976年,軍人政變後阿根廷共產黨採取談判立場,主張軍人、文人合作
- 1983年,競選中,阿根廷共產黨提出自己的候選人,後又宣布支持正義黨的競選方案
- 最近阿根廷共產黨認為現階段是資產階級的和反帝的土地革命階段,希望通過同同庇隆主義運動的和睦相處將共產黨由先鋒黨變為群眾黨,以工會工作為重點,推動建立工人階級領導的民族與社會解放陣線
- 2011年4月14日,由1964年成立的工人黨 (阿根廷)、1988年成立的社會主義工人黨 (阿根廷)和社會主義左翼 (阿根廷)組建的工人左翼陣線成立
- 2015年,國會選舉工人左翼陣線得3席
充分民主,左翼民主主義主導,有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
玻利維亞
[編輯]- 1935年12月,革命工人黨 (玻利維亞)成立
- 1940年代後期,革命工人黨 (玻利維亞)獲得本國大量工人支持實力大增
- 1950年1月,玻利維亞共產黨成立,2月被判非法
- 1952年4月,玻利維亞共產黨參加民族主義革命運動領導的人民武裝起義
- 1954年,革命工人黨 (玻利維亞)發生分裂
- 1959年,革命勝利後玻利維亞共產黨成為合法政黨進入國會。
- 1960年代,玻利維亞共產黨領導玻利維亞中央工會,中蘇論戰削弱玻共力量
- 1964年,魯伊茲、岡薩雷斯脫離原黨成立毛主義玻利維亞共產黨(馬列)
- 1966年,切·格瓦拉來到玻利維亞,領導遊擊隊與玻利維亞軍事獨裁進行武裝鬥爭。玻利維亞共產黨給予支持
- 1971年8月,班塞爾上台後玻利維亞共產黨轉入地下
- 1971年,玻利維亞共產黨3大認為玻利維亞當前的革命是反帝人民革命,必須團結一切革命力量,組成人民政府,為建立社會主義制度開闢道路,最終實現共產主義
- 1978年,玻利維亞共產黨合法化後與左派民族主義革命運動、左派革命運動等組織人民民主同盟參加競選
- 1982年,玻利維亞共產黨的同盟推選的西萊斯當選為總統,該黨有2人任部長。
- 1990年12月,玻利維亞共產黨6大,把蘇東劇變後形成的「改革與革新派」開除出黨,強調堅持馬列主義和民主集中制,加強黨在土著居民中的工作,促進各階層左派力量的團結,聯合廣大人民群眾為實現社會主義而鬥爭
- 2003年,玻共失去了註冊黨派的地位
充分民主,左翼民主主義主導,有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
巴西
[編輯]- 1922年3月25日,巴西的共產黨成立
- 1945年5月,巴西的共產黨獲合法地位,在群眾中的影響迅速增強,黨員發展到20萬人
- 1947年5月,巴西的共產黨被判非法
- 1954年,巴西的共產黨四大通過第一個黨綱
- 1960年9月,巴西的共產黨五大黨內在國內形勢和革命道路等問題上發生分歧
- 1961年8月,巴西的共產黨總書記普列斯特斯等人提議下,該黨改名為巴西的共產黨
- 1962年2月,巴西的共產黨中央書記阿馬佐納斯等人不滿改名成立親中的巴西共產黨
- 1963年7月27日,巴西共產黨寫給赫魯雪夫的公開信公開抨擊了蘇聯20大以後的狀況
- 1964年,巴西軍事政變後,巴西的共產黨和巴西共產黨遭鎮壓,巴西共產黨成為幾個主要的地下抵抗力量,在大學校園中的影響力以及其他左派小團體的支持,巴西共產黨的力量有所增長
- 1967年12月,巴西的共產黨六大號召全體黨員為建立廣泛的民主力量陣線,為反對獨裁專制而鬥爭
- 1969年10月8日,巴西的共產黨一派成立十月八日革命運動武裝鬥爭當局
- 1972年,當局打擊巴西共產黨,巴西共產黨在阿拉瓜亞河附近開展游擊戰
- 1975年,巴西共產黨的游擊戰爭失敗
- 1979年8月28日,巴西的共產黨和巴西共產黨公開活動
- 1981年,巴西的共產黨和巴西共產黨獲合法地位
- 1984年,巴西共產黨創建巴西共產主義青年團
- 1990年代,巴西共產黨反對卡多佐總統的新自由主義政策
- 1992年1月25日,巴西的共產黨十大會改名社會主義人民黨 (巴西)並改制,部分黨員重建巴西的共產黨,2月,巴西共產黨8大提出社會主義生存口號,9月,巴西共產黨領銜提出對總統科洛爾的彈劾案迫使辭職,社會主義融合一派成立托派社會主義工人潮流
- 2002年10月6日,國會選舉巴西共產黨得12席
- 2006年10月1日,國會選舉巴西共產黨得13席
- 2010年10月,國會選舉巴西共產黨得15席參議2席
充分民主,左右兩黨主導,有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
智利
[編輯]- 1849年,智利上層階級中的自由主義者一派成立智利自由黨並成為智利保守黨的反對黨並積極修改不利於智利自由黨的憲法
- 1851年,智利自由黨發動改革運動但失敗了
- 1859年,智利自由黨發動改革運動但失敗了從而導致自由主義者離開智利
- 1863年,智利自由黨一派脫離成立智利激進黨並和智利共濟會保持聯繫
- 1880年,智利激進黨推動神學改革
- 1887年,智利激進黨左翼脫離成立智利民主黨
- 1888年4月,智利民主黨領導進行遊行示威
- 1896年,智利民主黨內部因路線問題發生分裂
- 1912年6月4日,智利民主黨一派領導礦工工人脫離成立社會主義工人黨 (智利)
- 1922年1月2日,社會主義工人黨 (智利)3大改組為智利共產黨確立為勞動者的利益,為自由、民主和社會正義進行了不懈的鬥爭
- 1932年,智利共產黨成立智利共產主義青年
- 1936年,智利共產黨同激進黨、社會黨等結成人民陣線,在1938年大選中獲勝
- 1941年,人民陣線破裂後智利共產黨又組民主聯盟,取得1942—1946年大選勝利
- 1948年,智利共產黨被擠出政府,轉入地下
- 1956年,智利共產黨10大提出國內迫切的革命任務是反對帝國主義,進行土地改革,奮鬥目標是社會主義
- 1965年8月15日,社會黨大學支部成立革命左翼運動並擁有武裝組織
- 1966年,被智利共產黨開除的斯巴達克派和革命共產主義聯盟派合併為革命共產黨 (智利)
- 1970年,智利共產黨同社會黨、激進黨、統一人民運動等6個政黨和組織結成人民團結陣線,參加競選獲勝,社會黨人阿連德當選總統
- 1973年9月,智利發生軍事政變,智利共產黨被取締,革命左翼運動遭到鎮壓並轉入秘密活動以打擊獨裁當局
- 1979年,智利共產黨提出「人民造反」路線,要求立即結束軍政權。11月8日,革命共產黨 (智利)一派脫離成立智利共產黨(無產階級行動)
- 1980年,革命左翼運動挫敗由美國軍事顧問團提供支持的獨裁當局軍事進攻
- 1983年,智利共產黨同社會黨阿爾梅達派等組成「人民民主運動」,革命左翼運動刺殺了一名獨裁當局將軍
- 1985年,智利共產黨被憲法法庭宣布為非法
- 1990年10月,智利共產黨恢復合法地位
- 1999年,革命工人黨 (智利)成立
充分民主,左右兩黨主導,有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
哥倫比亞
[編輯]- 1930年,哥倫比亞共產黨成立
- 1936年,哥倫比亞共產黨成立哥倫比亞勞動人民同盟
- 1939-1945年,哥倫比亞共產黨受白勞德修正主義影響改名為社會民主黨
- 1947年7月,哥倫比亞共產黨5大開除白勞德主義分子恢復共產黨名稱
- 1947年,哥倫比亞共產黨領導農民奪地鬥爭,受當局鎮壓
- 1948年,哥倫比亞共產黨開展游擊鬥爭
- 1953年,政府頒布大赦後哥倫比亞共產黨仍有一部分堅持武裝鬥爭
- 1957年,哥倫比亞共產黨參加議會選舉,利用合法鬥爭形式領導各界群眾進行爭取經濟權益的鬥爭
- 1964年,哥倫比亞共產黨成立著名的哥倫比亞革命武裝力量-人民軍,由古巴支持的民族解放軍 (哥倫比亞)成立
- 1965年,哥倫比亞共產黨一派成立霍查主義哥倫比亞共產黨(馬列)並擁有武裝
- 1977年9月23日,全國總罷工發生後,托派的社會主義工人黨 (哥倫比亞)成立
- 1980年代中期,哥倫比亞共產黨發展加快,有黨員5萬多人,所控制的工會會員100多萬人,擁有一支人數眾多、裝備精良的武裝力量。該黨針對哥倫比亞極右勢力猖獗的實際,把爭取民主作為21世紀初鬥爭的中心任務,提出為爭取社會民主、自由,為爭取工人的權利和自由,為爭取工會的權利和自由,為爭取農民和印第安人的權利,為爭取軍隊民主化而鬥爭
- 1984年,哥倫比亞共產黨與10多個左派組織建立了民主陣線
- 1985年,哥倫比亞共產黨的游擊隊同其他進步力量建立了愛國聯盟,基本綱領是實行選舉改革,土改和城市改革,憲法改革,內爭民主開放、外爭民族獨立
- 1990年,哥倫比亞革命武裝力量-人民軍脫離哥倫比亞共產黨領導
- 2000年,哥倫比亞革命武裝力量-人民軍成立自己的政治組織秘密哥倫比亞共產黨
- 2002年,當局加強對哥倫比亞革命武裝力量-人民軍的打擊
- 2003年,哥倫比亞共產黨主動解除與哥倫比亞革命武裝力量-人民軍隸屬關係
- 2012年,當局與哥倫比亞革命武裝力量-人民軍和談
- 2017年9月1日,哥倫比亞革命武裝力量-人民軍改組為共同替代革命力量
充分民主,保守主義主導,受到來自美國的控制
厄瓜多
[編輯]- 1926年5月23日,厄瓜多共產黨由1925年成立的社會黨改名而成
- 1944年,國會選舉厄瓜多共產黨得85中的15席,首位女議員出自厄瓜多共產黨,並進入政府
- 1946年,厄瓜多共產黨被判非法黨員被捕
- 1948-63年,厄瓜多共產黨獲得合法地位
- 1963-66年,厄瓜多共產黨被判非法
- 1964年,中蘇論戰,厄共發生路線分歧,厄瓜多共產黨一派成立親中霍查主義厄瓜多馬列主義共產黨
- 1994年,厄瓜多馬列主義共產黨成立人民戰士團體
- 2014年,厄瓜多馬列主義共產黨在多個省執政
充分民主,左翼民族主義主導,有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
蓋亞那
[編輯]- 1950年1月1日,由1946年6月成立的英屬蓋亞那工黨和由1946年11月6日成立的英屬蓋亞那政治事務委員會合併為人民進步黨 (蓋亞那)
- 1951年4月1日,人民進步黨 (蓋亞那)舉行1大
- 1953年,國會選舉人民進步黨 (蓋亞那)得18席成功組閣,因激烈的社會改革導致殖民當局取締並由臨時立法會取代國會
- 1957年,人民進步黨 (蓋亞那)發生分裂,國會選舉大敗,伯納姆一派成立國大黨
- 1961年,國會選舉人民進步黨 (蓋亞那)得18席
- 1964年,國會選舉人民進步黨 (蓋亞那)受到美英打擊,失去執政地位
- 1992年,國會選舉人民進步黨 (蓋亞那)獲勝組閣
- 2015年,國會選舉人民進步黨 (蓋亞那)獲勝但失去執政地位
- 2020年3月2日,國會選舉人民進步黨 (蓋亞那)獲得33席重獲執政機會
充分民主,泛左主導,有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
巴拉圭
[編輯]- 1928年2月19日,巴拉圭共產黨成立
- 巴拉圭軍人政權,巴拉圭共產黨遭到鎮壓
- 1967年,中蘇論戰巴拉圭共產黨發生分歧,一派成立親中的巴拉圭共產黨(馬列)
- 1982年,當局鎮壓巴拉圭共產黨(馬列)並之後解散
- 1989年,大獨裁者倒台後巴拉圭共產黨公開活動,3月19日,托派工人黨 (巴拉圭)成立
- 1990年2月3日,自由祖國黨 (巴拉圭)由人民民主運動的活躍成員成立
- 2002年,巴共領導左翼聯盟
- 2005年,自由祖國黨 (巴拉圭)成立巴拉圭人民軍
- 2008年,巴拉圭共產黨支持愛國變革愛國聯盟候選人
充分民主,民族主義主導,有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
秘魯
[編輯]- 1928年,秘魯共產黨成立,初名社會黨,並在全國工會影響巨大
- 1964年,秘魯共產黨一派成立親中的秘魯共產黨-紅旗
- 1960年代末,秘魯共產黨-紅旗阿維馬埃爾·古斯曼一派成立秘魯共產黨 (光輝道路)其目標是通過游擊戰推翻當局,並以新民主主義取代,該黨相信,通過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引發文化大革命並最終引發世界革命。該黨理念深刻影響了尼泊爾共產黨(毛)等組織,該黨特殊之處在於其成員一半來自女性其領導層4成來自女性
- 1970年,秘魯共產黨-紅旗一派成立秘魯共產黨-紅色祖國
- 1971年,革命左翼陣線一派成立托派社會主義工人黨 (秘魯)
- 1980年,秘魯共產黨和其他左翼政黨共同組建左翼聯盟,秘魯共產黨 (光輝道路)組建武裝組織武裝鬥爭反對當局並迅速並擴大影響到三分之一的國土
- 1992年,在美國政府干涉下,當局逮捕了秘魯共產黨 (光輝道路)的領導人
充分民主,主導力量未知,有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
蘇利南
[編輯]- 1973年,民主人民陣線成立
- 1977年3月22日,進步工農聯盟成立
- 1980年,蘇利南發生政變,進步工農聯盟轉向工人革命方向
- 1981年6月24日,民主人民陣線改組為蘇利南共產黨
- 1982年,蘇利南共產黨領導人因批評當局遭到抓捕和處決
- 1981年,進步工農聯盟進入政府
- 2015年,國會選舉進步工農聯盟得1席
烏拉圭
[編輯]- 1920年9月21日,烏拉圭社會黨多數派成立烏拉圭共產黨
- 1961年4月21日,東岸革命運動成立,同時擁有反對當局的武裝力量進行鬥爭
- 1971年3月26日,三月二十六日運動成立
- 1972年,烏拉圭革命共產黨成立
- 1975年7月,人民勝利黨成立
- 2014年,國會選舉三月二十六日運動得1席
委內瑞拉
[編輯]- 1926年,流亡的共產主義者在墨西哥成立委內瑞拉革命黨,並在墨西哥及拉美活動
- 1929年,委內瑞拉革命黨在委內瑞拉發起武裝鬥爭但失敗
- 1931年3月5日,委內瑞拉革命黨改組為委內瑞拉共產黨,並在長達40年中作為左翼的主要力量
- 1950年代,委內瑞拉共產黨反對獨裁統治的鬥爭中力量有很大發展
- 1958年,委內瑞拉共產黨領導反對希門尼斯獨裁政府的人民起義,勝利後參加大選,在參議院和眾議院分別獲得2個和7個席位
- 1960年,委內瑞拉共產黨因武裝鬥爭尾貨當地農民支持遭到政府鎮壓轉入地下
- 1963年前,委內瑞拉共產黨黨員有3萬人
- 1964年,國際主義 (委內瑞拉)成立
- 1965年,委內瑞拉共產黨停止武裝鬥爭
- 1966年4月,委內瑞拉共產黨一派主張武裝鬥爭成立革命黨
- 1969年,委內瑞拉共產黨恢復合法地位認為委內瑞拉是資本主義國家,但又對帝國主義有依賴性,革命的任務是實現民族解放,並向社會主義過渡。主張徹底改組國家經濟,對石油、鐵礦等部門國有化
- 1970年,霍查主義紅旗 (政黨)成立並擁有武裝並長期與當局進行武裝鬥爭
- 1980年8月,委內瑞拉共產黨6大呼籲民主力量聯合起來,建立一個爭取民族解放的政府。在國際上,反對帝國主義,主張緩和國際緊張局勢,得到蘇聯共產黨支持
- 1970年12月,委內瑞拉共產黨中央書記龐佩約·馬克斯等22名中央委員因反對蘇侵捷帶領大多數黨員成立爭取社會主義運動,委內瑞拉共產黨實力大減,而活躍成員成立激進原因
- 1974年5月,委內瑞拉共產黨一派成立共產主義統一先鋒黨
- 現在委內瑞拉共產黨黨員僅存幾千人
- 2009年,紅旗 (政黨)成員嚴重銳減
- 2012年,委內瑞拉共產黨支持總統並表示委內瑞拉向社會主義的過渡將是緩慢的
充分民主,左翼民族主義主導,不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
加勒比
[編輯]安地卡及巴布達
[編輯]1968年,進步勞工運動成立安地卡加勒比解放運動與古共和新寶石運動有密切往來; 1992年,與其他政黨合併; 國家較小且中左力量主導社會
巴哈馬
[編輯]國家較小且中左力量主導社會
巴貝多
[編輯]- 1985年,巴貝多工人黨成立
古巴
[編輯]多米尼克
[編輯]國家較小且中左力量主導社會
多米尼加
[編輯]- 1944年,多米尼加共產黨成立,原名多米尼加革命民主黨,長期反對特魯希略獨裁統治的鬥爭,處於非法狀態
- 1959年6月,多米尼加共產黨參加反對特魯希略專政的武裝起義
- 1960年6月,多米尼加共產黨會議討論該國的情況確定黨加強反政府鬥爭的挑戰表示強烈支持古巴革命
- 1961年,特魯希略政權下台,多米尼加共產黨流亡領導人回國活動
- 1962年9月,多米尼加共產黨強調戰略目標是民族解放,反帝反封建革命。該黨加強政治影響力,建立工會,其領導層現已包括相當數量的共產主義者
- 1963年10月,軍事政變後,多米尼加共產黨轉入地下
- 1965年3月,多米尼加共產黨提出恢復憲政秩序和建立民主秩序的口號,這一舉措得到了其他反對力量的支持,並參加愛國軍人卡馬尼奧領導的起義和反對美國干涉的武裝鬥爭,8月多米尼加共產黨呼籲國內進步力量加強團結,繼續為人民民主權利的鬥爭和從多米尼加共和國驅逐外國軍隊
- 1977年10月,多米尼加共產黨獲合法地位
- 1979年,多米尼加工人黨成立
- 1980年,多米尼加人民運動一派脫離成立勞動共產黨
- 1996年,多米尼加共產黨與七月二十一日革命力量、革命和人民解放力量、一月十二日解放運動合併為新政黨革命力量
- 2019年12月17日,多米尼加工人黨改制
格瑞那達
[編輯]- 1973年3月,寶石運動和人民大會運動合併為新寶石運動確立實現社會主義,建立一個「人民參政」的國家,滿足人民的物質和精神需求。主張廢除剝削權利、進行經濟改革和土地改革;恢復民主自由,包括選舉自由、宗教自由和政治言論自由;國家控制全部資源
- 1979年,新寶石運動武裝推翻獨裁當局
- 1983年10月23日,新寶石運動發生內鬥,美國應總督邀請隨即入侵格瑞那達,之後新寶石運動解散
- 1984年,莫里斯·畢曉普的支持者成立莫里斯·畢曉普愛國運動未能有大影響
- 2002年,莫里斯·畢曉普愛國運動和另外一個左翼政黨合併為人民勞工運動而解散
海地
[編輯]- 1934年,海地共產黨成立
- 1936年,海地共產黨被判非法
- 1968年,由1959年人民協議黨和1954年海地民主主義者聯盟黨合併為海地共產主義者統一黨並確立海地共產主義者統一黨是工人階級的有思想和有組織的先鋒隊,是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的旗幟下進行鬥爭的。認為海地革命的道路是必須根據反動當局暴力進行武裝鬥爭的道路,並為村民農民進行土地改革開展了大量工作
- 1969年,海地共產主義者統一黨遭到當局鎮壓,並流亡到法國
- 1971年6月,海地共產主義者統一黨在海外提出統一所有與海地政權作戰的進步力量的行動綱領
- 1986年,獨裁當局下台,海地共產主義者統一黨恢復活動
- 2000年,海地共產主義者統一黨和1966年成立的海地工人合併為海地新共產黨(馬列)
- 革命工人組織成立
牙買加
[編輯]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
[編輯]國家較小且有較大的中左翼政黨
聖露西亞
[編輯]國家較小且中左力量主導社會
聖文森及格瑞那丁
[編輯]國家較小且中左力量主導社會
千里達及托巴哥
[編輯]- 1966年,由民主工黨領袖和油田工會領導組建工農黨
- 1979年8月,霍查主義千里達及托巴哥共產黨成立
大洋洲
[編輯]澳大利亞
[編輯]- 1906年,由多個社會主義團體成立維多利亞社會黨
- 1907年,維多利亞社會黨和其他社會主義團體組建澳大利亞社會主義聯合會
- 1920年10月30日,澳大利亞社會黨一派、維多利亞社會黨一派、工會激進成員和世界產業工人澳大利亞分支成員一起成立了澳大利亞共產黨,後因路線問題世界產業工人澳大利亞分支的成員又獨立出去
- 1924年,澳大利亞共產黨出席了紐西蘭共產黨的黨代會
- 1931年,澳大利亞共產黨成為第一個原住民權利作出承諾的澳大利亞政黨並取得礦工工會的領導權
- 1936年,澳大利亞共產黨支援西班牙共和國政府,而澳大利亞共產黨陳逢源遭到當局特工的監視和滲透
- 1940年,因澳大利亞共產黨積極從事反帝國主義間的戰爭的運動遭到當局的取締
- 1941年,澳大利亞共產黨取得多個工會的領導權
- 1949年,澳大利亞共產黨領導煤礦工人大罷工,但遭到澳大利亞工黨當局的軍隊和工賊的武力鎮壓
- 1964年3月15日,澳大利亞共產黨一派被開除出黨另立為澳大利亞共產黨(馬列)
- 1969年,澳大利亞共產黨(馬列)因其成員被捕領導了罷工
- 1971年,澳大利亞共產黨工會領導派因路線分歧脫離成立澳大利亞社會黨
- 1970年代,澳大利亞共產黨路線變得溫和化並支持東帝汶獨立革命陣線以及巴布亞紐幾內亞土著的權利並反對核武器和鈾開採的運動
- 1991年,澳大利亞共產黨解散
- 1996年,澳大利亞社會黨8大自認為是原澳共的繼承者更名為澳大利亞共產黨 (1996年)
- 2012年,地方選舉澳大利亞共產黨 (1996年)得1席
斐濟
[編輯]國家較小,充分民主,左右兩黨主導
吉里巴斯
[編輯]國家較小,充分民主
馬紹爾群島
[編輯]國家較小,充分民主,政黨政治不充分
密克羅尼西亞
[編輯]國家較小,充分民主,政黨政治不充分,因受美國援助而被美國主導
諾魯
[編輯]國家較小,充分民主,政黨政治不充分
紐西蘭
[編輯]- 1901年,英國社會主義移民成立紐西蘭社會黨,7月28日,紐西蘭社會黨惠靈頓支部成立
- 1908年,紐西蘭社會黨受到來自礦工工人罷工得考驗
- 1913年,紐西蘭社會黨惠靈頓支部因路線問題脫離成立惠靈頓社會黨
- 1917年,隨著對一戰得不滿,革命的社會主義運動開始出現
- 1918年,紐西蘭馬克思主義協會成立
- 1921年4月9日,惠靈頓社會黨改組為紐西蘭共產黨
- 1928年,紐西蘭共產黨脫離澳大利亞共產黨的附屬關係獨立活動並遭到當局的監視,在共產國際6大後紐西蘭共產黨確定將注意力集中在持續的宣傳上
- 1930年,紐西蘭共產黨大量成員遭到當局的逮捕導致失去對工會罷工的影響力
- 1933年,紐西蘭共產黨呼籲紐西蘭工黨以及礦工海員工會組建反法西斯統一戰線
- 1941年6月,紐西蘭共產黨實力大增
- 1956年,紐西蘭共產黨實力減弱
- 1966年,紐西蘭共產黨奧克蘭工會派因路線分歧脫離成立紐西蘭社會主義團結黨並支持紐西蘭工黨
- 1990年,紐西蘭社會主義團結黨一派成立奧特亞羅瓦社會黨,年底,紐西蘭社會主義團結黨解散
- 2010年,奧特亞羅瓦社會黨解散
- 2019年11月21日,奧特亞羅瓦新共產黨成立
帕勞
[編輯]國家較小,充分民主,政黨政治不充分
巴布亞紐幾內亞
[編輯]充分民主,光譜屬性未知
薩摩亞
[編輯]國家較小,充分民主,只有酋長階層才有被選舉權
索羅門群島
[編輯]國家較小,充分民主
湯加
[編輯]國家較小,充分民主
吐瓦魯
[編輯]國家較小,充分民主,政黨政治不充分
萬那杜
[編輯]1971年,瓦努阿庫黨成立 1987年6月3日,由當地工會倡議組織成立萬那杜工黨 國家較小,充分民主,左右兩黨主導
任務文件二:政治公共代表選舉
[編輯]簡單介紹,針對性屬性,舉例代表性、針對性的案例 簡單說明選舉的內容,在非左翼政黨中競爭的差異,有關大眾支持的左翼被保守主義設計的看法,可以從新加坡香港,台灣以及英國美國入手,印度也可以。 召開具有普遍意義的國是會議,制訂選舉制度,召開制憲會議,確定基本法和各類法,新的法律下的選舉以及換屆後的換屆選舉 以及席位計算方式,標明常用,突出特點,以及典型或代表案例 其他選舉相關的在其他地方表示 要不要該選舉制度的深層目的?
多複數制
[編輯]多數制
[編輯]- 其他名稱:多數代表制
- 定義:選民投一票即可,計票時,誰票數多誰就全取的原則,多用於政府最高實際負責人、國會議席的計算分配,有利形成兩黨制
- 分類:相對多數制:1單一選區(見領先者當選)2複數選區(投票中可使用單記不可讓渡投票制、連記投票的投票方式,但容易衍生出激進候選人的問題,經典的是美國選舉人團制度)、絕對多數制:1兩輪選舉制(見兩輪選舉制)2多輪絕對多數制3選擇投票制(見選擇投票制)、其他:1條件多數決2單純多數決
- 相對多數:只要第一名比第二名票數多第一名就當選;絕對多數制:超過50%及以上
- 多輪絕對多數制:在候選人取得票數過半前,進行多輪投票並淘汰每輪最後一名候選人。在大型普選中代價高昂,所以改用相同原則理念的選擇投票制(見選擇投票制-排序複選制)
- 連記投票(全額連記制-全票制、限制連記制、政黨連記制-集選區、累積選舉制、總選票制-選舉人團 (美國)的選出方式)
領先者當選
[編輯]- 其他名稱:簡單多數制、先馳得點制、贏者全得制
- 定義:單數議員選區得票多就當選
- 應用:三分之一的國家(包括大部分西方國家)
- 性質:有利形成兩黨制不利小黨生存,例如二戰後的法國國會選舉法國共產黨得票第一但在當局設計下反而是當局的政黨聯盟不及共產黨的得票的情況下席位遠超共產黨?2015年英國大選的自由民主黨2019年加拿大大選的保守黨
不可轉移單票制
[編輯]- 其他名稱:複數選區單記不可讓渡投票制、複數選區相對多數決、單記非讓渡投票制、多議席單票制
- 定義:複數議員選區中,投票者只能投一個人,依得票高低當選
- 應用:波多黎各日本韓國香港台灣中華民國
- 技巧:政黨在複數議員選區人氣高的常使用配票戰術(見配票),使複數選區該政黨多拿或者全拿
有限投票制
[編輯]- 定義:複數議員選區中,投票者按選舉規範的規定多投其中幾人但不可投給同一人,依得票高低當選
- 應用:西班牙參議院
全票制
[編輯]- 其他名稱:全額連記制、多議席多票制
- 定義:複數議員選區中,投票者勾選數量不超過議席的數量,依得票高低當選
- 分類:簡單全票制、排序全票制(見排序全票制)
- 應用:香港中國巴西加拿大
總選票
[編輯]未成條目
多輪選舉制
[編輯]兩輪選舉制
[編輯]- 其他名稱:兩輪投票制、兩輪決選制
- 定義:在最高行政負責人和單複數議員選區中,第一輪沒有候選人超過50%的話前兩位就進入第二輪
- 疑問:複數選區采名單比例代表制的選舉也可兩輪投票,例如過去匈牙利國會、現今法國部份地方議會選舉。
- 應用:總統制為奧地利,巴西,芬蘭,法國,波蘭,捷克共和國,斯洛伐克,葡萄牙,羅馬尼亞、蒙古國、烏克蘭、俄羅斯;議會制為法國
- 說明:當時法國當局為了專門排除人氣非常高的戴高樂主義者和共產主義者使用這項制度,不知道為什麼共產主義者沒有戴高樂主義者這麼幸運,可能是因為當局是資本主義,在匈牙利也是這樣專門針對設計共產主義者和小型政黨,以鞏固大黨
多輪絕對多數制
[編輯]未成條目
排序投票制
[編輯]未成條目 排序投票制之下有很多席位計算方式,用星號代替
排序複選制
[編輯]- 其他名稱:順位同票制、優序投票制、選擇投票制、偏好投票制、排序選擇投票制
- 定義:選民按自己的支持度排列候選人,計票時,每輪最後一個候選人的選民第二支持者獲得這個選民的選票,直到候選人達到50%,比兩輪制簡約,不利小黨也不利大黨取得國會絕對多數,可排除領先者當選產生不被大多數選民認可的候選人
- 效果:第一輪的支持者不一定是當選者
- 應用:澳大利亞國會、愛爾蘭總統、巴新國會、美國州級、英國地方、英國倫敦市、香港議會功能
- 說明:英國保守黨允諾舉行公投改革國會選制為排序複選制,拉攏自民黨組閣,即使保守黨反對這個制度
孔多塞投票法
[編輯]- 其他名稱:雙序制
- 較多的席位計算方式的分類
- 定義:在選票上,所有候選人進行比拼,由選民進行比拼輸贏評判,計票時,只要一個選項在大多數選票上的位置高於另一個選項即可當選或者依次當選
位置性投票
[編輯]未成條目,但分類有條目
- 波達計數法:選民按自己的支持度排列候選人,計票時,按選舉規定累加所有選民選票上候選人的排序得分;應用:斯洛維尼亞國會議員、吉里巴斯總統、斯洛維尼亞部分選舉;效果:不易選出偏激或極具爭議性的人士
巴克林制
[編輯]- 定義:選民按自己的支持度排列候選人,計票時,第一喜好候選人都沒過50%的則將第二喜好的票數都加上,直到有候選人超過50%
- 應用:美國剛成立初期使用過
偏好全票制
[編輯]未成條目
基數投票制
[編輯]計分投票制
[編輯]- 定義:選民按自己的滿意度(分值範圍由選舉規範規定)給候選人打分,計票時,得票最高的當選
- 效果:不易選出極端的領導人
- 研究文件:選舉的困境 美國北卡大學教授趙心樹著 書中探討各種現行選舉制度的優缺點並提出接近完美的選舉制度
同意投票制
[編輯]- 其他名稱:認可投票、贊成投票
- 定義:選民認可的候選人都可勾選,計票時,得同意最多的候選人當選或依次當選
滿意度同意投票制
[編輯]未成條目
多數判斷
[編輯]未成條目
STAR投票制
[編輯]未成條目
比例代表制
[編輯]- 定義:選民在當次選舉的整個選區區域(以當次選舉整個區域作為一個複數選區)或是複數選區投票給政黨或是個人集合,計票時,政黨或是個人集合的席位按得票比例分配席位,有利小黨發展,不利於總統制和君主制
- 效果:反應所在選區區域內的不同社會意見,小黨在小選區無法得到席位但可在整個區域的複數選區得到席位
- 分類:投票機制方面︰名單比例代表制(見名單比例代表制)和可轉移單票制(見可轉移單票制);席次分配方面:最大餘額法(見最大餘額法)及最高均數法(見最高均數法)
名單比例代表制
[編輯]- 其他名稱:政黨名單比例代表制
- 定義:選民投一票給政黨或是個人集合之下的候選人即可,計票時,政黨或是個人集合按得票比例獲得相應比例的席位
- 效果:有利於小黨不利於政局穩定,無黨派人士需要通過個人集合方式當選
- 分類:開放式名單(見開放式名單)、封閉式名單(見封閉式名單)、自由式名單
- 自由式名單:選民可勾選的數量最高與應當選數量一樣,有利於地方上名氣高或知名度高當選
- 應用:集中在歐亞美洲
開放名單
[編輯]- 定義:選民投一票給政黨或是個人集合之下的候選人,計票時,政黨或是個人集合按得票比例獲得相應比例的席位,然後按選民投給政黨或是個人集合之下的候選人的得票多寡確定優先當選次序
- 分類:相對封閉、很大開放、最開放
封閉式名單
[編輯]- 定義:由於政黨的候選人當選次序固定,選民只能投一票給政黨或是個人集合,專業領域或是從政經驗豐富的候選人放前面有利於得票,不能將有爭議的候選人放在靠前位置會引起選民的反感
在地化名單
[編輯]未成條目
最高均數法
[編輯]- 其他名稱:除數制
- 定義:非選民投票,此為席位分配計算方式,對所有政黨得票除以1至席位數,所有政黨的除數最高的幾位(幾位的數量和席位數相等)即可當選,改良漢狄法和聖拉古法的結果接近最大餘額法
- 分類:漢狄法(見漢狄法)、改良漢狄法(見改良漢狄法)、聖拉古法(見聖拉古法)、改良聖拉古法、亨廷頓-希爾法(見亨廷頓-希爾法)
- 效果:未知
- 應用:僅義大利眾議院和澳門立法會
漢狄法
[編輯]- 其他名稱:頓特法、抗特計算法
- 定義:對所有政黨得票除以1至席位數(除數以1單位遞增),所有政黨的除數最高的幾位(幾位的數量和席位數相等)即可當選,各黨席位比例較接近政黨得票數,有利大黨但不取得多數席次
- 適用範圍:席位數少
- 應用:絕大部分議會制國家使用
改良漢狄法
[編輯]- 定義:對所有政黨得票除以1至席位數(除數以2倍數單位遞增),所有政黨的除數最高的幾位(幾位的數量和席位數相等)即可當選,有利大黨或導致小黨組團爭取兩席
- 適用範圍:席位數多
- 應用:澳門立法會
聖拉古法
[編輯]- 定義:對所有政黨得票除以1至席位數(除數以2單位遞增),所有政黨的除數最高的幾位(幾位的數量和席位數相等)即可當選,有利小黨
- 適用範圍:席位數多
因佩里亞利法
[編輯]- 定義:對所有政黨得票除以1至席位數(除數以2倍數單位遞增),所有政黨的除數最高的幾位(幾位的數量和席位數相等)即可當選,應用於比利時地方選舉
亨廷頓-希爾法
[編輯]- 定義:對所有政黨得票除以一個非常複雜的數,所有政黨的除數最高的幾位(幾位的數量和席位數相等)即可當選
配額制度
[編輯]- 最簡單的計算方法,先將總票數除以席位數得一席需要多少票,然後以得出的商再做為除數去分別除以各黨得得票數即為各黨所得席位(含小數點),而該黨席位數後的小數點按D'Hondt法和Sainte-Laguë法處理
最大餘額法
[編輯]- 其他名稱:數額制
- 定義:非選民投票,此為席位分配計算方式,先將所有票數除以總席位數,得出的商作為得到席位的依據直到不能被商的倍數減去,在無法扣除商的情況下,餘數高的優先獲得剩下的席位,具有廣泛代表性,有利於小黨
黑爾數額
[編輯]- 定義:先將所有票數除以總席位數,得出的商作為得到席位的依據直到不能被商的倍數減去,在無法扣除商的情況下,餘數高的優先獲得剩下的席位
- 應用:香港立法會、義大利、台灣
特羅普數額
[編輯]- 定義:先將所有票數除以(總席位數+1席位),得出的商再加1之後的和作為得到席位的依據直到不能被商的倍數減去,在無法扣除商的情況下,餘數高的優先獲得剩下的席位
- 應用:南非國會
因佩里亞利數額
[編輯]- 定義:先將所有票數除以(總席位數+2席位),得出的商作為得到席位的依據直到不能被商的倍數減去,此時席位已經分配完畢
- 應用:厄瓜多國會
哈根巴赫-比斯卓夫數額
[編輯]- 定義:先將所有票數除以(總席位數+1席位),得出的商作為得到席位的依據直到不能被商的倍數減去,在無法扣除商的情況下,餘數高的優先獲得剩下的席位
比例制排序複選制
[編輯]未成條目,見多數制相關內容
可轉移單票制
[編輯]- 其他名稱:單一可轉移票制、單記可讓渡投票制
- 定義:複數議員選區中,投票者只能投一個人,但可以按自己認可度對候選人進行排序,計票時,超出當選門檻的票數以比例分配給第二喜好人,接著,沒有喜好人超過門檻時,淘汰票數最少的喜好人,票數最少的喜好人的票分給次偏好者,如果依舊沒喜好人當選,循環淘汰喜好人和以比例分給其他喜好人,以致出現超過門檻者,再重複超出當選門檻的票數以比例分配給第二喜好人,直到席位分配完
- 應用:大多數西方國家的國會
比例制孔多塞投票法
[編輯]未成條目,見多數制相關內容
成對結果比較可轉移單票制
[編輯]未成條目
舒爾策可轉移單票制
[編輯]未成條目
比例制同意投票
[編輯]未成條目,見多數制相關內容
比例同意投票制
[編輯]未成條目
貫序比例同意投票制
[編輯]未成條目
雙比例分配製
[編輯]未成條目
單一選區兩票制
[編輯]- 其他名稱:混合制
- 定義:選民要投兩票(多數代表制的選區候選人和比例代表制的政黨候選人),計票時,按多數代表制的統計方式和比例代表制的統計方式確定這兩類席位並將其加和,基本用於各級議會選舉
- 應用:來自35個所有洲的國家和地區
- 分類:聯立制(見聯立制)、並立制(見並立制)、附帶席位制(見附帶席位制)
聯立制
[編輯]- 其他名稱:補償制
- 定義:選民要投兩票(多數代表制的選區候選人和比例代表制的政黨候選人),計票時,政黨的議席按所獲選區議席或比例票席位兩者中取最高的席位確定最終席位數,獨立候選人不受限制,更接近於比例代表制,容易產生政黨超額議席,有利小黨生存,同時設置政黨門檻的話有利政府組成,典型代表是德國,2017年德國選舉中自民黨
附帶席位制
[編輯]- 其他名稱:額外席位制、連用制
- 定義:選民要投兩票(多數代表制的選區候選人和比例代表制的政黨候選人),按照選舉規範在一定選舉區域內(由幾個單複議席選區還大的幾個選舉區域)額外再專門分配給政黨的議席而不是在總的所有選區作為一個唯一的政黨比例選區,計票時,按多數代表制的統計方式和比例代表制的統計方式確定這兩類席位並將其加和,有利小黨,典型代表是英國地方議會
並立制
[編輯]- 其他名稱:混合名額多數制、補充制
- 定義:選民要投兩票(多數代表制的選區候選人和比例代表制的政黨候選人),計票時,席位總數按選區獲得的議席和政黨比例所獲的議席之和,有利於大黨,不利小黨和無黨派人士,更接近於單一選區制,典型代表是日本
- 惜敗率:成為雙重提名後,在單複選區中的惜敗率越高越能在政黨比例制中復活
扣除制
[編輯]- 其他名稱:半補償式混合制、部分補償式混合制
- 定義:選民要投兩票(多數代表制的選區候選人和比例代表制的政黨候選人),計票時,先在政黨比例票中,該黨的比例票數要減去該黨所有獲勝選區的次高票者得票,減去後然後計算減去後的政黨比例席位,席位總數按選區獲得的議席和減去後政黨比例所獲的議席之和,介於聯立制和並立制,未說明對誰較為有利
- 應用:義大利、匈牙利
多數獎勵
[編輯]- 定義:既不是用來選舉也不是席位的計算方式,而是席位(非選舉性質)分配方式,以選後得席位最多的政黨額外獲得的非選舉席位,有利於政局的穩定
- 應用:義大利國會及其地方議會、希臘國會、亞美尼亞國會
選擇性投票補償制
[編輯]未成條目
雙重式比例代表制
[編輯]未成條目
城鄉比例代表制
[編輯]未成條目
其他選制和相關理論
[編輯]少數代表制
[編輯]- 其他名稱:半比例代表制
- 定義:有利於少數黨在複數選區選出議席,以補救多數黨獨大或壟斷情形,非比例代表制的選舉制度。因選民配票行為可能產生偏向比例性的結果
- 分類:並立制、不可轉移單票制、累積選舉制、有限投票制、比例批准投票制、滿意度批准投票制
累積選舉制
[編輯]- 其他名稱:混合連記投票
- 定義:選民可多投給多人或者都投給一人,有利小黨
雙席位制
[編輯]- 其他名稱:雙提名選舉制
- 定義:在雙席選區選民只可投一票給候選人,計票時,因選舉規範規定,第一高票者名單需兩倍於次高票者名單才可全拿2席位,反之則第一高票和次高票者各得一席
- 效果:是當局專門針對設計左翼政黨的選舉,典型案例是智利的軍事獨裁強人為維護右翼政黨利益而故意設計一種剝奪了本該屬於左翼政黨席位的選舉方式
代理投票制
[編輯]未成條目
隨機選擇制
[編輯]抽籤式民主
[編輯]- 定義:選民通過抽籤決定哪個是第一高票者
隨機選票
[編輯]未成條目
選區劃分的奧秘
單席位選區
[編輯]小選區制是指每個選區只有一個議員席位
多席位選區
[編輯]- 複數選區制是指指在某一個選區中有2名或以上議員席位。相對於單一選區要有利於弱勢政黨以及同黨內不受推舉的被選舉人,同黨自行參選劇烈競爭,金權政治以及滋生賄選等弊端。容易造成「通通有獎」:素行不良或名聲不良的人容易當選。複數選區制因可操作政黨配票,從另一方面可以出現限制政黨的數目。日本萬年執政黨利用選民基本偏向保守方式通過多席位選區配票方式達到長期執政
- 例如二戰後的法國國會選舉法國共產黨得票第一但在當局設計下反而是當局的政黨聯盟不及共產黨的得票的情況下席位遠超共產黨?
- 分類:集選區(見集選區)、雙席位制(見雙席位制)
選舉制度比較
[編輯]未成條目
社會選擇理論
[編輯]阿羅悖論
[編輯]- 定義:不可能存在一種社會選擇機制,使個人偏好通過多數票規則轉換為成社會偏好
吉巴德-薩特思韋定理
[編輯]未成條目
公共選擇理論
[編輯]- 由於選民間有著理性的無知現象,被人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