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Patvoiiage留言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形成:​ 內容擴充 (替換不完全正確與客觀的文字)
第81行: 第81行:
{{main|大碰撞說}}
{{main|大碰撞說}}
[[File:Big Slash.gif|200px|right|thumb|动画显示[[忒亚]]在地球的L<sub>5</sub>点形成,然后摇摆着进入碰撞轨道。该动画以一年为步进,使得地球位置不变。视角为从[[南极]]看去。]]
[[File:Big Slash.gif|200px|right|thumb|动画显示[[忒亚]]在地球的L<sub>5</sub>点形成,然后摇摆着进入碰撞轨道。该动画以一年为步进,使得地球位置不变。视角为从[[南极]]看去。]]
曾經有好幾種機制提出月球形成於{{nowrap|45.27億 ± 0.10億}}年之前<ref name="age" group="nb">這個年代是從[[月岩]]的同位素測年計算得到的。</ref>, 大約是太陽系誕生之後的3,000萬至5,000萬年<ref>{{Cite journal|doi= 10.1126/science.1118842 |journal=[[Science (journal)|Science]] |year=2005 |volume=310 |issue=5754 |pages=1671–1674 |title=Hf–W Chronometry of Lunar Metals and the Age and Early Differentiation of the Moon |last=Kleine |first=T. |coauthors=Palme, H.; Mezger, K.; Halliday, A.N. |pmid=16308422}}</ref>。這些機制包括月球是因為[[離心力]]從地殼分裂出去的分裂說<ref name="Binder">{{Cite journal|last=Binder |first=A.B. |title=On the origin of the Moon by rotational fission |journal=The Moon |year=1974 |volume=11 |issue=2 |pages=53–76 |url=http://adsabs.harvard.edu/abs/1974Moon...11...53B |doi=10.1007/BF01877794}}</ref>,這需要地球在初始有很高速的自轉<ref name="BotM">{{Cite book|last=Stroud|first=Rick|title=The Book of the Moon|publisher=Walken and Company|year=2009|pages=24–27|isbn=0802717349}}</ref>。引力捕獲剛成型的月球的捕獲說<ref name="Mitler">{{Cite journal|last=Mitler |first=H.E. |title=Formation of an iron-poor moon by partial capture, or: Yet another exotic theory of lunar origin |journal=[[Icarus (journal)|Icarus]] |year=1975 |volume=24 |pages=256–268 |url=http://adsabs.harvard.edu/abs/1975Icar...24..256M |doi=10.1016/0019-1035(75)90102-5}}</ref>,這需要一個不受限制擴展的[[地球大氣層]]來[[消耗]]月球通過時的能量<ref name="BotM" />。還有地球和月球同時形成原生[[吸積盤]]的同源說 (攣生說),但這無法解釋月球上金屬鐵的匱乏<ref name="BotM" />;這個假說也不能解釋地月系統的高[[角動量]]<ref>{{Cite journal|last=Stevenson |first=D.J. |title=Origin of the moon–The collision hypothesis |journal=Annual Review of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s |year=1987 |volume=15 |pages=271–315 |url=http://adsabs.harvard.edu/abs/1987AREPS..15..271S |doi=10.1146/annurev.ea.15.050187.001415}}</ref>。
這是近年來關於月球成因的新假設。[[1986年]][[3月20日]],在[[休士頓]]約翰遜空間中心召開的月亮和行星討論會上,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本玆、斯萊特裏和[[哈佛大學]]史密斯天體物理中心的卡梅倫共同提出了大碰撞假設。這一假設認為,太陽系演化早期,在星際空間曾形成大量的「星子」,星子通過互相碰撞、吸積而長大。星子合併形成一個原始地球,同時也形成了一個相當於地球質量0.14倍的天體。這兩個天體在各自演化過程中,分別形成了以鐵為主的金屬核和由[[硅酸鹽|矽酸鹽]]構成的幔和殼。由於這兩個天體相距不遠,因此相遇的機會就很大。一次偶然的機會,那個小的天體以每秒5千米左右的速度撞向地球。劇烈的碰撞不僅改變了地球的運動狀態,使[[地軸]]傾斜,而且還使那個小的天體被撞擊破裂,矽酸鹽殼和幔受熱蒸發,膨脹的氣體以极大的速度攜帶大量粉碎了的塵埃飛離地球。這些飛離地球的物質,主要有碰撞體的幔組成,也有少部分地球上的物質,比例大致為17:3。在撞擊體破裂時與幔分離的金屬核,因受膨脹飛離的氣體所阻而減速,大約在4小時內被吸積到地球上。飛離地球的氣體和塵埃,並沒有完全脫離地球的引力控制,他們通過相互吸積而結合起來,形成全部熔融的月球,或者是先形成幾個分離的小月球,在逐漸吸積形成一個部分熔融的大月球。

當今主流的地月系統形成理論是[[大碰撞說]]:一顆[[火星]]大小的天體與原生地球碰撞,爆裂出的物質進入環繞地球的軌道,經由吸積形成了月球<ref name="taylor1998">{{Cite web|url=http://www.psrd.hawaii.edu/Dec98/OriginEarthMoon.html|title=Origin of the Earth and Moon |last=Taylor|first=G. Jeffrey|date=31 December 1998|publisher=Planetary Science Research Discoveries|accessdate=7 April 2010}}</ref>。巨大的撞擊在太陽系的早期被認為是很常見的,電腦模擬的大碰撞模型測量出地月系統的角動量,和小尺寸的月球核心;它們都顯示月球的大部分來自撞擊,而不是原生的地球<ref>{{Cite journal|last=Canup |first=R. |coauthors=Asphaug, E. |title=Origin of the Moon in a giant impact near the end of the Earth's formation |journal=Nature |volume=412 |pages=708–712 |year=2001 |doi=10.1038/35089010 |pmid=11507633 |issue=6848}}</ref>。此外,[[隕石]]顯示內太陽系的其他天體,像是[[火星]]、[[灶神星]],氧和鎢的[[同位素]]成分和地球不一樣,而地球和月球有非常相似的同位素成分。過去的撞擊混合了地球和月球形成時蒸發的氣體,有可能均衡了同位素的組成<ref name="Pahlevan2007">{{Cite journal|last=Pahlevan|first=Kaveh|coauthors=Stevenson, David J.|year=2007|title=Equilibration in the aftermath of the lunar-forming giant impact|journal=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volume=262|issue=3–4|pages=438–449|doi=10.1016/j.epsl.2007.07.055}}</ref>,雖然這仍有爭議<ref>{{Cite journal|last=Nield |first=Ted |title=Moonwalk (summary of meeting at Meteoritical Society's 72nd Annual Meeting, Nancy, France) |journal=Geoscientist |volume=19 |pages=8 |year=2009|url =http://www.geolsoc.org.uk/gsl/geoscientist/geonews/page6072.html}}</ref>。

大碰撞的事件中所釋放的大量能量和之後在地球軌道上再作用的物質會熔化地球的外殼,形成岩漿海<ref name="Warren1985">{{Cite journal|last=Warren|first=P. H.|year=1985|title=The magma ocean concept and lunar evolution|journal=Annual review of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s.|volume=13|pages=201–240|url=http://adsabs.harvard.edu/abs/1985AREPS..13..201W|doi=10.1146/annurev.ea.13.050185.001221}}</ref><ref>{{Cite journal|last=Tonks|first=W. Brian|coauthors=Melosh, H. Jay|year=1993|title=Magma ocean formation due to giant impacts|journal=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volume=98|issue=E3|pages=5319–5333|url=http://adsabs.harvard.edu/abs/1993JGR....98.5319T|doi=10.1029/92JE02726}}</ref>。新形成的月球也會產生自己的[[月球岩漿海]];估計它的範圍深度從500公里至整個月球半徑<ref name="Warren1985"/>。


== 物理特性 ==
== 物理特性 ==

2011年1月30日 (日) 17:44的版本

Template:Fix bunching

月球 月球的符號
在黑暗的天空中剛過滿月(望)的月球。它是一幅混合光亮和黑暗的地區,不規則的斑點圖,和參差著不同大小的環形山,向外輻射的明亮噴出物包圍著的圓環。
地球的北半球看見的剛過滿月的月球。
軌道參數
近gee363,104公里(0.0024天文單位
遠gee405,696公里(0.0027天文單位)
半長軸384,399公里
離心率0.0549
軌道週期27.321582 d (27 d 7 h 43.1 min)
會合週期29.530589 d (29 d 12 h 44 min 2.9 s)
平均軌道速度1.022公里/
軌道傾角5.145°(對黃道
(對地球赤道的傾角在18.29°到28.58°之間)
升交點黃經每18.6年在公轉軌道上退行一周
近gee參數每8.85年在公轉軌道上順行一周
隸屬天体地球
物理特徵
平均半徑1,737.10公里(0.273地球半徑)[1]
赤道半徑1,738.14公里(0.273地球半徑)[1]
半徑1,735.97公里(0.273地球半徑)[1]
扁率0.00125
周長10,921 km赤道的)
表面積3.793 × 107公里2(0.074 地球表面積)
體積2.1958 × 1010 km3 (0.020地球體積)
質量7.3477 × 1022公斤(0.0123地球質量)
平均密度3.3464 公克/公分3
表面重力1.622 /2 (0.165 4 g
2.38公里/
恆星週期27.321582同步
赤道自轉速度4.627米/秒
轉軸傾角1.5424° (對黃道)
6.687° (對軌道平面)
反照率0.136[2]
表面溫度 最低 平均 最高
赤道 100 K 220 K 390 K
85°N[3] 70 K 130 K 230 K
視星等−2.5至 −12.9[nb 1]
−12.74 (平均滿月)[1]
角直徑29.3至34.1 弧分[1][nb 2]
大氣特徵[4][nb 3]
表面氣壓10−7 Pa (day)
10−10 Pa (night)
成分ArHeNaKHRn

Template:Fix bunching Template:Fix bunching

月球,俗稱月亮太陰,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 [nb 4][5],並且是太陽系第五大的衛星。但是相對於其行星的大小,它是在太陽系中最大的天然衛星,直徑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質量是1/81。 月球的密度是繼埃歐之後第二高的,它的自轉公轉同步,因此始終以同一面朝向著地球;正面標記著黑暗的火山熔岩,中間夾雜著明亮和古老地殼的高地和突出的隕石坑。雖然它的表面非常黑暗,反射能力與煤炭相似,但它仍是天空中除了太陽之外最亮的天體。它在天空中的突出和規律性的月相變化,自古以來月球在語言曆法藝術神話等,對文化都有重大的影響。 月球的引力影響造成地球海洋的潮汐和每一天的時間延長。月球現在與地球的的距離,大約是地球直徑的30倍。而月球與太陽的大小比率與距離的比率相近,導致它出現在天空中的視大小與太陽幾乎相同,使得它在日食的時刻幾乎可以完全遮蔽太陽而形成日全食

月球是唯一人類曾經登陸過的天體。前蘇聯月球計畫在1959年成為第一艘登月的無人太空船,美國NASA阿波羅計畫是到目前為止,唯一實現的載人登月任務,從阿波羅8號在1968年載人環繞月球,和從1969年阿波羅11號首次載人登月,到1972年共六度載人登月。這些任務帶回了超過380公斤的月球岩石, 其中有些被用於詳細研究月球的地質,以了解月球的起源 (它形成了月球起源於45億年前,涉及地球的巨大撞擊事件),它的內部結構形成、和它之後的歷史

在1972年阿波羅17號之後,只有無人太空船繼續拜訪月球,值得一提的是蘇聯月球步行者漫遊車。自從2004年,日本、中國、印度、美國和歐洲太空總署 (ESA)都發射了繞月衛星。這些太空探測器確認了月球極區上永久陰暗的坑穴中有水冰的存在,並且被約束在月球的土壤中。未來雖然有載人探測月球的計畫,但尚未進行;在外太空條約下,月球依然是所有國家以和平的用途可以自由前往探測的場所。

名稱和語源

地球的天然衛星,月球,在英語的專有名稱是"the Moon"[6][7]。這個名詞源於 moone (大約在1380年),它又源自mone (1135年),來自古英語mōna (在725年之前),像是所有的日耳曼語的同源詞,最終都源自原始日耳曼語*mǣnōn.[8]

月球在現代英語的主要形容詞是lunar,源自拉丁文的Luna。另一個比較不常用的形容詞是selenic,則源自古希臘文的Selene (Σελήνη),是衍生自字首"seleno-" (像是selenography)[9]

形成

动画显示忒亚在地球的L5点形成,然后摇摆着进入碰撞轨道。该动画以一年为步进,使得地球位置不变。视角为从南极看去。

曾經有好幾種機制提出月球形成於45.27億 ± 0.10億年之前[nb 5], 大約是太陽系誕生之後的3,000萬至5,000萬年[10]。這些機制包括月球是因為離心力從地殼分裂出去的分裂說[11],這需要地球在初始有很高速的自轉[12]。引力捕獲剛成型的月球的捕獲說[13],這需要一個不受限制擴展的地球大氣層消耗月球通過時的能量[12]。還有地球和月球同時形成原生吸積盤的同源說 (攣生說),但這無法解釋月球上金屬鐵的匱乏[12];這個假說也不能解釋地月系統的高角動量[14]

當今主流的地月系統形成理論是大碰撞說:一顆火星大小的天體與原生地球碰撞,爆裂出的物質進入環繞地球的軌道,經由吸積形成了月球[15]。巨大的撞擊在太陽系的早期被認為是很常見的,電腦模擬的大碰撞模型測量出地月系統的角動量,和小尺寸的月球核心;它們都顯示月球的大部分來自撞擊,而不是原生的地球[16]。此外,隕石顯示內太陽系的其他天體,像是火星灶神星,氧和鎢的同位素成分和地球不一樣,而地球和月球有非常相似的同位素成分。過去的撞擊混合了地球和月球形成時蒸發的氣體,有可能均衡了同位素的組成[17],雖然這仍有爭議[18]

大碰撞的事件中所釋放的大量能量和之後在地球軌道上再作用的物質會熔化地球的外殼,形成岩漿海[19][20]。新形成的月球也會產生自己的月球岩漿海;估計它的範圍深度從500公里至整個月球半徑[19]

物理特性

內部結構

月球與地球距離

當年美國太空人登陸月球時曾在月球表面放置了一面鏡片,由於月球是永遠以同一面朝向地球的,那面鏡片也亦永遠面向地球了。科學家地球向月球上的鏡片發射激光光束,再紀錄光束反射回來所需的時間,輕易便能準確計算地球和月球間的距離。這個測距方法精度極高,地月之間遠達384,000千米距離誤差僅有3厘米。全靠這麼高的精度,我們才發現月球正以約每3厘米速度遠離地球[21]

此外,太陽地球距離地球與月球的395倍遠,而太陽的直徑也「正好」是月球的395倍,因此從地球上看太陽與月球幾乎是一樣大。不过需注意,此說法並沒有考慮某時刻地月日的相對位置,不宜引用於嚴謹的科學討論中。

正面與背面

月球是一衛星,月球正面永遠向着地球。另一方面,除了在月面邊緣附近的區域因天秤動而間中可見之外,月球的背面絕大部分不能從地球看見。在沒有太空探測器年代,月球的背面一直是個未知的世界

月球背面的一大特色是它幾乎沒有月海這種較的月面特徵。而當探測器運行至月球背面時,它將無法與地球直接通訊

 
正面(地球上可見)   背面(地球上不可見)

軌道

月球約一個農曆月繞地球運行一周,而每小時相對背景星空移動半度,即與月面的視直徑相若。與其他衛星不同,月球的軌道平面較接近黃道面,而不是在地球的赤道面附近。

相對於背景星空,月球圍繞地球運行(公转)一周所需時間稱為一個恆星月;而新月與下一個新月(或兩個相同月相之間)所需的時間稱為一個朔望月。朔望月較恆星月長是因為地球在月球運行期間,本身也在繞日的軌道上前進了一段距離。

因為月球的自轉週期和它的公轉週期是完全一樣的,我們只能看見月球永遠用同一面向著地球。自月球形成早期,月球便一直受到一個力矩的影響引致自轉速度減慢,這個過程稱為潮汐鎖定。亦因此,部分地球自轉的角動量轉變為月球繞地公轉的角動量,其结果是月球以每年约38毫米的速度远离地球。同时地球的自转越来越慢,一天的长度每年变长15微秒

月球對地球所施的引力是潮汐現象的起因之一。

公轉軌道

地月系统(不依比例)
月面坑洞
地形高低圖
月球上的地出景觀

月球和地球是一對伴侶,組成地月系,共同圍繞著公共質心運轉不息,地月系質心離地心約4,671公里,因此,環繞質心與環繞地心的橢圓軌道相差不大。月球在環繞地球作橢圓運動的同時,也伴隨地球圍繞太陽公轉,每年一周。月球不但處於地球引力作用下,同時也受到來自太陽引力的影響,所以具有十分複雜的軌道運動。其中主要的軌道變化有:偏心率變化、軌道傾角變化、拱線運動、交點西退、中心差。

偏心率變化

月球軌道偏心率變化在1/15到1/23的範圍內,偏心率的平均值為0.0549,接近1/18。
嚴格來說,地球與月球圍繞共同質心運轉,共同質心距地心4,671千米(即地球半徑的2/3處)。由於共同質心在地球表面以下,地球圍繞共同質心的運動好像是在「晃動」一般。從地球北極上空觀看,地球和月球均以逆時針方向自轉;而且月球也是以逆時針繞地運行;甚至地球也是以逆時針繞日公轉的。

很多人不明白為甚麼月球軌道傾角和月球自轉軸傾角的數值會有這麼大的變化。其實,軌道傾角是相對於中心天體(即地球)而言的,而自轉軸傾角則相對於衛星(即月球)本身的軌道面。這個定義習慣很適合一般情況(例如人造衛星的軌道)而且數值是相當固定的,但月球卻非如此。

拱線運動

月球圍繞地球的橢圓軌道,在它自己的平面上也不是固定的,其橢圓的拱線(近地點和遠地點的連線)沿月球公轉方向向前移動,每8.85年移動一周。中國早在東漢賈逵就提出月球視運動的最疾點每九年運動一周,這實際上正是拱線運動的結果。

軌道傾角變化

月球軌道(白道)對地球軌道(黃道)的交角(黄白交角)變化在4°57~5°19之間,平均值為5°09。
月球的軌道平面(白道面)與黃道面(地球的公转軌道平面)保持著5.145 396°的夾角,而月球自轉軸則與黃道面的法線成1.5424°的夾角。因為地球並非完美球形,而是在赤道較為隆起,因此白道面在不斷進動(即與黃道的交點在順時針轉動),每6793.5天(18.5966年)完成一周。期間,白道面相對於地球赤道面(地球赤道面以23.45°傾斜於黃道面)的夾角會由28.60°(即23.45°+ 5.15°)至18.30°(即23.45°- 5.15°)之間變化。同樣地,月球自轉軸與白道面的夾角亦會介乎6.69°(即5.15° + 1.54°)及3.60°(即5.15° - 1.54°)。月球軌道這些變化又會反過來影響地球自轉軸的傾角,使它出現±0.002 56°的擺動,稱為章動

交點西退

白道與黃道的交線,其空間位置並不固定,而是不斷地向西運動,每18.6年運行一周。這一現象早在東漢末年就為劉洪發現,並用於月食預報計算中。
白道面與黃道面的兩個交點稱為月交點——其中升交點(北點)指月球通過該點往黃道面以北;降交點(南點)則指月球通過該點往黃道以南。當新月剛好在月交點附近時,便會發生日蝕;而當滿月剛好在月交點附近時,便會發生月蝕

中心差

由於月球軌道是橢圓而不是圓形,月球公轉速度並不均勻。月球運動同均勻的圓周運動比較,時而超前,時而落後,其半振幅為6°.29,週期為27.55455日。

幾何天秤動

由於月球軌道為橢圓形,當月球處於近地點時,它的自轉速度便追不上公轉速度,因此我們可見月面東部達東經98度的地區,相反,當月處於遠日點時,自轉速度比公轉速度快,因此我們可見月面西部達西經98度的地區。這種現象稱為經天秤動。又由於月球的自轉軸傾斜於公轉軌道平面(白道面),而白道與黃道又有約5度的交角,因此月球繞地球公轉一周時,極區會作約7度的晃動,這種現象稱為緯天秤動。再者,由於月球距離地球只有60地球半徑之遙,若觀測者從月出觀測至月落,觀測點便有了一個地球直徑的位移,可多見月面經度1度的地區。這種現象稱為周日天秤動

軌道遠離地球當中

雷射測距發現,月球軌道目前以每年3公分的速度遠離地球當中。這個數字雖然不大,但估計五千年後,地面的人類就不再能夠觀測到日全蝕。我們科學發展的年代十分幸運,月球軌道的位置正好可以讓我們觀測到許多太陽物理的現象。

如同絕大多數天體運行,月球繞地球的長期軌道痕跡是一個甜甜圈(Donut),月球軌道遠離的現象會到目前軌道的大約1.4倍為止,然後再慢慢繞回來。

月球的起源

月球旅行記》:一說月球是外星人的基地

月球的起源問題非常古老,也是科學界及宗教界爭論數百年不休的題目,科幻小說家艾西莫夫說:“月球大到能造成日蝕,小到仍能讓人看到日冕”,實在太過於巧合。地球的直徑是12756公里,月球的直徑是3467公里,月球的直徑是地球直徑的27%,整個太陽系中,從未有過面積比例這麼大的衛星存在,木星土星的衛星直徑比起行星本身往往很小,火星有二個衛星,較大的直徑有23公里,是火星的0.34%。土星有60個衛星,最大的一個直徑5150公里,是土星的4.27%。直徑都沒有超過母星的百分之五,這都是目前科學無法解釋的。羅賓·布列特博士稱:「要解釋月球不存在,要比解釋月球存在更容易些。」,這樣的認知,在天體物理學界取得很大的認同感。

令人驚奇的是所有的說法當中,「人造月球學說」是唯一不會發生理論上不能自洽的合理學說,其餘的自然起源說都發生相當大的解釋困擾。雖然「人造月球學說」,與智能設計論扯上關係,令人感覺唐突,但目前主流思想認為如果要選擇自然起源說以外的非主流理論,「人造月球學說」確實可以解決大部分理論的困擾。「人造月球學說」實際上也是正統天體物理學家自行以充足理據提出的,這包含了幾個國家的皇家研究所、中央研究院及太空中心,並非荒唐而不科學的理論。

月球的形成有以下幾個觀點:

分裂說

這是最早解釋月球起源的一種假設。早在1898年,著名生物學家達爾文的兒子喬治·達爾文就在《太陽系中的潮汐和類似效應》一文中指出,月球本來是地球的一部分,後來由於地球轉速太快,把地球上一部分物質拋了出去,這些物質脫離地球後形成了月球,而遺留在地球上的大坑,就是現在的太平洋。這一觀點很快就受到了一些人的反對。他們認為,以地球的自轉速度是無法將那樣大的一塊東西拋出去的。再說,如果月球是地球拋出去的,那麼二者的物質成分就應該是一致的。可是通過對阿波羅12號飛船從月球上帶回來的岩石樣本進行化驗分析,發現二者相差非常遠。

分裂說雖然有數據上的矛盾發生,但是因為各種實際因素,天體物理學界依然認可它是其中一個可行的方案。

俘獲說

這種假設認為,月球本來只是太陽系中的一顆小行星,有一次,因為運行到地球附近,被地球的引力所俘獲,從此再也沒有離開過地球。還有一種接近俘獲說的觀點認為,地球不斷把進入自己軌道的物質吸積到一起,久而久之,吸積的東西越來越多,最終形成了月球。但也有人指出,像月球這樣大的星球,地球恐怕沒有那麼大的力量能將它俘獲。

歷經各種學說之間的討論及起伏,俘獲說多次被打入冷宮後復活,俘獲說目前再度恢復被視為最可行的月球自然起源方案。某些地質學證據提出,認為月球大約在兩億三千萬年前被捕獲,並且造成當時的地球軌道變異及氣候變冷。另一個與智能設計論結合起來的相關的月球俘獲論是「啟示錄四個月亮學說」,唯宗教色彩太濃厚。但是要注意的是科學上的「俘獲說」在實證的角度來說,並沒有好過宗教上的「啟示錄四個月亮學說」。

同源說

這一假設認為,地球和月球都是太陽系中浮動的吸积盘,經過旋轉和吸積,同時形成星體。在吸積過程中,地球比月球相應要快一點,成為「哥哥」。這一假設也受到了客觀存在的挑戰。通過對「阿波羅12號」飛船從月球上帶回來的岩石樣本進行化驗分析,人們發現月球的岩石缺乏鐵質,和地球的有所分別。

人造月球学说

近些年有人提出,月球是史前人类造的,可能起源于亚特兰蒂斯人、玛雅人或外星人,但目前尚无考证。1954年美國《紐約先驅論壇報》科學部編輯宣布,在月面的危海發現了一座橋形建築物,全長12英里。[來源請求]

2007年,曾经参与过阿波罗登月计划的NASA月球实验室资料和照片保管署前署长约翰斯顿召開記者會表示美國太空人在月球上发现了“古代建筑遗迹”,這個秘密已保守了40年之久,並有照片證明美國宇宙飛船“月球軌道環行器”2號在靜海拍攝到月面上的塔狀物[22]

人類造就學說最大的漏洞就是潮間帶理論被挑戰,進化論顯示因為潮間帶的變化造就地球初期的生命,也就是說如果沒有潮間帶就沒有生命。月球形成的歷史可回朔數十億年,但是人工造就最多也只能回朔一百萬年,因此這個學說必須要從有無潮間帶的生命差異地質帶來找尋證據。


許多對月球進行過深度研究的科學家[谁?]認為「人造月球学说」可能比上述幾種學說,包含了「分裂說」、「俘獲說」、「同源說」及「大碰撞說」等等,更加合理而有解釋的空間,並不會過度荒唐[來源請求],「分裂說」、「俘獲說」、「同源說」及「大碰撞說」都有仔細檢驗之下,無法在理論上自洽的問題。「人造月球学说」卻可以相當容易地將月球起源的一切推給另一個高級文明來解釋。這充分地顯示了科學家對於月球起源的理論無力證實的程度,反對者則通常在不具備理性及充足理據條件下,以智能設計論為偽科學將此月球起源最大可能性排除,其實這個學說是所有月球起源說法當中最容易證實或證偽的。

月球空心说

苏联科学家亚历山大·柴巴可夫和米凯·瓦辛在《共青團真理報》上發表文章,认为月球是“空心”的,他們認為月球是經過某種智慧生物改造的星體。月球空心的說法並非無據,1969年“阿波罗12号”登陸月球时,設置在72公里外的地震儀測得月球所发出震度持续了15分鐘之久。十分像空心球體的震動。而且地震仪测得震波只能传送到月球地表4英里。[來源請求]英國皇家天文学会的月球研究权威人士威爾金斯在《我們的月球》一書中估計月球中有體積約1400萬立方英里的空洞。1970年,苏联科学家柴巴可夫(Alexander Scherbakov)和米凯威新(MihKai Vasin)提出「太空船月球」理论。

這樣的理論,在學界認為是非主流思想,但是批評其為荒唐的確不多,甚至有許多態度謹慎的科學家[谁?]認為,當排除了全部可能性以後,看似最不可能的理論有可能正好是正確的。「太空船月球」在月球起源非主流理論當中,並沒有不合理之處。相反地,它是所有月球起源說法當中,唯一可以使用現代的科技驗證的一種說法(只要用鑽井機向月球地面挖掘即可)。這種說法在宗教與科學有強烈對立情結的地區受到極大的排擠,例如美國,由於宗教上的創造論及智能設計論在歷史上多次介入教育體制,這種說法完全不能在學術界上面自由探討,深受學術派閥的制約,在東方或東歐接受程度較高,並沒有強烈的惡感。

特徵

成分

45亿年前,月球表面仍然是液体岩浆海洋。科学家认为组成月球的礦物克里普矿物(KREEP)展现了岩浆海洋留下的化學線索。KREEP實際上是科學家稱為「不相容元素」的合成物——那些無法進入晶體結構的物質被留下,並浮到岩漿的表面。對研究人員來說,KREEP是個方便的線索,來明暸月殼的火山運動歷史,並可推測彗星或其他天體撞擊的頻率和時間。

月殼由多種主要元素組成,包括:。當受到宇宙射線轟擊時,每種元素會發射特定的伽瑪輻射。有些元素,例如:鈾、釷和鉀,本身已具放射性,因此能自行發射伽瑪射線。但無論成因為何,每種元素發出的伽瑪射線均不相同,每種均有獨特的譜線特徵,而且可用光譜儀測量。

直至現在,人類仍未對月球元素的豐度作出面性的測量。現時太空船的測量只限於月面一部分。例如:1992年伽利略號曾於飛掠月球時測量過元素豐度。[23]

表面地理

月球形狀是南北極稍扁、赤道稍許隆起的扁球。它的平均極半徑比赤道半徑短500米。南北極區也不對稱,北極區隆起,南極區窪陷約400米。但在一般計算中仍可把月球當作三軸橢圓體看待。物理天平動的研究有助於解決月球形狀問題。通過天平動研究還表明,月球重心和幾何中心並不重合,重心偏向地球2公里。這一結論已為阿波羅登月獲得的資料所證實。

月球表面有上万个直径超过1千米的环形山月球環形山大部分都有上亿年的历史,缺少大气层和气象活动以及缺乏近期地质活动保证了它们大部分永久性的保持原样。

南極-艾托肯盆地為月球上也是太陽系內已知最大的环形山。這环形山位於月球的背面,接近南極的地方,直徑約2 240公里,深13公里。

那些暗色和較少特徵的月球平原叫「月海」,這是由於古代的天文學家認為上面是海洋的緣故。事實上,月海由巨大隕石撞擊後從月幔流出並覆蓋表面的玄武岩岩漿形成。較淺色的高地叫「月陸」。幾乎只有面向地球的月面才有月海,月球背面的月海寥寥可數。天文學家相信这是因为月球的質心形心更靠近地球所导致的。

在月殼上是一層表面呈塵埃狀的岩石層,稱為月壤,月壤并不是土壤。月殼和月壤在月面的分佈並不均勻。月殼的厚度由60公里(月球正面)至100公里(月球背面)不等,月壤則由約5米(月海)至十多米(月陸)。

在2004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Ben Bussey博士率領的小組從克萊門汀任務拍攝得來的照片中,發現月球北極Peary crater邊沿的4個區域經常受到日照(南極卻沒有發現類似區域)。這些終年日照區的產生是由於月球的自轉軸傾角很小,同樣道理,有很多位於兩極的隕石坑底經常沒有光照。

水的存在

自古以来,彗星陨星不斷地撞击月球。这些物体中的大部分都含有分。來自陽光的能量將這些大部分的水分分解回組成它的元素,氫和氧。兩者通常都會立即飛離月球。但是,有科學家提出假說,認為還有相當含量的水在月球之上,例如在表面或深藏在月殼裏。美國克萊門汀任務顯示,一些細小的水冰冰塊(含水彗星撞擊後的碎片)可能藏在永久無日照區域的月殼裏未被融化。雖然這些冰塊很小,但總水量卻可能相當可觀(約有1立方公里)。

而有些水分子,亦可能在月面彈跳其間掉進隕石坑而藏於其中。由於月球自轉軸相對於黃道面法線有1.5度的輕微傾斜,部分極區的隕石坑底部從來沒有受陽光照射,處於永久的影子中。克萊門汀任務曾測量月球南極這些隕石坑[1]並繪製成地圖[2]。科學家期望可在此類隕石坑中找到水冰,並開採及利用太陽能電力或核能來電解成氫和氧。月球上可用的水量大大影響了人類在月球上居住的成本,因為從地球運送水(或氫和氧)昂貴得不切實際。

由阿波羅號上的太空人在月球赤道附近收集的岩石並不含任何水分。月球勘探者號或其他近期研究(例如:史密森學會)均沒有找到液態水、冰或水蒸汽的直接証據。然而,月球勘探者號的結果指出在永久無日照區有氫,並可能以水冰的形式存在。

2009年11月13日美國太空總署宣布在月球發現水,兩枚衛星月球坑觀測和感測衛星在10月初撞擊月球南極所產生的塵埃,科學家分析有關數據,確認月球存在水。 [24] [25]

磁場

與地球相比,月球的磁場非常弱。部分地區上的磁場相信是來自月球本身的(例如在Sirsalis月溪上的月殼),但與其他天體碰撞亦可能令它的磁場改變。而無大氣層的天體是否能透過彗星小行星撞擊而獲得磁場,是行星科學裏一個歷久常新的問題。測量月球磁場更可提供月核大小及導電率等資料,對科學家暸解月球起源有很大幫助。若月核比地球含有較多磁性物質(例如:),則月球的撞擊起源說便較不可信(不過科學家已從另外一些角度來解釋為甚麼月核含較小的鐵)

大气

月球有極稀薄的大气。这些大气的来源之一是除气作用—气体的释放,例如月球表面的气原先就是深藏于月球内部的。有時,太陽風也會被月球的引力擄獲,成為气体的另一重要來源。

月食

月全食

月食是一種特殊的天文現象,指當月球運行至地球的陰影部份時,在月球和地球之間的地區會因為太陽光被地球所遮閉,現看到月球缺了一塊。

也就是說,此時的太陽地球月球恰好(或幾乎)在同一條直線上,因此從太陽照射到月球的光線,會被地球所掩蓋。

月球與日蝕

1999年的日全蝕及日冕

機緣巧合,現時從地球觀看月球和太陽的平均視直徑幾乎一樣,兩者視覺上重疊時,更有時會出現日全蝕,有時會出現日環蝕。在日全蝕時,月球完全遮蓋了日面,使我們可以肉眼看見日冕

因為地月距離在逐漸增加,月球的視直徑正在不斷減小。在數百萬年前,月球總是能夠完全遮蓋太陽,故此當時不會出現日環蝕。同樣道理,數百萬年後,月球將不足以遮蓋整個日面造成日全食。

只有在太陽、地球、月球三者連成直線才會出現「」。日蝕只會發生在「新月」();月食只會發生在「滿月」()。

月球的觀察

從比利時阿莫瓦(Hamois)拍攝到的滿月景象

當月球(和太陽)靠近地平線時看來較大。這純粹是心理作用。事實上,大氣折射使接近地平線的月球的影像變扁,視面積反而略為減少。有人認為人類的視覺在進化時不偏重測量頭頂物體,故此造成這種錯覺。[3]從地球觀看,月球的視直徑大約是半度。

每個民族對月面上光暗不同的區域(主要是月海)都有不同的想像。例如:嫦娥、玉兔、螃蟹等。此外,環形山山脈也是月面上明顯的地貌。

滿月期間,月球的視亮度約有-12.6等(作為參考,太陽的視亮度為-26.8等。)

月球在夜間最容易察覺得到,但它有時也可在日間看見。(例如上弦月可於下午看見,下弦月可於早上看見。)

月球大约每天推迟50分钟从东方升起。但正史中也有一些奇怪的記載,《金史·天文志》记载:“太宗天会十一年(1133年),五月乙丑(6月15日),月忽失行而南,顷之复故。”

月球的探索

美国宇航员巴兹·奥尔德林在月球上,照片由尼尔·阿姆斯壯拍攝。

第一件到達月球的人造物體是前蘇聯的無人登陸器月球2号,它於1959年9月14日撞向月面。月球3号在同年10月7日拍攝了月球背面的照片。月球9号則是第一艘在月球軟著陸的登陸器,它於1966年2月3日傳回由月面上拍攝的照片。另外,月球10號1966年3月31日成功入軌,成為月球第一顆人造衛星

冷戰期間,美國前蘇聯一直希望在太空科技領先對方。這場太空競賽1969年7月20日第一名人類登陸月球時進入高潮。美國阿波罗11号的指令长尼尔·阿姆斯壯是踏足月球的第一人,而尤金·塞尔南則是最後一個在上世紀 站立在月球上的人,他是1972年12月阿波罗17号任務的成員。參看:阿波罗宇航员列表

阿波罗11号的太空人留下了一塊9英吋乘7英吋的不鏽鋼牌匾在月球表面,以紀念這次登陸及為有可能發現它的其他生物提供一些資料。牌匾上的文字為:

Here men from the Planet Earth first set foot upon the moon, July 1969, A.D.
We came in peace for all mankind

譯作:

公元1969年7月,從行星地球而來的人類在此首次踏足月球
我們為了全人類,和平而來

牌匾上繪有地球的兩面,並有三名太空人及當時美國總統尼克遜的簽署。

經常有人聲稱美國的登月計劃根本是虛構的,所謂登月照片是在荷里活片場裡拍攝的,並指出在照片中不少的「破綻」[26]。但尚未有研究過月球樣本的科學家懷疑過這些樣本的真偽。

6次的太陽神任務及3次無人月球号任務(月球16、20、24号)把月球上的岩石及土壤樣本帶回地球。

2004年2月,美國總統乔治·沃克·布什提出於2020年前派人重新登月。

歐洲太空總署智能1号探測器於2003年9月27日升空,並於2004年11月15日進入繞月軌道。它勘察月球環境及製作月面X射線地圖。[27] [28]2006年9月3日格林尼治时间5时42分22秒,智能1号按预定计划击中月球表面。[29]

中國亦積極開展探月計劃嫦娥工程,並尋求開採月球資源的可行性,尤其是同位素氦-3這種有望成為未來地球能源的元素。[30]2007年10月24日,中国首颗绕月人造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升空。

日本已初步訂出未來探月的任務。見月球-A[4]Selene[5]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甚至已著手計劃的有人的月球基地。2007年1月30日日本宇宙开发委员会认可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中止月球-A探月计划但继续开发穿透式着陆器的决定。[31] 2007年9月13日,日本月球人造衛星月亮女神發射。

印度則會先發射無人繞月探測器月球初航一号2006年5月9日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和美国宇航局签署谅解备忘录,合作进行月球探测。印度的无人驾驶月球探测器“月船1号”将搭载两台来自美国宇航局的仪器设备,其中1台是小型合成孔径雷达,用来探测月球两极地区是否存在水源,另外1台是月球矿物绘图仪,用于了解月球表面矿物的分布。[32]

人類對月球的理解

神话与民俗

  • 中国神話嫦娥奔月的神话。
    • 中國歷代以來,在詩歌文學中對於月亮,有許多不同的雅稱:
      • 和滿月形狀有關:白玉盤、半輪、寶鏡、冰鏡、冰輪、冰盤、蟾盤、飛鏡、飛輪、挂鏡、金鏡、金盆、明鏡、瑤台鏡、銀盤、玉鏡、玉輪、玉盤、玉盆、圓影、月輪。
      • 和新月形狀有關:懸鉤、玉弓、玉鉤。
      • 和月亮光芒有關:蟾光、方暉、金波、清光、夜光、幽陽。
      • 和神話有關:白兔、蟾蜍、蟾宮、嫦娥、顧菟、廣寒、桂宮、桂魄、桓娥、瓊闕、素娥、兔影、銀闋珠宮、玉蟾、玉京、玉欄、玉兔、圓蟾、月桂、清虛、望舒。
      • 其他:冰壺、冰鑒、冰魄、嬋娟、秋影、太陰。
  • 希腊神话中,月亮女神叫做阿耳忒弥斯,月球的天文符号就像一弯新月,也象征阿尔特弥斯的神弓。
  • 北歐神話中,瑪尼是駕駛月車的神明。

神祕學賦予的意義

相較於太陽的光、熱的陽性特性,月球的陰冷、柔和的陰性特性,每月固定的盈虧與女性的月經週期相似,自古至今被視為女性的象徵或是母親的形象。

星座上的月亮代表心裡層面的思考和反應,並且和家庭有關聯

塔羅牌認為月亮引起的潮汐月相變化,牽動著生物的心理和生理,引申意義為懷疑、不安、內在的力量、夢想、曖昧不清

作品

法國科幻小說作家儒勒·凡爾納的小說《環繞月球》,利用炮火將人打到月球上去。

脚注

註解
  1. ^ 在NASA的数据中給的“最大值”是-12.74,這是基於地球赤道與月球中心的平均距離378,000公里;此處是以最近的距離,並且修正地球半徑6,378公里之後的最近距離350,600公里推算得到的亮度。“最小值”(對新月的距離)是建立在相同的基礎上,以数据頁上的最遠距離,407,000公里,並且計算地球照在新月上的亮度。地球照的亮度是[ 地球反照率 × (地球半徑 /月球軌道的半徑)2]相對於被直射的太陽光照亮的滿月。(地球反照率= 0.367地球半徑= (極半徑 × 赤道半徑)½ = 6 367公里。)
  2. ^ The range of angular size values given are based on simple scaling of the following values given in the fact sheet reference: at an Earth-equator to Moon-centre distance of 378 000 km, the angular size is 1896 arcseconds. The same fact sheet gives extreme Earth-Moon distances of 407 000 km and 357 000 km. For the maximum angular size, the minimum distance has to be corrected for the Earth's equatorial radius of 6 378 km, giving 350 600 km.
  3. ^ Lucey et al. (2006) give 107 particles cm−3 by day and 105 particles cm−3 by night. Along with equatorial surface temperatures of 390 K by day and 100 K by night, the ideal gas law yields the pressures given in the infobox (rounded to the nearest order of magnitude; 10−7 Pa by day and 10−10 Pa by night.
  4. ^ 地球有一些共軌的近地小行星(Morais et al, 2002),但它們都不能算是真正的衛星。更多的資料可以參見地球的其它衛星
  5. ^ 這個年代是從月岩的同位素測年計算得到的。
参考资料
  1. ^ 1.0 1.1 1.2 1.3 1.4 Williams, Dr. David R. Moon Fact Sheet. 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2 February 2006 [31 December 2008]. 
  2. ^ Matthews, Grant. Celestial body irradiance determination from an underfilled satellite radiometer: application to albedo and thermal emission measurements of the Moon using CERES. Applied Optics. 2008, 47 (27): 4981–93. PMID 18806861. doi:10.1364/AO.47.004981. 
  3. ^ A.R. Vasavada, D.A. Paige, and S.E. Wood. Near-Surface Temperatures on Mercury and the Moon and the Stability of Polar Ice Deposits. Icarus. 1999, 141: 179. doi:10.1006/icar.1999.6175.  已忽略未知参数|yesr= (帮助)
  4.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L06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5. ^ Morais, M.H.M.; Morbidelli, A. The Population of Near-Earth Asteroids in Coorbital Motion with the Earth. Icarus. 2002, 160: 1–9 [2010年3月17日]. doi:10.1006/icar.2002.6937. 
  6. ^ Naming Astronomical Objects: Spelling of Names.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29 March 2010]. 
  7. ^ Gazetteer of Planetary Nomenclature: Planetary Nomenclature FAQ. USGS Astrogeology Research Program. [29 March 2010]. 
  8. ^ Barnhart, Robert K. The Barnhart Concise Dictionary of Etymology. USA: Harper Collins. 1995: 487. ISBN 0-06-270084-7. 
  9. ^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lunar, a. and n..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Second Edition 1989.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3 March 2010]. 
  10. ^ Kleine, T.; Palme, H.; Mezger, K.; Halliday, A.N. Hf–W Chronometry of Lunar Metals and the Age and Early Differentiation of the Moon. Science. 2005, 310 (5754): 1671–1674. PMID 16308422. doi:10.1126/science.1118842. 
  11. ^ Binder, A.B. On the origin of the Moon by rotational fission. The Moon. 1974, 11 (2): 53–76. doi:10.1007/BF01877794. 
  12. ^ 12.0 12.1 12.2 Stroud, Rick. The Book of the Moon. Walken and Company. 2009: 24–27. ISBN 0802717349. 
  13. ^ Mitler, H.E. Formation of an iron-poor moon by partial capture, or: Yet another exotic theory of lunar origin. Icarus. 1975, 24: 256–268. doi:10.1016/0019-1035(75)90102-5. 
  14. ^ Stevenson, D.J. Origin of the moon–The collision hypothesis. Annual Review of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s. 1987, 15: 271–315. doi:10.1146/annurev.ea.15.050187.001415. 
  15. ^ Taylor, G. Jeffrey. Origin of the Earth and Moon. Planetary Science Research Discoveries. 31 December 1998 [7 April 2010]. 
  16. ^ Canup, R.; Asphaug, E. Origin of the Moon in a giant impact near the end of the Earth's formation. Nature. 2001, 412 (6848): 708–712. PMID 11507633. doi:10.1038/35089010. 
  17. ^ Pahlevan, Kaveh; Stevenson, David J. Equilibration in the aftermath of the lunar-forming giant impact.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2007, 262 (3–4): 438–449. doi:10.1016/j.epsl.2007.07.055. 
  18. ^ Nield, Ted. Moonwalk (summary of meeting at Meteoritical Society's 72nd Annual Meeting, Nancy, France). Geoscientist. 2009, 19: 8. 
  19. ^ 19.0 19.1 Warren, P. H. The magma ocean concept and lunar evolution. Annual review of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s. 1985, 13: 201–240. doi:10.1146/annurev.ea.13.050185.001221. 
  20. ^ Tonks, W. Brian; Melosh, H. Jay. Magma ocean formation due to giant impacts.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1993, 98 (E3): 5319–5333. doi:10.1029/92JE02726. 
  21. ^ 鄭啟明. 問月球.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2001年3月26日. 
  22. ^ 查德·霍格蘭德、邁克·巴拉:《黑暗任务:美國太空總署的秘密歷史》
  23.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Moon - False Color Mosaic. 
  24. ^ 美國太空總署宣布月球發現水. 中華電視股份有限公司. 14-11-2009.  已忽略未知参数|http://www.etaiwannews.com/etn/news_content.php?id= (帮助);
  25. ^ 美国航天局13日宣布:月球上存在水. 網易. 14-11-2009. 
  26. ^ 陳己雄. 問月球.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2001年6月11日. 
  27. ^ Jonathan Amos. Europe targets the Moon. 英國廣播公司. 2003年3月4日. 
  28. ^ SMART-1 Enters Lunar Orbit. 2004年11月16日. 
  29. ^ 新華網. “智能1号”探测器击中月球. 2006年9月3日. 
  30. ^ China Outlines its Lunar Ambitions. space.com. 2003年3月4日.  已忽略文本“Leonard David” (帮助);
  31. ^ 钱铮,日本政府审议机构同意中止“月球-A”计划,新华网
  32. ^ 傅双琪. 印美将合作进行月球探测项目. 新華網. 2006年5月10日. 
Bibliography

Needham, Joseph. 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 3, Mathematics and the Sciences of the Heavens and Earth. Taipei: Caves Books. 1986. ISBN 0-521058015. 

外部鏈結

延伸讀物
Cartographic resources
觀測工具

Template:Link FA Template:Link FA Template:Link FA Template:Link FA Template:Link FA Template:Link FA Template:Link FA Template:Link FA Template:Link FA Template:Link FA Template:Link GA Template:Link FA Template:Link 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