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诸葛亮的评价
外观
《三国演义》强化了诸葛亮的军事指挥才能。历史上诸葛亮虽有军事成就,但不如政治功绩耀眼。诸葛亮政治品德忠诚不二、奋斗精神不畏艰难困苦、人格特色严于律己、人生态度积极进取、献身精神死而后已、领导能力长于协调、管理思想以法为治,无论对于今人治军治政置业,人生价值取向,都有著现实借鉴意义[1]。
相比起诸葛亮政治功绩杰出,其军事功绩稍逊,但作为军事家,得到历代兵家认可。在《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中,唐太宗与李靖多次提到诸葛亮治军之法与八阵图,评价极高,并表明陈寿在《三国志》中对诸葛亮评价是“史官鲜克知兵,不能纪其实迹焉”。唐朝时,评选诸葛亮与张良、韩信、白起等九位历代兵家为武庙十哲。诸葛亮军事著述众多,如《南征》、《北伐》、《北出》等,对中国军事界有一定贡献。
东汉末三国时期对诸葛亮之评价
[编辑]以下是三国时期对诸葛亮之评价(未标注来源均来自《三国志》):
- 诸葛亮死后,直至蜀汉军撤退,司马懿细看诸葛亮营垒处所,赞道:“天下奇才也!”[2]、“我能够料到诸葛亮生前想做甚么,却无法料到诸葛亮死后会如何。”[3]
- 刘备:“我有诸葛亮,就如鱼得水一样。”、“丞相诸葛亮知道朕的心意,从来都没有对朕怠慢诋毁,并帮助(大汉)宣扬重建光复,照耀天下四方。”、“你(诸葛亮)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一定能安定国家,最后能完成复国大事。如果我的嗣子能接受你的辅助,就辅助他;但如果他还是不成才,你可以自做裁决。”[4]
- 徐庶对刘备推荐:“诸葛亮这个人你需要亲自去见他,不能由其他人去做,还委屈将军您坐车去拜访他。[5]”
- 刘晔:“诸葛亮治国明确才做得起相国的。[6]”
- 诸葛亮逝世后民间有谚:“死者诸葛亮使走生者司马懿。”[7][8]
- 贾诩:“诸葛亮很擅长管理国家。”[9]
- 孙权:“丞相诸葛亮受遗命辅政,使国家富裕、刑法清正,虽然有伊尹格外于皇天,周公光披于四表,也无以远过。”、“丞相诸葛亮道德威望远著,翼戴本国,操典戎旅在外,信义感阴阳,诚心动天地,重新恢复结盟,广大诚意约誓,使东吴西汉士民咸共闻信得知。”[10]
- 司马徽:“我这儒生是浅俗士人,怎么会懂时势事务?知道时势事务的人都是英俊豪杰。在这地方,有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两人。”[11]
- 孟获:“诸葛亮,天降威灵呀,南方人不会再反啊。”[12]
- 马谡失街亭被诸葛亮斩首前:“明公您视马谡如同自己的孩子,马谡亦视您为父亲。希望您能仿效尧诛鲧而用禹之义,也不枉我们平日的交情,马谡虽死也无恨于黄泉。”[13]
- 刘禅街亭之战后下诏:“街亭之战的事情,都是马谡的错,而你自己借用这些过失来贬抑自己,亦有违背你想要的意思来顺从这些伦常。你上一年才出兵斩杀王双,今年你又再带兵曹魏,把郭淮打跑了,并收降氐、羌两族,又收回二郡,展示你威武镇压凶暴,令你功绩相当显眼。而现在天下还在动乱,我国的元凶还没被除去,你面临这样大的任务,还身为国家最主要的人物,而你因为这样贬抑自己,不是为我们发扬光大的好方法,这次再恢复你丞相的职位,不要拒绝。”[14]
- 司马炎:“那好呀!如果我有诸葛亮来帮助我,现在怎么会这样辛苦啊!”[15]
已隐藏部分未翻译内容,欢迎参与翻译。
- 刘禅下诏:“惟君体资文武,明叡笃诚,受遗托孤,匡辅朕躬,继绝兴微,志存靖乱;爰整六师,无岁不征,神武赫然,威镇八荒,将建殊功于季汉,参伊、周之巨勋。如何不吊,事临垂克,遘疾陨丧!朕用伤悼,肝心若裂。夫崇德序功,纪行命谥,所以光昭将来,刊载不朽。今使使持节左中郎将杜琼,赠君丞相武乡侯印绶,谥君为忠武侯。魂而有灵,嘉兹宠荣。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 李邈:“吕禄、霍禹未必怀反叛之心,孝宣不好为杀臣之君,直以臣惧其逼,主畏其威,故奸萌生。亮身杖强兵,狼顾虎视,‘五大不在边’,臣常危之。今亮殒殁,盖宗族得全,西戎静息,大小为庆。”[16]
- 郭冲:“金城郭冲以为亮权智英略,有逾管、晏,功业未济,论者惑焉,条亮五事隐没不闻于世者,宝等亦不能复难。扶风王慨然善冲。”[17]
- 法正:“昔高祖入关,约法三章,秦民知德,今君(诸葛亮)假借威力,跨据一州,初有其国,未垂惠抚;且客主之义,宜相降下,愿缓刑弛禁,以慰其望。”[17]
- 马良:“尊兄(诸葛亮)应期赞世,配业光国,魄兆远矣。夫变用雅虑,审贵垂明,于以简才,宜适其时。若乃和光悦远,迈德天壤,使时闭于听,世服于道,齐高妙之音,正郑、卫之声,并利于事,无相夺伦,此乃管弦之至,牙、旷之调也。”[18]
- 彭羕:“会公(诸葛亮)来西,仆因法孝直自衒鬻,庞统斟酌其间,遂得诣公于葭萌,指掌而谭,论治世之务,讲霸王之义,建取益州之策,公亦宿虑明定,即相然赞,遂举事焉。……足下,当世伊、吕也,宜善与主公计事,济其大猷。……”[19]
- 刘琰:“琰禀性空虚,本薄操行,加有酒荒之病,自先帝以来,纷纭之论,殆将倾覆。颇蒙明公(诸葛亮)本其一心在国,原其身中秽垢,扶持全济,致其禄位,以至今日。间者迷醉,言有违错,慈恩含忍,不致之于理,使得全完,保育性命。虽必克己责躬,改过投死,以誓神灵;无所用命,则靡寄颜。”[19]
- 张裔:“公(诸葛亮)赏不遗远,罚不阿近,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免,此贤愚之所以佥忘其身者也。”[20]
- 吕凯:“今诸葛丞相英才挺出,深睹未萌,受遗托孤,翊赞季兴,与众无忌,录功忘瑕。将军若能翻然改图,易迹更步,古人不难追,鄙土何足宰哉!”[21]
- 杨洪:“西土咸服诸葛亮能尽时人之器用也。”
- 樊建:“闻恶必改,而不矜过,赏罚之信诅感神明。”[22]
- 张温:“然诸葛亮达见计数,必知神虑屈申之宜,加受朝廷天覆之惠,推亮之心,必无疑贰。”[23]
- 杨戏《季汉辅臣赞》中赞诸葛丞相:“忠武英高,献策江滨,攀吴连蜀,权我世真。受遗阿衡,整武齐文,敷陈德教,理物移风,贤愚竞心,佥忘其身。诞静邦内,四裔以绥,屡临敌庭,实耀其威,研精大国,恨于未夷。”(《三国志·蜀书·邓张宗杨传第十五》)
- 习隆、向充:“况亮德范遐迩,勋盖季世,王室之不坏,实斯人是赖”[24]
- 张俨:“……诸葛、司马二相,遭值际会,托身明主,或收功于蜀汉,或册名于伊、洛。丕、备既没,后嗣继统,各受保阿之任,辅翼幼主,不负然诺之诚,亦一国之宗臣,霸王之贤佐也。历前世以观近事,二相优劣,可得而详也。孔明起巴、蜀之地,蹈一州之土,方之大国,其战士人民,盖有九分之一也,而以贡贽大吴,抗对北敌,至使耕战有伍,刑法整齐,提步卒数万,长驱祁山,慨然有饮马河、洛之志。仲达据天下十倍之地,仗兼并之众,据牢城,拥精锐,无禽敌之意,务自保全而已,使彼孔明自来自去。若此人不亡,终其志意,连年运思,刻日兴谋,则凉、雍不解甲,中国不释鞍,胜负之势,亦已决矣。昔子产治郑,诸侯不敢加兵,蜀相其近之矣。方之司马,不亦优乎!……诸葛丞相诚有匡佐之才,然处孤绝之地,战士不满五万,自可闭关守险,君臣无事。空劳师旅,无岁不征,未能进咫尺之地,开帝王之基,而使国内受其荒残,西土苦其役调。魏司马懿才用兵众,未易可轻,量敌而进,兵家所慎;若丞相必有以策之,则未见坦然之勋,若无策以裁之,则非明哲之谓,海内归向之意也,余窃疑焉,请闻其说。答曰:……今仲达之才,减于孔明,当时之势,异于曩日,玄德尚与抗衡,孔明何以不可出军而图敌邪?昔乐毅以弱燕之众,兼从五国之兵,长驱彊齐,下七十馀城。今蜀汉之卒,不少燕军,君臣之接,信于乐毅,加以国家为唇齿之援,东西相应,首尾如蛇,形势重大,不比于五国之兵也,何惮于彼而不可哉?……余观彼(诸葛亮)治国之体,当时既肃整,遗教在后,及其辞意恳切,陈进取之图,忠谋謇謇,义形于主,虽古之管、晏,何以加之乎?”[25]
- 征士傅干:“诸葛亮达治知变,正而有谋,而为之相。”(傅玄《傅子》)[26]
- [27]、[28]
- “亮虑多决少”、“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7]
- 张悌:“诸葛、司马二相,遭值际会,讬身明主,或收功于蜀汉,或册名于伊、洛。丕、备既没,后嗣继统,各受保阿之任,辅翼幼主,不负然诺之诚,亦一国之宗臣,霸王之贤佐也。””
陈寿
[编辑]- 西晋陈寿是《三国志》作者,父亲在街亭一战打败仗,受到剃光头刑罚,诸葛瞻也看不起陈寿;可是,陈寿写完诸葛亮传记后,对他评价如下:“诸葛亮年少时就有超逸众人之才能,英雄霸者之材器,身长八尺之躯,仪容相貌甚为伟,时人异焉。……当时左将军刘备以诸葛亮有特殊器量,乃三顾诸葛亮于草庐之中;诸葛亮深深称谓刘备英雄姿态杰出,遂解韦带出仕,深厚相结交。……孙权既一直佩服仰慕刘备,又观诸葛亮奇雅,甚为敬重……及刘备殂亡,嗣子刘禅幼弱,事无大小,诸葛亮皆专任事。于是……立法施展公度,整理戎马兵旅,工械技巧,物尽其用,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当此之时,诸葛亮之素志,进欲像龙骧虎视,包括四海之内,退欲跨陵边疆,震荡宇内。又自以为无身之日,则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国者,是以用兵不绝,屡耀其武。然而诸葛亮才干,于治戎狄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才干,优于将略。而所与对敌者,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攻守不同,是故虽然连年动众,未能有克。昔日萧何推荐韩信,管仲举王子城父,皆忖度自己之长处,未能兼有之故。诸葛亮之器能政理,是管仲、萧何之亚匹,而当时之名将无王子城父、韩信,是故使功业陵迟,大义不及耶?盖天命有归分,不可以智力争。……至今梁州、益州之人民,咨述诸葛亮者,言辞犹在耳边,虽甘棠之咏召公,郑人之歌子产,无以远譬。……论者或怪诸葛亮文彩不艳,而过于丁宁周至。臣陈寿以为咎繇大贤,周公圣人,考之尚书,咎繇之谟略而雅,周公之诰烦而悉。为何?因为咎繇与舜、禹共谈,周公与群下矢誓。亮所与言,尽是众人凡士,故其文指不得指及远。然而其声教遗言,皆经事综物,公诚之心,形于文墨,足以知其人之意理,而有补于当时世局。”[29][27];“诸葛亮做相国时,安抚百姓,建立仪容法度,制约官僚职权,依从权力制度,开诚意正心,布公正法道;歇尽忠心、有益于时者,虽是仇家,必定赏赐;触犯法规、怠工慢事者,虽是亲信,必定受罚;心服认罪、输诚下情者,虽然重罪,必可释放;浮游辞藻、巧言饰辩者,虽然罪轻,必遭刑戮;为善不因微小而不予赏赐,为恶不因纤薄而不予贬职;庶务事处理精练,即物穷理其根本,依循名谓责罚实情,虚假作伪不齿所为;终于国邦境域之内,都敬畏而崇爱他,刑罚虽然严峻而无人怨恨,因为他用心公平而规劝警戒明察。可说是认识治国之优良人才,可以和管仲、萧何相匹敌。然而连年劳师动众,未能成功,大概应变将兵战略,不是他所善长罢!”[30]
裴松之
[编辑]- 刘宋裴松之:“察观诸葛亮与刘备君臣相遇,可说是千载一时,由始至终以至分离,谁能离间他们?……关羽为曹操所虏获,礼遇甚为优厚,可谓出尽其所能用者,犹存忠义不背弃本志,可说诸葛孔明不会及不上关羽。”[31]
常璩
[编辑]- 东晋常璩:以礼治国民众无怨声,不滥用私刑,没有尚馀泣。……诸葛亮虽有英雄霸主之资质和能力,而入主非中兴之国,欲以区区之蜀汉,假已经被废之天命,北伐吞并强魏,抗衡上等大国,不是十分难吗。像宋襄公称霸吗?然而诸葛亮对内修政理民,对外扬威振武[32]。
习凿齿
[编辑]
已隐藏部分未翻译内容,欢迎参与翻译。
- 东晋习凿齿:“昔管仲夺伯氏骈邑三百,没齿而无怨言,圣人以为难。诸葛亮之使廖立垂泣,李平致死,岂徒无怨言而已哉!夫水至平而邪者取法,镜至明而丑者无怒,水镜之所以能穷物而无怨者,以其无私也。水镜无私,犹以免谤,况大人君子怀乐生之心,流矜恕之德,法行于不可不用,刑加乎自犯之罪,爵之而非私,诛之而不怒,天下有不服者乎!诸葛亮于是可谓能用刑矣,自秦、汉以来未之有也。”[33]
- 习凿齿《周鲁通诸葛论》:“……客曰:诸葛武侯(诸葛亮)翼戴玄德,与瑜、肃何异,而子重诸葛,毁瑜、肃,何其偏也?主人曰:夫论古今者,故宜先定其所为之本,迹其致用之源。诸葛武侯龙蟠江南,托好管、乐,有匡汉之望,是有崇本之心也。今玄德,汉高之正胄也,信义著于当年,将使汉室亡而更立,宗庙绝而复继,谁云不可哉!”[34]
- 习凿齿《诸葛武侯宅铭》:“达人有作,振此颓风,雕薄蔚采,鸱䦨惟丰。义范苍生,道格时雍。自昔爰止,于焉龙盘,躬耕西亩,永啸东峦,迹逸中林,神凝岩端,罔窥其奥,谁测斯欢?堂堂伟匠,婉翮阳朝,倾岩搜宝,高罗九霄,庆云集矣,銮驾三招。”[35]“观其遗文,谋谟弘远,雅规恢廓。己有功则让于下,下有阙则躬自咎。见善则迁,纳谏则改,故声烈震于遐迩也。”
其他
[编辑]- 嵇康:“近观诸葛亮不逼迫徐庶以入蜀汉,华歆不强求管宁以出卿拜相,这可以说是能相始相终,真是相知交呀。”[36]
- 山涛:“诸葛亮父子(同诸葛瞻)在蜀汉,虽然不明白天命,却也是凡事尽心。”[37]
- 西晋梅陶赞陶侃:“你像魏武帝(曹操)一样神机妙算,懂得看人;又像诸葛亮(孔明)一样忠心服从及勤劳。”[38]
已隐藏部分未翻译内容,欢迎参与翻译。
- 王叡:“孔明创蜀,决沉机二三策,遽成鼎峙,英雄之大略,将帅之弘规也。”[39]
- 张辅:“乐毅诸葛孔明之优劣。”“诸葛孔明达治知变,殆王佐之才。”“毅相弱燕,合五国之兵以破强齐,雪君王之耻,围城而不急攻,将令道穷而义服,此则仁者之师,莫不谓毅为优,馀以五国之兵,共伐一齐,不足为强,大战济西,伏尸流血,不足为仁,夫孔明包文武之德,刘玄德以知人之明,屡造其庐,咨以济世,奇策泉涌,智谋从横,遂东说孙权,北抗大魏,以乘胜之师,翼佐取蜀。及玄德临终,禅登大位,在扰攘之际,立童蒙之主,设官分职,班叙众才,文以宁内,武以折冲,然后布其恩泽于中国之民。其行军也,路不拾遗,毫毛不犯,勋业垂济而陨。观其遗文,谋谟弘远,雅规恢廓,己有功则让于下,下有阙则躬自咎,见善则迁,纳谏则改,故声烈振于遐迩也。孟子曰:‘闻伯夷之风,贪夫廉。’余以为睹孔明之忠,奸臣立节矣。殆将与伊、吕争俦,岂徒乐毅为伍哉!”[40]
- 袁宏:“孔明盘桓,俟时而动,遐想管乐,远明风流。治国以体,民无怨声,刑罚不滥,没有馀泣,虽古之遗爱,何以加兹。及其临终顾托,受遗作相,刘后(备)授之无疑心,武侯(诸葛亮)处之无惧色,继体纳之无贰情,百姓信之无异辞,君臣之际,良可咏矣。”“堂堂孔明,基宇宏邈。器同生民,独禀先觉。标榜风流,远明管乐。初九龙盘,雅志弥确。百六道丧,干戈迭用。苟非命世,孰扫雰雺?宗子思宁,薄言解控。释褐中林,郁为时栋。”[41]
- 袁准:“或问诸葛亮何如人也,袁子曰:张飞、关羽与刘备俱起,爪牙腹心之臣,而武人也。晚得诸葛亮,因以为佐相,而群臣悦服,刘备足信、亮足重故也。及其受六尺之孤,摄一国之政,事凡庸之君,专权而不失礼,行君事而国人不疑,如此即以为君臣百姓之心欣戴之矣。行法严而国人悦服,用民尽其力而下不怨。及其兵出入如宾,行不寇,刍荛者不猎,如在国中。其用兵也,止如山,进退如风,兵出之日,天下震动,而人心不忧。亮死至今数十年,国人歌思,如周人之思召公也,孔子曰“雍也可使南面”,诸葛亮有焉。又问诸葛亮始出陇右,南安、天水、安定三郡人反应之,若亮速进,则三郡非中国之有也,而亮徐行不进;既而官兵上陇,三郡复,亮无尺寸之功,失此机,何也?袁子曰:蜀兵轻锐,良将少,亮始出,未知中国彊弱,是以疑而尝之;且大会者不求近功,所以不进也。曰:何以知其疑也?袁子曰:初出迟重,屯营重复,后转降未进兵欲战,亮勇而能斗,三郡反而不速应,此其疑征也。曰:何以知其勇而能斗也?袁子曰:亮之在街亭也,前军大破,亮屯去数里,不救;官兵相接,又徐行,此其勇也。亮之行军,安静而坚重;安静则易动,坚重则可以进退。亮法令明,赏罚信,士卒用命,赴险而不顾,此所以能斗也。曰:亮率数万之众,其所兴造,若数十万之功,是其奇者也。所至营垒、井灶、圊溷、籓篱、障塞皆应绳墨,一月之行,去之如始至,劳费而徒为饰好,何也?袁子曰:蜀人轻脱,亮故坚用之。曰:何以知其然也?袁子曰:亮治实而不治名,志大而所欲远,非求近速者也。曰:亮好治官府、次舍、桥梁、道路,此非急务,何也?袁子曰:小国贤才少,故欲其尊严也。亮之治蜀,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蓄积饶,朝会不华,路无醉人。夫本立故末治,有馀力而后及小事,此所以劝其功也。曰:子之论诸葛亮,则有证也。以亮之才而少其功,何也?袁子曰:亮,持本者也,其于应变,则非所长也,故不敢用其短。曰:然则吾子美之,何也?袁子曰:此固贤者之远矣,安可以备体责也。夫能知所短而不用,此贤者之大也;知所短则知所长矣。夫前识与言而不中,亮之所不用也,此吾之所谓可也。”[42]
- 李兴:“天子命我,于沔之阳,听鼓鼙而永思,庶先哲之遗光,登隆山以远望,轼诸葛之故乡。盖神物应机,大器无方,通人靡滞,大德不常。……英哉吾子,独含天灵。岂神之祗,岂人之精?何思之深,何德之清!异世通梦,恨不同生。推子八陈,不在孙、吴,木牛之奇,则非般模,神弩之功,一何微妙!千井齐甃,又何秘要!昔在颠、夭,有名无迹,孰若吾侪,良筹妙画?臧文既没,以言见称,又未若子,言行并征。夷吾反坫,乐毅不终,奚比于尔,明哲守冲。临终受寄,让过许由,负扆莅事,民言不流。刑中于郑,教美于鲁,蜀民知耻,河、渭安堵。匪皋则伊,宁彼管、晏,岂徒圣宣,慷慨屡叹!昔尔之隐,卜惟此宅,仁智所处,能无规廓。……惟子之勋,移风来世,咏歌馀典,懦夫将厉。遐哉邈矣,厥规卓矣,凡若吾子,难可究已。畴昔之乖,万里殊涂;今我来思,觌尔故墟。汉高归魂于丰、沛,太公五世而反周,想罔两以髣髴,冀影响之有馀。魂而有灵,岂其识诸!”[43]
- 李密:“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大雅,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44]
- 东晋李暠:“……览诸葛亮训励,应璩奏谏,寻其终始,周孔之教尽在中矣。为国足以致安,立身足以成名,质略易通,寓目则了,虽言发往人,道师于此。……”[45]
- 傅玄:“诸葛亮诚一时之异人也。治国有分,御军有法,积功兴业,事得其机,入无余力,出有余粮,知蜀本弱而危。故持重以镇之。”
- 王羲之:“荀、葛各一国佐命宗臣,观其辙迹,实奇士也。然荀获讥于忧卒,意长恨恨,谓其弘济之心,宜被大道;诸葛经国达治无间然,处事而无玷累,获全名于数代。至于建鼎足之势,未能忘已,所谓命世大才,以天下为心者,容得尔乎?”(《全晋文·卷第二十四》)
- 崔浩:“夫亮之相刘备,当九州鼎沸之会,英雄奋发之时,君臣相得,鱼水为喻,而不能与曹氏争天下,委弃荆州,退入巴蜀,诱夺刘璋,伪连孙氏,守穷崎岖之地,僣号边夷之间。此策之下者。可与赵佗为偶,而以为管萧之亚匹。不亦过乎?谓寿贬亮非为失实。且亮既据蜀,恃山崄之固,不达时宜,弗量势力。严威切法,控勒蜀人;矜才负能,高自矫举。欲以边夷之众抗衡上国。出兵陇右,再攻祁山,一攻陈仓,疏迟失会,摧衄而反;后入秦川,不复攻城,更求野战。魏人知其意,闭垒坚守,以不战屈之。知穷势尽,愤结攻中,发病而死。由是言之,岂合古之善将见可而进,知难而退者乎?”(《魏书·卷四十三·列传第三十一》)[46]:5
后人对诸葛亮之评价
[编辑]隋唐
[编辑]- 王通:假使诸葛亮没有死,礼乐有望复兴[47]。
- 唐太宗李世民:“身为一个天下君主,以天下为公事,不私用任何物品。以前诸葛亮身为小国丞相,还说“我心就像公秤,做人不能轻重不分”,何况我今天治理大国[48]!”
- 王勃:于是诸葛亮适在军中,向来命令帷幄有谋,军容宿练,包揽左车之际,运筹田单之奇,曹魏悬兵数千,夜行三百。不继轴重,不闻声援,可不一战而禽?坐以十万之众,而无一矢之防备,何有异于驱犬羊之群,饵入豺虎之口?故知应变将略,不是诸葛亮所长,此言相近[49]。
- 李世民:“汉、魏以来,诸葛亮为丞相,亦甚平直,尝表废廖立、李严于南中,立闻亮卒,泣曰:‘吾其左衽矣!’严闻亮卒,发病而死。故陈寿称‘亮之为政,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卿等岂可不企慕及之?”(《贞观政要 卷五 公平第十六》)
- 虞世南:“彼孔明者,命世之奇才,伊吕之俦匹。”(《长短经 卷二 文中》)
- 唐朝刘知几:陆机写《晋史》,虚张捍拒诸葛亮之锋芒……如果蜀汉还在,那就知道诸葛亮有多冤枉[50]。
- 唐朝孙樵:诸葛武侯逝世五百年,现在梁州、汉州的民众,还热烈歌颂其道德遗教,在寺庙还是有他的祭祀者,他遗爱民间那么久远[51]。
- 唐朝著名诗人杜甫曾作过数首诗赞赏诸葛亮,包括两首《蜀相》,还有《咏怀古迹其四》、《诸葛孔明》、《八阵图》、《古柏行》、《武侯庙》、《诸葛庙》、《阁夜》等。其中《蜀相》“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成为称述诸葛亮一生的名句。
- 其他诗人亦有不少诗词赞赏诸葛亮,如唐朝大诗人李白的《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唐朝温庭筠《过五丈原》。
已隐藏部分未翻译内容,欢迎参与翻译。
- 杜黄裳:“然事有纲领小大,当务知其远者大者;至如簿书讼狱,百吏能否,本非人主所自任也。昔秦始皇自程决事,见嗤前代;诸葛亮王霸之佐,二十罚以上皆自省之,亦为敌国所诮,知不久堪;魏明帝欲省尚书拟事,陈矫言其不可;隋文帝日旰听政,令卫士传餐,文皇帝亦笑其烦察。为人主之体固不可代下司职,但择人委任,责其成效,赏罚必信,谁不尽心。”(《旧唐书·本纪第十四》)
- 杜牧:“周有齐太公,秦有王翦,两汉有韩信、赵充国、耿恭、虞诩、段颎,魏有司马懿,吴有周瑜,蜀有诸葛武侯,晋有羊祜、杜公元凯,梁有韦睿,元魏有崔浩,周有韦孝宽,隋有杨素,国朝有李靖、李𪟝、裴行俭、郭元振。如此人者,当此一时,其所出计画,皆考古校今,奇秘长远,策先定于内,功后成于外。
- 唐朝吕温:诸葛武侯命世之才,实是含念帝皇之极。……尚未集得伟大勋业,上天却夺去其魂魄。无忘至诚,光辉标炳日月,英烈之气不散。雷电暴雨长作。可惜!以诸葛武侯之才能,明知已托孤顾国,土地虽然狭小,然而国家以勤俭致富贵;民众虽然少数,然而士兵以节约制强敌。……或者称其奇谋不是长处,然则举兵斩伐将士、覆灭敌军数无虚发;或者称其运粮不继,然则计算建筑立室、返田耕作数有成功。尝试思念一下,颇为有迹可寻。……及至旧时汉高祖、汉光武帝之德行与现世衰退渐远,流行汉桓帝、汉灵帝之荼毒深入人之骨髓,因此诸葛武侯希望开始复兴宏图,提振继绝皇统,以其本事论物,以其忠义临事,欲使人心思念汉室,最终亦不可得到成功。假使诸葛武侯奉先主刘备之命,告诉天下民众:“我的举动,不是以刘姓宗室为私利,只是复活天下之元气。曹姓有利于你们,我事奉他;曹姓有害于你们,我除去他。”俾使受残虐之魏国偪逼胁从之民众至诚感动,然后经过武力观摩挑衅,长驱直入义军呼声,咸阳、洛阳不一而足平定。奈何魏国正值至大公无私之运,而强人以刘姓为私利,因此仍然力争,民众并未心悦诚服,勤功而收获不足,不是很合理吗[52]?
- 唐朝尚驰:“……公讳亮,字孔明。身长八尺,尝躬耕陇亩,好为《梁甫吟》。虽经纶之材,隐括未用;而寥廓之志,举措辄形。既先主扶世奠民,渴明智用谋之佐,致三顾见咨当代之画。公于是轻重中夏,揣摩全吴,定王业于胸心,决神机于掌握,由是身为先主所起,计为先主所用,自北徂南,周爰执事,夷险平乱,靡所不之。卒使刘氏以岷、峨之地为己封,梁、益之人为己蓄,曹操不敢以兵彊骤进,孙权不敢以境阔妄动,彼相之力焉。属先主创业未半,中道而殁,遗诏邦家之事,大录于公,敕后主事公如事父。至于职为臣,行令如君,其名近嫌也;位为君,事臣如父,其形近猜也。……竟能上不生疑心,下不兴流言,苟非诚信结于人,格于神,移于物,则莫能至是。公复总戎仗律,无岁不征,将继旧邦之业,用复先君之命。所以南禽孟获而不杀,志在绥戎狄矣;西拔祁山而不贺,志在吞河、洛矣;役木牛流马,济人之力已纾矣;制阵图兵法,敌国之军可翫矣;故得三关不封,二邦丧气。大勋未集,行师而殒,戎夷野祠,氓庶巷祭,遗爱所使,岂求而得之?……且以蜀之连山峻极,其险不为公死而平;沃土富饶,其利不为公死而薄;甲兵士卒,其众不为公死而灭,府藏谷帛,其富不为公死而贫。……以人事而论,使武侯常存,殷若一敌国,胜于本朝百万之师,北向争衡,司马懿复惕息而不敢战,足明中原非曹丕所有也。……至令官书庙食,成不刊之典,一山之内,每有风行草动,状带威神,若岁大旱,邦人祷之,能为云为雨,是谓存与没人皆福利,生死古今一也。死而不朽,反贵于生。”[53]
- 唐朝沈迥:“……惟武侯遭时昏乱,群雄竞起,高、光之泽已竭,桓、灵之虐在人,遇先主之短促,值曹魏之雄富,能以区区一州,介在山谷,驱赢卒,辅孱主,衡击中原,撑拒彊敌,论时则辛癸恶稔,语地则燕、齐势胜,迁夏、殷者未可校功,霸桓、昭者不足侔力。向使天假之年,理兵谓、汭,其将席卷西邑,底绥东周,祀汉配天,不失旧物矣。洪伐彰彰,宜冠今古,倬轶前烈,其谁曰不然?……武侯名迹,存乎《国志》,今之□书,姑务统论大略,叙我新意,至于备载爵位,追述史传,非作者之意也,今则不书。……其铭日:桓、灵济虐,云海横流。群雄猬起,毒蠚九州。天既厌汉,人思代刘。沸渭交争,存亡之秋。其谁存之,时惟武侯。……”[54]
- 唐朝裴度:“……或秉事君之节,无开国之才,得立身之道,无治人之术。四者备矣,兼而行之,则蜀丞相诸葛公其人也。公本系在简策,大名盖天地,不复以云。……公是时也,躬耕南阳,自比管乐,我未从虎,时称卧龙。……一言而定其机势,于是翼扶刘氏,缵承旧服,结吴抗魏,拥蜀称汉,刑政达于荒外,道化行乎域中。……其底定南方也,不以力制,而取其心服;震叠诸夏也,不敢角其胜负,而止候其存亡;法加于人也,虽从死而无怨;德及于人也,虽弈叶而见思。此所谓精义入神,自诚而明者矣。若其人存,其政举,则四海可平,五服可倾。而陈寿之评,未极其能事,崔浩之说,又诘其成功,此皆以变诈之略,论节制之师,以进取之方,语化成之道,不其谬欤?……且权倾一国,声震八纮,上下无异词,始终无愧色,苟非运膺五百,道冠生知,曷以臻于此乎?故玄德知人之明者,倚仗曰鱼之有水;仲达奸人之雄者,嗟称曰天下奇才。……铭曰:……天未悔祸,公命不果,汉祚其亡,将星中堕。反旗鸣鼓,犹走司马,死而可作,当小天下。……”[54]
- 李德裕:“蜀主之任孔明,苻坚之用景略,虽关羽不能移,樊世不能惑,蜀与秦皆君安国理,非专任之效欤?”(《全唐文·卷七百九》)
- 李靖:“将多谋,戎卒欲辑,令行禁止,兵利甲坚,气锐而严,力全而劲。廉颇之拒白起,守而不战;宣王之抗武侯,抑而不进。”
宋至清
[编辑]- 何去非:“诸葛亮有立功的志向,却没有成功的器量;有将民众团结的仁德,却不用民众的智慧。因此尝试著劳动民众而急著去立功。每次都达不到功劳,而民众都疲累。这就是诸葛亮治理蜀汉的过失了。”[55]
- 戴少望:“有仁者君子的心态,不代表有英雄豪杰的才能;有英雄豪杰才华的人,不代表会有忠臣和义士的节操;即使有第三种人,世上的人都未必会达到全能。要说是全能的人,那就只有诸葛亮啊!”[56]
- 聂文豹:“从以前到现在议论诸葛亮的人,都不会没有用忠义这个字眼称赞诸葛亮。然而我哥哥文龙,曾经考究过诸葛亮生平,以为诸葛亮的才能,算得上识时务,但还不算明了大义;虽然可以说他对刘备忠心,但还称不上对汉室忠心。”[57]
- 陈亮:“孔明管理蜀汉管得像王者一样。”“孔明就是伊尹和周公旦这样的人。”[58]
- 宋朝有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诸葛武侯》;明朝有文学家杨慎的《武侯祠》。
- 宋朝朱熹:“诸葛武侯即便名义俱备正当,没有所谓隐秘匿藏,他为了汉室复仇的志向,就像青天白日,大家都知道。”[59]“诸葛孔明大纲资质好,但病于粗疏。孟子以后人物,只有子房与孔明。子房之学出于黄老,孔明出于申韩,如授后主以六韬等书与用法严处可见。若以比王仲淹,则不似其细密。他却事事理会过来。当时若出来施设一番,亦须可观。”“孔明本不知学,全是驳杂了。然却有儒者气象,后世诚无他比。”“孔明也粗。若兴礼乐,也是粗礼乐。”“忠武侯天资高,所为一出于公。若其规模,并写申子之类,则其学只是伯(霸)。程先生云:‘孔明有王佐之心,然其道则未尽。’其论极当。魏延请从间道出关中,侯不听。侯意中原已是我底物事,何必如此?故不从。不知先主当时只从孔明,不知孔明如何取荆取蜀。若更从魏延间道出,关中所守者只是庸人。从此一出,是甚声势!如拉朽然。侯竟不肯为之!”“诸葛孔明天资甚美,气象宏大。但所学不尽纯正,故亦不能尽善。取刘璋一事,或以为先主之谋,亦必是孔明之意。然在当时多有不可尽晓处。如先主东征之类,不见孔明一语议论。后来坏事,却追恨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东行。孔明得君如此,犹有不能尽言者乎?”(《朱子语类 卷一百三十六 历代三》)
- 宋朝曹彬:“诸葛孔明虽然忠于汉室,可是他了令到蜀汉军兵民众都竭尽疲惫,连万分之一的中原大地都不能光复,怎么还称得上是武侯呢?”[60]
- 清朝王鸣盛认为,诸葛亮的才能非但不止十倍于曹丕,甚至他自比的管仲、乐毅也不及他,只有杜甫的“伯仲之间见伊吕”将其与伊尹、吕尚相媲才称得上“品题”。
已隐藏部分未翻译内容,欢迎参与翻译。
- 宋朝谢采伯:“孙权运筹于内,刘备、诸葛亮、周瑜、关侯等,合谋并智,方拒得曹操,败之于赤壁,亦未为竒政縁。”(《密斋笔记•卷二》)
- 苏轼:“密如神鬼,疾如风雷。进不可当,退不可追。昼不可攻,夜不可袭。多不可敌,少不可欺。前后应会,左右指挥。移五行之性,变四时之令。人也?神也?仙也?吾不知之,真卧龙也!”此外苏轼还作诗《隆中》赞美诸葛亮。
- 洪迈:“诸葛孔明千载人,其用兵行师,皆本于仁义节制,自三代以降,未之有也。”
- 章如愚:“至于三国,各自据其土而成鼎峙之势,亦诸人之力也。故在魏,则荀攸、贾诩之算无遗策,郭嘉、刘晔之才策谋略,管宁之渊雅高尚,毛玠之典选清正;在吴,则周瑜、鲁肃之俦入为腹心,出为股肱,甘宁、凌统之徒奋其威,黄盖、蒋钦之属宣其力;在蜀,则诸葛孔明之长于治国,费祎、董允之志虑忠纯,向宠之性行均淑,皆一时之人杰也。”(《山堂考索》)
- 刘祁:“已而诸豪割据,士大夫各欲择主立功名,如荀攸、贾诩、程昱、郭嘉、诸葛亮、庞统、鲁肃、周瑜之徒,争以智能自效。”
- 陈元靓:“德图王,卧龙徐起。北伐南征,渭滨泸水。周旋两朝,勤劳一纪。星堕中军,英雄巳矣 。”(《事林广记后集》)
- 朱元璋:“若诸葛孔明、羊祜、杜预、李靖辈,文武兼资,难概以一律。”(《明实录·太祖实录》)
- 朱棣:“昔云南僻在万里,山川险固,历代罕有能平,惟诸葛孔明以天下奇才、忠信智谋,南征北伐,功盖一时,遂艾夷之。循至后世,叛服不常,莫能制驭。”
- 努尔哈赤:“人臣身秉国钓,因循从事,不能申明教令,诫谕君下,则无知之民,罹于法者必多。若各尽厥职,明法度,以训国人,使不罹于刑戮,则君心嘉悦,眷顾日隆,如所谓皋陶、伊尹、周公、诸葛亮、魏徵诸臣生膺显爵,没垂令闻,斯于臣职为无负耳!”(《清太祖高皇帝圣训》)
- 陈子龙:“自汉以后,文武渐分,然犹有虞诩、诸葛亮、周瑜、陆逊、司马懿、羊祜、杜预、温峤、谢玄、韦睿、崔浩、李靖、裴行俭、郭元振、裴度、李德裕、韩琦、李纲、虞允文之徒奋策儒素建功阃外,为时宗臣。彼岂必有抟虎之力,射雕之技哉?不过深明古今之事,能决机宜之便耳。”(《安雅堂稿·卷四》)
- 清朝康熙帝:“诸葛亮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身为人臣者,惟有诸葛亮能够如此做到。”[61]
- 陈廷敬:“先儒谓亮有王佐之才,亮虽不及伊尹,然其学术亦自正大,后世如此等人才诚不易得,但其所遇之时势不同,所以成功不及伊尹。”[62]
- 屈大均:“汉唐以来善兵者率多书生,若张良、赵充国、邓禹、马援、诸葛孔明、周瑜、鲁肃、杜预、李靖、虞允文之流,莫不沉酣六经,翩翩文雅,其出奇制胜如风雨之飘忽,如鬼神之变怪。”(《翁山文外·训练辑要序》)
- 乾隆:“诸葛孔明为三代以下第一流人物,约其生平,亦曰公忠二字而已。公故无我,忠故无私,无我无私,然后志气清明而经纶中理。”
- 马允刚:“两汉以来无双士、三代而后第一人。”
- 曾国藩:“公以丞相而兼元帅,凡宫中府中以及营中之事,无不兼综,举郭、费、董三人治宫中之事,举向宠治营中之事,殆皆指留守成都者言之。其府中之事,则公所自治,百司庶政,皆公在军中亲为裁决焉。”
- 清朝学者赵藩作“攻心联”,悬挂在成都武侯祠诸葛亮殿,内容为:
“ |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 ” |
现代
[编辑]- 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之民权主义中称赞诸葛亮:“诸葛亮很有才能,所以在西蜀能够成立很好的政府,并且能够六出祁山去北伐,和吴魏鼎足而三。”
- 毛泽东一生嗜读《三国志》和《三国演义》,推崇诸葛亮的聪明才智,但认为诸葛亮战略观不够远大而难以统一中原[引用 1]。
- 钱穆:“有一诸葛,已可使三国照耀后世,一如两汉。”(《国史新论》)
- 王震:“诸葛孔明这个人物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分裂状态很不满意,他一直怀有统一中国的远大志向,很值得尊敬。”(日本著名思想家池田大作谈吉川英治的《三国》)
- 曾任孙中山秘书的孙墨佛,于民国初年题于陕西省岐山县五丈原诸葛亮庙山门两侧的楹联:“一诗二表三分鼎,万古千秋五丈原。”
- 谭良啸:“诸葛亮富国强兵尽管是为了‘兴复汉室’,然而客观上为整个巴蜀地区带来了一段时间的安定、繁荣与和谐。“三国时期,诸葛亮治理的蜀国是‘最好’的,也就是政治清明、经济发达、人民安定。”(《一代雄才诸葛亮:安定巴蜀生民 》)
- 刘振凯:“诸葛孔明,浩气盈胸,见识卓荦,决胜千里,舍我其谁。”(《游踪且伴翰墨香(六)》)
- 朱子彦:“我认为在三国时代,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仍然是第一流的。面对综合国力数倍于己的强大的魏国,诸葛亮以攻为守,主动向曹魏发动大规模的进攻,而且能做到‘退若山移,进如风雨,击溃若摧,合战如虎’,是很不容易的,可谓创造了古今战争史上的奇迹。”
- 周一良:“诸葛亮这个人应该说他是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在安邦治国方面,是采取“严刑峻法”的办法。另外,他在为人方面有道家的一面。他的治家、人生观我觉得恐怕应该同时注意到‘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的特征。”
- 田余庆《隆中对再认识》一文指出:“刘备并未以《隆中对》的方略为念,孜孜以求实现,当然也没有把诸葛亮放在运筹帷幄的地位,大事向他谘询。刘备死前,诸葛亮长时间内并不在刘备身边,戎机大政,并无诸葛亮参赞其间的事实,决计入蜀和叛攻刘璋,是法正、庞统之谋。他在荆不得预入蜀之谋,在蜀不得参出峡之议,这些关键之事不论正确与否,都与他无干系”。
- 范文澜:“诸葛亮的行为在封建时代,道德标准是很高的。”[引用 2]
- 柏杨:“刘备先生托孤给诸葛亮,而且明言要诸葛亮自己接管政权,可真是名正言顺,没有人能阻挡得住。然而,诸葛亮不但没有顺水推舟,坐上宝座,反而拥戴一个十七岁,不过高中学一二年级的大孩子,‘鞠躬尽力,死而无已。’在现实政治中,皇帝的宝座,谁的力量大,谁就可以往上坐。但我们对能往上坐而不往上坐的忠臣义士﹐仍备感尊敬。因为,那正是大丈夫有所不为的情操,便容易角落成一个无所不为的下三滥货色。诸葛亮的有所不为,供我们顶礼。”[63]
- 周殿富:“诸葛亮的业绩无可追及,但诸葛亮的政治品德、个性人格、不止不歇的奋斗精神,乐此不疲的敬业思想,还是值得今人学习的。人的一生是短暂的,确如夏花秋叶般之讯息,关键的是如何利用这有限的生命资源,在有生之年做得多,做得好,多有所为。诸葛亮的一生从更深远的意义上来说,为我们留下是一种历史的镜鉴,人生的启迪。”[64]
已隐藏部分未翻译内容,欢迎参与翻译。
- 朝鲜肃宗作诗:“丞相大名 宇宙永垂 乐道南阳 平生自知 先主三顾 草庐日迟 实感隆遇 乃许驱驰 洒落风云 情如渴饥 陋矣管乐 伯仲吕伊 夙夜匪躬 期臻雍熙 凛然仗义 至六出祁 八陈图成 妙妙奇奇 神筭莫测 孰敢拟之 五丈秋风 汉鼎终移 悠悠千载 烈士陨悲 得君如彼 事业大违 匪曰才浅 盖不遇时 易地则然 太公同归 允矣先生 万世之师 我用相感 绘画想思 轮巾鹤氅 仿佛风仪 恨不同时 天职共治 惟将敬慕 联寓赞辞 乙亥中夏上澣题”
- 韩元震:“诸葛武侯一生有失义者二事,失计者三事,失信荆州,诱夺刘璋,是失义也。独任关羽致败,不谏先主东征,不从魏延间道取长安之策,是失计也。而皆后人之所追恨者也。其失义之事,当时事情利害,不须追问,则此无说可解。至于失计之事,当只以利害论之,而其败事如彼,则似亦难于为解矣。然后人论古人成败,不见当时事情之如何,只从事过后据其成败之迹而论之,故未必尽中其机而尽得其实也。关羽固不可独任,而当时既无胜羽者,又使一人去分羽权,则恐羽不容他分权,或致变生门墙而取侮敌人也。先主东征,固当谏止,而以先主之重信义也。而始与羽结为兄弟,焚香告天,死生存亡,誓不相负,则其意似难回,武侯之于先主,意之所在,当无不知,若知其谏而不从,徒挠军心,则又不若不谏之为愈也。魏延之言,诚亦进取之奇策,而舍延无他可使者,又恐放延在手外,不能保其无变也。又或道险有守,【操、懿之智,似已有备】实不可径进也。当时事情,或有如此者,而后人皆不可知矣。但思武侯之识高虑远,又在经历多后,则其所虑于成败利钝所关大者,岂反不及于众人之所及者哉。事到此处,实系汉室兴亡之大数,亦岂人力所可容哉。此忠臣义士英豪之徒所遇者多不幸,而千古志士所同悲也。”[65]
相关
[编辑]参考
[编辑]文献
[编辑]- ^ 周殿富:〈前言:历史见证〉,《卧龙在天·诸葛孔明》,台北:晶冠出版社,2003-05-20,第7页
- ^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第五》
- ^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第五》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吾能料生,不便料死也。”
- ^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丞相亮其悉朕意,无怠辅朕之阙,助宣重光,以照明天下。”、“君(诸葛亮)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 ^ 此人(诸葛亮)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刘备)宜枉驾顾之。
- ^ 诸葛亮明于治而为相。
- ^ 7.0 7.1 《晋书·宣帝纪》
- ^ “死诸葛走生仲达。”
- ^ “诸葛亮善治国。”
- ^ “丞相(诸葛亮)受遗辅政,国富刑清,虽伊尹格于皇天,周公光于四表,无以远过。”、“诸葛丞相德威远著,翼戴本国,典戎在外,信感阴阳,诚动天地,重复结盟,广诚约誓,使东西士民咸共闻知。”
- ^ “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诸葛亮)、凤雏。”
- ^ “公(诸葛亮),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
- ^ 《三国志·蜀书·董刘马陈董吕传第九》裴松之注引《襄阳记》“明公(诸葛亮)视谡犹子,谡视明公犹父,原深惟殛鲧兴禹之义,使平生之交不亏于此,谡虽死无恨于黄壤也。”
- ^ 街亭之役,咎由马谡,而君(诸葛亮)引愆,深自贬抑,重违君意,听顺所守。前年燿师,馘斩王双;今岁爰征,郭淮遁走;降集氐、羌,兴复二郡,威镇凶暴,功勋显然。方今天下骚扰,元恶未枭,君受大任,干国之重,而久自挹损,非所以光扬洪烈矣。今复君丞相,君其勿辞。
- ^ “善哉,使我得此人以自辅,岂有今日之劳乎!”
- ^ 《华阳国志》卷十中《先贤士女总赞·广汉士女》
- ^ 17.0 17.1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第五》裴松之注引《蜀记》郭冲五事
- ^ 《三国志·蜀书·董刘马陈董吕传第九》
- ^ 19.0 19.1 《三国志·蜀书·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
- ^ 《三国志·蜀书·霍王向张杨费传第十一》
- ^ 《三国志·蜀书·黄李吕马王张传第十三》
- ^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第五》
- ^ 《三国志·吴书·虞张骆陆吾朱传第十二》
- ^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第五》裴松之注引《襄阳记》
- ^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第五》裴松之注引张俨《默记》述佐篇论亮与司马宣王书
- ^ 《太平御览·卷四百四十四·人事部八十五》
- ^ 27.0 27.1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第五》
- ^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第五》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
- ^ “亮少有逸众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解带写诚,厚相结纳。……权既宿服仰备,又观亮奇雅,甚敬重之……及备殂没,嗣子幼弱,事无巨细,亮皆专之。于是……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彊不侵弱,风化肃然也。当此之时,亮之素志,进欲龙骧虎视,包括四海,退欲跨陵边疆,震荡宇内。又自以为无身之日,则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国者,是以用兵不戢,屡耀其武。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攻守异体,故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昔萧何荐韩信,管仲举王子城父,皆忖己之长,未能兼有故也。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萧之亚匹也,而时之名将无城父、韩信,故使功业陵迟,大义不及邪?盖天命有归,不可以智力争也。……至今梁、益之民,咨述亮者,言犹在耳,虽甘棠之咏召公,郑人之歌子产,无以远譬也。……论者或怪亮文彩不艳,而过于丁宁周至。臣愚以为咎繇大贤也,周公圣人也,考之尚书,咎繇之谟略而雅,周公之诰烦而悉。何则?咎繇与舜、禹共谈,周公与群下矢誓故也。亮所与言,尽众人凡士,故其文指不得及远也。然其声教遗言,皆经事综物,公诚之心,形于文墨,足以知其人之意理,而有补于当世。”
- ^ “……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 ^ “观亮君臣相遇,可谓希世一时,终始以分,谁能间之?……关羽为曹公所获,遇之甚厚,可谓能尽其用矣,犹义不背本,曾谓孔明之不若云长乎!”《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第五》裴松之注
- ^ “治国以礼民无怨声,不滥用私刑,没尚有馀泣。……诸葛亮虽资英霸之能,而主非中兴之器,欲以区区之蜀,假已废之命,北吞强魏,抗衡上国,不亦难哉。似宋襄求霸者乎?然亮政脩民理,威武外振。”《华阳国志·卷七·刘后主志》
- ^ 《三国志·蜀书·李严传》裴松之注引
- ^ 《太平御览·卷四百四十七·人事部八十八》
- ^ 《初学记·卷第二十四·居处部》
- ^ 《晋书·卷四十九·列传第十九》嵇康与山涛书告绝:“近诸葛孔明不迫元直以入蜀,华子鱼不彊幼安以卿相,此可谓能相始终,真相知者也。”
- ^ 《三国志注·卷三十五·蜀书五·诸葛亮传第五》:案诸葛氏谱云:京字行宗。晋泰始起居注载诏曰:“诸葛亮在蜀,尽其心力,其子瞻临难而死义,天下之善一也。”其孙京,随才署吏,后为郿令。尚书仆射山涛启事曰:“郿令诸葛京,祖父亮,遇汉乱分隔,父子在蜀,虽不达天命,要为尽心所事。京治郿自复有称,臣以为宜以补东宫舍人,以明事人之理,副梁、益之论。”京位至江州刺史。
- ^ 机神明鉴似魏武,忠顺勤劳如孔明。
- ^ 《将略论》
- ^ 《艺文类聚·卷二十二》
- ^ 《三国名臣序赞》
- ^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第五》裴松之注引袁准《袁子》
- ^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第五》裴松之注引《蜀记》镇南将军刘弘至隆中观亮故宅立碣表闾,命太傅掾犍为李兴为文
- ^ 《晋书·卷八十八·列传第五十八》司空张华问孔明言教何碎
- ^ 《晋书·卷八十七·列传第五十七》李暠写诸葛亮训诫以勖诸子
- ^ 梅朝荣. 《諸葛亮:中國最虛偽的男人》. 台北市: 大旗出版. 2012. ISBN 978-986-6234-51-4.
- ^ “使诸葛亮而无死,礼乐其有兴乎!”《中说·卷一·王道篇》
- ^ “君人者,以天下为公,无私于物。昔诸葛孔明,小国之相,犹曰‘吾心如秤,不能为人作轻重”,况我今理大国乎!”
- ^ “于是诸葛适在军中,向令帷幄有谋,军容宿练,包左车之际,运田单之奇,曹悬兵数千,夜行三百。轴重不相继,声援不相闻,可不一战而禽也?坐以十万之众,而无一矢之备,何异驱犬羊之群,饵豺虎之口?故知应变将略,非武侯所长,斯言近矣。”(《三国论》)
- ^ “……陆机《晋史》,虚张拒葛(诸葛亮)之锋。……蜀老犹存,知(诸)葛亮之多枉。”《史通·内篇卷七·曲笔第二十五》
- ^ “武侯死殆五百载,迄今梁汉之民,歌道遗烈,庙而祭者如在,其爱于民如此而久也。”
- ^ “武侯命世,实念皇极。……大勋未集,天夺其魄。至诚无忘,炳在日月,烈气不散。长为雷雨。於戏!以武侯之才,知已托国,土虽狭,国以勤俭富,民虽寡,兵以节制彊。……或曰奇谋非长,则斩将覆军无虚举矣;或曰馈粮不继,则筑室反耕有成算矣。尝试念之,颇赜其原。……及高、光旧德,与世衰远,桓、灵流毒,在人骨髓,武侯乃欲开兴图,振绝绪,论之以本,临之以忠,使人思汉,卒亦不可得也。向使武侯奉先主之命,告天下曰:‘我之举也,匪私刘宗,唯活元元。曹氏利汝乎,吾事之;曹氏害汝乎,吾除之。’俾虐魏偪从之民,耸诚感动,然后经武观衅,长驱义声,咸、洛不足定矣。奈何当至公之运,而强人以私,此犹力争,彼未心服,勤而靡获,不亦宜乎。……”《诸葛武侯庙记》
- ^ 《诸葛武侯庙碑铭》
- ^ 54.0 54.1 《诸葛忠武侯新庙碑铭并序》
- ^ “孔明有立功之志,而无成功之量;有合众之仁,而无用众之智。故尝数动其众而亟于立功。功每不就,而众已疲。此孔明失于所以用蜀也。”
- ^ “有仁人君子之心者,未必有英雄豪杰之才;有英雄豪杰之才者,未必有忠臣义士之节;三者,世人之所难全也。全之者,其惟诸葛亮乎!”
- ^ “古今论孔明者,莫不以忠义许之。然余兄文龙,尝考其颠末,以为孔明之才,谓之识时务则可,谓之明大义,则未也。谓之忠于刘备则可,谓忠之于汉室则未也。”(《南村辍耕录》)
- ^ “孔明治蜀,王者之治也。”“孔明,伊周之徒也。”
- ^ “武侯即名义俱正,无所隐匿,其为汉复雠之志,如青天白日,人人得而知之。”《朱文公集》〈答魏元履书〉
- ^ “孔明虽忠于汉,然疲竭蜀之军民,不能复中原之万一,何得为武?”张澍《诸葛忠武侯文集》录《蜀古迹记》记载
- ^ “诸葛亮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人臣者,惟诸葛亮能如此耳。”
- ^ 《康熙起居注》,1677年(康熙十六年)4月
- ^ 柏杨:《柏杨版资治通鉴:18.三国鼎立》,台北:远流出版,1983,第215页
- ^ 周殿富:《卧龙在天·诸葛孔明》,台北:晶冠出版社,2003-05-20,第5至6页
- ^ 《南塘集》卷37, 杂著, 外篇 上
引用
[编辑]- ^ 《毛泽东妙评三国:诸葛亮《隆中对》有战略失误》. 凤凰网. [2007-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8) (中文(简体)).毛泽东青年时期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求学期间,他在《讲堂录》里就批注诸葛亮是“办事之人”。1930年夏天,毛泽东在红四军干部会议上作报告说:“黄忠本来年迈体衰,很难战胜夏侯渊。但是,智谋高超的诸葛亮使用‘激将法’,把黄忠的勇气鼓动起来了,于是黄忠立下军令状:如不斩夏侯渊于马下,则甘受军法。我们的战士有着高度的阶级觉悟,用不着使用‘激将法’。但是,我们要学习诸葛亮善于做宣传鼓动工作。”1950年4月,毛泽东在北京中南海对董其武将军说:“共产党就是以诸葛孔明的办法办事。那就是‘言忠信,行笃敬,开诚心,布公道,集众思,广众益’”。1955年元旦,毛泽东在与王震讨论退伍军人的安置问题时说:“可以组织屯垦戍边嘛!中国古代就有屯垦制,管仲搞过,诸葛亮在汉中也搞过呢!开荒就业,治疗战争创伤,巩固边疆,应该是个好办法。”1962年2月,毛泽东在和南京炮兵工程技术学院院长孔从洲谈话中说:“我们祖先使用的十八般兵器中,刀矛之类属于进攻性武器,弓箭是戈矛的延伸和发展。由于射箭误差大,于是又有了弩机,经诸葛亮改进,一次可连发十支箭,准确性提高了。他征孟获时使用了这种先进武器。可是孟获也有办法,他的三千藤甲军就使诸葛武侯的弩机失去了作用。诸葛亮经过调查研究,发现藤甲是用油浸过的,于是一把火把藤甲军给烧了。”1953年8月,西南军区参谋长李达向毛泽东汇报贵州擒获布依族女匪首程莲珍请示是否杀掉她,毛泽东说:“不能杀。好不容易出了一个女匪首,又是少数民族,杀了岂不可惜?人家诸葛亮擒孟获,就敢七擒七纵,我们擒了个程莲珍,为什么就不敢来个八擒八纵?连两擒两纵也不行?总之,不能一擒就杀。”毛泽东读《资治通鉴·卷七十一·魏纪三》失街亭斩马谡文字,对诸葛亮出师首战不在最前线写有眉批:“初战,亮宜自临阵。”且在《魏纪四》就诸葛亮出师木门道杀张郃事,批注眉批:“失街亭后,每出,亮必在军。”他也曾试图分析诸葛亮统一中国失败原因。针对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出的荆州、益州两路出击北伐曹魏的总战略,毛泽东评论说:“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败。”指诸葛亮的战略不妥,荆州离益州千里之遥,两地分兵的做法必然让蜀汉失去兵力上的优势。后一句“三分兵力”指的是关羽之镇守荆州、刘备之进攻东吴、诸葛亮之北伐中原,“三分兵力”的历史事实最终导致蜀汉元气大伤,失去的统一中国的基础。然而亦有人不同意毛泽东的分析,隆中对本是希望以“利尽南海”的全个荆州支持荆州军北伐,再加上益州进行钳形战略,但后来刘备未能达到,亦因南郡之失,才令关羽失去在襄樊之战中的优势,而非为二分兵力之果。另一方面,对于失街亭、斩马谡的历史事件,毛泽东曾评点道:“初战,亮宜自临阵。”认为当时诸葛亮应亲率大军挺进、临阵调度,不应分散兵力、委责于人。
- ^ 朱大渭、梁满仓著:《一代军师诸葛亮》下部,台北市:麦田,城邦文化出版,2009年11月,第3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