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本溪保衛戰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本溪戰役
日期1946年3月31日-5月6日
地點
結果 國軍獲勝
參戰方
東北民主聯軍遼東軍區第3、4縱隊 國民革命軍新六軍(欠207師)、第52軍(欠195師)、第71軍88師
指揮官與領導者
林彪 杜聿明
傷亡與損失
2000餘[1] 7000餘[1]

本溪戰役,中共亦稱本溪保衛戰。是第二次國共內戰中,雙方在東北的一次戰役。1946年4月1日開始國軍大舉進攻本溪地區,受到東北民主聯軍遼東軍區部隊的阻擊。國軍增調兵力。5月3日-6日,東北民主聯軍撤出戰鬥[1]

歷史

[編輯]

1946年3月21日,新六軍從北、西兩路攻克東北民主聯軍第三縱隊防守的遼陽市。1946年3月31日至4月2日,新六軍新編第22師從遼陽南下攻克第四縱隊防守的鞍山市。第四縱隊撤到遼陽以東安平地區。

第一次本溪戰鬥

[編輯]

1946年4月1日,國軍第52軍第25師從撫順、新六軍第14師從遼陽,兩路夾擊本溪。

戰鬥經過:

  • 第52軍第25師在撫順縣的石人廠、三人淘、大甸子(今屬拉古滿族鄉的行政村)地區遭到三縱七旅及第29團反擊,退到山城子(今屬塔峪鎮行政村)一帶。
  • 新六軍第14師進攻鏵子溝,遭三縱八旅24團與遼東軍區警衛團、遼東軍區炮兵團的頑強抗擊,傷亡上千人。

戰後,毛澤東致電彭真、林彪:本溪的勝利,「比能引起與我有利之變化。望通令全軍鼓勵士氣,粉碎頑軍之進攻」。

第二次本溪戰鬥

[編輯]

4月7日,國軍第25、第14師和新增調的第182師第545團,兵分3路向本溪發起第2次進攻。

作戰經過:

  • 左路第25師進攻三縱七旅、九旅結合部,攻至小四家屯、石家富屯地區。九旅反擊下,25師轉入防禦。七旅、九旅迂迴包圍25師1個團,激戰四晝夜,殲敵1800人,擊傷師長劉世懋。三縱追擊後撤的25師逼近瀋陽東關。
  • 中路第182師第545團於8日進至荒山子、班家寨(均屬今桃仙街道)地區後,見左鄰第25師進攻受阻,也停滯不前。
  • 右路第14師試圖救援左路第25師,向北迂迴側擊三縱主力。被四縱十旅阻擊於金鐘山地區。9日黃昏十旅與八旅實施反擊,戰至10日,於長嶺子(今屬蘇家屯區沙河鋪鎮行政村)地區追殲第14師副師長以下1300餘人。

第三次本溪戰鬥

[編輯]

4月20日,第3縱隊主力奉命北上參加保衛四平作戰。國軍趁機以5個師共5萬餘人於4月28日分3路進攻本溪。部署為:

  • 左路第52軍主力:三縱第9師、遼寧保安第3旅第7團、遼東軍區警衛團阻擊。
  • 中路新編第6軍新編第22師、第14師;四縱阻擊。
  • 右路第71軍第88師:四縱阻擊。

戰至5月1日,因防禦正面過寬,兵力不足,陷入被動。5月2日,左路第52軍在空軍支援下突破第9師塔山陣地,並沿公路、鐵路急進,於5月3日下午攻佔本溪。

結果

[編輯]

歷時1個月,遼東軍區部隊共斃傷俘國軍4000餘人,牽制其5個師的兵力於南滿,配合四平保衛戰。但本溪失守後,新六軍移師開原,從右路迂迴四平戰場,取得了四平街戰役的決定性的戰役勝利。

參考來源

[編輯]
  1. ^ 1.0 1.1 1.2 《中國人民解放軍全史》軍事歷史研究部 編,軍事科學出版社,2000年,ISBN 7-80137-315-4,卷「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役戰鬥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