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
3°8′N 101°41′E / 3.133°N 101.683°E
吉隆坡 KL | |
---|---|
首都、聯邦直轄區 | |
吉隆坡聯邦直轄區 Wilayah Persekutuan Kuala Lumpur Federal Territory of Kuala Lumpur | |
其他文字轉寫 | |
• 馬來語 | Kuala Lumpur کوالا لومڤور(爪夷文) |
• 英語 | Kuala Lumpur |
• 粵語 | 吉隆坡 gat1 lung4 bo1(粵拼) |
• 坦米爾語 | கோலாலம்பூர் |
| |
綽號:「KL」、「隆市」 | |
格言:「準備邁向卓越大都市」 "Ready to Contribute towards an Excellent City" "Bersedia Menyumbang Bandaraya Cemerlang" | |
吉隆坡 在 馬來西亞的位置 | |
坐標:3°08′52″N 101°41′43″E / 3.1478°N 101.6953°E | |
國家 | 馬來西亞 |
行政區劃 | 聯邦直轄區 |
市轄區 | 列表 |
開闢 | 1859年[1] |
升格為大城市 | 1972年2月1日 |
成為聯邦直轄區 | 1974年2月1日 |
政府 | |
• 類型 | 聯邦政府直接管轄 |
• 行政機構 | 吉隆坡市政局 |
• 市長 | 麥慕娜·穆罕默德沙里夫(無黨籍) |
聯邦立法機關 | 駐馬來西亞國會議員人數 |
• 上議院 | 2 / 70
|
• 下議院 | 11 / 222
|
面積[2] | |
• 首都 | 243 平方公里 (94 平方英里) |
• 都會區 | 2,243.27 平方公里(866.13 平方英里) |
海拔[3] | 66 公尺(217 英尺) |
人口(2020年)[4] | |
• 首都 | 2,075,600人 |
• 排名 | 第一位 |
• 密度 | 7,366人/平方公里(19,080人/平方英里) |
• 密度排名 | 第一位 |
• 都會區 | 8,800,000 |
• 都會區密度 | 6,581人/平方公里(17,040人/平方英里) |
居民稱謂 | KL-ite、Kuala Lumpurian |
人類發展指數(2019年)[5] | |
• HDI | ▲ 0.867 (極高) |
• 排名 | 第一位 |
時區 | 馬來西亞標準時間(UTC+8) |
郵政編碼 | 50000 - 60000 |
電話區號 | (+60) 3 |
地理坐標 | MY 3.13871,101.68210 |
ISO 3166碼 | MY-14 |
車輛號牌 | W、V(除計程車外) HW(計程車) |
城市軌道交通 | |
公共巴士 | |
網站 | www.dbkl.gov.my www.visitkl.gov.my |
吉隆坡[6](英語和馬來語:Kuala Lumpur,縮寫「KL」,簡稱「隆市」,全稱「吉隆坡聯邦直轄區」)是馬來西亞的首都[註 1]與最大、人口最多以及最密集的城市[7],一座對東南亞的文化、教育、體育、經濟、商業、金融等具有極大影響力的國際都市[8][9][10][11]。依照全球化及世界城市研究網絡(GaWC)所公布之《世界級城市》名單,吉隆坡被列為與洛杉磯、芝加哥、雪梨、阿姆斯特丹、多倫多等同屬於ALPHA級別的國際都市[12][13]。吉隆坡也被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選定為2020年度的「世界圖書之都」(World Book Capital)[14]。
吉隆坡地處馬來西亞半島西岸,為雪蘭莪州所環繞[15]。吉隆坡被規劃作「吉隆坡聯邦直轄區」,為馬來西亞三個聯邦直轄區之一,由馬來西亞聯邦政府通過聯邦直轄區部直接管理[16]。吉隆坡曾經是聯邦政府行政中心和馬來西亞聯邦法院所在地,但已於1999年遷往吉隆坡以南20公里的布城(行政首都)[17]。目前馬來西亞的36個聯邦政府部門總部中,僅剩4個聯邦政府部門仍常駐吉隆坡。即便如此,吉隆坡仍然是馬來西亞國會和國家皇宮的所在地。此外,全球十大購物中心的其中三個[18]、全球最高的雙子塔—國油雙峰塔[19]、全球第二高大樓—默迪卡118[20]以及馬來西亞股票交易所也都座落在吉隆坡內。
吉隆坡總面積達243平方公里(94平方英里)[7],廣義的大吉隆坡都會區則包含巴生谷地區,是一個擁有880萬人口的都會區。吉隆坡是全馬來西亞人口和經濟成長最快速的都會區,也是馬來西亞語言和人口族群最為多元化的城市。依據2023年11月發布的《2023年英孚英語水平指數》,吉隆坡在母語非英語的城市中,英語熟練度指標為564分,位居全球第29名。
吉隆坡在《外交政策》公布的2014年全球城市指數中位居第53名[21],經濟與社會改革相關的2019年2thinknow改革城市指數則位居第81名[22]。根據萬事達卡公司的《2018年全球目的地城市指數》報告指出,吉隆坡每年擁有高達1379萬名外國遊客到訪,遊客人數超越紐約、東京、上海、北京、台北等城市,位居全球第六名[23],並在《2019年外籍城市排名》中位居全球第二名[24]。
大吉隆坡都會區同時也是許多高等學府的所在地。在2022年QS世界大學排名[25]中,共有五所位居世界前200名的大學位於大吉隆坡都會區內。自1990年代開始,吉隆坡便開始舉辦了許多國際體育、政治和文化活動,包括1989年大英國協政府首腦會議[26]、1998年大英國協運動會[27]和2017年東南亞運動會[28]等。
詞源
[編輯]吉隆坡在馬來語中的直譯意思是「泥濘的匯合」;其中「瓜拉」(Kuala)是兩條河流的匯合點或河口,而「隆坡」(Lumpur)的意思是泥[29][30]。關於這個地區為何被命名為「吉隆坡」的歷史原由一直存在爭議,其中被推斷的原因包括吉隆坡是以「雙溪隆坡」(Sungai Lumpur)和「彭加蘭吉隆坡」(Pengkalan Kuala Lumpur)來命名。
吉隆坡是以「雙溪隆坡」(Sungai Lumpur)來命名的依據是在1820年代時,雙溪吉隆坡是巴生河上游最重要的錫生產聚居地[31]。然而,這個推論並沒有說明吉隆坡位於鵝麥河和巴生河的交匯處,因此應該命名為「瓜拉鵝嘜」(Kuala Gombak)。這是因為馬來語中「瓜拉」(Kuala)意指一條河流加入更大的河流或大海的點[32]。一些學者認為「雙溪隆坡」實際上一直延伸到匯合處,因此它與巴生河匯合的點將是吉隆坡[33],儘管據說這條雙溪吉隆坡是另一條河流,在鵝嘜匯合處上游1.5公里處匯入巴生河,或者可能位於黑風洞地區的北部[32]。
吉隆坡是以「彭加蘭吉隆坡」(Pengkalan Kuala Lumpur)來命名的依據則是巴生曾經被稱為「彭加蘭峇株」(Pengkalan Batu),直譯中文為「石頭登陸的地方」[33]。然而除了軼事之外,沒有任何確鑿的當代證據支持這些推論[34]。
至於中文譯名,根據許雲樵在《馬來亞叢談》及《馬來亞地名掌故談》的說法,「吉隆坡」的譯名並不是源自Kuala Lumpur的音譯,「吉隆」一詞是Kilang(倉庫)的譯音,一說也是巴生市(Klang)的譯名來源,「坡」是「埠」的訛字。
歷史
[編輯]早期歷史
[編輯]目前沒有任何確切的歷史證明誰創立或命名了吉隆坡[33][35][36][37]。吉隆坡最初是一個位於雙溪鵝麥和雙溪巴生(巴生河)的交匯處,只有幾間房屋和商店的小村莊。吉隆坡大約在1857年成為一個城鎮,當時巴生的馬來酋長拉惹阿布都拉在他的兄弟拉惹朱馬安的幫助下聘請了來自盧骨的華人礦工到巴生谷開採錫礦[38],礦場也由此成為貿易聚集之處。錫礦開採者們在吉隆坡登陸後便落腳於安邦,並在那裡他們開設了第一座礦山[39][40][41]。吉隆坡是巴生河上游最遠的地方,方便乘船運送補給品,因此成為錫礦的集散地。在錫礦開採的推動下,吉隆坡開始逐步發展並修建多條道路。[42][43][44]
錫礦開採者合夥組成工人組織,包括客家族群為主的海山會和福建族群為主的義興會[45]。這兩大華人工人組織經常為了錫礦利息產生爭鬥[46]。由於鬥爭不斷導致礦場時常停工,因而促使當時統治雪蘭莪的英國殖民政府和馬來酋長委任一位「甲必丹」(意指華人領袖)管理吉隆坡的華人社區[47]。吉隆坡早期的重要馬來人物包括成為「拿督大港」(意指商人首領)的哈吉·穆罕默德·塔希爾[35]。蘇門答臘的米南佳保人為吉隆坡貿易和建立菸草種植園的另一個重要群體,這個群體的著名人物包括拿督薩蒂、奧斯曼·阿布都拉、穆罕默德·努爾以及參與了甘榜峇魯早期發展計劃的哈吉·穆罕默德·泰益。[48][49][50]
當時的吉隆坡是一個有著許多社會和政治問題的小鎮。由於缺乏適當的衛生設施和地理位置,當時的吉隆坡飽受疾病困擾和遭受洪水威脅。此外,吉隆坡早期的建築物幾乎都是用木頭和棕櫚葉茅草建造,因此也經常發生火災。
雪蘭莪內戰
[編輯]1867至1874年期間,吉隆坡因錫礦收入的問題捲入了雪蘭莪內戰。當時的甲必丹葉亞來[37]選擇與東姑古丁結盟,而敵對的華人幫派則與拉惹馬哈地結盟。由於拉惹阿薩和蘇坦布阿沙轉向支持拉惹馬哈地,吉隆坡隨後在1872年被拉惹馬哈地占領並燒毀。葉亞來後來逃離吉隆坡在巴生組建了另一支戰鬥部隊,並在來自彭亨戰士的幫助下於1873年3月1日從拉惹馬哈地手中奪回吉隆坡的控制權[46]。
再度發展的吉隆坡
[編輯]吉隆坡因戰爭、錫價大幅度下跌、霍亂等原因進入了長達7年的衰退期。1879年末,當時錫的價格上漲使吉隆坡得以復甦。然而好景不長,吉隆坡在1881年末以及1882年1月發生嚴重的水災和火災,導致當時的吉隆坡幾乎被摧毀。該鎮隨後在葉亞來的堅持下,經過幾次重建後得以蓬勃發展[51][52]。新上任的英國殖民政府官員瑞天咸通過推動一系列的政策促成了吉隆坡的快速增長和發展,促使吉隆坡從小城鎮轉型成為主要城市[53]。
吉隆坡重建後,華人和馬來人都定居在巴生河東岸。華人主要定居在集市廣場的商業中心;馬來人則主要居住在爪哇街地區,即現在的敦霹靂路。1880年,以瑞天咸為首的英殖民政府將雪蘭莪州首府從巴生遷至更具戰略優勢的吉隆坡,並將英殖民政府大樓和英國官員的生活區設在巴生河西岸。同年,英殖民政府將政府總部和新的警察總部建在武吉阿曼(今馬來西亞皇家警察總部),警察訓練中心則建在巴東[54](今獨立廣場)。1897年,英殖民政府將政府總部從武吉阿曼搬遷至名為「政府總部」的大樓[52](今蘇丹阿布都薩馬德大廈)。
瑞天咸在成為英殖民政府最高專員後開始通過清理街道來改善城鎮。由於吉隆坡常年發生火災,瑞天咸在1884年頒布法律規定吉隆坡內所有建築物必須以磚瓦建造,以降低易燃性。瑞天咸同年也頒布重建吉隆坡的政策,擴大街道以減少火災風險[53][55]。為了響應英殖民政府的政策,葉亞來購買了一塊龐大的土地建立一個磚廠來生產大量磚瓦[56]。在瑞天咸實施了法律改革後,葉亞來被英殖民政府推薦委任成為一個小額索賠法庭的法官。葉亞來也以六人警力,建造一座可同時容納六十名囚犯的監獄。在蘇丹阿布都薩馬德的支持下,葉亞來在茨廠街建造了吉隆坡的第一所學校和一個主要的木薯廠[57] 。1886年,由瑞天咸規劃的吉隆坡-巴生鐵路線正式建成。此鐵路線大大降低了往返吉隆坡和巴生的交通時長,並進一步增加兩地的交通和人流往來。
隨著1880年代的快速發展,吉隆坡的衛生、廢物處理和其他公共設施開始超負荷。於是,瑞天咸在1890年5月14日成立吉隆坡衛生委員會。該委員會負責吉隆坡的衛生、道路維護、街道照明等,並在之後成為現今的吉隆坡市政局[58]。1896年,吉隆坡被英殖民政府選為新成立的馬來聯邦的首都[59]。
20世紀至今
[編輯]在一系列行政區域重劃下,吉隆坡的面積在20世紀大幅擴張。吉隆坡在1895年的面積為0.65平方公里(0.25平方英里),在1903年擴大到20平方公里(7.7平方英里)。1948年,吉隆坡在成為直轄市時已擴大到93平方公里(36平方英里)。吉隆坡在1974年成為聯邦直轄區後,現今面積為243平方公里(94平方英里)。
20世紀初,由於汽車輪胎的需求增加推動了吉隆坡橡膠工業的發展,進而推動吉隆坡的經濟發展。吉隆坡的人口也從1900年的30,000人增加到1920年的80,000人[60]。由於英殖民政府的「分而治之」(divide and rule)政策,吉隆坡當時的商業活動很大程度上是由華人商人(例如當時在吉隆坡最富有和最有影響力的華人陸佑)以及英國資本家掌握。橡膠工業的發展吸引外國資本和種植者湧入吉隆坡,並早就許多新公司和產業設立和搬遷到吉隆坡[60]。
日占時期
[編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吉隆坡於1942年1月11日被日本軍隊占領。儘管吉隆坡在被日軍占領的3年8個月期間幾乎沒有受到破壞,但日軍在吉隆坡造成了許多的生命逝去。在日本軍隊占領的短短幾周內,至少有5,000名華人在吉隆坡被日軍處決,數千名印度人也被日軍強制移送在緬甸的鐵路上強迫勞動,許多人也因此喪生[61]。1945年8月15日,日本第七地區軍在新加坡和馬來亞的總司令板垣征四郎在廣島與長崎原子彈爆炸後向英國政府投降,撤離馬來半島[62]。
二戰後
[編輯]在日軍撤離後,馬來半島出現長達2個星期的權力真空,馬來亞共產黨藉此機會通過馬來亞人民抗日軍等多個親共組織成功控制馬來半島。1945年9月3日,英軍開始重新掌控馬來半島,並於9月12日在整個馬來半島落實英國軍事管制(BMA)。1946年4月1日,英殖民政府成立馬來亞聯邦,吉隆坡所屬的雪蘭莪州被劃分入馬來亞聯邦。然而,馬來亞聯邦隨後在1948年2月1日解散,由馬來亞聯合邦取代。在馬來亞緊急狀態(1948-1960)期間,為了遏制共產勢力,英殖民政府在吉隆坡內建立了華人新村,將原本散居的華人集中起來,以阻斷華人與馬來亞共產黨成員的聯繫[53]。
1952年2月16日,英殖民政府舉行了吉隆坡第一次市政選舉。這也是吉隆坡市民第一次以投票的方式,選舉出市鎮委員會的成員。在本次選舉中,巫統和馬華候選人的臨時聯盟贏得了市鎮委員會的多數席位,從而形成了聯盟黨(現今的國陣)[63]。1957年8月31日,馬來亞聯合邦脫離大英帝國統治獲得獨立[64][65]。
獨立建國後
[編輯]1969年5月13日,吉隆坡發生馬來西亞歷史上最嚴重的騷亂,五一三事件[66]。該事件是一起馬來人和華人之間的種族衝突事件,主要起因是1969年馬來西亞全國選舉,聯邦反對勢力在選舉中取得50.9%的得票率,首次超越執政黨聯盟。反對黨在5月11日進入首都吉隆坡遊行慶祝勝利,一些巫統的激進黨員則在吉隆坡舉行遊行示威。5月13日,兩派人馬在街頭短兵相接,最終演變成為流血大暴動。除此之外,另一個主要起因是馬來人為最大族群,因英殖民政府的「分而治之」導致馬來人都普遍貧困。雖然國家已經獨立了,但是聯邦政府基本上延續了英殖民時期的經濟體系,經濟依然很大幅度掌握在外資和華人手中。這也導致馬來人和華人之間產生矛盾和摩擦,進而引爆五一三事件的發生。根據官方數據,五一三事件導致196人死亡[66]。
1972年2月1日,吉隆坡正式被授予「大城市」地位[67],成為馬來西亞第一個在獨立後獲得大城市地位的城市[68]。1974年2月1日,馬來西亞聯邦政府與雪蘭莪州政府簽署《吉隆坡聯邦直轄區協定》,將吉隆坡割讓予聯邦政府,自此吉隆坡成為馬來西亞第一個聯邦直轄區,由聯邦政府直接管轄。雪蘭莪州政府後來也從吉隆坡搬遷至新的州首府莎阿南[69][70]。因吉隆坡土地有限和過度擁擠問題,聯邦政府於90年代末開始建設新市鎮-布城,並在1999年開始將聯邦政府行政機構撤出吉隆坡,搬遷至布城。布城也因此得到「行政首都」之稱[71]。
自1990年代開始,吉隆坡經歷了快速的現代化發展[72][73]。1990年5月14日,吉隆坡慶祝100年建立地方議會,並同時推出新的吉隆坡聯邦直轄區旗和市歌。1996年10月1日,吉隆坡塔正式開放,塔高421公尺(1381英尺),是當時全球第四高塔。1998年6月27日,吉隆坡國際機場正式啟用,是馬來西亞規模最大的機場,也是全球最繁忙機場之一。1999年8月31日,國油雙峰塔正式開放,是當時全球最高的摩天大樓,後來被台北101超越。國油雙峰塔仍然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雙棟大樓,也是20世紀最高的摩天大樓。2003年8月31日,吉隆坡單軌列車開通[74][75]。2019年,106交易塔竣工,是當時全球第15高摩天大樓。2021年,默迪卡118正式封頂,成為全球第二高摩天大樓[76]。
地理
[編輯]吉隆坡位在巴生河流域,東有蒂迪旺沙山脈為屏障,北方及南方有丘陵地環繞,西臨麻六甲海峽。吉隆坡的馬來語意指「泥濘河口」,即巴生河和鵝嘜河的交會處[77]。
吉隆坡地處雪蘭莪州中心,曾受到雪蘭莪州政府的管轄。 1974年,吉隆坡自雪蘭莪州劃分出來,組成第一個受馬來西亞聯邦政府管轄的聯邦直轄區。馬來半島西側海岸與東側海岸相較起來,有較廣闊的平原,因此促進吉隆坡發展,比其他城市還來得快速。都會區面積達243平方公里(94平方英里)[2],平均海拔21.95公尺(72.0英尺)[78]。
氣候和天氣
[編輯]吉隆坡東臨蒂迪旺沙山脈,西臨印尼蘇門答臘島,形成熱帶雨林氣候(柯本氣候分類法),長年溫暖,四季如夏,日照充足,且降雨豐沛,特別是十月至隔年三月東北季風盛行時。氣溫長時穩定,最高溫大約在攝氏31至33度之間,從未超過37.2度;最低溫約在22至23.5度之間,未低於17.8度[79][80]。平均年降雨量為2600公釐,雖然六月及七月較為乾旱,但平均月降雨量大都超過127公釐[81]。
降雨量突增時,時常有水患發生,特別是在市中心,低洼地區及下游區域[82]。附近的蘇門答臘島發生森林火災時,引起的塵土和灰燼會讓吉隆坡深受霾害,是市區主要的污染來源,另有露天燃燒、汽機車及建地活動所造成的空氣污染[83]。
吉隆坡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歷史最高溫 °C(°F) | 38.0 (100.4) |
36.2 (97.2) |
36.7 (98.1) |
37.2 (99.0) |
38.5 (101.3) |
36.6 (97.9) |
36.3 (97.3) |
38.0 (100.4) |
35.8 (96.4) |
37.0 (98.6) |
36.0 (96.8) |
35.5 (95.9) |
38.5 (101.3) |
平均高溫 °C(°F) | 32.0 (89.6) |
32.8 (91.0) |
33.1 (91.6) |
33.1 (91.6) |
33.0 (91.4) |
32.8 (91.0) |
32.8 (91.0) |
32.3 (90.1) |
32.1 (89.8) |
32.0 (89.6) |
31.7 (89.1) |
31.5 (88.7) |
32.4 (90.3) |
日均氣溫 °C(°F) | 27.7 (81.9) |
28.2 (82.8) |
28.6 (83.5) |
28.7 (83.7) |
28.8 (83.8) |
28.6 (83.5) |
28.1 (82.6) |
28.1 (82.6) |
28.0 (82.4) |
28.0 (82.4) |
27.8 (82.0) |
27.6 (81.7) |
28.2 (82.8) |
平均低溫 °C(°F) | 23.4 (74.1) |
23.6 (74.5) |
24.0 (75.2) |
24.3 (75.7) |
24.6 (76.3) |
24.3 (75.7) |
23.8 (74.8) |
23.9 (75.0) |
23.8 (74.8) |
24.0 (75.2) |
23.8 (74.8) |
23.6 (74.5) |
23.9 (75.0) |
歷史最低溫 °C(°F) | 17.8 (64.0) |
18.0 (64.4) |
18.9 (66.0) |
20.6 (69.1) |
20.5 (68.9) |
19.1 (66.4) |
20.1 (68.2) |
20.0 (68.0) |
21.0 (69.8) |
20.0 (68.0) |
20.7 (69.3) |
19.0 (66.2) |
17.8 (64.0) |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 193 (7.6) |
198 (7.8) |
257 (10.1) |
290 (11.4) |
197 (7.8) |
131 (5.2) |
148 (5.8) |
162 (6.4) |
214 (8.4) |
265 (10.4) |
321 (12.6) |
252 (9.9) |
2,628 (103.4) |
平均降雨天數 | 17 | 17 | 19 | 20 | 18 | 14 | 16 | 16 | 19 | 21 | 24 | 22 | 223 |
平均相對濕度(%) | 80 | 80 | 80 | 82 | 81 | 80 | 79 | 79 | 81 | 82 | 84 | 83 | 81 |
月均日照時數 | 185.0 | 192.4 | 207.9 | 198.8 | 206.8 | 194.4 | 200.2 | 189.0 | 163.8 | 169.1 | 152.3 | 162.6 | 2,222.3 |
資料來源1:Pogodaiklimat.ru[84] | |||||||||||||
資料來源2:NOAA (sunshine hours, 1961–1990)[85] |
吉隆坡氣候數據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日平均日照時間 | 12.0 | 12.0 | 12.1 | 12.2 | 12.3 | 12.3 | 12.3 | 12.2 | 12.1 | 12.0 | 12.0 | 11.9 | 12.1 |
平均紫外線指數 | 12 | 12 | 12 | 12 | 12 | 12 | 12 | 12 | 12 | 12 | 12 | 12 | 12 |
來源:Weather Atlas[86] |
政治管理
[編輯]吉隆坡從1961年4月1日起便由一家名為「聯邦首都專員」(Federal Capital Commissioner)的機構管理,直到1972年被授予「大城市」地位後,行政權力轉移給由政府委任的市長(馬來語:Datuk Bandar;英語:Lord Mayor)[87]。吉隆坡共有14名前任市長,現任市長為麥慕娜·穆罕默德沙里夫,於2024年8月15日上任。目前在位最久的市長為依利雅斯奧瑪(1981年至1992年在任)。
地方政府
[編輯]吉隆坡是馬來西亞三個聯邦直轄區之一,所有聯邦直轄區由聯邦政府通過聯邦直轄區部下屬機構直接管理。管理吉隆坡的地方政府行政機關為「吉隆坡市政局」,受聯邦直轄區部管轄[87]。吉隆坡市政局負責管理吉隆坡的公共健康與衛生、廢棄物清理與管理、都市計畫、環境保護與建築管理、社會和經濟發展以及其他公設維護等項目。領導市政局的市長握有執行權,由最高元首在聯邦直轄區部長的建議下委任,任期三年。[88]。
行政區劃
[編輯]吉隆坡按照國會議席,分為11個分區[89],之下又分為29個次要區域:
國會議席 | 次分區 | 人口 (2020年[90]) |
面積 (平方公里[91]) |
---|---|---|---|
(P114)甲洞 |
|
106,199 | 12 |
(P115)峇都 | 219,132 | 20 | |
(P116)旺沙瑪珠 | 215,600 | 16 | |
(P117)泗岩沫 | 253,715 | 51 | |
(P118)斯迪亞旺沙 | 147,095 | 16 | |
(P119)蒂蒂旺沙 | 122,096 | 15 | |
(P120)武吉免登 | 120,529 | 21 | |
(P121)班底谷 | 148,094 | 20 | |
(P122)士布爹 | 322,511 | 31 | |
(P123)蕉賴 | 135,823 | 16 | |
(P124)敦拉薩克鎮 | 191,318 | 25 |
此外,吉隆坡按照傳統區劃,也可分為7個巫金(Mukim),3個市(Bandar),以及7個鎮(Pekan)[92]。
類型 | 代碼 (UPI) |
區/市鎮 | 人口 (2010年[93]) |
面積 (平方公里[94]) |
密度 (人口/平方公里) |
---|---|---|---|---|---|
巫金(Mukim) | 140001 | 安邦 | 43,522 | 4.740 | 9,181.565 |
140002 | 峇都 | 321,164 | 52.100 | 6,164.376 | |
140003 | 蕉賴 | 12,194 | 1.040 | 11,725.000 | |
140004 | 淡江 | 26,467 | 2.630 | 10,063.498 | |
140005 | 吉隆坡 | 346,211 | 57.500 | 6,021.061 | |
140006 | 八打靈 | 292,095 | 47.300 | 6,175.370 | |
140007 | 文良港 | 293,280 | 29.000 | 10,113.103 | |
市(Bandar) | 140044 | 吉隆坡 | 253,817 | 44.400 | 5,716.599 |
140055 | 八打靈再也 | 不適用 | 1.520 | 不適用 | |
140066 | 新街場新鎮 | 0.287 | |||
鎮(Pekan) | 140070 | 峇都 | 0.130 | ||
140071 | 峇都喼 | 0.256 | |||
140072 | 甲洞 | 0.063 | |||
140073 | 瓜拉埔(Pekan Kuala Pauh) | 0.420 | |||
140074 | 八打靈 | 0.007 | |||
140075 | 沙叻秀 | 0.043 | |||
140076 | 雙溪本查拉(Pekan Sungai Penchala) | 0.145 |
政治
[編輯]希望聯盟(民主行動黨) | 5 / 11
|
---|---|
希望聯盟(人民公正黨) | 5 / 11
|
國民陣線(巫統) | 1 / 11
|
吉隆坡是馬來西亞三個聯邦直轄區之一,不隸屬於任何一個州,因此吉隆坡只有聯邦國會選區,沒有州選區。在聯邦層級選舉(國會下議院選舉),來自全吉隆坡11個單一聯邦國會選區的選民以直接選舉的方式投選出11名國會下議院議員。所有11名國會下議院議員以領先者當選的方式在各自的選區當選。[16]
聯邦選區編號 | 聯邦選區名稱 | 國會議員 | 黨派 |
---|---|---|---|
P114 | 甲洞 | 林立迎 | 希望聯盟(民主行動黨) |
P115 | 峇都 | 巴拉巴卡蘭 | 希望聯盟(人民公正黨) |
P116 | 旺沙瑪珠 | 扎希哈山 | 希望聯盟(人民公正黨) |
P117 | 泗岩沫 | 楊巧雙 | 希望聯盟(民主行動黨) |
P118 | 斯迪亞旺沙 | 聶納茲米 | 希望聯盟(人民公正黨) |
P119 | 蒂蒂旺沙 | 佐哈里阿布都甘尼 | 國民陣線(巫統) |
P120 | 武吉免登 | 方貴倫 | 希望聯盟(民主行動黨) |
P121 | 班底谷 | 法米·法茲 | 希望聯盟(人民公正黨) |
P122 | 士布爹 | 郭素沁 | 希望聯盟(民主行動黨) |
P123 | 蕉賴 | 陳國偉 | 希望聯盟(民主行動黨) |
P124 | 敦拉薩克鎮 | 旺阿芝莎 | 希望聯盟(人民公正黨) |
經濟
[編輯]吉隆坡及其周邊城市地區(大吉隆坡都會區)是馬來西亞工業化程度最高、經濟發展最快的地區[95]。儘管聯邦政府行政機構早在90年代已經搬遷至布城,但某些政府機構如馬來西亞國家銀行、馬來西亞公司委員會、馬來西亞證券監督委員會以及大多數外國大使館和外交使團仍常駐在吉隆坡[96]。雖然聯邦政府行政機構已搬遷至布城,但吉隆坡仍然是該國的經濟和商業中心。依照全球化及世界城市研究網絡(GaWC)所公布之《世界級城市》名單中,吉隆坡被列為與洛杉磯、芝加哥、雪梨、阿姆斯特丹、多倫多等同屬於ALPHA級別的國際都市[97]。吉隆坡及其周邊地區的基礎設施發展,如吉隆坡國際機場、多媒體超級走廊的建立和巴生港的擴建,進一步加強了吉隆坡對該國的經濟地位。此外,馬來西亞股票交易所是吉隆坡的核心經濟活動之一。截至2013年7月5日,馬來西亞股票交易所的市值為5056.7億美元[98]。
國內生產總值(GDP)方面,2008年吉隆坡的國內生產總值估計為735.36億令吉,年均增長率為5.9%[99][100]。2015年,吉隆坡的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603億8800萬令吉,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5.1%[101];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方面,2013年吉隆坡的人均GDP為79,752令吉,年均增長率為5.6%[102],2015年則為94,722令吉。截至2016年,家庭平均每月收入為9,073令吉(約2,200美元),以每年約6%的速度增長[103]。服務業(包括金融、保險、房地產、商業服務、批發和零售貿易、餐飲和酒店、運輸、倉儲和通訊、公用事業、個人服務和政府服務)是就業的最大組成部分,約占就業人口的83.0%,而剩餘的17%則來自製造業和建築業[104]。
銀行與金融業方面,在吉隆坡經營的本地和國外銀行及保險公司的數量逐年增加。在保留原有的傳統銀行與金融業的同時,吉隆坡也有望成為全球伊斯蘭金融中心[105]。吉隆坡匯聚了提供伊斯蘭融資的金融機構,包括全球最大的伊斯蘭銀行—拉傑赫銀行[106]和科威特金融公司。除此之外,道瓊公司熱衷於與馬來西亞股票交易所合作設立伊斯蘭交易所貿易基金(ETF),這將有助於提高馬來西亞在海灣地區的形象[107]。除此之外,吉隆坡擁有大量外國公司,同時也是許多跨國公司的區域辦事處和區域總部的所在地,特別是財務、會計以及信息技術業。吉隆坡同時也是馬來西亞大多數大型企業總部的所在地。截至2007年12月,不包括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及其子公司,共有14家名列福布斯全球企業2000強的馬來西亞公司總部坐落在吉隆坡內[108]。
吉隆坡其他重要的經濟活動為教育和醫療。大吉隆坡是提供廣泛課程的教育機構高度集中地區,也是許多2022年QS世界大學排名[25]前200的國內及國外頂尖高等學府分校的所在地,包括蒙納士大學馬來西亞分校、馬來亞大學、諾丁漢大學馬來西亞分校、馬來西亞博特拉大學、馬來西亞國立大學等。吉隆坡同時有著許多公立和私立專科醫療中心和醫院,提供一般健康服務和為當地人及遊客提供的各種專科手術和治療。
多年來,吉隆坡一直是該國重要研究中心的所在地,如馬來西亞橡膠研究所、馬來西亞森林研究院和馬來西亞醫學研究所等[109]。吉隆坡的一個新金融區—敦拉薩克國際貿易中心(Tun Razak Exchange)目前正在建設中,占地10英畝,計劃將為國際金融業和商業提供服務。敦拉薩克國際貿易中心是馬來西亞政府經濟轉型計劃(ETP)戰略的一部分,是馬來西亞聯邦政府旨在將馬來西亞轉變為高收入經濟國家的一項重要計劃。
旅遊業
[編輯]旅遊業在吉隆坡這座服務型經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許多大型的全球連鎖酒店都在吉隆坡設有辦事處,其中最古老的酒店為吉隆坡大華酒店。根據萬事達卡公司的《2018年全球目的地城市指數》報告指出,吉隆坡每年擁有高達1379萬名外國遊客到訪,遊客人數超越紐約、東京、上海、北京、台北等城市,位居全球第六名[23]。吉隆坡的文化多樣性、相對較低的旅遊成本以及廣泛的美食和購物種類推動了這裡的旅遊業。MICE旅遊業近年來迅速擴大,已經成為吉隆坡旅遊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旦馬來西亞聯邦政府的經濟轉型計劃啟動,隨著馬來西亞對外貿易發展機構(MATRADE)中心的建成,預計會進一步增長[110]。MATRADE機構也是馬來西亞最大的貿易和展覽中心—馬來西亞國際貿易和展覽中心(MITEC)的所有者,該中心是位於泗岩沫郊區更大的吉隆坡大都會區開發項目的一部分。
吉隆坡的主要旅遊景點包括國油雙峰塔(全球最高的雙子塔)、默迪卡118(全球第二高摩天大樓)、106交易塔、武吉免登商業區、吉隆坡塔、茨廠街(唐人街)、獨立廣場、吉隆坡火車總站、國會大廈、國家皇宮、國家博物館、皇家博物館、伊斯蘭藝術博物館、中央藝術坊、吉隆坡飛禽公園、吉隆坡城中城水族館、莎羅馬行人天橋、國家英雄紀念碑、占美清真寺、樂聖嶺天后宮、佛教大寺院等[111]。吉隆坡舉辦了許多文化節,例如大寶森節遊行[112]。
吉隆坡的娛樂中心主要集中在金三角地區,包括比南利路、地理者路、安邦路、武吉免登路以及吉隆坡最大的夜生活和娛樂熱點,包括Marini's on 57、吉隆坡香格里拉酒店的空中酒吧、The Beach Club、Espanda、Luna Bar、Nuovo、Rum Jungle、No Black Tie、Thai Club、Zion Club、Zouk KL、Club Kyō、Dragonfly KL和Hakka Republic Wine Bar等[來源請求]。
零售業
[編輯]吉隆坡共有66個購物中心,是馬來西亞乃至整個東南亞的零售和時尚中心[113]。馬來西亞的購物中心貢獻了77億令吉(約22.6億美元),占2006年319億令吉旅遊收入的20.8%[114]。
陽光廣場(Suria KLCC)位於國油雙峰塔下方,是馬來西亞首屈一指的高檔購物中心之一。除了陽光廣場外,武吉免登的商業區是全吉隆坡購物中心最密集的地區,包括柏威年廣場(Pavilion KL)、華式88廣場(Fahrenheit 88)、The Exchange TRX、劉蝶廣場(Plaza Low Yat)、成功時代廣場(Berjaya Times Square)、樂天廣場(Lot 10)、金河廣場(Sungei Wang Plaza)、升禧藝廊(The Starhill)、桂和廣場(Quill City)和Avenue K商場等[115]。章卡武吉免登(Changkat Bukit Bintang)街道擁有各種咖啡館和露天餐廳,也是吉隆坡最著名的紅燈區之一。此外,孟沙區也有許多購物中心,包括谷中城美佳廣場(Mid Valley Megamall)等。
除了購物中心外,吉隆坡有許多專門銷售本地製造的產品(如紡織品、織物和手工藝品)的區域,吉隆坡茨廠街就是其中之一。茨廠街內擁有許多受海峽殖民地華人和殖民時期影響的獨立前建築物[116][117]。
人口
[編輯]吉隆坡是馬來西亞人口最多的城市。截至2016年,吉隆坡的人口為176萬,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6,696人(每平方英里17,340人),是馬來西亞人口最稠密的行政區[119]。吉隆坡也是更廣泛包括八打靈再也、巴生、梳邦再也、蒲種、莎阿南和鵝嘜的大吉隆坡都會區的中心[120]。截至2017年,大吉隆坡都會區估計人口為725萬。吉隆坡的人口包括馬來西亞的三大族群(馬來裔、華裔和印度裔)、歐亞裔、卡達山裔、伊班裔和來自馬來西亞各地的其他土著種族[121]。
宗教
[編輯]吉隆坡是一座多元宗教的城市。這座城市有許多宗教場所,可以滿足多宗教人群的需求。伊斯蘭教主要由馬來人、印裔穆斯林和少數華裔穆斯林信奉。華裔主要信奉佛教、儒教和道教。印度裔傳統上信奉印度教。此外,一些華裔和印度裔也信奉基督教[123]。截至2010年的人口普查,吉隆坡的人口中46.4%是穆斯林、35.7%是佛教徒、8.5%是印度教徒、5.8%是基督教徒、1.4%是不明信仰者、1.1%是道教或其他華人民間信仰信徒、0.6%是其他宗教信徒和0.5%無宗教。吉隆坡同時也是馬來西亞三個穆斯林人口不到50%的州屬或地區之一,另外兩個州屬分別是檳城州和砂拉越州。
語言
[編輯]馬來語和英語是吉隆坡的主要語言。吉隆坡居民普遍都通曉英語,其中有很大部分人以英語為第一語言[124]。英語在吉隆坡具有很強的影響力和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在私人領域(如商界)內,並且在學校被作為必修語言教授。依據2020年11月發布的《2020年英孚英語水平指數》,吉隆坡在母語非英語的城市中,英語熟練度指標為602分,位居全球第13名,是唯一被評為「非常高熟練度」的亞洲城市[125]。
在華裔方面,吉隆坡的當地華裔居民普遍使用粵語作為日常社交用語,一種極具大馬多語混合特色的馬來西亞粵語。除了粵語外,那些剛來自非粵語區的北馬和南馬華人開始時則會傾向使用華語,久居後,他們也會學說用於日常交際的馬來西亞粵語,以便更好地融入當地的主流華裔社群里。一些吉隆坡華裔也會使用客家話[126]。
在印度裔方面,儘管坦米爾語在當地印度裔人口中占主導地位,但少數的印度裔民族也使用其他印度語言,包括泰盧固語、馬拉雅拉姆語、旁遮普語和印地語[127]。
除了馬來語之外,擁有印尼血統的人也使用多種印尼語言,包括米南佳保語和爪哇語[128]。
城市景觀
[編輯]建築
[編輯]吉隆坡的建築融合了英殖民時期、亞洲傳統、馬來伊斯蘭文化、現代和後現代建築[129]。與曼谷、雅加達和馬尼拉等其他東南亞國家首都相比,吉隆坡是一座相對年輕的城市,大部分著名的殖民時代建築都建於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這些建築物採用多種風格設計,當中包括莫臥兒建築、哥德復興式建築、模擬都鐸等[130]。大部分英殖民時期的建築物已使用當地資源進行改建,以適應當地全年炎熱潮濕的氣候。吉隆坡早期的英殖民建築幾乎都是出自亞瑟·本尼森·哈巴克之手設計。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吉隆坡許多圍繞著舊城中心建造的建築物多數都是兩層樓的店屋,底樓為商店,上層則為獨立的住宅空間。這些店屋的設計靈感主要來自海峽殖民地的華人和歐洲的傳統建築風格。隨著吉隆坡的快速發展,這些店屋已經逐步被拆除。目前這些店屋依然可以在吉隆坡的老巴殺路、茨廠街、端姑·阿布都拉曼路等路段看見。
獨立建國後,吉隆坡建築物的設計風格在1970年代至1990年代期間採用更具當地特色和伊斯蘭風格的設計風格。許多這些建築的設計風格源自傳統的馬來物品(如宋谷帽和馬來短劍)。由於伊斯蘭教中對通過繪畫模仿自然的限制,其中一些建築物將伊斯蘭幾何圖案融入到建築物的設計中[131],這些建築物包括馬來西亞電訊大廈和馬來亞銀行大廈等[132]。現代和後現代建築開始在1990年代末出現。隨著經濟的發展,吉隆坡的老建築逐漸被夷為平地,為建造新建築讓路。自1990年代末開始,吉隆坡建築物的設計風格開始採用全玻璃外殼設計,其中最顯著的例子為全球最高的雙子塔—國油雙峰塔以及吉隆坡會展中心等。現今的吉隆坡城中城天際線充滿了許多具有現代和後現代建築風格的摩天大樓。
吉隆坡是一座擁有高密度高建築的城市。依據世界高層建築與都市人居學會2010年的報告指出,吉隆坡在《擁有100公尺以上建築的城市排名》中位居全球第10位,其中吉隆坡有244座高層建築的總高度為34,035公尺[133]。
公園
[編輯]-
吉隆坡植物園
-
吉隆坡城中城公園
-
格靈芝山森林公園
-
皇后鎮湖濱公園
-
吉隆坡森林生態公園
中文名稱 | 馬來文名稱 | 位置 |
---|---|---|
阿南達邁公園 | Taman Alam Damai | 蕉賴 |
武吉加拉公共公園 | Taman Awam Bukit Kiara | 白沙羅 |
吉隆坡植物園(湖濱公園) | Taman Botani Perdana | 白沙羅 |
武吉加里爾公園 | Taman Bukit Jalil | 武吉加里爾 |
城市果園 | Taman Dusun Bandar | 八打靈山 |
峇都大都會公園 | Taman Metropolitan Batu | 峇都 |
蕉賴老街場休閒公園 | Taman Rekreasi Pudu Ulu | 蕉賴 |
格靈芝山森林公園 | Taman Rimba Bukit Kerinchi | 班底達南 |
安邦希流湖濱公園 | Taman Tasik Ampang Hilir | 安邦 |
翠湖園湖濱公園 | Taman Tasik Danau Kota | 文良港 |
拿督克拉末湖濱公園 | Taman Tasik Datuk Keramat | 拿督克拉末 |
孟加拉拉湖濱公園 | Taman Tasik Manjalara | 甲洞 |
甲洞大都會湖濱公園 | Taman Tasik Metropolitan Kepong | 甲洞 |
皇后鎮湖濱公園 | Taman Tasik Permaisuri | 蕉賴皇后鎮 |
蒂蒂旺沙湖濱公園 | Taman Tasik Titiwangsa | 蒂蒂旺沙 |
吉隆坡素有「光之花園城市」(The Garden City of Light)之稱,目前共設有15座公共公園。占地92公頃(230英畝)的吉隆坡植物園(舊稱湖濱公園)是吉隆坡第一個休閒公,園區內設有蝴蝶園、鹿園、蘭園、芙蓉園和世界最大的鳥園—吉隆坡飛禽公園[135]。馬來西亞國會大廈和曾經是英國殖民政府官邸的國家迎賓館也坐落在該花園附近。吉隆坡其他主要公園包括私立的東協雕塑花園、吉隆坡城中城公園、武吉加里爾大英國協公園,以及由市政局管轄的蒂蒂旺沙湖濱公園、甲洞大都會湖濱公園、皇后鎮湖濱花園、武吉加里爾公園、武吉加拉公共公園等。
吉隆坡市內共有三個森林保護區,其中位於市中心的咖啡山森林保留地(吉隆坡森林生態公園)占地9.37公頃,是馬來西亞最早頒布在《馬來西亞聯邦政府憲報》的森林保留地,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原始森林之一[136]。其餘兩個則分別是白河山森林保護區和新街場森林保護區。白河山森林保護區因發展公路而於2021年取消森林保護區地位,並由新街場森林保護區(附加)取代[137]。這些森林保護區是許多動物的棲息地,特別是猴子、樹鼩、侏儒山羊、虎皮鸚鵡、松鼠和鳥類。
教育
[編輯]據馬來西亞統計局統計,吉隆坡2000年的識字率為97.5%,是馬來西亞所有州屬和領地中最高的[138]。在馬來西亞,馬來語作為國語,是公立中小學大多數科目的教學語言;英語是必修科目,也是數理科的教學語言。國民型華文小學和國民型坦米爾小學則會使用各自的母語教學[139]。吉隆坡的高等學府方面,無論是公立或是私立高等學府,英語都是教學語言。
截至2007年,吉隆坡市內有14所高等教育機構、79所中學、155所小學和136所幼兒園[140]。
高等學府
[編輯]大吉隆坡都會區是許多本國和國外著名高等學府分校的所在地。2022年QS世界大學排名[25]前200的大學中,位於大吉隆坡都會區的本國大學就占了3所,外國大學分校2所。這些大學分別是蒙納士大學馬來西亞分校(第58名)[141]、馬來亞大學(第65名)[142]、諾丁漢大學馬來西亞分校(第103名)[143]、馬來西亞博特拉大學(第143名)[144]以及馬來西亞國立大學(第144名)[145]。
其他位於大吉隆坡都會區的著名高等學府包括馬來西亞國際伊斯蘭大學、赫瑞瓦特大學馬來西亞分校、泰萊大學、思特雅大學、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雙威大學、國能大學、吉隆坡大學、拉曼大學、拉曼大學學院、首要大學等。
-
諾丁漢大學馬來西亞分校
中學
[編輯]吉隆坡擁有多間已有100年辦校歷史的中學,例如維多利亞書院(1893年辦校)、美以美女中(1896年辦校)、美以美男中(1897年辦校)、咖啡山修道院國中女校(1899辦校)、聖約翰國中(1904年辦校)、吉隆坡尊孔獨立中學(1906年辦校)、吉隆坡坤成中學(1908年辦校)、吉隆坡循人中學(1913年辦校)、麥士威國中(1917年辦校)及吉隆坡中華中學(1919年辦校)等。
醫療
[編輯]- 吉隆坡鷹閣醫院
- 馬來西亞 IJN 國家心臟研究所
- 馬來西亞太子閣醫療中心
- 吉隆坡班太醫院
- 吉隆坡 ParkCity 醫療中心
- 蕉賴班台醫院
- 吉隆坡貝弗利威爾希爾醫療中心
- 吉隆坡中央醫院
- 馬來西亞國立大學醫院
- 馬大專科醫院
- 馬大醫藥中心
- 同善醫院
- KPJ Damansara Specialist Hospital 2
文化
[編輯]藝術
[編輯]吉隆坡是馬來西亞文化活動的中心。馬來西亞國家博物館就座落在吉隆坡第一中環公路沿線,館內的收藏品包括在全國收集到的手工藝品和繪畫[146]。馬來西亞伊斯蘭文化博物館收藏了七千多件伊斯蘭文物,包括稀有的展品和伊斯蘭藝術書籍圖書館,是整個東南亞最大的伊斯蘭藝術博物館[147]。博物館的藏品不僅集中在中東的作品,還包括來自亞洲其他地方的作品,如中國和東南亞。此外,吉隆坡有多座博物館展示各種紡織品、陶瓷、金屬工藝和編織產品。這些博物館以立體模型的形式描繪展示紡織品、陶瓷、金屬工藝和編織產品的生產過程、歷史、技術和傳統工程設備等[148]。皇家雪蘭莪亦在吉隆坡設有遊客中心,遊客可以通過皇家雪蘭莪的錫博物館、畫廊和工廠進行遊覽。遊客也可在皇家雪蘭莪錫制工作坊的「The School of Hard Knocks」中學習使用傳統工具和方法製作自己的錫製品。
吉隆坡最著名的表演藝術場地是位於國油雙峰塔下方的馬來西亞國油管弦樂廳,常駐樂團是由一群來自世界各地的音樂家組成的馬來西亞愛樂樂團(MPO),會定期在國油管弦樂廳舉辦音樂會和傳統文化表演[149]。除了國油管弦樂廳,位於冼都西區的吉隆坡表演藝術中心(KLPac)和白沙羅的白沙羅表演藝術中心是吉隆坡最著名的表演藝術中心之一,尤其是戲劇、戲劇、音樂和電影放映,收藏許多本地和東南亞作品[150]。吉隆坡自2012年開始舉辦一年一度的亞洲未來音樂節(FMFA),吸引來自本地和世界各地的音樂家參加[151]。除此之外,吉隆坡每年都會舉辦馬來西亞國際美食節[152]和吉隆坡時尚周[153]。
位於淡馬魯路的馬來西亞國家視覺藝術館占地5.67公頃(14.0英畝),毗鄰文化宮(Palace of Culture)和國家圖書館。國家視覺藝術館建築融合了傳統馬來建築和當代現代建築的設計風格,收藏著許多馬來西亞的藝術遺產。除了國家視覺藝術館外,位於吉隆坡城中城的國油藝術館和位於靈感大廈的藝術館也是吉隆坡著名的藝術館之一。
吉隆坡是該馬來西亞新媒體、創新和創意產業發展的中心,並每年定期舉辦國際創意產業盛會—「Kreatif.Asia」。該國際創意產業盛會聚集了創意產業的本地、區域和國際專家。吉隆坡同時也處於媒體、藝術、文化和傳播融合的前沿。吉隆坡曾在2011年以前舉辦過一年一度的「性多元節」(Sexual Diversity Festival),但自2011年開始被馬來西亞內政部禁止舉辦[154]。
運動與休閒
[編輯]吉隆坡有許多公園、花園和休憩用地。全市的休閒體育設施用地總面積從1984年的5.86平方公里(1450畝),增加169.6%到2000年的15.8平方公里(3900畝)[155]。
從1999年到2017年,吉隆坡是一級方程式賽車的主辦城市之一[156]。一級方程式賽事為吉隆坡的遊客人數和旅遊收入做出了重大貢獻,其中在19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期間更為明顯。儘管亞洲各城市的遊客人數下降,但吉隆坡的遊客人數從 1997年的6,210,900人增加到2000年的10,221,600人,漲幅達到64.6%[157]。2015年,吉隆坡街道賽道建成,以舉辦吉隆坡城市大獎賽賽車賽事。
足球是吉隆坡最受歡迎的運動項目之一,著名的足球賽事包括定期在吉隆坡獨立廣場舉辦的默迪卡盃足球賽。吉隆坡也是參加馬來西亞超級足球聯賽的吉隆坡城足球會(KL City FC)的主場。吉隆坡曾在1965年、1977年和1985年舉辦過亞洲盃籃球賽,也是參加東南亞職業籃球聯賽的吉隆坡猛龍(KL Dragons)的主場[158]。此外,吉隆坡也每年舉辦馬來西亞羽毛球公開賽。吉隆坡舉辦的其他年度體育賽事包括吉隆坡塔馬拉松[159]、吉隆坡國際馬拉松賽等,同時也是環浮羅交怡自行車賽的賽段之一[160]。吉隆坡也曾舉辦過1965年、1971年、1977年、1989年、2001年和2017年的東南亞運動會。
吉隆坡的武吉加里爾在舉辦1998年大英國協運動會後擁有大量世界級的體育設施,包括位於武吉加里爾國家體育館的主體育場、曲棍球場和游泳池。武吉加里爾還建有大型足球場、游泳池和網球場等體育設施。自行車館和其他游泳池則位於敦拉薩克鎮內。
吉隆坡是羽毛球世界聯合會、國際藤球總會、亞洲足球聯盟、亞洲帕拉林匹克委員會、東協帕拉運動會聯合會等國際體育總會和國際體育管理組織的總部所在地。此外,吉隆坡也是2015年第128屆國際奧委會全體會議的主辦城市。在本次會議中,國際奧委會選舉北京為2022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主辦城市[161],洛桑為2020年冬季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的主辦城市[162]。
媒體
[編輯]吉隆坡擁有多種語言的報紙。英文報紙包括星報、新海峽時報、太陽報、馬來郵報、今日自由大馬等;馬來文報紙有馬來西亞前鋒報、大都會日報、每日新聞、陽光日報、世界報等;中文報紙有星洲日報、南洋商報、中國報、光華日報、光明日報等;坦米爾文報紙則有馬來西亞南班、麥卡奧賽報、坦米爾妮申等。吉隆坡也是馬來西亞廣播電視台(該國的國營電視台)、馬來西亞國家新聞社(該國的公共新聞台)、首要媒體集團、Astro控股和其他外國媒體公司區域總部的所在地。
吉隆坡通過MYTV Broadcasting可接收到許多免費電視台的頻道,包括:
頻道編號 | 頻道名稱 | 可接收地區 | 頻道持有公司或機構 |
---|---|---|---|
101HD | TV1 | 全國 | 馬來西亞廣播電視台 |
102HD | TV2 | ||
103HD | TV3 | 首要媒體集團 | |
104 | WOWSHOP | ||
105 | Drama Sangat | ||
106 | WOWSHOP | ||
107 | DidikTV KPM | 馬來西亞教育部 | |
108HD | 八度空間 | 首要媒體集團 | |
109 | TV9 | ||
110HD | TV Okey | 馬來西亞廣播電視台 | |
111HD | RTM體育頻道 | ||
112HD | Awesome TV | Awesome Media Network Sdn Bhd | |
113HD | TV6 | 馬來西亞廣播電視台 | |
114HD | TV AlHijrah | Alhijrah Media Corporation | |
120HD | Astro Go Shop | Astro | |
121HD | Bernama TV | 馬來西亞國家新聞社 | |
122HD | TVS | 砂拉越媒體集團 | |
123HD | RTM新聞頻道 | 馬來西亞廣播電視 |
交通
[編輯]
與大多數其他亞洲城市一樣,自行開車是吉隆坡居民的主要通勤選擇。作為馬來西亞的首都,吉隆坡擁有完善的道路網絡,城市的每個部分都與高速公路相連[163]。吉隆坡的公共運輸涵蓋公交、鐵路、計程車等多種交通方式。儘管聯邦政府努力鼓勵民眾使用公共運輸,但吉隆坡的公共運輸使用率仍然偏低。根據馬來西亞交通部在2006年的統計指出,吉隆坡僅有16%的人口以公共運輸為主要通勤選擇[164]。然而,隨著城市軌道交通網絡的擴大,公共運輸的使用率在近年來取得顯著的增長[165]。吉隆坡的城市軌道交通和公交車由馬來西亞國家基建公司通過其子公司快捷通軌道和快捷通巴士,共同以「吉隆坡快捷通」(RapidKL)的品牌名稱運營[166]。自從馬來西亞國家基建公司從Intrakota Komposit私人有限公司接手吉隆坡的公交車運營權後,馬來西亞國家基建公司重新規劃了整個吉隆坡和巴生谷都市區的巴士網絡[167],以增加乘客人數和改善吉隆坡的公共運輸系統[168][169]。
2001年,吉隆坡中央車站正式啟用,成為整個大吉隆坡都會區的公共運輸樞紐中心。
城市軌道交通
[編輯]馬來亞鐵道通勤鐵路
[編輯]馬來亞鐵道通勤鐵路(KTM Komuter)於1995年啟用,是第一個在吉隆坡和巴生谷周邊郊區提供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的鐵路。該系統全長175公里(109英里),共有53個車站和共2條線路,分別是1 芙蓉線和 2 巴生港線[170]。兩條主線之間在吉隆坡中央車站、吉隆坡火車總站、國家銀行站和布特拉站等站共線。
輕快鐵
[編輯]輕快鐵(LRT)是巴生谷的中運量鐵路系統,目前共有3條輕快鐵線路組成,即3 安邦線、4 大城堡線和5 格拉那再也綫。第一條線路在1996年開通,第二和三條線路則於1998年和1999年期間開通。2006年,聯邦政府宣布推動安邦線和大城堡線和格拉那再也綫的延長線計劃,並在2016年投入運作[171][172][173]。輕快鐵和捷運系統皆由快捷通軌道公司以「吉隆坡快捷通」的品牌名稱運營。
捷運
[編輯]捷運(MRT)是巴生谷的重型鐵路系統,與其他種類的鐵路系統構成了巴生谷地區的城市軌道交通網絡。捷運將由三條線路組成,即9 加影線、12 布城線和13 吉隆坡環狀線。第一條和第二線路於2016年和2022年開通,第三條線路則預計將在2030年完全開通。在此計劃下馬來西亞國家基建公司將建設約90個捷運車站,其中市中心的26個車站將建在地下。載客量預計將達到每天200萬人次[174]。
吉隆坡單軌列車
[編輯]吉隆坡單軌列車(KL Monorail)於2003年8月31日開通,共有11個車站,在兩條全長8.6公里(5英里)的高架軌道上運行。吉隆坡單軌列車只有一條線路,即 8 吉隆坡單軌列車線。該路線連接南部的吉隆坡中央車站和北部的蒂蒂旺沙以及吉隆坡的「金三角地區」[175]。
機場聯絡軌道系統
[編輯]大吉隆坡共有兩座民用機場,即位於雪蘭莪州雪邦縣的吉隆坡國際機場和位於雪蘭莪州八打靈縣梳邦的蘇丹阿布都-阿濟茲沙機場(前稱「梳邦機場」)。吉隆坡國際機場是馬來西亞規模最大的機場和全球最繁忙機場之一,是馬來西亞航空、亞洲航空、全亞洲航空、馬印航空等航空公司的主要樞紐機場[176];蘇丹阿布都-阿濟茲沙機場則是飛螢航空、拉亞航空和成功航空的主要樞紐機場,馬印航空的次要樞紐機場[177]。
吉隆坡機場快鐵是巴生谷第六條和第七條列車線路,連接吉隆坡中央車站與吉隆坡國際機場的機場鐵路。吉隆坡機場快鐵共有2條路線,即由機場直達中央車站的6 吉隆坡機場快線(KLIA Ekspress)以及中途停靠各站的 7 吉隆坡機場支線(KLIA Transit)[178]。10 天空花園線則是連接吉隆坡中央車站與蘇丹阿布都-阿濟茲沙機場的機場鐵路。
吉隆坡中央車站內的吉隆坡市內空港可以為旅客提供市區預辦登機服務及行李託運服務。乘坐馬來西亞航空、國泰航空、皇家汶萊航空、阿聯航空、阿提哈德航空班機的旅客,可以在班機起飛前不少於2小時到車站內的航空公司櫃檯辦領登機證和付運行李,然後乘坐機場快線至機場並直接辦領離境手續及登機。吉隆坡市內空港是吉隆坡中央車站的部分,被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的承認,被賦予XKL機場代碼。
公共巴士
[編輯]吉隆坡小巴服務是馬來西亞最古老的公共巴士服務之一,曾經服務於吉隆坡和巴生谷地區。這種小巴主要塗成粉紅色,側面有白色條紋,只能容納20-30名乘客。小巴服務從1975年9月23日啟用,並於1998年7月1日停運,取而代之的是Intrakota的巴士服務,後來在2005年被馬來西亞國家基建公司的快捷通巴士取代[179]。在進行第一階段的公共巴士網絡改造後,快捷通巴士在2006年1月開始運營,並新增了15條城市穿梭巴士路線,服務於吉隆坡中央商務區的主要地區。2008年,快捷通巴士共運營167條路線,1400輛公交車並覆蓋980個居民區,日客流量約40萬人次[180]。2015年12月開始,巴生谷的巴士網絡進行重組,重組計劃牽涉9202公里,而新系統涵蓋了241條路線,並新增35條路線。這使得吉隆坡巴士服務被劃分為8個巴士走廊區域,即怡保路、彭亨路、安邦、蕉賴、新街場、舊巴生、聯邦大道及白沙羅。[181]2019年5月27日,所有快捷通巴士實施完全無現金付費,僅接受使用一觸即通卡(Touch'N Go)付費[182]。2020年6月18日,快捷通巴士與Google合作推出一項新功能。該功能允許民眾直接在Google地圖中查詢所有快捷通巴士的實時定位位置[183][184][185][186]。
除了快捷通巴士以外,巴生谷地區的其他公共巴士運營商有雪蘭莪巴士公司、MARA Liner公司以及長堤連公司。GO吉隆坡城市巴士也為吉隆坡提供免費巴士服務,為吉隆坡市政局所擁有。[187] [188] [189]這項服務於2012年8月31日開始營運,並從原本的兩個路線擴展至現今的11條路線,可以通過GO吉隆坡城巴巴士站前往吉隆坡市內主要旅遊景點、商場、住宅區和鐵路車站。[190]
計程車
[編輯]吉隆坡是大規模應用天然氣做為德士燃料的東協主要城市之一。在當地,大多數德士有紅、白兩種專用的特殊色,方便人們識別和在德士站或街道上叫車。近年來,Grab、亞航、MyCar等電召車服務的出現改變人們的召車習慣,導致傳統計程車的使用率減少[191]。
友好城市
[編輯]吉隆坡與全球許多城市結締友好城市與外交夥伴協議。
國家 | 城市 | 夥伴關係 | 備註 |
---|---|---|---|
英國 | 倫敦 | 友好城市 | [192] |
德國 | 漢諾威 | 姐妹市 | [192][193] |
德國 | 柏林 | 姐妹市 | [194] |
阿聯 | 杜拜 | 姐妹市 | [192] |
印度 | 清奈 | 姐妹市 | [195] |
印度 | 德里 | 姐妹市 | [196] |
伊朗 | 伊斯法罕 | 姐妹市 | [197][198] |
伊朗 | 馬什哈德 | 姐妹市 | [199] |
日本 | 大阪 | 商業夥伴城市 | [198][200] |
馬來西亞 | 麻六甲市 | 姐妹市 | [198] |
摩洛哥 | 卡薩布蘭卡 | 姐妹市 | [198] |
土耳其 | 安卡拉 | 姐妹市 | [198][201] |
備註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Malaya Celebrates, 1959. British Pathé. [2013-08-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07).
- ^ 2.0 2.1 Laporan Kiraan Permulaan 2010. Jabatan Perangkaan Malaysia: 27. [2011-01-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2-27).
- ^ Malaysia Elevation Map (Elevation of Kuala Lumpur). Flood Map : Water Level Elevation Map. [2015-08-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8-22).
- ^ Federal Territory of Kuala Lumpur. 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Malaysia. [2021-08-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21).
- ^ Subnational Human Development Index (2.1) [Kuala Lumpur – Malaysia]. Global Data Lab of Institute for Management Research, Radboud University Nijmegen. [2021-1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23).
- ^ 馬來西亞主要城市 | 首都吉隆玻. www.ijmland.com. [2020-1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4).
- ^ 7.0 7.1 Malaysia: largest cities and towns and statistics of their population. [2013-03-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2-16).
- ^ Greater Kuala Lumpur offers ideal nearshoring hub for firms focused on Southeast Asia,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2021-11-18 [2022-0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3)
- ^ Malaysia As A Regional Education Hub, EasyUni, 2017-10-09 [2022-0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26)
- ^ Kuala Lumpur as an Education Hub, mibrand Magazine, [2022-0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3)
- ^ Barbara Njau, Kuala Lumpur: a hub for south-east Asia, fDi Intelligence, 2014-10-15 [2022-0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21)
- ^ The World According to GaWC 2020, Globalization and World Cities Research Network (GaWC), [2022-0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4)
- ^ Mushtak Parker, KL Global Economy Connectivity, BERNAMA, 2020-10-05 [2022-0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1)
- ^ 吉隆坡被命名为2020年世界图书之都. 聯合國新聞. [2018年10月3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1月24日).
- ^ Territorial extent. States of Malaysia. statoids.com. [2007-1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6-14).
- ^ 16.0 16.1 Jeong Chun Hai @Ibrahim, & Nor Fadzlina Nawi. (2007). Principles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 Introduction. Kuala Lumpur: Karisma Publications. ISBN 978-983-195- 253-5
- ^ Putrajaya – Malaysia. Government of Malaysia.
- ^ Violet Kim. 12 best shopping cities in the world. CNN Travel. 2014-02-19 [2017-08-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2).
- ^ The World's Tallest Standing Twin Towers, Worldatlas.com, [2022-0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5)
- ^ Oscar Holland, World's second tallest building tops out in Malaysia, CNN, 2021-12-03 [2022-0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9)
- ^ Kearney, Inc., AT. The 2010 Global Cities Index. Foreign Policy. [2013-03-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02).
- ^ Innovation Cities™ Index 2019: Global. 2thinknow. [2021-07-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21).
- ^ 23.0 23.1 The Global Top 10 Destination Cities in 2018. Mastercard. [2021-07-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21).
- ^ Expat City Ranking 2019 (PDF). InterNation.org. [2021-07-19].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7-29).
- ^ 25.0 25.1 25.2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22: Top Global Universities, Quacquarelli Symonds, [2022-0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17)
- ^ John Major. John Major: The Autobiography. Harper Collins. 1999: 125–28.
- ^ Kuala Lumpur 1998, Commonwealth Games Federation (CGF), [2022-0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07)
- ^ 2017 SEA Games concludes in style, The ASEAN Post, [2022-0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3)
- ^ kuala in English. Glosbe. [2016-07-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17).
- ^ Simon Richmond. Malaysia, Singapore & Brunei. Ediz. Inglese. Lonely Planet Publications; 10th Revised edition. 2006-11-25: 85 [2016-07-03]. ISBN 978-1-74059-708-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30).
- ^ Gullick 2000,第1–2頁.
- ^ 32.0 32.1 Gullick 1955,第11頁.
- ^ 33.0 33.1 33.2 Abdul-Razzaq Lubis, 'Sutan Puasa: The Founder of Kuala Lumpur', Journal of Southeast Asian Architecture (12),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eptember 2013.
- ^ J.M. Gullick. The Story of Kuala Lumpur, 1857–1939. Eastern Universities Press (M). 1983. ISBN 978-967-908-028-5.
- ^ 35.0 35.1 J.M. Gullick. The Growth of Kuala Lumpur and the Malay Communities in Selangor Before 1880 (PDF). Journal of the Malaysian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June 1990, LXIII (1): 15–17.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6-08-15).
- ^ Abdul Samad Ahmad, Pesaka Selangor, Dewan Bahasa dan Pustaka, Kuala Lumpur, (1937 edisi Jawi), 1966.
- ^ 37.0 37.1 Lam Seng Fatt. Insider's Kuala Lumpur (3rd Edn): Is No Ordinary Travel Guide. Open Your Eyes to the Soul of the City (Not Just the Twin Towers...). Marshall Cavendish International Asia Pte Ltd. 2011-03-15: 18– [2018-04-05]. ISBN 978-981-4435-39-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4).
- ^ Kuala Lumpur History. All Malaysia. [2009-09-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0-18).
- ^ J.M. Gullick. The Story of Kuala Lumpur, 1857–1939. Eastern Universities Press (M). 1983: 8–9. ISBN 978-967-908-028-5.
- ^ Kuala Lumpur History. All Malaysia. [2009-09-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0-18).
- ^ Middlebrook & Gullick, op. cit., 1983: 18.
- ^ Gullick 1955,第10頁.
- ^ Willard Anderson Hanna. Kuala Lumpur: An Amalgam of Tin, Rubber, and Races : a Brief Review of the City's Historical,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 a Report. American Universities Field Staff. 1959 [2018-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21).
- ^ Kuala Lumpur: 100 Years. Kuala Lumpur Municipal Council. 1959 [2018-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21).
- ^ From tin town to tower city. kiat.net. [2010-09-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7-27).
- ^ 46.0 46.1 J.M. Gullick. Kuala Lumpur 1880–1895 (PDF). Journal of the Malayan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1955, 24 (4): 12–14.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5-05-28).
- ^ Ziauddin Sardar. The Consumption of Kuala Lumpur. Reaktion Books. 2000-08-01: 49 [2017-09-02]. ISBN 978-1-86189-057-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4).
- ^ Nelmawarni Bungo, Nordin Hussin; Merantau ke Kuala Lumpur: Tradisi merantau dan berdagang masyarakat Minang, 2011
- ^ Yip Yoke Teng; Muhamad Shahril Rosli. Life is colourful on infamous road. The Star. 2014-06-13 [2014-06-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19).
- ^ Malaysian Road Names: Who's Who?. Malaysian Digest. 2013-06-18 [2014-06-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30).
- ^ Sejarah Malaysia. Sejarah Malaysia. [2007-1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2-09-02).
- ^ 52.0 52.1 Old-World Charm. Virtual Malaysia Magazine. [2007-1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1-01).
- ^ 53.0 53.1 53.2 Kuala Lumpur.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2007-1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2-26).
- ^ J.M. Gullick. The Story of Kuala Lumpur, 1857–1939. Eastern Universities Press (M). 1983: 35–36. ISBN 978-967-908-028-5.
- ^ J.M. Gullick. The Story of Kuala Lumpur, 1857–1939. Eastern Universities Press (M). 1983: 42–43. ISBN 978-967-908-028-5.
- ^ Yap Ah Loy's Administration. Yapahloy.tripod.com. 2000-09-12 [2011-10-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06).
- ^ Seng Fatt Lam. Insider's Kuala Lumpur. Times Books International. 2000-01-01 [2015-10-29]. ISBN 978-981-204-876-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2-05).
- ^ Chiang Siew Lee. Kuala Lumpur: From a Sanitary Board to City Hall. New Straits Times. 1990-05-13 [2022-0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3).
- ^ The Federated Malay States (1896). Nation History. National Library of Malaysia. [2007-1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4-01-08).
- ^ 60.0 60.1 J.M. Gullick. The Story of Kuala Lumpur, 1857–1939. Eastern Universities Press (M). 1983: 111–119. ISBN 978-967-908-028-5.
- ^ Rough Guides Snapshot Malaysia: Kuala Lumpur. Rough Guides. 2015-08-03 [2022-01-02]. ISBN 978-0-241-24195-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3).
- ^ On This Day. The Australian Army. [2007-12-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2-18).
- ^ Keat Gin Ooi. Southeast Asia: A Historical Encyclopedia, from Angkor Wat to East Timor, Volume 1. ABC-CLIO. 2004: 138–139 [2016-12-14]. ISBN 978-1-57607-7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9).
- ^ 1957: Malaya celebrates independence. BBC News. 1957-08-31 [2007-1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29).
- ^ Lam Seng Fatt. Insider's Kuala Lumpur: Is No Ordinary Travel Guide. Open Your Eyes to the Soul of the City 3rd. Marshall Cavendish International Asia Pte Ltd. 2011-10-15: 77 [2017-01-20]. ISBN 978-981-4435-39-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5).
- ^ 66.0 66.1 New book on 1969 race riots in Malaysia may be banned, officials warn.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Associated Press. 2007-05-16 [2013-0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11).
- ^ Destinations: Kuala Lumpur. Tourism Malaysia. [2007-1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1-02).
- ^ Kuala Lumpur. Columbia Encyclopedia, Sixth Edition 2007.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7-1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28).
- ^ Sejarah Negeri Selangor, Portal Kerajaan Negeri Selangor, [2022-0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26) (馬來語)
- ^ Sejarah Shah Alam. Shah Alam City Council. [2007-1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3-06) (馬來語).
- ^ Geetha Krishnan. PJC turns focus on maintenance issues. The Malaysian Bar. [2007-1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2-18).
- ^ Bunnell, Tim; Nah, Alice M. Counter-global Cases for Place: Contesting Displacement in Globalising Kuala Lumpur Metropolitan Area. Urban Studies. 2004, 41 (12): 2447–2467. ISSN 0042-0980. JSTOR 43197066. S2CID 143448457. doi:10.1080/00420980412331297627.
- ^ Yat Ming Loo. Architecture and Urban Form in Kuala Lumpur. Routledge. 2016-04-08: 88 [2019-02-01]. ISBN 978140944597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4).
- ^ Cox, Wendell. The Evolving Urban Form: Kuala Lumpur. New Geography. 2013-01-12 [2019-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02).
- ^ Chun-chieh, Huang. Taiwan in Transformation: Retrospect and Prosepct. August 2014: 378 [2019-02-01]. ISBN 978986350015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4).
- ^ Sharen Kaur, Merdeka 118, the world's second tallest tower, will surpass 644m tall upon spire completion, New Straits Times, 2021-10-26 [2022-0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26)
- ^ Kuala Lumpur: Growing Pains. Asia's Best Cities 2000 (Asiaweek). [2007-1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2-03).
- ^ Kuala Lumpur Location. Malaysia Travel. [2010-09-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9-28).
- ^ Extreme Temperatures Around the World. Maximiliano Herrera. [2010-09-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06).
- ^ Weather in KL. Welcome-KL. [2012-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2-09).
- ^ Climate in Kuala Lumpur. Healism.com. [2010-09-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11).
- ^ Kuala Lumpur Environment. Kuala Lumpur City Hall. [2007-1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5-01).
- ^ Hazardous haze shrouds Kuala Lumpur. MSNBC. 2005-08-11 [2007-1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2-04).
- ^ Climate of Kuala lumpur. Weather and Climate (Погода и климат). [2013-1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27) (俄語).
- ^ Kuala Lumpur Climate Normals 1961–1990.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15-04-24].
- ^ Kuala Lumpur, Malaysia – Climate data. Weather Atlas. [2017-03-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30).
- ^ 87.0 87.1 DBKL History. Kuala Lumpur City Hall. [2015-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29).
- ^ Malaysia's towns and cities are governed by appointed mayors. City Mayors. 2006 [2006-1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4).
- ^ Ezani, Emizul. Organisation Chart. www.dbkl.gov.my. [2017-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17).
- ^ Key Findings of Population and Housing Census of Malaysia 2020 (pdf). 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Malaysia. ISBN 978-967-2000-85-3 (馬來語及英語).
- ^ Laporan Kajian Semula Persempadanan Mengenai Syor-Syor Yang Dicadangkan Bagi Bahagian-Bahagian Pilihan Raya Persekutuan Dan Negeri Di Dalam Negeri-Negeri Tanah Melayu Kali Keenam Tahun 2018 Jilid 1 (PDF) (報告). 馬來西亞選舉委員會: 20, 408, 498. 2018 [2018-04-15].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8-04-12) (馬來語).
- ^ Kod dan Nama Sempadan Pentadbiran Tanah, Unique Parcel Identifier (UPI) KUALA LUMPUR (PDF). Jawatankuasa Teknikal Standard MyGDI (JTSM). 201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5-16).
- ^ Taburan Penduduk Mengikut Kawasan Pihak Berkuasa Tempatan dan Mukim 2010 (PDF). Putrajaya: Jabatan Perangkaan Malaysia. 2011 [2021-05-16]. ISBN 978-983-9044-59-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01).
- ^ Keluasan Sempadan Pentadbiran Mukim Wilayah Persekutuan Kuala Lumpur. [2021-05-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6).
- ^ Ng, Angie. New growth corridors added. The Star. 2007-08-13 [2007-1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6-15).
- ^ Foreign Embassies and Consulates Directory in Malaysia. GoAbroad.com. [2015-0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5-09).
- ^ The World According to GaWC 2008. Globalization and World Cities Study Group and Network (GaWC). Loughborough University. [2009-05-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23).
- ^ Bloomberg. Bloomberg. [2021-1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10).
- ^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by State, 2008. 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Malaysia. [2010-09-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1-13).
- ^ GDP by State and Kind of Economic Activity, 2008 (PDF). 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Malaysia. [2010-09-15].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0-11-13).
- ^ GDP By State – National Accounts – 2010–2015. 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Malaysia. 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Malaysia: 10, 22. 2016-09-30 [2017-05-03]. – Select "Publication GDP by State 2010–2015.pdf" to download and view data
- ^ GDP by State (PDF). 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Malaysia. [2015-06-1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5-06-16).
- ^ Median monthly household income for Malaysians has increased to RM5,228. Human Resources. [2019-03-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01).
- ^ Kuala Lumpur Economic Base. Kuala Lumpur City Hall. [2007-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8-20).
- ^ Sy, Amadou. Malaysia: An Islamic Capital Market Hub. Survey Magazin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2007-09-18 [2007-1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29).
- ^ World Largest Islamic Bank opens branch in Malaysia. ClickPress. 2006-02-13 [2007-1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2-18).
- ^ Tam, Susan. Malaysia needs to look beyond being hub for Islamic finance. The Star. 2007-04-10 [2007-1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20).
- ^ The Global 2000 (Malaysia). Forbes. [2010-09-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5-10).
- ^ Main page. Institute for Medical Research, Malaysia. [2007-1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5).
- ^ KL's grand makeover. TTGmice. [2012-1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05).
- ^ Kuala Lumpur Travel. [2009-09-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8-27).
- ^ Sri Mahamariamman Temple. Welcome-KL. [2012-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2-09).
- ^ Did You Know?. Official Portal Visit Kuala Lumpur. [2020-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26).
- ^ Shanti Gunaratnam. Wooing Indonesian shoppers. New Straits Times, Travel News. [2007-1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2-18).
- ^ Home. Quill City Mall. [2018-04-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15).
- ^ Gurstien, P (1985) Malaysia Architecture Heritage Survey – A Handbook, Malaysia Heritage Trust. Page 65
- ^ Google Cache Of 'Historical Buildings in Malaysia'. webcache.googleusercontent.com. [2010-09-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2-09).
- ^ Laporan Kajian Semula Persempadanan Mengenai Syor-Syor Yang Dicadangkan Bagi Bahagian-Bahagian Pilihan Raya Persekutuan Dan Negeri Di Dalam Negeri-Negeri Tanah Melayu Kali Keenam Tahun 2018 Jilid 1 (PDF) (報告). Suruhan Pilihanraya Malaysia: 174. 2018 [2018-04-15].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8-04-12) (馬來語).
- ^ Population by States and Ethnic Group.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Ministry of Communications and Multimedia, Malaysia. 2015 [2015-0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2-12).
- ^ Kuala Lumpur Population 2017. World Population Review. [2017-08-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07).
- ^ Kuala Lumpur Culture & Heritage. AsiaWebDirect. [2007-1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18).
- ^ 2010 Population and Housing Census of Malaysia (PDF). 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Malaysia. [2012-06-17].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3-02-05) (馬來語及英語).
- ^ Religion by Location: Malaysia. Adherents.com. [2007-1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1-03-05.
- ^ Lam Seng Fatt. Insider's Kuala Lumpur (3rd Edn): Is No Ordinary Travel Guide. Open Your Eyes to the Soul of the City (Not Just the Twin Towers ...). Marshall Cavendish International Asia Pte Ltd. 2011-03-15: 9– [2015-10-29]. ISBN 978-981-4435-39-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2-05).
- ^ EF English Proficiency Index 2020 (PDF). Education First. [2021-07-19].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8-07).
- ^ Kuala Lumpur Culture & Heritage: Traditions, Races, People. Kuala Lumpur Hotels & Travel Guide. [2008-0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18).
- ^ Ziauddin Sardar. The Consumption of Kuala Lumpur. Reaktion Books. 2000: 120– [2015-10-29]. ISBN 978-1-86189-057-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2-05).
- ^ Aslinda, Noviatri, Reniwati; The Trace of Minangkabau-Wise in Malaysian Language, 2015
- ^ Diamonstein, Barbaralee; Jersey, New. Landmarks of Kuala Lumpur. New York Times, Travel. 1990-09-23 [2007-1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24).
- ^ Ahmad, A. Ghafar. British Colonial Architecture in Malaysia 1800–1930. Kuala Lumpur: Museums Association of Malaysia. 1997.extract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07-12-19.
- ^ Copplestone, Trewin. World Architecture: An Illustrated History. London, Hamlyn. 1976: 149. ISBN 978-0-600-03954-9.
- ^ Bunnell, Tim. Malaysia, Modernity and the Multimedia Super Corridor: A Critical Geography, page 74. 2004-03-12 [2007-12-14]. ISBN 978-0-203-64736-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3).
- ^ The Worlds Tallest 50 Urban Agglomerations. CTBUH Journal. Council on Tall Buildings and Urban Habitat. [2012-0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13).
- ^ Taman-Taman Awam – Portal Rasmi Dewan Bandaraya Kuala Lumpur. [2022-05-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3) (英國英語).
- ^ Top five ways to enjoy Kuala Lumpur. The Age (Melbourne). 2005-02-20 [2007-1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2-10).
- ^ Oldest Primary Forest within a City. TargetWoman Directory. [2007-1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2-06).
- ^ 政府新颁布23.83公顷森林保护区 | 国内. 東方網 馬來西亞東方日報. 2021-10-09 [2022-05-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3) (中文(簡體)).
- ^ Education and Soc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opulation, Population and Housing Census 2000. (新聞稿). 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Malaysia. August 2002 [2007-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2-11).
- ^ Get experienced and qualified home tutors in KL. who can deliver inspiring lessons and see improvement within one month. Home Tutor Malaysia. [2014-0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14).
- ^ Existing situation of Educational facilities. Kuala Lumpur Structure Plan 2020. Kuala Lumpur City Hall. [2007-1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5-01).
- ^ Monash University: Rankings, Fees & Courses Details, Quacquarelli Symonds, [2022-0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8)
- ^ Universiti Malaya (UM): Rankings, Fees & Courses Details, Quacquarelli Symonds, [2022-0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5)
- ^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Rankings, Fees & Courses Details, Quacquarelli Symonds, [2022-0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7)
- ^ Universiti Putra Malaysia (UPM): Rankings, Fees & Courses Details, Quacquarelli Symonds, [2022-0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5)
- ^ Universiti Kebangsaan Malaysia (UKM): Rankings, Fees & Courses Details, Quacquarelli Symonds, [2022-0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8)
- ^ Main Page. Muzium Negara Malaysia. [2007-1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1-01).
- ^ Main. Islamic Arts Museum Malaysia. [2007-1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2-18).
- ^ Craft Cultural Complex Kuala Lumpur – Kompleks Budaya Kraf. [2010-1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2-24).
- ^ Meet the MPO. Malaysia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2007-1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8-28).
- ^ Main page. Kuala Lumpur Performing Arts Centre. [2007-1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2-25).
- ^ Future Music Festival Asia. Livescape. [2018-04-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07).
- ^ Main. Malaysia International Gourmet Festival. [2007-1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12).
- ^ Kuala Lumpur Fashion Week 2005. People's Daily Online. [2007-1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3-04).
- ^ Malaysia: Reverse Ban on Sexual Diversity Festival, Human Rights Watch, 2011-11-08 [2022-0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1)
- ^ Community Facilities. Kuala Lumpur Structure Plan 2020. Kuala Lumpur City Hall. [2007-1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5-01).
- ^ Circuit Guide: Sepang, Malaysia. BBC Sport. 2006-02-17 [2007-1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15).
- ^ Tourism. Kuala Lumpur Structure Plan 2020. Kuala Lumpur City Hall. [2007-1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8-20).
- ^ Roar of the Dragons: Westports Malaysia Wins First Ever ABL Crown. ASEAN Basketball League. [2016-04-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29).
- ^ KL Tower International BASE Jump 2007. [2007-1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2-23).
- ^ Tour de Langkawi. Ministry of Youth and Sports, Malaysia. [2007-1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2-23).
- ^ Duncan Mackay. Kuala Lumpur set to be city where 2022 Winter Olympics decided. Inside the Games. 2012-03-13 [2015-04-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06).
- ^ Nick Butler. Lausanne and Brașov shortlisted to host 2020 Winter Youth Olympic Games. Inside the Games. 2014-12-06 [2015-04-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8-12).
- ^ KL20 Transportation. Kuala Lumpur City Hall. [2018-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21).
- ^ Azlan. Headline: Percentage usage of public transport to be increased to 40 percent. Radio Televisyen Malaysia. 2006-10-13 [2006-1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9-30).
- ^ KL, suburbs get 25 new LRT stations. The Straits Times. The Star/Asia News Network. 2016-07-02 [2016-07-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7-02).
- ^ Tan Sri Nor Mohamed Yakcop (Minister of Finance II). Launching of the Cyberjaya Dedicated Transportation System (演講). Cyberjaya. 2007-09-10 [2007-1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2-18).
- ^ Rapid KL to revamp network. Cleanairnet.org. 2008-11-14 [2010-09-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3-06).
- ^ Adrian Phung. Newly improved bus hub to transform urban transport system. The Sun. 2014-06-06 [2018-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06).
- ^ Sheila Sri Priya. Planned BRT system will help ease traffic congestion on Federal Highway. The Star. 2015-04-06 [2018-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06).
- ^ Intercity services. Keretapi Tanah Melayu Berhad. [2007-1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2-14).
- ^ George Kent-Lion Pacific JV gets Ampang Line extension job. [2017-05-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12).
- ^ Month-long free ride at four new LRT stations – Prasarana. [2020-1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07).
- ^ Prasarana announces partial opening of Sri Petaling LRT line. [2020-1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28).
- ^ KL to get landmark MRT in world-class city bid. The Malaysian Insider. 2010-06-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6-19).
- ^ RapidKL Monorail. Official Portal Visit Kuala Lumpur. Tourism Unit, Kuala Lumpur City Hall. [2019-09-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3).
- ^ Malaysia Airlines Takes Flight to MEGACITIES on National Geographic Channel (新聞稿). National Geographic. [2007-1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2-06).
- ^ Subang only for turbo-props. Asian News Desk. 2007-11-27 [2007-1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2-18).
- ^ KLIA Ekspres. Express Rail Link Sdn Bhd. [2007-1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2-08).
- ^ B. Suresh Ram. The "bas mini" of yesteryear. New Straits Times. 2016-12-23 [2020-1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4).
- ^ Surin Murugiah. RM4.9b to boost urban,rail transport systems. 2008-06-27 [2008-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 ^ 【大城事頭條】巴士網絡重組 減少候車時間.收費保持不變|中國報. 中國報 China Press. [2022-06-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07) (美國英語).
- ^ Rapid KL Buses to Implement Full Cashless from 15 April - Media Releases | MyRapid Your Public Transport Portal. myrapid.com.my. [2020-08-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5).
- ^ Aplikasi Google Maps Untuk Bantu Rancang Perjalanan Dengan Bas. [2020-06-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22).
- ^ Google Maps app to help Rapid bus users plan trips. [2020-06-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9).
- ^ Rapid Bus collaborates with Google Maps app to help users plan trips, view real-time location of buses. [2020-06-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23).
- ^ RapidKL users can now plan bus trips via Google Maps. 2020-06-19 [2020-06-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22).
- ^ The Star Online. Free city bus service is the way to GO. thestar.com.my. [2 June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9).
- ^ The Star Online. New free city bus service a relief to KL residents. thestar.com.my. [24 September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06).
- ^ New Straits Times. No stopping GO-KL, says SPAD chief. thestar.com.my. [5 October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05).
- ^ 下月投入服务 GoKL增2免费巴士路线|中國報. 中國報 China Press. 2021-10-28 [2022-05-05] (美國英語).
- ^ Cover Story: Disrupting the taxi industry. The Edge Malaysia. 2016-09-08 [2020-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7).
- ^ 192.0 192.1 192.2 KL's Sister Cities. Poskod Malaysia. [2013-05-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30).
- ^ US twin city for Subang Jaya?. The Star. [2013-05-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22).
- ^ KL's Sister Cities | Poskod Malaysia. web.archive.org. 2013-08-30 [2019-1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30.
- ^ Chennai, Kuala Lumpur sign sister city pact. The Hindu (Chennai, India). 2010-11-26 [2010-1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1-29).
- ^ Kumar Das, Arun. Delhi to London, it's a sister act. The Times of India. 2002-07-07 [2008-08-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07).
- ^ Sisterhoods. Isfahan Islamic Council. 2005 [2007-1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12).
- ^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About Members: Kuala Lumpur. Asian-Pacific City Summit. [2007-1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3-28).
- ^ Mashad-Kuala Lumpur Become Sister cities. FARS News Agency. 2006-10-14 [2007-1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14).
- ^ ビジネスパートナー都市 (BPC). Osaka City Government. 2009-12-28 [2010-09-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20) (日語).
- ^ Kardeş Kentleri Listesi ve 5 Mayıs Avrupa Günü Kutlaması. Ankara Büyükşehir Belediyesi. [2010-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1-14) (土耳其語).
外部連結
[編輯]- Kuala Lumpur City Hall(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英文)
- ITIS Kuala Lumpur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英文)
- 維基導遊上有關吉隆坡的旅行指南
- OpenStreetMap上有關吉隆坡的地理資訊
- 吉隆坡旅遊行程攻略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